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79B - 全浮动单盘磨 - Google Patents

全浮动单盘磨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79B
CN1017079B CN 90105344 CN90105344A CN1017079B CN 1017079 B CN1017079 B CN 1017079B CN 90105344 CN90105344 CN 90105344 CN 90105344 A CN90105344 A CN 90105344A CN 1017079 B CN1017079 B CN 1017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
spherical
revolution
main shaft
defibr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01053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204A (zh
Inventor
孔祥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ANG INDUSTRY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DONGGANG INDUSTR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ANG INDUSTRY Ltd Co filed Critical DONGGANG INDUSTRY Ltd Co
Priority to CN 901053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79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全浮动单盘磨是用于制浆、造纸工业中的一种连续磨浆或打浆设备。其特征是采用了球心处于主轴轴线上的浮动机构,使得回转磨盘能够在浆液的压力作用下以球心为中心做自由浮动,从而保证了两磨盘盘面在运转过程中,给终能自行稳定在平行状态下。因此解决了已知盘磨机由于磨盘盘面之间不平行而带来的磨浆或打浆质量产生波动、电耗高、磨盘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等一系列长期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制浆造纸机械技术领域,是用于制浆造纸流程中的一种连续磨浆、打浆设备。
磨浆是制浆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工序,打浆是造纸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工序。磨浆、打浆对于植物纤维适于造纸的要求,成纸的物理性质及其质量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单盘磨是制浆造纸工业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连续磨浆、打浆设备。它可用于木片或草类等的磨碎,纸浆的疏解,对各类植物纤维浆料的打浆、精整纤维和废纸处理等。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动盘的高速旋转,产生具大的离心力,连续不断地把在齿槽中激烈湍动的浆料抛向磨盘盘面形成浆膜,在此过程中纤维受到挤压力、磨擦力、冲击力、扭力、剪切力、应力和水力等多种力的综合作用,因而被切断、裂断、分丝、帚化、弯曲、扭曲、卷曲和压溃,从而使纤维无论在形态上和物理性质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已知的可比技术有:
1.一九九0年四月十四日《中国专利局审查部门检索报告》(委托编号:90161)所提供的六份专利申请文件:
相关程度为B的有:US,4,043,516
相关程度为C的有:EP,A2O,181,278
CN,85105718
CN,85108615
CN,85107699
CN,86100235
2.国内制浆造纸工业正在普遍使用着的各种单盘磨(如RL50S型磨盘机、Φ330盘磨机)和各种规格的ZDP型双盘磨。
上述相关程度为C的五份文件,均为美商贝洛特公司(BELOIT    CORPORATION)分别于85年向欧洲专利局和85年至86年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
上述五项专利申请都是多磨盘磨浆机,用于制浆造纸工业对低浓度纸浆进行加工处理,也可用于其它工业加工处理其他浆液。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在磨室机壳内组装有若干件转子磨盘(即国内通称的回转磨盘)和若干件定子磨盘(即国内通称的固定磨盘和移动磨盘),它们相互对应从而组成了若干组磨浆区。转子磨转子磨盘与定子磨盘均为环状盘。转子磨盘与固定在驱动轴(即主轴)上的轮毂之间和定子磨盘与磨室机壳之间,都采用了通过中间连接件进行间接连接的方式,以实现各磨盘能够在轴向上做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位移。当浆料由进浆管输入磨室,动力设备带动驱动轴旋转后即可对浆料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后的浆料由出浆口输出。
上述五项专利申请,其技术特征的不同点,主要 在于中间连接件的材料和结构方式上:
申请号为EP,A2O,181,278和CN,85107699的两项专利,其中间连接件为挠性指杆。挠性指杆的一端与磨室机壳或与固定在驱动轴上的轮毂之间为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磨盘外边缘或内边缘的槽中。挠性指杆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含有弹簧钢材的膜片等挠性材料制成,其插入端与磨盘边缘的槽孔之间留有间隙,并填有弹性材料。
申请号为CN,85105718的一项专利,其中间连接件为刚性连板。刚性连板两端分别与磨盘和磨室机壳或轮毂之间均为销轴连接。
申请号为CN,85108615的一项专利,中间连接件为具有轴向韧性的柔性连杆,其材料为多层薄钢片。柔性连杆两端分别与磨盘和磨室机壳或轮毂之间均为销轴连接。
申请号为CN,86100235的一项专利,其定子磨盘的中间连接件为挠性指杆,其转子磨盘的中间连接件为环形膜片。中间连接件的材料为层压玻璃纤维或韧性金属。磨盘边缘与挠性指杆或环形膜片的结合部位有沉割槽,以达到提高磨盘在做轴向自由位移时的轴向柔性。
上述五项专利申请,与无中间连接件的多磨盘磨浆机相比,具有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低,能够使磨盘 付之间获得最低的力的梯度,改善研磨的均匀性,可以减小整机的结构尺寸等优点。
上述五项专利申请与本发明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时的平行问题,但是在结构原理上与本发明有本质上的区别。由其结构所决定了的,上述五项专利申请还存在着中间连接件容易粘滞、絮集浆料中的纤维,从而造成磨区间的浆流通道的阻滞和堵塞;中间连接件易损,而且在维修和组装时工作程序较复杂;盘面之间并未能实现在工作状态时的绝对平行,因此仍达不到理想的研磨状态,而且仍有相当的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作用于驱动轴上等缺点。
上述相关程度为B的申请号为US,4,043,516的一项专利是Tarcisio    Pozzato;Mariano    Pozzato;Alberto    Pozzato,all    of    Via    Grattacavallo    2,Sandrigo,(vincenza),Italy于76年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它是一种用于粉粹、研磨石子、砂砾及类似物的盘磨机。该专利申请由一件主动磨盘和一件被动磨盘组成为立式结构。主动磨盘可旋转,也可做轴向位移,但其轴线不能摆动。被动磨盘的轴线可以与主动磨盘的轴线调整至所需的夹角。主、被动磨盘的上述功能,用以根据待加工物料的不同粒度尺寸和加工后的不同细度要求,来调整盘面之间的间隙和两磨 盘轴线间的夹角。
被动磨盘安装于具有半球轴头的控制臂的顶部,控制臂上端轴头的下部半球与安装于长管状体上的半球轴瓦配合,控制臂的延伸部分向下穿过长管状体支承于向心球面球轴承中。主动磨盘安装于动盘支座的下面,与被动磨盘相对应组成磨区。动力机构驱动安装于长管状体的下端的三角带轮,通过长管状体的上端法兰、螺栓及动力支座带动主动磨盘和进、出料斗一起旋转。
该专利申请的原型,其向心球面球轴承座的支架与机架之间用两件双头螺栓固定,并在双头螺栓轴肩端面与机架接触面之间加垫不同厚度的垫圈。调整轴线间的夹角时,需停机后加、减垫圈,以改变双头螺栓的轴向位置,迫使向心球面球轴承座位移,从而达到调整两磨盘轴线夹角的目的。因为是人工调整,所以需多次停机,多次加、减垫圈和多次试运转才能达到需求的、适合的角度。该专利的发明点就在于:把与机架连接的向心球面球轴承座的支架装置改进为液压调整机构,从而实现了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随时任意调整两磨盘间的轴线夹角。同时,液压机构与原技术相比,也解决了因支承力不均匀而带来的向心球面球轴承座产生振动的缺点。
上述专利申请是利用球面支承调整出所需要的两 磨盘间的轴线夹角;而本发明是利用球形齿轮和相应的球面支承解决了盘面之间在运行状态时的平行问题。它们之间在结构上、功能上及发明目的上均有本质区别。上述专利申请是专门用于粉粹矿物体的盘磨机,而本发明是主要用于研磨液态浆料的盘磨机。
上述国内制浆造纸工业正在普遍使用着的盘磨机,有单盘、双盘两大系列。
ZDP型双盘磨系列,在本发明人的另一项发明专利申请-《全浮动双盘磨》中有详细论述。
目前已知的单盘磨,其基本结构,磨浆、打浆用的磨盘,磨浆、打浆原理,主轴传动方式等基本都是相同的。其区别主要在于主轴支承方式和进料方法上。
RL50S型盘磨机,主轴支承于磨室机壳两外侧的轴承座中。进料机构组装于磨室机壳的端盖外侧,并与主轴同轴线,以螺旋装置强制进料。出浆口设置在磨室机壳的外圆周上。进刀机构组装于主轴的一端,操纵主轴左右移动,以完成进退刀的功能。主轴另一端,通过滑动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该磨机是用于制浆造纸工业的磨浆设备。
与本发明最接近的已知技术是330盘磨机。它是用于造纸工业的打浆设备。这种单盘磨与RL50S型盘磨机一样,在磨室机壳内装有两个带齿纹的磨盘,其中一个装在磨室机壳的端盖内端面上,称为固定磨盘, 其位置固定;一个装在转盘与固定磨盘相对应的侧面上,称为回转磨盘,即能随同主轴一起做回转运动,又能随主轴做轴向移动。固定磨盘与回转磨盘组成了一个磨浆区。
Φ330盘磨机的供料方式是,纸浆由浆泵经组装于磨室机壳的端盖外侧并与主轴同轴线的进浆管泵入磨浆区,经打浆后的纸浆由组装在磨室机壳外圆周上的出浆管输出。
Φ330盘磨机,在机座上固定有磨室机壳和主电动机。轴承组装于磨室机壳内。主轴支承于轴承中,其一端通过滑动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另一端与磨室机壳内的回转磨盘固定连接。磨室机壳内还装有进刀机构与主轴中部连接,可操纵主轴带动回转磨盘左右移动以完成进退刀的功能。
