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6093A -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6093A
CN101776093A CN200910300165A CN200910300165A CN101776093A CN 101776093 A CN101776093 A CN 101776093A CN 200910300165 A CN200910300165 A CN 200910300165A CN 200910300165 A CN200910300165 A CN 200910300165A CN 101776093 A CN101776093 A CN 101776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level
recycle gas
gas compressor
modul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0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6093B (zh
Inventor
许敏
刘长胜
王学军
戴继双
王锐
孙玉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3001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6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6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6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6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6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心式压缩机用模型级,具体为一种循环气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适用于所有聚乙烯、聚丙烯装置用循环气压缩机产品的模化设计,也可应用于相近参数的其它装置用离心压缩机产品的模化设计。该模型级包括半开式三元流动叶轮及叶片扩压器,按照相似模化理论进行离心压缩机的模化设计,可为不同规模的聚乙、丙烯装置用循环气压缩机的相似模化设计提供模型级。该模型级为:机器马赫数Mu2=0.5,流量系数Φ1=0.152,能头系数τ=0.54,多变效率ηpol=0.82~0.84的模型级。采用本发明的大流量系数模型级,使聚乙、丙烯装置用循环气压缩机以及参数相近的其它装置用离心压缩机避免采用复杂的双吸入结构,并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工况范围。

Description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式压缩机用模型级,具体为一种循环气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适用于所有聚乙烯、聚丙烯装置用循环气压缩机产品的模化设计,也可应用于相近参数的其它装置用离心压缩机产品的模化设计。
背景技术
在离心压缩机的开发过程中,模型级的设计尤为关键,新产品要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模型级。在正式应用到实际产品之前,有必要对模型级的实际性能进行检测,即通过试验来确认模型级的实际性能。而试验检测过程既费时间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可靠性和周期要求等原因,工程上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指标实际上决定于模型级的储备情况。随着材料科学、工艺科学的发展,同时随着计算流体力学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使得开发新型高效模型级,提高离心压缩机机组性能,减少能源消耗成为可能。
聚乙烯、聚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各石化部门广泛采用相应装置生产该类产品。目前,随着聚乙烯装置的大型化,使得聚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循环气压缩机也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该类压缩机的设计参数特点是,低马赫数、低压比,但流量大、耗功较大,因此有必要采用专用高效离心压缩机级进行设计。
这种模型级尚属空白的情况下,此类离心压缩机产品一般采用二元闭式叶轮,双吸结构。从而,机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装置中离心式压缩机产品设计的循环气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使上述压缩机产品从双吸入二元流动设计改善为单吸入三元流动,提高压缩机组效率,减少机组占地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该模型级为蜗壳状,位于压缩机内,其内设有叶轮和扩压器,叶轮设于模型级的入口位置,叶片扩压器设于模型级的出口位置;该模型级为:机器马赫数Mu1=0.4~0.65,流量系数Φ1=0.06~0.17,能头系数τ=0.4~0.7,多变效率ηpol=0.82~0.84的模型级。
所述机器马赫数Mu2的计算公式如下:
M u 2 = u 2 a = π nD 2 60 ZKRT in , 其中: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α-叶轮外径处的音速;
n-叶轮转速;
D2-叶轮出口直径;
Z-压缩性系数;
K-绝热指数;
R-气体常数;
Tin-叶轮入口温度。
所述流量系数Φ1的计算公式如下:
Φ 1 = 4 × Q in 3600 × π D 2 2 u 2 , 其中:
Qin-叶轮入口容积流量;
