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2233A - 光源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光源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2233A
CN101772233A CN200910001410A CN200910001410A CN101772233A CN 101772233 A CN101772233 A CN 101772233A CN 200910001410 A CN200910001410 A CN 200910001410A CN 200910001410 A CN200910001410 A CN 200910001410A CN 101772233 A CN101772233 A CN 101772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ight
signal
dim signal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1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贤
谢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0910001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2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2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驱动一发光元件,并根据调光信号控制发光元件的亮度,该光源驱动电路包含:变压器;开关电路;控制电路;调光电路;以及隔离电路,用以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调光电路,并根据控制信号产生反馈电流,使控制电路根据反馈电流控制开关电路动作。光源驱动电路主要利用隔离电路将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调光电路作隔离,进而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调光电路会根据调光信号而输出一控制信号,当调光信号改变状态时,控制信号会借由调光电路的控制而相对应地改变状态,且控制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相对长于该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因此当发光元件受光源驱动电路的驱动而发光时,便可避免有光源闪烁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源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安全性且减少发光元件受驱动时有光源闪烁现象的光源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相较于传统白炽灯泡具有效率高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已成为新的照明元件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例如家用照明装置、汽车照明装置、手持照明装置、液晶面板背光源、交通标志指示灯、指示看板等照明应用。
一般而言,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是由一光源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及调光,其中调光的原理可利用光源驱动电路调整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与熄灭两者间的时间长度,以造成使用者的视觉暂留现象,进而达到调整发光元件亮度的效果。
传统的光源驱动电路主要由一控制电路、一变压器及一开关电路所构成,其中控制电路输出一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电路持续交替进行导通或截止,使得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所接收的市电可于次级绕组转换成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所需要的电压,进而驱动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发光。此外,控制电路更直接接收由使用者所控制的一调光信号,该调光信号由致能信号(enable)与禁能信号(disable)两者间的交替转态变化所构成,其中致能信号以及禁能信号分别为使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以及熄灭的驱动信号,而控制电路根据该调光信号而控制开关电路的占空比或是切换频率,进而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产生的电压相对应地改变,故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与熄灭两者间的时间长度便可因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产生的电压改变而相对应地增加或减少,如此一来,便可根据调光信号而控制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
然而由于传统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皆连接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而与市电端相导通,又调光信号直接传送给控制电路,故实际上使用者在控制调光信号时,会因控制电路的缘故而有触电的风险,因此传统的光源驱动电路存在着安全性不佳的问题。
再者,由于传统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器所接收的调光信号进行由禁能信号转换为致能信号或是由致能信号转换为禁能信号的转态变化时,其改变状态所花费的时间极短,故当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受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时,会有光源闪烁的缺陷发生。
