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3045B -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3045B
CN101773045B CN2010101187905A CN201010118790A CN101773045B CN 101773045 B CN101773045 B CN 101773045B CN 2010101187905 A CN2010101187905 A CN 2010101187905A CN 201010118790 A CN201010118790 A CN 201010118790A CN 101773045 B CN101773045 B CN 101773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ing
oil
oil tea
batch
br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87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3045A (zh
Inventor
李子辉
姚文华
李广
黄慧珍
黄新望
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ANGDE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0101187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3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3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3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3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30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包括以下两部分:一、以气雾培设施建立多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利用气雾栽培方法下油茶枝条连续生长的特点,分批轮采,连续提供合适木质化程度的接穗;二、以低位萌条嫁接方法取代传统高接换冠方法,从油茶冬季休眠期开始,至翌年8-9月分期、分批次对低产油茶林连续进行低位截干留桩10-20cm,使萌条分批次形成,然后分批次对半木质化的萌条嫁接。本技术发明与传统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方法比较有如下优势:1、在主要生长期内,可连续进行,可显著提高自然油茶林良种化改造效率;2、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技术易掌握、易普及;3、成活率高,接穗生长快,年生长量大;4、接穗生长快。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改造成套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用气雾培技术建立的良种油茶采穗圃来连续提供适于油茶低位萌条嫁接所需木质化程度的油茶良种接穗,在油茶生长季节中,用油茶低位萌条嫁接技术,连续对自然油茶林进行良种化改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现有的4500万亩低产自然油茶林进行改造,是实现我国油茶资源总量和质量的大规模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低产自然油茶林的改造方法有:清理林地、密度调整、整枝修剪、垦复深挖、蓄水保土、合理施肥、病虫防治、良种化改造。其中良种化改造是大幅度提高自然林产量的最根本途径。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采取的传统方法是:利用露地良种采穗圃提供良种接穗,对油茶自然林中的油茶树实行高接换冠。
自然油茶林良种化改造延用的高接换冠的方法是:拟改造的自然油茶林,经清理复垦、间伐后,在每一株预留的油茶树上,于5—6月或8—9月视树体情况,选择3—5个分布均匀的骨干枝,截去前端枝叶留下1—1.5m不等的树桩作砧,然后用良种接穗进行嵌合嫁接(枝接或芽接),用薄膜条包扎。高位嫁接的砧木是油茶树上截掉大部分枝叶后的骨干枝,位置离地面1.5m左右不等,嫁接操作不便、嫁接效率低,技术难度较大、嫁接后成活率不高。特别是该方法,每一年中适宜的嫁接时间只有5—6月和8—9月,主要是5—6月,嫁接时间紧,不能适应数以百万亩乃至数以千万亩大规模自然油茶林良种化改造的需要。
