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1141A -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1141A
CN101741141A CN200910232566A CN200910232566A CN101741141A CN 101741141 A CN101741141 A CN 101741141A CN 200910232566 A CN200910232566 A CN 200910232566A CN 200910232566 A CN200910232566 A CN 200910232566A CN 101741141 A CN101741141 A CN 101741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hip
signal
modul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2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1141B (zh
Inventor
朱志宇
刘维亭
刘汉宇
张冰
王敏
黄巧亮
邱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2325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11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1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1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1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电站运行中用于数据采集、准同步合闸、发电机组状态控制和报警保护的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信号经依次连接的信号输入模块、选择开关和信号调理模块输出,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接电能计量芯片,经过光耦输出到分别与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人机界面模块、CAN通信模块、RS232总线通信模块、外存储器及第一看门狗连接的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连接第二看门狗且控制与其连接的合闸信号输出;本发明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实现对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的计算处理;实时性好、体积较小、外围电路简单,适应各种发电机组调速装置。

Description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在船舶电站运行中用于数据采集、准同步合闸、发电机组状态控制和报警保护。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船舶的发展,船舶电力系统设备越来越复杂,对船舶电网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国内几乎全都采用国外电站管理模块,或者采用PLC自行研发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国外产品的优势是安装调试方便,但调速较快,不适合国内大多数船舶使用的普通发电机机组,而且价格昂贵,维护费用也较高。PLC自行研发电站管理系统的缺点是构造比较复杂,需要较多的外围电路,接线端较多,这在空间相对狭小的船舱中调试维护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集船舶电站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准同步合闸和电站控制、通信和报警、保护和网络监控于一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各机组的电压互感信号、电流互感信号和汇流排的电压互感信号、电流互感信号经依次连接的信号输入模块、选择开关和信号调理模块输出,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接电能计量芯片,电能计量芯片的数据经过光耦输入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分别与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人机界面模块、CAN通信模块、RS232总线通信模块、外存储器及第一看门狗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交换,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连接第二看门狗且控制与其连接的合闸信号输出,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信号输入模块将输入信号进行电压匹配;选择开关和信号调理模块进行信号通道选择和信号调理;电能计量芯片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运算;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根据运算的结果判断电站运行状态,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和报警信息,协调各模块工作,并与各外围器件进行通信;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在收到启动信号后完成对待并电机的准同步合闸;电源模块由汇流排和船用蓄电池供电,两者采用自动切换;人机界面模块显示各种实时运行参数,或输入修改各种参数设定值;CAN通信模块和RS232总线通信模块与上微机保持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专用电能芯片,既实现了A/D转换,又可实现对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的计算处理。针对船舶电站工作环境的特点,采用抗混叠低通滤波方式抑制共模和差模干扰,实时性好、体积较小、外围电路简单,适应各种发电机组调速装置。
2、采用两个嵌入式ARM微处理器分别完成电站控制与准同期合闸判断功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发明总体结构连接图;
图2是图1中信号输入模块1电气原理图;
