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3715B -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3715B
CN101753715B CN200910208335.1A CN200910208335A CN101753715B CN 101753715 B CN101753715 B CN 101753715B CN 200910208335 A CN200910208335 A CN 200910208335A CN 101753715 B CN101753715 B CN 101753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device
terminal installation
momentum
data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83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3715A (zh
Inventor
千佳元
韩在旭
郑地守
郭炫玖
朴省俊
曹秀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77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7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3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3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4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playing music 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file transfer between terminals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所述终端装置包括:感测单元,感测所述终端装置的动量;接口单元,从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动量;控制单元,根据从感测动量与接收动量的比较获得的比较值来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以允许两个装置更容易地交换数据。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2月11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08-012587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完整地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与本发明一致的方法和设备涉及收发数据,更具体地,涉及从终端装置发送数据和在该终端装置接收数据,如果该终端装置和外部装置具有由装置的移动导致的相同动量,则该终端装置与外部装置共享数据。
背景技术
为了在两个或多个装置之间交换数据,装置需要多次重复搜索对方装置、选择将被发送的数据和操纵发送按钮的操作。
更具体地,为了在两个或多个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以下称为“收发”)数据,通过数据线缆将这些装置彼此连接,并且需要程序和驱动器以同步这些装置。当发送数据时,从存储在装置中的数据选择将被发送的数据并按下发送按钮以发送数据。
如上所述,由于需要线缆连接装置以在装置之间收发数据,所以如果线缆丢失则无法执行数据传输。此外,需要几分钟来安装用于同步装置的程序和驱动器。
同样,用户可能不熟悉在多个装置之间发送数据所需的一系列操作。此外,手动地执行这些操作。所以,用户需要额外的学习过程以执行所需的步骤。此外,由于每个装置的菜单和操作方法不同,所以初学用户难以执行这些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克服上述缺点和未在上面描述的其它缺点。另外,本发明不要求克服如上描述的缺点,并且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不克服如上描述的任意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发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装置,其中,如果终端装置与外部装置由晃动产生的相同的动量,则终端装置与外部装置进行收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终端装置包括:感测单元,感测动量;接口单元,从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动量;控制单元,根据比较感测的动量与接收的动量获得的比较值来执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
感测单元可实时感测终端装置的动量并输出该动量。
感测单元可包括测量终端装置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
接口单元可将感测的终端装置的动量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控制单元可对感测的终端装置的动量与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的动量进行比较以计算所述比较值,如果计算的比较值落在第一预设误差范围内,则控制单元可控制接口单元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
控制单元可计算感测单元实时感测的终端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
接口单元可将计算的动量的变化量的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并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实时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动量的变化量。
控制单元可对计算的变化量与接收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计算所述比较值,如果所述比较值落在第二预设误差范围内,则控制单元可控制接口单元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位于可通信范围内,则控制单元可控制接口单元激活通过网络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连接。
如果将执行数据收发操作,则控制单元可控制接口单元以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并将在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数据收发方法包括:感测动量;从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动量;根据比较感测的动量与接收的动量而获得的比较值执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
所述感测操作可实时感测终端装置的动量并输出动量。
感测操作可使用测量终端装置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感测动量。
所述数据收发方法还可包括:将感测的终端装置的动量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所述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的步骤可包括:对感测的终端装置的动量与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的动量进行比较以计算所述比较值,并且如果计算的所述比较值落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
所述数据收发方法还可包括计算实时感测的终端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
所述数据收发方法还可包括:将计算的终端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实时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
所述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的操作可包括:对计算的变化量与接收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计算所述比较值;如果所述比较值落在第二预设误差范围内,则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
所述数据收发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位于可通信范围内,则激活通过网络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连接。
如果确定执行数据收发操作,则数据接收操作和数据发送操作中的一个被执行。数据收发操作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在终端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并将在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终端装置包括:接口单元,与位于可通信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控制单元,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所述终端装置一起被晃动,则执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
