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9021A -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9021A
CN101759021A CN200810304894A CN200810304894A CN101759021A CN 101759021 A CN101759021 A CN 101759021A CN 200810304894 A CN200810304894 A CN 200810304894A CN 200810304894 A CN200810304894 A CN 200810304894A CN 101759021 A CN101759021 A CN 101759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transport vehicle
receiving workstation
predetermined receiv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304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洪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304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9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9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9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涉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领域,为能够减轻传输载体对拦截装置的撞击的而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所述气动管道传输系统中的风机控制装置包括:风机开启控制单元;风机关闭控制单元和风机再启控制单元。本发明适用于气动管道传输系统领域。

Description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领域,特别涉及减轻气动管道传输载体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是现代化的快速物流传输工具。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应用在医院、银行、办公楼、超市、生产车间、实验室等每日需要有大量物品传送的场所。可以传送病历、诊断书、药品、化验单、票据、现金、文件等任何适当体积的物品。物品在传输时置入传输载体中,如专用的传输筒,传输筒保证物品在传送的过程中不受损坏。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在管道中将物品从一个工作站传送到另外一个工作站,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传送物品的安全,而且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管道,在所述传输管道中具有传输载体,在所述传输管道上设有发生工作站和至少一个接收工作站,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处设有风机,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有风机控制装置。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内设有拦截装置,用于将在传输管道中运行的传输载体拦截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处。
现有技术中,将传输载体从发生工作站传输到预定接收工作站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发送工作站将传输载体放入传输管道,开启设在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风机,通过气流带动所述传输载体朝向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处运行,在所述传输载体运行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处时,由设置在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内的拦截装置将所述传输载体拦截在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处。
由于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的运行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动能,当拦截装置对其进行拦截时,会对所述拦截装置产生撞击,导致所述拦截装置甚至是整合接收工作站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能够减轻传输载体对拦截装置的撞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包括:
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其中,所述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具体为:
开启设置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其中,所述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还可具体为:
开启设置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后端处或前端处的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其中,所述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具体为:
在开启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还可具体为:
在所述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过程中,经过所述传输管道的预定位置处时,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具体为:
在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进一步地,所述在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具体为:
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在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静止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优选地,所述在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具体为:
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在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尚未静止时,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其中,所述风机为抽风机或吹风机。
本发明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由于开启风机后,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然后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接着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通过两次开启风机,使得所述传输载体到达预定接收工作站时的运行速度较小,动能较少,因此能够减轻对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拦截装置的撞击,有利于延长拦截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能够减轻传输载体对拦截装置的撞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管道,在所述传输管道中具有传输载体,在所述传输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工作站,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处设有拦截装置,在所述传输管道上设有风机,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有风机控制装置;所述风机控制装置包括:
风机开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开启,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风机关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关闭,使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风机再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再次开启,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其中,所述风机关闭控制单元包括关闭定时模块,用于设定从所述风机开启到关闭所经历的时间段。
可选地,所述风机关闭控制单元包括:传感装置,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的传输管道上,用于检测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中所经过的位置;风机关闭模块,与所述传感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传输载体的位置信号,控制所述风机的关闭。
其中,所述传感装置为激光传感器或微动开关。
其中,所述风机再启控制单元包括再启定时模块,用于设定从所述风机关闭到再次开启所经历的时间段。
所述风机为具有变频器的风机,用于调整所述风机的转速。
所述风机为抽风机或吹风机。
本发明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由于风机开启控制单元控制风机开启后,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然后风机关闭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机关闭,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接着风机再启控制单元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通过两次开启风机,使得所述传输载体到达预定接收工作站时的运行速度较小,动能较少,因此能够减轻对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拦截装置的撞击,有利于延长拦截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中风机控制装置的方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中拦截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沿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能够减轻传输载体对拦截装置的撞击,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包括步骤:
S100、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S200、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S300、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通过上述过程,两次开启风机,使得所述传输载体到达预定接收工作站时的运行速度较小,动能较少,因此能够减轻对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拦截装置的撞击。
本发明实施例中,因为风机的关闭,传输载体在气流的带动下达到预定接收工作站之前,运行速度变得缓慢甚至停止运行,通过再次启动风机,在不改变传输载体本身在传输管道内部放置方向的情况下,使得传输载体以较低的速度到达接收工作站,减轻对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拦截装置的撞击。
其中,所述步骤S100具体为:
开启设置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所述步骤S100也可具体为:
开启设置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后端处的风机,即设置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后端的接收工作站处的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具体为:
在开启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所述步骤S200也可具体为:
在所述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过程中,经过所述传输管道的预定位置处时,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所述步骤S300具体为:
在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具体为:
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在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静止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还可具体为:
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在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尚未静止时,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这种在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尚未静止时,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的方法,能够在减轻传输载体对拦截装置撞击的同时,还能提高传输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关闭风机和再开启风机所经历的时间段,需要根据现场需要通过试验测定后预先设定。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抽风机,当然也可以选用吹风机来实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管道1,在所述传输管道1中具有传输载体2,在所述传输管道1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工作站3,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处内部设有拦截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拦截装置设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内部(未图示),在所述传输管道1上还设有风机4,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4设在接收工作站3处,所述风机的风源口与所述传输管道内部的管道相连通,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有风机控制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风机控制装置包括:
风机开启控制单元10,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开启,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风机关闭控制单元20,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关闭,使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风机再启控制单元30,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再次开启,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由于风机开启控制单元控制风机开启后,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然后风机关闭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机关闭,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接着风机再启控制单元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通过两次开启风机,使得所述传输载体到达预定接收工作站时的运行速度较小,动能较少,因此能够减轻对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拦截装置的撞击。
接收工作站内部拦截装置的设置,能够参考专利号为ZL0122380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智能控制箱的结构来实现。
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拦截装置也可以为风机位于接收工作站内部的风源吸入口41,通过所述风源吸入口将经过接收工作站的传输载体吸附住,从而实现在接收工作站处对传输载体的拦截。
如图1、图5所示,在接收工作站处,传输管道1底部具有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处通过枢接轴11枢接有盖体12,盖体12与传输管道1之间设有弹性件13,当拦截装置将所述传输载体拦截在接收工作站处时,所述盖体12打开,传输载体从所述传输管道的开口处掉落,从而脱离传输管道。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关闭控制单元20包括关闭定时模块,用于设定从所述风机开启到关闭所经历的时间段。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关闭控制单元20包括:
传感装置6,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的传输管道上,如图2所示,用于检测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中所经过的位置;
风机关闭模块,与所述传感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传输载体的位置信号,当传感装置检测到传输载体经过其安装位置时,即发出控制信号,关闭所述风机。
其中,所述传感装置为激光传感器或微动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再启控制单元包括再启定时模块,用于设定从所述风机关闭到再次开启所经历的时间段。
其中,所述风机为具有变频器的风机,用于调整所述风机的转速。在传输管道传输的初期,通过变频器控制所述风机以较高的速度运转,使得传输载体能够在气流的带动下以较快的速度传输,在传输后期,尤其是在风机关闭后,风机再启控制单元再次启动所述风机之后,通过变频器控制所述风机以较低的速度运转,使得传输载体能够在气流的带动下以较低的速度传输到甚至是“爬行”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处,被所述拦截装置所拦截。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关闭定时模块和再启定时模块所设定的时间,需要根据现场需要通过试验测定后预先设定。
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抽风机,当然也可以选用吹风机来实现。
这样,本发明实现了上述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如二次风机启动控制方式很多,只要第一启动将启动时间调整为将传输器运送到接收工位附近即可;第二次启动要在第一次停下来或传输器的速度很慢即可。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具体为:
开启设置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处的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启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具体为:
开启设置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后端处或前端处的风机,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具体为:
在开启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具体为:
在所述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过程中,经过所述传输管道的预定位置处时,关闭所述风机,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具体为:
在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具体为:
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在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静止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具体为:
关闭所述风机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在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尚未静止时,再次开启所述风机,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抽风机或吹风机。
10.一种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管道,在所述传输管道中具有传输载体,在所述传输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工作站,接收工作站处设有拦截装置,在所述传输管道上还设有风机,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有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控制装置包括:
风机开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开启,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风机关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关闭,使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风机再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再次开启,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关闭控制单元包括关闭定时模块,用于设定从所述风机开启到关闭所经历的时间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关闭控制单元包括:
传感装置,设在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的传输管道上,用于检测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中所经过的位置;
风机关闭模块,与所述传感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传输载体的位置信号,控制所述风机的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为激光传感器或微动开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0、11、12或13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再启控制单元包括再启定时模块,用于设定从所述风机关闭到再次开启所经历的时间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具有变频器的风机,用于调整所述风机的转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抽风机或吹风机。
CN200810304894A 2008-10-13 2008-10-13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Pending CN101759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4894A CN101759021A (zh) 2008-10-13 2008-10-13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4894A CN101759021A (zh) 2008-10-13 2008-10-13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9021A true CN101759021A (zh) 2010-06-30