图3是图1中信号调理模块3和选择开关2电气原理图;
图4是图1中数据处理模块4和光耦5电气原理图;
图5是图1中综合管理模块芯片6电气原理图;
图6是图1中外存储器11和第一看门狗12电气原理图;
图7是图1中准同步合闸模块7和第二外部看门狗13电气原理图;
图8是图1中人机界面模块8的电气原理图;
图9是图1中CAN通信模块10电气原理图;
图10是图1中RS232总线通信模块9电气原理图;
图11是图1中柴油机组控制信号输出部分14电气原理图;
图12是图1中合闸信号输出15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输入信号为各机组的电压互感信号、电流互感信号和汇流排的电压互感信号、电流互感信号;有1~3号机组八路输入信号经依次连接的信号输入模块1、选择开关2和信号调理模块3后,接至电能计量芯片4。数据经过光耦5送至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与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7、人机界面模块8、CAN通信模块10、RS232总线通信模块9、外存储器11及第一看门狗12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交换。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控制与其连接的柴油机组控制信号输出14,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7连接第二看门狗13,并控制与其连接的合闸信号输出15。电源模块16连接上述各部分,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1号机电压信号接到电阻R1,R1输出端经电容C1接地,输出端与芯片U5的13脚连接。1号机电流信号经电阻R3与芯片U1的1脚连接,芯片U1的输出端4脚与芯片U5的14脚连接,经电容C3与地连接,同时4脚经二极管D1和电阻R2与1脚相连。2、3脚相连后经电阻R5接地。2、3号电机和汇流排的输入信号连接方式与此相同,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它们的输出信号依次与芯片U5的15、12、1、5、2、4脚相连。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芯片U5的6、7、8脚直接接地,9、10、11脚与芯片U9的9、10、11脚连接。芯片U1的输出端3脚与芯片U6的8脚连接,芯片U6的1脚经C0接地,6脚直接接地,7、2脚分别接正负5伏的电源5脚作为输出端与芯片U7的5脚相连。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芯片U7的6脚经电阻R21和电容C13的并联结构后与地连接,7、8脚连接方式与此相同,分别经电阻R22、电容C14和电阻R23、电容C15后接地。10脚经电容C16接地,另一端与VDD连接。20脚经电阻R24与13脚相连,17脚和18脚经电容C18、C17并联晶振XT3。22脚连接光耦芯片U8的3脚相连,其5脚接地,芯片U8的2、6、7、8脚连接与VCC,6脚作为芯片U8输出端与芯片U9的83脚相连。
如图5、6所示,本发明的RAM芯片U10的地址线1~5脚、18~27脚、43、44脚分别与U9的88、87、81、80、74~71、66~62、26、55、53、48、47脚连接;芯片U10数据线7~10、13~16、29~32、35~38脚分别与U9的98、105、106、108、109、114~118、124、125、127、129、130脚连线,芯片U10的11、33脚接+3.3V电源,12、34脚接地。外看门狗芯片U11的1、5、6、7分别于芯片U9的69、68、59、135脚相连。芯片U11的2脚经电阻R28与芯片U9的61脚连接,4脚经电容C21与3脚连于VCC。芯片U9的42、49脚与芯片U21的11、12脚连接;芯片U9的131~134、136、137、1、10脚分别与芯片U17的23~28、1、2脚连接;芯片U17的控制引脚4、5、6、16、17脚分别于芯片U9的40、85、5、33、121脚相连;芯片U9的I2C口引脚50、58脚与芯片U15的12、11脚接连;芯片U9的SPI通信口101、122脚与U12的47、53脚连接。芯片U9的141、142脚经电容C19、C20与晶振XT1两端连接;芯片U9的144脚经发光二极管LED5、电阻R25接与电源;芯片U9的21脚经R27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蜂鸣器,集电极经LED7和电阻R26接于VCC;芯片U9的6、25、32、33脚与三八译码器U24、U25的3、2、1脚相连,芯片U9的6脚与U24的触发端6脚相连,芯片U9的8脚与芯片U25的触发端6脚相连。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的芯片U12的27~30、57脚连接于第一看门狗12的芯U13的6、1、2、5脚,U12的3、5脚经电容C30和C31与晶振XT2相连接。U12的10、11、21、33、、34脚作为合闸状态指示输出端,分别与LED5、LED1、LED2、LED3、LED4这5个发光二极管连接,5个发光二极管经电阻R30~R34与电源端相连。U12的13~16脚控制合闸信号输出,分别直接与芯片U38的3、2、1、6脚相连接。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控制器U16的数据线DB0~DB7与单片机U15的1、2、、13、14、15、16、27、28脚连接,控制信号RES、RS、WR、RD分别与U15的5、4、9、8脚相连;U15的3、25、26脚与U14的9、7、6脚连接,U14的1~4、10~13脚与按键SW1~SW9相连,按键SW1~SW9分别经电阻R38~R46与电源连接。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CAN通信芯片U17的14脚经R47与U18的3脚相连,U17的19、20脚与U19的6、7脚相连;U17其它引脚与U9相连,前面已描述,这里就不再重复。U19的6,7脚接CANH和CANL信号,分别经C23、稳压二极管VS1和C24、稳压二极管VS2接地。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RS232总线通信芯片U21负责单片机与上微机的电平转换,将TTL电平转换成RS232电平。U21的1脚经C26与3脚连接,4脚经C28与5脚连接,2和16脚分别经电容C25、C26与VCC连接,6脚经电容C29连接于地,11和12脚与U9的42、49脚相连,13脚经过电阻R58与U23芯片的3脚连接,U23的6脚作为输出端连接于DB9的3号口;同理U21的14脚送出的信号经过光耦U22,与DB9的2脚连接。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1号机增速信号发出电路的光耦U26的3脚经R60接于译码器U24的14脚,U26的输出端6脚经R61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R62接于电源,集电极经电容C32接外部负载。1号机组的减速、升压、降压信号输出的结构与原理完全与1号机组增速相同,其余两台机组的情况也类似。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1号机组合闸信号由U12发出后,由U38的14脚经R109传给光耦U39的3脚,U39的6脚经R110送到Q14的基极,Q1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一面经R111接电源,另一面经电容C44与负载连接。其余两台机组合闸信号的原理和相关电路完全相同。
