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511B - 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1511B
CN101771511B CN 200810246770 CN200810246770A CN101771511B CN 101771511 B CN101771511 B CN 101771511B CN 200810246770 CN200810246770 CN 200810246770 CN 200810246770 A CN200810246770 A CN 200810246770A CN 101771511 B CN101771511 B CN 101771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carrier
feedback information
nack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467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1511A (zh
Inventor
林亚男
潘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 2008102467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15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01511 priority patent/WO20100691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1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1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包括:用户设备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获得一个信道号及一组对应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使用本发明可以明显降低用户之间的干扰,提高信令的检测性能,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LTE-A系统,为支持比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MHz,一种可能是直接分配100M带宽的频谱,图1为单频谱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可能是将分配给现有系统的一些频谱聚合起来,凑成大带宽供给LTE-A系统使用,此时系统中上下行载波可以不对称配置,即用户可能会占用N≥1个载波进行下行传输,M≥1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且N≠M,图2为频谱聚合系统上下行载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N>M时,同一用户需要在一个上行载波内传输多个下行载波上的反馈信息。
图3、图4分别为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TDD(Time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示意图,目前标准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的LTE系统(R8)的基本传输方案中,在FDD系统与TDD系统,对于每个工作载波,分别定义了下行信令、下行数据、上行信令和上行数据,以及彼此之间的传输关系,其中,上行传输需要满足单载波特性,而上行控制信令占用频带的两端,使用跳频方式传输,在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里,上行控制信令将占用不同的频段传输。
当下行传输中开启了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功能时,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在完成对下行子帧n′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将在上行子帧n=n′+k上向基站反馈该下行子帧上的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即ACK/NACK(确认正确/确认错误),其中ACK用‘1’表示,此时数据正确接收,不重传;NACK用‘0’表示,此时数据译码错误,需要重传。对于FDD系统,k=4。对于TDD系统,k∈K,集合K的取值与系统的上下行配置及具体的子帧编号有关,如表1所示。
表1:Downlink association set index K:{k0,k1,…kM-1}for TDD(TDD下行关联设置索引)
Figure GSB00001012977800021
表1中,多个无线帧顺序排列,即若无线帧a中最后一个子帧为k,则无线帧a+1中第一个子帧为k+1,表1只以一个无线帧为例给出了每个上行子帧所对应的K的情况,其中n-k<0则表示前一无线帧中的下行子帧。
进行多码字(code word)传输时,系统通过使用空间复用技术,将在同一个物理资源上,复用传输属于同一用户的多路数据流。一个子帧中,不同的数据流上的数据将独立的进行编码,成为码字。此时反馈的ACK/NACK信息将基于码字产生,即对每个码字译码后将得到1bit独立的ACK/NACK反馈。
LTE系统,使用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移相键控)或QPSK(Quadraphase Shift Keying,四进制移相键控)对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调制,并限定在每个上行子帧中最多只能承载一个调制符号,该符号经两次扩频(先使用循环移位序列在频域上进行扩频,再使用正交序列在时域上进行扩频)等处理后成为一个单载波信号后,在指定的反馈信道内进行传输,小区内多个用户的ACK/NACK通过码分的方式复用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进行传输。
对于不同的系统及配置(TDD系统中,多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需要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反馈的配置,如表1所示),为了保证每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都能够被传输,且不破坏上行传输的单载波特性(目前LTE系统中的终端其上行只能使用单载波进行传输),则需要对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处理(如,将多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合并成一个ACK/NACK、将一个下行子帧中多个码字的ACK/NACK合并成一个ACK/NACK)。为了保证反馈信令的具有较为可靠的检测性能,每个上行子帧内传输的反馈信息不能超过2比特,即最高只能使用QPSK调制。
基站进行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时,会为每个用户分配专属的资源,但对于上行ACK/NACK的反馈传输,用户不知道其他用户使用信道情况,为了避免用户在反馈时发生资源冲突,进行反馈的UE将根据其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的资源编号(nCCE),算出其进行ACK/NACK反馈所使用的资源(即信道)编号(nAN),即nAN是一个关于nCCE的函数nAN=f(nCCE)+NAN,其中NAN为高层配置参数,该函数满足一一对应关系,即不同nCCE映射后会得到不同的nAN
在目前关于LTE-A系统的研究中,LTE-A系统将支持多种能力等级的终端,对于较低等级的终端,其上行传输可能依然只支持单载波或其上行可支持单载波信号数量受限且小于下行可用载波数量。
当用户占用X个下行载波传输数据,并使用Y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而每个上行载波中最多可同时传输Z个单载波信号,且X/(Y·Z)=M>1时,每个下行载波上的数据将独立的进行编码、调制等处理,即UE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将并行接收到X路相互独立的数据,且要对X路数据分别进行解调、译码,从而产生X个独立的ACK/NACK反馈信息,此时UE需要在Y个上行载波中同时传输这X个独立的ACK/NACK。
但是,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对于此种上下行载波数不等的情况,ACK/NACK反馈目前还没有形成详细的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用以提供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上下行载波数不等情况下的ACK/NACK反馈实现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
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所述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较佳的,所述复用进一步包括:
用户设备对反馈信息进行基带处理,生成一个单载波信号。
较佳地,在进行所述复用之前,进一步包括:
对每个载波中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合并,直至每个载波上只有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较佳地,每个载波上的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为:确认正确ACK、确认错误NACK、不发送反馈信息DTX其中之一。
较佳地,所述合并包括:
将同一个下行子帧内,不同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复合的ACK/NACK反馈信息。
较佳地,所述合并进一步包括:
将多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
复用模块包括:计算单元和选择单元;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在选择的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传输对应组的反馈信息。
较佳地,还包括:
合并模块,用于在进行所述复用之前,对每个载波中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合并,直至每个载波上只有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较佳地,所述合并模块进一步用于将同一个下行子帧内,不同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复合的ACK/NACK反馈信息。
较佳地,所述合并模块进一步用于将多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所述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基站,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子帧上数据;以及,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兼容LTE系统的考虑,给出在频谱聚合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过程中,用户设备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获得一个信道号及一组对应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从而在上下行载波数不等的情况下,实现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ACK/NACK的反馈。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单频谱系统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频谱聚合系统上下行载波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FDD系统的数据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TDD系统的数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长期演进升级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子帧1-4上的码字合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为长期演进升级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长期演进升级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501、用户设备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
步骤502、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
本步骤中的复用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获得一个信道号及一组对应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
实施中,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对反馈信息进行基带处理,生成一个单载波信号。具体实施中,用户设备可以对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调制,生成一个调制符号;当然该调制方式可以是BPSK、QPSK等低阶调制方式,以保证上行反馈传输与现行数据传输具有相似的覆盖范围;在调制之后,用户设备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扩频,生成一个单载波信号。
假设系统中一个用户占用M>1个下行载波进行传输且其上行只能使用单载波传输,或用户可同时传输的上行单载波信号数量与占用的下行载波数量之比为1∶M,且M>1,即有M个下行载波上的ACK/NACK信息将同时在同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复用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中:
UE将生成2比特反馈信息:(b(0),b(1)),此时的反馈信息是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映射得到的一组比特,实施中也可采用3比特、4比特等的反馈信息,本实施例中仅以2比特为例进行说明。b(0),b(1)经QPSK调制后成为一个符号,该符号将按照标准中现有规定进行“两次扩频”等处理后,选择特定的信道nAN进行传输。其中的“两次扩频”包括:先使用循环移位序列在频域上进行扩频,再使用正交序列在时域上进行扩频。
实施中,在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之前,需要对每个载波中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合并,直至每个载波上只有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此时可支持三种不同反馈状态:ACK、NACK、DTX(未检测到任何数据包,则不发送上行ACK/NACK反馈信息)。
实施中,前述合并可以是:
将同一个下行子帧内,不同码字的ACK/NACK合并成一个复合的ACK/NACK反馈信息。
对于某些配置,还可以进一步将多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合并成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图6为下行子帧1-4上的码字合并示意图,举一例如图所示,分别将下行子帧1-4上的码字合并,将合并后的码字再合并成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前述合并可按照标准中现有规定进行,即对多个独立的ACK/NACK进行逻辑加运算,也可按照其他方法进行。
实施中,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
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所述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用户设备在进行反馈时,可以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
例如,用户设备按如下函数,计算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
nAN,m=f(nCCE,m,m)
其中,nAN,m为对于M个下行载波分别计算得到的M个不同的信道号,nCCE,m为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m为载波号且m=0,1,...,M-1,该函数满足一一对应关系,由不同nCCE,m和m映射得到不同的nAN,m
用户在进行反馈时,将根据各载波上具体的反馈状态,得到一个信道号nAN,m及一组对应的单载波信号b(0),b(1),即用户将在信道nAN=nAN,m中传输b(0),b(1)。
b(0),b(1)和nAN,m最多有M×4种不同的组合,即可用M×4不同的组合表示M个载波上的ACK/NACK反馈。较佳的给出如表2~4的组合:
表2:M=2时反馈组合
载波1,载波2 nUL,m b(0),b(1)
ACK,ACK nUL,1 1,1
ACK,NACK/DTX nUL,0 0,1
NACK/DTX,ACK nUL,1 0,0
NACK/DTX,NACK nUL,1 1,0
NACK,DTX nUL,0 1,0
DTX,DTX N/A N/A
表3:M=3时反馈组合
载波1,载波2,载波3 nUL,m b(0),b(1)
ACK,ACK,ACK nUL,2 1,1
ACK,ACK,NACK/DTX nUL,1 1,1
ACK,NACK/DTX,ACK nUL,0 1,1
ACK,NACK/DTX,NACK/DTX nUL,0 0,1
NACK/DTX,ACK,ACK nUL,2 1,0
NACK/DTX,ACK,NACK/DTX nUL,1 0,0
NACK/DTX,NACK/DTX,ACK nUL,2 0,0
DTX,DTX,NACK nUL,2 0,1
DTX,NACK,NACK/DTX nUL,1 1,0
NACK,NACK/DTX,NACK/DTX nUL,0 1,0
DTX,DTX,DTX N/A N/A
表4:M=4时反馈组合
载波1,载波2,载波3,载波4 nUL,m b(0),b(1)
ACK,ACK,ACK,ACK nUL,1 1,1
ACK,ACK,ACK,NACK/DTX nUL,1 1,0
