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7744A -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7744A
CN101707744A CN200910222637.4A CN200910222637A CN101707744A CN 101707744 A CN101707744 A CN 101707744A CN 200910222637 A CN200910222637 A CN 200910222637A CN 101707744 A CN101707744 A CN 101707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p calling
control
authority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26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7744B (zh
Inventor
李保锐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226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7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7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7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7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77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第一终端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向控制终端发起组呼的权限;如果判断确定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则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Description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是指一种专用的调度通信方式,包括专用指挥和调度通信。在调度通信方式中,多个终端可以同时加入呼叫,通话采用单工方式。从广义上讲,包括无线对讲系统在内的具有调度通信功能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均可纳入集群通信系统的范畴。集群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群组,每个群组包括多个终端。在集群业务中,可以为集群中终端配置对应的业务权限,例如配置一终端只能响应集群通信系统中部分群组发起的群组呼叫。例如,启动所述终端的守候功能,并配置所述终端为守候状态,为终端配置一个记录有一个或多个群组的列表,其中将该列表中记录的群组称为守候组,未在该列表中记录的群组为非守候群组。当终端处于守候状态时,所述终端只响应所述守候组发起的群组呼叫,即该列表中记录的群组。下文将群组向终端发起的呼叫简称为组呼。例如,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存在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非守候组Gp1处于组呼的状态,需要该终端加入组呼,但该组Gp1为该终端的非守候组,终端会不响应所述组呼;
情况2:在终端加入守候组中组Gp2的组呼后,成为所述组呼的成员,得到系统本次组呼分配的随机号码,记录所述随机号码。当所述终端主动退出组Gp2的组呼后,如果所述组Gp2的组呼仍在继续,且需要所述终端重新加入到组呼中,所述终端会查询所述组Gp2发起组呼的随机号码,查询结果为已记录有该组呼的随机号码,表示已响应过,则不响应所述组Gp2的再次组呼。
由上述情况可知,集群通信系统中部分群组无法向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发起组呼,造成呼叫无法建立,降低了用户的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保证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获知系统中允许向该终端发起组呼的全部群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向控制终端发起组呼的权限;
如果判断确定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则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向调度数据库(PHR)查询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
如果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空闲,通知所述第二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否则,向所述第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判断确定不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则拒绝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一种控制呼叫的装置,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确定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时,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向调度数据库(PHR)查询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空闲时,通知所述第二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用户的组呼;或者,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非空闲时,向所述第一用户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不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时,拒绝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允许具有权限的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发加入组呼,实现所述第二用户响应组呼,提高了用户的服务质量,方法简单且实用;同时,对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群组的组呼进行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群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三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呼叫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控制呼叫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群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基站子系统)、调度子系统DSS(调度子系统,Dispatch Subsystem)、交换子系统MSS(Mobile SwitchSubsystem,交换子系统)。
其中调度子系统DSS包括:调度服务器(PDS)(PTT Dispatch Server,调度服务器)和调度数据库(PHR)(PTT Home Register,调度数据库)调度台服务器DAS(Dispatching Agent Server,调度代理服务器)。
PDS是集群呼叫的总控制点,完成集群内调度呼叫的处理,包括PTT呼叫控制、PTT通话管理、通过PHR对终端进行鉴权、授权和计费、通过PHR对终端进行群组管理和位置更新以及PTT语音流报文分发等;
PHR完成数据库管理和配置,为集群内终端提供群组注册、群组成员注册,并提供集群成员的本地信息以及集群成员的业务权限信息,完成呼叫统计和计费功能;
DAS是对移动台终端和固定台终端进行调度控制和业务管理的设备,可以对集群内的群组/终端/呼叫等进行调度和管理,例如可以单呼、组呼、广播呼叫、强插强拆、动态重组、遥毙/复活等调度功能,以及增加群组、删除群组、增加成员、删除成员等管理功能。
下面结合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以终端MS1向终端MS2发起群组呼叫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MS2为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所述MS1为群组Gp1内的终端,,具有控制其他成员加入组呼的权限,所述群组Gp1可以为所述MS2的非守候组,也可以是MS2的守候组且该群组需要所述MS2重新加入该组的组呼。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空闲状态下的终端MS2成功被具备权限的终端MS1加入组呼的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MS1向BSS发送要MS2加入组Gp1组呼的请求;
步骤202、所述BSS向PDS发送对所述MS1进行鉴权的请求;
步骤203、所述PDS向PHR发送查询所述MS1权限的请求;
步骤204、所述PHR向所述PDS返回所述MS1的权限信息,
其中所述PHR保存的权限信息是所述PDS为系统中的部分终端预先配置的,包括该终端是否具备控制其他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
步骤205、所述PDS判断所述MS1是否具有控制所述MS2加入组呼的权限,鉴权结果为具有控制所述MS2加入组呼的权限,通知所述BSS允许所述MS1控制MS2加入组呼;
步骤206、所述BSS通知所述MS1所述要求MS2加入组呼的请求发送成功;
步骤207、所述PDS向所述PHR查询所述MS2的状态信息;
