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385A - 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1385A CN101771385A CN200810191733A CN200810191733A CN101771385A CN 101771385 A CN101771385 A CN 101771385A CN 200810191733 A CN200810191733 A CN 200810191733A CN 200810191733 A CN200810191733 A CN 200810191733A CN 101771385 A CN101771385 A CN 1017713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power
- circuit
- peak
- ampl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致发声装置的功率放大电路,其包括:一峰值保持电路,用于接收一音频电信号,并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一加减运算电路,用于接收该音频电信号及该峰值保持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运算后输出一调制信号;以及一功率放大器,用于接收该调制信号,并将该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峰值保持电路及一种热致发声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发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发声装置一般由发声元件和驱动该发声元件发声的功率放大器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发声装置中采用的发声元件的发声原理为“电-力-声”之转换,即通过产生机械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介质产生波动从而发出声音。这种发声元件结构较为复杂。请参阅图1,以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动式发声元件为例,现有的电动式发声元件100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音圈102、磁铁104以及振膜106。音圈102通常采用一导体,当音圈102中输入一个音频电流信号时,音圈102相当于一个载流导体。若将其放在固定磁场里,根据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音圈102会受到一个大小与音频电流成正比、方向随音频电流方向变化而变化的力。因此,音圈102就会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振动,并带动振膜106振动,振膜106前后的空气亦随之振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向四周辐射。
现有的驱动所述电动式发声元件100发声的功率放大器将输入的音频电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输出的放大电压信号具有与原始的音频电信号相同的频率,从而推动该电动式发声元件发出正确频率的声音。请参阅图2,一种应用较广的B类功率放大器包括两个共基极的三极管,并且其中一个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另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并连接至一电动式发声元件100。
然而,该电动式发声元件100的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且其必须在有磁场的条件下工作。
为解决电动式发声元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且必须在有磁场条件下工作的问题,人们不断研发新型的发声元件。早在二十世纪初,即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致发声原理的发声元件的构想,请参见文献“The thermophone as aprecision source of sound”,H.D.Arnold,I.B.Crandall,Phys.Rev.10,22-38(1917),其利用一极薄的铂片作为热致发声元件,将一交流音频电信号输入该热致发声元件中。由于该铂片具有较小的单位面积热容,该铂片可将其内部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给周围介质。因此,在音频电信号的作用下,该铂片可迅速升降温,并和周围介质迅速发生热交换,周围介质的密度亦随之发生变化,进而通过介质分子运动发出声波,即该热致发声元件的发声原理为“电-热-声”的转换。然而,受材料的限制,该热致发声元件发出的声音非常微弱,很难被人耳直接听到,且发声频率范围较窄,距实际应用较远。
2008年10月29日,范守善等人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可在无磁场条件下工作的热致发声元件,请参见文献“Flexible,Stretchable,Transparent Carbon Nanotube Thin Film Loudspeakers”,Fan et al.,Nano Letters,Vol.8(12),4539-4545(2008)。该热致发声元件为一碳纳米管膜,由于该碳纳米管膜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及极小的单位面积热容,该热致发声元件可发出人耳能够听到的强度的声音,且具有较宽的发声频率范围,有望代替现有的电动式发声元件实际应用。
为使该热致发声元件发出声音,需通过一功率放大器将输入的音频电信号放大,并输入至该热致发声元件。然而,由于该热致发声元件通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加热空气发出声音,因此,输入的交流的音频电信号无论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均能加热该热致发声元件,即该热致发声元件所发出的声压信号为原始的音频电信号的倍频信号。当使用现有的应用于电动式发声元件的功率放大器驱动该热致发声元件发声时,由于发声原理的不同,该热致发声元件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失真。因此,无法将现有的功率放大器直接应用于驱动该热致发声元件。
请参阅图3,为解决该热致发声元件的倍频问题,范守善等人采用一具有直流偏置作用的功率放大电路驱动该热致发声元件发声。该功率放大电路将输入的音频电信号附加一直流偏置电压,使该音频电信号转换为一正电压信号,并通过两个电极122传递至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20,从而使热致发声元件120始终工作于一较高电压下。然而,此种功率放大方式使热致发声元件120发声功耗较大,而发声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该功率放大电路能够驱动一热致发声元件发声,且发声效率较高,功耗较小。
一种用于热致发声装置的功率放大电路,其包括:一峰值保持电路,用于接收一音频电信号,并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一加减运算电路,用于接收该音频电信号及该峰值保持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运算后输出一调制信号;以及一功率放大器,用于接收该调制信号,并将该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
