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2630A -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2630A
CN101702630A CN200910211560A CN200910211560A CN101702630A CN 101702630 A CN101702630 A CN 101702630A CN 200910211560 A CN200910211560 A CN 200910211560A CN 200910211560 A CN200910211560 A CN 200910211560A CN 101702630 A CN101702630 A CN 101702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at
mobile radio
control unit
media storage
storag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1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2630B (zh
Inventor
崔衡楠
M·埃克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1702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2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2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26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以移动无线装置映像待传送数据的方法。对由一移动无线基站宣告成为暂时可允许的已存储传输格式执行检查,以决定这些传输格式是否满足所述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的一选择准则,并且,用于数据传送的所述传输格式会专门从满足所述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的传输格式的中被选择出来。

Description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9月16日,申请号为200510104150.8,发明名称为“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媒体存取控制单元,涉及一种移动无线装置,以及涉及一种通过一移动无线装置而映像待传送数据的方法。
而一种类似于此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一种类似于此的移动无线装置,以及相关于一种类似于此之通过一移动无线装置而映像待传送数据的方法则可以得自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总体移动通信系统)移动无线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一UMTS移动无线系统具有一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一移动无线存取网络(UMTS陆地无线存取网络,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UTRAN)),以及大量的移动无线终端(使用者设备(User Equipment,UE))。UMTS提供一传送模式,称之为FDD模式(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而在所述传送模式之中,信号则是会通过对于频率或是频率范围的分开分配而于上行链路方向(亦称之为上行路径,其系表示自一移动无线终端到达一移动无线存取网络中之一分别基站的信号传送方向)中以及下行链路方向(亦称之为下行路径,其代表自所述移动无线存取网络中之一分别关联于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的基站到达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的一信号传送方向)中分开地进行传送。
UMTS在于定义一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其再细分为三个协议层,以用于在一移动无线终端以及一移动无线小区的分别基站之间的传送。所述UMTS空中介电协议层的概观以及详细叙述可以于参考文献[1]中发现。
再者,如参考文献[2]所述,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伙伴项目)标准化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正以所述UMTS-FDD模式中之所述上行链路方向中的UMTS作为基础而发展有关于经由专用传输信道DCH(Dedicated Channel)之包数据传送的一种改进。
在所述UMTS空中接口中之所述三个协议层的其中之一系已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层,而所述RRC协议、或是RRC协议层则是用于负责建立与清除,同时用于重新构造物理信道、传输信道、逻辑信道、信号发送无线承载、以及无线承载,以及用于掌控所述UMTS协议层用于层1以及层2的所有参数。所以,为了这个目的,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之中以及在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之中,于所述RRC层中的所述单元经由所述信号发送无线承载而交换适当的RRC信息,如于参考文献[3]之中所述。
为了管理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监督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中的移动无线传送资源,其系已知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包数据传送过程中,于所述RRC协议层平面,会以信号形式将有关一传输信道中之数据流通之量的信息发送至一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而此则是通过所谓的测量报告信息所加以完成。此外,正如于下列之表1中所举例说明,在此上下文之中,目前负责的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指示数据缓冲存储器填充位准(data buffer storage fillinglevels),也就是说,所述RLC单元之所述数据缓冲存储器的填充位准。换言之,此即表示,依照参考文献[3],于分别之移动无线终端之中,目前位在所述RLC单元之所述缓冲存储器之中的待传送数据项目的总数被传送至位在所述RRC层平面处的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
而在此上下文之中,特别地是,所述所表示的移动无线传送资源即表示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的传送功率,所述被分配之CDMA编码的数量、以及展码因子。
表1示出类似于此之一侧量结果列表的实例,如在参考文献[3]之中所叙述的:
  信息组件/群组名称   需要   多重(Multi)   型态及参考   语义叙述
  流通量(Trafficvolume)测量结果   OP   1to<maxRB>
  >RB身份(Identity)   MP   RB身份(Identity)10.3.4.16
  >RLC缓冲负载(BufferPayload)   OP   列举(0,4,8,16,32,64,128,256,512,1024,2K,4K,8K,16K,32K,64K,128K,256K,512K,1024K)   字节以及N个千位=N*1024字节的形式。需要十二个多余的数值。
  >平均RLC缓冲负载   OP   列举(0,4,8,16,32,64,128,256,512,1024,2K,4K,8K,16K,32K,64K,128K,256K,512K,1024K)   字节以及N个千位=N*1024字节的形式。需要十二个多余的数值。
  >RLC缓冲负载之变化   OP   列举(0,4,8,16,32,64,128,256,512,1024,2K,4K,8K,16K)   字节以及N个千位=N*1024字节的形式。需要二个多余的数值。
表1
在类似于此的信息接收时,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可以使用此信息来实施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的适当构造,以,举例而言,增加、或限制一移动无线终端的可用传输格式,或者执行另一个移动无线小区的递交(handover),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重新构造、或是一RRC状态改变,特别是,自一第一RRC状态CELL_DCH变为一第二RRC状态CELL_DCH。