步骤208、所述PHR所述PDS通知所述MS2状态信息为空闲;
步骤209、所述PDS请求所述PHR修改所述MS2的状态信息为激活;
步骤210、所述PHR向所述PDS通知已修改所述MS2的状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MS2的状态信息为开机且空闲状态;
步骤211、所述PDS向所述BSS发送要所述MS2加入组呼的消息;
步骤212、所述BSS向所述MS2发送加入组呼的请求;
步骤213、所述MS2向所述BSS发送加入组呼的成功信息;
步骤214、所述BSS向所述MS1发送所述MS2加入组呼成功的消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允许具有权限的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发加入组呼,实现所述第二用户响应组呼,提高了用户的服务质量,方法简单且实用;同时,对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群组的组呼进行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实施例二
下本实施例为激活/关机状态下的终端MS2没有成功被具备权限的终端MS1加入组呼的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MS1向BSS发送要MS2加入组Gp1组呼的请求;
步骤302、所述BSS向PDS发送对所述MS1进行鉴权的请求;
步骤303、所述PDS向PHR发送查询所述MS1权限的请求;
步骤304、所述PHR向所述PDS返回所述MS1的权限信息;
步骤305、述PDS判断所述MS1是否具有控制所述MS2加入组呼的权限,鉴权结果为具有控制所述MS2加入组呼的权限,通知所述BSS允许所述MS1控制MS2加入组呼;
步骤306、所述BSS通知所述MS1所述组呼请求发送成功;
步骤307、所述PDS向所述PHR查询所述MS2的状态信息;
步骤308、所述PHR向所述PDS返回所述MS2状态信息为激活或关机;
步骤309、所述PDS向所述BSS发送所述MS2状态信息;
步骤310、所述BSS向所述MS1发送所述MS2的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MS2处于激活或关机状态,不能加入MS1发起的组呼,但是所述MS2所在群组中其他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能够响应该组呼,MS1发起的组呼可以成功,只是加入该组呼叫的终端不是MS2。其后续的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中MS2关机或者不在服务区的情况下处理流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允许具有权限的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发加入组呼,对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群组的组呼进行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不具备群组呼叫权限的MS1请求MS2加入组呼的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401、MS1向BSS发送要MS2加入组Gp1组呼的请求;
步骤402、所述BSS向PDS发送对所述MS1进行鉴权的请求;
步骤403、所述PDS向PHR发送查询所述MS1权限的请求;
步骤404、所述PHR向所述PDS返回所述MS1的权限信息
步骤405、所述PDS判断所述MS1是否具有控制所述MS2加入组呼的权限,鉴权结果为不具有控制所述MS2加入组呼的权限,通知所述BSS拒绝所述MS1控制MS2加入组呼;
步骤406、BSS通知所述MS1无权要MS2加入组Gp1组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允许具有权限的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发加入组呼,对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群组的组呼进行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呼叫的装置,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501,用于当第一终端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向所述终端发起组呼的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502,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501判断确定具有向所述终端发起组呼的权限时,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判断模块501可以进一步包括:
查询单元601,用于向调度数据库(PHR)查询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
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
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的权限。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502可以进一步包括:
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
发送单元702,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空闲时,通知所述第二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用户的组呼;或者,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非空闲时,向所述第一用户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801,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501确定不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时,拒绝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允许具有权限的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发加入组呼,实现所述第二用户响应组呼,提高了用户的服务质量,方法简单且实用;同时,对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群组的组呼进行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终端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向控制终端发起组呼的权限;
如果判断确定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则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向调度数据库(PHR)查询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
如果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空闲,通知所述第二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否则,向所述第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判断确定不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则拒绝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5.一种控制呼叫的装置,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控制处于守候状态的第二终端加入组呼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确定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时,允许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向调度数据库(PHR)查询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组呼权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允许控制的处于守候状态的终端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空闲时,通知所述第二终端加入所述第一用户的组呼;或者,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状态为非空闲时,向所述第一用户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不具有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的权限时,拒绝所述第一终端控制所述第二终端加入组呼.
CN200910222637.4A 2009-11-23 2009-11-23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7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2637.4A CN101707744B (zh) 2009-11-23 2009-11-23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2637.4A CN101707744B (zh) 2009-11-23 2009-11-23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7744A true CN101707744A (zh) 2010-05-12
CN101707744B CN101707744B (zh) 2013-08-21

