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0559A - 助听器、助听装置、助听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助听器、助听装置、助听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0559A
CN101720559A CN200980000426A CN200980000426A CN101720559A CN 101720559 A CN101720559 A CN 101720559A CN 200980000426 A CN200980000426 A CN 200980000426A CN 200980000426 A CN200980000426 A CN 200980000426A CN 101720559 A CN101720559 A CN 101720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hearing aids
pattern
search
h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000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0559B (zh
Inventor
房川歌津衣
横仓惠美
高木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0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0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0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05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8Remote control, e.g. of amplification,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4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between microphone and amplifier or using Tcoils

Abstract

助听器(100)佩戴在用户的耳朵,将声音进行放大后输出。具体而言,具有:作为拾音部的传声器(110),对声音进行拾音;无线通信部(130),从以无线连接的外部装置接收用于使搜索用声音输出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放大器(140),对被输入的声音进行放大;作为输出部的耳机(150),输出由放大器(140)进行放大后的声音;以及工作切换部(120),对助听模式和被搜索模式交互地进行切换,该助听模式是使放大器(140)以第一放大比率对由传声器(110)进行拾音后的声音即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该被搜索模式是按照接收了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使放大器(140)以比第一放大比率大的第二放大比率对该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

Description

助听器、助听装置、助听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被丢失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地找到的助听器。
背景技术
以往,考虑到外观,耳聋者多选择可插入耳孔的助听器。此类助听器具有安装有传声器等电子电路和电池等的主机盒、有扬声器孔的外耳道插入部、和覆盖电池的盖部,并在整体上构成能够插入耳孔内的形状、尺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也有这样的助听器,即,因为助听器附有带子,所以不容易丢失或因不注意而掉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而轻度耳聋者因为对如上所述的整天使用的需求低,所以在使用能够插入耳孔的助听器的情况下,戴上摘下的频度变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82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24022号公报
然而,随着以往的能够插入耳孔的助听器的小型化,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存在一旦助听器不见了重新找出不见了的助听器很麻烦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听器,能够在助听器不见了的情况下容易地找出该助听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助听器,佩戴在用户的耳朵,将声音进行放大后输出。具体而言,具有:拾音部,对声音进行拾音;无线通信部,从以无线连接的外部装置接收用于使搜索用声音输出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放大部,对声音进行放大;输出部,输出由所述放大部进行放大后的声音;以及工作切换部,对助听模式和被搜索模式交互地进行切换,所述助听模式是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一放大比率对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助听用声音是由所述拾音部进行拾音后的声音,所述被搜索模式是按照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二放大比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第二放大比率比所述第一放大比率大。
根据上述构成,以比通常的放大比率大的放大比率(第二放大比率)对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并输出,因此即使在该助听器不见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发现。另外,“声音”包含助听用声音和搜索用声音。并且,对“外部装置”不作特别地限定,例如,包括双耳助听器中的另一方的助听器,以及控制双耳助听器的遥控器等。而且,“声音”是包括音乐等的概念(sound),不限定于人发出的声音(voice)。
该助听器还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示出用户的残存听力的频带的参数。而且,也可以是,所述放大部,在所述被搜索模式下,以所述第二放大比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中的所述参数所示出的频带进行选择性地放大。因为助听器的用户一般耳朵不好用,单纯地输出搜索用声音有听不到的情况。因此,通过根据用户的残存听力对搜索用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输出,使其更容易发现。
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助听器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搜索用声音。而且,也可以是,所述放大部,当由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之时,以所述第二放大比率对从所述存储部读取的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所述无线通信部,从外部装置接收所述搜索用声音。而且,也可以是,所述放大部,当由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之时,以所述第二放大比率对该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
而且,也可以是,该助听器具有输出延迟部,所述输出延迟部在所述被搜索模式下,将由所述放大部以所述第二放大比率进行放大后的所述搜索用声音,按规定的延迟时间进行延迟后,输出到所述输出部。据此,能够防止自己对着外部装置说的声音和从不见了的助听器输出的声音重合。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延迟时间在0.2秒以上,且在5秒以下。因为一个音节的持续时间的最小值为0.2秒,所以最好是延迟时间在此以上。而如果延迟时间过长,则有可能用户会误认为不见了的助听器不在自己能够听到的范围内。因此,最好使持续时间在上述范围内。
而且,也可以是,所述工作切换部还切换到搜索模式,所述搜索模式是所述工作切换部控制所述无线通信部使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发送到另一方的助听器的模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工作切换部,在所述搜索模式下,使所述无线通信部将由所述拾音部进行拾音后的声音作为所述搜索用声音发送到另一方的助听器。据此,双耳助听器中的一方不见了的情况下,能够活用另一方具有的拾音部以及无线通信部来进行搜索。