一种用于热致发声装置的功率放大电路,其包括:一第一电容;一峰值保持电路,该音频电信号通过该第一电容输入至该峰值保持电路,该峰值保持电路用于接收一音频电信号,并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一加减运算电路,用于接收该音频电信号及该峰值保持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运算后输出一调制信号;以及一功率放大器,用于接收该调制信号,并将该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
一种用于热致发声装置的峰值保持电路,其包括:一峰值信号检波单元,其包括一电容以及一与该电容连接的二极管;其中,该峰值保持电路进一步包括一放电电阻为该电容放电。
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其包括:一热致发声元件;以及一功率放大电路;其中,该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峰值保持电路、一加减运算电路以及一功率放大器,该峰值保持电路将接收的音频电信号的峰值进行峰值保持,以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该加减运算电路将该峰值保持信号与接收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比较运算,并输出一调制信号,该功率放大器将该调制信号放大,并驱动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发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述功率放大电路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功率放大电路通过一峰值保持电路和一加减运算电路,将输入至该功率放大电路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一调制信号,并将该调制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此种功率放大电路可为所述热致发声元件提供一动态放大的放大电压信号,使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的发声效率较高,功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动式发声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功率放大器连接电动式发声元件的电路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功率放大器连接热致发声元件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功率放大电路与热致发声元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功率放大电路连接热致发声元件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音频电信号、峰值保持信号及调制信号的波形对比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减运算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D类功率放大器连接热致发声元件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音频电信号与调制信号的波形对比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热致发声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放大电路200。该功率放大电路200具有一输入端202及一输出端204。该功率放大电路200的输入端202用于接收一音频电信号,该功率放大电路200处理该音频电信号后通过其输出端204输出一放大电压信号给一热致发声元件300,以驱动该热致发声元件300发出声音。本实施例中,该音频电信号为一模拟信号。
该功率放大电路200包括一峰值保持电路210、一加减运算电路220以及一功率放大器230。该峰值保持电路210与该功率放大电路200的输入端202之间可进一步串联一起隔直作用的第一电容C1。该峰值保持电路210通过该加减运算电路220与该功率放大器230连接,该功率放大器230与该输出端204相连。该音频电信号输入至该峰值保持电路210及该加减运算电路220,该峰值保持电路210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该峰值保持信号与原音频电信号经加减运算电路220运算,并由该加减运算电路220输出一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输入该功率放大器230,并通过该功率放大器230放大后输出一放大电压信号。该调制信号与原音频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该调制信号为同相信号。
该峰值保持电路210对该音频电信号正电压或负电压的峰值进行峰值保持,即正峰值保持或负峰值保持,从而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本实施例中,该峰值保持信号为负峰值保持信号,该峰值保持信号从该二极管D的阳极输出。
请参阅图5,具体地,该峰值保持电路210包括一运算放大器216、一二极管D、一第一电阻R1、一第二电阻R2以及一第二电容C2。该运算放大器216具有一正相输入端、一负相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该第一电阻R1串联于该电容C1与运算放大器216的正相输入端之间。该运算放大器216的输出端与该二极管D的阴极电连接,该二极管D的阳极与该运算放大器216的负相输入端电连接,为该运算放大器216提供一负反馈信号。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还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及第二电阻R2接地,并连接至该加减运算电路220。该音频电信号经过该第一电容C1后输入至该运算放大器216的正相输入端,该运算放大器216的输出信号返回至该运算放大器216的负相输入端以使其正相输入端及负相输入端的电压保持相等,该运算放大器216通过作为整流元件的二极管D将输出的负电压供给到第二电容C2以上对其充电,并在充完电后通过该第二电阻R2进行放电,因此,该第二电容C2保持了该音频电信号的负峰值电压,并输出一负峰值保持信号至该加减运算电路220。请参阅图4,由于放电电阻R2的存在,该峰值保持信号的电压缓慢连续下降趋零,直至下一个音频电信号出现为止。该第二电容C2与第二电阻R2之积(时间常数)大于50毫秒(R2C2>50mS),使该峰值保持信号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够感知的最低频率,即20赫兹,避免与所述音频电信号混合。
可以理解,当将上述二极管D的阳极与阴极倒置时,上述峰值保持电路210为一正峰值保持电路,其对该音频电信号的正峰值电压进行峰值保持。
可以理解,该峰值保持电路210不限于上述具体的电路连接方式,其具体可为一接入放电电阻R2的峰值检波电路,只要能将该音频电信号沿正电压或负电压峰值进行峰值保持,输出一正峰值保持信号或负峰值保持信号即可。
