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2082B -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2082B
CN101772082B CN 200810246805 CN200810246805A CN101772082B CN 101772082 B CN101772082 B CN 101772082B CN 200810246805 CN200810246805 CN 200810246805 CN 200810246805 A CN200810246805 A CN 200810246805A CN 101772082 B CN101772082 B CN 101772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
guide frequency
public guide
weigh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468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2082A (zh
Inventor
田开波
孙云锋
李峰
朱常青
姜静
赵楠
张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2468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20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6154 priority patent/WO20100757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2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2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针对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公共导频、或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CoMP专用导频这两大应用场景,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公共导频,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进行数据映射时,当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本发明在不影响LTE系统框架的前提下,有效使用CoMP传输技术,将小区边缘的资源统一为一个用户提供服务,使边缘谱效率有所增加,未增加任何计算复杂度。

Description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aluation-Advanced)系统中的多点协作(CoMP,CoordinatedMultiple Point)传输(CoMP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中各传输节点的载波映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TE-A需求的提出,人们对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频谱效率越来越重视。相比较而言,小区边缘频谱效率更受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LTE-A系统的上下行都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的频分系统,与传统的以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不同,LTE-A系统没有处理增益,由于小区内部完全频分正交,因此几乎没有干扰问题,但在小区边缘处的干扰处理相对棘手。
目前对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aluation)系统中小区边缘处干扰的处理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干扰协调、即通过躲避的方式降低干扰。在这三种干扰处理方法中,要么无法有效消除干扰,要么无法充分利用资源,都不能达到目的。因此,通过多个小区的发射天线协作传输来实现小区边缘处无线链路的较高容量和可靠传输就成为研究重点,这就是CoMP传输技术。目前LTE-A系统已经将CoMP传输技术纳入技术框架之中。
在LTE-A系统的需求描述中,明确指出LTE-A终端需要能够在LTE R8系统中工作,并且LTE-R8终端也需要能够在LTE-A系统中工作。因此LTE-A系统在进行CoMP传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影响LTE R8系统的架构。在当前LTE R8版本的设计中,为了避免相邻小区公共导频的相互干扰,相邻小区的公共导频通过小区标识(ID)在频率上进行偏转来尽量保证公共导频位置在频率上的正交。这也就意味着相邻小区在进行子载波映射时,需要各自避开本小区的公共导频位置。然而,各传输节点在进行本小区的子载波映射,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案描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明确CoMP传输中各传输节点进行子载波映射的方案,并且增加边缘谱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公共导频,该方法包含步骤A:参与多点协作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进行数据映射时,当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单元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上;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控制信令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控制信令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进一步传输CoMP专用导频,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
所述不传输对应数据通过对所述数据进行打孔处理的方式来实现。
所述进行加权处理通过加权系数α和β来实现,0<α<1,0<β<1,α和β的取值与应用场景以及用户测量信道所容忍的恶化门限有关。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CoMP专用导频,该方法包含步骤B: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当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或者,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B包括: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和控制信令的RE上;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步骤B包括: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或者,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所述不传输对应数据通过对所述数据进行打孔处理的方式来实现。
所述进行加权处理通过加权系数α和β来实现,0<α<1,0<β<1,α和β的取值与应用场景以及用户测量信道所容忍的恶化门限有关。
本发明在充分考虑了对LTE R8版本的终端兼容的基础上,给出了载波映射的方法。并且,针对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公共导频、或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CoMP专用导频这两大应用场景,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在不影响LTE R8系统框架的前提下,有效地使用CoMP传输技术,将小区边缘的资源统一为一个用户提供服务,使得边缘谱效率有所增加,并且没有增加任何计算复杂度。
特别是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a)中的情况一中描述的实现方案,不需要增加任何信令的开销就能够满足要求。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a)中的情况二中描述的实现方案采用的是CoMP专用导频端口,这对于边缘协作用户而言,用于信道测量的CoMP专用导频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不会受到其它数据的干扰,因此信道测量会更加精确,同时不会对LTE R8系统架构产生任何影响。
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b)、即数据与公共导频加权叠加后进行载波映射的方法,在适当牺牲所服务用户信道测量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用户的性能。