Family

ID=42377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263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7744B (zh) 2009-11-23 2009-11-23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77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7371A1 (zh) * 2012-10-31 2014-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网元
CN11200419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390B (zh) * 2006-05-12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的动态群组管理方法
CN101137106A (zh) * 2006-09-28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系统的撤销重组群组的系统
CN101540957A (zh) * 2008-03-19 2009-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权限的集群终端及其实现群组成员管理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7371A1 (zh) * 2012-10-31 2014-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网元
CN103796176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网元
CN11200419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04199B (zh) * 2019-05-27 2022-04-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7744B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2390B (zh)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的动态群组管理方法
CN101141705B (zh) 集群终端主动退出组呼的方法
CN104469694A (zh) 一种基于集群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707745B (zh) 一种选择通话群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287181B (zh)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中主动迟后接入方法
CN100471307C (zh) 集群呼叫系统中呼叫转移的方法、集群交换中心和系统
CN101083804B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对群组成员进行临时调度的实现方法
CN100334899C (zh) 数字集群系统呼叫过程的控制方法
CN101370191A (zh) 一种群组外用户发起群组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90530A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终端主动迟后加入群组呼叫的方法
CN101090529B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终端迟后加入群组呼叫的实现方法
CN101610454B (zh) 集群系统中守候集群用户组的实现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1707744B (zh)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EP2339881B1 (en) Terminal and no-disturbance method thereof
CN101352056A (zh)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
CN100502569C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传统式组呼中免打扰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0579155C (zh) 遇忙呼叫前转方法
CN101141706A (zh) 集群终端主动退出组呼的集群通信系统
CN101313612B (zh) 识别中继移动交换中心的方法、组呼方法及设备
CN101123759B (zh)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针对用户分配资源的接入方法
CN101316394B (zh) 呼叫通话权调度和语音转发控制方法
CN102857995A (zh) 一种集群用户设备的接入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931889A (zh) 集群系统中终端自建组的实现方法
CN101272547B (zh) 用于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建立方法
CN100450307C (zh) 一种组呼资源核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9

Address after: 050000 No. 2, unit 110, building 371, 503 Union Road, Xinhua District, Hebei, Shijiazhuang

Co-patentee after: Huang Yannan

Patentee after: Zhao Xiaoye

Co-patentee after: Zhao Hailing

Co-patentee after: Yang Xiuhua

Co-patentee after: Zhang Xiaoqing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Xiaoye

Inventor after: Huang Yannan

Inventor after: Zhao Hailing

Inventor after: Yang Xiuhua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qing

Inventor before: Li Baoru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