传统油茶高接换冠所需良种穗条都是用露地油茶良种采穗圃提供,建立露地油茶良种采穗圃的传统方法主要有:1、良种嫁接苗或扦插苗(小苗)定植法。2、先定植砧木(3-5年幼树)待成活并恢复生长后再施行良种高接换冠。3、选择立地条件好,生长正常的自然油茶林,经垦复、间伐后,再进行良种高接换冠。以上方法的缺点是:建圃周期较长,投产速度慢;影响穗条产量的因子不可控,穗条产量较低;穗条形成、生长、成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阶段性,所以露地采穗圃只能在5—6月和8—9月提供适于嫁接的良种穗条,而不能连续提供适于嫁接的良种穗条。
气雾栽培法是无土栽培法中一种最高级的园艺栽培形式,气雾栽培下,植物固定在定植板上的定植孔中,植物的根系悬置于近乎黑暗的气雾室空气环境中,通过弥雾系统提供雾化的营养液满足植物根系对水肥的需求,根系具有最充足的氧气供应与最自由伸展的空间,根系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生长,气雾培下植物根系水、肥、气、热诸因子皆可以达到最优化,使植物地上部分迅速生长。气雾培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一般应用于园艺作物生产,主要是蔬菜特别是叶菜类栽培,极少应用于木本植物,特别是大型木本植物的栽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克服传统低产油茶林良种化改造方法接穗不能连续供应、高接换冠效率低、受季节限制而不能连续进行等缺点,提供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的成套方法。
这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两部分:
一、以气雾培设施建立多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利用气雾栽培方法下油茶枝条连续生长的特点,分批轮采,连续提供合适木质化程度的接穗,支持连续的油茶低位萌条嫁接;二、以低位萌条嫁接方法取代传统高接换冠方法,从油茶冬季休眠期开始,至翌年8-9月分期、分批次对低产油茶林连续进行低位截干留桩10-20cm,使萌条分批次形成,然后分批次对半木质化的萌条嫁接,克服时间上的限制。
利用气雾栽培方法,快速构建油茶良种采穗圃,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平整的土地上,建立塑料大棚;
二、在塑料大棚内建立简易的苗床,在苗床底部铺设塑料膜,苗床底面为倾斜的,倾斜度3—10°,在苗床低处设有营养液回流管,在回流管上串连有紫外灯消毒器,回流管和营养液池相通,池旁安有供液泵,供液泵和电磁阀、时控器电连接;
三、在苗床上搭建屋脊形的金属架,金属架上固定有纵的和横的金属杆,以便安放定植板;
四、以隔热板为材料,做成矩形的、尺寸与上述金属架配套的定植板,定植板上有按照一定的种植密度设计的定植孔,将定植板贴扣在金属架上,用卡条加以固定,定植板之间的连接缝用黑色膜粘贴,使屋脊形的金属架内建成一个相对封闭、隔热、不透光的气雾室;
五、将直径0.2—0.5cm或茎长3—8cm油茶良种小苗用海绵包缚,包缚位置在小苗的中部,然后固定在定植孔中;
六、在屋脊形的金属架内悬吊1—2条弥雾管道,弥雾管道上等距离的安装有十字形的弥雾喷头,要求雾化均匀,不留死角;弥雾管道与供液泵相连;
七、当供液系统工作时,时控器接通、打开电磁阀,启动供液泵,营养池内的营养液进入弥雾管道内,通过弥雾喷头,使营养液成雾状喷洒在油茶良种小苗根系表面,当供液系统停止工作时,苗床上多余的营养液经回流管及消毒装置进入营养池,重复利用;
八、经过4—6个月的生长,即可提供半木质化的油茶良种穗条供嫁接;
九、若干个上述采穗棚实行分组轮采,即可连续提供半木质化适于低位萌条嫁接的良种穗条。
    低位萌条嫁接的方法,包括低位截干留桩、低位萌条嫁接、接后管理各环节,其步骤如下:
一、对预定进行良种改造油茶树林,于先年冬季清理林中杂灌木,进行全面垦复,从油茶冬季休眠期开始,至翌年8-9月分期、分批次对不同地块的低产油茶林连续进行截干留桩,截干留桩高度离地面10—20cm;
二、进入生长季节后,各地块的树桩上会分批次的先后大量不定芽萌发形成萌条,于5月份,在首批截干留桩并且萌条适于嫁接的地块,在每一树桩上分高、中、底位置,选取2—3个不同方向的粗壮半木质化萌条供嫁接,抹去其余萌条;
三、从气雾培设施建立的油茶良种采穗圃取得的半木质化的良种油茶春梢,制作成一叶一芽的接穗,于萌条基部1—2节位截断,进行劈接,接后用薄膜或牙膏皮包扎,使接口吻合;
四、用薄膜罩在已完成上述嫁接后的整个树桩上,必要时,以竹片作弓支撑,形成适宜大小的保湿空间,薄膜下边沿压入树桩基部土中,再在薄膜外搁置鲜芒萁等或稻草遮阳降温;
五、接口经50—60天愈合成活,开始萌芽时,在6—8天内逐步打开薄膜罩,直至全部揭去芒萁和薄膜罩等遮盖,使接穗逐步适应自然环境,此后要经常抹去砧木上先后形成的萌芽;
六、以后对各批次的低位萌条嫁接,其嫁接的方法依上述进行。
