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262B -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262B
CN101729262B CN2009102211171A CN200910221117A CN101729262B CN 101729262 B CN101729262 B CN 101729262B CN 2009102211171 A CN2009102211171 A CN 2009102211171A CN 200910221117 A CN200910221117 A CN 200910221117A CN 101729262 B CN101729262 B CN 101729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hip
information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1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262A (zh
Inventor
李泽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211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9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其中方法包括将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通过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非网管型交换机包括: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用于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信息读取模块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性配置的缺陷,实现了非网管交换的大量信息的灵活配置,满足了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

Description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机产品根据其是否具备可管理性可以划分为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型交换机,交换机的核心芯片是交换芯片,通过交换芯片来保证交换机的交换功能,而交换芯片需要一定的配置才能够正常地工作。在现有技术中,交换芯片的配置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方式为通过将芯片的配置管脚上拉到高电平或下拉到低电平来实现芯片的配置;另一种方式为通过CPU芯片来实现对交换芯片的配置进行管理。上述第二种方式可以实现交换芯片的功能的灵活动态配置,但其只适用于存在CPU芯片的网管型交换机,而非网管型交换机只能采用第一种配置方式。而由于芯片的配置管脚的数量有限,则能够进行的配置的变化有限,只能实现交换芯片的基本配置,且如果要实现多个配置的组合,则需要使用多个独立的开关模块。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非网管型交换机只能通过配置管脚的上下拉电平来进行配置,使得交换机在出厂时仅能固定成一种配置模式,或仅能实现一两个关键配置的切换。但随着其他网络通信设备的发展,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如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将交换机端口可以配置成不同的速率,需要关闭或打开交换机的流量控制功能,需要将多个交换机端口聚合在一起以提升网络带宽等等,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配置已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性配置的缺陷,实现非网管交换的大量信息的灵活配置,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改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包括:
将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
通过交换芯片读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配置信息;
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包括:
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用于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
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配置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读取模块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通过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并通过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寄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性配置的缺陷,实现了非网管交换的大量信息的灵活配置,满足了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改善了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中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中交换芯片中各配置寄存器的配置信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中的具体实现方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三中的具体实现方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将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
步骤102,通过交换芯片读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
步骤103,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通过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并通过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寄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性配置的缺陷,实现了非网管交换的大量信息的灵活配置,满足了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改善了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灵活性。
图2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将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
由于交换芯片是交换机的核心芯片,交换芯片可以完成交换机的交换协议的处理,从而保证交换机的交换功能。因此,本实施例在实现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即对非网管型交换机的不同交换功能进行配置时,先对非网管型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内部的配置寄存器进行配置,即设置配置寄存器的配置信息。本实施例主要针对应用环境较复杂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情况,交换芯片可能需要配置上百条配置信息,其中,不同配置寄存器可能对应不同的配置信息,相同的配置寄存器也会包含多个不同的配置信息。在获取到用户可能需要的交换机功能后,将这些交换机功能对应的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本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主要用于存储交换芯片的配置信息,由于这些配置信息需要保证在交换机下电的情况下仍然有效地保存,因此配置信息存储芯片可以采用非易失性存储结构,例如常用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以下简称:EEProm)、串行闪存(Flash)等。EEProm是一种容量较小的非易失性存储芯片,而串行Flash是目前主流使用的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广泛使用在电子产品中。本步骤为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保存交换芯片内部的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该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在交换芯片内部包含多个配置寄存器,本步骤分别将多个配置寄存器各自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保存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其中,每个配置寄存器包含一个地址信息和至少一个配置信息,该地址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即该配置寄存器所包含的配置信息。本步骤可以具体为采用固定地址长度和固定数据长度的方式将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交替地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即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以M字节长度为基本的存储单元,在M字节中以交换芯片的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开始,假设交换芯片的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长度为N字节,而剩余的M-N字节的长度就是对应的配置寄存器的配置信息,则在一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配置信息是交替存储的。而由于在交换芯片中包含多个配置寄存器,一个配置寄存器可能包含多个配置信息,假设配置寄存器1的地址信息为A,该配置寄存器1包含3个配置信息A1、A2和A3,配置寄存器2的地址信息为B,该配置寄存器2包含3个配置信息B1、B2和B3,配置寄存器3的地址信息为C,该配置寄存器3包含3个配置信息C1、C2和C3。在进行存储时,每个配置信息均与对应的地址信息单独作为一个存储单元进行存储,不同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分别存储不同的配置信息,即采用三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来对上述配置信息和地址信息进行存储。