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494B -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494B
CN101729494B CN 200810169593 CN200810169593A CN101729494B CN 101729494 B CN101729494 B CN 101729494B CN 200810169593 CN200810169593 CN 200810169593 CN 200810169593 A CN200810169593 A CN 200810169593A CN 101729494 B CN101729494 B CN 101729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erminal
server
sessio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695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494A (zh
Inventor
李凤军
加赞法尔·阿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1695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9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4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其中,该方法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来自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接收由接收终端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并根据发送终端预置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根据设置信息进行第二消息的传输处理。使用本发明,通过将第二消息发送到发送用户的第一消息发送终端,将第二消息以及第一消息发送到发送用户的非第一消息发送终端,使得用户的终端都能够正确阅读第二消息的内容,解决了在用户具有多终端的情况下第二消息无法正确显示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网络向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化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电信业务逐步转移到IP化的下一代网络,例如,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计划二(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2,简称为3GPP2)以及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 and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简称为TISPAN)标准组织都将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 Protocol,简称为SIP)作为下一代核心网络的基础协议,并且,应用SIP协议的IP网络逐渐成为业务应用的网络基础。 
在基于SIP协议的网络中,通常用户可在多个终端上使用相同的号码。按照目前消息交互方式,发送方发送消息到接收方,并且要求接收回执或者阅读报告的情况下,如果发送方有多个终端,按照用户设置的信息,回执或阅读报告会发送到发送方的多个终端上,然而,由于非发送终端的其它终端没有相应的已发送消息,这样, 在这些终端没有与回执或阅读报告中携带的消息ID相对应的内容,回执或阅读报告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目前,针对在用户具有多终端的情况下,回执或阅读报告无法在非发送终端上正确发挥作用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在用户具有多终端的情况下回执或阅读报告无法在非发送终端上正确发挥作用的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发送终端和/或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 
根据本发明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来自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接收由接收终端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并根据发送终端预置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根据设置信息进行第二消息的传输处理。 
进一步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转发第一消息的处理具体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获取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发送终端的标识。 
进一步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该方法可以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获取第二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发送终端的标识,并根据标识获取发送终端的设置信息。
进一步地,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已经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进行传输处理的操作具体为: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第二消息发送至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此外,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转发第一消息的处理可进一步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保存第一消息。之后,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进行传输处理的操作具体为: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发送其保存的第一消息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第二消息发送至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另一方面,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转发第一消息的处理具体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此时,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进行传输处理的操作具体为: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存储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第二消息发送至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优选地,第二消息为以下之一:回执、阅读报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发送终端和/或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 
根据本发明的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包括:用于将来自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转存模块,用于将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或者在本地存储第一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接收终端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根据用户偏好服务器中发送终端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消息、或进一步将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存储或转存模块的第一消息发送至确定的终端。 
进一步地,第二发送模块还可以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已经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和/或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将第二消息发送至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存储的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发送至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发送终端和/或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 
根据本发明的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用户偏好服务器,其中,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转存模块,用于将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或者在本地存储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接收终端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根据用户偏好服务器中发送终端的设置信息 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消息、或进一步将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或转存模块存储的第一消息发送至确定的终端; 
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来自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的第一消息; 
用户偏好服务器用于存储发送终端预置的设置信息。 
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消息发送到发送用户的第一消息发送终端,并且将第二消息以及与第二消息对应的第一消息都发送到发送用户的非第一消息发送终端,使得用户的终端都能够正确阅读第二消息的内容,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用户具有多终端的情况下,第二消息无法在非发送终端上正确显示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的优选处理实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方法应用的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的结构的具体实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消息发送到发送用户的第一消息发送终端,并且将第二消息或者进一步将与第二消息对应的第一消息都发送到发送用户的非第一消息发送终端,使得这些终端能够正确查看返回的第二消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发送用户的非第一消息发送终端虽然接收到第二消息但是无法正确阅读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发送终端和/或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的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的结构。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10、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12、用户偏好服务器14。下面具体描述上述各服务器的功能。
(一)会话和消息服务器10 