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公知技术缺陷的光源驱动电路,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驱动电路,解决传统光源驱动电路安全性不佳,以及因调光信号进行改变状态时所花费的时间极短,导致光源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元件发光时,发光元件会有光源闪烁的问题等缺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元件,并根据调光信号控制发光元件的亮度,光源驱动电路包含:变压器,具有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其中次级绕组连接于发光元件;开关电路,其连接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控制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调光电路,其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以及发光元件连接,以检测次级绕组产生的一输出电压和/或一输出电流,并根据调光信号而输出控制信号;以及隔离电路,与调光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连接,用以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调光电路,并根据控制信号产生反馈电流,使控制电路根据反馈电流控制开关电路动作;其中,调光信号改变状态时,调光电路控制该控制信号相对应地改变状态,且控制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相对长于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
由于本发明通过隔离电路而将调光电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作隔离,因此可提升使用者在通过调光信号去控制发光元件亮度时的安全性。此外,通过调光电路将调光信号的改变状态时间变长,光源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元件发光时,发光元件便可维持稳定的亮度而减少闪烁。
附图说明
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2:其为图1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一变化例。
图3:其为图1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压与状态时序示意图。
图4:其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5:其为图4所示的补偿电路的细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其为图4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压与状态时序示意图。
图7:其为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调光驱动电路
11:控制电路
12:开关电路
13:隔离电路
14:调光电路
141:反馈电路
142:调光信号转换电路
15:均流电路
16:补偿电路
8:调光信号产生电路
9:发光元件
1A:输入端
T:变压器
Nf:初级绕组
Ns:次级绕组
Vin:输入电压
Vo:输出电压
Vd:调光信号
Vd’:补偿调光信号
Vc:控制信号
Vp:参考电压
Vcc:电压源
Vt:检测电压
Vfb:反馈电压
V1:第一电压
V2:第二电压
Vs:暂态信号
Io:输出电流
It:检测电流
Ifb:反馈电流
S:光耦合器
D1:第一二极管
D2:发光二极管
B:光晶体管
OP:信号放大器
CMP:比较器
Q1~Q4:第一开关元件至第四开关元件
C1~C4:第一电容至第四电容
R1~R7: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
T1~T5、T1’~T8’: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1与至少一发光元件9,例如冷阴极荧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连接,用以将一输入电压Vin,例如市电,转换成一输出电压Vo以驱动发光元件9发光,同时光源驱动电路1更与一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连接,因此当使用者通过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输出一调光信号Vd时,光源驱动电路1便可根据调光信号Vd来调整发光元件9的亮度,其中调光信号Vd乃是由使发光元件9发光的致能信号以及使发光元件9熄灭的禁能信号交替变化所构成。
光源驱动电路1包含一控制电路11、一开关电路12、一隔离电路13、一调光电路14以及一变压器T。其中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Nf连接于光源驱动电路1的输入端1A而接收输入电压Vin,并利用变压器T的特性将所接收的输入电压Vin以电磁性方式传送至次级绕组Ns,使得次级绕组Ns上产生输出电压Vo。
开关电路12则连接于控制电路11、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Nf、共接点以及光源驱动电路1的输入端1A,其通过控制电路11的控制而进行导通或截止,进而使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Nf接收电能,并将所接收的电能利用变压器T的特性以电磁性方式传送至次级绕组Ns,使得次级绕组Ns产生输出电压Vo。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电路12包含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其中第一开关元件Q1与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Nf、第二开关元件Q2、光源驱动电路1的输入端1A以及控制电路11连接,而第二开关元件Q2则串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共接点之间,并与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Nf以及控制电路11连接,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通过控制电路11的控制而持续交替地进行导通或截止。
调光电路14的一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以及发光元件9连接,另一输入端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连接,而其输出端则与隔离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调光电路14用以检测次级绕组Ns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同时根据调光信号Vd而输出一控制信号Vc,其中当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例如由致能信号改变状态为禁能信号或是由禁能信号改变状态为致能信号时,控制信号Vc会受调光电路14的控制而相对应地改变状态,且控制信号Vc改变状态的时间相对长于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调光电路14包含一反馈电路141以及一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其中反馈电路141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以及发光元件9连接,而输出端则与调光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反馈电路141用以检测次级绕组Ns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的输入端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连接,而其输出端则连接于反馈电路141的输出端,并与调光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用以接收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所传来的调光信号Vd,并增加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的时间,如此一来,调光电路14便根据反馈电路141接收的输出电压Vo以及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接收的调光信号Vd而输出控制信号Vc,且控制信号Vc改变状态的时间会因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而相对长于调光信号Vd。
