CN101776939A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6939A
CN101776939A CN200910003058A CN200910003058A CN101776939A CN 101776939 A CN101776939 A CN 101776939A CN 200910003058 A CN200910003058 A CN 200910003058A CN 200910003058 A CN200910003058 A CN 200910003058A CN 101776939 A CN101776939 A CN 101776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holding part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s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3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原朋
陈俊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0910003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6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6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6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本体、一第一键盘、一弹性件、及至少一第二键盘。本体具有一下凹的容置部,第一键盘容置于容置部,且可于一远离容置部底面的使用位置及一接近容置部底面的收纳位置间活动。弹性件设于本体且常态地推动第一键盘由收纳位置朝向使用位置移动。第二键盘可活动地设置于本体,且可选择地覆盖于并压制第一键盘于收纳位置。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可携式电子装置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多键盘而易于操作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实体按键具备反应明确、容易操作的优点,因此大多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仍保存实体按键的设计。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设计走向紧致化,大幅缩小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因此,可携式电子装置表面只能保留极小区域设置按键。对于智能型手机、PDA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而言,其所需要输入的讯息相对复杂。若按键数量太少,将影响输入效率。若按键数量增加,可能导致两种问题:一、在狭小设置区域中设置数量相对较多的按键,致使按键尺寸过小,不容易进行操作;二、加大设置区域以设置数量相对较多的按键,致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屏幕缩小,而影响使用者阅读信息。
针对前述问题,习知技术中的解决方式,是将可携式电子装置设计为本体及键盘装置的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要电路及屏幕设置于本体,而键盘装置枢设或滑动地设置于本体。当使用者要使用键盘装置时,键盘装置被移动至本体的一侧边,以供使用者观看屏幕时同时操作键盘装置。
然而,前述设计中,本体及键盘装置结合的设计导致可携式电子装置具备相对较大的厚度,致使可携式电子装置仍有不易携带的问题。同时,为了维持键盘装置结合于本体之后的外观型态,键盘装置的尺寸大多匹配本体的尺寸,使得键盘装置上的按键数量或是按键排列型态仍然受到限制,无法真正满足使用者对输入功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藉以增加按键数目及加大按键操作区域面积大小,又额外不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本体、一第一键盘、至少一弹性件、及至少第二键盘。本体具有一下凹的容置部,形成于本体的表面,第一键盘容置于容置部,且可于一远离容置部底面的使用位置及一接近容置部底面的收纳位置间移动。弹性件设置于本体而常态地推动第一键盘由收纳位置朝向使用位置移动。第二键盘可活动地设置于本体,且可选择地覆盖于并压制第一键盘于收纳位置。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本发明透过第一键盘及第二键盘结合为一面积相对较大的键盘,可提供数量相对较多的按键,以及相对较大的按键操作区域面积。而第二键盘可靠合于本体并容置于容置部中,而不额外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此外,第一键盘与使用时可自动移动至与第二键盘平行的使用位置,使第一键盘及第二键盘所结合的大键盘表面平整,有利于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图3、图4、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揭示操作过程。
图6、图7、及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揭示操作过程。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图11、及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揭示操作过程。
图13、图14、及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揭示操作过程。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可携式电子装置
110         第一键盘
111         第一按键
112         凸伸部
120         第二键盘
121         第二按键
122         枢轴
130         本体
131         屏幕
133         容置部
133a        开放侧
133b        封闭侧
133c        轴孔
133d        固定孔
133e        滑槽
140         弹性件
150         导线
Y           移动轴线
P1          使用位置