所述终端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单元,设置有特定文件夹;控制单元,可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从而在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之后,存储在终端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数据与存储在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数据相同。
如果终端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晃动满足预定条件,则控制单元可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
在详细的描述中将阐述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优点,通过详细描述,其会变得清楚,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了解。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或其他方面会变得更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框图;
图3A至图3D是示出当终端装置执行数据收发操作时终端装置的屏幕的示例的示图;
图4A至图4C是示出当终端装置执行数据收发操作时终端装置的屏幕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收发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收发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
在以下的描述中,当相同的元件在不同的附图中被描述时,相同的标号用于相同的元件。提供在说明书中限定的内容(例如,详细的结构和元件)以助于本发明的全面的理解。因此,明显的是,不需要这些详细的限定的内容,也可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此外,由于本领域公知的功能和元件会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混淆本发明,因此没有详细描述本领域公知的功能和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的示图。
如图1所示,在数据收发系统中,多个终端装置通过网络200相互连接。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中的每一个能够与其它装置进行通信,其它装置相对于该终端装置是外部装置。终端装置或外部装置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MP3播放器和笔记本电脑。网络200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网络。
多个终端装置中的每一个能够通过网络200与位于可通信范围内的另一终端装置进行通信。例如,第一终端装置100a、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通过网络200相互连接并位于可通信范围内。
第一终端装置100a、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中的每一个将其动量发送到相对于发送终端装置是外部装置的另一终端装置,并且还接收另一装置的动量。例如,第一终端装置100a将其动量实时发送到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并且实时接收第二终端装置100b的动量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的动量。
如果第一终端装置100a、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中的两个或多个被晃动从而这些装置具有相同的动量,则在具有相同动量的两个或多个终端装置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为了使两个或多个终端装置具有相同的动量,用户可例如用一只手握住两个或多个终端装置来晃动这些终端装置。
在图1中,三个终端装置通过网络200相互连接。但是,这不应该理解为是限制性的。例如,通过网络200连接的终端装置的数量可以是多于三个或少于三个。
第一终端装置100a、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执行相同的功能。将参照图2详细地描述第一终端装置100a、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的各个部件。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终端装置100包括感测单元110、筛选单元120、存储单元130、显示单元140、接口单元150和控制单元160。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装置100a、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中的一个被称为终端装置100,并且除终端装置100之外的其它终端装置被称为外部装置。换言之,如果第一终端装置100a与图2的终端装置100相应,则第二终端装置100b和第三终端装置100c是相对于第一终端装置100a(100)的外部装置。
感测单元110实时感测由终端装置100的移动导致的动量。更具体地,如果终端装置100是静止的,则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是0,并且如果通过晃动终端装置100产生运动,则相应的动量被感测单元110感测。
感测单元110实时感测动量,产生多个动量的输出。感测单元110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以测量终端装置的加速度。
筛选单元120规范化由感测单元110实时感测的动量,并输出所述动量。从筛选单元120输出的多个动量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160,并可在控制单元160的控制下存储在存储单元130中,稍后将描述控制单元160。
存储单元130包括动量存储单元132和数据存储单元134。动量存储单元132可存储由感测单元110感测并由筛选单元120规范化的多个动量。可选地,如果控制单元160对按测量顺序排列的多个动量中的相邻动量进行比较,并计算动量的变化量,则动量存储单元132可存储计算的变化量。另外,动量存储单元132可存储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外部装置的动量或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动量的变化量。
数据存储单元134可存储各种数据(例如,终端装置100可再现的音乐文件和运动图像文件),并可组织在多个文件夹中的数据。
数据存储单元134可包括至少一个文件夹以存储数据,所述至少一个文件夹中的一个被设置为特定文件夹。所述特定文件夹是由用户定义的文件夹,并用于与外部装置的收发操作。当终端装置与外部装置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与数据收发操作时,设置在数据存储单元134中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数据与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的数据进行交换。
存储单元130包括动量存储单元132和数据存储单元134以根据将被存储的信息的类型存储数据。然而,这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动量和数据两者可存储在单个存储单元130中。
显示单元140在控制单元160的控制下显示预定信息。显示单元140显示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34中的数据以允许用户访问存储在终端装置100中的数据。另外,显示单元140显示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34中的各种数据和文件夹信息。
接口单元150提供终端装置100与网络200之间的接口。即,终端装置100通过接口单元150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由于外部装置具有与终端装置100相同的配置,所以接口单元50可将感测单元110测量的终端装置100的多个动量发送到外部装置。换言之,外部装置对其各个动量与终端装置100的动量进行比较,或对其各个动量与其它外部装置的动量进行比较,以执行数据收发操作。另外,接口单元150可接收从各个外部装置发送的多个动量。
即,终端装置100将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或动量的变化量实时发送到连接到网络200的所有外部装置,并同时地接收连接到网络200的所有外部装置的动量或动量的变化量。
控制单元160控制终端装置100的所有功能。即,控制单元160控制感测单元110、筛选单元120、存储单元130、显示单元140和接口单元150之间的信号输入和输出。
如果外部装置位于可通信范围内,则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激活通过网络20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即,如果终端装置100进入可通信范围,则终端装置100激活通过网络200与位于当前可通信范围内的外部装置的连接,如果新的外部装置进入到终端装置100的可通信范围,则终端装置100激活通过网络200与新的外部装置的连接。
控制单元160对感测单元110实时感测的动量与通过接口单元150实时接收的动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或数据收发操作。
更详细地,控制单元160对终端装置100的感测的动量与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动量进行比较,并确定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预定条件指的是终端装置100被晃动的时间或对动量设置的条件。如果在终端装置100中产生静止的轻微运动,则该运动可不被确定为用于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的运动。
