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3197B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3197B
CN101763197B CN2010100051151A CN201010005115A CN101763197B CN 101763197 B CN101763197 B CN 101763197B CN 2010100051151 A CN2010100051151 A CN 2010100051151A CN 201010005115 A CN201010005115 A CN 201010005115A CN 101763197 B CN101763197 B CN 1017631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panel
coordinate
trackpa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51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3197A (zh
Inventor
陈志伟
蔡海恩
范富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0051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3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3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3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3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31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特别是一种无边框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显示面板、菲涅尔镜片、触控板及坐标转换模块,其中显示面板与菲涅尔镜片夹一间距。显示面板输出包含原生坐标系的原生影像。菲涅尔镜片用于将显示面板所产生的原生影像转换成使用者所将观察到的显示影像,其中显示影像具有显示坐标系。触控板将于感应到触控时输出触控点坐标,而坐标转换模块将根据转换参数组将触控点坐标转换为动作点坐标。转换参数组包含放大倍率参数及平移参数,用于补偿触控点坐标与动作点坐标因间距而产生的坐标转换误差。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应方法;特别是一种无边框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应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触控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在如液晶电视、计算机、行动电话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S)上。其中,目前越来越多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无边框视觉效果,其特别的外观效果以及增大的显示面积,使得这些触控显示面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请参考图1A,为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其中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包含显示面板20及触控板40。如图1A所示,触控板40具有大于显示面板20的面积。显示面板20通过触控板40输出影像,其中触控板40的内面设有菲涅尔镜片(Fresnel Lens)(未绘示),用于将显示面板20所输出的影像放大到具有相同于触控板40的面积。如此一来,触控板内面的菲涅尔镜片可通过放大影像来遮蔽边框并给予无边框的视觉效果。然而,现行具有无边框视觉效果的触控显示面板在侦测使用者触控有尚待改进的问题。
请参考图1B及图1C,分别为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于不同使用状态下的剖面图,其中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可根据使用状态选择性启动无边框效果。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包含显示面板20、触控板40及菲涅尔镜片30,其中菲涅尔镜片30设置于触控板40面对显示面板的内面。当触控板40在触控点A被触击时,触控板40将输出代表触控点A位置的触控信号,而触控信号所解析出来的位置将被设定为触控点A垂直投影于显示面板20上的位置。如图1B所示,当触控板40贴近显示面板时,由于菲涅尔镜片30与显示面板20的第一间距90非常的小,因此显示面板20的影像实质上并未被菲涅尔镜片30所放大,亦因此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此时不具有无边框视觉效果。此外,由于显示面21的影像实质上并未被放大,因此当使用者在触控点A触碰触控板40时,触控板40所输出的位置将对应于显示面板于动作点C的位置。换言之,触控板40所输出触控点A的位置将被正确解析为触控点B的位置,故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正确解析使用者欲触碰显示面板的位置。
如图1C所示,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板40及菲涅尔镜片30被升起到与显示面板20具有等间隔的高度。此外,菲涅尔镜片30将放大显示面板的影像到与触控板40一样的面积,并使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具有无边框的视觉效果。此时,显示面板20于动作点C显示的影像将被菲涅尔镜片30放大至触控点A的位置,换言之,触击点A于显示面板20上的垂直投影位置B将于动作点C之间有着距离上的差异92,因此当使用者触击触控点A时,如上述距离上的差异92并未被适当地补偿,最终触控板40所输出对应于动作点C触控信号将错误地被解析为显示面板在垂直投影位置B的位置。如此一来,当触控板40及菲涅尔镜片30被升起到与显示面板20具有等间隔的高度时,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所输出的触控侦测结果将与使用者所认为的触控位置有所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应方法,用于提升触控显示面板于无框模式下侦侧触控点的正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其中该显示面输出一原生影像,其具有一原生坐标系:
一菲涅尔镜片,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侧,并与该显示面间距一间距;其中该原生影像经该菲涅尔镜片转换成为一显示影像,其具有一显示坐标系,该原生坐标系于该菲涅尔镜片上的垂直投影位置与该显示坐标系的相应位置间具有一差异;
一触控板,设置于该菲涅尔镜片的外侧面;其中,当该触控板于一触控点感应到触控时,相应输出该触控点于该显示坐标系上投影的一触控点坐标;以及
一坐标转换模块,电连接该触控板并接收该触控点坐标;其中该坐标转换模块存有一转换参数组,并根据该转换参数组转换该触控点坐标为该原生坐标系上相应的一动作点坐标。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转换参数组中包含一放大倍率参数。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转换参数组中包含一平移参数。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转换参数组中包含一放大倍率参数及一平移参数。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触控板包含一触控感应电路,该触控感应电路根据该触控产生该触控点坐标,该坐标转换模块内嵌于该触控感应电路内。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触控板包含一触控感应电路,该触控感应电路根据该触控产生该触控点坐标,该坐标转换模块分离设置于该触控感应电路外。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进一步包含一启动模块电连接该坐标转换模块;其中,该启动模块根据一启动指令选择性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标准值以进行该触控点坐标及该动作点坐标间的转换,或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重置值使该显示坐标系及该原生坐标系间的差异为零。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启动模块包含一感应器设置于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之间,当该感应器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具有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标准值。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感应器电连接于该坐标转换模块并根据该间距产生一间距数据。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感应器可选择性地以动态方式或定时方式根据该间距产生该间距数据。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当该感应器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的间距小于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重置值。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面板包含平行并排的一第一面板及一第二面板,该触控板包含一第一触控板及一第二触控板选择性对应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其中之一或分别对应于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一平移参数,使对应于该第一触控板的该触控点坐标转换成该动作点坐标靠近该第二触控板。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面板及一第二面板,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至少部分重叠,该触控板包含一第一触控板及一第二触控板选择性对应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其中之一或分别对应于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一平移参数,使对应于该第一触控板的该触控点坐标转换成该动作点坐标靠近该第二触控板。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原生影像分别包含一第一原生影像及一第二原生影像,分别自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输出,该第一原生影像及该第二原生影像于该显示面及该菲涅尔镜片之间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坐标系包含一第一坐标系及一第二坐标系,分别对应于该第一触控板及该第二触控板。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面板包含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电泳显示器及印刷按钮。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面板包含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电泳显示器及印刷按钮。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二平移参数,使对应该第二触控板的部分该显示坐标系转换成对应该第二面板的部分该原生坐标系靠近该第一触控板。
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面板进一步包含一第三面板与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平行并排,并与该第一面板分别位于该第二面板的两侧,该触控板包含一第三触控板对应该第三面板;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三平移参数,使对应该第三触控板的部分该显示坐标系转换成对应该第三面板的部分该原生坐标系靠近该第一触控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感应方法,供一触控显示面板使用,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设置一菲涅尔镜片于一显示面板的一显示面侧,并与该显示面间距一间距;
设置一触控板,设置于该菲涅尔镜片的外侧面;
经由该菲涅尔镜片转换该显示面板输出的一原生影像为一显示影像;其中该原生影像具有一原生坐标系,该显示影像具有一显示坐标系,该原生坐标系于该菲涅尔镜片上的垂直投影位置与该显示坐标系的相应位置间具有一差异;
当该触控板于一触控点感应到触控时,相应输出该触控点于该显示坐标系上投影的一触控点坐标;以及
根据一转换参数组转换该触控点坐标为该原生坐标系上相应的一动作点坐标。
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中,该坐标转换步骤包含以该转换参数组中的一放大倍率参数转换该触控点坐标。