因此,在表1中所举例说明的所述测量结果自位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中的一RRC单元被发送至位在相对应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中的所述RRC单元,并且,所述分别的RLC数据缓冲存储器填充位准指示出每一个无线承载(RB)。而所述些数值则是可以加以引用为一绝对数值(RLC缓冲负载)、或是引用为一源自于一已定义数值的变量(RLC缓冲负载的变量)。
目前,所述3GPP标准化委员会正在进行有关经由上行链路路径,也就是说,用于所述FDD模式之所述UMTS空中接口的所述上行链路方向,中之专用传输信道之包数据传送方面的改进工作,以增加数据输惯量(datathroughput)以及传送速率。所以,为了这个目的,导入了一种被称之为增强式专用信道(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E-DCH)的新式专用传输信道,以用来改善对于已既有之专用传输信道DCH的描述。此新式传输信道的主要特征则是包括了使用以N信道停等方法(N channel Stop&Waitmethod)作为基础的一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方法(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method,HARQ),以及不超过10ms的帧长度,其中,所述N信道停等方法的规划是由在UMTS之中亦称之为节点B(NodeB)的基站来进行监控。
所述N信道停等式HARQ方法是一传送保护方法。于此方法之中,总共会有N个所谓的HARQ程序为了一个移动无线终端而进行构造,并且,每一个HARQ程序代表所述停等方法的一个情况,而每一个HARQ程序的数据则是会被发送至网络,并暂时地进行存储,直到所述网络接收到有关所述数据已被正确接收的确认(认可应答(Acknowledgement),ACK)为止。相反地,也就是说,若是所述数据尚未正确地被接收(否定应答(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时,则所述数据重新地被传送至所述网络。
节点B所监控的规划即为于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中之规划受到监控的方法,也就是说,自一已定义之E-DCH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集合中选择出一适当的传输格式的方法,而此监控方法达成的方式则是,所述节点B可以暂时地限制、或延伸来自所述已定义之E-DCH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集合的使用,以使其成为用于一移动无线终端之所述分别移动无线小区之中的所述流通情形的一函数。
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根据所述数据将如何经由透过一UMTS空中接口的所述新式传输信道E-DCH而进行传送的详细内容所做出的决定。其中,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会是,以所述数据项目在不同数据缓冲存储器之间的优先权,所谓的优先权队列(Priority Queues,PQ),作为基础而将它们进行再细分,然后,所述数据项目就会通过相对应于它们之重要性的较多、或较少优先权而进行处理,并且因此进行传送。
正如上述,所使用的一种传送保护方法(HARQ),而在此方法之中,所述网络则是会将一有关所述数据已经、或尚未正确接收的确认发送给所述移动无线终端,而同样地,为了此功能,所述移动无线终端包含不同的数据缓冲存储器,以用于暂时地存储所述数据,直到被告知已正确接收为止。
两种功能都是在新提供之协议次层中的MAC控制层,也就是说,一所谓的媒体存取控制增强上行链路(Medium Access Control EnhancedUplink,MAC-e)实体,的范围内执行,而此则是会同时在所述终端端以及在所述网络端存在,也就是说,实施,其中,于所述网络端处,执行依据MAC-e之沟通协议的所述实体位在所述节点B之中,也就是,所述UMTS基站之中。
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用户终端,使用者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中,所述MAC-e协议次层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以一传输格式选择方法作为基础而执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路径(上行链路方向)之待传送数据的规划,也就是说,在预先决定的已定义时间点选择所述E-DCH传输信道的一适当传输格式,以作为实时允许传送速率、所述待传送数据的优先权、以及所述E-DCH传输信道之允许传送功率的一函数。
在参考文献[4]以及[5]之中所叙述的所述传输格式选择方法将于接下来的文章中进行更详尽地解释。
已定义数量的专用传输信道(专用信道,Dedicated Channels(DCH))根据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之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所建立的一沟通连结而进行构造,进而成为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中之数据传送期间,一移动无线终端、或者,换言之,用户设备,所使用之沟通服务的数量以及本质的一函数。再者,一传输格式集合(Transport Format Set,TFS),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亦称之为传输格式的一集合,为了每一个传输信道而进行构造,以及包括已定义数量的传输格式,并且,所有DCH传输信道之传输格式的可允许结合是通过所谓的上行链路传输格式结合集合(TransportFormat Combination Set,TFCS)而加以定义。此外,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中的MAC-d单元以所述上行链路传输格式结合集合作为基础、并利用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方法而执行所述规划,也就是说,每一个所构造之传输信道的一适当传输信道于已定义的时间点进行选择,以作为所述实时传送速率、以及映像于所述分别传输信道上之所述逻辑信道的所述数据优先权的一函数,以及作为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中之所述允许传送功率的一函数。相关于此程序的详细内容在参考文献[4]以及[5]之中有所叙述。
所述规划方法在于确保,用于一沟通服务的数据会依照其服务品质规格(QoS profile)、并经由所述空中接口而进行传送,另外,其亦要确保的是,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会匹配于所述移动无线小区之中的所述分别传送状况,也就是说,在所述传输状况不佳时,仅允许受限数量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因此,所述移动无线终端其本身在所述上行链路传送方向中所产生的干扰就会维持在限制的范围之中,相反的,当所述移动无线小区中的所述信号传送状况良好的时候,所有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都会正常地为可获得,因此,一移动无线终端其本身于所述上行链路传送方向中所产生的干扰就会在所分配之服务品质的范围内变化。
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方法的主要特征为:
·在传输格式结合集合范围内之所述个别传输格式结合的一状态检查于已定义的时间点执行,而以此状态检查作为基础,一个传输格式结合就会位在下列状态的其中之一之中、或是关联于下列状态的其中之一,正如在图7中之状态图700里所举例说明的一样:
·一第一状态701,其称为一“支持状态(Supported State)”;
·一第二状态702,其称为一“功率过量状态(Excess PowerState)”;以及
·一第三状态703,其称为一“阻塞状态(Blocked State)”。
·所述传输格式结合的所述状态检查是通过以当前传送功率以及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之最大可允许传送功率作为基础的一功率评估而加以执行。
·无法满足所谓之“消除准则(Elimination Criterion)”的所有所述传输格式结合,也就是说,换言之,所述些需要一少于所述最大可允许传送功率的一传送功率者,被分配至所述第一状态701,也就是说,所述“支持状态”,并且,自所述第二状态702、或是自所述第三状态703变为所述第一状态701之状态改变的每一个利用参考符号704“已符合恢复准则(Recovery Criterion is met)”而作为批注。
·需要一大于所述最大可允许传送功率之一传送功率的所有所述传输格式结合被分配至所述第二状态702,也就是说,所述“功率过量状态”,且在图7中自所述第一状态701变为所述第二状态702的状态改变于图7中利用参考符号705“已符合消除准则(Elimination Criterion is met)”而作为批注。