如图2所示,会话和消息服务器1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00,用于将来自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转存模块102,用于将第一发送模块100发送的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12或者在本地存储该第一消息; 
接收模块104,用于接收由接收终端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 
确定模块106,用于在接收模块104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根据用户偏好服务器14中发送终端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108,用于将第二消息、或进一步将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12或转存模块102存储的第一消息发送至确定的终端; 
进一步地,第二发送模块108还可以包括:判断子模块1080,用于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已经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和/或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一发送子模块1082,用于将第二消息发送至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二发送子模块1084,用于将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12存储的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发送至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二)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12 
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12用于存储来自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的第一消息;
此外,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12还可以被用户终端访问。 
(三)用户偏好服务器14 
用户偏好服务器14用于存储发送终端预置的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可以是偏好设置信息,且可以包括诸如将第二消息发送到发送用户的哪几个终端的信息。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将第二消息发送到发送用户的第一消息发送终端,并且将第二消息以及与第二消息对应的第一消息都发送到发送用户的非第一消息发送终端,使得用户终端能够得到完整正确的消息交互记录。 
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发送终端和/或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处理过程: 
步骤S302,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来自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步骤S304,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接收由接收终端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并根据发送终端预置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
步骤S306,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根据设置信息进行第二消息的传输处理。 
下面详细描述上述处理过程。 
(一)步骤S302 
在发送终端要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时,该第一消息首先由发送终端发送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获取并记录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发送终端的标识,并且将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 
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第一消息发送到接收终端; 
(二)步骤S304 
接收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向发送终端反馈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首先被发送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该第二消息可以为回执或阅读报告中的之一; 
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获取第二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发送终端的标识,并根据标识获取发送终端的设置信息; 
(三)步骤S306 
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根据获取的设置信息进行第二消息的传输处理;该处理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已经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第二消息发送至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情况二,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方式一:可以由会话和消息服务器保存第一消息;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发送其保存的第一消息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第二消息发送至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或者 
方式二: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在转发第一消息时将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并且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其接收的第二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第二消息的终端中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触发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与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进行同步,使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获取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的优选处理过程的信令流程,该处理流程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图5示出了图4所示方法应用的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的结构的具体实例。 
如图5所示,该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包括融合业务系统A和融合业务系统B,这两个系统之间已实现互联,融合业务系统A和融合业务系统B分别包括会话和消息处理服务器(A和B),且融合业务系统A进一步包括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和用户偏好服务器,此外,用户A归属于融合业务系统A,用户B归属于融合业务系统B, 并且,用户A有三个号码彼此相同的终端,即,终端设备A1、A2、A3。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的优选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401至步骤4010,具体如下: 
步骤401:用户A使用终端A1发送第一消息到用户B(即,上述接收终端),第一消息途经融合业务系统A(的会话和消息处理服务器A)和融合业务系统B(的会话和消息处理服务器B),并且,要求用户B返回第二消息(即,回执或者阅读报告),该第一消息首先发送到融合业务系统A(对应于上述步骤S302); 
步骤402:会话和消息服务器A将用户A(即,上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保存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A,该第一消息中携带标识有第一消息发送终端A1的终端信息的消息标识信息(即,上述方式二中的第一消息保存处理); 
步骤403:用户B发送回执或阅读报告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B; 
步骤404:会话和消息服务器B转发回执或阅读报告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A,消息中带有对应的消息标识信息(即,上述标识包含有第一消息发送终端A1的终端信息); 
步骤405:会话和消息服务器A从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获得已完成发送消息同步的终端标识信息(步骤403、步骤404、和步骤405对应于上述步骤S304的处理); 
步骤406:会话和消息服务器A从用户偏好信息、运营商策略判断,需要将回执或阅读报告发送给终端A1和终端A2,终端A3不必接收回执或阅读报告,通过将终端A1和终端A2的终端标识与上述从媒体存储服务器A获得的已完成发送消息同步的终端标识进 行比较,确定终端A2需要同步第一消息的内容,而终端A1可直接接收回执或阅读报告消息,会话和消息服务器A将回执或阅读报告消息发送给A1终端; 
步骤407: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发送指示消息到终端A2,要求A2与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同步,获得与上述消息标识信息对应的消息内容; 
步骤408:终端A2依据消息标识信息从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A同步获得已发送的消息内容(即,第一消息),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对终端A2进行标识,表明终端A2已完成发送消息的内容同步; 
步骤409:终端A2完成第一消息内容同步后,发送消息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A,告知已完成第一消息内容的获取,消息中携带消息标识信息(上述第一消息的标识信息); 
步骤410:会话和消息处理服务器A依据消息标识找到回执或阅读报告消息,并将其发送到终端A2。终端A2依据消息标识将回执和阅读报告内容与已发送的消息内容联系在一起,此时,用户收到回执或阅读报告后,就可查看对应于第一消息的具体内容,即,查看回执或阅读报告(步骤406至步骤410对应于上述步骤S306的处理)。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消息发送到发送用户的第一消息发送终端,并且将第二消息以及与第二消息对应的第一消息都发送到发送用户的非第一消息发送终端,使得用户的终端都能够正确阅读第二消息的内容,得到正确的回执或阅读报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用户具有多终端的情况下,回执或阅读报告无法在非发送终端上正确显示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终端在消息交 互的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无法阅读回执或阅读报告的错误,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所述发送终端和/或所述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接收由所述接收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并根据所述发送终端预置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