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中,该坐标转换步骤包含以该转换参数组中的一平移参数转换该触控点坐标。
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中,该坐标转换步骤包含以该转换参数组中的一放大倍率参数及一平移参数转换该触控点坐标。
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中,进一步包含:根据一启动指令选择性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标准值以进行该触控点坐标及该动作点坐标间的转换,或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重置值使该显示坐标系及该原生坐标系间的差异为零。
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中,进一步包含:当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具有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标准值。
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中,该启动指令产生步骤包含:当该感应器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的间距小于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重置值。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及图1C所示为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及图4为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在不同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5及图6A所示为本发明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6B所示为图6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7所示为图6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8所示为本发明触控感应方法的步骤图;以及
图9及图10所示为图8所示触控感应方法的变化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
100触控显示面板    420信号排线
200显示面板        430第一触控板
210显示面      440第二触控板
220间隔部      450第三触控板
230第一面板    500坐标转换模块
240第二面板    510启动模块
250第三面板    520感应器
300菲涅尔镜片  900第一间距
310第一镜片    910第二间距
320第二镜片    920差异
330第三镜片    A触控点
400触控板      B垂直投影位置
401触控点      C动作点
410触控感应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应方法;特别是一种无边框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应方法。图2所示为本发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其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包含显示面板200、触控板400、信号排线420及触控感应电路410,其中信号排线420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触控板400及触控感应电路410。显示面板200包含显示面210,放出原生影像以供触控显示面板100的使用者观赏。此外,触控板400面对显示面板200的内面设有菲涅尔镜片(未绘示),其中菲涅尔镜片具有影像放大功能,用于放大原生影像以产生最终显示影像。换言之,上述菲涅尔镜片所产生的显示影像为使用者实际自触控显示面板100观察到的影像。此外,由于显示影像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200的面积并实质上相等于触控板400;由此可见,因此菲涅尔镜片的影像放大功能可给予使用者一种无边框的视觉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面板等主动式发光显示器、EPD(Electrophoreticdisplay)等非主动式发光显示器或如按钮等印刷或其它合适的平面显示面板。
图2所示的触控板400可接受使用者在其表面上的触碰,并于触碰发生后通过信号排线420输出触控信号至触控感应电路410以供处理。触控感应电路410将在收到触控信号后根据该信号产生触控点401坐标,其中上述触控点401坐标将被传输至后端以作进一步的信号处理。触控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板200及触控板400可提供使用者一种可通过触碰原生影像来输入指令的界面。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板400为一电容式触控板400,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触控板400亦包含电阻式触控板400、音波式触控板400、红外线式触控板400及电磁式触控板400。
图3所示为本发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含显示面板200、菲涅尔镜片300、触控板400、感应器520、信号排线420及触控感应电路410,其中触控板400及感应器520皆通过信号排线420信号连接于触控感应电路410。显示面板200包含显示面210,用于向触控板400及菲涅尔镜片300放出原生影像。菲涅尔镜片300设置于触控板400面向显示面板200的一侧,用于将显示面板200所产生的原生影像放大并产生显示影像,以供使用者观赏。换言之,菲涅尔镜片300最后所产生的显示影像为使用者实际观察到的影像且其面积大于原生影像。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触控板400及菲涅尔镜片300贴近于显示面板200,因此菲涅尔镜片300所产生的显示影像与原生影像的面积实质上相等。