本发明采用嵌入式设计方案,信号输入模块1将输入信号进行电压匹配、选择开关2和信号调理模块3进行信号通道选择和信号调理,电能计量芯片4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运算;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根据运算的结果判断电站运行状态,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和报警信息,协调各模块工作,并与各外围器件进行通信;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7在收到启动信号后完成对待并电机的准同步合闸;电源模块16由汇流排和船用蓄电池供电,两者自动切换为无间隙切换;人机界面模块8显示各种实时运行参数,或输入修改各种参数设定值。系统通过CAN通信模块10和RS232总线通信模块9与上微机保持通信。

Claims (5)

1.一种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各机组的电压互感信号、电流互感信号和汇流排的电压互感信号、电流互感信号经依次连接的信号输入模块(1)、选择开关(2)和信号调理模块(3)输出,信号调理模块(3)的输出接电能计量芯片(4),电能计量芯片(4)的数据经过光耦(5)输入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分别与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7)、人机界面模块(8)、CAN通信模块(10)、RS232总线通信模块(9)、外存储器(11)及第一看门狗(12)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交换,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7)连接第二看门狗(13)且控制与其连接的合闸信号输出(15),电源模块(16)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信号输入模块(1)将输入信号进行电压匹配;
选择开关(2)和信号调理模块(3)进行信号通道选择和信号调理;
电能计量芯片(4)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运算;
综合管理控制ARM处理器(6)根据运算的结果判断电站运行状态,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和报警信息,协调各模块工作,并与各外围器件进行通信;
准同步合闸ARM处理器(7)在收到启动信号后完成对待并电机的准同步合闸;
电源模块(16)由汇流排和船用蓄电池供电,两者采用自动切换;
人机界面模块(8)显示各种实时运行参数,或输入修改各种参数设定值;
CAN通信模块(10)和RS232总线通信模块(9)与上微机保持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是:信号输入模块(1)包括电压信号输入接到电阻(R1),电阻(R1)输出端经电容(C1)接地,输出端与芯片(U5)的13脚连接;电流信号输入经电阻(R3)与芯片(U1)的1脚连接,芯片(U1)的输出端4脚与芯片(U5)的14脚连接,经电容(C3)与地连接,同时4脚经二极管(D1)和电阻(R2)与1脚相连,2、3脚相连后经电阻(R5)接地;输出信号依次与芯片(U5)的15、12、1、5、2、4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是:选择开关(2)和信号调理模块(3)的芯片(U5)的6、7、8脚接地,9、10、11脚与芯片(U9)的9、10、11脚连接,芯片(U1)的输出端3脚与芯片U6的8脚连接,芯片(U6)的1脚经C0接地,6脚接地,7、2脚分别接正负5伏的电源5脚作为输出端与芯片(U7)的5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数据处理模块(4)和光耦(5)的芯片(U7)的6脚经电阻(R21)和电容(C13)的并联结构后与地连接,7、8脚连接方式与此相同,分别经电阻(R22)、电容(C14)和电阻(R23)、电容(C15)后接地,10脚经电容(C16)接地,另一端与VDD连接,20脚经电阻(R24)与13脚相连,17脚和18脚经电容(C18、C17)并联晶振XT3,22脚连接光耦芯片(U8)的3脚相连,其5脚接地,芯片(U8)的2、6、7、8脚连接与VCC,6脚作为芯片(U8)输出端与芯片(U9)的83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是:综合管理模块芯片(6)、外存储器(11)和第一看门狗(12)包括RAM芯片(U10)的地址线1~5脚、18~27脚、43、44脚分别与芯片(U9)的88、87、81、80、74~71、66~62、26、55、53、48、47脚连接;芯片(U10)数据线7~10、13~16、29~32、35~38脚分别与芯片(U9)的98、105、106、108、109、114~118、124、125、127、129、130脚连线,芯片(U10)的11、33脚接+3.3V电源,12、34脚接地,第一外看门狗(12)芯片(U11)的1、5、6、7分别于芯片(U9)的69、68、59、135脚相连;芯片(U11)的2脚经电阻(R28)与芯片(U9)的61脚连接,4脚经电容(C21)与3脚连于VCC;芯片(U9)的42、49脚与芯片(U21)的11、12脚连接;芯片(U9)的131~134、136、137、1、10脚分别与芯片(U17)的23~28、1、2脚连接;芯片(U17)的控制引脚4、5、6、16、17脚分别于芯片(U9)的40、85、5、33、121脚相连;芯片(U9)的I2C口引脚50、58脚与芯片(U15)的12、11脚接连;芯片(U9)的SPI通信口101、122脚与芯片(U12)的47、53脚连接,芯片(U9)的141、142脚经电容(C19、C20)与晶振XT1两端连接;芯片(U9)的144脚经发光二极管(LED5)、电阻(R25)接与电源;芯片(U9)的21脚经电阻(R27)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蜂鸣器,集电极经发光二极管(LED7)和电阻(R26)接于VCC;芯片(U9)的6、25、32、33脚与三八译码器(U24、U25)的3、2、1脚相连,芯片(U9)的6脚与芯片(U24)的触发端6脚相连,芯片(U9)的8脚与芯片(U25)的触发端6脚相连。