图3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中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存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中交换芯片中各配置寄存器的配置信息示意图,以图3和图4所示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第一套配置信息,即第一个存储单元中可以存储地址信息A(地址000)和配置信息A1(1001),即0001001;地址信息B(地址001)和配置信息B1(1011)存储在第一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二个存储单元中,即0011011;地址信息C(地址010)和配置信息C1(1111)存储在第一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三个存储单元中,即0101111。则如果根据第一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时,根据配置信息0001001配置后的配置寄存器1的工作模式为100M、流控、复位、半双工,配置寄存器2,根据配置信息0011011和0101111可以分别对配置寄存器2和配置寄存器3的工作模式进行配置,当然,配置寄存器2和配置寄存器3的配置信息对应的工作模式与配置寄存器1中包含的速率、流控方式等是不同的,可以为其他的工作模式,如端口打开或关闭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交换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类似地,在第二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一个存储单元中可以存储地址信息A和配置信息A2,地址信息B和配置信息B2存储在第二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二个存储单元中,地址信息C和配置信息C2存储在第二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三个存储单元中。在第三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一个存储单元中可以存储地址信息A和配置信息A3,地址信息B和配置信息B3存储在第三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二个存储单元中,地址信息C和配置信息C3存储在第三个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第三个存储单元中。
步骤202,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开关切换电路,根据切换信号,通过开关切换电路控制交换芯片读取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一台非网管型交换机可以实现多种不同配置的目的,将该交换机具备的多种配置信息存储在该交换机的交换芯片内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本步骤具体地为在一台交换机中包含多片配置信息存储芯片,每片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分别存储不同的配置信息,然后通过开关模块和开关切换电路对交换芯片所读取的芯片进行切换,实现交换芯片对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读取,从而获取到不同的配置信息。参见图5,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二中的具体实现方案示意图,图5中的开关模块可以为交换机的拨动开关、按钮等控制器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开关模块来达到改变交换机的配置的目的。具体地,在用户需要对当前交换机的配置进行更改时,用户通过操作开关模块生成切换信号,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发送到开关切换电路。开关切换电路在接收到开关模块发送的切换信号之后,将与交换芯片连接的电路切换到对应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上,同时复位交换芯片,使得交换芯片重新读取新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的配置信息,从而达到交换机的配置切换的目的。其中,开关切换电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切换,如可以采用切换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数据通道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采用切换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地址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切换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供电电源的方式。下面以切换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供电电源为例对切换过程进行介绍,继续参见图5,交换机在正常启动的情况下,默认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A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当交换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切换成另外一种配置工作,此时,用户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送给开关切换电路,开关切换电路首先将配置信息存储芯片A的电源切断,同时将配置信息存储芯片B的电源打开,最后复位交换芯片。交换芯片重新复位后就会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B的配置信息,从而完成了交换机配置的切换。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方案只是以两种不同配置切换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其同样适用于多种不同配置的切换,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提供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还包括:通过管脚配置将交换芯片设置为直接读取外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信息。交换芯片在进行配置信息的读取之前,需要对交换芯片的管脚进行设置,通过配置交换芯片的管脚,将交换芯片配置为直接读取外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信息,这样,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每个地址信息对应的配置寄存器的配置信息便可以被交换芯片读取并写入交换芯片内部的各个配置寄存器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提供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当读取到的配置信息为连续的多组“FF”信息时,结束配置信息的读取过程。交换芯片在通过配置信息存储芯片进行配置信息的读取时,由于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可能只有一部分内容是有用的配置信息,其中还包含一部分无用信息,如果没有结束的判断标准,交换芯片会不停地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内容,这样无用信息也会配置到交换芯片中。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判断配置信息是否已经读取完毕,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判断方法为,以连续的多组“FF”数据来指示交换芯片配置信息已经结束,当交换芯片连续读取几组M字节长度的全FF(即全1)信息后就会停止初始化,开始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则不会将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无用信息读取到配置寄存器中进行配置。
步骤203,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配置寄存器。
在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通过配置信息存储芯片读取到各个配置寄存器的配置信息后,将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配置寄存器中,根据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地址信息与配置信息的存储结构,可以获取到每个配置信息对应的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便可以对配置寄存器进行配置。假设交换机包含三个配置,其一为交换机速率可以配置为100M或1000M,其二为交换机流控可以配置为流控打开或关闭,其三为交换机端口状态可以配置为端口打开或者关闭。现需要将交换机配置为1000M、开流控以及端口关闭的状态,或者将交换机配置为100M、关流控以及端口打开的状态,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配置方法,可以通过编写两个配置信息,将两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配置信息被交换芯片读取后便可以用来配置交换芯片的配置寄存器,这样便可以实现交换机的多种配置的目的。而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配置管脚的方式,则需要设计三个开关,分别将每个配置管脚配置成需要的配置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通过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并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开关切换电路,并通过开关切换电路控制交换芯片读取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寄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性配置的缺陷,实现了非网管交换的大量信息的灵活配置,满足了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改善了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灵活性,有效地扩展了非网型管交换机的适用性。