如图3所示,菲涅尔镜片300与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之间夹有第一间距900,此间距为一空气层且为机构上可动态或静态改变调整的物理量,此间距亦可使用成为触控坐标修正的参数,此间距的信息可由安装感应器得到,或由系统直接提供给触控ic(触控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用于侦测与处理触控信号)作修正参数,或由系统自己得到触控ic得到未修正的触控坐标作修正,其中上述第一间距900将影响菲涅尔镜片300放大原生影像的倍率。当菲涅尔镜片300靠近于图3所示的位置时,原生影像实质上将不会被菲涅尔镜片300放大,也因此原生影像的尺寸实质上相等于显示影像的尺寸。但如果菲涅尔镜片300开始沿着远离显示面板200的方向移动时,菲涅尔镜片300则将开始放大原生影像并将原生影像转换成显示影像。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板400及菲涅尔镜片300连接于一可升降装置(未绘示),以供根据触控显示面板100的使用状态选择性地被升起或下降。换言之,菲涅尔镜片300可根据触控显示面板100的使用状态选择性地放大显示面板200的原生影像。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200的原生影像具有原生坐标系,其中原生坐标系的原点自显示面板200的边缘开始算起并停止于另一边缘。此外,触控板400的显示影像具有显示坐标系,其中显示坐标系自触控板400的边缘延伸至触控板400的另一边缘。此外,原生坐标系及显示坐标系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原生坐标以及显示坐标,其中原生坐标及显示坐标分别代表着相同的影像。
图4所示为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另一剖面图,其中菲涅尔镜片300及触控板400自感应器520升起并与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210间夹有第二间距910,其中本实施例中位于显示面210及菲涅尔镜片300间的空间为空气层,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上述空间亦包含其它可透光的透明物质层。此外,第二间距910的宽度可根据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结构及使用方式而改变。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200的原生影像具有原生坐标系,其中原生坐标系的原点自显示面板200的边缘开始算起并停止于另一边缘。此外,触控板400的显示影像具有显示坐标系,其中显示坐标系自触控板400的边缘延伸至触控板400的另一边缘。此外,原生坐标系及显示坐标系分别具有相对应的触控点401坐标以及动作点C坐标,其中动作点C坐标及对应的触控点401坐标分别代表着原生影像或显示影像的相同位置。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点401坐标对应于动作点C坐标,换言之,触控点401坐标及动作点C坐标显示相同的影像,但由于菲涅尔镜片300放大影像的关系,触控点401坐标在显示面210上的垂直投影位置B与对应的动作点C坐标间具有差异920。
为了补偿上述触控点401坐标在显示面210上的垂直投影位置B与对应的动作点C坐标间的差异920,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另包含一坐标转换模块500,内嵌于触控感应电路410内或分离设置于触控感应电路410外,用于将触控板400所测得的触控点401坐标转换成对应的动作点C坐标。坐标转换模块500存有转换参数组,以供触控感应电路410将触控点401坐标转换成动作点C坐标的根据。此外,触控感应电路410将根据菲涅尔镜片300与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210间的距离(第二间距910)来调整上述因菲涅尔镜片300升起而产生的坐标转换误差。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感应器520可测量第二间距910的高度并根据第二间距910产生间距数据,以提供上述第二间距910至坐标转换模块500或后端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以作为坐标转换的依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520仅于第一间距900转换至第二间距910时测量第二间距910的高度,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感应器520亦可动态地或定时测量第二间距910的高度并产生间距数据,以供坐标转换模块500或后端处理器作进一步坐标转换的处理。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当菲涅尔镜片300被升起时,原生影像将被以α的倍率参数放大,因此触控点401坐标在显示面210上的垂直投影位置B及对应动作点C坐标间将有所差异920。为了针对上述差异920进行校正,转换参数组包含放大倍率参数α,用于补偿上述因原生影像被放大成显示影像而产生的坐标转换误差。触控显示面板100进一步包含启动模块510,分别电连接于坐标转换模块500及感应器520。当菲涅尔镜片300自显示面210升起并与显示面210夹有第二间距910时,感应器520将发出启动指令至启动模块510,而启动模块510将根据启动指令将转换参数组设定为一标准值,之后坐标转换模块500将根据标准值将触控点401坐标转换成动作点C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值被设定为α而坐标转换模块500将触控点401坐标与原点的距离除以α以产生动作点C坐标。如此一来,即使原生影像被菲涅尔镜片300以倍率参数α放大,坐标转换模块500亦可根据转换参数组的标准值将触控坐标点转换成正确位置的动作点C坐标。此外,当菲涅尔镜片300及触控板400降至如图2所示的高度时,启动模块510将于测得菲涅尔镜片300与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210夹有第一间距900之后,设定转换参数组为重置值。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显示面板200的原生影像与触控板400的显示影像实质上具有相同的面积比例,因此上述重置值设为1,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重置值亦可根据菲涅尔镜片300放大原生影像的比例来对应调整。
图5及图6A所示为本发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另一实施例。如图5及图6A所示,显示面板200包含平行并排的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其中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间设有间隔部220。触控板400包含第一触控板430及第二触控板440,分别对应于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菲涅尔镜片300设置于第一触控板430及第二触控板440面对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的表面。第一触控板430及第二触控板440根据使用者的触控位置输出触控信号。