本发明所涉及的助听装置,具有:第一助听器,所述第一助听器是佩戴在用户的一侧耳朵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以及第二助听器,所述第二助听器是佩戴在用户的另一侧耳朵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助听器的无线通信部和所述第二助听器的无线通信部进行以下工作:在所述第一助听器以及所述第二助听器两者都是助听模式的情况下,利用第一通信模式交互地进行无线通信,在所述第一助听器是搜索模式,且所述第二助听器是被搜索模式的情况下,利用第二通信模式交互地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通信范围比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通信范围大。
双耳助听器经常进行无线通信,以使两个助听器之间的设定值同步或互相监督对方是否在正常工作。在此,以“助听模式”使用一对助听器的情况下,能够在用户的左右耳间的距离进行通讯就可以。因此,以通信范围小,且消耗电力小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而双耳助听器中的一方不见了的情况下,比起电力消耗应该优先助听器的发现。因此,以通信范围大且消耗电力大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而且,还可以是,该助听装置具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向所述第一助听器或所述第二助听器无线发送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遥控器通常用于使第一助听器以及第二助听器的设定值同步等。在此,通过从遥控器输出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即使在双耳助听器的双方都不见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发现。
本发明所涉及的助听方法,是佩戴在用户的耳朵的助听器将声音进行放大后输出的助听方法。具体而言,包括:拾音步骤,对声音进行拾音;无线通信步骤,从以无线连接的外部装置接收用于使搜索用声音输出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放大步骤,对声音进行放大;输出步骤,输出由所述放大部进行放大后的声音;以及工作切换步骤,在所述放大步骤中对助听模式和被搜索模式交互地进行切换,所述助听模式是以第一放大比率对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助听用声音是在所述拾音步骤进行拾音后的声音,所述被搜索模式是按照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以第二放大比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第二放大比率比所述第一放大比率大。
本发明所涉及的集成电路,将声音进行放大后输出。具体而言,具有:拾音部,对声音进行拾音;无线通信部,从以无线连接的外部装置接收用于使搜索用声音输出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放大部,对声音进行放大;输出部,输出由所述放大部进行放大后的声音;以及工作切换部,对助听模式和被搜索模式交互地进行切换,所述助听模式是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一放大比率对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助听用声音是由所述拾音部进行拾音后的声音,所述被搜索模式是按照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二放大比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第二放大比率比所述第一放大比率大。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助听器来实现,也能够作为实现助听器的功能的集成电路、或使计算机执行这样的功能等的程序来实现。而且,不言而喻,这样的程序能够通过CD-ROM等记录介质以及互联网等传送介质来使其流通。
通过本发明的助听器,能够使正在寻找的助听器按照需要发出容易寻找的声音,以使其变得容易找到。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助听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1B示出实施例1所涉及的助听器以“助听模式”以及“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图1C示出实施例1所涉及的助听器以“助听模式”以及“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图2示出实施例1所涉及的助听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3A示出实施例2所涉及的助听器以“助听模式”以及“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图3B示出实施例2所涉及的助听器以“助听模式”以及“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图4A示出实施例3所涉及的助听器以“助听模式”以及“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图4B示出实施例3所涉及的助听器以“助听模式”以及“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图5A示出高频渐降型耳聋的用户的听力特性和在此情况下的滤波特性的图。
图5B示出低频障碍型耳聋的用户的听力特性和在此情况下的滤波特性的图。
图6A示出实施例4所涉及的遥控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6B示出实施例4所涉及的助听器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图7A示出实施例5所涉及的遥控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7B示出实施例5所涉及的助听器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数据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调整装置
100、100A、100B、200A、200B、300A、300B、400B、500B助听器
110传声器
120、220、420工作切换部
130、492无线电通信部
140、340放大器
150耳机
260延迟器
370、470、570存储部
371参数
472、572声源数据
490遥控器
49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A~图1C、以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助听器进行说明。另外,图1A是示出助听器100的构成的方框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助听器100具有作为拾音部的传声器110、工作切换部120、无线通信部130、放大器(放大部)140、和作为输出部的耳机150。典型的是,以两个构成相同的助听器100作为一组双耳助听器(助听装置)来使用。
传声器110对助听器100的周边的声音进行拾音。工作切换部120对助听器100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具体而言,对助听模式、搜索模式和被搜索模式交互地进行切换。无线通信部130进行与外部装置之间的信号的收发。放大器140对被输入的声音进行放大。耳机150输出由放大器140进行放大后的声音。
典型的是,无线通信部130在一对助听器100之间进行设定信息的收发以使相互的设定值同步,或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0秒)进行通信以相互确认另一方是否在正常工作。并且,无线通信部130收发后述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搜索用声音等。另外,对无线通信的种类不进行特别的限定,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红外线、蓝牙(bluetooth)等。
放大器140将从工作切换部120取得的声音进行放大并输出到耳机150。另外,实施例1所涉及的放大器140能够按照助听器100的模式变更放大比率。对具体的构成不进行限定,可以是能够任意地变更放大比率的放大器,也可以是以放大比率互不相同的多个放大器来构成且工作切换部120按照工作模式来选择使用哪一个放大器。
另外,在图1B所图示的箭头示出使助听器100A以“助听模式”以及“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信号的传输。而在图1C所图示的箭头示出使助听器100B以“助听模式”以及“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信号的传输。并且,图2是示出各工作模式下的助听器100A、助听器100B的工作的流程图。