图6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将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1的实施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2,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交换芯片,根据切换信号调整交换芯片的管脚配置,使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不同存储空间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一台非网管型交换机可以实现多种不同配置的目的,将该交换机具备的多种配置信息存储在该交换机的交换芯片内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本步骤具体地为在一片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存储空间存储不同的配置信息,然后通过开关模块对交换芯片所读取的芯片进行切换,实现交换芯片对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读取,从而获取到不同的配置信息。参见图7,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三中的具体实现方案示意图,图7中的开关模块可以为交换机的拨动开关、按钮等控制器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开关模块来达到改变交换机的配置的目的。具体地,当客户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息传递给交换芯片后,通过调整交换芯片的管脚配置,交换芯片调整配置信息的默认读取的地址,由配置信息存储空间A切换到配置信息存储空间B,同时启动复位重新读取配置信息,已完成配置的切换。这种方式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二的优势在于,其仅使用一片配置信息存储芯片,可以简化电路的设计,同时可以节省芯片的数量,但是此方式中的交换芯片需要支持从不同的地址空间来读取配置信息。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图7所示的方案只是以两种不同配置切换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其同样适用于多种不同配置的切换,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提供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还包括:通过管脚配置将交换芯片设置为直接读取外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信息。交换芯片在进行配置信息的读取之前,需要对交换芯片的管脚进行设置,通过配置交换芯片的管脚,将交换芯片配置为直接读取外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信息,这样,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每个地址信息对应的配置寄存器的配置信息便可以被交换芯片读取并写入交换芯片内部的各个配置寄存器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提供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当读取到的配置信息为连续的多组“FF”信息时,结束配置信息的读取过程。交换芯片在通过配置信息存储芯片进行配置信息的读取时,由于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可能只有一部分内容是有用的配置信息,其中还包含一部分无用信息,如果没有结束的判断标准,交换芯片会不停地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内容,这样无用信息也会配置到交换芯片中。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判断配置信息是否已经读取完毕,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判断方法为,以连续的多组“FF”数据来指示交换芯片配置信息已经结束,当交换芯片连续读取几组M字节长度的全FF(即全1)信息后就会停止初始化,开始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则不会将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无用信息读取到配置寄存器中进行配置。
步骤603,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配置寄存器,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3的实施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通过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并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交换芯片,根据切换信号调整交换芯片的管脚配置,使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不同存储空间中的不同配置信息,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寄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性配置的缺陷,实现了非网管交换的大量信息的灵活配置,满足了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改善了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灵活性,有效地扩展了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适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发明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该非网管型交换机可以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装置可以包括配置信息存储芯片1、信息读取模块2和配置模块3。其中,配置信息存储芯片1用于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存储芯片1可以具体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信息读取模块2用于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1中的不同配置信息,该信息读取模块2可以具体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交换芯片。配置模块3用于根据信息读取模块2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1可以具体用于采用固定地址长度和固定数据长度的方式将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交替地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信息读取模块2可以包括第一信号传送单元和第一信息读取控制单元,参见上述图5。其中,第一信号传送单元用于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开关切换电路,第一信息读取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信号,通过所述开关切换电路控制交换芯片读取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或者,本实施例中的信息读取模块2可以包括第二信号传送单元和第二信息读取控制单元,参见上述图7。其中,第二信号传送单元用于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交换芯片;第二信息读取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切换信号调整所述交换芯片的管脚配置,使所述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不同存储空间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装置还可以包括:读取结束模块,用于当信息读取模块2读取到的配置信息为连续的多组“FF”信息时,结束配置信息的读取过程。本实施例中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模块,用于通过管脚配置将所述交换芯片设置为直接读取外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通过设置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信息读取模块和配置模块,通过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并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交换芯片,根据切换信号调整交换芯片的管脚配置,使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不同存储空间中的不同配置信息,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寄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单一性配置的缺陷,实现了非网管交换的大量信息的灵活配置,满足了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改善了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灵活性,有效地扩展了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适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
通过交换芯片读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配置信息;
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
所述通过交换芯片读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包括:
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开关切换电路;
根据所述切换信号,通过所述开关切换电路控制交换芯片读取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或者,
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交换芯片;
根据所述切换信号调整所述交换芯片的管脚配置,使所述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不同存储空间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包括:
采用固定地址长度和固定数据长度的方式将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交替地存储在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读取到的配置信息为连续的多组“FF”信息时,结束配置信息的读取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管脚配置将所述交换芯片设置为直接读取外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信息。