D2-叶轮出口直径;
u1-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所述多变效率的ηpol计算公式如下:
η pol = K - 1 K · ln ( P 2 P 1 ) ln ( T 2 T 1 ) , 其中:
K-气体绝热指数;
P1-级出口气体压力;
P1-级入口气体压力;
T1-级出口气体温度;
T1-级入口气体温度。
所述能头系数τ的计算公式如下:
τ = h tot g u 2 2 , 其中:
htot-总能量头;
g-重力加速度;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具有以下设计参数:
(1)叶轮直径D1=400mm;
(2)流量系数Φ1=0.152;
(3)叶轮转速n=8117rpm;
(4)入口条件:叶轮入口压力Pin=1.0Kg/cm2,叶轮入口温度Tin=293°K;
(5)机器马赫数Mu=0.5;
(6)能头系数τ=0.54;
(7)多变效率ηpol=0.82~0.84。
所述叶轮为半开式的三元流动叶轮,三元流动叶轮的设计参数如下:
叶轮出口直径D2=400mm,叶片数Z=15,叶轮相对出口宽度
Figure G200910300165XD0000031
b1为叶轮出口宽度,叶轮叶片出口安装角40°。
所述扩压器采用全高机翼型叶片的扩压器,扩压器的设计参数如下:
叶片数为Z=14,叶片入口相对位置
Figure G200910300165XD0000032
入口安装角为27°,叶片出口相对位置出口安装角为37.5°;其中,D1为叶轮出口直径,D3为扩压器入口直径,D4为扩压器出口直径。
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的设计方法,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按照相似模化理论进行离心压缩机的模化设计;
(2)进行模化设计时,机器马赫数应控制在Mu1=0.4~0.65,即应在试验范围之内;
(3)机器马赫数Mu1的定义:
M u 2 = u 2 a = π nD 2 60 ZKRT in , 其中: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α-叶轮入口处的音速;
n-叶轮转速;
D2-叶轮出口直径;
Z-压缩性系数;
K-绝热指数;
R-气体常数;
Tin-叶轮入口温度;
(4)流量系数Φ1的定义:
Φ 1 = 4 × Q in 3600 × π D 2 2 u 2 , 其中:
Qin-叶轮入口容积流量;
D1-叶轮出口直径;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5)多变效率ηpol和能头系数τ的定义:
η pol = K - 1 K · ln ( P 2 P 1 ) ln ( T 2 T 1 ) , 其中:
K-气体绝热指数;
P1-级出口气体压力;
P1-级入口气体压力;
T1-级出口气体温度;
T1-级入口气体温度;
τ = h tot g u 2 2 , 其中:
htot-级总能量头;
g-重力加速度;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6)进行模化设计时,流量系数应控制在性能曲线最高效率点,并使得运行工况点左右各保持一定范围,远离喘振点和阻塞点,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的设计方法,试验马赫数包括Mu1=0.4、0.45、0.55以及0.65,对于马赫数在0.4≤Mu1≤0.65范围内,但不是上述四个马赫数之一的情况,采用向内插值计算。
本发明中的模型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流量系数大。相比常规模型级Φ1≤0.13,本发明的模型级流量系数达到Φ1=0.152。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离心压缩机机组尺寸,并避免复杂的双吸入结构,节约加工成本。
2、多变效率高。采用以往的二元流动叶轮设计聚丙烯循环气压缩机时,多变效率最高仅能达到ηpol=0.78~0.80,采用本发明的三元流动模型级,多变效率达到ηpol=0.82~0.84。从而,减少耗功,节约能源和机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叶轮子午流道示意图。图中,1叶轮;2扩压器;3级入口;4级出口。
图2为三元叶轮叶片示意图及坐标。其中,(a)为叶轮叶片轴视图;(b)为(a)图中的B-B剖面图;(c)为叶轮叶片坐标图。
图3为叶片扩压器叶型示意图。
图4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s=0.1处相对马赫数及叶片静压分布。其中,(a)为叶轮10%叶高处叶片至叶片气流相对马赫数分布图;(b)为叶轮10%叶高处在叶轮叶片上的位置图;(c)为叶轮10%叶高处叶片表面气流静压分布图。
图5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s=0.5处相对马赫数及叶片静压分布。其中,(a)为叶轮50%叶高处叶片至叶片气流相对马赫数分布图;(b)为叶轮50%叶高处在叶轮叶片上的位置图;(c)为叶轮50%叶高处叶片表面气流静压分布图。
图6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s=0.9处相对马赫数及叶片静压分布。其中,(a)为叶轮90%叶高处叶片至叶片气流相对马赫数分布图;(b)为叶轮90%叶高处在叶轮叶片上的位置图;(c)为叶轮90%叶高处叶片表面气流静压分布图。
图7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子午平均绝对气流角分布。其中,(a)为各分布线在无叶扩压器中的位置图;(b)为无叶扩压器中直径与叶轮出口直径相比分别为1.1、1.3、1.5时的子午平均绝对气流角分布。
图8为模型级试验的性能曲线。其中,横坐标为流量系数,纵坐标中1为效率,2为能头系数,各曲线马赫数从低到高分别为Mu1=0.4、0.45、0.55以及0.6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即叶轮子午流道)的结构如下:
该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位于压缩机内,设有叶轮1和扩压器2,叶轮1设于模型级的入口(即级入口3)位置,叶片扩压器2设于模型级的出口(即级出口4)位置;该叶轮1为半开式的三元流动叶轮,扩压器2采用全高机翼型叶片的扩压器。经过设计、分析,规定叶轮子午流道中,各尺寸的含义:
D0-盖盘入口直径;
D1-叶轮出口直径;
D4-扩压器出口直径;
b2-叶轮出口宽度;
L5-盖盘侧叶片轴向跨距;
L1-轴盘侧叶片轴向跨距;
R1、R2-分别为子午面上叶轮入口向出口过渡的内侧起始和末尾的圆弧半径;
R3-子午面上叶轮入口向出口过渡的外侧圆弧半径。
本实施例中,D0=287.6mm;D1=400mm;D4=630mm;b1=42.8mm;L5=129.2mm;Lh=82.8mm;R1=188.4mm;R2=44.4mm;R3=346.7mm。
如图2所示,三元叶轮叶片的结构如下:
半开式的三元流动叶轮,叶轮出口直径D2=400mm,叶片数Z=15,叶轮相对出口宽度
Figure G200910300165XD0000061
叶轮叶片出口安装角40°,叶片前缘按(b)图中R值加工,在轮盖处时R=0.75,在轮盘处时R=1.25。
如图3所示,叶片扩压器叶型的结构如下:
叶片扩压器采用全高机翼型叶片,叶片数为Z=14,D1-叶轮出口直径,D3-扩压器入口直径,D4-扩压器出口直径;叶片入口相对位置
Figure G200910300165XD0000062
入口安装角为27°,叶片出口相对位置
Figure G200910300165XD0000063
出口安装角为37.5°。
本发明中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设计包括高效大流量三元叶轮设计和叶片扩压器设计,具体过程如下:
(1)按照相似模化理论进行离心压缩机的模化设计,可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装置的循环气压缩机,也可用于其它参数相近的离心压缩机;
(2)有关相似模化理论、物性计算等方法可参考“《离心压缩机原理》,1990,徐忠,机械工业出版社”一书;
(3)进行模化设计时,机器马赫数应控制在Mu1=0.4~0.65,即应在试验范围之内。试验马赫数包括Mu1=0.4、0.45、0.55以及0.65,对于马赫数在0.4≤Mu1≤0.65范围内,但不是上述四个马赫数之一的情况,可采用向内插值计算。超出上述范围的向外插值计算,结果并不可靠;
(4)机器马赫数Mu1的定义:
M u 2 = u 2 a = π nD 2 60 ZKRT in , 其中: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α-叶轮入口处的音速;
n-叶轮转速;
D2-叶轮出口直径;
Z-压缩性系数;
K-绝热指数;
R-气体常数;
Tin-叶轮入口温度。
(5)流量系数Φ1的定义:
Φ 1 = 4 × Q in 3600 × π D 2 2 u 2 , 其中:
Qin-叶轮入口容积流量;
D2-叶轮出口直径;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6)多变效率ηpol和能头系数τ的定义:
η pol = K - 1 K · ln ( P 2 P 1 ) ln ( T 2 T 1 ) , 其中:
K-气体绝热指数;
P1-级出口气体压力;
P1-级入口气体压力;
T1-级出口气体温度;
T1-级入口气体温度;
τ = h tot g u 2 2 , 其中:
htot-级总能量头;
g-重力加速度;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7)进行模化设计时,流量系数应控制在性能曲线最高效率点或附近,并使得运行工况点左右各保持一定范围,远离喘振点和阻塞点,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图4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s=0.1处相对马赫数及叶片静压分布情况如下:
(1)在10%叶高处,叶轮内相对马赫数最高值出现在叶轮出口处,最高值不大于0.2。
(2)同一位置叶片表面静压沿叶轮入口至叶轮出口分布均匀,叶轮为均匀载荷型设计
图5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s=0.5处相对马赫数及叶片静压分布情况如下:
(1)在50%叶高处,叶轮内相对马赫数最高值出现在叶轮出口处,最高值不大于0.35
(2)同一位置叶片表面静压沿叶轮入口至叶轮出口分布均匀,叶轮为均匀载荷型设计
图6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s=0.9处相对马赫数及叶片静压分布情况如下:
(1)在90%叶高处,叶轮内相对马赫数最高值出现在叶轮出口处,最高值不大于0.16
(2)同一位置叶片表面静压沿叶轮入口至叶轮出口分布均匀,叶轮为均匀载荷型设计
图7为叶轮内部流场的分析结果,无叶扩压器内部子午平均绝对气流角分布情况如下:
对无叶扩压器内部子午平均绝对气流角分布的计算结果表明,无叶扩压器内1.1倍叶轮直径处绝对气流角在盘-盖方向分布比较均匀,以后随着直径变化,盖侧气流角逐渐下降,盘侧气流角逐渐升高,从而形成不均匀流场,带来内部摩擦损失,因此按照1.1倍叶轮直径处绝对气流角分布的计算结果设计叶片扩压器入口安装角,提高基本级效率。
本发明中,模型级的准确性能由车间性能实验获得,试验介质为空气,试验结果包括:Mu1=0.4、0.45、0.55、0.65时的流量系数Φ1~能头系数τ,流量系数Φ1~多变效率ηpol等性能曲线(图8)。其中,横坐标为流量系数,纵坐标中1为效率,2为能头系数,各曲线马赫数从低到高分别为Mu1=0.4、0.45、0.55以及0.65。
本实施例中,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的参数如下:
(1)按公式: M u 2 = u 2 a = π nD 2 60 ZKRT in
u2=170m/s;α=340m/s;n=8117r/min.;D1=400mm;Z=1.0;K=1.4;R=287J/(kg.k);Tin=20℃。
经计算,得到机器马赫数Mu1=0.5。
(2)按公式: Φ 1 = 4 × Q in 3600 × π D 2 2 u 2
Qin=11690m3/h;D1=400mm;u2=170m/s。
经计算,得到流量系数Φ1=0.152。