在助听器100A以“助听模式”工作的情况下(S10的“助听模式”),工作切换部120监视传声器100的助听用声音的输入(S11)。如果检测出传声器110输入了助听用声音(S11的“是”),则工作切换部120控制放大器140,使放大器140以第一放大比率对传声器110拾音后的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S12)。然后,由耳机150输出被放大后的助听用声音(S13)。
另外,所谓第一放大比率是指由耳机150输出的助听用声音能够被佩戴助听器100的用户清楚地听到的程度的放大比率。并且,因为助听器100B以“助听模式”工作的情况也与此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并且,助听器100A以“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S10的“搜索模式”),工作切换部120控制无线通信部130,使无线通信部130向助听器100B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S21)。然后,工作切换部120监视传声器110的搜索用声音的输入(S22)。如果检测出传声器110输入了搜索用声音(S22的“是”),则工作切换部120控制无线通信部130,使无线通信部130向助听器100发送由传声器110进行拾音后的搜索用声音(S23)。
而且,助听器100B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S10的“被搜索模式”),工作切换部120监视无线通信部130的搜索用声音的输入(S31)。如果检测出无线通信部130输入了搜索用声音(S31的“是”),则工作切换部120控制放大器140,使放大器140以第二放大比率对无线通信部130接收的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S32)。然后,由耳机150输出放大后的搜索用声音(S33)。
另外,所谓第二放大比率是指即使在距助听器100有几米(在安静的环境下为几十米)远的位置也能听到由耳机150输出的搜索用声音的程度的放大比率。也就是说,第二放大比率比第一放大比率大。
佩戴双耳佩戴助听器100有几点好处。例如,在左右侧的哪一侧被搭话都能够听见、在噪音中的听取能力变强、或知道发出声音的方向等对听取能力和声源方向知觉有效果。并且,因为双耳加成效果,比起以单耳听声音的情况,听觉的灵敏性变高。其结果,比起以单耳助听的情况,能够降低要设定的再生声压,减小耳朵的负担。因为这样的好处,能够预测到今后对双耳助听器的利用会增多。而喜欢使用以不显眼、小型、完全塞入耳孔为特点的超小型CIC(Completely Inthe Canal:完全耳道式)型、或以无堵塞感为特点的小型开放耳(openfitting)型助听器等的耳聋者在增多,可以预料到助听器会向对外观和舒适度等都考虑到的形状的助听器发展。
但是,作为小型且佩戴感小的助听器的缺点,可举出即使未注意而掉落也因为觉察不到而导致不知道掉落在何处这样的缺点。尤其是轻度耳聋者,因为即使未整天佩戴助听器日常生活也无障碍,因此有在一会儿佩戴一会儿摘下的过程中丢失的情况。助听器的主要用户为老年人,其视力降低的情况也很多,小型助听器一旦丢失很难找到。并且,在很多人聚集的集会场所等两位以上的老年人聚集的地点,有过丢失两个以上的助听器的例子,发生与其他人的助听器弄混等,寻找助听器的方法需要得到改善。
如果是双耳助听器,会有只丢失一个的情况,也会有两个都丢失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例1,仅就双耳助听器中的一个助听器100B丢失的情况,说明改善对策。
利用图1B、图1C以及图2说明双耳助听器的助听器100A、100B中的一个丢失的情况下的有效的搜索方法。另外,设定图1B所示的助听器100A为留在手边的一方,图1C所示的助听器100B为被丢失的一方来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中,用户通过对留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的传声器110发出声音,并使助听器100B对该声音进行扩音来搜索助听器100B。在此情况下,助听器100A作为发送声音的发送机,而助听器100B作为接收助听器100A发送的声音并输出搜索用声音的接收机来进行工作。对于助听器100B,为了输出搜索者的声音信息,活用内部装有的助听用扬声器(耳机150)。
以“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100A将由搜索者输入到传声器110的搜索用声音,由无线通信部130(作为无线发送部工作)发送到助听器100B。而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100B,则由无线通信部130(作为无线接收部工作)接收助听器100A发送的搜索用声音。然后,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100B,为了将由放大器140以第二放大比率放大后的搜索用声音通知给搜索者,由耳机150进行输出。据此,借助助听器100发出的搜索用声音,能够找出很难以目视来进行搜索的微小的助听器100B。
另外,能够通过手动操作设在助听器100的模式切换用开关(图示省略)来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但是,从其他工作模式切换到“被搜索模式”,是当接收了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之时进行。
并且,实施例1所涉及的双耳助听器还可以具有遥控器(图示省略)。遥控器能够保持左右助听器100A、100B同步地设定音量等设定信息。并且,遥控器还可以具有对搜索用声音进行拾音的传声器(图示省略),以及向助听器100A、100B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以及搜索用声音的无线通信部(图示省略)。
据此,因为能够由遥控器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以及搜索用声音,并使由助听器100A、100B输出该搜索用声音,所以在助听器100A、100B两者都丢失了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并且,由遥控器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以及搜索用声音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助听器100的“搜索模式”。
根据所述构成,在丢失了双耳助听器中的一个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双耳助听器的无线通信功能,向留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的传声器110或遥控器发话,被丢失的一个助听器100B就会输出该声音。借助该声音寻找被丢失的助听器100B,就会容易发现。并且,因为耳机(扬声器)150输出所发出的语句,所以能够向在助听器100B的附近的人传达“这是某某的助听器”等来自失主的信息。并且,不需要用于积蓄声源的格外的存储器,所以能够削减内存。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将“搜索模式”和“被搜索模式”作为各自单独的工作模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被搜索模式和搜索模式作为一个工作模式(例如“非助听模式”)。也就是说,以非助听模式工作的助听器100,由无线通信部130发送传声器110进行拾音后的声音(搜索模式的工作),由放大器140以第二放大比率对无线通信部130接收的声音进行放大,并由耳机150输出(被搜索模式的工作)。
并且,也可以是,为了眼睛看不清的用户,如果助听器100检测出丢失,则自动地切换到非助听模式。也可以是,作为自动地切换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的丢失检测方法,助听器100A和助听器100B相互监视通信状态,在确认到一定时间以上的通信延迟或超时次数在一定次数以上时,分别从“助听模式”自动地切换到“非助听模式”。并且,作为其他的切换定时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即分别判别声音环境并在有很大的不同时,或检测出掉落的声音、掉落的冲击等时,或检测后过了一定的时间的情况等,判断为丢失状态等方法。
而且,也可以是,助听器100具有报知工作模式的切换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等工作模式显示部。如果此LED指示灯亮灯、改变颜色、或闪烁等来报知工作模式的变更,则用户容易知道切换的状态。因为存在遥控器中装配有液晶画面等显示装置的情况,所以在液晶画面显示当前的工作模式来代替LED指示灯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并且,以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或遥控器切换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因为助听器100A是小型的,如果采用开关则不容易操作。因此,作为对手不好使的人或施行了防寒措施而很难用手操作的情况下的对策,也可以是,将拾音用传声器110和声音识别装置、或将拾音用传声器110和声音检知装置装配到助听器100A或遥控器,通过声音识别或声音检知来进行的声音启动,来切换工作模式。
也可以是,在装备声音启动的情况下,作为识别或检知的判断基准,将被识别的语句包含规定的关键词句的情况、或由被输入的声音分析声音的特征,进行感情或状态的检测,将检测出用户慌张的状态、困扰的状态等情况作为判断的基准。此时的用户的慌张的状态或困扰的状态,可以利用应用了一般的声音识别手法,即利用了在内部预设特征参数,对规定时间的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与特征参数一致的情况来进行判断,这样的技术来实现。