RL50S型盘磨机,其回转磨盘组装于主轴中部位置。
实践证明,上述已知磨盘机与其它类型的磨浆、打浆设备相比,具有生产能力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连续磨浆、打浆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这是它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原因。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其结构本身决定了磨浆区的盘面之间存在着平行度误差。已知的单盘磨,其动盘只有2个自由度(回转和平移),无法补偿在机械零件制造和 安装过程中合理存在着的允许误差,因此组装后的磨盘盘面之间必然地存在着由误差而造成的不平行现象。这一磨盘之间的不平行现象随着零件的磨损和自然变形的产生等,又必然地会越来越加大。由于相对转动着的盘面之间不平行,因此就降低了使纤维切断、分丝、润胀、帚化、弯曲、压溃等磨浆、打浆的性能。新的磨盘上机后,要靠磨盘盘面之间的摩擦才能达到有限度的相对平行。这一盘面之间的磨损过程将会造成磨盘的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增加维修工作量,增加电耗,打浆质量产生波动,从而影响整个制浆造纸系统的生产等问题。这是已知盘磨机长期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要使磨盘盘面之间在运转过程中达到理想的平行状态,有两种技术措施:第一种措施是保持已知单盘磨的结构,提高有关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组装精度,使其误差接近或等于零,这显然是困难的,也可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二种措施是对零部件的加工、安装仍采用合理的精度要求,而对已知单盘磨的结构进行合理改进。改进后的结构,使单盘磨的磨盘盘面之间在运转过程中始终能自行稳定地保持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并且不受零部件在制造、安装及磨损、变形过程中所产生的允许误差的影响。由此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从而达到减少磨盘磨损,降低电耗,减少 维修工作量,提高磨浆、打浆质量,稳定制浆造纸系统的生产之目的。而后者正是本发明的任务。
本发明是在最接近的已知技术Φ330型盘磨机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特征在于回转磨盘是浮动回转磨盘。浮动回转磨盘由传递动力的机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浮动弹性复位机构三部分构成,且各机构的支承、定位球面是球心处于主轴轴线上的同球心球面。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图1:    打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整机示意图。
图2:    打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磨室剖面示意图。
图3:    磨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整机示意图。
图4:    磨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磨室剖面示意图。
图5:    浮动回转磨盘的浮动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座,2-主电动机,3-滑动联轴器,4-轴承座,5-主轴,6-出浆管,7-磨室机壳,8-进料机构,9-进退刀手轮,10-进刀机构,11-密封锁套,12-调整锁紧圆螺母,13-压紧圆螺母,14-球面支承,15-转盘,16-球形齿轮,17-复位弹性圈,18-磨盘,19-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
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全浮动单盘磨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机座1上固定着两组轴承座4和磨室机壳7、进刀机构10。主电动机2可以固定于机座1上,也可以有 单独的电机机座。主轴5支承于两组轴承座4的轴承中,其一端通过滑动联轴器3与主电动机2连接。进刀机构10可以与主轴5的另一端部连接,也可以与主轴5的中部连接。磨室机壳7内的回转磨盘;当两组轴承座4处于磨室机壳7两侧时,与主轴5的中部固定连接;当两组轴承座4处于主轴5的中部位置时,与主轴5的端部固定连接。主轴5带动回转磨盘做旋转运动。两个磨盘18分别组装在磨室机壳的端盖内端面和回转磨盘的转盘15与其对应的侧面上,在磨室内组成了一个磨浆区。在磨室机壳的端盖外侧装有与主轴5同轴线的进料机构8。在磨室机壳外圆周上装有出浆管6。其技术特征在于:回转磨盘为浮动回转磨盘,在转动的同时又能够做万向浮动。
上述浮动回转磨盘。由一组传递动力的机构,两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和浮动弹性复位机构组成。(参见图5)