在图5及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同为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可分别为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及电泳显示器(EPD,Electrophoretic Display)等非主动式发光显示器的组合、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及印刷按钮等印刷图样的组合、电泳显示器(EPD,electrophoretic display)等非主动式发光显示器及印刷按钮等印刷图样的组合。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菲涅尔镜片300贴近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的表面,因此菲涅尔镜片300实质上并未将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影像放大,也因此使用者将观察到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间的间隔部220。为了在视觉上消除间隔部220,在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板400、430及第二触控板400、440被升到与显示面板200间夹有第二间距910的高度,以接受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所输出的原生影像并输出显示影像。
在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300及触控板400被升起到与显示面210夹有第二间距910的高度,其中菲涅尔镜片300接受分别自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所输出的原生影像并将其整合为一显示影像,其中显示影像最终将从触控板400相对于菲涅尔镜片300的表面输出。此外,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于靠近间隔部220所输出的原生影像将被部分为于第一触控板430及第二触控板440边缘的菲涅尔镜片300并输出,换言之,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所输出的原生影像实质上将以一距离差异k平移,其中上述距离差异k将随着菲涅尔镜片300与显示面板200的距离而有所改变。如此一来,菲涅尔镜片300将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所输出的原生影像向两面板之间平移,并藉此在视觉效果上遮蔽了间隔部220。使用者于触控点401坐标A所触碰的位置实质上对应于显示面210于动作点C坐标B的位置,而非触控点401、A与间隔部220上的垂直投影位置B。然而,触控板400根据触控点401坐标A所输出的触控信号将被坐标转换模块500误判为间隔部220上的位置,并因此造成了触控指令输入的错误。换言之,当坐标转换模块500得到触控点401坐标A位置后,其位于显示面210上的垂直投影位置B将与触控点401坐标A具有距离差异920。
为了针对上述距离差异920进行校正,在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当菲涅尔镜片300被升起时,坐标转换模块500的转换参数组包含平移参数k,用于补偿上述因菲涅尔镜片300被升起而产生的影像平移误差。如图6A所示,当菲涅尔镜片300将原生影像平移转换成显示影像时,坐标转换模块500将对应根据平移参数k将触控板400所测得的触控点401位置转换为原生坐标系上相应的动作点C坐标。由此可见,坐标转换模块500通过平移参数来补偿原生坐标系与显示坐标系间因间隔部220而产生的差异920,以将使用者所碰触的显示影像对应(或靠近)到正确的原生影像。
图6B所示为图6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所输出的原生影像同时输入到对应第一面板230的菲涅尔镜片300,因此两面板所输出的原生影像于两面板230、240的显示面及菲涅尔镜片300间的空间重叠,藉此以自第一触控板430的表面产生3D的视觉效果。如图6B所示,对应第二面板240的菲涅尔镜片300并未收到原生影像以供转换,故使用者将不会自第二触控板440观察到任何显示影像,以因此使用者将不会触碰第二触控板440。因此,为了节省能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控板440可被选择性地暂时关闭。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230及第二面板240所产生的原生影像相互重叠,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上述原生影像可根据两面板230、240的排列及相对位置而选择性部分或完全重叠。
图7所示为图6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400包含第一触控板430、第二触控板440及第三触控板450,而显示面板200包含第一面板230、第二面板240及第三面板250。菲涅尔镜片300包含第一镜片310、第二镜片320及第三镜片330,分别对应于第一触控板430、第二触控板440及第三触控板450。如图7所示,第一镜片310及第三镜片330分别是平移第一面板230及第三面板250所产生的原生影像,而第二镜片320则是放大第二面板240所产生的原生影像。如此可见,本实施例的菲涅尔镜片300通过分别实行两种不同光学影像处理,来产生遮蔽间隔部220的显示影像。
如图7所示,由于第一镜片310及第三镜片330同时实施影像平移的动作,因此在进行坐标转换时,坐标转换模块500使用平移参数k来将触控点401坐标转换成原生坐标系上相应的动作点C坐标。此外,由于第二镜片320实施影像放大的动作,因此再进行坐标转换时,坐标转换模块500使用倍率参数α来将触控点401坐标转换成动作点C坐标。换言之,坐标转换模块500根据触控点401的位置来选择性使用平移参数k或倍率参数α来进行坐标转换。
图8所示为本发明触控感应方法的步骤图。本发明触控感应方法包含步骤S1000,设置菲涅尔镜片于触控板400面对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表面,其中菲涅尔镜片与显示面间隔一间距。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与显示面的间距为3mm,但不限于此。此外,本实施例的菲涅尔镜片与显示面用于触控显示面板中,其中两者间的间距为固定,但在不同实施例中,上述间距可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及使用方式来调整上述间距。本实施例的触控板400及显示面板位于菲涅尔镜片相对的两侧。此外,触控板400为电容式触控板400,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触控板400亦包含电阻式触控板400、声波式触控板400、红外线式触控板400或其它种类的触控板400。
