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2872B - 定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定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2872B
CN101762872B CN2009101494421A CN200910149442A CN101762872B CN 101762872 B CN101762872 B CN 101762872B CN 2009101494421 A CN2009101494421 A CN 2009101494421A CN 200910149442 A CN200910149442 A CN 200910149442A CN 101762872 B CN101762872 B CN 101762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tight shot
group
lens group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4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2872A (zh
Inventor
王国权
周昱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Yangming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g Optics Inc filed Critical Young Opt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62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2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2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2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焦镜头,适于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定焦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及第三透镜群。第一透镜群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包括三片透镜且具有负屈光度。第二透镜群配置于第一透镜群与缩小侧之间,包括五片透镜且具有正屈光度。第三透镜群配置于第二透镜群与缩小侧之间,包括五片透镜且具有正屈光度。定焦镜头满足|F1/F|<1.35、3.5<|F2/F|<4.5及4<|F3/F|<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群的有效焦距,且F为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Description

定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lens),且特别涉及一种定焦镜头(fixed-focuslens)
背景技术
一般投影机若要投影到较大的屏幕,通常需要有较长的投影距离;相对地,若要在较短的投影距离投影大尺寸的画面,通常需使用特殊广角镜头。
在广角镜头的设计过程中,像差是设计者所面对的一项难题。因此,设计者常会使用各种方式以改善这项难题,例如美国发明专利第6,621,645号、第6,560,041号、第6,999,247号、第6,542,316号、第6,885,506号、第7,184,219号、第7,126,767号、第7,123,426号以及第7,173,777号。
在第6,621,645号以及第6,560,041号专利中,设计者将广角镜头的部分透镜采用非球面透镜,然而,在第6,621,645号专利中设计者使用至少一片模造玻璃(molding glass),而在第6,560,041号专利则使用至少三片非球面透镜,此举不但造成制造成本增加,更会造成组装上的困难。相反地,若要使用较少的非球面透镜且能有效地改善像差,则会使得镜头总长增加,投影系统体积变大,例如在第6,999,247号以及第6,542,316号专利中,镜头总长均大于150毫米(mm)。
另一方面,设计者也会使用较多透镜数目来修正像差,例如在第6,885,506号以及第7,184,219号的专利中,均使用超过十四片透镜,然而此举却容易造成组装上的困难及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镜头,使其能够兼顾较低的制造成本以及较佳的成像质量便成为相关从业人员所亟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定焦镜头,兼具较低成本与较佳的光学特性。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适于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此定焦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第一透镜群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负屈光度。第一透镜群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其中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且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均为负。第二透镜群配置于第一透镜群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群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其中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的屈光度依次为负、正、正、负、正。第三透镜群配置于第二透镜群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第三透镜群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其中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的屈光度依次为正、负、正、负、正。此定焦镜头满足|F1/F|<1.35、3.5<|F2/F|<4.5及4<|F3/F|<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群的有效焦距,且F为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适于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此定焦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以及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负屈光度。第一透镜群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其中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且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均为负。第二透镜群配置于第一透镜群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群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其中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的屈光度依次为负、正、正、负、正、正、负、正、负、正。