上述一组传递动力的机构,由球形齿轮16和转盘15组成。球形齿轮16的外缘是节圆为球形的外球齿,球齿两侧的支承球面是与球形节圆同球心的球面,其内孔与主轴5是以键相连接的固定配合。其配合面可以是圆柱面,也可以是圆锥面;其键可以是平键,也可以是楔键。转盘15的内孔中部为与球形齿轮16的外球齿相啮合的内直齿,内直齿两侧为圆柱孔,两圆柱 孔外侧为内螺纹。转盘15的内直齿与球形齿轮16的外球齿,它们的齿数相同。其齿形可以是渐开线形,可以是摆线形,可以是矩形,可以是梯形,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半圆形或其它形状。
上述两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由组装于转盘15的内孔中,位于球形齿轮16两侧的球面支承14、密封锁套11、压紧圆螺母13、调整锁紧圆螺母12各两件组成。球面支承14具有和球形齿轮16的支承球面是同球径的内球面,两球面为间隙配合;其外圆柱面与转盘15的圆柱孔为过渡配合;其外端面为外圆锥,外圆锥的角度必须大于自锁角度。密封锁套11的内锥面与球面支承14的外圆锥配合;外圆柱面与转盘15的圆柱孔配合,可选用过渡配合,也可以选用间隙配合;其端部具有外螺纹。压紧圆螺母13的内端面紧靠密封锁套11的大外端面,其外螺纹与转盘15的内螺纹配合。调整锁紧圆螺母12的内螺纹与密封锁套11的端部外螺纹配合,可以在其外圆周上开两个以上的槽,也可以在端面上钻两个以上的孔。
上述浮动弹性复位机构是由两件复位弹性圈17组成。复位弹性圈17具有轴向弹力,组装于球形齿轮16的两支承球面的外端面分别和两件密封锁套11的内端面形成的两个空隙中。其外圆的公称尺寸与球面支承14内孔的公称尺寸相同;其内孔的公称尺寸大于主轴 5轴端的公称尺寸。它可以由各类弹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橡胶材料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上述浮动回转磨盘的球形齿轮16的支承球面和球面支承14所具有的内球面是同球心球面,且球心处于主轴轴线上。
上述浮动回转磨盘,在密封锁套11的外圆柱面上和内孔中均装嵌有密封件。其材料可以是橡胶,可以是聚四氟乙烯,也可以是其它密封材料。用以保证浮动回转磨盘、浮动移动磨盘所有有相对运动的零件的摩擦面之间,保持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之中。
通过上述对浮动回转磨盘的描述可知:当启动主电动机时,通过滑动联轴器驱动主轴旋转,主轴带动浮动回转磨盘做旋转运动。因为球形齿轮的外齿为球形,与转盘内孔中的内直齿为点接触,所以在运动状态下,转盘能够以球形齿轮的球心为中心而进行万向浮动。当浮动回转磨盘处于旋转状态时,其万向浮动球心的定位精度由球面支承来保证;球形齿轮外球齿的齿侧端面与球面支承的对应侧端面之间的间隙,起到了对浮动浮度的限位作用;旋动压紧圆螺母,通过密封锁套推动球面支承,可以调整浮动运动的配合精度;旋动调整锁紧圆螺母,使之与压紧圆螺母之间相互锁紧,可以将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固定。当浮动回转磨盘浮动时,由于密封锁套的内端面与球形齿轮 的支承球面的外端面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使复位弹性圈受到轴向压力。在至使产生浮动的外力消失后,复位弹性圈靠其自身弹力可使浮动回转磨盘复位。当纸浆经进料机构输入磨区后,根据波义尔定律,磨区内的液压相等,因为浮动回转磨盘具有自由万向浮动的功能,所以在压力相等的浆液作用下,组成磨区的两磨盘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时,将会稳定的保持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中。在磨浆或打浆时盘面之间相互不会发生机械摩擦。
当全浮动单盘磨进入工作状态后,机动或手动操作进刀机构,可驱动主轴左右移动,主轴直接带动浮动回转磨盘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进退刀的功能。
本发明所述全浮动单盘磨与已知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因为本发明的磨盘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时,能够自行稳定地保持相互平行,所以对零部件的加工没有过高的精度要求和过高的强度要求,因此,减少了制造的难度,减小了有关零部件的结构尺寸,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因为本发明的主轴不承受弯曲应力、剪切应力,而仅传递扭矩,因此改善了整机结构的受力状态,从而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由于磨盘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时不发生直接摩擦,减少了磨盘的无益磨损,因而延长了磨盘的使用 寿命,减少了维修工时,增加了作业时间,节省了电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因为磨盘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时相互平行,所以易于准确地调整、掌握磨盘盘面之间的间隙,且磨盘盘面不会出现因相互磨擦而产生的凹凸不平现象,因此易于控制决定浆液性质的首要因素-打浆比压。并提高了使纤维润胀、水化、压溃、分丝、帚化、切断、弯曲等的能力,从而保证了磨浆、打浆质量的优良。
4、由于在新磨盘上机后和磨盘因与浆液磨擦而产生损耗后的磨浆、打浆性能基本上保持一致,因此克服了因磨浆、打浆质量产生波动而直接影响整个制浆造纸系统生产的主要缺点。也克服了每当新磨盘上机后,电耗将会增大的缺点。