该功率放大电路200的输入端202及该峰值保持电路210均与所述加减运算电路220连接,并分别为该加减运算电路220输入原始的音频电信号及经该峰值保持电路210输出的峰值保持信号。该峰值保持信号与该原始的音频电信号经加减运算电路220运算得到一调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该加减运算电路220为一减法电路。具体地,该加减运算电路220包括一第三电阻R3、一第四电阻R4、一第五电阻R5、一第六电阻R6以及一运算放大器2202。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负相输入端,以输入一负反馈信号。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正相输入端通过该第四电阻R4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C1,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负相输入端通过该第五电阻R5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所述峰值保持信号经过第五电阻R5输入至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所述音频电信号经过第四电阻R4输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2202的正相输入端。根据减法电路的运算公式:(其中Vs为第四电阻R4端接收的电压,Vc为第五电阻R5端接收的电压,当R3=R4=R5=R6时,Vo=Vs-Vc)。故,所述运算放大器2202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音频电信号电压与该负峰值保持信号电压相减。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因所述峰值保持电路210输出一负峰值保持信号,故该加减运算电路220将所述峰值保持信号与音频电信号电压相减后输出一正相信号(即正电压信号)。该正电压信号在原音频电信号正峰值位置具有峰值电压,在原音频电信号负峰值位置具有谷值电压,且该谷值电压接近于零。
可以理解,当上述峰值保持电路210设计为取所述音频电信号的正峰值保持信号时,该加减运算电路220的电路应为一加法电路,从而能够将该正峰值保持信号与原音频电信号电压相加。请参阅图7,该加法电路包括一第三电阻R3、一第四电阻R4、一第五电阻R5、一第六电阻R6以及一运算放大器2202。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负相输入端分别通过该第四电阻R4与该电容C1连接及通过该第五电阻R5与该二极管D的阴极相连。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正相输入端通过该第三电阻R3接地。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输出端通过该第六电阻R6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负相输入端,以输入一负反馈信号。所述峰值保持信号经过第五电阻R5输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2202负输入端,所述原始的音频电信号经过第四电阻R4输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2202负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2202的输出端输出该调制信号至该功率放大器230。可以理解,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加法电路运算公式:(其中Vs为第四电阻R4端接收的电压,Vc为第五电阻R5端接收的电压,当R4=R5=R6时,-Vo=Vs+Vc)。故,输出的调制信号为该音频电信号电压与正峰值保持信号电压相加后的反相电压信号。故,当该调制信号为正峰值保持信号与音频电信号相加时,该功率放大电路200可进一步包括一反相电路,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2202的输出端,并输出一调制信号的反相信号,并输入至该功率放大器230。
该加减运算电路220通过所述功率放大器230与该热致发声元件300电连接。所述调制信号经功率放大器230功率放大后输出至所述热致发声元件300中。
所述功率放大器230包括A类功率放大器、B类功率放大器、AB类功率放大器、C类功率放大器、D类功率放大器、E类功率放大器、F类功率放大器、H类功率放大器或其它类型的功率放大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一D类功率放大器。
请参阅图8,该D类功率放大器具有一连接至所述加法器220的输入端232及连接至所述热致发声元件300的输出端234,该D类功率放大器具体包括一三角波发生器2304、一比较器2302、一场效应晶体管驱动器(MOSFETDriver)2306以及一低通滤波器2308。该三角波发声器2304连接至该比较器2302的正相输入端,产生一三角波信号并输入至该比较器2302中。所述调制信号输入至该比较器2302的负相输入端。该比较器2302将输入的调制信号与三角波信号比较后,输出一脉宽调制(PWM)信号。该比较器2302的输出端与该场效应晶体管驱动器2306电连接。一般地,该场效应晶体管驱动器2306包括两个共栅极的场效应晶体管。该场效应晶体管驱动器2306根据该脉宽调制信号等频率的输出一脉宽调制放大信号。该脉宽调制放大信号输出至该低通滤波器2308,并由该低通滤波器进行波形还原后输出。
上述功率放大电路200适用于一热致发声装置。由于该热致发声装置中热致发声元件300的发声的原理为“电-热-声”的转换,即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与周围介质进行快速的热交换,根据音频电信号的变化等频率地加热周围介质,从而使周围介质的密度发生等频率的变化,由于密度的变化使周围介质产生快速的膨胀和收缩并发出声音。因此,该音频电信号无论在电信号变化的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均能等效的加热该热致发声元件300,故如果直接将所述音频电信号传输至该热致发声元件300,热致发声元件300产生热量的变化频率是音频电信号电压变化频率的两倍,即该热致发声元件300的发声频率为倍频。如将该音频电信号附加一直流偏置电压,使其全部位于电压的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该热致发声元件300虽然可以发出具有正确频率的声音,然而,此种加偏置的方式使该热致发声元件300始终工作于一高电压下,使功率放大电路200的功耗较大,发声效率较低。因此,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采用一功率放大电路200,该功率放大电路200输出的放大电压信号可使热致发声元件300发出正确频率的声音,且电压随音频电信号的频率发生动态变化,音频电信号强度减弱时,放大电压信号随之减弱,该功率放大电路200的功耗较小,发声效率大于50%,并可达到90%以上。
请参阅图10,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热致发声装置400,其包括上述功率放大电路200及一热致发声元件300。所述功率放大电路200与该热致发声元件300电连接。所述音频电信号通过该功率放大电路200放大后传输至该热致发声元件300,并驱动该热致发声元件300发出声音。