此定焦镜头满足|F1/F|<1.35,4<|F2/F|<6.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且F为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透镜群在定焦镜头中的位置维持固定,第一透镜群适于相对第三透镜群移动、第二透镜群适于相对第三透镜群移动,且第一透镜群适于相对第二透镜群移动,以完成对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透镜群在定焦镜头中的位置维持固定,第一透镜群适于相对第二透镜群移动,以完成对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均为球面透镜。上述定焦镜头可满足7.5<|F1A/F|,且F1A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第二透镜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上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为弯月形透镜。上述第四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十二透镜例如均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第八透镜例如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凸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九透镜、第十一透镜及第十三透镜例如均为双凸透镜,且第十透镜例如为双凹透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多的至少其中相邻两个构成一双胶合透镜。上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可构成第一双胶合透镜,且第十二透镜与第十三透镜可构成第二双胶合透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的至少其中相邻三个构成三胶合透镜。上述第九透镜、第十透镜及第十一透镜可构成三胶合透镜。定焦镜头还可包括孔径光阑,其配置于第十一透镜与第十二透镜之间。
承接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包括十三片透镜,其中最靠近放大侧的透镜采用非球面透镜,且此定焦镜头满足|F1/F |<1.35。此架构能使定焦镜头具有较广的视场角、良好的成像质量、较低的组装难度及较低的成本。
为让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为图1的定焦镜头的成像光学仿真数据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图3的定焦镜头的成像光学仿真数据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定焦镜头
110、210:第一透镜群
120、220:第二透镜群
130:第三透镜群
112:第一透镜
114:第二透镜
116:第三透镜
121:第四透镜
123:第五透镜
125:第六透镜
127:第七透镜
129:第八透镜
131:第九透镜
133:第十透镜
135:第十一透镜
137:第十二透镜
139:第十三透镜
140:孔径光阑
150:玻璃盖
S1~S25: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定焦镜头100适于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此定焦镜头100包括第一透镜群110、第二透镜群120以及第三透镜群130。第一透镜群110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负屈光度。第一透镜群110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12、第二透镜114及第三透镜116,其中第一透镜112为一非球面透镜,且第一透镜112、第二透镜114及第三透镜116的屈光度均为负。
第二透镜群120配置于第一透镜群110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群120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121、第五透镜123、第六透镜125、第七透镜127及第八透镜129,其中第四透镜121、第五透镜123、第六透镜125、第七透镜127及第八透镜129的屈光度依次为负、正、正、负、正。
第三透镜群130配置于第二透镜群120与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第三透镜群130包括由放大侧往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九透镜131、第十透镜133、第十一透镜135、第十二透镜137及第十三透镜139,其中第九透镜131、第十透镜133、第十一透镜135、第十二透镜137及第十三透镜139的屈光度依次为正、负、正、负、正。
在本实施例中,此定焦镜头100符合|F1/F|<1.35、3.5<|F2/F|<4.5及4<|F3/F|<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群110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120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群130的有效焦距,且F为定焦镜头110的有效焦距。因此,定焦镜头100具有较广的视场角。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定焦镜头100还包括孔径光阑140,其配置于第十一透镜135与第十二透镜137之间。
以下内容将举出定焦镜头100的一实施例。需注意的是,下述表一中所列的数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发明之后,都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修改,但其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表一)
Figure GSB00000562182300071
在表一中,间距是指两相邻表面间在光轴上的直线距离,举例来说,表面S1的间距,即表面S1至表面S2之间在光轴上的直线距离。备注栏中各透镜所对应的厚度与阿贝数请参照同行中各间距、厚度与阿贝数对应的数值。
此外,在表一中,表面S1、S2为第一透镜112的两个表面,表面S3、S4为第二透镜114的两个表面,表面S5、S6为第三透镜116的两个表面,表面S7为第四透镜121面向放大侧的表面,表面S8为第四透镜121与第五透镜123相连的表面,表面S9为第五透镜123面向缩小侧的表面,表面S10、S11为第六透镜125的两个表面,表面S12、S13为第七透镜127的两个表面,表面S14、S15为第八透镜129的两个表面。
表面S16为第九透镜131面向放大侧的表面,表面S17为第九透镜131与第十透镜133相连的表面,表面S18为第十透镜133与第十一透镜135相连的表面,表面S19为第十一透镜135面向缩小侧的表面,表面S20为孔径光阑140的表面,表面S21为第十二透镜137面向放大侧的表面,表面S22为第十二透镜137与第十三透镜139相连的表面,表面S23为第十三透镜139面向缩小侧的表面。有关于各表面的曲率半径、间距等参数值,请参照表一,在此不再重述。
再者,上述表面S1、S2为非球面,且表面S1、S2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Z = cr 2 1 + 1 - ( 1 + k ) c 2 r 2 + A 1 r 2 + A 2 r 4 + A 3 r 6 + A 4 r 8 + A 5 r 10 + A 6 r 12 + A 7 r 14 + . . .