而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主要包含一信号放大器OP、一第一电容C1、一第一电阻R1以及一第一二极管D1,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连接,另一端连接于信号放大器OP的负输入端,而信号放大器OP的正输入端接收一参考电压Vp,其负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收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传来的调光信号Vd,而信号放大器OP的输出端则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端则与反馈电路141的输出端连接,并连接至调光电路14的输出端,至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R1以及信号放大器OP的负输入端之间,而另一端则连接于信号放大器OP的输出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端之间。
隔离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于调光电路14的输出端,而隔离电路13的输出端则连接于控制电路11,隔离电路13用以将调光电路14与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Nf作隔离,如此一来,光源驱动电路1便具有较佳的安全性,使得使用者在通过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输出调光信号Vd时,可通过隔离电路13而避免直接接触到输入电压Vin。
在上述实施例中,隔离电路13主要包含一光耦合器S以及一第二电阻R2,其中光耦合器S的输入端,即发光二极管D2,接收一电压源Vcc并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则与调光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以接收调光电路14传来的控制信号Vc,而通过电压源Vcc以及控制信号Vc两者间的电压差,隔离电路13的输入端便会产生一检测电流It,且检测电流It的电流值主要随着控制信号Vc的电压值变化而改变,至于光耦合器S的输出端,即光晶体管B则串接于控制电路11以及共接点之间,因此隔离电路13的输出端会根据该检测电流It而相对应地产生一反馈电流Ifb。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光源驱动电路1还包含一第三电阻R3,其一端接收一电压源Vcc,另一端则连接于控制电路11以及隔离电路13的输出端之间,其用以当隔离电路13的输出端产生反馈电流Ifb时,相对应地产生一反馈电压Vfb。
控制电路11的输入端与隔离电路13的输出端连接,而控制电路11的输出端则连接于开关电路12,其用以输出例如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电路12进行导通或截止,同时通过检测隔离电路13的输出端产生的反馈电流Ifb和/或第三电阻R3产生的反馈电压Vfb去控制开关电路12的占空比或是频率,进而使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可根据反馈电流Ifb和/或反馈电压Vfb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输出电压Vo,如此一来,光源驱动电路1便可根据调光信号Vd而控制发光元件9的亮度。
当然,调光电路14并不局限于仅能检测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产生的输出电压Vo。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源驱动电路1更可包含一第四电阻R4,其连接于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以及发光元件9之间,而调光电路14相较于图1则改为与第四电阻R4以及发光元件9连接,因此当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产生的一输出电流10经发光元件9而流经第四电阻R4时,第四电阻R4便可相对应地产生一检测电压Vt,使得调光电路14也可通过接收检测电压Vt而检测输出电流Io。
请再参阅图1或图2,在这些实施例中,光源驱动电路1还具有一均流电路15,连接于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以及每一发光元件9之间,当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Ns连接了多个并联连接的发光元件9时,便可利用均流电路15使流入每一发光元件9的能量相等,而均流电路15可为但不限于例如由至少一第二电容C2所构成。
而以下将示范性地以控制电路11通过检测第三电阻R3所传来的反馈电压Vfb去控制开关电路12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请参阅图3并配合图1,其中图3为图1所示的电压及状态时序示意图。首先,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或是禁能信号主要根据发光元件9发光与否来决定,因此由图可知,当调光信号Vd为低电平电压,例如于时间T3至时间T5时,光源驱动电路1会根据调光信号Vd而输出为高电平电压的输出电压Vo,以驱动发光元件9发光,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调光信号Vd于低电平电压时为致能信号,反之,当调光信号Vd为高电平电压,例如于时间T1至时间T3时,光源驱动电路1输出为低电平电压的输出电压Vo,使得发光元件9熄灭,因此调光信号Vd于高电平电压时为禁能信号。
再者,当于时间T1时,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所传送的调光信号Vd由低电平电压的致能信号改变状态为高电平电压的禁能信号,且改变状态所需的时间极短。此时,调光电路14输出的控制信号Vc会根据调光信号Vd的变化而改变,即由时间T1时的高电平电压改变状态为于时间T2时的低电平电压,且控制信号Vc于时间T1至时间T2时会具有一下降斜率,其值为调光信号Vd的电压值扣掉参考电压Vp的电压值后再除以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而反馈信号Vfb以及输出电压Vo也会相对应于控制信号Vc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发光元件9便会由发光转变为熄灭。