·所有满足所谓“阻塞准则”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也就是说,于所述第二状态702持续一已定义之时间周期者,被分配为所述第三状态703“阻塞状态”,且自所述第二状态702成为所述第三状态702的状态改变利用参考符号706“已符合阻塞准则(Blocking Criterionis met)”而作为批注。
·仅有在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方法中所考虑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会是在所述第一状态701“支持状态”中的所述些,换言之,所述MAC-d是自处于所述第一状态701“支持状态”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中选择出所述些传输格式结合,以作为所述实时传送速率以及所述逻辑信道之所述数据优先权的一函数,并且,这些映像至所述个别的DCH传输信道之上,所以,在此状况之下,所述逻辑信道就会被分配以1至8的不同优先权,而其中,一优先权1乃代表最高的优先权,以及一优先权8即代表最低的优先权,因此,以这些优先权作为基础,那些来自所述逻辑信道之具有一较高优先权的数据包就会在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方法中被赋予优先权。
·对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702“功率过量装置”、或是处于所述第三状态703“阻塞状态”的传输格式结合而言,这些传输格式结合的状态连续不断地进行检查,而所述些满足所谓“恢复准则”的传输格式结合就会接着再次地改变为所述第一状态701“支持状态”,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在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方法中再次地受到考虑,而在图7之中,所述状态改变则是利用所述参考符号704“符合恢复准则”而作为批注。
·所述些除于所述第二状态702“功率过量状态”的传输格式结合通常会在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方法中受到忽略,而这其中的一例外则是,处于所谓“传输格式结合最小集合(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Minimum Set(TFC Minimum Set))”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处于所述TFC最小集合之中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也就是说,处于所述最小集合之中的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RNC而进行具体说明,并且,意欲于确保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的一保证最小数据传输速率,所以,这些传输格式结合在任何状况下都总是会考虑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选择方法,即使是它们需要一大于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中之最大可允许传送功率的传送功率的时候。
正如前面所叙述的,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RNC负责执行所有所述移动无线小区的、以及在一移动无线网络次系统(Radio NetworkSubsystem,RNS)范围内之移动无线终端的移动无线资源管理,并且,已知的是,所述移动无线点网络控制单元能够构造一移动无线终端来执行适当的测量,以使得此可以加以完成。
以所述UMTS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作为基础,所述移动无线终端所执行的所述个别的测量再被细分为六种不同的型态:
·频率内(intrafrequency)测量;
·频率间(interfrequency)测量;
·系统间(intersystem)测量;
·品质测量;
·内部测量;以及
·寻找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之位置的测量。
所述测量的详细内容叙述于参考文献[3]之中。
正如在图8中的所述信息流程图800所举例说明的,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801通过在下行链路方向中、于所述RRC协议平面、并经由所述所谓的信号发送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SRB)而将一所谓的测量控制信息802发送至所述移动无线终端803而起始一特殊的测量,其中,此监控信息802通之所述移动无线终端803其应所述要何时、如何、以及执行哪一个测量,而一旦一测量已经执行完成之后,所述移动无线终端803就会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中产生并发送一伴随着所述测量结果之适当的所谓测量报告信息804至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801。
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801就可以使用来自所述测量报告信息804的信息来实施有关所述移动无线终端803的适当构造,举例而言,重新构造传输格式集合、或是所述移动无线终端803的所述专用物理信道,或是实施另一个移动无线小区的一递交。
所述以已知技术作为基础所叙述之用于选择所述分别所使用之传输格式以及传输格式结合的程序具有高度的计算强度,而这则是因为所有的检查与分类、以及状态过渡都是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其本身之中执行,以及因为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之中的所述状态检查必须总是要为了存储于其中之所有所述传输格式以及存储于其中的传输格式结合而加以执行的关系。
再者,所有所述传输格式结合的分别状态必须要在所述分别之预定时间点进行检查,以及,若适当的话,改变,而此即表示,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之中的一显著计算时间需求。
参考文献[6]在于叙述一种在一移动无线终端里的一HS-DPCCH(HighSpe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中控制传送功率的方法。所述移动无线终端被告知有关任何传送功率偏差的信息,然后,决定在上行链路中的任何传送功率增加,其中,所述传送功率偏差被信号发送至节点B。
参考文献[7]叙述一种在一移动无线网络以及一移动无线终端之间控制一移动无线连结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终端的当前传送功率在移动无线资源的分配期间,以及在其它的移动无线网络操作之中受到考虑。
参考文献[8]叙述一种通过考虑到多个移动无线小区之间的传送功率而最佳化下行链路容量的方法,其中,在一超载移动无线小区之中的一超载现象是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网络而加以决定,并且,对一邻接之无超载现象发生的移动无线小区进行辨识,再者,决定一已经建立与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的一沟通连结的使用者节点,避免自所述超载移动无线小区至所述使用者节点的下行链路数据传送,以及利用来自所述未超载之移动无线小区的一沟通连结而允许一下行链路数据传送。
参考文献[9]叙述一种方法,其中,不同的测量报告信息会以移动无线网络中的不同触发事件作为基础、并通过移动无线终端而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10]在于叙述一种选择传输格式结合的方法,在此方法之中,所述物理层将一通知信息发送至用以在一传送的最大传送功率已经达到时发送信号的所述MAC协议层。
文件[11]在于揭示一种选择一传输格式结合的方法,其中,传输格式结合的分类加以形成,并且,一个分类是以一传送功率位准作为基础而加以选择。
文件[12]公开一种决定可允许传输格式结合的方法,其中,每一个传输格式结合的一状态是以所述传输格式结合所需之传送功率作为基础而加以决定,以及一选择是以所述状态作为基础所加以完成。
参考文献[13]在于叙述一种控制一系统间递交的方法,其中,一移动无线用户发送一减少的传输格式结合集合。
文件[14]公开一种通过一无线接口而传送数据包的方法,其中,一控制单元发送一构造信息,并且,一传输格式是以被包含在所述构造信息之中的信息作为基础而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15]在于叙述一种调变一无线连结的方法,其中,一些信道化编码(channelization codes)以及一调变与编码计画适当地进行选择,并且,相关于所述所选择之调变与编码计划以及所述所选择数量之信道化编码的信息通过所述无线连结而被传送至一接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提供比在已知技术的例子中、一移动无线终端里之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层的一、或多个传输格式更为简单的选择的问题作为基础。