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根据所述设置信息进行所述第二消息的传输处理,其中,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中已经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进行所述传输处理的操作具体为: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和/或,在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转发所述第一消息的处理进一步包括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一消息的情况下,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中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进行所述传输处理的操作具体为: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发送其保存的所述第一消息到所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转发所述第一消息的处理进一步包括:
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标识,并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设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在转发所述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并且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将其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存储至所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确定的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中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进行所述传输处理的操作具体为:
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触发所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与所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进行同步,使所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以下之一:回执、阅读报告。
7.一种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所述发送终端和/或所述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转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或者在本地存储所述第一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接收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根据用户偏好服务器中所述发送终端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或进一步将所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或所述转存模块存储的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确定的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进一步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中已经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和/或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存储的所述第一消息以及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8.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系统,用于在发送终端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具有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实现所述发送终端和/或所述其他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的消息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会话和消息服务器、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用户偏好服务器,其中,
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转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存储至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或者在本地存储所述第一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接收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根据所述用户偏好服务器中所述发送终端的设置信息确定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或进一步将所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或所述转存模块存储的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确定的所述终端;
所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来自所述会话和消息服务器的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用户偏好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发送终端预置的所述设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进一步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需要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终端中已经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和/或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进行了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消息和媒体存储服务器存储的所述第一消息以及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未进行发送消息内容同步的终端。
CN 200810169593 2008-10-15 2008-10-15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69593 CN101729494B (zh) 2008-10-15 2008-10-15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69593 CN101729494B (zh) 2008-10-15 2008-10-15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494A CN101729494A (zh) 2010-06-09
CN101729494B true CN101729494B (zh) 2013-06-12

Family

ID=4244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695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494B (zh) 2008-10-15 2008-10-15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9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9152B (zh) * 2011-11-22 2014-05-21 Wistron Corp 於簡訊服務中獲得回報訊息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494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901B (zh) 内容导向网络环境中的终端和中间节点以及终端和中间节点的通信方法
US20090180420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system
WO2008062313A3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91005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策略执行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89844A (zh) 用于通知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19215B (zh) 通信路由器
CN110808948B (zh) 远程过程调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31127A (zh) 文件传输方法及客户端
CN101656656B (zh) 基于异构化移动通信网络的报文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130845A (zh) 回执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4125545A (zh) 信息的发送、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0502135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nits of messag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73648A (zh) 应用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29494B (zh)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系统、以及会话和消息服务器
CN101184267B (zh) 业务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1166129A (zh) 获取应用服务器标识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3312753A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090092127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598735B (zh) 建立应用会话的方法、设备和相应通知
CN107155177B (zh) 一种实现VoLTE短信业务的方法、系统及HSS
CN101729434A (zh)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融合业务系统
CN101729436A (zh) 消息的获取方法及融合消息业务系统
CN102263808A (zh) 一种会话控制服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65067B (zh) 业务数据同步系统、设备及方法
WO2023155739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TE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505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0012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21

Address after: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Bauhinia Road No. 68

Patentee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