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3970B -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3970B
CN101743970B CN 200910214226 CN200910214226A CN101743970B CN 101743970 B CN101743970 B CN 101743970B CN 200910214226 CN200910214226 CN 200910214226 CN 200910214226 A CN200910214226 A CN 200910214226A CN 101743970 B CN101743970 B CN 1017439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halofop
butyl
dichloro quinolinic
quinolinic acid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142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3970A (zh
Inventor
刘鹏
于飞
颜石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ONGXUN AG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xun Agri Scienc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xun Agri Science Corp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xun Agri Scienc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2142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3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3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3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有效成份是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的质量份数比为1∶1-1∶50。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累积质量百分比为1-70%。该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在用于防除农田杂草的应用,尤其用于防除水稻田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应用。该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且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为有效成分,用于防除农田杂草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是防治稻田稗草的特效选择性除草剂,对4-7叶期稗草效果突出。选择性强,施药时期的幅度宽,一次施药能控制整个水稻生育期的稗草。还能有效防除鸭舌草、水芹等。该化合物能被萌发的种子、根及叶部吸收,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与生长素类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受害稗草嫩叶出现轻微失绿现象,叶片出现纵向条纹并弯曲。夹心稗受害后叶子失绿变为紫褐色至枯死;水稻的根部能将有效成分分解,因而对水稻安全。该化合物在土壤中有较大的移动性,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由于二氯喹啉酸已在我国广泛使用多年,长年连续单独使用已经使杂草抗药性不断增强,即使不断加大施药剂量,也难以有效控制农田杂草的发生。
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是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中对水稻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品种。氰氟草酯也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在水稻体内,氰氟草酯可被迅速降解为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无活性的二酸态,因而氰氟草酯对水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由于氰氟草酯在水和土壤中降解迅速,对后茬作物安全。氰氟草酯适用于水稻各种栽培方式(如旱育秧、水育秧、直播、抛秧、插秧等),在推荐用量下水稻由苗期到拔节期使用都不会产生药害。氰氟草酯不仅对各种稗草高效,还可防治千金子、马唐、双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进行混配,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其联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或加成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问题及实际防治效果较差,提供一种高效、低毒、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将该农药组合物用于防除农田杂草,尤其用于防除水稻田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有效成份是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的质量份数比为1∶1-1∶50。
进一步:在上述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累积质量百分比为1-70%。该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的应用剂型中的一种。
配制水乳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重量计3%-30%的溶剂和助溶剂,溶剂和助溶剂可以是蓖麻油、变压器油、二甲苯、豆油、机油、柴油、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二醇、乙腈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15%的乳化剂,乳化剂可以是烷基苯磺酸盐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烯基酯、苄基酚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醚,磷酸酯类等。乳化剂可以是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1%-10%的分散剂,分散剂为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及其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盐、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N-甲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5%-8%的防冻剂,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乙二醇、丙二醇、氯化钠、尿素、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5%-8%的稳定剂,稳定剂可以是黄原酸胶、硅酸铝镁、尿素、甲醇、石油醚、可湿性淀粉、甲苯基缩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2%-5%的消泡剂,消泡剂可以是有机硅油、C10-20饱和脂肪酸类、环氧大豆油、碘酰胺、酯醚类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1%的PH值调节剂,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胺、醋酸、盐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5%的增稠剂,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最后用去离子水补至100%。