但是,因为声音识别的识别率为100%的情况不存在,或为了能达到100%使电路或内装的程序的容量变大,所以有不能在小型的助听器100装配声音识别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可考虑到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识别错误。为此,如果以声音来进行工作模式切换,接受声音的输入后,需要向用户确认是否可以进行模式的切换。
例如,在以“搜索模式开始”作为规定的关键词句,用户输入了“搜索模式开始”的情况下,作为确认发出“可以开始搜索模式吗?”这样的声音、合成音或按此标准的工作音,监视用户的声音的输入。此后,用户发出了解信号,例如“是”等预先规定的声音、或一般被识别为了解的声音。并且,在识别出表示了解的关键词句的情况下,切换模式。据此,防止因为关键词句的识别错误而致的模式的切换,导致助听器100B发出异常的声音或声压级的变化。
并且,留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或遥控器实施了工作模式的切换的情况下,用户通过观看、或以声音、光可以确认工作模式的切换,但是通常不能对被丢失的一方的助听器100B进行确认,也不能以手动进行切换。所以,在留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或遥控器的工作模式已切换为“非助听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由无线通信部130向被丢失的助听器100B通知模式的切换(例如,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以此来将被丢失的助听器100B的工作模式切换为“非助听模式”。
并且,也可以是,在将留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切换到“非助听模式”的情况下,由无线通信部130同时将遥控器也切换到“非助听模式”。如果遥控器是可以显示工作模式的,则用户容易确认工作模式的切换。以遥控器切换双耳助听器的两个助听器的工作模式,并用留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确认模式,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如此这般,通过将遥控器以及双耳助听器的所有助听器全部切换为“非助听模式”,在遥控器也装配有传声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遥控器和留在手边的助听器100A双方来进行搜索。
向遥控器输入搜索用声音来进行搜索的情况下,即使所有的助听器100A和100B的工作模式被切换为“非助听模式”,如果不能识别被丢失的助听器100B,则会在助听器100A、100B双方发出由遥控器输入的搜索用声音。搜索用声音有可能非常大,如果耳中插有助听器100A,则有可能该声音会使用户不快。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由遥控器输入搜索用声音的情况下,设置选择向助听器100A和100B中的哪一方发送搜索用声音的开关,按压了开关时,以佩戴了助听器100A的用户能够听到的声压级发出报知音。或者,通过使LED指示灯亮灯、闪烁、LED指示灯改变颜色、使助听器100A振动等来事先警告会发出搜索用声音。
并且,对于无线通信,可以以遥控器、助听器100A、以及100B相互间利用蓝牙等进行通信,在无线能够到达的范围内进行搜索。对于双耳助听器,在进行抑制噪音或强调声音等信号处理时,或左右两边出现处理时间差而修正耳机输出的声音的时间差时等,需要双耳间进行通信以求同步。利用用于双耳间通信的通信手段,以“非助听模式”进行声音通信,则不需要对助听器100A、100B附加新的收发机,能够实现小型化设计。
并且,助听器100A、100B的无线通信部可以分别改变以“助听模式”工作的情况下和以“非助听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的通信模式。具体而言,助听器100A、100B双方以“助听模式”工作的情况下,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而在助听器100A、100B中的一方以“搜索模式”工作,而另一方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在此,第二通信模式与第一通信模式相比,通信范围广,消耗电力大。例如,可以是,第一通信模式是利用电磁感应的通信,第二通信模式是利用蓝牙的通信。而且,也可以是,任意一方利用红外线进行通信。
或者,也可以是,第一以及第二通信模式是相同的通信方式,而输出声压级不同。例如,可以是,第一以及第二通信模式都是利用蓝牙的通信,第二通信模式的情况下输出声压级比第一通信模式高。据此,能够在30厘米~几十米程度的范围内任意地选择助听器100A、100B的通信范围。
按上述构成,将助听器100A、100B佩戴在左右耳使用的情况(“助听模式”的情况)下,因为是以通信范围窄且消耗电力少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所以能够长时间连续使用。而搜索不见了的助听器100B的情况下,以通信范围广且消耗电力大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所以即使距离助听器100B一定的距离,也能够确定地点。
并且,也可以是,助听器100具有所有的功能都在工作(电力供给到所有的功能块)的通常模式,和仅有包括工作切换部120以及无线通信部130的一部分的功能在工作(电力仅被供给到一部分的功能块)的省电模式。并且,也可以是,省电模式的助听器100当接收了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之时,转移到通常模式。
据此,到用户发觉丢失了助听器100B为止以省电模式待机,在开始搜索的定时(即,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转移到通常模式,所以即使丢失后经过了很长时间,能够发现助听器100B的概率也很高。
而且,也可以是,如在旅行之处丢失的情况等需在大范围搜索的情况下,通过经由近处的接入点(access point)的网络通信,进行更大范围的搜索。近几年,机场或地铁、咖啡馆或酒店中,所提供的能够使用无线局域网的热点(hot spot)增多。利用这样的线路,在助听器之间或助听器和助听器遥控器之间进行通信,在家就能进行大范围搜索。
(实施例2)
其次,参照附图3A以及3B,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助听器200A、200B进行说明。另外,图3A是表示以“助听模式”以及“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200A的数据流程的方框图。图3B是表示以“助听模式”以及“被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200B的数据流程的方框图。并且,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编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2所涉及的助听器200B还在放大器140和耳机150之间具有延迟器(输出延迟部)260。该延迟器260暂时保持由放大器140输出的声音,将其延迟规定的时间后输出到耳机150。
工作切换部220在工作切换部120的工作之上,还进行控制延迟器260的工作。具体而言,仅在助听器200B的工作模式为“被搜索模式”的情况下,使延迟器260工作。另外,图3A所示的助听器200A中,也在放大器140和耳机150之间配置有延迟器(图示省略),但是以“助听模式”以及“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不需要延迟器260工作,所以将图示省略。
在实施例1,有可能存在因为输入到助听器100A的传声器110的搜索用声音和助听器100B的耳机150输出的搜索用声音相重合,而导致不能区别所说的声音和所听到的声音的情况。为此,在实施例2,追加延迟器260,使由助听器200B的耳机150输出的搜索用声音的输出定时延迟规定的时间。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以在助听器200B的放大器140和耳机150之间设置延迟器260,仅使其在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工作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搜索用声音的输出定时进行延迟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构成。例如,助听器200A的工作切换部120和无线通信部130之间设置延迟器。然后,可以是,在助听器200A以“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由该延迟器对传声器110拾音后的搜索用声音进行延迟后,由无线通信部130进行发送。
有关延迟时间,如果输入到助听器200A的传声器110的搜索用声音和助听器200B的耳机150输出的搜索用声音的错开时间过短,则因为发出声音和听取声音重合而听不清楚。因为被认为为一个音节的持续时间为最小的元音的持续长度为0.2秒,所以最好是延迟时间在0.2秒以上。而错开时间过大,则会被误认为找不到,所以最好设定为0.2秒~5秒的程度。