本技术发明与传统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方法比较有如下优势:1、在主要生长期内,可连续进行,可显著提高自然油茶林良种化改造效率; 2、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技术易掌握、易普及;3、成活率高,接穗生长快,年生长量大;4、接穗生长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在湖南省常德市的湖南文理学院院内,2006年建立了气雾培设施的油茶良种采穗圃,方法如下:
一、在平整的土地上,建立塑料大棚;
二、在塑料大棚内建立简易的苗床,在苗床底部铺设塑料膜,苗床底面为倾斜的,倾斜度10°,在苗床低处设有营养液回流管,在回流管上串连有紫外灯消毒器,回流管和营养池相通,池旁安有供液泵,供液泵和电磁阀、时控器电连接;
三、在苗床上搭建屋脊形的金属架,金属架上固定有纵的和横的金属杆,以便放置定植板;
四、以隔热板为材料,做成矩形的尺寸与金属架配套的定植板,定植板上有按照25×25cm的种植密度设计的定植孔,将定植板贴扣在金属架上,用卡条加以固定,定植板之间的连接缝用黑色膜粘贴,使屋脊形的金属架内建成一个封闭、隔热、不透光的气雾室;
五、将高度为5—8cm的油茶良种小苗用海绵包缚,包缚位置在小苗的中部,然后固定在定植孔中;
六、在屋脊形的金属架内悬吊2条弥雾管道,弥雾管道上等距离的安装有十字形的弥雾喷头,要求雾化均匀,不留死角;弥雾管道与供液泵相连;
七、当供液系统工作时,时控器接通、打开连磁阀,启动供液泵,营养池内的营养液进入弥雾管道内,通过弥雾喷头,使营养液成雾状喷洒在油茶良种小苗根系表面,当供液系统停止工作时,苗床上多余的营养液经回流管及消毒装置进入营养池,重复利用;
    八、经过4—6个月的生长,即可提供半木质化的油茶良种穗条供嫁接。
低位萌条嫁接的方法,2007年,在湖南省常德市铁山林场进行了试验,分期、分批次对低产油茶林进行低位截干留桩,使萌条分批次形成,然后分批次对半木质化的萌条嫁接,其步骤如下:
一、对预定进行良种改造油茶树林,于2007年冬季清理林中杂灌木,进行全面垦复,从2007年11月油茶冬季休眠期开始,至2008年8-9月分期分批次对不同地块的低产油茶林连续进行低位截干留桩,留桩高度离地面10—20cm;
二、进入生长季节后,各批次的树桩上不定芽先后大量萌发形成萌条,于2008年5月份开始,在首批截干留桩并且萌条适于嫁接的地块,在每一树桩上分高、中、底位置,选取2—3个不同方向的粗壮半木质化萌条供嫁接,抹去其余萌条;
三、从气雾培设施建立的油茶良种采穗圃取得的半木质化的良种油茶春梢,制作成一叶一芽的接穗,于萌条基部1—2节位截断,进行劈接,接后用薄膜或牙膏皮包扎,使接口吻合;
四、将薄膜罩在已完成上述嫁接后的整个树桩上,必要时,以竹片作弓支撑,形成适宜大小的保湿空间,薄膜下边沿压入树桩基部土中,再在薄膜外搁置鲜芒萁等或稻草遮阳降温;
五、接口经50—60天愈合成活,开始萌芽时,在6—8天内逐步打开薄膜罩,直至全部揭去芒萁和薄膜罩等遮盖,使接穗逐步适应自然环境,此后要经常抹去树桩基部形成的不定芽,以保证接穗成活与生长;
六、以后各批次嫁接,其嫁接的方法依上述进行。
目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铁山林场,经上述方法进行良种化改造过的油茶林长势良好。

Claims (1)

1.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两部分:
一、以气雾培设施建立多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分批轮采,连续提供合适木质化程度的接穗,支持连续的油茶低位萌条嫁接;二、从油茶冬季休眠期开始,至翌年8-9月分期、分批次对低产油茶林连续进行低位截干留桩10-20cm,使萌条分批次形成,然后分批次对半木质化的萌条嫁接;
利用气雾栽培方法,快速构建油茶良种采穗圃,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平整的土地上,建立塑料大棚;
二、在塑料大棚内建立简易的苗床,在苗床底部铺设塑料膜,苗床底面为倾斜的,倾斜度3—10°,在苗床低处设有营养液回流管,在回流管上串连有紫外灯消毒器,回流管和营养液池相通,池旁安有供液泵,供液泵和电磁阀、时控器电连接;
三、在苗床上搭建屋脊形的金属架,金属架上固定有纵的和横的金属杆,以便安放定植板;
四、以隔热板为材料,做成矩形的、尺寸与上述金属架配套的定植板,定植板上有按照一定的种植密度设计的定植孔,将定植板贴扣在金属架上,用卡条加以固定,定植板之间的连接缝用黑色膜粘贴,使屋脊形的金属架内建成一个相对封闭、隔热、不透光的气雾室;
五、将直径0.2—0.5cm或茎长3—8cm油茶良种小苗用海绵包缚,包缚位置在小苗的中部,然后固定在定植孔中;
六、在屋脊形的金属架内悬吊1—2条弥雾管道,弥雾管道上等距离的安装有十字形的弥雾喷头,要求雾化均匀,不留死角;弥雾管道与供液泵相连;
七、当供液系统工作时,时控器接通、打开电磁阀,启动供液泵,营养池内的营养液进入弥雾管道内,通过弥雾喷头,使营养液成雾状喷洒在油茶良种小苗根系表面,当供液系统停止工作时,苗床上多余的营养液经回流管及消毒装置进入营养池,重复利用;
八、经过4—6个月的生长,即可提供半木质化的油茶良种穗条供嫁接;
九、若干个上述采穗棚实行分组轮采,即可连续提供半木质化适于低位萌条嫁接的良种穗条;