而当于时间T3时,调光信号Vd则由禁能信号改变状态为致能信号,且改变状态所需的时间同样极短,此时,控制信号Vc会再根据调光信号Vd的变化而改变,即由时间T3时的低电平电压改变状态为于时间T4时的高电平电压,且控制信号Vc于时间T3至时间T4时会具有一上升斜率,其值为参考电压Vp的电压值除以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相同地,反馈信号Vfb以及输出电压Vo也相对应于控制信号Vc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发光元件9便会由熄灭转变为发光。
而由图3可知,控制信号Vc由高电平电压改变状态为低电平电压的时间相对长于调光信号Vd由致能信号改变状态为禁能信号的时间,相同地,控制信号Vc由低电平电压改变状态为高电平电压的时间相对长于调光信号Vd由禁能信号改变状态为致能信号的时间,如此一来,反馈电压Vfb以及输出电压Vo由低电平电压改变状态为高电平电压或是由高电平电压改变状态为低电平电压的时间也会相对应于控制信号Vc而相对长于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的时间,是以当发光元件9接收光源驱动电路1所产生输出电压Vo而被驱动发光时,便可因为输出电压Vo改变状态的时间变长而可减少光源闪烁的现象。
然而,当光源驱动电路1欲根据调光信号Vd而调整发光元件9的亮度时,光源驱动电路1的控制电路11可能会受外在环境或是内部电路元件特性的影响而无法精确地控制开关电路12动作,使得发光元件9发光的时间相对短于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的时间,导致光源驱动电路1无法精确控制发光元件9的亮度。故为了于光源驱动电路1的控制电路11受外在环境或是内部电路元件特性的影响时,光源驱动电路1仍可精确控制发光元件9的亮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光源驱动电路1的调光电路14还可具有一补偿电路16。
补偿电路16的输入端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连接,其输出端则与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的输入端连接,补偿电路16用以增加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时的时间长度,进而输出一个补偿调光信号Vd’给调光电路14,因此调光电路14便改为根据所接收的补偿调光信号Vd’以及反馈电路141所接收的输出电压Vo而输出控制信号Vc,如此一来,虽然控制电路11会受外在环境或是内部电路元件特性的影响而无法精确地控制开关电路12动作,使得发光元件9发光的时间长度将相对短于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的时间长度,然而由于补偿电路16已先增加了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时的时间长度,进而输出补偿调光信号Vd’给调光电路14,因此光源驱动电路1在控制电路11无法精确控制开关电路12的情况下仍可精确控制发光元件9的亮度。再者,当补偿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时,控制信号Vc改变状态的时间会因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而相对长于补偿调光信号改变状态Vd’的时间,是以当发光元件9受光源驱动电路1驱动而发光时,同样可减少光源闪烁的情况。
请参阅图5,其为图4所示的补偿电路16的细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补偿电路16包含一第三开关元件Q3、一第四开关元件Q4、一第五电阻R5、一第六电阻R6、一第三电容C3、一滤波电路161以及一比较器CMP,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三开关元件Q3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第五电阻R5、滤波电路161以及共接点连接,第四开关元件Q4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第三电容C3、比较器CMP的正输入端、第六电阻R6以及共接点连接,第三开关元件Q3以及第四开关元件Q4通过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输出的调光信号Vd控制,以同时进行导通或截止。
第五电阻R5与第三开关元件Q3、第六电阻R6以及滤波电路161连接,而第六电阻R6与第三电容C3、第四开关元件Q4、第五电阻R5以及比较器CMP的正输入端连接。此外,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还同时接收一电压源Vcc。
滤波电路161与第五电阻R5、第三开关元件Q3、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以及共接点连接,其用以经第五电阻R5而接收电压源Vcc,并同时将其滤波后而传送至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滤波电路161包含一第七电阻R7以及一第四电容C4,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七电阻R7与第五电阻R5、第三开关元件Q3、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以及第四电容C4连接,第四电容C4除了与第七电阻R7以及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连接外,更与共接点连接。
第三电容C3与比较器CMP的正输入端、第六电阻R6、第四开关元件Q4以及共接点连接。至于比较器CMP的输出端与补偿电路16的输出端以及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的第一电阻R1连接,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与滤波电路161连接,而其正输入端则与第六电阻R6、第四开关元件Q4以及第三电容C3连接。
以下将示范性说明具有补偿电路16的光源驱动电路1的动作方式,且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于此将假设控制电路11受外在环境或是内部电路元件特性的影响而无法精确地控制开关电路12动作,此外,将把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所接收的电压暂命名为第一电压V1,而正输入端所接收的电压则暂命名为第二电压V2。请参阅图6并配合图4及图5,其中图6为图4所示的电压及状态时序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于时间T1’至时间T4’时,调光信号Vd为高电平电压,因此第三开关元件Q3以及第四开关元件Q4便会导通,此时滤波电路161会通过第五电阻R1而接收电压源Vcc,并将其滤波后传送给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使得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一电压V1会维持在一固定电平,同时,电压源Vcc会经由第六电阻R6对第三电容C3充电,而比较器CMP的正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二电压V2则因第四开关元件Q4导通而为低电平电压,因此比较器CMP所输出的补偿调光信号Vd’便根据第一电压V1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V2的电压值而为低电平电压。