P2          收纳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一本体130、一第一键盘110、一或复数个弹性件140、及二第二键盘120。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可为例如一行动电话、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机、或掌上型计算机。
再参阅图1所示,本体130具有一正面,正面的部分设置一屏幕131,另一部分形成一下凹的容置部133。容置部133为一下凹区域,具有相对的二开放侧133a及相对二封闭侧133b,二开放侧133a对应于本体130相对的二侧边,并于本体130的二侧边形成二缺口。本体130更具有两对轴孔133c,每一对的轴孔133c分设于二封闭侧133b上,且该对轴孔133c位于同一轴线,对应于二开放侧133a其中之一。
再参阅图1、3、4、及图5所示,第一键盘110具有复数个第一按键111,设置于第一键盘110的正面。第一键盘110容置于容置部133中,且可于容置部133中线性位移。
再参阅图1、6、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0为压缩弹簧,可被压缩后产生一弹性力,且本例中虽仅有单一弹性件140,然非以此为限。本体130更具有一固定孔133d,位于容置部133的底部,且固定孔133d未完全穿透本体110。弹性件140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孔133d,使弹性件140设置于本体130且位于容置部133中,藉以设置弹性件130于本体130及第一键盘110之间,并以弹性件140的两端推抵本体130及第一键盘110。第一键盘110可沿着远离容置部133底面的一移动轴线Y移动,而于一远离容置部133底面的使用位置P1及一接近容置部133底面的收纳位置P2间移动。当第一键盘110被移动至收纳位置P2时,弹性件140被压缩第一键盘110产生弹性力,且此弹性件140是以弹性力常态地推动第一键盘110朝向使用位置P1移动。
当然,上述弹性件140为压缩弹簧仅为例示,其它同样具有等效功能的单一或共同组合的组件也可适用,非以此为限。
参阅图1、2、及图3所示,二第二键盘120分别具有复数个第二按键121,设置于第二键盘120的正面。各第二键盘120分别具有二枢轴122,设置于第二键盘120的相对二侧边。枢轴122用以插入本体130的轴孔133c,藉以使二第二键盘120分别枢设于本体130的二侧边,并分别对应容置部133的开放侧133a。透过枢轴122,第二键盘120的一侧边位于一开放侧133a,且第二键盘120可相对于本体130转动而移动第二键盘120的另一侧边。当转动第二键盘120而使其另一侧边朝向容置部133中央移动时,第二键盘120可朝本体130接近。二第二键盘120的宽度总和概等于容置部133的宽度,因此二第二键盘120可朝向本体130接近之后,二第二键盘120的前侧边缘互相接触,而容置于容置部133中,并共同遮蔽容置部133的开口。二第二键盘120也可分别朝向本体130的二侧边被枢转掀开,而至图5及图8所示远离且开放第一键盘110的位置,使二第二键盘120分别位于本体130的二侧,并使第二键盘120的正面与本体130的正面平行。
于此一并指出,本例中各第二键盘12凸设的各对枢轴122中心形成一开孔,而可连通至第二键盘12内部,其作用在于,如图6至图8所示,成对电讯导线150可自本体130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电路,透过一开孔(图未示)延伸进入容置部133后向两侧延伸,分别经过一对应枢轴122所提供的通道,而连接至各第二键盘12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电路,藉此提供本体130与第二键盘12间的电讯连结。
参阅图5及图8所示,当第一键盘110位于使用位置P1且第二键盘120被掀开时,第一键盘110的正面与第二键盘120的正面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使第一键盘110与二第二键盘120共同构成一面积相对较大的键盘。新的键盘面积大小不受本体130的面积限制。
参阅图2及图6所示,当第一键盘110被移动至收纳位置P2时,第二键盘120可被转动朝向本体130接近,而同时容置于容置部133,覆盖于且压制第一键盘110。第二键盘120以其正面叠合于第一键盘110的正面上,而同时隐藏第一键盘110及第二键盘120的第一按键111及第二按键121,避免意外触发第一按键111或第二按键121的问题发生。同时,经第二键盘120经折叠后靠合于本体130,也可以大幅缩小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占用的体积。第二键盘120的背面可设置指示灯号或是简单少量的常用按键,例如接听/挂断来电按键,用以供使用者快速地了解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状态,或是进行简单操作,不需完全掀开第二键盘120。当第一键盘110朝向容置部133的内部移动,而由使用位置P1移动至收纳位置P2时,弹性件140被第一键盘110压缩,而产生朝向使用位置P1的弹性力。而第一键盘110被第二键盘120压制,使第一键盘110不被弹性件140推动回到使用位置P1。
参阅图3、4、6、7、及图8,当第二键盘120再度被掀开,脱离容置部133并离开第一键盘110的上方,则第一键盘120可被弹性件140推动,而移动至使用位置P1。而第二键盘120可持续被掀开至其正面与本体130的正面平行,此时,第二键盘120与第一键盘110位于同一平面,而共同组成面积相对较大的键盘。
参阅图1、6、7、8所示,第一键盘110更包含一或复数个凸伸部112,自第一键盘110的底面边缘向外延伸。当第一键盘120被弹性件140推动而移动至使用位置P1时,凸伸部112抵靠于第二键盘120,限制第一键盘110于使用位置P1,以防止第一键盘110整个由容置部133弹出。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使用者不需要使用键盘功能时,第二键盘120可被转动朝向本体130接近,使第一键盘110及第二键盘120同时容置于容置部133,是以缩小了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的体积及占用面积,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0方便使用者携带。当使用者需要键盘功能时,可掀开第二键盘120,使第一键盘110被弹性件140推动而升起至使用位置,而共同组成大键盘。此一大键盘可包含完整的按键,组成一输入功能较为完善的按键组成,并以最佳化的配置进行排列,例如共同构成一完整QWERTY键盘,以符合大多数人操作按键输入的习惯。同时大键盘具备相对较大的面积,因此按键的尺寸也不需随着按键数量的增加而缩小,解决将按键设置于本体130导致按键过小或是按键数量过少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第二键盘120被掀开后,第一键盘110可自动弹起,与第二键盘120位于同一平面,也使第一按键111或第二按键121都位于同一平面上,按键的设置面没有下凹区域,方便使用者操作。此外,第二键盘120在被掀开之后,是位于本体130的侧边,使用者可以双手持握二第二键盘120进行按键的操作,可进一步便利使用者以可携式电子装置100进行数据输入或是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100。