而所述问题则是可以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中所主张之特征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以及利用一移动无线装置而映像待传送数据的方法而获得解决。
一种用于一移动无线装置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设计为用于将经由所述移动无线装置欲传送的数据自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到至少一传输信道,其中,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系具有至少一传输格式存储器,以用于存储多个传输格式,且其中,一传输格式包括以通过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而自所述至少一逻辑信道被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数据作为基础的控制参数,再者,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传输格式选择单元,以用于自所述多个已存储的传输格式之中选择出一待使用的分别传输格式,另外,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进行设计的方式为,会执行有关所述些已存储之传输格式中哪些会满足一由一移动无线网络单元所预先加以决定之选择准则的一检查,进而决定它们是否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的一选择准则,此外,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进行设计的方式亦可以是,从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之所述选择准则的所述些传输格式之中选择出用于将所述数据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传输格式。
在一种于一移动无线装置的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层之中,利用所述移动无线装置而将待传送之数据自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方法里,有关所述些已存储之传输格式中哪些会满足一由一移动无线网络单元所预先加以决定之选择准则的一检查加以执行,以决定它们是否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的一选择准则,其中,一传输格式包括以通过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而自所述至少一逻辑信道被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数据作为基础的控制参数,此外,用于将所述数据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传输格式是选自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之所述选择准则的所述些传输格式。
一移动无线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一媒体存取控制单元。
在一移动无线装置之中,较佳地是,在一通常存储有由一移动无线网络单元,较佳地是,依照UMTS,一无线网络控制单元的一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所预先决定之多个、或大量的传输格式及/或传输格式结合的移动无线终端之中,透过选择一适当之输格式、或者,可能是一适当之传输格式结合,的过程,本发明可以清楚地获得理解。所述传输格式、或所述传输格式结合在数据意欲于自逻辑信道映像至其上的多个、或大量的传输格信道存在时暂时地受到所述移动无线网络单元,也就是说,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或是一UMTS基站,亦即,一节点B,的改变,也就是说,它们会获得增加、或是受到限制,换言之,其即表示,以UMTS作为基础,所述传输格式集合、或所述传输格式结合集合可以暂时地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或是所述UMTS基站而加以限制、或扩展。此程序对应于就其本身而言为已知且已于前面叙述的所述网络监控规划。根据本发明,利用可能使用之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之一基本集合的此暂时性预先决定,且在此已预先决定之程序于所述网络之中执行的情形下,作为在所述网络中所预先决定的一选择准则。
本发明之一方面观点的基础为,所述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的一部份选择被传递至所述网络且会利用所述已知的网络规划,以将此已受限或扩展之可能可允许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的“基本集合”使用作为执行未来检查的基础,进而决定所述分别之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是否适合于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所控制的所述数据传输,因此,根据本发明且相较于已知技术,被存储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之中之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的整个集合将不会在为了决定它们的状态以及它们的使用性而进行检查,并且,作为取代的是,其会假设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的一基本集合已匹配于暂时的移动无线小区特征。
而现在,以已经于所述网络中进行扩展、或受到限制之可能可允许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的集合作为基础,则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本身检查在此已预先决定集合中所述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是否满足所述了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的一选择准则,举例而言,在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之中的最大可允许传送功率,并且,依照所述分别所使用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或次协议,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从此集合中(基于所述移动无线装置内部的一准则,其可以被视为用于数据传送的一可能传输格式、或传输格式结合),在每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时选择出一传输格式、或一传输格式结合,以用于将所述数据自所述逻辑信道、或所述逻辑信道映像至所述传输信道、或所述传输信道。
因此,对于已由一移动无线基站宣告为暂时可允许的所述些已存储传输格式的一检查清楚地加以执行,以决定这些传输格式是否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的一选择准则,并且,用于数据传送的所述传输格式专门地选自所述些满足所述个动无线装置所特有之所述选择准则的传输格式。
而本发明较佳的改进则是载明于附属权利要求之中。
在此上下文之中,应所述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加以实施在任何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层、或是任何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次层之中,举例而言,甚至是在一已知的RLC协议层之中,而在此例子中,所述待传送数据则是会选自所述RLC协议层中的缓冲存储器,以用于在所述传输信道中的数据传送。