Family

ID=42490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304894A Pending CN101759021A (zh) 2008-10-13 2008-10-13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90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6684A (zh) * 2022-02-23 2022-05-13 三维海容(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传输系统及速度控制方法及传输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6684A (zh) * 2022-02-23 2022-05-13 三维海容(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传输系统及速度控制方法及传输控制方法
CN114476684B (zh) * 2022-02-23 2024-04-12 三维海容(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传输系统及速度控制方法及传输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4010B (zh) 气动传输下行收发工作站装置及收发方法
CN101229881B (zh) 一种管道气动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77204A (zh) 一种正负气压驱动远程传输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85450A (zh) 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1062167Y (zh) 一种正负压气力管道输送装置
CN101164849A (zh) 一种远程交易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59021A (zh) 减轻水平传输接收时撞击的方法及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CN203753978U (zh)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CN1318283C (zh) 传票设备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195444A (zh) 一种气动物流传送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001526B (zh)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5634201U (zh) 一种气动传输管道减速装置
CN101759040A (zh) 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804917A (zh)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59020B (zh) 一种接收的自动气控的方法及装置
CN2343128Y (zh) 正压送样动态减速装置
CN206156347U (zh) 气动物流传输收发工作站装置
CN101774489A (zh)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01177203A (zh) 一种气动远程单向传输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1713A (zh) 一种接收的自动气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47038A (zh) 集中控制管道传输体系及其传输方法
CN102392675B (zh) 煤矿主要通风机扩散器顶部收集乏风瓦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90948A (zh) 一种管道传输系统
CN101759027A (zh)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28713A (zh) 纸张输送吸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