式中,Z为光轴方向的偏移量(sag),c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径的倒数,也就是接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如表格内S1、S2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二次曲面系数(conic),r是非球面高度,即为从透镜中心至透镜边缘的高度,而A1、A2、A3、A4、A5...为非球面系数(asphericcoefficient),其中系数A1为0。表二所列出的是表面S1与表面S2的参数值。
(表二)
Figure GSB00000562182300081
由此可知,第一透镜112为非球面透镜,因此能有效改善此定焦镜头100的畸变(distortion)。在此,第一透镜112可以塑料射出成型制造,并且除了第一透镜112为非球面透镜外,其余第二透镜114至第十三透镜139均为球面透镜,且以玻璃材质制造,因而能有效地降低定焦镜头100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群130在定焦镜头100中的位置固定,第一透镜群110适于相对第三透镜群130移动,第二透镜群120适于相对第三透镜群130移动,且第一透镜群110适于相对第二透镜群120移动。当要改变成像位置时,即可通过透镜群之间的相对移动来完成对焦动作。表三列出了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所能进行相对移动时的间距范围。
(表三)
  表面   最长间距(mm)   最短间距(mm)
  S6   17.3   17.2
  S15   5.35   5.75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群110中,第一透镜112例如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第二透镜114例如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透镜,第三透镜116例如为双凹透镜。为了进一步使第一透镜112较易于制造,且降低其对误差的敏感度,可将第一透镜112的屈光度设计得较小,也即使定焦镜头100满足7.5<|F1A/F|,其中F1A为第一透镜112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透镜群120中,第四透镜121与第七透镜127例如均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第八透镜129例如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凸透镜,且第五透镜123与第六透镜125例如均为双凸透镜,其中由于第四透镜121、第七透镜127及第八透镜129为弯月形透镜,因此能有效地改善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与场曲(field curvature)。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透镜群130中,第九透镜131、第十一透镜135及第十三透镜139例如均为双凸透镜,第十透镜133例如为双凹透镜,且第十二透镜137例如为凸面朝向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在此透镜群中,第九透镜131、第十透镜135及第十一透镜135可构成三胶合透镜,且第十二透镜137与第十三透镜139可构成双胶合透镜,此举能有效改善此定焦镜头100的球面像差以及色差(color aberration)。
此外,由于第十三透镜139为双凸透镜,因此能有效地搜集缩小侧的光束,使光束经过此定焦镜头100传递至放大侧,以增加放大侧的影像的光强度。
图2A至图2D为图1的定焦镜头的成像光学仿真数据图。在此分别以波长为656nm的红光、波长588nm的绿光以及波长486nm的蓝光作为对象进行仿真。参考图2A至图2D,其中图2A是横向光束扇形图(transverse rayfan plot),其中左上图为场(field)为0时的横向光束扇形图,右上图为场为0.7时的横向光束扇形图,且下图为场为1时的横向光束扇形图。在图2B中由左至右依次为场曲与畸变的图形。在场曲图形中,横轴为与焦平面的距离,而纵轴代表场的大小,纵轴为从0至最大场。在畸变的图形中,横轴代表畸变的百分比,而纵轴为从0至最大场。图2C是纵向色差图(axialcolor),在此是以绿光来进行模拟,其中横轴为与无色差焦面的距离,纵轴为从0至最大场。图2D是横向色差图(lateral color),在此是以绿光为基准来进行模拟,其中横轴为与波长588nm的光的距离,而纵轴为从0至最大的场。图2A至图2D所显示出的图形均在标准的范围内,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100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200与上述定焦镜头100(如图1所绘示)的设计概念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200中,定焦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210与第二透镜群220,且此定焦镜头200满足|F1/F|<1.35,4<|F2/F|<6.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群210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220的有效焦距,且F为定焦镜头200的有效焦距。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200中,各个透镜的排列顺序皆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定焦镜头100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以下内容将举出定焦镜头200的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表四)
Figure GSB00000562182300111
表四中,表面S1至S23皆与表一中的相同,且其具有同样的优点与功效,在此便不再重述。
另外,第二透镜群210在定焦镜头200中的位置维持固定,而第一透镜群210适于相对第二透镜群220移动,以完成对焦。表五便说明了第一透镜群210在定焦镜头200中进行相对移动时的间距范围。
(表五)
  表面   最长间距(mm)   最短间距(mm)
  S6   17.15   16.85
图4A至图4D为图3的定焦镜头的成像光学仿真数据图。在此分别以波长为656nm的红光、波长588nm的绿光以及波长486nm的蓝光作为对象进行仿真。参考图4A至图4D,其中图4A是横向光束扇形图,在图4B中由左至右依次为场曲与畸变的图形。图4C是纵向色差图,图4D是横向色差图,在此是以绿光为基准来进行模拟。图4A至图4D所显示出的图形均在标准的范围内,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200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定焦镜头的透镜群中包括十三片透镜,因此相较于现有的镜头,本发明的定焦镜头具有减少透镜数量以简化机构设计的优点。再者,由于第一片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因此能够有效改善此定焦镜头的畸变,且除此之外的其它透镜可皆为球面透镜,以使制造成本能有效地降低。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定焦镜头还包括弯月形透镜与胶合透镜,其中弯月形透镜能有效地降低球面像差与场曲,而胶合透镜则能有效地降低球面像差及色差。如此一来,定焦镜头便能同时具有较低制造成本以及较佳的成像质量。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定焦镜头,适于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所述定焦镜头包括:
第一透镜群,配置于所述放大侧与所述缩小侧之间,且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由所述放大侧往所述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均为负;
第二透镜群,配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群与所述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由所述放大侧往所述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及所述第八透镜的屈光度依次为负、正、正、负、正;以及
第三透镜群,配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群与所述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群包括由所述放大侧往所述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其中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的屈光度依次为正、负、正、负、正,
其中,所述定焦镜头满足|F1/F|<1.35、3.5<|F2/F|<4.5及4<|F3/F|<5,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有效焦距,且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群在所述定焦镜头中的位置维持固定,所述第一透镜群适于相对所述第三透镜群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群适于相对所述第三透镜群移动,且所述第一透镜群适于相对所述第二透镜群移动,以完成对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均为球面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定焦镜头满足7.5<|F1A/F|,且F1A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均为凸面朝向所述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且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七透镜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弯月形凹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均为凸面朝向所述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放大侧的弯月形凸透镜,且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均为双凸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构成第一双胶合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均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双凹透镜,且所述第十二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的至少其中相邻两个构成第二双胶合透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十二透镜与所述第十三透镜构成第二双胶合透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的至少其中相邻三个构成三胶合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及所述第十一透镜构成三胶合透镜。
14.一种定焦镜头,适于配置于放大侧与缩小侧之间,所述定焦镜头包括:
第一透镜群,配置于所述放大侧与所述缩小侧之间,且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由所述放大侧往所述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均为负;以及
第二透镜群,配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群与所述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由所述放大侧往所述缩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及第十三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的屈光度依次为负、正、正、负、正、正、负、正、负、正,
其中,所述定焦镜头满足|F1/F|<1.35,4<|F2/F|<6.5,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且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群在所述定焦镜头中的位置维持固定,所述第一透镜群适于相对所述第二透镜群移动,以完成对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均为球面透镜。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定焦镜头满足7.5<|F1A/F|,其中F1A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均为凸面朝向所述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及所述第十二透镜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弯月形凹透镜。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及所述第十二透镜均为凸面朝向所述放大侧的弯月形凹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放大侧的弯月形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均为双凸透镜,且所述第十透镜为双凹透镜。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的至少其中相邻两个构成双胶合透镜。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构成第一双胶合透镜,且所述第十二透镜与所述第十三透镜构成第二双胶合透镜。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及所述第十三透镜的至少其中相邻三个构成三胶合透镜。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及所述第十一透镜构成三胶合透镜。
CN2009101494421A 2008-12-24 2009-06-22 定焦镜头 Active CN1017628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9380808P 2008-12-24 2008-12-24