低位萌条嫁接的方法,包括低位截干留桩、低位萌条嫁接、接后管理各环节,其步骤如下:
一、对预定进行良种改造油茶树林,于先年冬季清理林中杂灌木,进行全面垦复,从油茶冬季休眠期开始,至翌年8-9月分期、分批次对不同地块的低产油茶林连续进行截干留桩,截干留桩高度离地面10—20cm;
二、进入生长季节后,各地块的树桩上会分批次的先后大量不定芽萌发形成萌条,于5月份,在首批截干留桩并且萌条适于嫁接的地块,在每一树桩上分高、中、底位置,选取2—3个不同方向的粗壮半木质化萌条供嫁接,抹去其余萌条;
三、从气雾培设施建立的油茶良种采穗圃取得的半木质化的良种油茶春梢,制作成一叶一芽的接穗,于萌条基部1—2节位截断,进行劈接,接后用薄膜或牙膏皮包扎,使接口吻合;
四、用薄膜罩在已完成上述嫁接后的整个树桩上,必要时,以竹片作弓支撑,形成适宜大小的保湿空间,薄膜下边沿压入树桩基部土中,再在薄膜外搁置鲜芒萁或稻草遮阳降温;
五、接口经50—60天愈合成活,开始萌芽时,在6—8天内逐步打开薄膜罩,直至全部揭去芒萁和薄膜罩遮盖,使接穗逐步适应自然环境,此后要经常抹去砧木上先后形成的萌芽;
六、以后对各批次的低位萌条嫁接,其嫁接的方法依上述进行。
CN2010101187905A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3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87905A CN101773045B (zh)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87905A CN101773045B (zh)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3045A CN101773045A (zh) 2010-07-14
CN101773045B true CN101773045B (zh) 2013-11-13

Family

ID=4250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87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3045B (zh)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3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3051A (zh) * 2012-03-28 2012-08-01 何寒 一种植物通过气培快繁的方法
CN103371097A (zh) * 2012-04-29 2013-10-30 何寒 一种在室内反季节立体栽培空心菜的方法
CN102771353B (zh) * 2012-08-18 2013-06-12 管天球 一种高效油茶林的营造方法
CN103120114B (zh) * 2013-01-24 2014-11-0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彩色观赏针叶树采穗母株汽雾培育方法
CN104285617A (zh) * 2013-07-18 2015-01-21 雷炳忠 一种低产油茶林改造的速效栽培技术
CN103518601B (zh) * 2013-10-17 2015-12-23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茶树穗条培养箱培养的方法
CN103518548A (zh) * 2013-10-21 2014-01-22 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油茶大树新枝嫁接方法
CN104082116B (zh) * 2014-06-20 2016-04-20 阳东绿康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系统及栽培方法
CN104303928A (zh) * 2014-09-29 2015-01-28 麻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茶成林维护方法
CN104663421B (zh) * 2015-02-02 2016-08-24 澧县民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湘北生长的优质高产油茶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4920077A (zh) * 2015-05-29 2015-09-23 吴迪 一种高成活率的荔枝树嫁接方法
CN104920028A (zh) * 2015-06-09 2015-09-23 柳州市侗天湖农业生态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坡地茶树种植方法
CN104920143A (zh) * 2015-06-09 2015-09-23 柳州市侗天湖农业生态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茶树在坡地的种植方法