本发明中提出的方法二,能够完全避免干扰,通过简单的空口合并即可实现,分集增益会更高,解码效果更佳;同时能够非常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CoMP传输流程图;
图2A为LTE系统中相邻小区ID=0的导频图样示意图;
图2B为LTE系统中相邻小区ID=1的导频图样示意图;
图3为预定义的两端口CoMP专用导频图样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服务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协作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服务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协作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服务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协作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服务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协作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和六中服务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协作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协作小区载波映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CoMP传输流程图,如图1所示,实现CoMP传输的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步骤102:UE对接收的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信号功率进行测量,UE进行上行报告,反馈测量结果。
步骤103:系统根据测量结果、并结合相邻小区的负载及资源分配情况选择协作节点。
步骤104: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分别按照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导频和数据的映射。将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所在的注册节点称为服务节点,将参与CoMP传输的其他节点称为协作节点。
步骤105:参与CoMP传输的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进行信号发射。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主要涉及步骤104,针对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公共导频、或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CoMP专用导频这两大应用场景,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公共导频,参与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进行数据映射时,当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a)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b)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方法二、CoMP传输中,为了避免公共导频对数据映射的影响,在协作资源中,各个节点不传输本节点的公共导频,仅传输CoMP专用导频。参与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进行数据映射时,服务节点需要避开传输CoMP专用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即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上,或者,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当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参与CoMP传输的各个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进行数据映射时,当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a)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或者,(b)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a),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情况,详见以下描述。
情况一:协作资源内,参与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统一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首先,保证服务节点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不冲突,即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上。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
情况二:协作资源内,参与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按照CoMP传输端口对应的专用导频、及公共导频和控制信令的分布对数据进行映射。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或当前节点控制信令的RE上,如果服务节点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
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b),同样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情况,详见以下描述。
情况一:协作资源内,参与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统一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首先,保证服务节点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不冲突,即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上。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情况二:协作资源内,参与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按照CoMP传输端口对应的专用导频、及公共导频和控制信令的分布对数据进行映射。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如果服务节点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对以上描述的各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在这多个实施例中,服务小区的导频图样示意如图2A所示,协作小区的导频图样示意如图2B所示,标有Rj的单元格即为映射本小区公共导频的位置,下标j表示不同天线端口,一个单元格就表示一个RE;并且设定服务节点的控制信令占用前2个OFDM符号,协作节点的控制信令占用前3个OFDM符号。以下描述的各附图中,标有Di的单元格即为传输数据的位置,i表示数据索引;标有A的单元格即为本小区传输控制信令的位置。
对于传输CoMP专用导频的情况,可以定义两个CoMP专用导频端口为例,预定义的两端口CoMP专用导频图样如图3所示。标有Cn的单元格是预先设定的一种CoMP专用导频的位置,下标n表示CoMP专用导频的端口索引,密布小点的单元格表示本节点未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的位置。为了不影响LTE R8系统,专用导频的位置应该避开现有的公共导频,但是可以与UE的其他专用导频混用,因此CoMP专用导频在一个子帧中,在时域上可以占用第4、7、11、14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CoMP专用导频的间隔最好要均匀排布,因为时域间隔较大会影响测量精度。定义多节点协作服务的用户为第一类用户,单一小区服务的用户为第二类用户。
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a)中的情况一
网络侧通知各个协作节点当前UE所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