第二键盘120主要是可活动地设置于本体130,以在不同位置移动,供使用者操作,或是容置于容置部133并压制第一键盘110。因此,第二键盘120的数量不限定为两个,可为一个或更多,共同覆盖容置部133并压制第一键盘110。且第二键盘120也不限定枢设于本体130,也可采取线性位移,于本体130表面滑动至容置部133或离开容置部133,如以下其它实施例所述。
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一本体130、一第一键盘110、一第二键盘120、及一或复数个弹性件(图未示)。
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键盘120的数量为一个,第二键盘120的一侧边枢设于本体130且位于容置部133的一开放侧。其中第二键盘120的宽度概等于容置部133的宽度,藉以使第二键盘120被容置于容置部133时,可同时遮蔽容置部133的开口,以覆盖于第一键盘110,并压制固定第一键盘110于容置部133中。
请参阅图10、11、及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一本体130、一第一键盘110、二第二键盘120、及一或复数个弹性件(图未示)。
于第三实施例中,第二键盘120是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130的容置部133,而于本体130上进行一线性位移。
本体130具有二滑槽133e,分别形成于容置部133的二封闭侧133b上。各第二键盘120具有二滑动件122,分设于第二键盘120的相对二侧边。二滑动件122可为凸肋或是枢轴,滑动于滑槽133e中,藉以导引第二键盘120于本体130进行线性移动。若滑动件122为枢轴,则第二键盘120更可相对于本体130旋转。第二键盘120可滑动至容置部133,或离开容置部133上方而滑动至图11及图12所示远离第一键盘110的位置。当第二键盘120移动至容置部133并容置于容置部133中,第二键盘120可进一步覆盖于并压制第一键盘110。此外,于线性移动过程中,第二键盘120的正面恒与本体130的正面平行。
参阅图10、11、及图12所示,第一键盘110及弹性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同,可被移动于一使用位置及一收纳位置之间。弹性件可被压缩后产生一弹性力,常态地推动第一键盘110朝向使用位置移动。当第一键盘110被使用者施力下压至收纳位置后,各第二键盘120可被推动而容置于容置部133,以覆盖于并压制第一键盘110,且以第二键盘120的背面面向第一键盘110。当二第二键盘120被移动而完全脱离容置部133,第一键盘110不再被第二键盘120阻挡,因此第一键盘110可被弹性件推动,而移动至使用位置,使第一键盘110的正面与第二键盘120的正面大致共平面,使第一键盘110与第二键盘120共同组成面积相对较大的键盘且便于输入操作。
此外,如图13至图15所示,成对电讯导线150可自本体130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电路,透过一开孔(图未示)延伸进入容置部133后向两侧并向外转折延伸,分别经过各第二键盘120背面较内侧开设的一开孔,而连接至各第二键盘12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电路,藉此提供本体130与第二键盘120间的电讯连结。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下凹的容置部;
一第一键盘,容置于该容置部且可于一远离该容置部底面的使用位置及一接近该容置部底面的收纳位置间活动;
至少一弹性件,设于该本体而常态地推动该第一键盘由该收纳位置朝向该使用位置移动;及
至少一第二键盘,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本体,且可选择地覆盖于并压制该第一键盘于该收纳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正面,该正面的部分设置一屏幕,另一部分形成该容置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枢设于该本体开设该容置部的一侧边,而可于覆盖压制该第一键盘与远离该第一键盘的两位置间枢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具有一设有复数第二按键的正面,当该第二键盘覆盖压制该第一键盘时,是以该正面面向该第一键盘,而当该第二键盘于远离该第一键盘的位置时,该第二键盘的正面与该第一键盘的正面大致共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更具有一背面,其上设置至少一指示灯号或至少一按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滑动设置于该本体的容置部,而可于覆盖压制该第一键盘与远离该第一键盘的两位置间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键盘具有一设有复数第二按键的正面及一背面,当该第二键盘覆盖压制该第一键盘时,是以该背面面向该第一键盘,而当该第二键盘于远离该第一键盘的位置时,该第二键盘的正面与该第一键盘正面大致共面。
8.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下凹的容置部;
一第一键盘,容置于该容置部且可于一远离该容置部底面的使用位置及一接近该容置部底面的收纳位置间活动;及
至少一第二键盘,枢设于该本体开设该容置部的一侧边,且可于覆盖并压制该第一键盘及远离并开放该第一键盘的两位置间枢转。
9.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下凹的容置部;
一第一键盘,容置于该容置部且可于一远离该容置部底面的使用位置及一接近该容置部底面的收纳位置间活动;及
至少一第二键盘,滑动设置于该本体的容置部,而可于覆盖压制该第一键盘与远离并开放该第一键盘的两位置间滑动。
10.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下凹的容置部;
一第一键盘,容置于该容置部且可于一远离该容置部底面的使用位置及一接近该容置部底面的收纳位置间活动;及
至少一第二键盘,活动设置于该本体,且可于覆盖并压制该第一键盘及远离并开放该第一键盘的两位置间活动,且当该第一键盘位于该使用位置且该第二键盘位于远离并开放该第一键盘的位置时,该第一键盘及该第二键盘的按键共同组成一QWERTY键盘。