控制单元160对按测量顺序排列的多个动量中的相邻动量进行比较以计算动量的变化量。即,控制单元160对当前动量与先前动量进行比较以计算变化量。控制单元160还通过接口单元150从外部装置接收外部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控制单元160对计算的变化量与接收的变化量进行比较,并根据变化量的比较结果执行与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或数据收发操作。
即,控制单元160对终端装置100的动量与外部装置的动量进行比较以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或对终端装置100的动量的变化量与外部装置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和数据收发操作。
当控制单元160仅比较两个动量时,控制单元160不用计算动量的变化量并可增加收发数据的能力。当控制单元160还必须执行计算和比较变化量时,控制单元160不得不降低收发数据的能力。
在控制数据收发操作中,控制单元160对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与外部装置的动量进行比较以计算比较值,并根据比较值是否落在第一误差范围内来确定是否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如果比较值落在第一误差范围内,则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执行终端装置100与已发送相应的动量的外部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操作,如果比较值没有落在第一误差范围内,则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不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在控制数据收发操作中,控制单元160可计算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的变化量并将该变化量存储在存储单元130中。然后,控制单元160对计算的变化量与外部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计算变化量的比较值,并根据变化量的计算的比较值是否落在第二误差范围内来确定是否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如果变化量的比较值落在第二误差范围内,则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执行终端装置100与已发送相应的变化量的外部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操作,如果比较值没有落在第二误差范围内,则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不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160对终端装置100的动量或动量的变化量与外部装置的动量或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值是否落在预定误差范围内来确定是否执行数据收发操作。即,如果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具有相同的动量,则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收发操作。例如,如果由用户的手晃动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的运动得到动量,并且所述动量相似到这种程度,即,在考虑到小误差的情况下比较值落在可允许误差范围内,则两个动量被确定为相同。
如果确定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则控制单元160对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与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进行比较,并从外部装置接收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将外部装置中不存在的数据发送到该外部装置。
在控制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之前,控制单元160可将消息输出在显示单元140上以请求用户决定是否执行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如果用户响应于该消息选择数据接收操作、数据发送操作和数据收发操作中的一个,则控制单元160基于用户的输入控制接口单元150执行选择的操作。
终端装置100可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或将数据发送到外部装置,或者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可相互收发数据。
例如,如果存储在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存在于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但是没有存储在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存在于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则控制单元160通过接口单元150从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接收没有存储在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
另外,如果存储在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存在于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但是没有存储在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存在于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则控制单元160通过接口单元150将没有存储在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从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发送到外部装置。
另外,如果存储在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与存储在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不同,则控制单元160通过接口单元150将存储在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但是没有存储在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发送到外部装置,并通过接口单元150接收存储在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但是没有存储在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中的文件。
具有如上配置的终端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装置、第二终端装置和第三终端装置中的一个。即,第一终端装置、第二终端装置和第三终端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图2的所有部件,并且除图2示出的感测单元110、筛选单元120、存储单元130、显示单元140、接口单元150和控制单元160之外,还可包括用于红外通信(未示出)的红外数据协会(IrDA)块。
然而,除感测单元110、筛选单元120、存储单元130、显示单元140、接口单元150和控制单元160之外的其它部件对实现本发明不是必须的,因此省略了其详细描述。
图3A至图3D是示出当终端装置100执行数据收发操作时终端装置100的屏幕的示例的示图。
图3A示出显示在由终端装置100的显示单元140显示的显示屏幕10上的数据结构。参照显示屏幕10,终端装置100具有文件夹“A”、“B”、“C”,并且文件夹“A”包含文件“aa.mp3”和“bb.mp3”。
图3B示出显示在确定为与终端装置100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的外部装置的显示屏幕20上的数据结构。参照外部装置的显示屏幕20,外部装置具有文件夹“A”、“E”、“F”、“G”,并且文件夹“A”包含文件“cc.mp3”。
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实时交换其各自的动量或动量的变化量,并且如果用户在他/她的一只手中晃动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则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收发操作。
在由晃动动作开始,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之后,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共享相同的数据。
图3C示出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之后终端装置100的显示屏幕11。在数据收发操作之前,文件夹“A”仅包含文件“aa.mp3”和“bb.mp3”。在数据收发操作之后,文件夹“A”除文件“aa.mp3”和“bb.mp3”之外还包含文件“cc.mp3”。
图3D示出在外部装置与终端装置100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之后外部装置的显示屏幕21。在数据收发操作之前,文件夹“A”仅包含文件“cc.mp3”。在数据收发操作之后,文件夹“A”除文件“cc.mp3”之外还包含文件“aa.mp3”和“bb.mp3”。