所述热致发声元件300具有较小的单位面积热容。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热致发声元件300的单位面积热容小于2×10-4焦耳每平方厘米开尔文。具体地,该热致发声元件300为一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及较小厚度的导电结构,从而使该热致发声元件300可以将输入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并与周围介质充分快速的进行热交换。优选地,该热致发声元件300应为自支撑结构,所谓“自支撑结构”即该热致发声元件300无需通过一支撑体支撑,也能保持自身特定的形状。该自支撑结构的热致发声元件300可充分的与周围介质接触并进行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该热致发声元件300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302及至少两个电极304间隔设置并与该碳纳米管结构302间隔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该两个电极304设置于该碳纳米管结构304的两端。
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具有较小的单位面积热容(小于2×10-4焦耳每平方厘米开尔文)及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使该碳纳米管结构302具有与外部气体或液体介质接触的较大表面积。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为层状结构,厚度优选为0.5纳米~1毫米。当该碳纳米管结构302厚度比较小时,例如小于10微米,该碳纳米管结构302有很好的透明度。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为自支撑结构。该自支撑的碳纳米管结构302中多个碳纳米管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从而使碳纳米管结构302具有特定的形状。
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包括一层碳纳米管膜或重叠设置的多层碳纳米管膜。所述碳纳米管膜从碳纳米管阵列中直接拉取获得。该碳纳米管膜的厚度为0.5纳米~100微米,单位面积热容小于1×10-6焦耳每平方厘米开尔文。该碳纳米管膜长度不限,宽度取决于碳纳米管阵列的宽度。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中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首尾相连并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膜的厚度为10微米,光透过率为67%~95%。
所述电极304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电连接。该音频电信号经过功率放大电路200放大后通过所述电极304传输至碳纳米管结构302中,从而使该碳纳米管结构302发出热量,并加热周围介质,进而发出人耳可以感知的声音。所述电极304由导电材料形成,其具体形状结构不限。具体地,所述电极304可选择为层状、棒状、块状或其它形状。所述电极304的材料可选择为金属、导电聚合物、导电胶、金属性碳纳米管、铟锡氧化物(ITO)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电极304为间隔设置的金属棒。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该碳纳米管结构302本身有很好的粘附性,故所述电极304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之间可以直接接触并粘附固定,并形成很好的电接触,另外,可以采用导电粘结层使电极304与碳纳米管结构302更好的结合。
当碳纳米管结构302中的碳纳米管为沿一定方向有序排列时,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沿一个电极304至另一个电极304的方向延伸,两电极304之间应具有一基本相等的间距,从而使两电极304之间的碳纳米管能够具有一基本相等的电阻值。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沿基本垂直该棒状电极304长度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电极304的长度大于等于碳纳米管结构302的宽度,从而可以使整个碳纳米管结构302均得到利用。所述电极304使放大后的放大电压信号均匀地导入碳纳米管结构302中,碳纳米管结构302中的碳纳米管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加热周围介质,改变周围介质的密度发出声音。该介质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可以理解,本发明可设置多个电极304,其数量不限,只需确保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极304分别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200的输出端204电连接即可。
可以理解,所述电极304为可选择的结构。所述功率放大电路200的输出端204可直接通过导线或电极304引线等方式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电连接。另外,任何可实现所述功率放大电路200的输出端204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302之间电连接,驱动所述热致发声元件300发声的连接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热致发声装置40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热致发声元件300及一分频器,该分频器将音频电信号分成不同频段的多个信号,并分别传输至该多个热致发声元件300中。
上述热致发声装置400在使用时,所述热致发声元件300在音频电信号的作用下与周围介质进行快速的热交换,按照音频电信号的频率加热周围的介质、迅速升降温,周围介质由于碳纳米管结构302的加热,其密度按照音频电信号的频率改变而改变,使周围介质迅速膨胀和收缩,从而发出声音。本实施例中,该热致发声元件200为一碳纳米管结构302,该碳纳米管结构302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较宽(1Hz~100kHz)、发声效果较好。具体地,当采用一层A4纸大小的碳纳米管膜作为碳纳米管结构302的热致发声装置400,在输入电压为50伏条件下,将一麦克风设置于正对该碳纳米管结构302,并间隔5厘米处,测得该碳纳米管结构302的发声强度可达105分贝声压级(dBSPL),发声频率范围为100赫兹至10万赫兹(即100Hz~100kHz)。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电路200及采用该功率放大电路200的热致发声装置400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功率放大电路200通过一峰值保持电路210和一加减运算电路220,将输入至该功率放大电路200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一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与原音频电信号频率相同,且为同相信号,因此,此种功率放大电路200可为所述热致发声元件300提供一动态放大的放大电压信号,使所述热致发声元件300的发声效率较高,功耗较小。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热致发声装置的功率放大电路,其包括:
一峰值保持电路,用于接收一音频电信号,并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
一加减运算电路,用于接收该音频电信号及该峰值保持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运算后输出一调制信号;以及
一功率放大器,用于接收该调制信号,并将该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电容,该音频电信号通过该第一电容输入至该峰值保持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保持信号为正峰值保持信号,该加减运算电路将该峰值保持信号与该音频电信号相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保持信号为负峰值保持信号,该加减运算电路将该峰值保持信号与该音频电信号相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一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包括一正相输入端、一负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
一第一电阻,所述音频电信号通过该第一电阻输入至该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
一二极管,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该二极管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并通过该二极管输出所述峰值保持信号;
一第二电容及一第二电阻,该二极管的阳极分别通过该第二电容及第二电阻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与第二电阻的乘积大于50毫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为A类功率放大器、B类功率放大器、AB类功率放大器、C类功率放大器、D类功率放大器、E类功率放大器、F类功率放大器或H类功率放大器。
8.一种用于热致发声装置的功率放大电路,其包括:
一第一电容;
一峰值保持电路,该音频电信号通过该第一电容输入至该峰值保持电路,该峰值保持电路用于接收一音频电信号,并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
一加减运算电路,用于接收该音频电信号及该峰值保持信号,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运算后输出一调制信号;以及
一功率放大器,用于接收该调制信号,并将该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
9.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的峰值保持电路,其包括:
一峰值信号检波单元,其包括一电容以及一与该电容连接的二极管;
其特征在于,该峰值保持电路进一步包括一放电电阻,该放电电阻为该电容放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峰值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与放电电阻的乘积大于50毫秒。
11.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其包括:
一热致发声元件;以及
一功率放大电路;
其特征在于,该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峰值保持电路、一加减运算电路以及一功率放大器,该峰值保持电路将接收的音频电信号的峰值进行峰值保持,以输出一峰值保持信号,该加减运算电路将该峰值保持信号与接收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比较运算,并输出一调制信号,该功率放大器将该调制信号放大后输出,并驱动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发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至少一碳纳米管线状结构或其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包括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该碳纳米管结构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若干大致平行的碳纳米管沿其轴向从该第一电极延伸至该第二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碳纳米管共同构成一碳纳米管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191733 CN101771385B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
US12/655,398 US8325947B2 (en) | 2008-12-30 | 2009-12-30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US12/661,109 US8300856B2 (en) | 2008-12-30 | 2010-03-11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US12/661,108 US8306246B2 (en) | 2008-12-30 | 2010-03-11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US12/661,106 US8315414B2 (en) | 2008-12-30 | 2010-03-11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US12/661,149 US8345896B2 (en) | 2008-12-30 | 2010-03-11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US12/661,132 US8311244B2 (en) | 2008-12-30 | 2010-03-11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US12/661,148 US8315415B2 (en) | 2008-12-30 | 2010-03-11 | Speaker |
US12/661,925 US8238586B2 (en) | 2008-12-30 | 2010-03-25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US12/756,872 US8325949B2 (en) | 2008-12-30 | 2010-04-08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191733 CN101771385B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1385A true CN101771385A (zh) | 2010-07-07 |
CN101771385B CN101771385B (zh) | 2013-01-30 |
Family