服务节点,产生各个天线端口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如图4A所示。进行数据映射时,需要避开映射有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位置,先在不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低索引的OFDM符号内进行数据映射,并且数据映射也要从低索引子载波开始,具体如图4A所示:
●从第3个OFDM符号开始对数据进行映射,避开控制信令占用的前2个OFDM符号。
●第4个OFDM符号中,数据D25映射到第2个子载波上,以避开公共导频R1的位置、第1个子载波;数据D26映射到第3个子载波上;同样地,为了避开公共导频R0的位置,数据D27映射到第5个子载波上。完成12个子载波的数据映射后,再从下一个OFDM符号、即第5个OFDM符号开始进行数据映射,映射规则与以上描述相同,依此类推,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协作节点,根据服务小区标识以及高层配置的协作资源块位置,计算服务小区的公共导频位置,得到图4B中标有0的单元格位置,0也可以表示在此单元格内不映射数据;然后产生本小区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如图4B所示。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遇到本小区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位置时,则对映射在相应位置的数据进行打孔处理,具体如图4B所示:
●前3个OFDM符号是传输本小区控制信令的位置,用于映射控制信令,但服务小区的第3个OFDM符号映射的是数据,因此,该协作小区的前3个OFDM符号只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对原本要映射到第3个OFDM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处理,即对数据D1到D12进行打孔处理,这些数据不会在相应协作节点传输。
●由于第4个OFDM符号上没有映射本小区的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该OFDM符号上所有子载波都可以映射数据,因此,根据服务小区的对应数据位置依次映射数据D13到D24
●第5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对应的是服务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因此,不映射数据或映射0。
●第5个OFDM符号中的第2个子载波是本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而此处是服务小区数据D25的映射位置,因此,该位置映射本小区的公共导频R1,对数据D25进行打孔处理,即该协作节点不传输数据D25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a)中的情况二
网络侧通知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按照CoMP专用导频端口进行导频配置,并且网络侧通知各个协作节点当前UE所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
服务节点,通知将要进行CoMP传输的第一类用户使用CoMP专用导频;产生各个天线端口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产生CoMP专用导频0端口序列,映射到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如图5A所示。进行数据映射时,对于映射有本小区公共导频的位置,对需要映射到相应位置的数据进行打孔处理;遇到映射有CoMP专用导频的位置时,数据进行躲避处理,并且数据要从不传输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开始映射,具体如图5A所示:
●前2个OFDM符号都用于传输控制信令,不映射数据,只传输控制信令。
●第3个OFDM符号上没有映射CoMP专用导频,并且不传输控制信令,因此依次映射数据D1到D12
●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是传输本小区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因此数据D13进行躲避,被映射到下一个子载波、即第4个OFDM符号的第2个子载波上。
●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是传输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虽然本小区没有使用,但数据仍要进行躲避处理,因此,将数据D15映射到第4个OFDM符号的第5个子载波上,而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上不映射数据。
●数据D21应该映射在第5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但该位置是本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因此对数据D21进行打孔处理,即该服务节点不传输数据D21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协作节点,除了无需通知第一类用户外,其余操作与服务节点类似。根据服务小区标识以及高层配置的协作资源块位置,计算服务小区的公共导频位置,得到图5B中标有0的单元格位置,0也可以表示在此单元格内不映射数据;产生各个天线端口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产生CoMP专用导频1端口序列,映射到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如图5B所示。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具体如图5B所示:
●前3个OFDM符号是传输本小区控制信令的位置,用于映射控制信令,但服务小区的第3个OFDM符号映射的是数据,因此,该协作小区的前3个OFDM符号只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对原本要映射到第3个OFDM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处理,即对数据D1到D12进行打孔处理,这些数据不会在相应协作节点传输。
●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是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虽然本小区没有使用,但是数据仍要进行躲避处理,因此,数据D13被映射到第4个OFDM符号的第2个子载波上,而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不映射数据。
●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是传输本小区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因此以数据D15进行躲避,被映射到下一个子载波、即第4个OFDM符号的第5个子载波上。
●第5个OFDM符号中的第1个子载波上没有映射CoMP专用导频、本小区的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是数据位置,因此映射数据D21
●数据D22应该映射在第5个OFDM符号中的第2个子载波上,但该位置是本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因此对数据D22进行打孔处理,即该协作节点不传输数据D22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b)中的情况一
网络侧通知各个协作节点当前UE所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相应的加权系数α和β。加权系数取值范围为0<α<1,0<β<1,α和β的实际取值与具体的应用场景以及用户测量信道所容忍的恶化门限等因素有关。
服务节点,产生各个天线端口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如图6A所示。进行数据映射时,需要避开映射有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位置,先在不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低索引的OFDM符号内进行数据映射,并且数据映射也要从低索引子载波开始,具体如图6A所示:
●从第3个OFDM符号开始对数据进行映射,避开控制信令占用的前2个OFDM符号。
●第4个OFDM符号中,数据D25映射到第2个子载波上,以避开公共导频R1的位置、第1个子载波;数据D26映射到第3个子载波上;同样地,为了避开公共导频R0的位置,数据D27映射到第5个子载波上。完成12个子载波的数据映射后,再从下一个OFDM符号、即第5个OFDM符号开始进行数据映射,映射规则与以上描述相同,依此类推,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协作节点,根据服务小区标识以及高层配置的协作资源块位置,计算服务小区的公共导频的位置,得到图6B中标有0的单元格位置,0也可以表示在此单元格内不映射数据;然后产生本小区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如图6B所示。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遇到本小区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位置时,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然后将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映射到相应位置,具体如图6B所示:
●前3个OFDM符号是传输本小区控制信令的位置,用于映射控制信令,但服务小区的第3个OFDM符号映射的是数据,因此,该协作小区的前2个OFDM符号只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而第3个OFDM符号上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例如,第3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对应的是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及服务小区的数据D1,因此,该位置映射的叠加数据为AD1=αA+βD1,其中,1表示相应位置的数据索引。
●由于第4个OFDM符号上没有映射本小区的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该OFDM符号上所有子载波都可以映射数据,因此,根据服务小区的对应数据位置依次映射数据D13到D24
●第5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对应的是服务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因此,不映射数据或映射0。
●第5个OFDM符号中的第2个子载波是本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而此处是服务小区数据D25的映射位置,因此,该位置实际映射的叠加数据是S25=αR+βD25,其中,R是对应位置的公共导频,D25是对应位置的数据。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基于方法一的处理方式(b)中的情况二
网络侧通知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按照CoMP专用导频端口进行导频配置,并且网络侧通知各个协作节点当前UE所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相应的加权系数α和β。加权系数取值范围为0<α<1,0<β<1,α和β的实际取值与具体的应用场景以及用户测量信道所容忍的恶化门限等因素有关。
服务节点,通知将要进行CoMP传输的第一类用户使用CoMP专用导频;产生各个天线端口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产生CoMP专用导频0端口序列,映射到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如图7A所示。进行数据映射时,遇到映射有本小区公共导频的位置时,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然后将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映射到相应位置;遇到映射有CoMP专用导频的位置时,数据进行躲避处理,并且数据要从不传输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开始映射,具体如图7A所示:
●前2个OFDM符号都用于传输控制信令,不映射数据,只传输控制信令。
●第3个OFDM符号上没有映射CoMP专用导频,并且不传输控制信令,因此依次映射数据D1到D12
●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是传输本小区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因此数据D13进行躲避,被映射到下一个子载波、即第4个OFDM符号的第2个子载波上。
●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是传输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虽然本小区没有使用,但数据仍要进行躲避处理,因此,将数据D15映射到第4个OFDM符号的第5个子载波上,而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上不映射数据。
●数据D21应该映射在第5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但该位置也是本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因此,该位置映射的叠加数据为S21=αR+βD21,其中,R是对应位置的公共导频,D21是对应位置的数据。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协作节点,除了无需通知第一类用户外,其余操作与服务节点类似。根据服务小区标识以及高层配置的协作资源块位置,计算服务小区的公共导频位置,得到图7B中标有0的单元格位置,0也可以表示在此单元格内不映射数据;产生各个天线端口的公共导频序列,按照LTE R8系统要求对公共导频位置进行映射;产生CoMP专用导频1端口序列,映射到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如图7B所示。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具体如图7B所示:
●前3个OFDM符号是传输本小区控制信令的位置,用于映射控制信令,但服务小区的第3个OFDM符号映射的是数据,因此,该协作小区的前2个OFDM符号只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而第3个OFDM符号上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例如,第3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对应的是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及服务小区的数据D1,因此,该位置映射的叠加数据为AD1=αA+βD1,其中,1表示相应位置的数据索引。
●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是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虽然本小区没有使用,但是数据仍要进行躲避处理,因此,数据D13被映射到第4个OFDM符号的第2个子载波上,而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不映射数据。
●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是传输本小区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因此以数据D15进行躲避,被映射到下一个子载波、即第4个OFDM符号的第5个子载波上。
●第5个OFDM符号中的第1个子载波上没有映射CoMP专用导频、本小区的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是数据位置,因此映射数据D21
●第5个OFDM符号中的第2个子载波是本小区公共导频R1的位置,而此处是服务小区数据D22的映射位置,因此,该位置实际映射的叠加数据是S22=αR+βD22,其中,R是对应位置的公共导频,D22是对应位置的数据。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基于方法二的处理方式(a)
网络侧通知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按照CoMP专用导频端口进行导频配置,并且所占用的协作资源块内不要映射公共导频。
服务节点,通知将要进行CoMP传输的第一类用户使用CoMP专用导频,并通知所服务的第二类用户不要对CoMP传输所占用的资源进行测量。产生CoMP专用导频0端口序列,映射到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如图8A所示。进行数据映射时,按顺序依次映射数据,即先在不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低索引的OFDM符号内进行数据映射,并且数据映射也要从低索引子载波开始,如果遇到映射有CoMP专用导频的位置,则数据进行躲避处理,具体如图8A所示:
●前2个OFDM符号都用于传输控制信令,不映射数据,只传输控制信令。
●第3个OFDM符号上没有映射CoMP专用导频,并且不传输控制信令,因此依次映射数据D1到D12
●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是传输本小区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因此数据D13进行躲避,被映射到下一个子载波、即第4个OFDM符号的第2个子载波上。