(3)按公式: η pol = K - 1 K · ln ( P 2 P 1 ) ln ( T 2 T 1 )
K=1.4;P1=1.16ataA(工程绝对大气压);P1=1ataA;T1=35.5℃;T1=20℃。
经计算,得到多变效率ηpol=0.82。
(4)按公式: τ = h tot g u 2 2
htot=15606J/kg;g=9.81m/s2;u2=170m/s。
经计算,得到能头系数τ=0.54。
实施例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按照所需参数设计的大流量系数的三元半开式叶轮,聚丙烯或聚乙烯循环气压缩机产品就可采用单级悬臂结构,采用电机直联驱动,节省了变速机,不仅结构简化,制造成本可大大下降。同时,避免了进气室损失和二元级效率低的缺点。大流量系数使产品叶轮直径减小,效率提高又达到了节能的效果。该模型级的开发使聚丙烯或聚乙烯循环气压缩机产品效率提高约4%,从而降低能耗。另外,开发这种模型级不仅能开发出聚丙烯或聚乙烯装置的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系列,而且也可推广到其他风机新产品上。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该模型级为蜗壳状,位于压缩机内,其内设有叶轮和扩压器,叶轮设于模型级的入口位置,叶片扩压器设于模型级的出口位置;该模型级为:机器马赫数Mu2=0.4~0.65,流量系数Φ1=0.06~0.17,能头系数τ=0.4~0.7,多变效率ηpol=0.82~0.84的模型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马赫数Mu2的计算公式如下:
M u 2 = u 2 a = πn D 2 60 ZK RT in , 其中: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a-叶轮外径处的音速;
n-叶轮转速;
D2-叶轮出口直径;
Z-压缩性系数;
K-绝热指数;
R-气体常数;
Tin-叶轮入口温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系数Φ1的计算公式如下:
Φ 1 = 4 × Q in 3600 × π D 2 2 u 2 , 其中:
Qin-叶轮入口容积流量;
D2-叶轮出口直径;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变效率的ηpol计算公式如下:
η pol = K - 1 K · ln ( P 2 P 1 ) ln ( T 2 T 1 ) , 其中:
K-气体绝热指数;
P2-级出口气体压力;
P1-级入口气体压力;
T2-级出口气体温度;
T1-级入口气体温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头系数τ的计算公式如下:
τ = h tot gu 2 2 , 其中:
htot-总能量头;
g-重力加速度;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该模型级具有以下设计参数:
(1)叶轮直径D2=400mm;
(2)流量系数Φ1=0.152;
(3)叶轮转速n=8117rpm;
(4)入口条件:叶轮入口压力Pin=1.0Kg/em2,叶轮入口温度Tin=293°K;
(5)机器马赫数Mu=0.5;
(6)能头系数τ=0.54;
(7)多变效率ηpol=0.82~0.84。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半开式的三元流动叶轮,三元流动叶轮的设计参数如下:
叶轮出口直径D2=400mm,叶片数Z=15,叶轮相对出口宽度
Figure F200910300165XC0000031
b2为叶轮出口宽度,叶轮叶片出口安装角4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采用全高机翼型叶片的扩压器,扩压器的设计参数如下:
叶片数为Z=14,叶片入口相对位置入口安装角为27°,叶片出口相对位置
Figure F200910300165XC0000032
Figure F200910300165XC0000033
出口安装角为37.5°;其中,D2为叶轮出口直径,D3为扩压器入口直径,D4为扩压器出口直径。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按照相似模化理论进行离心压缩机的模化设计;
(2)进行模化设计时,机器马赫数应控制在Mu2=0.4~0.65,即应在试验范围之内;
(3)机器马赫数Mu2的定义:
M u 2 = u 2 a = πn D 2 60 ZKRT in , 其中: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a-叶轮入口处的音速;
n-叶轮转速;
D2-叶轮出口直径;
Z-压缩性系数;
K-绝热指数;
R-气体常数;
Tin-叶轮入口温度;
(4)流量系数Φ1的定义:
Φ 1 = 4 × Q in 3600 × π D 2 2 u 2 , 其中:
Qin-叶轮入口容积流量;
D2-叶轮出口直径;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5)多变效率ηpol和能头系数τ的定义:
η pol = K - 1 K · ln ( P 2 P 1 ) ln ( T 2 T 1 ) , 其中:
K-气体绝热指数;
P2-级出口气体压力;
P1-级入口气体压力;
T2-级出口气体温度;
T1-级入口气体温度;
τ = h tot gu 2 2 , 其中
htot-级总能量头;
g-重力加速度;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
(6)进行模化设计时,流量系数应控制在性能曲线最高效率点,并使得运行工况点左右各保持一定范围,远离喘振点和阻塞点,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马赫数包括Mu2=0.4、0.45、0.55以及0.65,对于马赫数在0.4≤Mu2≤0.65范围内,但不是上述四个马赫数之一的情况,采用向内插值计算。