ID=4250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191733 Active CN101771385B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71385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4894A (zh) * | 2011-05-26 | 2012-01-18 | 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实用峰值保持电路 |
CN102957388A (zh) * | 2011-08-25 | 2013-03-06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低失真电容式信号源放大器的系统和方法 |
US9413317B2 (en) | 2012-04-16 | 2016-08-0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input capacitive signal amplifier |
CN106208973A (zh) * | 2016-08-24 | 2016-12-07 | 叶鼎 | 一种a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超前随动偏置方法及放大器 |
CN109831165A (zh) * | 2019-01-25 | 2019-05-31 | 石家庄市凯拓电子技术工程公司 | 一种特高频放大器模块 |
CN112055295A (zh) * | 2020-08-24 | 2020-12-08 | 清华大学 | 利用数字化实时音频信号驱动热致发声装置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59C (zh) * | 1996-08-09 | 1999-12-22 | 董秀峰 | 一种流体管道用蝶阀 |
CN1698400A (zh) * | 2003-02-28 | 2005-11-16 | 农工大Tlo株式会社 | 热激发声波发生装置 |
CN100448241C (zh) * | 2004-12-30 | 2008-12-31 | 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出一双音多频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及其发声方法 |
-
2008
- 2008-12-30 CN CN 200810191733 patent/CN10177138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4894B (zh) * | 2011-05-26 | 2014-02-12 | 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实用峰值保持电路 |
CN102324894A (zh) * | 2011-05-26 | 2012-01-18 | 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实用峰值保持电路 |
US10924069B2 (en) | 2011-08-25 | 2021-02-16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distortion capacitive signal source amplifier |
CN102957388A (zh) * | 2011-08-25 | 2013-03-06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低失真电容式信号源放大器的系统和方法 |
US9236837B2 (en) | 2011-08-25 | 2016-01-12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distortion capacitive signal source amplifier |
CN102957388B (zh) * | 2011-08-25 | 2016-11-02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低失真电容式信号源放大器的系统和方法 |
US10171046B2 (en) | 2011-08-25 | 2019-01-01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distortion capacitive signal source amplifier |
US9413317B2 (en) | 2012-04-16 | 2016-08-0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input capacitive signal amplifier |
US9722563B2 (en) | 2012-04-16 | 2017-08-01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input capacitive signal amplifier |
CN106208973A (zh) * | 2016-08-24 | 2016-12-07 | 叶鼎 | 一种a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超前随动偏置方法及放大器 |
CN109831165A (zh) * | 2019-01-25 | 2019-05-31 | 石家庄市凯拓电子技术工程公司 | 一种特高频放大器模块 |
CN109831165B (zh) * | 2019-01-25 | 2023-04-28 | 石家庄市凯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特高频放大器模块 |
CN112055295A (zh) * | 2020-08-24 | 2020-12-08 | 清华大学 | 利用数字化实时音频信号驱动热致发声装置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1385B (zh) | 201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25947B2 (en) | Thermoacoustic device | |
JP5069345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CN101771385B (zh) | 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该功率放大电路的热致发声装置 | |
JP5107964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JP5270646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CN101783994B (zh) | 热致发声装置 | |
JP5107965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JP5356992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JP5107969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JP5107970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JP5107968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JP5270466B2 (ja) | 熱音響装置 | |
CN208821082U (zh) | 一种基于放大电路的压电纳米薄膜声源系统 | |
TWI484749B (zh) | 功率放大電路及應用該功率放大電路的熱致發聲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