并且,与实施例1相同,对于具有遥控器的双耳助听器,在遥控器设置变更延迟时间的功能,使利用者能够随时进行变更,以使延迟时间变得恰当。
助听器200A、200B两者都丢失的情况下,利用具有传声器和无线通信部的遥控器,搜索助听器200A、200B即可。但是,如果由两个助听器200A和200B同时输出搜索用声音,则一次确定两个地点很难,不容易知道哪一个在哪个地点。对此,可以是,利用遥控器对两个助听器200A、200B各自的延迟器260分别设定不同的延迟时间。也就是说,通过在两个助听器200A、200B的耳机150输出的搜索用声音之间设置时间差,以使助听器200A、200B的所在地点更容易被确定。
(实施例3)
其次,参照图4A、图4B、图5A以及图5B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助听器300A、300B进行说明。另外,图4A是表示以“助听模式”以及“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300A的数据流程的方框图。图4B是表示以“助听模式”以及“被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300B的数据流程的方框图。图5A以及图5B是表示耳聋者的听力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图。并且,与实施例1、实施例2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参照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3所涉及的助听器300B还具有存储部370,存储针对每个用户的参数371。存储部370例如由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来构成。参数371包含与用户的残余听力相对应的频带(即,对于用户来讲比较容易听取的频带)的信息。
然后,助听器300B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情况下,放大器340仅针对搜索用声音中的参数371所示的频带,以第二放大比率选择性地进行放大。具体而言,依次进行从搜索用声音仅抽出参数371所示的频带的滤波处理、和对被抽出的成分进行放大的放大处理。另外,例如能够利用带通滤波器(Band Pass Filter:BPF)来实现滤波处理。
利用图5A以及图5B说明参数371的设定例。图5A是高频渐降型耳聋的听力特性(上段),表示高频的听取能力劣化。此时,设定滤波特性(下段)以强调灵敏度比较高的中低频的声音。相反,图5B是表示低频的听取能力劣化的低频障碍型耳聋的听力特性(上段)。此时,设定滤波特性(下段)以强调灵敏度比较高的中高频的声音。因为能够以听觉灵敏度高的频带听声音,所以能够防止听漏搜索用声音。
向留在手边的助听器300A的传声器110发出搜索用声音来寻找被丢失的助听器300B的情况下,助听器300A、300B是从耳朵被摘下的状态,所以即使被丢失的助听器300B发出了声音,也有不容易听取声音的情况。为此,可以是,对助听器300B的耳机150输出的搜索用声音,施行与利用者的残余听力对应的信号处理,将其加工为即使摘下助听器300A、300B也容易听取的声音。
另外,助听器300A、300B也存在以“助听模式”工作的情况下也按照用户的听觉特性进行信号处理后进行输出的情况。然而,此时的信号处理是使用户不容易听取的频带(图5A中为高频、图5B中为低频)的放大比率比其他频带的放大比率增大的处理。也就是说,与上述的仅将用户容易听取的频带进行选择性地放大的处理是截然不同的处理。
(实施例4)
其次,参照图6A以及图6B,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遥控器490以及助听器400B进行说明。另外,图6A是表示遥控器490的构成的方框图。图6B是表示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400B的数据流程的方框图。并且,对于与实施例1~3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参照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A所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遥控器490具有开关491和无线通信部492。开关491作为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的触发器。无线通信部492在与助听器400B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如果使开关491为“接通”,则通过无线通信部492向助听器400B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
而本实施例4所涉及的助听器400B还具有存储部470,存储成为搜索用声音的声源数据472。另外,存储部470中储存有由调整装置(外部装置)10预先作成的声源数据472。而且,工作切换部420按照由无线通信部130接收了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从存储部470读取声源数据472,并将该声源数据472作为搜索用声音使放大器140以第二放大比率对该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并由耳机150输出。
另外,对于声源数据472,是从多个声源数据中选择与利用者的残存听力对应的频率的声音,或进行频率改变使频率与残存听力相对应,或进行针对每个频带进行听力修正的滤波处理,或调节为能够听取的音量等来作成。并且,也可以是,如实施例3,对声源数据进行强调利用者的听觉特性劣化少的频带这样的滤波处理,并设置到助听器400B中。
此时,也可以是,对声源数据472的拟合(fitting)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将利用者的听力数据(听力计的结果)绘制(plot)在画面上,将被选择或被调整的声源数据472的频率特性绘制在同一画面上,以能够确认声源数据472是否与利用者的听力一致。自我调整声源数据472的情况等,如果能够视觉性地向利用者传达声源数据472是否与自己的听力一致,则成为作成声源数据472的指针。
并且,如果连接计算机的调整端子和助听器400B,以能够简单地变更声源数据472,则欲变更搜索用声音时,可以轻松地应付。
并且,如果对声源数据472使用正弦波这样的单一频率的声源,则不容易辨别方向。要辨别方向,则要以进入左右边的声音的相位差、振幅差为基础来判断方向,但是如果频率成分少,则相应地检测成为线索的相位差或振幅差的成分也变少。为此,可以是,使用具有辨别方向所需要的1/3倍频程(octave band)以上的频带的声音来生成声源数据472。
并且,发送方不限定于遥控器490,也可以是,如果双耳助听器中的一个助听器留在手边,利用留在手边的助听器(图示省略),发送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
上述的构成,因为通过根据利用者的听力数据来作成声源数据472,能够向利用者提供容易听取的搜索用声音,所以能够够简单地找到助听器400B。
(实施例5)
其次,参照图7A以及图7B,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遥控器490以及助听器500B进行说明。另外,图7A是表示遥控器490的构成的方框图。图7B是表示以“被搜索模式”工作的助听器500B的数据流程的方框图。并且,与实施例1~4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参照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5所涉及的助听器500B还具有存储部570,存储参数371和声源数据572。另外,设定声源数据572与实施例4的声源数据572不同,未被按照用户的听觉特性进行信号处理。
工作切换部420按照从遥控器490接收了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之一事宜,从存储部570读出声源数据572,将该声源数据572作为搜索用声音使放大器340以第二放大比率对该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并由耳机150输出。并且,放大器340仅对从工作切换部420获得的声源数据572中的以参数371示出的频带以第二放大比例选择性地进行放大。
即使采用上述构成,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4相同的效果。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因为不需要按照用户的听觉特性预先对声源数据572进行加工,所以出货时能够储存有声源数据572这一点。而实施例4不需要输出搜索用声音时的滤波处理,这一点比实施例5有利。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1~5,可以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组合。
对于实现本实施例1~5的助听器,可以是,上述各功能块是软件程序、记录该程序的介质。而且,不言而喻,这样的程序能够通过CD-ROM等记录介质以及互联网等传送介质来使其流通。