步骤S1020,经由菲涅尔镜片转换显示面板输出的原生影像为显示影像。在本实施例中,原生影像及显示影像分别具有原生坐标系及显示坐标系。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向菲涅尔镜片的一侧射出原生影像,之后原生影像将在被转换成显示影像后自菲涅尔镜片的另一侧射出,因此显示影像为使用者将实际观察到的影像。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具有放大影像的功能。此外,由于菲涅尔镜片与显示面间夹一间距,因此显示影像为放大后的原生影像,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亦可具有影像位移(Shift)的功能或同时进行影像放大及影像位移的功能。
本发明触控感应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S1040,当触控板400于触控点感应到触控时,相应输出触控点于显示坐标系上投影的触控点坐标以及步骤1060,根据转换参数组转换触控点坐标为原生坐标系上相应的动作点C坐标。步骤S1040及步骤S1060旨于将使用者于触控板400(或显示影像)上触碰的触控点坐标位置转换为对应于原生影像的动作点坐标位置。藉此,本发明触控感应方法避免将使用者触控位置的误判。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400电连接于坐标转换模块,以将触控点坐标传输至一坐标转换模块。此外,转换参数组储存于坐标转换模块,以供坐标转换模块作为坐标转换的根据。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根据原生影像以影像平移产生显示影像,其中原生影像与显示影像间。此外,本实施例的转换参数组包含平移参数,用于补偿触控点坐标因原生影像将与显示影像以及显示影像上的之间将有着位置上的偏移或差异。
图9所示为图8所示触控感应方法的变化实施例。步骤S1031,以转换参数组中的放大倍率参数及平移参数至少其中之一转换触控点坐标。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包含影像放大及影像位移的功能,换言之,原生影像可选择性以放大倍率参数被放大成显示影像或根据平移参数被平移转换成显示影像。为此,步骤S1031包含根据菲涅尔镜片的功能选择性使用转换参数组的放大倍率参数或平移参数。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包含多个镜片,分别用于放大及位移显示面板所产生的原生影像。此外,由于具有不同功能的镜片对应于触控板400的不同部位,因此触控板400不同位置所产生的触控点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参数进行坐标转换。为此,在不同实施例中,步骤S1031包含根据触控点的位置来选择性使用平移参数或放大倍率参数来转换触控点坐标。
图10所示为图8所示触控感应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触控感应方法进一步包含根据启动指令选择性设定转换参数组为标准值或重置值。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包含感应器及启动模块,其中启动模块电连接于坐标转换模块并传输启动指令以将转换参数组设定为标准值或重置值。感应器用于感应显示面板及菲涅尔镜片之间的间距并根据测量结果控制启动模块送出启动指令。如图10所示,触控感应方法包含步骤S1100,当侦测显示面板及菲涅尔镜片之间有间距时,即产生启动指令设定转换参数组为标准值。在本实施例中,当感应器侦测到显示面板与菲涅尔镜片间隔一间距时,将指示启动模块将坐标转换模块的转换参数组设定为标准值。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当转换参数组设定为标准值时,步骤S1031将使用平移参数来转换触控点坐标,其中平移参数根据菲涅尔镜片平移原生影像以产生显示影像的间距,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当转换参数组设定为标准值时,步骤S1031亦可选择性使用平移参数或同时使用放大倍率参数及平移参数k来转换触控点401坐标。
此外,图10所示的步骤S1100进一步包含,当侦测显示面板及菲涅尔镜片间具有间距时,即产生启动指令设定转换参数组为重置值。在本实施例中,当感应器侦测到显示面板与菲涅尔镜片的间隔小于一定间距时,将指示启动模块发出启动指令至坐标转换模块,以将转换参数组设定为重置值。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镜片用于将原生影像平移以产生显示影像,因此步骤S1031使用平移参数k来转换坐标。当转换参数组被设定为重置值时,步骤S1031将设定平移参数k为0;如此一来,步骤S1031使显示坐标系与原生坐标系之间的差异为零。换言之,当转换参数组被设定为重置值时,由于菲涅尔镜片实质上并未平移原生影像,因此通过重置值的设定,步骤S1100使步骤S1060所产生原生影像的原生坐标系实质上相等于显示影像的显示坐标系。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示已揭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不会脱离如所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该技艺者将可体会本发明可能使用于很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组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于所有观点,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Claims (26)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其中该显示面输出一原生影像,其具有一原生坐标系:
一菲涅尔镜片,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侧,并与该显示面间距一间距;其中该原生影像经该菲涅尔镜片转换成为一显示影像,其具有一显示坐标系,该原生坐标系于该菲涅尔镜片上的垂直投影位置与该显示坐标系的相应位置间具有一差异;
一触控板,设置于该菲涅尔镜片的外侧面;其中,当该触控板于一触控点感应到触控时,相应输出该触控点于该显示坐标系上投影的一触控点坐标;以及