CN200910300165XA 2009-01-13 2009-01-13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Active CN101776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0165XA CN101776093B (zh) 2009-01-13 2009-01-13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0165XA CN101776093B (zh) 2009-01-13 2009-01-13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6093A true CN101776093A (zh) 2010-07-14
CN101776093B CN101776093B (zh) 2012-01-11

Family

ID=4251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0165XA Active CN101776093B (zh) 2009-01-13 2009-01-13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609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250A (zh) * 2011-11-25 2012-04-11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低分子量气体的离心压缩机叶片及压缩机
CN102767529A (zh) * 2012-07-11 2012-11-07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压缩机节能效果的计算方法
CN103047176A (zh) * 2011-10-17 2013-04-17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l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104343725A (zh) * 2013-07-23 2015-02-11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cl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106368975A (zh) * 2016-11-25 2017-02-01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l压缩机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99666A (zh) * 2016-11-28 2017-03-15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系数0.0242管线压缩机模型级及叶轮设计方法
CN111396328A (zh) * 2020-04-30 2020-07-10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离心压缩装置
CN111396329A (zh) * 2020-04-30 2020-07-10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离心压缩装置
CN112032076A (zh) * 2020-09-15 2020-12-04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化工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模化选型设计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176A (zh) * 2011-10-17 2013-04-17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l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102410250B (zh) * 2011-11-25 2013-06-19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低分子量气体的离心压缩机叶片及压缩机
CN102410250A (zh) * 2011-11-25 2012-04-11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低分子量气体的离心压缩机叶片及压缩机
CN102767529A (zh) * 2012-07-11 2012-11-07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压缩机节能效果的计算方法
CN102767529B (zh) * 2012-07-11 2014-10-15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压缩机节能效果的计算方法
CN104343725B (zh) * 2013-07-23 2017-07-21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cl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104343725A (zh) * 2013-07-23 2015-02-11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cl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106368975A (zh) * 2016-11-25 2017-02-01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l压缩机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68975B (zh) * 2016-11-25 2017-12-01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l压缩机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99666A (zh) * 2016-11-28 2017-03-15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系数0.0242管线压缩机模型级及叶轮设计方法