并且,在本实施例1~5,构成助听器的各功能块,典型的是,作为需要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存储器(memory)的在信息设备上工作的程序来实现,也可以是,将该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LSI,可以是,分别单独作成一个芯片,也可以是,作成一个芯片使其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在此,虽然称为LSI,但是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有称为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超(super)LSI、特大(ultra)LSI的情况。
并且,集成电路化的手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以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是,制造LSI后,利用可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而且,如果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而出现能够取代LSI的集成电路化技术,则当然可以利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也有利用生物技术的可能性。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同一范围内或均等范围内,对图示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形。
本发明所涉及的助听器作为容易地找出被丢失的助听器的助听器有用。

Claims (13)

1.一种助听器,佩戴在用户的耳朵,将声音进行放大后输出,具有:
拾音部,对声音进行拾音;
无线通信部,从以无线连接的外部装置接收用于使搜索用声音输出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
放大部,对声音进行放大;
输出部,输出由所述放大部进行放大后的声音;以及
工作切换部,对助听模式和被搜索模式相互地进行切换,所述助听模式是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一放大率对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助听用声音是由所述拾音部进行拾音后的声音,所述被搜索模式是按照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二放大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第二放大率比所述第一放大率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
该助听器还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示出与用户的残存听力相对应的频带的参数,
所述放大部在所述被搜索模式下,以所述第二放大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中的所述参数所示出的频带进行选择性地放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
该助听器还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搜索用声音,
当由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时,所述放大部以所述第二放大率对从所述存储部读取的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
所述无线通信部还从外部装置接收所述搜索用声音,
当由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时,所述放大部以所述第二放大率对该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听器,
该助听器还具有输出延迟部,所述输出延迟部在所述被搜索模式下,将由所述放大部以所述第二放大率进行放大后的所述搜索用声音,按规定的延迟时间进行延迟后,输出到所述输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听器,
所述延迟时间在0.2秒以上,且在5秒以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听器,
所述工作切换部还切换到搜索模式,所述搜索模式是所述工作切换部控制所述无线通信部使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发送到其他的助听器的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听器,
所述工作切换部在所述搜索模式下,使所述无线通信部将由所述拾音部进行拾音后的声音作为所述搜索用声音发送到其他的助听器。
9.一种助听装置,具有:
第一助听器,所述第一助听器是佩戴在用户的一侧耳朵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以及
第二助听器,所述第二助听器是佩戴在用户的另一侧耳朵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听装置,
所述第一助听器的无线通信部和所述第二助听器的无线通信部进行以下工作:
在所述第一助听器以及所述第二助听器两者都是助听模式的情况下,利用第一通信模式相互地进行无线通信,
在所述第一助听器是搜索模式,且所述第二助听器是被搜索模式的情况下,利用第二通信模式相互地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通信范围比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通信范围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听装置,
该助听装置还具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向所述第一助听器或所述第二助听器无线发送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
12.一种助听方法,是佩戴在用户的耳朵的助听器将声音进行放大后输出的助听方法,包括:
拾音步骤,对声音进行拾音;
无线通信步骤,从以无线连接的外部装置接收用于使搜索用声音输出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
放大步骤,对声音进行放大;
输出步骤,输出由所述放大部进行放大后的声音;以及
工作切换步骤,在所述放大步骤中对助听模式和被搜索模式相互地进行切换,所述助听模式是以第一放大率对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助听用声音是在所述拾音步骤进行拾音后的声音,所述被搜索模式是按照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以第二放大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第二放大率比所述第一放大率大。
13.一种集成电路,将声音进行放大后输出,具有:
拾音部,对声音进行拾音;
无线通信部,从以无线连接的外部装置接收用于使搜索用声音输出的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
放大部,对声音进行放大;
输出部,输出由所述放大部进行放大后的声音;以及
工作切换部,对助听模式和被搜索模式相互地进行切换,所述助听模式是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一放大率对助听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助听用声音是由所述拾音部进行拾音后的声音,所述被搜索模式是按照接收了所述搜索用声音输出指示这一事宜使所述放大部以第二放大率对所述搜索用声音进行放大的模式,所述第二放大率比所述第一放大率大。
CN2009800004264A 2008-04-09 2009-04-07 助听器、助听装置、助听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05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190/2008 2008-04-09
JP2008101190 2008-04-09
PCT/JP2009/001600 WO2009125579A1 (ja) 2008-04-09 2009-04-07 補聴器、補聴装置、補聴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0559A true CN101720559A (zh) 2010-06-02
CN101720559B CN101720559B (zh) 2013-08-14

Family

ID=4116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00042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0559B (zh) 2008-04-09 2009-04-07 助听器、助听装置、助听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868B2 (zh)
EP (1) EP2262283B1 (zh)
JP (1) JP5266313B2 (zh)
CN (1) CN101720559B (zh)