一坐标转换模块,电连接该触控板并接收该触控点坐标;其中该坐标转换模块存有一转换参数组,并根据该转换参数组转换该触控点坐标为该原生坐标系上相应的一动作点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参数组中包含一放大倍率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参数组中包含一平移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参数组中包含一放大倍率参数及一平移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板包含一触控感应电路,该触控感应电路根据该触控产生该触控点坐标,该坐标转换模块内嵌于该触控感应电路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板包含一触控感应电路,该触控感应电路根据该触控产生该触控点坐标,该坐标转换模块分离设置于该触控感应电路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启动模块电连接该坐标转换模块;其中,该启动模块根据一启动指令选择性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标准值以进行该触控点坐标及该动作点坐标间的转换,或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重置值使该显示坐标系及该原生坐标系间的差异为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模块包含一感应器设置于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之间,当该感应器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具有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标准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电连接于该坐标转换模块并根据该间距产生一间距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可选择性地以动态方式或定时方式根据该间距产生该间距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该感应器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的间距小于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重置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含平行并排的一第一面板及一第二面板,该触控板包含一第一触控板及一第二触控板选择性对应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其中之一或分别对应于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一平移参数,使对应于该第一触控板的该触控点坐标转换成该动作点坐标靠近该第二触控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面板及一第二面板,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至少部分重叠,该触控板包含一第一触控板及一第二触控板选择性对应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其中之一或分别对应于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一平移参数,使对应于该第一触控板的该触控点坐标转换成该动作点坐标靠近该第二触控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原生影像分别包含一第一原生影像及一第二原生影像,分别自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输出,该第一原生影像及该第二原生影像于该显示面及该菲涅尔镜片之间至少部分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坐标系包含一第一坐标系及一第二坐标系,分别对应于该第一触控板及该第二触控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面板包含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电泳显示器及印刷按钮。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面板包含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电泳显示器及印刷按钮。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二平移参数,使对应该第二触控板的部分该显示坐标系转换成对应该第二面板的部分该原生坐标系靠近该第一触控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进一步包含一第三面板与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平行并排,并与该第一面板分别位于该第二面板的两侧,该触控板包含一第三触控板对应该第三面板;该转换参数组包含一第三平移参数,使对应该第三触控板的部分该显示坐标系转换成对应该第三面板的部分该原生坐标系靠近该第一触控板。
20.一种触控感应方法,供一触控显示面板使用,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设置一菲涅尔镜片于一显示面板的一显示面侧,并与该显示面间距一间距;
设置一触控板,设置于该菲涅尔镜片的外侧面;
经由该菲涅尔镜片转换该显示面板输出的一原生影像为一显示影像;其中该原生影像具有一原生坐标系,该显示影像具有一显示坐标系,该原生坐标系于该菲涅尔镜片上的垂直投影位置与该显示坐标系的相应位置间具有一差异;
当该触控板于一触控点感应到触控时,相应输出该触控点于该显示坐标系上投影的一触控点坐标;以及
根据一转换参数组转换该触控点坐标为该原生坐标系上相应的一动作点坐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坐标转换步骤包含以该转换参数组中的一放大倍率参数转换该触控点坐标。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坐标转换步骤包含以该转换参数组中的一平移参数转换该触控点坐标。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坐标转换步骤包含以该转换参数组中的一放大倍率参数及一平移参数转换该触控点坐标。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根据一启动指令选择性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标准值以进行该触控点坐标及该动作点坐标间的转换,或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一重置值使该显示坐标系及该原生坐标系间的差异为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当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具有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标准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启动指令产生步骤包含:当侦测该显示面板及该菲涅尔镜片间的间距小于该间距时,产生该启动指令设定该转换参数组为该重置值。