5.一种非网管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用于存储配置寄存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
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配置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读取模块读取到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配置寄存器;
所述信息读取模块包括:
第一信号传送单元,用于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开关切换电路;
第一信息读取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信号,通过所述开关切换电路控制交换芯片读取不同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或者,
第二信号传送单元,用于通过开关模块将切换信号传送到交换芯片;
第二信息读取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信号调整所述交换芯片的管脚配置,使所述交换芯片读取配置信息存储芯片中不同存储空间中的不同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网管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存储芯片具体用于采用固定地址长度和固定数据长度的方式将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地址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信息交替地进行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网管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读取结束模块,用于当所述信息读取模块读取到的配置信息为连续的多组“FF”信息时,结束配置信息的读取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网管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通过管脚配置将所述交换芯片设置为直接读取外部的配置信息存储芯片的信息。
CN2009102211171A 2009-11-03 2009-11-03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Active CN101729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11171A CN101729262B (zh) 2009-11-03 2009-11-03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11171A CN101729262B (zh) 2009-11-03 2009-11-03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262A CN101729262A (zh) 2010-06-09
CN101729262B true CN101729262B (zh) 2012-12-12

Family

ID=4244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11171A Active CN101729262B (zh) 2009-11-03 2009-11-03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9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936A (zh) * 2013-04-28 2013-08-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网络设备的方法
CN103840984B (zh) * 2014-02-28 2018-02-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无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文件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57058B (zh) * 2015-12-04 2018-07-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物理按钮实现交换机端口聚合的方法及设备
CN105959140A (zh) * 2016-04-29 2016-09-21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网管型交换设备的在线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06325919A (zh) * 2016-08-11 2017-01-1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PCIE Redriver的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06953960B (zh) * 2017-03-02 2019-10-08 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可配置弱特征累计的wdh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375558A (zh) * 2018-12-12 2019-02-22 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交换机的自动切换电路、装置及方法
CN110995467B (zh) * 2019-11-07 2022-12-13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非网管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的方法和第一交换机
CN110995502B (zh) * 2019-12-18 2022-06-2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管理方法、装置、交换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564A (zh) * 2003-04-25 2004-12-01 Ip 采用软配置的数据交换
CN1725695A (zh) * 2004-11-25 2006-01-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1414972A (zh) * 2008-11-18 2009-04-22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更新方法及其更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0700B2 (en) * 2007-01-31 2011-05-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distributing 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564A (zh) * 2003-04-25 2004-12-01 Ip 采用软配置的数据交换
CN1725695A (zh) * 2004-11-25 2006-01-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1414972A (zh) * 2008-11-18 2009-04-22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更新方法及其更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262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262B (zh)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非网管型交换机
CN101853207B (zh) 存储装置
CN101986305B (zh) 一种文件系统的操作方法及一种通信装置
CN101140531A (zh) 快速申请内存的方法
CN112035381B (zh) 一种存储系统及存储数据处理方法
CN112771493B (zh) 将写入流分离到多个分区中
EP2310936A1 (e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CN101344861B (zh) 一种智能卡内存管理方法
EP2248023A1 (en) Extended utilization area for a memory device
CN107329694B (zh) 数据存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设备
EP1057363A1 (en) Prioritized-buffer management for fixed size packets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US20110059628A1 (en) Secure digital card with two micro-sd cards in striping data access
CN102467351A (zh) U盘及其快速切换存储与启动的方法
CN103197962A (zh) 多进程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303651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CN103297350A (zh) 一种信元交换系统的实现方法和交换设备
US10782914B2 (en) Buffer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5004146A (zh) 固态存储硬盘和固态存储硬盘的控制方法
CN102591836A (zh) 通信连接器pin脚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CN113778907A (zh) 存储设备
TWI435216B (zh) 用來進行超區塊管理之方法以及記憶裝置及控制器
CN113986137A (zh) 存储装置和存储系统
CN101770345B (zh) 建立逻辑地址空间的方法、访问存储装置的方法及存储架构
CN105912279B (zh) 固态存储回收系统及固态存储回收方法
CN102681970A (zh) 信号处理器的配置方法及信号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2 19 Building, Citrus Industrial Park, 618 Jinshan Road,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RUIJIE NETWORKS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2 19 Building, Citrus Industrial Park, 618 Jinshan Road,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Fujian Star Network Ruijie Network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