CN111396328A (zh) * 2020-04-30 2020-07-10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离心压缩装置
CN111396329A (zh) * 2020-04-30 2020-07-10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离心压缩装置
CN112032076A (zh) * 2020-09-15 2020-12-04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化工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模化选型设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6093B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6093B (zh) 循环气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203500056U (zh) 一种闭式大流量高能头模型级
CN103047176B (zh) 一种pcl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104343725A (zh) 一种mcl压缩机模型级及其设计方法
CN201090462Y (zh) 一种闭式高能头模型级
CN106382253B (zh) 流量系数0.02管线压缩机模型级及叶轮设计方法
CN102608914A (zh) 径流式液力透平优化设计方法
CN203783965U (zh) 一种用于300mw 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大流量高负荷轴流压气机
CN105673558A (zh) 一种基于载荷法设计的离心通风机叶片
CN103321957A (zh) 轴流通风机叶轮叶片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8119402A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型线结构
Sugimoto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into supersonic diffuser for a high pressur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205578298U (zh) 一种级间抽气离心压缩机
CN106870447A (zh) 管线压缩机专用模型级
Engeda The unsteady performance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different diffusers
Yagi et al. Effects of return channel with splitter vanes on performance of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Hayam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Transonic Turbo Compressor Hiroshi Hayami
Govardha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sing partial vaned diffusers
CN203384106U (zh) 一种带半圆柱形凸槽叶片的小型轴流风扇装置
CN106870403A (zh) 水蒸气压缩机模型级
CN114542515B (zh) 一种串联进口可调导叶机构
Tanaka et al. Development of Wedge Type Impellers for 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CN204357726U (zh) 变径变角螺旋叶片风机
Epple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peller and Spiral Cas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Radial Fans
CN115388005B (zh) 一种降低压力脉动的多级罗茨真空泵的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0869 No. 16 A Development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Corp.

Address before: 110869 No. 16 A Development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Corp.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Assignee: SHENYANG BLOWER GROUP GEAR COMPRESSOR CO.,LTD.

Assignor: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21000017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odel level and design method of circulating gas compress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