CN2010100051151A 2010-01-18 2010-01-1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3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51151A CN101763197B (zh) 2010-01-18 2010-01-1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51151A CN101763197B (zh) 2010-01-18 2010-01-1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3197A CN101763197A (zh) 2010-06-30
CN101763197B true CN101763197B (zh) 2011-09-28

Family

ID=4249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51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3197B (zh) 2010-01-18 2010-01-1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31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9818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I496052B (zh) * 2013-12-13 2015-08-11 Ind Tech Res Inst 自動校正系統與自動校正方法
CN104658427B (zh) * 2015-02-12 2017-06-1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宽阔可视区的显示器
CN105094446A (zh) * 2015-09-0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415679B (zh) * 2018-03-08 2021-0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设备及其触摸控制方法
CN110456927B (zh) * 2019-08-13 2021-07-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操作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7352A (zh) * 2007-03-07 2010-01-1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显示终端和校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7352A (zh) * 2007-03-07 2010-01-1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显示终端和校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50681A 2000.09.14
JP特开2009-244409A 2009.10.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3197A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0423B2 (en) Force sensing within display stack
CN10176319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方法
KR102526290B1 (ko) 센서 스크린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2240828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구동 장치
KR101531660B1 (ko) 액티브 픽셀 매트릭스에 대한 정전용량식 감지 검출 방법
CN106125997B (zh) 力传感器基板
CN102446026B (zh) 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KR101763939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표시장치와 그의 노이즈 보상방법
CN101441540B (zh) 光学触控装置
US10234977B2 (en) Pressure sensing touch device
US20140267137A1 (en) Proximity sensing using driven ground plane
CN104603725A (zh) 用于使用显示处理器参考信号的改进的输入感测的方法和设备
TWI545482B (zh) 避免顯示雜訊的觸控偵測系統及方法
US20170300163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21423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ouc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KR101950842B1 (ko) 터치 센서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08293114A (ja) 照明付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該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20150019594A (ko) 터치 감지 표시 장치
CN110244882A (zh) 减轻来自传感器电极的电磁辐射
TW201140202A (en) Photo-sensing touch LCD
EP3229117B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unit thereof
US933584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s and touch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TWI407342B (zh) 觸控顯示面板和觸控感應方法
KR102299421B1 (ko) 터치패널 표시 장치, 능동형 스타일러스 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527773B1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