图1、图2为本发明打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的最佳实施例:
在机座上固定有主电动机、两组滚动轴承座、进刀机构和磨室机壳。主轴支承于两组滚动轴承座中,其一端通过齿轮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中部与进刀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磨室机壳内的浮动回转磨盘连接。其进料机构为一进浆管,组装于磨室机壳的端盖外侧,与主轴同轴线。出浆管组装于磨室机壳的顶端。在整机的操作侧,组装有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19。
在磨室机壳内,浮动回转磨盘的球形齿轮与主轴轴端为锥体、楔键连接。两个磨盘分别固定于磨室机壳的端盖内端面和浮动回转磨盘的转盘的对应侧面上,从而组成了一个磨浆区的磨室。
浮动回转磨盘:由传递动力的机构-球形齿轮、转盘;两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球面支承、密封锁套、压紧圆螺母、调整锁紧圆螺母;浮动弹性复位机构-两件弹簧钢片制成的复位弹性圈;密封件-○形圈、密封端盖、密封伸缩套;以及固定于转盘上的磨盘等几部分组成。
在磨室机壳颈部填料箱内填有油浸石棉盘根,并用盘根法兰压紧。在油浸石棉盘根间的中部装有水封环。填料箱与水封环对应的位置开有上下两个孔,与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连通。在磨室机壳下端开有卸料孔,并旋有六角螺塞。
打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开机前,先启动浆泵将纸浆泵入磨室,再启动主电动机通过齿轮联轴器带动主轴旋转,主轴带动浮动回转磨盘旋转,即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后,操纵进刀机构,通过主轴的左右移动来带动浮动回转磨盘进刀,开始进入打浆工作。停机时,应先退刀,再停主电动机,最后停止供浆。
由于磨室内的浆液压力相等,浮动回转磨盘又具有万向浮动的功能,因此在工作状态时,两个磨盘的 盘面之间将会自行稳定地保持在平行状态中。
图3、图4为本发明磨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的最佳实施例:
在机座上固定有磨室机壳,其两侧为滚动轴承座,主轴支承于两组滚动轴承座中。进刀机构与主轴的一端连接,主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主电动机单独另有电机机座。在磨室机壳内主轴的中部,组装有浮动回转磨盘。进料机构为一螺旋推进器,组装于磨室机壳的端盖外侧,与主轴同轴线。出浆管组装于磨室机壳底部的出料口上。磨室机壳的两侧,各有一组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19,并相互连通。
浮动回转磨盘的球形齿轮与主轴为圆柱面、楔键连接,球形齿轮的端面与主轴中部轴肩的接触面承受轴向压力。两个磨盘分别固定于磨室机壳的端盖内端面和浮动回转磨盘的转盘的对应侧面上,从而组成了一个磨浆区的磨室。
浮动回转磨盘:由传递动力的机构-球形齿轮、转盘;两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球面支承、密封锁套、压紧圆螺母、调整锁紧圆螺母;浮动弹性复位机构-两件弹簧钢片制成的复位弹性圈;密封件-○形圈、密封盖、密封伸缩套;以及固定于转盘上的磨盘等几部分组成。
在磨室机壳两侧的两颈部填料箱内填有油浸石棉盘根,并用盘根法兰压紧。在油浸石棉盘根间的中部装有水封环。填料箱与水封环对应的位置开有上下两个孔,与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连通。
磨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由进料机构的螺旋推进器供料,启动主电动机,通过齿轮联轴器带动主轴旋转,即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后,操纵进刀机构,通过主轴左右移动来带动浮动回转磨盘进刀,开始进入磨浆工作。
由于磨室内的浆液压力相等,浮动回转磨盘又具有万向浮动的功能,因此在工作状态时,两个磨盘的盘面之间将会自行稳定地保持在平行状态中。
另外,具体实现时,按照本发明原理,还可以有多种结构变化,以应用于其它工业领域,作为磨液态浆料或磨固体粉料的专门设备。很明显,上述结构变化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用于制浆造纸工业磨浆、打浆用的全浮动单盘磨,具有:
(1)主电动机、机座,在机座上固定有磨室机壳、进刀机构和两组轴承座,主轴支承于两组轴承座的轴承中,其一端通过滑动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
(2)在磨室机壳内组装有与主轴固定连接并由主轴带动旋转的回转磨盘,
(3)两个磨盘分别组装在磨室机壳的端盖内端面上和回转磨盘的转盘侧面上,在磨室内与其对应的组成了一个磨浆区,
(4)在磨室机壳的端盖外侧装有与主轴同轴线的进料机构,在磨室机壳外圆周上装有出浆管,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其回转磨盘是浮动回转磨盘,具有:
(1)由与主轴固定连接,且具有节圆是球形的外球齿的球形齿轮(16),和转盘(15)内孔中部所具有的与其齿数相同的内直齿相啮合,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传递动力的机构,