CN2009102325666A 2009-12-07 2009-12-07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1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25666A CN101741141B (zh) 2009-12-07 2009-12-07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25666A CN101741141B (zh) 2009-12-07 2009-12-07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141A true CN101741141A (zh) 2010-06-16
CN101741141B CN101741141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46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256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1141B (zh) 2009-12-07 2009-12-07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11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683A (zh) * 2010-12-08 2011-08-0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全电力推进船舶嵌入式电站监控装置
CN103560584A (zh) * 2013-10-25 2014-02-05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的光伏电站状态监测装置
CN113064371A (zh) * 2021-03-23 2021-07-02 博鼎汽车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仪控制的船舶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683A (zh) * 2010-12-08 2011-08-0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全电力推进船舶嵌入式电站监控装置
CN103560584A (zh) * 2013-10-25 2014-02-05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的光伏电站状态监测装置
CN113064371A (zh) * 2021-03-23 2021-07-02 博鼎汽车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仪控制的船舶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141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58417Y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整车控制器
CN206528429U (zh) 电动汽车can总线整车控制器
CN101741141B (zh) 嵌入式船舶电站管理系统
CN202956883U (zh) 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分布式数据监测系统
CN207075027U (zh) 一种船舶数据采集和传输控制终端系统
CN108107178A (zh) 一种无人船牵引式水质检测装置
CN206050039U (zh) 一种基于z源逆变器的混合动力船舶推进装置
CN206050040U (zh) 基于改进z源逆变器的新能源船舶电路推进装置
CN202770563U (zh)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能计量与监测仪
CN205450696U (zh) 一种基于can通讯的船舶发动机集中监控系统
CN206164213U (zh)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配电控制电路
CN206596010U (zh) 一种rs‑422总线系统的实时监控器
CN211880165U (zh) 一种用于小型有缆水下机器人的综合控制器
CN211123732U (zh) 一种船舶用监测装置
CN205051693U (zh) 一种基于obd系统的便携蓝牙诊断设备
CN102527170A (zh) 基于无线及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ffu群控系统
CN106683390A (zh) 一种户用光伏储能逆变器与电能计量表的通讯系统
CN208077395U (zh) 一种皮带传输系统的保护装置
CN205185897U (zh)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
CN103176435A (zh) 实现分布式控制系统与测量设备互连的接口装置及方法
CN20582600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CN205899797U (zh) 基于电力载波的电压参数采集系统
CN104215908A (zh) 一种网络化数字传感模块的蓄电池组监控方法
CN206147868U (zh) 一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
CN112763792B (zh) 智能电流传感器、基于智能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采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anghaigu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Assignor: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201232000077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mbedded ship power s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100616

Record date: 201206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