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136B -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136B
CN101729136B CN200810217095.7A CN200810217095A CN101729136B CN 101729136 B CN101729136 B CN 101729136B CN 200810217095 A CN200810217095 A CN 200810217095A CN 101729136 B CN101729136 B CN 1017291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downlink
spacing value
ratio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70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136A (zh
Inventor
徐宏亮
肖恩·麦克贝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70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实现控制信息接收的方法,包括:接收下行上行比例信息;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根据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该方法的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根据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这样不用在空口传送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从而节省空口的资源,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节省终端的电源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有基站(Base Station,BS)和终端(Mobile Station,MS)。BS和MS通过空中链路进行通信,一种常见的BS控制式的通信方式为:BS指配一定的资源给MS,MS根据BS指配的资源去解析相应的下行数据或者相应的上行数据。这里所说的指配是控制信息中的一种,MS通过BS的指配信息获得自己的资源。所谓下行是BS发送给MS的方向,上行是MS发送给BS的方向。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O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的资源指配为: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频分多址)技术,并且将不同时频资源调度给不同的用户。采用OFDM技术提高了频谱效率,也使得资源的指配产生了二维的概念:指配资源的时候,既要指配时间上的资源又要指配频域上的资源。现有标准将时频二维的资源划分成若干个逻辑的单位时频资源,例如在IEEE(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6e采用的就是OFDMA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频谱效率。IEEE802.16e在下文称为16e。 
目前IEEE802组织正在制定IEEE802.16m的标准,下面我们简称为16m。现在16m的帧结构是20ms一个超帧,其中有4个5ms的帧,每个帧中有8个子帧。针对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来说在5ms的帧 里面有一些是下行子帧也有一些是上行子帧。下行上行比例(DL/UL ratio)给出了一帧中的哪些子帧是上行子帧,哪些子帧是下行子帧。现有16m标准给出的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可以是1或者2或者3或者4。 
现有技术指示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2个比特来表示1,2,3,4这4个值,在广播信道上携带2比特的控制信息的间隔,用以指示哪些帧有指配信息,此方法增加了广播信道的开销;第二种方法是在任意下行子帧上发送指配信息,MS在每个帧或者子帧尝试解析自己的控制信息,这样对MS的电源较为浪费,因为MS有可能在某个帧或子帧根本没有控制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TDD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一种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 
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根据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下行上行比例; 
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根据所述间隔值发送控制信息。 
一种终端,包括:上下行比例接收单元、间隔值获取单元以及控制信息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上下行比例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下行上行比例;
所述间隔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所述控制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根据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里接收控制信息。 
一种基站,包括:上下行比例发送单元、间隔值计算单元以及控制信息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上下行比例发送单元,用于,发送上下行比例; 
所述间隔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发送单元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控制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间隔值计算单元计算的间隔值,发送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与基站以可通信方式连接,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根据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由上面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MS根据获取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这样不用在空口传送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节省了空口的资源,提高了空口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MS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去接收自己的控制信息,节省了MS的电源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三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四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在于将TDD系统中的下行上行比例直接映射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TDD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参见附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下行上行比例信息; 
步骤102:根据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几种情况: 
定义一张表来表示下行上行比例和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的映射关系。 
  
下行上行比例 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1:7 1
2:6 1
3:5 2
4:4 2
5:3 3
6:2 3
7:1 4
表一 
表一中下行上行比例的前面一个数字表示下行子帧数,后面一个数字表示上行子帧数。本发明所有实施例都是如此,以下不再赘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可以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得到。本发明不限定下行上行比例和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本表只给出了一种下行上行比例与间隔值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也不限定用于子帧级的比例,同样可用于帧级比例,表一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在表一中设计的对应关系中,当MS解析到下行上行比例是5:3时,根据表一,MS可得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为3,则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可能有该MS的控制信息,这样它只需要解析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而不用解析每个子帧。 
一个下行上行比例值也可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间隔值,参见表二: 
下行上行比例 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1:7 1
2:6 1
3:5 2,1
4:4 2,1
5:3 3,2
6:2 3,2
7:1 4,3
表二 
表二中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可以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以及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减1得到。 