WO (1) WO200912557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384A (zh) * 2011-11-16 2012-04-11 杭州艾力特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声消除双向语音对讲设备
CN103313178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伯纳方股份公司 助听器及检测装置
CN103813252A (zh) * 2014-03-03 2014-05-21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用于助听器的放大倍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6797522A (zh) * 2014-08-15 2017-05-31 智听医疗公司 耳道内助听器和无线遥控器使用方法
CN110620981A (zh) * 2018-06-18 2019-12-27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控制听力设备与外设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听力设备系统
CN112040383A (zh) * 2020-08-07 2020-12-04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助听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6103A1 (en) * 2005-09-15 2008-09-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dio Data Processing Device for and a Method of Synchronized Audio Data Processing
EP2150076B1 (de) * 2008-07-31 2015-06-24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Verlierschutz für Hörhilfegeräte
US8306279B2 (en) * 2008-09-15 2012-11-06 Eyelock, Inc. Operator interface for face and iris recognition devices
DE102009019842B3 (de) * 2009-05-04 2010-10-07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Hörgeräten
US8548180B2 (en) 2009-11-25 2013-10-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for hearing aid
WO2011159349A1 (en) * 2010-06-14 2011-12-22 Audiotoniq, Inc. Hearing aid system
KR101694822B1 (ko) * 2010-09-20 2017-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원출력장치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AU2011360733B2 (en) * 2011-02-28 2015-04-23 Widex A/S Hearing aid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an output stage
JP5526060B2 (ja) * 2011-03-09 2014-06-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補聴器調整装置
WO2012167840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Phonak Ag Method for locating a hearing device and devices that are operable according to said method
WO2014010165A1 (ja) * 2012-07-10 2014-01-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補聴器
TW201405362A (zh) * 2012-07-20 2014-02-01 Benq Corp 人機介面裝置及警示感知訊號顯示方法
US9078074B2 (en) * 2012-12-21 2015-07-07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ring aid location
US9807519B2 (en) * 2013-08-09 2017-10-3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nd visual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frequency lowering hearing aids
US20150163606A1 (en) * 2013-12-06 2015-06-1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Visual indicators for a hearing aid
JP6296646B2 (ja) * 2014-01-22 2018-03-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聴覚補完システム、聴覚補完装置及び聴覚補完方法
US9769577B2 (en) 2014-08-22 2017-09-19 iHear Medical, Inc. Hear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of an appliance
US10097933B2 (en) 2014-10-06 2018-10-09 iHear Medical, Inc. Subscription-controlled charging of a hearing device
US20160134742A1 (en) 2014-11-11 2016-05-12 iHear Medical, Inc. Subscription-based wireless service for a canal hearing device
EP3029964B1 (en) * 2014-12-05 2016-09-28 Axis AB Method for improving audio experience for a user of an audio device
JP6069422B2 (ja) * 2015-07-02 2017-02-01 株式会社レーベン販売 補聴器
JP6980695B2 (ja) * 2016-12-06 2021-12-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特定音フィルタ処理装置及び特定音フィルタ処理方法
JP6293252B2 (ja) * 2016-12-22 2018-03-14 株式会社レーベン販売 補聴器
US11546731B2 (en) 2018-02-28 2023-01-03 Cochlear Limited Locating wireless devices
JP7422389B2 (ja) 2019-12-19 2024-01-26 株式会社Agama-X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9265A1 (en) * 1996-08-26 1998-03-05 The Sharper Image Lost article detector unit with adaptive actuation signal recognition and visual and/or audible locating signal
CN1191060A (zh) * 1995-06-07 1998-08-19 詹姆斯C·安德森 具有无线远程处理器的助听器
EP1629801A1 (en) * 2004-08-25 2006-03-01 Phonak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wearing compliance of hearing protection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1384B2 (ja) 1999-06-08 2004-04-19 リオン株式会社 補聴装置
JP3655149B2 (ja) * 1999-11-11 2005-06-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補聴器および放置通知方法
JP3643896B2 (ja) 1999-12-15 2005-04-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耳穴形補聴器
US6297737B1 (en) * 2000-04-03 2001-10-02 Ericsson Inc Object locating system