(2)由组装于转盘(15)的内孔中,位于球形齿轮(16)两侧的球面支承(14)、密封锁套(11)、压紧圆螺母(13)、调整锁紧圆螺母(12)各两件,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
(3)由组装于球形齿轮(16)的两支承球面外端面分别和两件密封锁套11的内端面形成的两空隙中的两件复位弹性圈(17),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浮动弹性复位机构,
(4)上述传递动力的机构,其球形齿轮(16)的支承球面,和定位、限位、紧固机构的球面支承(14)的内球面,是同球心球面,且球心处于主轴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浮动单盘磨,其技术特征在于:
浮动回转磨盘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其密封锁套(11)的外圆柱面上和内孔中均装嵌有密封件。
CN 90105344 1990-07-24 1990-07-24 全浮动单盘磨 Expired CN1017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5344 CN1017079B (zh) 1990-07-24 1990-07-24 全浮动单盘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5344 CN1017079B (zh) 1990-07-24 1990-07-24 全浮动单盘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04A CN1049204A (zh) 1991-02-13
CN1017079B true CN1017079B (zh) 1992-06-17

Family

ID=487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0105344 Expired CN1017079B (zh) 1990-07-24 1990-07-24 全浮动单盘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0691A (en) * 2010-05-28 2011-11-30 Toshiba Res Europ Lt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femto cell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421A (zh) * 2015-08-10 2017-02-22 玖龙纸业(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瓦纸打浆装置
CN107262208B (zh) * 2017-08-09 2023-08-25 重庆涵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食品磨料机
CN107980685B (zh) * 2017-12-28 2023-04-28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水面自主巡航式太阳能投饵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0691A (en) * 2010-05-28 2011-11-30 Toshiba Res Europ Lt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femto cel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04A (zh) 1991-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1849Y (zh) 高浓三锥双流式磨浆机
CN1457403A (zh) 监视破碎机轴承状态的方法和破碎机
CN1792461A (zh) 行星式球磨机
CN1017079B (zh) 全浮动单盘磨
US3708130A (en) Pulp refiners
CN1017078B (zh) 全浮动双盘磨
US5813618A (en) Continuous cyclindrical wood pulp refiner
CN201116344Y (zh) 双盘磨浆机
CN113529464A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原纸生产的环保型往复限流式制浆装置
CN2898094Y (zh) 大锥度精浆机
CN1184375C (zh) 精磨机
CN110465382B (zh) 自分选式行星球磨机
CN209379108U (zh) 一种高效性能稳定砂磨机
CN210315042U (zh) 秸秆纤维分丝机
CN1748869A (zh) 一种卧式高压行星辊磨机
CN103061190B (zh) 圆柱形单磨磨浆机
CN2075218U (zh) 全浮动单盘磨浆机
CN216919832U (zh) 一种高浓磨浆机
CN202638505U (zh) 一种篮式研磨机
CN2072989U (zh) 全浮动双盘磨浆机
CN101463574B (zh) 双进刀圆盘磨浆机
CN209598874U (zh) 一种双盘双转高强高脆材料磨球机
CN2135591Y (zh) 一种新型高效草浆机
CN213867061U (zh) 一种造纸磨浆圆柱磨
CN2144022Y (zh) 锥体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