由表二,当MS解析到下行上行比例是5:3时,MS根据表二可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是2或者3,同时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来通知MS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是2或者3中的哪个值,这样需要1bit的开销,相对于2bit的开销减少了1bit。对于个下行上行比例值也可对应两个以上间隔值,原理相同。比如在这1bit中指示是2或者3中的3,那么MS就知道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可能有自己的控制信息,这样它只需要解析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而不用解析每个子帧。 
步骤103:根据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根据步骤102中获得需要接收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接着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比如间隔值为3时,BS将在第0个和第3个子帧上发送控制信息,MS也相应地在第0个和第3个子帧上去接收控制信息。 
与上面对应,在基站侧,一种TDD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如下,可分三步: 
向终端发送下行上行比例; 
根据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根据计算得到的发送控制信息间隔值发送控制信息。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的几种情况,只是在优选的方案中使用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TDD系统中实现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接收下行上行比例以及16e/16m共存比例(16e/16m ratio)。这里16e/16m共存比例指的是16e系统和16m系统的下行子帧数的比例; 
步骤202:根据下行上行比例以及16e/16m共存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可以定义一张表来表示下行上行比例以及16e/16m共存比例和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的映射关系,如表三: 
Figure G2008102170957D00061
表三 
表三与表一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分了一部分的子帧给16e系统。一般来说当有控制信息的子帧分给了16e那么接下来的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减1个下行子帧都给了16e系统,但是当下行子帧不够的时候就到下行子帧的结束处为止。比如,当下行上行比例为5:3并且间隔值为3时,如果第0个子帧分给16m系统,且第3个子帧分给16e系统,那么第4个子帧也会分给16e系统,但是第5个子帧为上行子帧,所以分给16e系统的下行子帧是第3个子帧和第4个子帧。 
由表三的对应关系,当MS解析到下行上行比例是5:3,16e/16m的比例是0:1时,MS可根据表三获知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为3,则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可能有该MS的控制信息,这样该MS只需要接收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而不用接收每个子帧。 
另一种对应关系表如下,一个下行上行比例以及16e/16m可对应多个间隔值:
Figure G2008102170957D00081
表四 
表四与表二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分了一部分的子帧给16e系统。不同的地方在于分了一部分的子帧给16e系统。一般来说当有控制信息的子帧分给了16e那么接下来的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减1个下行子帧都给了16e系统,但是当下行子帧不够的时候就到下行子帧的结束处为止。比如,当下行上行比例为5:3并且间隔值为3时,如果第0个子帧分给16m系统,且第3个子帧分给16e系统,那么第4个子帧也会分给16e系统,但是第5个子帧为上行子帧,所以分给16e系统的下行子帧是第3个子帧和第4个子帧。 
在表四中设计的对应关系中,当MS解析到下行上行比例是5:3以及16e/16m共存比例为0:1的时候MS就会知道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是2或者3,同时BS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来通知MS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是2或者3中的哪个值,这样需要1bit的开销,相对于2bit的开销还是减少了。比如在 这1 bit中指示是2或者3中的3,那么MS就知道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可能有自己的控制信息,这样它只需要接收每帧中的第0个以及第3个子帧,而不用接收每个子帧。 
步骤203:根据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根据步骤202中确定需要发送控制信息的帧或者子帧,接着就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接收控制信息。例如当下行上行比例为5:3以及16e/16m共存比例为0:1的时候,根据表三的规则BS将在第0个和第3个子帧上发送控制信息,MS也相应地在第0个和第3个子帧上去接收控制信息。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下行上行比例就能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这样不用在空口传送全部的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达到节省空口的资源,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MS只需要在一部分帧或者子帧上接收自己的控制信息,节省了MS的电源能耗。 
基于上述思想,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一种TDD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终端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包括:上下行比例接收单元301、间隔值获取单元302以及控制信息接收单元303,其中, 
所述上下行比例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下行上行比例; 
所述间隔值获取单元302,用于根据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所述控制信息接收单元303,用于根据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里接收控制信息。 
基于上述思想,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基站,包括: 
下行上行比例发送单元401,用于向终端发送下行上行比例; 
间隔值计算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发送单元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控制信息发送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间隔值计算单元计算的间隔值,发送控制信息。 
这里基站发送控制信息与终端接收控制信息相对应,通过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避免了在空口上传输间隔值,节省了空口资源。 
同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与基站以可通信方式连接。 
本通信系统的终端,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根据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相应地,本通信系统的基站,用于向系统的终端发送下行上行比例;根据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据所述间隔值发送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根据获取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这样不用在空口传送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节省了空口的资源,提高了空口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MS在相应的帧或者子帧去接收自己的控制信息,节省了MS的电源能耗。 
本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所述下行上行比例为下行子帧数和上行子帧数的比例;
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具体包括: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得到,或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以及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减1得到;
根据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上行比例具体包括1:7、2:6、3:5、4:4、5:3、6:2、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下行上行比例值对应一个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下行上行比例值对应两个以上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上行比例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所述下行上行比例为下行子帧数和上行子帧数的比例;
间隔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接收单元接收的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具体包括: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得到,或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以及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减1得到;