配制悬浮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重量计1%-10%的溶剂和助溶剂,溶剂和助溶剂可以是蓖麻油、变压器油、二甲苯、豆油、机油、柴油、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二醇、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15%的润湿剂,润湿剂可以是烷基苯磺酸盐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烯基酯、苄基酚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醚,磷酸酯类等。润湿剂可以是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10%的分散剂,分散剂为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及其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5%-8%的防冻剂,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乙二醇、丙二醇、氯化钠、尿素、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5%-8%的稳定剂,稳定剂可以是黄原酸胶、硅酸铝镁、尿素、甲醇、石油醚、可湿性淀粉、甲苯基缩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2%-5%的消泡剂,消泡剂可以是有机硅油、甲醇、乙醇、环氧大豆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1%的PH值调节剂,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胺、醋酸、盐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0%-5%的增稠剂,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配制可湿性粉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重量计1%-30%的润湿剂,润湿剂可以是茶枯、皂角粉、月桂醇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洗衣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3%-30%的分散剂,分散剂可以是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烷基酚聚乙烯醚磺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及其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0%-50%的填料,填料可以是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轻质碳酸钙、蒙脱石、硅藻土、纤维素粉、尿素、树皮粉、硝酸铵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配制水分散粒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重量计1%-20%的润湿剂,润湿剂可以是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磺酸钠和铵盐、烷基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皂角粉、茶枯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20%的分散剂,分散剂可以是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NO、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纳、JFC、丙烯酸均聚物钠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5%-50%的载体,载体可以是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蒙脱石、硅藻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15%的崩解剂,崩解剂可以是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10%的粘结剂,粘结剂可以是淀粉、明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淀粉、环糊精、大豆卵磷脂、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重量计1%-10%的稳定剂,稳定剂可以是石油醚、可湿性淀粉、甲苯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在应用时应注意在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3叶期用药。
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其联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或加成作用,组合物的除草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杂草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农业综合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为进一步了解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本发明人对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混配进行了配方筛选试验:
1.1供试药剂
97.4%氰氟草酯原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提供);
90%二氯喹啉酸原药(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供试材料
稗草(田间收集种子保存);千金子(田间收集种子保存)。
1.3试验仪器
可控日光温室;POTTER精密实验室喷雾塔;电子天平(感量0.1mg);移液管等。
1.4试验方法
1.4.1试验处理设计
(1)氰氟草酯0.5g(a.i.)/667m2;(2)氰氟草酯1g(a.i.)/667m2;(3)氰氟草酯3g(a.i.)/667m2;(4)氰氟草酯5g(a.i.)/667m2;(5)氰氟草酯10g(a.i.)/667m2;(6)二氯喹啉酸30g(a.i.)/667m2;(7)二氯喹啉酸25g(a.i.)/667m2;(8)二氯喹啉酸20g(a.i.)/667m2;(9)二氯喹啉酸15g(a.i.)/667m2;(10)二氯喹啉酸10g(a.i.)/667m2;(11)氰氟草酯1g+二氯喹啉酸50g(a.i.)/667m2;(12)氰氟草酯2g+二氯喹啉酸40g(a.i.)/667m2;(13)氰氟草酯3g+二氯喹啉酸30g(a.i.)/667m2;(14)氰氟草酯4g+二氯喹啉酸20g(a.i.)/667m2;(15)氰氟草酯5g+二氯喹啉酸5g(a.i.)/667m2;(16)空白对照。
(注:g(a.i.)/667m2表示每667平方米施用的有效成分的克数,下同。如0.5g(a.i.)/667m2表示每667平方米施用的有效成分为0.5g。)
1.4.2对稗草的活性试验
按照1.4.1试验处理设计剂量配置药液,先根据试验设计计算出药品用量,然后用电子天平称取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分别先用丙酮溶解,然后再用0.1%吐温80水溶液配制稀释待用。
稗草种子浸种催芽后点播于装有泥土的截面积0.25m2的铁盆内,按设计的试验处理剂量配制好药液后,每盆播100粒,温室内培养至稗草1叶1心期进行处理。按照1.4.1试验处理设计剂量配置药液,用POTTER精密实验室喷雾塔喷施药液,喷液量为每处理50ml,药后保持土壤湿润。每处理重复4次,药后20天称取各处理稗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各处理地上部分和残存稗草为对照的百分数,用Gowing法评价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混配对稗草的联合作用。混配药剂的实际防效按以下公式计算:
E0=X+Y(100-X)/100
式中:X为二氯喹啉酸用量为P时对稗草的鲜重防效;Y为氰氟草酯用量为Q时对稗草的鲜重防效;E0为二氯喹啉酸用量为P时对稗草的鲜重防效+氰氟草酯用量为Q时对稗草的鲜重防效;E为混配药剂的实际防效。E-E0>10%为增效作用;E-E0<-10%为拮抗作用;E-E0值介于理论值±10%为加成作用。
1.4.3对千金子的活性试验
千金子种子浸种催芽后点播于装有泥土的截面积0.25m2的铁盆内,其余同1.4.2。
1.5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混配组合物在质量份数比为1∶1-1∶50之间,5个不同混配比例的混剂对稗草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或加成作用,对千金子表现为加成作用。两者混配防除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是可行的。
表1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混配对稗草的联合作用测定(药后20天)
处理号 试验处理   实际鲜重防效E值(%) E0值(%) E-E0值(%)
  (1)   氰氟草酯0.5g(a.i.)/667m2   41.83   -   -
  (2)   氰氟草酯1g(a.i.)/667m2   55.45   -   -
  (3)   氰氟草酯3g(a.i.)/667m2   67.49   -   -
  (4)   氰氟草酯5g(a.i.)/667m2   74.11   -   -
  (5)   氰氟草酯10g(a.i.)/667m2   79.23   -   -
  (6)   二氯喹啉酸30g(a.i.)/667m2   77.94   -   -
  (7)   二氯喹啉酸25g(a.i.)/667m2   72.03   -   -
  (8)   二氯喹啉酸20g(a.i.)/667m2   58.78   -   -