当于时间T4’至时间T8’时,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为低电平电压,使得第三开关元件Q3及第四开关元件Q4截止,此时,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一电压V1仍然维持在与时间T1’至时间T4’时相同的电平,而比较器CMP的正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二电压V2则会因第三电容C3开始放电而持续上升,且于时间T4’至时间T5’时,比较器CMP的正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二电压V2并未上升至大于比较器CMP的负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一电压V1,因此比较器CMP输出的补偿调光信号Vd’仍然为低电平电压,直到于时间T5’时,因第三电容C3的持续放电使得第二电压V2超过第一电压v1,比较器CMP所输出的补偿调光信号Vd’便会改为高电平电压。
此外,调光电路14会根据所接收的补偿调光信号Vd’而输出控制信号Vc,且当补偿调光信号Vd’于时间T1’以及时间T5’改变状态时,控制信号Vc也会受调光电路14的控制而于时间T1’以及时间T5’改变状态,且控制信号Vc改变状态的时间会因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而相对长于补偿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的时间。
因此第三电阻R3产生的反馈信号Vfb便会相对应于控制信号Vc的变化而改变,相同地,输出电压Vo也会随着反馈信号Vfb的变化而相对应地改变,然而由于控制电路11受外在环境或是内部电路元件特性的影响时,控制电路11并无法依据所接收的反馈信号Vfb来精确控制开关电路12的动作,因此输出电压Vo维持在高电平电压的时间长度,即时间T2’至时间T6’,会相对小于反馈信号Vfb维持在高电平电压的时间长度,即时间T1’至T7’。
此外,当调光信号Vd为高电平电压时,例如于时间T1’至T4’,光源驱动电路1实际上会根据调光信号Vd而输出为高电平电压的输出电压Vo以驱动发光元件9发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调光信号Vd于高电平电压时为致能信号,反之,当调光信号Vd为低电平电压时,光源驱动电路1会输出为低电平电压的输出电压Vo,使得发光元件9熄灭,因此调光信号Vd于低电平电压时为禁能信号。然而由于控制电路11受外在环境或是内部电路元件特性的影响,因此实际上输出电压Vo的波形相较于调光信号Vd的波形会有一延迟时间,例如时间T2’减时间T1’的值。
请再参阅图6,由于本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1的补偿电路16增加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时的时间长度,以输出补偿调光信号Vd’,借此控制信号Vc以及反馈信号Vfb维持在高电压电平的时间会相对长于调光信号Vd的致能时间,如此一来,虽然光源驱动电路1的控制电路11受外在环境或是内部电路元件特性的影响而无法精确地控制开关电路12动作,使得发光元件9发光的时间将相对短于调光信号Vd的致能信号的时间,然而由于本发明的补偿电路16已先将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的时间增加,因此,当光源驱动电路1在控制电路11无法精确控制开关电路12情况下输出电压Vo来驱动发光元件9时,输出电压Vo维持在高电平电压的时间长度实际上仍然可等于调光信号Vd为致能信号的时间长度,使得发光元件9的亮度同样可被精确控制。
请参阅图7,其为图1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一变化例。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与图1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相仿,且相同符号的元件代表结构与功能相似,故元件特征、动作方式及功效于此不再赘述。与图1相较,本实施例的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的输出端改为连接于反馈电路141的另一输入端,而非如图1所示连接于反馈电路141的输出端以及调光电路14的输出端,因此当调光信号产生电路8输出调光信号Vd时,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便将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的时间增加而输出一暂态信号Vs至反馈电路141,因此调光电路14便根据反馈电路141所接收输出电压Vo以及暂态信号Vs而输出控制信号Vc,且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似,控制信号vc改变状态的时间实际上同样会因调光信号转换电路142而相对长于调光信号Vd改变状态的时间,是以当发光元件9接收光源驱动电路1所产生输出电压Vo而被驱动发光时,便可因为输出电压Vo改变状态的时间变长而减少光源闪烁的现象。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通过隔离电路而将调光电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作隔离,因此可提升使用者在通过调光信号去控制发光元件亮度时的安全性。此外,通过调光电路将调光信号的改变状态时间变长,光源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元件发光时,发光元件便可维持稳定的亮度而减少闪烁。
本发明得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所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元件,并根据一调光信号控制该发光元件的亮度,该光源驱动电路包含:
一变压器,具有一初级绕组及一次级绕组,其中该次级绕组连接于该发光元件;
一开关电路,其连接于该变压器的该初级绕组;
一控制电路,与该开关电路连接;
一调光电路,其与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以及该发光元件连接,以检测该次级绕组产生的一输出电压和/或一输出电流,并根据该调光信号而输出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隔离电路,与该调光电路以及该控制电路连接,用以隔离该变压器的该初级绕组以及该调光电路,并根据该控制信号产生一反馈电流,使该控制电路根据该反馈电流控制该开关电路动作;
其中,该调光信号改变状态时,该调光电路控制该控制信号相对应地改变状态,且该控制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相对长于该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发光元件为一冷阴极荧光灯或一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调光信号由一调光信号产生电路所输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开关电路包含一第一开关元件以及一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一开关元件及该第二开关元件与该控制电路连接,以通过该控制电路的控制而交替地进行导通或截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调光电路包含:
一反馈电路,其与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以及该发光元件连接,以检测该输出电压和/或该输出电流;以及
一调光信号转换电路,与该反馈电路以及该调光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接收该调光信号,用以接收并增加该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使该调光电路根据该反馈电路所接收的该输出电压和/或该输出电流以及该调光信号转换电路所接收的该调光信号而输出该控制信号,且该控制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是通过该调光信号转换电路而相对长于该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调光信号转换电路包含一信号放大器、一第一电容、一第一电阻以及一第一二极管,其中该第一电阻接收该调光信号,并与该信号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该信号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通过该第一电阻接收该调光信号,该信号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接收一参考电压,该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与该调光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一电容与该信号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及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隔离电路包含一光耦合器以及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与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以及该调光电路连接,以接收该调光电路输出的该控制信号,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接收一电压源,该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还包含一第三电阻,其一端接收一电压源,另一端与该隔离电路以及该控制电路连接,以根据该隔离电路输出的该反馈电流而产生一反馈电压给该控制电路,使该控制电路根据该反馈电压控制该开关电路的动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还包含一第四电阻,与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该发光元件以及该调光电路连接,用以根据该输出电流产生一检测信号给该调光电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还包含一均流电路,连接于该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以及每一该发光元件之间,用以当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连接多个并联连接的该发光元件时,通过该均流电路使流入每一该发光元件的能量相等。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调光信号由一致能信号及一禁能信号交替变化构成,该致能信号用以使该发光元件发亮,该禁能信号用以使该发光元件熄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该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调光电路包含:
一反馈电路,其与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以及该发光元件连接,以检测该输出电压和/或该输出电流;
一补偿电路,用以接收该调光信号,并增加该调光信号为致能信号时的时间长度,以输出一补偿调光信号;以及
一调光信号转换电路,与该补偿电路连接,用以接收并增加该补偿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使该调光电路输出的该控制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相对长于该补偿调光信号以及该调光信号的改变状态的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该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补偿电路包含一第三开关元件、一第四开关元件、一第五电阻、一第六电阻、一第三电容、一滤波电路以及一比较器,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与该第五电阻、该滤波电路以及一共接点连接,该第四开关元件与该第三电容、该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该第六电阻以及该共接点连接,该第三开关元件以及该第四开关元件受该调光信号的控制而同时进行导通或截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
该第五电阻与该第三开关元件、该第六电阻以及该滤波电路连接,该第六电阻与该第三电容、该第四开关元件、该第五电阻以及该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而该第五电阻以及该第六电阻接收一电压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源驱动系统,其中
该滤波电路与该第五电阻、该第三开关元件、该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以及该共接点连接,其用以滤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
该滤波电路包含一第七电阻以及一第四电容,该第七电阻与该第五电阻、该第三开关元件、该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以及该第四电容连接,该第四电容与该第七电阻、该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以及该共接点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
该第三电容与该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该第六电阻、该第四开关元件以及该共接点连接,该第三电容经该第六电阻而接收该电压源,并根据该第四开关元件导通或截止进行充电与放电。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