结果,如果用户使用他/她的手晃动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则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然而,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还可包含没有存储在一个装置而是存储在对方的装置中的文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具有例如相同名称的文件夹(文件夹“A”)。然而,这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文件夹A仅被指定为用于执行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操作的文件夹,不是必须使用相同的文件夹名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多个终端装置的两个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用于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的终端装置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即,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装置可同时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图4A至图4C示出当终端装置执行数据收发操作时终端装置的屏幕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在该示例中,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交换由应用程序(报事贴(post-it)程序)创建的报事贴(post-it)数据。通过使用作为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报事贴的实现的报事贴程序,用户可在期望的位置产生报事贴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使用相同的报事贴程序或兼容的报事贴程序来提供报事贴功能。
在由终端装置100执行报事贴程序之后,用户可产生新的报事贴数据或检索先前产生的报事贴数据。结果,如图4A所示,新产生的报事贴数据或检索的报事贴数据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显示屏幕30上。
图4B示出显示在将与终端装置100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的外部装置的显示屏幕40上的报事贴数据。
如果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执行报事贴程序,并且如果用户使用他/她的手晃动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则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交换报事贴数据。
图4C示出在终端装置100与外部装置之间交换报事贴数据之后的显示屏幕31。参照显示屏幕31,显示在图4A的终端装置100的显示屏幕30上的报事贴数据和显示在图4B的外部装置的显示屏幕40上的报事贴数据均显示在显示屏幕31上。图4C的显示屏幕31显示在两个装置上,即,显示在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上。
在图4A和图4B中,每个报事贴数据处于不同的位置,并且报事贴数据可在将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的两个装置的显示器上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调整重叠的报事贴数据的位置,从而报事贴数据相互分离并相邻。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收发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终端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60对终端装置100的动量或动量的变化量与外部装置的动量或动量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执行数据收发操作。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收发数据的方法通过比较两个装置的动量来确定是否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终端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激活通过网络200与位于可通信范围内的外部装置的连接(S300)。
感测单元110实时感测终端装置100的动量,并通过筛选单元120规范化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通过这些操作,多个动量被输出(S310)。
接口单元150从连接到网络200的所有外部装置接收动量(S320)。
控制单元160对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与通过接口单元150接收的外部装置的动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两个动量是否不同(S330)。
如果确定在所述两个动量不同(S330-Y),则所述两个动量被比较以计算比较值(S340)。然后,控制单元160确定计算的比较值是否落在第一误差范围内(S350)。
如果确定比较值落在第一误差范围内(S350-Y),则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执行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与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之间的数据收发操作。
如果确定比较值超出第一误差范围(S350-N),则控制单元160不执行数据收发操作。这是因为,如果由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执行运动,但是两个动量的比较值超出第一误差范围,则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不被确定为具有相同的动量。
只要终端装置100连接到网络200,就重复操作S310至S330。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收发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终端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60对终端装置100的动量的变化量与外部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执行数据收发操作。换言之,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比较两个装置的两个动量的变化量来确定是否执行数据收发操作的收发数据的方法。
终端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激活通过网络200与位于可通信范围内的外部装置的连接(S400)。
感测单元110实时感测终端装置100的动量,并通过筛选单元120规范化由感测单元110感测的动量。通过这些操作,多个动量被输出(S410)。
控制单元160通过对筛选单元120按测量顺序输出的多个动量中的先前动量与当前动量进行比较来计算终端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并将所述变化量存储在存储单元130中(S420)。
接口单元150从连接到网络的200的所有外部装置接收动量的变化量(S430)。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动量的变化量可以暂时存储在存储单元130中。
控制单元160对终端装置100的动量的变化量与外部装置的动量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两个变化量是否不同(S440)。
如果确定所述两个变化量不同(S440-Y),则计算所述两个变化量的比较值(S450),并确定计算的比较值是否落在第二误差范围内(S460)。
如果确定比较值落在第二误差范围内(S460-Y),则控制单元160控制接口单元150执行终端装置100的特定文件夹与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之间的数据收发操作(S470)。
如果确定比较值没有落在第二误差范围内(S460-N),则控制单元160不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如果在静止的终端装置100和静止的外部装置中产生运动从而导致动量的变化量,并如果确定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具有相同的动量,则控制单元160通过网络200执行数据收发操作。
因此,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可通过用户使用他/她的手来晃动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的运动来相互交换数据,而不需要通过线缆连接终端装置100和外部装置。
本发明示出通过晃动位于可通信范围内的期望交换数据的多个终端装置中的两个或多个来产生相同的动量。
作为变化,当两个用户用握持在他们手中的他们各自的装置在预定时间期间相互握手时,可产生相同的动量。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用户的装置之间执行数据收发操作。这可被应用到交换电子名片或电话号码的情形。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教导可容易地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设备。另外,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旨在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多个可选方案、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所是显然的。

Claims (13)

1.一种与位于可通信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外部装置通信的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被构造为显示与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数据相关的信息;