  (9)   二氯喹啉酸15g(a.i.)/667m2   53.79   -   -
  (10)   二氯喹啉酸10g(a.i.)/667m2   40.10   -   -
  (11)   氰氟草酯0.5g+二氯喹啉酸25g(a.i.)/667m2   97.92   87.17   10.75
  (12)   氰氟草酯1g+二氯喹啉酸20g(a.i.)/667m2   96.94   87.54   9.40
  (13)   氰氟草酯3g+二氯喹啉酸30g(a.i.)/667m2   99.06   86.60   12.46
  (14)   氰氟草酯5g+二氯喹啉酸15g(a.i.)/667m2   96.96   88.04   8.92
  (15)   氰氟草酯10g+二氯喹啉酸10g(a.i.)/667m2   96.55   87.56   8.99
表2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混配对千金子的联合作用测定(药后20天)
处理号 试验处理   实际鲜重防效E值(%) E0值(%) E-E0值(%)
  (1)   氰氟草酯0.5g(a.i.)/667m2   60.12   -   -
  (2)   氰氟草酯1g(a.i.)/667m2   72.22   -   -
  (3)   氰氟草酯3g(a.i.)/667m2   78.62   -   -
  (4)   氰氟草酯5g(a.i.)/667m2   87.27   -   -
  (5)   氰氟草酯10g(a.i.)/667m2   91.85   -   -
  (6)   二氯喹啉酸30g(a.i.)/667m2   61.60   -   -
  (7)   二氯喹啉酸25g(a.i.)/667m2   58.91   -   -
  (8)   二氯喹啉酸20g(a.i.)/667m2   57.24   -   -
  (9)   二氯喹啉酸15g(a.i.)/667m2   42.11   -   -
  (10)   二氯喹啉酸10g(a.i.)/667m2   24.43   -   -
  (11)   氰氟草酯0.5g+二氯喹啉酸25g(a.i.)/667m2   86.74   84.68   2.06
  (12)   氰氟草酯1g+二氯喹啉酸20g(a.i.)/667m2   90.50   88.59   1.92
  (13)   氰氟草酯3g+二氯喹啉酸30g(a.i.)/667m2   96.33   90.86   5.47
  (14)   氰氟草酯5g+二氯喹啉酸15g(a.i.)/667m2   96.78   92.63   4.15
  (15)   氰氟草酯10g+二氯喹啉酸10g(a.i.)/667m2   99.27   93.84   5.43
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其联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或加成作用,组合物的除草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杂草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农业综合治理。
下面结合制剂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材料配方选择可因地制宜而对结果无实质性的影响。
制剂实施例1:
氰氟草酯3%,二氯喹啉酸30%,润湿剂拉开粉5%,分散剂NNO 12%,滑石粉4%,余量为高岭土。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33%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2:
氰氟草酯5%,二氯喹啉酸15%,乳化剂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即乳化剂1601#)15%,润湿剂对油酰胺基苯甲醚磺酸钠5%,分散剂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4%,膨润土3%,黄原胶0.1%,有机硅消泡剂0.4%,丙三醇5%,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2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3:
氰氟草酯10%,二氯喹啉酸10%,十二烷基硫酸钠6%,聚羧酸盐4%,氯化钠2%,聚乙二醇3%,余量为高岭土。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得2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水分散性粒剂。
制剂实施例4:
氰氟草酯1%,二氯喹啉酸20%,N-甲基吡咯烷酮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聚乙烯醇3%,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即乳化剂500#)6%,有机硅消泡剂0.5%,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乳化剂溶解成均匀油相;将上述配方中水溶性组分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制得21%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水乳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1、2: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混配组合物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及施药剂量:
(1)33%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氰氟草酯:30%二氯喹啉酸)(1#-制剂实施例1),亩用制剂80克;
(2)2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悬浮剂(5%氰氟草酯:15%二氯喹啉酸)(2#-制剂实施例2),亩用制剂100克;
对照药剂及施药剂量:
(1)100克/升氰氟草酯乳油,亩用制剂100克(3#);
(2)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60克(4#)。
施药时间:水稻杂草2-3叶期施药,兑水均匀喷雾。
试验结果:见表3,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施药后30天,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水稻直播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2%以上,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均未见药害产生,对水稻安全。
表3、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30天)
供试药剂   制剂使用量(克/亩) 株防效(%) 鲜重防效(%)
  1#   80   92.9   93.5
  2#   100   94.1   96.2
  3#   100   88.7   90.2
  4#   60   84.1   86.5
生物测定实施例3、4: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混配组合物防除水稻秧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
(1)2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水分散性粒剂(10%氰氟草酯:10%二氯喹啉酸)(1#——制剂实施例3),亩用制剂50克;
(2)21%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水乳剂(1%氰氟草酯:20%二氯喹啉酸)(2#——制剂实施例4),亩用制剂100克;
对照药剂:
(1)15%氰氟草酯乳油,亩用制剂50克(3#);
(2)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60克(4#)。
施药时间:水稻播种后20天。
试验结果:见表4,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施药后30天,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水稻秧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0%以上,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均未见药害产生,对水稻安全。
表4、防除水稻秧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30天)
供试药剂   制剂使用量(克/亩) 株防效(%) 鲜重防效(%)
  1#   50   95.4   95.7
  2#   100   90.6   91.9
  3#   50   83.8   91.4
  4#   60   79.6   76.2

Claims (1)

1.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有效成份是氰氟草酯与二氯喹啉酸,其特征在于:质量百分比为 氰氟草酯 10 % ,二氯喹啉酸 1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6 % ,聚羧酸盐 4 % ,氯化钠 2 % , 聚乙二醇 3 % ,余量为高岭土,制得水分散性粒剂。