本发明在接下来之文章中所叙述的改进同时相关于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以及相关于所述移动无线装置,并也相关于所述用于将数据自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方法。所述所叙述的功能可以通过软件,也就是说,通过一特殊的计算机软件,或是通过硬件,也就是说,通过一特殊的电子电路,或是以混合的形式,部分软件部分硬件的形式,而加以实施于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之中,而在所述例子中,所述个别的功能可以利用硬件及/或软件间的任何方式而分开的加以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具有多个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且所述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中之至少一些的每一个都会被分配一优先权数值,而较佳地是,所述数据传送会以此作为基础而发生,且所述待传送数据会选自所述缓冲存储器,以用于所述传输信道中的数据传送。再者,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进行设计的方式为,暂时被存储在所述分别之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之中的数据作为所述优先权数值的、及/或所述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之填充位准(filling levels)的一函数而进行读取以及传送。根据此改进,一自动重复请求控制单元较佳地亦加以提供,以用于执行一或多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进而用于传送已经被暂时存储在所述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之中的数据,其中,较佳地是,所述自动重复请求控制单元设计为会执行一或多个混合(hybrid)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进而用于传送已经暂时被存储在所述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之中的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所提供的是,所述自动重复请求控制单元设计为,会为了每一个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而执行一个且仅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
本发明上述的改进清楚地表示,所述媒体控制单元较佳地依照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增强上行链路次协议而加以设计为一媒体存取控制增强上行链路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另一改进,所述自动重复请求控制单元设计为,为了每一个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执行一个且仅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所以,依照本发明的此发展,较佳地是,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加以设计为会选择每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的一个传输格式。
若是所述数据是为了被映像至多个传输信道之上时,则就会选择多个传输格式,较佳地是,以一传输格式结合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此状况下,一个传输格式结合利用前述的所述方法而自传输格式结合的一预先决定集合之中被选择出来。
在本发明的一另一改进之中,一、或多个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存储器加以提供,且每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存储器关连于一个,且较佳地是,仅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并且,每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较佳地相关于一个,且仅一个,缓冲存储器。再者,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进行设计的方式为,所述传输格式、或所述传输格式进行选择而成为所述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存储器之所述填充位准的一函数。
此使得相对于实际物理传送条件以及所述个别缓冲存储器的所述填充位准,所述待传送数据的选择乃可以有高弹性的控制方式,也因此可以达成于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层平面处之所述数据传输的最佳化控制。
所述个移动无线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较佳地是所述移动无线装置的最大允许传送功率,以及特别地是,较佳地为所述移动无线装置的最大允许传输信道传送功率,以及更进一步,较佳地是,所述移动无线装置的最大允许增强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传送功率。
此选择准则的使用使得所述待传送数据可以利用对所述移动无线装置具高度特异性的方式而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一另一改进所提供的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其进行设计的方式为,传输格式的一预先决定最小集合关连于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所藉以选择用于所述数据传送之所述传输格式的所述些传输格式,在步骤b)之中,换言之,此即表示,当在所述最小集合中存在至少一传输格式的时候,传输格式依照UMTS而会对应于传输格式之最小集合(也就是说,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的一集合被视为可以用于数据传送的传输格式。
此确保了在选择以及传送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层中的数据时总是可以获得一传输格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另一改进,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设计的方式为,会执行用以决定使用来自传输格式之所述最小集合的一个传输格式的所述数据的传送是否需要比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中允许之传送功率更大的传送功率的一检查。在此例子中,一信息产生单元亦会被提供在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之中,并设计为,在发现使用来自传输格式之所述最小集合的一个传输格式的所述数据的传送乃需要比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中允许之传送功率更大的传送功率的情况下,形成一待传送至所述网络单元的电子第一信息。其中,依照所述UMTS沟通标准,所述信息较佳地为一测量报告信息的形式。
应所述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此方面观点,尤其是,产生以及传送都是通过所述移动无线装置而进行起始以及控制的一测量报告信息,可以被传送至所述UMTS基站及/或所述无线网络监控单元,独立于上述的方法之外。
为了通知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中的一“警报情况”,一于所述终端端所触发之测量报告信息的产生以及传送不同于所述UMTS沟通标准之处在于,正如其目前所提供的,所述信息的产生以及传送不再仅是响应来自所述UMTS基站、或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的请求,而是会基于可以预先决定的一事件,并且在其本身的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之中发生且受到检测。
再者,一信息产生单元可以加以提供,其设计为,在发现上述方法的步骤b)中没有可选择之传输格式的情况下,会形成一待传送至所述网络单元的电子第二信息,其中,较佳地是,所述电子第二信息同样地为一测量报告信息的形式。
在用于选择传输格式,特别是,用于依照所述UMTS沟通系统的所述E-DCH沟通系统者,的较具优势程序之中,以及在一种用于信号发送一客户端之所述传送功率的一超载情况的方法之中,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基础的观点,再者,于映像之所述E-DCH传输信道上的期间,考虑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以及节点B,也就是,所述UMTS基站,之技术、且控制用于待传送数据之选择的规划的所述E-DCH传输信道清楚地透过一传输格式选择方法而加以定义。