感测单元,被构造为感测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并产生与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一动量信息;
接口单元,被构造为接收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二动量信息;
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将第一动量信息与第二动量信息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将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且与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信息相关联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其中,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对与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一动量信息与接收到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二动量信息进行比较以计算比较值,
其中,控制单元还被构造为当确定计算的比较值落在第一预设误差范围内时控制接口单元将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接口单元被构造为将与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一动量信息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感测单元被构造为实时感测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并输出与实时感测的移动相关的第一动量信息,
其中,控制单元被构造为计算实时感测的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导致的动量的变化量,
其中,接口单元被构造为将计算的变化量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并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外部装置的实时感测的移动导致的动量的变化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对计算的所述终端装置的变化量与接收的外部装置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计算比较值,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构造为当确定该比较值落在第二预设误差范围内时控制接口单元将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位于可通信范围内时控制接口单元激活通过网络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控制单元还被构造为当确定执行数据收发操作时,控制接口单元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在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存在但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并将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存在但在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7.一种与位于可通信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交换数据的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方法,所述数据收发方法包括:
显示与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数据相关的信息;
感测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并产生与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一动量信息;
接收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二动量信息;
对第一动量信息与第二动量信息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将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且与显示的信息相关联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其中,对第一动量信息与第二动量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对与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一动量信息与接收到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二动量信息进行比较以计算比较值;
当确定计算的比较值落在第一预设误差范围内时将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收发方法,其中,感测的步骤包括:使用测量终端装置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收发方法,还包括:将与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相关的第一动量信息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收发方法,还包括:
计算实时感测的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导致的动量的变化量;
将计算的变化量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和
接收由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实时测量的外部装置的移动导致的动量的变化量;
其中,感测的步骤包括:实时感测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并输出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收发方法,其中,对第一动量信息与第二动量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对计算的所述终端装置的变化量与接收的外部装置的变化量进行比较以计算比较值;和
当确定该比较值落在第二预设误差范围内时,将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收发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位于可通信范围内时,激活通过网络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收发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执行数据收发操作时,从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接收在所述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存在但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并将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存在但在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的特定文件夹中不存在的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外部装置。
CN200910208335.1A 2008-12-11 2009-11-10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Active CN101753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7783.3A CN104777909B (zh) 2008-12-11 2009-11-10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25876A KR101514777B1 (ko) 2008-12-11 2008-12-11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KR10-2008-0125876 2008-12-1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7783.3A Division CN104777909B (zh) 2008-12-11 2009-11-10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3715A CN101753715A (zh) 2010-06-23
CN101753715B true CN101753715B (zh) 2015-05-20

Family

ID=422411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8335.1A Active CN101753715B (zh) 2008-12-11 2009-11-10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CN201510187783.3A Active CN104777909B (zh) 2008-12-11 2009-11-10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7783.3A Active CN104777909B (zh) 2008-12-11 2009-11-10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630583B2 (zh)