CN 200910214226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1743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14226 CN101743970B (zh)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14226 CN101743970B (zh)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3970A CN101743970A (zh) 2010-06-23
CN101743970B true CN101743970B (zh) 2013-05-08

Family

ID=4247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14226 Active CN101743970B (zh)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39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7934A (zh) * 2010-11-26 2011-04-27 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052971A (zh) * 2015-08-05 2015-11-18 陆月霞 一种高效除草剂配方
CN105941412A (zh) * 2016-06-21 2016-09-21 创新美兰(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和双草醚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6568A (zh) * 2016-10-19 2017-02-08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除草组合物
CN106577671A (zh) * 2016-10-31 2017-04-26 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氰氟草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二氯喹啉酸的协同除草组合物
CN107136088A (zh) * 2017-07-14 2017-09-08 安徽海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3767A (zh) * 2017-08-04 2017-11-10 安徽圣丰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含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和双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9691466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莎稗磷、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的除草组合物
CN108207994A (zh) * 2018-01-26 2018-06-29 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除草组合物
CN108935469A (zh) * 2018-06-05 2018-12-07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敌稗的增效除草组合物
CN112535174A (zh) * 2020-04-13 2021-03-23 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 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和除草剂
CN115568471A (zh) * 2022-10-19 2023-01-0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水稻稗草的组合物、水基悬浮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963A (zh) * 2008-01-11 2008-07-09 张长平 用于防治水稻杂草千金子和稗草的复合除草剂
CN101595886A (zh) * 2009-07-10 2009-12-09 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水稻田的除草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963A (zh) * 2008-01-11 2008-07-09 张长平 用于防治水稻杂草千金子和稗草的复合除草剂
CN101595886A (zh) * 2009-07-10 2009-12-09 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水稻田的除草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3970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970B (zh)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61867B (zh) 一种含有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04865B (zh) 一种扩大草甘膦杀草谱的除草剂
CN102326549B (zh) 一种含甲基磺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CN102027991B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42123B (zh) 一种水稻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3053610A (zh) 草铵膦和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组合物
CN104068024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53354B (zh) 一种复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99355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3518739A (zh) 一种含有苯唑草酮和莠去津的除草剂
CN107711878A (zh) 含2,4‑滴二甲胺盐和草铵膦的灭生性除草组合物
CN102388894B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
CN102860320A (zh) 一种含氰氟草酯的除草组合物
CN101861868B (zh) 一种含有五氟磺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53353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893994A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
CN101632382A (zh) 含氟硅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967431A (zh) 一种含有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除草组合物
CN107624782A (zh) 一种扩大草甘膦杀草谱的除草剂
CN103120173A (zh) 水稻田除草组合物
CN101861865B (zh) 一种含有精噁唑禾草灵和二氯喹啉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463389A (zh) 一种含有噁嗪草酮与氯氟吡啶酯的除草组合物
CN101999379B (zh) 一种含有二氰蒽醌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46778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XI ZHONGXUN AGRO-CHEM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GDONG ZHONGX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6006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O: 330500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5

Address after: 330500 Jiangxi city of Nanchang province Anyi County Industrial Park metal materials production base (Dongyang Road)

Patentee after: JIANGXI ZHONGXUN AGRO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4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Zhongx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