US7889879B2 (en) * 2002-05-21 2011-02-15 Cochlear Limited Programmable auditory prosthesis with trainable automatic adaptation to acoustic conditions
JP2004172728A (ja) 2002-11-18 2004-06-17 Kyocera Corp 携帯電話機
CN1611094A (zh) 2003-04-07 2005-04-27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音频信号输出方法
WO2005004415A1 (en) 2003-07-04 2005-01-13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System for, responsive to detection, acoustaically signalling desired nearby devices and services on wireless network
US20050168338A1 (en) * 2003-12-22 2005-08-04 Sharper Image Corporation Article locator apparatus with remote tokens
JP4028527B2 (ja) * 2004-06-30 2007-12-26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無線キー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24022A (ja) 2005-10-25 2007-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補聴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060A (zh) * 1995-06-07 1998-08-19 詹姆斯C·安德森 具有无线远程处理器的助听器
WO1998009265A1 (en) * 1996-08-26 1998-03-05 The Sharper Image Lost article detector unit with adaptive actuation signal recognition and visual and/or audible locating signal
EP1629801A1 (en) * 2004-08-25 2006-03-01 Phonak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wearing compliance of hearing protection devic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384A (zh) * 2011-11-16 2012-04-11 杭州艾力特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声消除双向语音对讲设备
CN103313178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伯纳方股份公司 助听器及检测装置
CN103813252A (zh) * 2014-03-03 2014-05-21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用于助听器的放大倍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3813252B (zh) * 2014-03-03 2017-05-31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用于助听器的放大倍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6797522A (zh) * 2014-08-15 2017-05-31 智听医疗公司 耳道内助听器和无线遥控器使用方法
CN106797522B (zh) * 2014-08-15 2020-08-07 智听医疗公司 耳道内助听器和无线遥控器使用方法
CN110620981A (zh) * 2018-06-18 2019-12-27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控制听力设备与外设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听力设备系统
CN110620981B (zh) * 2018-06-18 2022-03-08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控制听力设备与外设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听力设备系统
CN112040383A (zh) * 2020-08-07 2020-12-04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助听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0559B (zh) 2013-08-14
EP2262283B1 (en) 2013-09-25
WO2009125579A1 (ja) 2009-10-15
EP2262283A4 (en) 2012-10-24
JP5266313B2 (ja) 2013-08-21
US8363868B2 (en) 2013-01-29
EP2262283A1 (en) 2010-12-15
US20100254554A1 (en) 2010-10-07
JPWO2009125579A1 (ja) 201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0559B (zh) 助听器、助听装置、助听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10264368B2 (en) Hearing aid having an adaptive classifier
CN101843118B (zh)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US9344793B2 (en) Audio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124992B2 (en) Wireless in-the-ear type hearing aid system having remote control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411887B2 (en) Hearing aid, relay device, hearing-aid system, hearing-aid method,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5580389B (zh) 具有分类器的助听器
KR102051545B1 (ko) 사용자의 외부 환경을 고려한 청각 장치 및 방법
US20090076816A1 (en) Assistive listening system with display and selective visual indicators for sound sources
JP6400796B2 (ja) 着用者の状態を知らせる聴音補助装置
DK3008923T3 (en)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BINAURAL HEARING SYSTEM AND A BINAURAL HEARING SYSTEM
CN114727212B (zh) 音频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U2012261521B2 (en) Configurable FM Receiver for Hearing Device
CN108781320A (zh) 具有丢失检测功能的无线身体佩戴式个人设备
CN108377453A (zh) 用于运行助听装置的方法和助听装置
WO2015026859A1 (en) Audio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2013247559A (ja) 聴覚補装具送信機及び聴覚補装具
CN110740413B (zh) 一种环境音监测参数校准系统及方法
KR101600429B1 (ko) 환경 상황 적응 방식의 청력 보조 기기 및 멀티미디어 장치 연계를 위한 청력 보조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CN108111936A (zh) 自适应用户听力特性的耳机系统
KR102250198B1 (ko) 지리적 위치정보에 적합한 파라미터로 자동변환 가능한 보청기, 보청기 시스템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KR101672942B1 (ko) 히어링 디바이스의 청력 향상 기능 설정 방법 및 청력 향상 기능을 가진 히어링 디바이스
CN212324331U (zh) 蓝牙耳机
KR100788154B1 (ko) 목걸이형 보청기
US20190373380A1 (en) Adaptation of hearing device parameters using ultrasound signal transmitters, hearing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