●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是传输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虽然本小区没有使用,但数据仍要进行躲避处理,因此,将数据D15映射到第4个OFDM符号的第5个子载波上,而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上不映射数据。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协作节点,除了无需通知第一类用户外,其余操作与服务节点类似。产生CoMP专用导频1端口序列,映射到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如图8B所示。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具体如图8B所示:
●前3个OFDM符号是传输本小区控制信令的位置,用于映射控制信令,但服务小区的第3个OFDM符号映射的是数据,因此,该协作小区的前3个OFDM符号只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对原本要映射到第3个OFDM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处理,即对数据D1到D12进行打孔处理,这些数据不会在相应协作节点传输。
●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是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虽然本小区没有使用,但是数据仍要进行躲避处理,因此,数据D13被映射到第4个OFDM符号的第2个子载波上,而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不映射数据。
●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是传输本小区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因此以数据D15进行躲避,被映射到下一个子载波、即第4个OFDM符号的第5个子载波上。
●第5个OFDM符号中上没有映射CoMP专用导频或本小区的控制信令,是数据位置,因此映射数据D21到D32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基于方法二的处理方式(b)
服务节点的处理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协作节点,除了无需通知第一类用户外,其余操作与服务节点类似。产生CoMP专用导频1端口序列,映射到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如图8C所示。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具体如图8C所示:
●前3个OFDM符号是传输本小区控制信令的位置,用于映射控制信令,但服务小区的第3个OFDM符号映射的是数据,因此,该协作小区的前2个OFDM符号只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而第3个OFDM符号上传输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例如,第3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对应的是本小区的控制信令及服务小区的数据D1,因此,该位置映射的叠加数据为AD1=αA+BD1,其中,1表示相应位置的数据索引。
●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是CoMP专用导频0的位置,虽然本小区没有使用,但是数据仍要进行躲避处理,因此,数据D13被映射到第4个OFDM符号的第2个子载波上,而第4个OFDM符号的第1个子载波上不映射数据。
●第4个OFDM符号的第4个子载波是传输本小区使用的CoMP专用导频1的位置,因此以数据D15进行躲避,被映射到下一个子载波、即第4个OFDM符号的第5个子载波上。
●第5个OFDM符号中上没有映射CoMP专用导频或本小区的控制信令,是数据位置,因此映射数据D21到D32
●其余数据均按以上规则进行映射,直至将数据映射完毕为止。
基于以上描述的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进行数据映射的处理方式,在保证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不同处理方式中的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的处理也可以互相结合使用。例如,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上,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时,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各自部分的具体实现与以上描述基本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在保证数据传输的前提下,对于服务节点或协作节点上数据映射方式也可以采用多种本发明中提供的处理方式。例如,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的RE上,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同样地,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中,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该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该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各自的具体实现方式都是基于前面的各部分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公共导频,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参与多点协作CoMP传输的各个节点进行数据映射时,当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单元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上;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公共导频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控制信令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控制信令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服务节点映射数据时,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或控制信令;或者,对公共导频和数据或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公共导频,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或者,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并且,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公共导频的RE冲突,则对公共导频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进一步传输CoMP专用导频,其特征在于,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传输对应数据通过对所述数据进行打孔处理的方式来实现。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加权处理通过加权系数α和β来实现,0<α<1,0<β<1,α和β的取值与应用场景以及用户测量信道所容忍的恶化门限有关。
14.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LTE系统的协作资源中至少传输CoMP专用导频,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B、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当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发生冲突时,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或者,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和控制信令的RE上;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或者,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服务节点将数据映射到不存在CoMP专用导频的RE上,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协作节点按照服务节点的数据映射方式对数据进行映射,