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该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该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该滤波电路连接,该比较器的正输入端与第六电阻、第四开关元件以及第三电容连接,该比较器用以根据该输入端以及该输出端所接收的电压而输出该补偿调光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中该调光电路包含:
一反馈电路,其与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该发光元件连接,以检测该输出电压和/或该输出电流;以及
一调光信号转换电路,与该反馈电路连接,并接收该调光信号,用以接收并增加该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以输出一暂态信号给该反馈电路,使该调光电路根据该反馈电路所接收的该输出电压和/或该输出电流以及该暂态信号而输出该控制信号,且该控制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系通过该调光信号转换电路而相对长于该调光信号改变状态的时间。
CN200910001410A 2009-01-05 2009-01-05 光源驱动电路 Pending CN101772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410A CN101772233A (zh) 2009-01-05 2009-01-05 光源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410A CN101772233A (zh) 2009-01-05 2009-01-05 光源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2233A true CN101772233A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410A Pending CN101772233A (zh) 2009-01-05 2009-01-05 光源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223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8444A (zh) * 2011-11-15 2013-05-15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均流装置
CN103987162A (zh) * 2014-05-08 2014-08-13 深圳市智华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自适应led电源
CN104066246A (zh) * 2014-06-24 2014-09-24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驱动方法和发光元件驱动器及其控制器
WO2016141558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Tridonic Gmbh & Co. Kg Isolated interface with current transformer
WO2022021047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芯片、拍摄装置和无人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8444A (zh) * 2011-11-15 2013-05-15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均流装置
CN103108444B (zh) * 2011-11-15 2015-11-18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均流装置
US9313841B2 (en) 2011-11-15 2016-04-12 Green Solution Technology Co., Ltd. LED current balance apparatus
CN103987162A (zh) * 2014-05-08 2014-08-13 深圳市智华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自适应led电源
CN104066246A (zh) * 2014-06-24 2014-09-24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驱动方法和发光元件驱动器及其控制器
CN104066246B (zh) * 2014-06-24 2017-01-04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驱动方法和发光元件驱动器及其控制器
WO2016141558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Tridonic Gmbh & Co. Kg Isolated interface with current transformer
WO2022021047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芯片、拍摄装置和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7348B (zh) 光源驅動電路
US9072136B2 (en) LED fluorescent lamp
TWI404452B (zh) 發光二極體之電流供電電路以及電流控制電路
CN102469647B (zh) 反馈控制电路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EP3026985A1 (en) Led lighting drive circuit
CN101621877A (zh) 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供电电路以及电流控制电路
US9078309B2 (en) LED fluorescent lamp
CN101772233A (zh) 光源驱动电路
CN103139990A (zh) 一种可调光led驱动电源
CN102791059A (zh) 电流平衡电路
CN101742758A (zh) 具有调光功能的照明驱动系统
CN103561528A (zh) 一种能够融合多种调光方式的led电源平台
CN108925012A (zh) 单开关多路倍流输出变换器电路
CN205408211U (zh) 基于scc的可均流独立调光多路led驱动电路
CN105530724B (zh) 基于scc的可均流独立调光多路led驱动电路
US9572205B2 (en) LED fluorescent lamp
CN103025017B (zh) 基于并联开关控制的led驱动电路
CN107172763B (zh) 开关调色控制电路、芯片、方法及开关调色led驱动系统
US9732915B2 (en) LED fluorescent lamp
CN101562932A (zh) 一种基于pfm的无色漂led线性调光系统
US9526134B2 (en) Illumination module
CN208509326U (zh) 一种双路调光电路
CN102186293A (zh) 发光二极管的电源转换电路
CN101360371A (zh) 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路
CN102968965A (zh) 直下式led背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