控制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间隔值获取单元获取的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值获取单元由一个下行上行比例值得到一个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值获取单元由一个下行上行比例值得到两个以上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
8.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下行上行比例,所述下行上行比例为下行子帧数和上行子帧数的比例;
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具体包括: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得到,或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以及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减1得到;
根据所述间隔值发送控制信息。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上行比例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下行上行比例,所述下行上行比例为下行子帧数和上行子帧数的比例;
间隔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发送单元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计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具体包括: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得到,或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以及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减1得到;
控制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间隔值计算单元计算的间隔值,发送控制信息。
1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与基站以可通信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上行比例,所述下行上行比例为下行子帧数和上行子帧数的比例;根据所述下行上行比例获得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具体包括: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得到,或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以及由下行子帧数除以2并向上取整减1得到;根据所述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隔值在相应的帧或子帧上接收控制信息。
CN200810217095.7A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1729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7095.7A CN101729136B (zh)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7095.7A CN101729136B (zh)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36A CN101729136A (zh) 2010-06-09
CN101729136B true CN101729136B (zh) 2014-03-12

Family

ID=42449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7095.7A Active CN101729136B (zh)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913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389A (zh) * 2006-09-20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CN101222272A (zh) * 2008-01-28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CN101237311A (zh) * 2008-02-29 2008-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下行比例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62322A (zh) * 2008-03-21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下行比例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99836A (zh) * 2008-04-30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位置指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389A (zh) * 2006-09-20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CN101222272A (zh) * 2008-01-28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CN101237311A (zh) * 2008-02-29 2008-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下行比例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62322A (zh) * 2008-03-21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下行比例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99836A (zh) * 2008-04-30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位置指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36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4971B (zh) 用于窄带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9025684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 demodulation in a clustered DFT-spread OFDM transmission scheme
CN101795145B (zh)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11492703A (zh) 用于ss/pbch块频率位置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71463B (zh) 一种发送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27157A1 (zh)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EP342915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KR20200007913A (ko)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7079471A (zh) 发送上行信息、发送与接收下行信息、系统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252775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参数配置及指示方法
CN10302665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扩展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37520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2934374A (zh) 发送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估计信道的方法、移动终端、基站和无线通信系统
WO2018157714A1 (en)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05427B (zh) 一种基于ofdm的td-scdma系统无线帧传输方法
EP3970301A1 (en) Pdcch structure for coverage limited scenarios
CN105103479A (zh) 用于小区发现另一个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6750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快速测距的方法和系统
JP2017528959A (ja) データフレームを伝送するための伝送装置及び方法
JP596960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の柔軟な送信
US2010017772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identification with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255077A (zh) 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68653B2 (en) Base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6877986A (zh) 一种窄带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6427B (zh) 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