CN200910003058A 2009-01-09 2009-01-09 可携式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1776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3058A CN101776939A (zh) 2009-01-09 2009-01-09 可携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3058A CN101776939A (zh) 2009-01-09 2009-01-09 可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6939A true CN101776939A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058A Pending CN101776939A (zh) 2009-01-09 2009-01-09 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693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4007A (zh) * 2011-05-26 2011-10-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
CN103246317A (zh) * 2012-02-07 2013-08-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屏电子设备
CN105739620A (zh) * 2016-02-01 2016-07-06 何俊杰 枢转提示的笔记本式计算机装置
CN105739630A (zh) * 2016-02-01 2016-07-06 方青梅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显示器装置
CN110244820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扩充电子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4007A (zh) * 2011-05-26 2011-10-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
CN102214007B (zh) * 2011-05-26 2013-03-1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
CN103246317A (zh) * 2012-02-07 2013-08-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屏电子设备
CN105739620A (zh) * 2016-02-01 2016-07-06 何俊杰 枢转提示的笔记本式计算机装置
CN105739630A (zh) * 2016-02-01 2016-07-06 方青梅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显示器装置
CN110244820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扩充电子系统
CN110244820B (zh) * 2018-03-08 2023-01-3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扩充电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73414A1 (en) Textual and telephony dual input device
EP1635541B1 (en) Data input key for a portable apparatus and key array thereof
KR100788995B1 (ko) 추가 키패드를 가진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842516B1 (ko) 휴대 단말기
EP1770965B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a plurality of slidable keypads
CN101776939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1336234Y (zh) 多信号按键
JP2008536413A (ja) 電子機器用のスライド可能なキーボード
EP24451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keypads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0810763B1 (ko) 슬라이드형 단말기
CN100493104C (zh) 具有触摸键的便携式终端
KR20130008946A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EP1528758B1 (en) Synchronized sliding module for a splitted keyboard of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method of using it.
KR101833544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회전 힌지 장치
EP1929640B1 (en) Slide type mobile terminal
CN100525328C (zh) 具有便于数据输入的滑动键盘的便携式终端
CN201594842U (zh) 滑盖型便携式终端的滑动结构
US8743050B2 (en) Handheld device having pivotally retractable keypad assembly
JP2006186655A (ja) 携帯端末装置
KR101071749B1 (ko) 개인휴대단말기용 스윙 힌지장치
CA2783490C (en) Handheld device having pivotally retractable keypad assembly
KR20070054433A (ko) 슬라이드형 단말기
KR20070011891A (ko) 다목적 사이드키를 갖는 이동단말기
KR10065276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데이터 입력장치
CN201821611U (zh) 可携式装置的滑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