因此,执行所述个别E-DCH传输格式的一两阶段检查。而以所述传输格式的这些状态检查作为基础,一个传输格式乃可以是属于下列状态(将于接下来之文章中有更详尽解释)的其中之一:“允许状态”,“受限状态”,或“有效状态”。
为了指示在所述客户端中之所述E-DCH传送功率的一超载情况,两个新的指示符被定义在用于所述测量报告信息的所述RRC协议层平面之中,明确地,一方面,指示在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中的一传输格式需要比当前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中允许者更大之传送功率的情形,或是另一方面,指示在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之中无法取得没有任何可允许的传输格式。
较佳地是,所述移动无线装置为一移动无线终端的形式,其特别较佳地是,设计为可以依照一蜂巢式移动无线系统的一或多个协议而接收或传送数据。
特别较佳地是,所述移动无线终端设计为会在一UMTS移动无线系统之中进行沟通,换言之,所述移动无线终端设计为可以依照一UMTS移动无线系统的一或多个协议而接收及传送数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将会于接下来的文章中有更详尽的解释,并且,以附图进行举例说明,其中:
图1:其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沟通系统;
图2:其示出一用于UMTS空中接口之协议结构的一图标;
图3: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位在一MAC-e协议次层中之单元的一图标;
图4: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位在一MAC-e协议次层中之单元的一图标;
图5:其示出一状态图,以用于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之一传输格式的可能状态;
图6:其示出一流程图,以用于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之一种用于选择一或多个传输格式的方法步骤;
图7:其示出一状态图,以用于举例说明根据已知技术之一传输格式结合的状态;以及
图8:其示出一信息流程图,以用于举例说明根据已知技术、在一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以及一移动无线终端间之一测量报告信息的请求以及传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UMTS移动无线系统100,其特别地作为举例说明之用,以简化图标,其中,所述UMTS移动无线存取网络(UMTS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UTRAN)的构件系具有多个移动无线网络次系统(RadioNetwork Subsystems,RNS),而其每一个则是会通过一所谓的Iu接口103,104而连接至所述UMTS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每一个移动无线网络次系统101,102具有一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106,107,以及一或多个UMTS基站108,109,110,111,而依据UMTS,其亦可称之为节点B。
在所述移动无线存取网络的范围之内,所述个别的移动无线网络次系统101,102的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通过一所谓的Iur接口112而被连接至彼此,并且,每一个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都会监控在一移动无线网络次系统101,102中所有移动无线小区之移动无线资源的分配。
每一个UMTS基站108,109,110,111都分别会通过一所谓的Iub接口113,114,115,116而连接至相关联于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的一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
显然地,在无线传送方面,在一移动无线网络次一统101,102的范围之内,每一个UMTS基站108,109,110,111都会覆盖一或多个移动无线小区(CE),并且,信息信号、或是数据信号是通过一空中接口(依照UMTS系亦称之为一Uu空中接口117,较佳地是,利用一多重存取传送方法者)而在一分别的UMTS基站108,109,110,111以及在一移动无线小区中的一用户终端118(使用者设备,UE)(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亦称之为移动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传送。
分开的信号传送是通过频率、或是频率范围的适当、分开分配,举例而言,利用UMTS-FDD模式(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而在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方向中加以达成(上行链路(uplink):自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到达所述分别之UMTS基站108,109,110,111的信号传送;下行链路(downlink):自所述分别相关之UMTS基站108,109,110,111到达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的信号传送)。
在相同的移动无线小区之中,较佳地是,多个用户,换言之,多个已活化的移动无线终端118、或是已经在所述移动无线存取网络中注册的移动无线终端118,为了信号发送的目的而通过正交编码(orthogonal codes),特别是,利用所谓的CDMA方法(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重存取),来使得彼此分开。
在此上下文之中,应所述要注意的是,为了简化举例,图1仅显示了一个移动无线终端118,不过,一般而言,在所述移动无线系统100之中可以有任何所需数量的移动无线终端118。
在一移动无线终端118以及另一个沟通终端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与另一移动无线终端、或者二者择一地,一陆线沟通设备(landlinecommunication appliance)的一完整移动无线连结而加以建立。
正如在图2中所举例说明的,所述UMTS空中接口117在逻辑上被细分为三个协议层(在图2中系通过一协议层配置200而加以标记),而会确保以及提供所述于接下来的文章中要叙述之分别协议层的功能的单元(实体)则是不仅会加以实施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也会加以实施在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及/或所述分别的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之中。
图2系举例说明根据所述专用传输信道DCH(专用信道)之观点的所述协议结构200。
在图2中所举例说明的最底层为物理层PHY 201,而其依照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sation Organis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发布的OSI参考模式(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则是代表所述协议层1。
被配置覆盖在所述物理层201之上的协议层则是数据连结层(datalink layer)202,亦即,依照所述OSI参考模式的协议层2,而其本身则是会具有一些协议次层,尤其是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协议层(Medium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layer)203,无线连结控制协议层204(RLC(Radio Link Control)协议层),包数据会聚协议层(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 layer,PDCP协议层),以及广播/多点广播控制协议层206(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BMC)protocol layer)。
在所述UMTS空中接口Uu之中的最上层为移动无线网络层(亦即,依照所述OSI参考模式的协议层3),具有所述移动无线资源控制单元207(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协议层(RRC协议层))。
每一个协议层201,202,203,204,205,206,207经由已预先决定的、已定义的服务存取点而将其服务提供给位在其上方的所述协议层。