如果用于传输数据的RE与当前节点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冲突,则所述RE上不传输对应数据,仅传输对应控制信令;或者,对控制信令和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所述RE上传输加权处理后的叠加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传输对应数据通过对所述数据进行打孔处理的方式来实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加权处理通过加权系数α和β来实现,0<α<1,0<β<1,α和β的取值与应用场景以及用户测量信道所容忍的恶化门限有关。
CN 200810246805 2008-12-31 2008-12-31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Active CN101772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46805 CN101772082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PCT/CN2009/076154 WO2010075763A1 (zh) 2008-12-31 2009-12-29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46805 CN101772082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2082A CN101772082A (zh) 2010-07-07
CN101772082B true CN101772082B (zh) 2012-12-19

Family

ID=4230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46805 Active CN101772082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2082B (zh)
WO (1) WO20100757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2090B (zh) * 2011-01-19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联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36640B (zh) * 2011-09-30 2017-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资源映射位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304017B (zh) * 2015-06-26 2019-08-16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网络用户移动性数据业务记录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8521884B (zh) * 2017-12-29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8282438B (zh) * 2018-01-24 2021-02-02 沈阳理工大学 基于数据驱动多子载波映射的二维数据隐蔽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558A (zh) * 2004-05-04 2005-11-09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ofd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服务和抗干扰的方法
CN101123472A (zh) * 2006-08-09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1150554A (zh) * 2006-09-19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数据发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558A (zh) * 2004-05-04 2005-11-09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ofd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服务和抗干扰的方法
CN101123472A (zh) * 2006-08-09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1150554A (zh) * 2006-09-19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数据发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2082A (zh) 2010-07-07
WO2010075763A1 (zh) 201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9609B (zh)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241517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信号通知特定类型的资源元素的方法
CN101924610B (zh) Lte-a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设计与分配方法
US8792445B2 (e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for downlink MIMO
CN10279262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处理csi-rs的方法
CN104009784B (zh) 用于下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准信号传输方法
KR101839741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 기준 신호의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단말기, 시스템, 기계 판독가능 프로그램 및 기계 판독가능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하는 기억 매체
CN101834629B (zh)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9391456A (zh)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2957471A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增强方法和系统
US8582486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down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CN102742176A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246100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CN101373999A (zh) 一种用于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的导频传输方法
CN102315870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US20140355559A1 (en)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1707511A (zh) 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2584508B (zh) 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分配指示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AU200922526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CN104995856A (zh)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测量信道和干扰的方法
CN101772082B (zh)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载波映射方法
CN103581869A (zh)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49124B (zh) 密集分布式无线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N102035777B (zh) 解调导频的处理方法和系统、配置方法、基站、用户设备
CN102123014A (zh) 正交覆盖码配置和跳频配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arrier wave mapping method in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