KR (1) KR101514777B1 (zh)
CN (2) CN101753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14777B1 (ko) * 2008-12-11 2015-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CN103489294A (zh) * 2012-06-14 2014-01-01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电器控制装置和电器控制方法
CN103458100A (zh) * 2013-01-26 2013-12-18 曾昭兴 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手机号码传送系统
CN103458376A (zh) * 2013-01-26 2013-12-18 曾昭兴 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手机号码传送系统
CN104022804B (zh) * 2013-03-01 2018-0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传递电子名片的方法和系统、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CN104967725A (zh) * 2015-04-30 2015-10-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87783B (zh) * 2015-11-20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4865A (zh) * 2004-02-05 2007-02-14 诺基亚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的ad-hoc连接
WO2008007175A1 (en) * 2006-07-10 2008-01-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fer from a hand held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9484B2 (en) * 2002-06-27 2008-03-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vent-driven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724705B2 (en) * 2003-03-14 2010-05-25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fer of data
KR100668311B1 (ko) * 2004-11-02 2007-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81459A (ko) * 2005-01-07 2006-07-13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의 카메라 손떨림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US8049723B2 (en) * 2005-12-20 2011-11-01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 and method with remote GUI control
US20070296696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Nokia Corporation Gesture exchange
KR100877490B1 (ko) * 2006-11-03 2009-01-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 및 상기 휴대단말을 제어하는 방법
US8024511B2 (en) * 2007-08-31 2011-09-20 Siemens Industry, Inc. Systems, devices, and/or methods to access synchronous RAM in an asynchronous manner
TWI340251B (en) * 2007-10-09 2011-04-11 Univ Nat Taiw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ar tracking of moving target from moving station
JP4352085B2 (ja) * 2007-12-18 2009-10-2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切断制御方法
US8688180B2 (en) * 2008-08-06 2014-04-01 Inthinc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use of a wireless device while driving
KR101514777B1 (ko) * 2008-12-11 2015-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4865A (zh) * 2004-02-05 2007-02-14 诺基亚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的ad-hoc连接
WO2008007175A1 (en) * 2006-07-10 2008-01-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fer from a hand hel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14777B1 (ko) 2015-04-24
US20140099898A1 (en) 2014-04-10
CN104777909A (zh) 2015-07-15
CN104777909B (zh) 2019-07-12
US20100151796A1 (en) 2010-06-17
KR20100067348A (ko) 2010-06-21
US9357337B2 (en) 2016-05-31
US8630583B2 (en) 2014-01-14
CN101753715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3715B (zh) 终端装置及其收发数据的方法
US7688813B2 (en) 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EP2547044A2 (en) Method,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for prioritizing a discovered device list
CN101384028A (zh) 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845522B (zh) 在无线终端中蓝牙通信期间显示文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1505223A (zh) 显示生成设备,显示生成方法,程序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2658803A (zh) 一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方法及车载端
JP3676312B2 (ja) 送信側移動機、受信側移動機、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方法及びサーバ装置
CN101137080A (zh)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8235237A (zh) 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1889470B (zh) 用于多连接的末端终端的内容提供系统、方法、业务服务器、存储单元、转发方法、应用服务器及蜂窝电话
CN110166328A (zh) 一种需求响应设备的测试装置
CN100527105C (zh) 管理设备、输出设备和设备管理方法
KR100711724B1 (ko) 모바일 응용프로그램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간의데이터 전송방법
CN104038654A (zh) 中继装置、客户端装置及方法
CN106131779A (zh) 好友查找方法及装置
CN103207726A (zh) 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快捷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17318221A (zh) 一种充电芯片、充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751153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无线指标控制系统
CN204595794U (zh) Usb电脑切换器信号延长器及延长器系统
CN102339095B (zh) 信息设备的扩展设备和扩展方法
EP18767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menu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EP1271373A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loading and executing an add-in program in the same
CN108702760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0826607B1 (ko) 근거리 통신 모드를 수행하는 휴대 단말기의 대기화면표시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