CN104904551B (zh) * 2015-06-16 2017-08-2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
CN105010083A (zh) * 2015-08-11 2015-11-04 黄振忠 一种油茶林低产改造方法
CN105494003B (zh) * 2015-12-10 2018-01-09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油茶良种采穗圃早期高产栽培方法
CN105638357A (zh) * 2016-01-04 2016-06-08 王虎琴 一种免除草免耕翻茶园
CN106134901A (zh) * 2016-07-18 2016-11-23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高成活率的油茶新造林方法
CN109247147A (zh) * 2018-11-14 2019-01-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茶树快速扦插生根的方法
CN110226424A (zh) * 2019-07-25 2019-09-1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油茶嫩枝嫁接方法
CN111937610A (zh) * 2020-08-05 2020-11-17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油茶树嫁接方法
CN113767799A (zh) * 2020-10-22 2021-12-10 溆浦县峰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敖礼林等;《农家科技》;20080331;全文 *
张晓.油茶育苗技术.《安徽林业》.2009,
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谭晓风;《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20091231;全文 *
敖礼林等.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农家科技》.2008,全文.
油茶育苗技术;张晓;《安徽林业》;20090630 *
谭晓风.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2009,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3045A (zh) 201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3045B (zh) 一种油茶自然林良种化改造成套方法
CN105103856B (zh)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
CN102511258B (zh) 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
CN102172190B (zh) 让苹果盆景当年结果到春节上市的培育方法
CN103918464A (zh) 冬红果海棠与苹果的杂交育苗方法
CN103947432B (zh) 屋久岛紫薇一年生扦插苗定干栽培的方法
CN103385119A (zh) 一种台湾含笑的嫁接方法
CN106472121A (zh) 一种观赏盆栽猕猴桃嫁接多个猕猴桃品种的栽培方法
CN102835234A (zh) 干旱沙区葡萄多抗砧木硬枝嫁接营养袋育苗方法
CN107087502B (zh) 番茄双萌蘖嫁接苗培育方法
CN107251802A (zh) 一种猕猴桃高位嫁接的方法
CN103733945A (zh) 一种桃树的整形方法
CN102550354A (zh) 红枣丰产防裂果的栽培方法
CN103385073A (zh) 一种辣椒越冬栽培的方法
CN102301896B (zh) 一种锦带花乔木化种植方法
CN104106352A (zh) 一种大叶女贞的栽培方法
CN103430713B (zh) 一种广玉兰高效栽培方法
CN103385080A (zh) 一种辣椒春露地栽培田间管理的方法
CN100576996C (zh) 一种利用抗性品种腋芽扦插培育番茄砧木的方法
CN102301934A (zh) 北方四季盆栽葡萄的快速栽培方法
CN106171744A (zh) 红心火龙果的种植方法
CN104082063B (zh) 一种乔木型锦带花造型方法
CN103385075A (zh) 一种辣椒春提前栽培田间管理的方法
CN102550271A (zh) 耐寒天竺桂种质容器苗商品化培育方法
CN105875374A (zh) 一种辣木混合基质托槽扦插育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