为了协助了解所述协议层架构,大体上,所述服务存取点乃加以提供以传统且清楚的名称,例如,介于所述MAC协议层203以及所述RLC协议层204之间的逻辑信道208,介于所述物理层201以及所述MAC协议层203之间的传输信道209,介于所述RLC协议层204以及所述PDCP协议层205与所述BMC协议层206之间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s,RB)210,以及介于所述RLC协议层204以及所述RRC协议层207之间的信号发送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SRB)213。
在图2中所举例说明的所述协议结构200,依照UMTS,除了如上述地水平分为所述协议层,以及所述分别之协议层的实体之外,还会再垂直地细分为一所谓的控制协议平面211(控制平面,C平面)以及使用者协议平面212(User-Plane,U平面),其中,所述控制协议平面包含部分所述物理层201,部分所述MAC协议层203,部分所述RLC协议层204,以及所述RLC协议层207,至于所述使用者协议平面则是会包含部分所述物理层201,部分所述MAC协议层203,部分所述RLC协议层204,所述PDCP协议层205,以及所述BMC协议层206。
在所述控制协议平面211中的所述实体专门地用于传送建立以及清除所需要、且用于维持一沟通连结的控制数据,在此同时,相反的,实际的负载数据是通过在所述使用者平面212中的所述实体而进行传输。
所述协议层配置200的详细内容系于参考文献[1]之中有所叙述。
在一分别之协议层之中的每一个协议层、或每一个单元(实体)具有特殊的、已预先决定之用于移动无线沟通目的的功能。
于传送端处,所述物理层201以及在所述物理层201中之所述实体的任务在于确保经由所述空中接口117而来自所述MAC协议层203之数据的可靠传送,而在此上下文之中,所述数据则是会被映像到物理信道(未显示于图2之中)之上,然后,所述物理层201经由用以定义所述数据将会如何经由所述空中接口117而进行传输以及将会伴随着什么特征的传输信道209而将其服务提供至所述MAC协议层203,其中,于所述物理层201之中的所述实体所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编码,调变,以及CDMA展码(codespreading)。而在一相对应的方法之中,位在接收端的所述物理层201以及在所述物理层201中的所述实体则是会执行CDMA解展码(codedespreading),解调变,以及接收数据的译码,并且,接着会将它们递送至所述MAC协议层203,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
所述MAC协议层203、或是所述MAC协议层203的所述单元通过作为服务存取点的逻辑信道208而将其服务提供给所述RLC协议层204,而此则是用以描绘相关于所述已传输数据之档案型态的特征,并且,在所述传送器中之所述MAC协议层203的任务,也就是说,用于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中的所述上行链路方向的数据传送,系特别地在于将存在于一位在所述MAC协议层203上方之逻辑信道208中的数据映像至所述物理层201中的所述传输信道209之上,而所述物理层201则是会为了此目的而提供所述传输信道209离散传送速率,因此,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所述MAC协议层203以及在所述MAC协议层203之中的所述实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即为,在传送期间为每一个已构造的传输信道选择一适当的传输格式(transport format,TF),以作为所述分别之当前数据传送速率以及被映像至所述分别之传输信道209上的分别数据优先权的一函数,以及作为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UE)中之允许传送功率的一函数。反之亦然,所述传输格式包含有关每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TI中有多少MAC数据包单元,亦称之为传输区块,将会经由所述传输信道209而发送、或换言之,传送,至所述物理层201的一定义。当一沟通连结建立的之后,所述各式传输信道209之所述可允许传输格式以及传输格式的所述可允许结合就会自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被发送至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然后,在所述接收器中之所述MAC协议层203的所述实体就会依次地分开在所述逻辑信道208之间的所述传输信道209之上所接收的所述传输区块。
通常,所述MAC协议层以及在所述MAC协议层203中的所述实体具有三个逻辑实体。所述所谓的MAC-d实体(MAC专用实体)处理负载数据以及经由所述相对应之专用逻辑信道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专用流通信道)以及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而映像至所述专用传输信道DCH(Dedicated Channel)之上的控制数据,再者,所述MAC-c/sh实体(MAC控制/分享实体(MAC-Control/Sharedentity))处理所述负载数据以及来自映像至所述共同传输信道209之上,例如,映像至所述上行链路方向中的共同传输信道RACH(Random AccessChannel,随机存取信道)、或是映像至在所述下行链路方向中的共同传输信道FACH(Forward Access Channel,顺向存取信道之上,之逻辑信道208的控制数据,另外,所述MAC-b实体(MAC广播实体)则是仅会处理相关于所述移动无线小区的、经由所述逻辑信道BCCH(Broadcast Control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映像至所述传输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之上的、以及通过广播而传送到所述分别之移动无线小区中之所有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的系统信息。
通过所述RLC协议层204以及通过在所述RLC协议层204之中的所述实体,其服务在以信号发送无线承载(SRB)213作为服务存取点的情形下被提供至所述RRC协议层207,以及在以无线承载(RB)210作为服务存取点的情形下被提供至所述PDCP协议层205以及被提供至所述BMC协议层206,其中,所述信号发送无线承载以及所述无线承载则是会描绘如何旁通(bypass)具有所述数据包之所述RLC协议层204的特征,所以,为了这个目的,举例而言,所述RRC协议层207为了每一个已构造的信号发送无线承载以及无线承载进行传送模式的定义。UMTS所提供的有下列之传送模式:
·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
·未认可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或
·认可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
所述RLC协议层204进行塑型,以便为了每一个无线承载、或是信号发送无线承载提供一自主RLC实体,再者,于所述传送装置之中,所述RLC协议层以及其实体204的任务在于一起细分、或连结来自无线承载以及信号发送无线承载的所述负载数据以及所述信号发送数据,以形成数据包,接着,在所述一起细分、或连结程序之后,所述RLC协议层204会将所述已经产生的数据包传递至所述MAC协议层203,以进行更进一步的传输、或更进一步的处理。
所述PDCP协议层205以及在所述PDCP协议层205中的所述实体是加以设计为在所述所谓的分组切换域(Packet-Switched-Domain,PSdomain)中进行传送、或是分别地,进行数据接收,而所述PDCP协议层205的主要功能则是在于压缩以及解压缩IP标头信息(Internet Protocol-Header information)。
所述BMC协议层206、或是其实体加以使用,以经由所述空中接口而传送、或是分别地,接收所谓的小区广播信息。
所述RRC协议层207以及在所述RRC协议层207中的所述实体负责建立与清除,以及负责重新构造物理信道、传输信道209、逻辑信道208、信号发送无线承载213、以及无线承载210,并且,负责处理在所述协议层1,也就是说,所述物理层210,以及所述协议层2之中的所有参数,所以,为了这个目的,在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以及所述分别之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的所述RRC实体,也就是说,在所述RRC协议层207之中的所述实体,经由所述信号发送无线承载213而交换适当的RRC信息。相关于所述RRC层的详细内容于参考文献[3]之中有所叙述。