US61/193,808 2008-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2872A CN101762872A (zh) 2010-06-30
CN101762872B true CN101762872B (zh) 2012-05-02

Family

ID=4249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4421A Active CN101762872B (zh) 2008-12-24 2009-06-22 定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2872B (zh)
TW (1) TWI403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483B (zh) * 2010-10-20 2014-07-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
CN102455489A (zh) * 2010-10-27 2012-05-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
CN103064174A (zh) * 2011-10-19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
CN102590985B (zh) * 2011-11-15 2013-11-06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辩率广角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CN103439783B (zh) * 2011-11-15 2017-09-12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辩率广角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CN106094185B (zh) * 2016-08-24 2018-05-04 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广角大通光大像面的变焦镜头
CN107507301A (zh) * 2017-10-19 2017-12-22 南京中高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高清行车记录仪及其工作方法
CN109445065B (zh) * 2018-11-01 2020-10-16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数字电影放映机的10组13片式镜头结构
CN110376725B (zh) * 2019-07-25 2021-03-12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鱼眼镜头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1993A (en) * 1992-01-06 1997-09-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ion-type apparatus
CN1258853A (zh) * 1998-12-28 2000-07-05 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系统
US6624952B2 (en) * 2001-06-28 2003-09-23 Minolta Co., Ltd.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CN101114046A (zh) * 2006-07-27 2008-01-30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5817B2 (en) * 2000-09-27 2003-04-08 Minolta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US6885506B2 (en) * 2003-02-05 2005-04-26 Pentax Corporation Wide-angle zoom lens system
US7123426B2 (en) * 2003-12-05 2006-10-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ojection lens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1993A (en) * 1992-01-06 1997-09-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ion-type apparatus
CN1258853A (zh) * 1998-12-28 2000-07-05 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系统
US6624952B2 (en) * 2001-06-28 2003-09-23 Minolta Co., Ltd.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CN101114046A (zh) * 2006-07-27 2008-01-30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03755B (zh) 2013-08-01
CN101762872A (zh) 2010-06-30
TW201024791A (en)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2872B (zh) 定焦镜头
CN102486571B (zh) 摄像用光学镜头组
CN102608731B (zh) 摄影用光学镜片组
CN103592746B (zh) 影像镜片系统组
CN201955534U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00385283C (zh) 广角摄像透镜
CN107272153A (zh) 光学镜头
CN102313970B (zh) 成像光学镜片组
CN102466867A (zh) 光学摄像透镜组
CN102253470B (zh) 摄影光学镜头
CN102269861B (zh) 摄像光学镜片组
CN105334598B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102566014A (zh) 镜头模块
CN104345435A (zh) 变焦镜头
CN105700121A (zh) 镜头模块
CN102213819B (zh) 影像撷取透镜系统
CN101285925A (zh) 定焦镜头
CN101221278A (zh) 变焦镜头
CN102043229B (zh) 定焦镜头
CN213069313U (zh) 一种高像质光学成像镜头
CN108983402A (zh) 大光圈镜头
CN102879889A (zh) 成像光学镜片组
CN102236151B (zh) 摄影用光学镜组
CN103376538B (zh) 变焦镜头
CN101893749B (zh) 定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6

Address after: No. third, 20 Avenue, Kunshan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Yangming Op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Yangming Optic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