NACK/DTX,NACK/DTX,NACK,DTX nUL,2 1,1
ACK,ACK,NACK/DTX,ACK nUL,1 1,0
NACK,DTX,DTX,DTX nUL,0 1,0
ACK,ACK,NACK/DTX,NACK/DTX nUL,1 1,0
ACK,NACK/DTX,ACK,ACK nUL,3 0,1
NACK/DTX,NACK/DTX,NACK/DTX,NACK nUL,3 1,1
ACK,NACK/DTX,ACK,NACK/DTX nUL,2 0,1
ACK,NACK/DTX,NACK/DTX,ACK nUL,0 0,1
ACK,NACK/DTX,NACK/DTX,NACK/DTX nUL,0 1,1
NACK/DTX,ACK,ACK,ACK nUL,3 0,1
NACK/DTX,NACK,DTX,DTX nUL,1 0,0
NACK/DTX,ACK,ACK,NACK/DTX nUL,2 1,0
NACK/DTX,ACK,NACK/DTX,ACK nUL,3 1,0
NACK/DTX,ACK,NACK/DTX,NACK/DTX nUL,1 0,1
NACK/DTX,NACK/DTX,ACK,ACK nUL,3 0,1
NACK/DTX,NACK/DTX,ACK,NACK/DTX nUL,2 0,0
NACK/DTX,NACK/DTX,NACK/DTX,ACK nUL,3 0,0
DTX,DTX,DTX,DTX N/A N/A
由上可见,用户只需要在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反馈2比特信息即可,而不需要同时在M个信道中传输多个反馈信令。由于各用户的上行控制信道是采用码分的方式复用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的,显然可以明显降低用户之间的干扰,提高信令的检测性能,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当然,实施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实现复用传输,但需要满足:
经处理后进行传输的信号必须具有单载波特性,即反馈信号占用单一载波频段;
基站可以区分出属于不同载波的反馈信息;
具有较为可靠的检测性能(比如采用低阶调制方式),保证上行反馈传输与下行数据传输具有相似的覆盖范围(即终端不论处于小区中的什么位置都可以将反馈信号发送给基站);
反馈传输时,所使用的信道号将与用户下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资源编号绑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由于与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具有相似的原理,因此实施中可以参考方法,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7为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设备中可以包括:
生成模块701,用于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2比特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
复用模块702,用于在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所述复用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获得一个信道号及一组对应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
发送模块703,用于向基站传输所述单载波信号。
实施中,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
合并模块704,用于在进行所述复用之前,对每个载波中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合并,直至每个载波上只有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实施中,合并模块704还可以用于将同一个下行子帧内,不同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复合的ACK/NACK反馈信息。
实施中,合并模块704还可以用于将多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实施中,复用模块702还可以包括:
计算单元7021,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
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所述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选择单元7022,用于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
此时,发送模块703还可以用于在选择的信道号对应信道传输对应组的反馈信息。
图8为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801,用于发送下行子帧上的数据;
接收模块802,用于在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其中,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并且,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获得一个信道号及一组对应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
图9为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系统中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901,用于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获得一个信道号及一组对应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
基站902,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子帧上数据;以及,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兼容LTE系统的考虑,给出在频谱聚合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过程中,用户设备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获得一个信道号及一组对应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从而在上下行载波数不等的情况下,实现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ACK/NACK的反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Claims (11)

1.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
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用户设备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所述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进一步包括:
用户设备对反馈信息进行基带处理,生成一个单载波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复用之前,进一步包括:
对每个载波中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合并,直至每个载波上只有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载波上的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为:确认正确ACK、确认错误NACK、不发送反馈信息DTX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包括:
将同一个下行子帧内,不同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复合的ACK/NACK反馈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进一步包括:
将多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7.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
复用模块包括:计算单元和选择单元;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在选择的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传输对应组的反馈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合并模块,用于在进行所述复用之前,对每个载波中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合并,直至每个载波上只有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模块进一步用于将同一个下行子帧内,不同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复合的ACK/NACK反馈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模块进一步用于将多个下行子帧上的ACK/NACK反馈信息合并成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
11.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在完成对下行子帧上数据的解调、译码后,生成下行子帧上数据是否需要重传的信令ACK/NACK反馈信息;当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载波数小于下行载波数时,将多个ACK/NACK反馈信息复用在一个上行单载波信号中向基站传输,所述复用包括:用户设备根据各载波上的反馈状态,从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及绑定关系计算出的多个信道号中选择一个信道号,并确定对应的一组反馈信息,在该信道号对应信道向基站反馈该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绑定关系是指:下行控制信令资源编号、载波号与传输所述单载波信号所使用的信道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各下行载波所使用的反馈信道号的取值空间为连续正整数集;
基站,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子帧上数据;以及,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
CN 200810246770 2008-12-19 2008-12-29 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1771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46770 CN101771511B (zh) 2008-12-29 2008-12-29 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09/001511 WO2010069154A1 (zh) 2008-12-19 2009-12-18 一种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46770 CN101771511B (zh) 2008-12-29 2008-12-29 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511A CN101771511A (zh) 2010-07-07
CN101771511B true CN101771511B (zh) 2013-07-03

Family

ID=42504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46770 Active CN101771511B (zh) 2008-12-19 2008-12-29 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15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096B (zh) * 2010-09-13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WO2012040900A1 (zh) * 2010-09-28 2012-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发送、接收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终端和基站
CN102480343B (zh) * 2010-11-22 2016-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回程链路ack/nack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9357492B2 (en) * 2013-08-05 2016-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capable remote control device
CN109412760B (zh) * 2017-08-18 2021-11-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反馈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504A (zh) * 2005-07-20 2008-10-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不对称操作模式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504A (zh) * 2005-07-20 2008-10-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不对称操作模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Motorola, Nokia, Nokia Siemens Networks, Qualcomm.Multiple ACK/NAK for TDD.《TSG-RAN WG1 #52 R1-081110》.2008,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511A (zh) 201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2408B (zh)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795492B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
CN103262455B (zh) 在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6841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确认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8998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分配确认/否定确认物理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97659B (zh) 配置上行控制资源以及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468940B (zh) 调度请求和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754252A (zh) 多载波升级系统及其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CN101841398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841401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ack/nack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1834658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0351018A (zh) Harq-ack反馈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终端、接收终端
CN10441268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2651680A (zh)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989898A (zh) 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01750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方法
CN102263616A (zh) 指示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79604A (zh) 多小区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用于确认信号传输的索引资源
CN102223219A (zh) Harq-ack的反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347823B (zh) 应答信息的合并反馈及其指示方法、装置
CN102082643B (zh) 一种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854662A (zh) Lte系统中发送下行应答/否定应答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8942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377548A (zh)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164029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6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