正如前面所叙述的,为了管理所述移动无线资源的目的,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于所述RRC的层次将相关于一传输信道中之资料流通量的信息发送至与其关联的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106,107,在此状况下,所述相关之传输信道的所述RLC数据缓冲填充位准(data buffer fillinglevel)是服务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C)的指示,也就是说,一提供有关目前有多少数据位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中的所述分别RLC数据缓冲存储器之中的指示。
接着,所述服务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serving mobile radionetwork control unit)106,107就会使用此信息来适当地构造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以用于,举例而言,限制、或增加在一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的可用传输格式,或者用于执行一对于另一移动无线小区的地交、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重新构造、或自一第一状态CELL_DCH成为一第二状态CELL_FACH的一RRC状态改变。
目前,所述GPP标准化委员会正致力于改进经由位在用于所述UMTSFDD模式之所述上行链路路径中之专用传输信道的数据包传送。
在此上下文中,一亦称之为增强DCH(Enhanced-DCH,E-DCH)的专用传输信道系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而加以提供。此新式传输信道的主要特征包括,使用一种以所述N信道停等方法(其系通过一UMTS基站而监测规划、且所提供之帧长度不超过10ms)作为基础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方法(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HARQ method)。所述HARQ传送保护方法系用以将一有关于所述数据已经正确地接收、或是尚未正确地接收的认可自所述网络传送至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而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则是会为了这个功能而包含各种的数据缓冲存储器,以用于暂时地存储所述数据,直到正确的接收获得认可为止。另外,数据项目也会基于它们于各种数据缓冲存储器间的优先权,所谓的优先权队列(priorityqueues),而再进行细分,其中,所述数据项目基于它们重要性,也就是说,它们的优先次序,而暂时地被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冲存储器之中,并且,因此,依据一预先决定的优先权,所述数据项目在它们被存储于所述分别之缓冲存储器之后进行较具优先权、或较不具优先权的处理。
两种功能都会在所述MAC协议层203的一新式次层之中,正如以图3中之一第一实施例作为基础所举例说明的一样,加以实施为MAC-e(MAC-Enhanced-Uplink,MAC增强上行链路)协议次层300,而其则是同样地会同时加以实施于所述终端端,也就是说,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以及所述网络端,也就是说,在一UMTS基站108,109,110,111之中。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经由所谓的MAC-d流动(MAC-d flows)301,302而自所述MAC-协议次层接收其数据,以及依次地经由所述E-DCH传输信道303而将其数据传送至所述物理层201。
在所述用户终端118之中之所述MAC-e协议次层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以一传输格式选择方法作为基础而执行所述上行链路路径(上详链路沟通连结)之数据规划,也就是说,在已定义且已预先决定的时间点选择所述E-DCH传输信道所适用的一传输格式,以作为所述实时可允许传送速率的、及/或所述待传送数据之优先权的、及/或所述E-DCH传输信道之所述允许传送功率的一函数。
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或是其实体,举例而言,为了构造,而经由所述MAC控制存取点304与所述RRC协议层207进行沟通。
一、或多个逻辑信道于所述MAC-d协议次层中的一MAC-d流动301,302上进行多任务操作,其中,基于位在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之中的一优先定队列分配单元305之中所实施的所述优先权队列分配功能再细分所述数据缓冲存储器306之间具有不同优先权的数据,也就是说,用于处理在一分别之数据缓冲存储器之中不同优先权的数据,每一个MAC-d流动301,302被分配一于所述MAC-d协议次层之中的优先权,且每一个具有一个优先权的数据暂时被存储在一个数据缓冲存储器之中。
正如在图3中所举例说明的,每一个优先权队列306可以永久地被分配给一个MAC-d流动301,302,并且,每一个MAC-d流动具有一已定义数量优先权队列306。
根据一第二实施例,正如在图4中所举例说明者,用于所有所述MAC-d流动301,302之已定义数量的优先权队列306是在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之中联合地进行定义,所以,在此状况下,具有相同优先权但来自不同MAC-d流动的数据就可以暂时地被存储在一个一优先权队列306之中。
接着,所述数据暂时地被存储在所述优先权队列306的所述数据缓冲存储器之中,直到其为了传送而受到一HARQ单元307的呼叫为止,而依照所述N信道停等HARQ方法,所述HARQ单元307则是会包括总共N个所谓的HARQ程序,且其中,每一个HARQ程序代表所述停等方法的一个实例,所以,为了每一个HARQ程序,所述HARQ单元307以优先权作为基础而自所述优先权队列306中的所述数据缓冲存储器中选取一些包数据单元(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s,PDUs)),并且经由所述E-DCH传输信道而将其传递至所述物理层201,而在此,它们则是接着会通过专用物理信道、并经由所述空中接口117而被传送至所述网络。
所述HARQ单元307暂时地将每一个HARQ程序中所传送的所述包数据单元存储在一相对应的HARQ缓冲存储器(未显示)之中,直到透过所述网络的成功传送获得认可为止。
正面的应答认可是通过一正面认可信息(Acknowledgement,ACK)而加以提供,反之,若是尚未成功地执行传送时,换言之,在所述数据尚未正确地接收的情形下,则会接收到一否定应答信息(Negat iveAcknowledgement,NACK),而响应此状况,则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会重新将所述数据传送至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
下列型态之HARQ方法间可以以所述HARQ传送的本质做为参考而进行区分:
·完全的同步HARQ方法:
在此型态的HARQ方法之中,利用相同的HARQ程序作为所述数据的第一传输,会发生所述重新恢复的传送,也就是说,所述重新传送。
·部分同步HARQ方法:
正如在所述完全同步版本的例子中一样,具有此型态HARQ方法的所述重新传送利用相同之HARQ程序作为所述第一传送而发生,不过,在此版本之中,其系有可能省略所述传送,然而,其系没有可能传送其它HARQ程序的数据。
·完全不同步HARQ方法:
在此型态的HARQ方法之中,所述重新传送戏可以在任何所需的HARQ程序上发送,不管所述HARQ程序是使用于所述数据的所述第一传送。
一耦接至所述HARQ单元307的传输格式选择单元308负责适合于每一个HARQ程序之传送的传送格式选择。
为了此目的,一不同传输格式的集合通过所述RRC协议层207而在所述MAC-e协议层300之中进行构造,并且,根据所述集合,所述TF选择单元308为每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以及HARQ程序选择一适当的传输格式。
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所述RRC协议层对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做出选择。
所述分别所使用的传输格式系加以选择成为所述实时可允许传送速率的、所述待传送数据之所述优先权的、以及在用于所述分别E-DCH传输信道之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中之所述允许传送功率的一函数。
在此状况下,所述实时可允许传送速率受到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的控制,也所以,此型态的规划亦称之为节点B控制规划(NodeB-controlled scheduling)。其控制的方法为,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可以暂时地限制、或扩展来自用于所述E-DCH传输信道之所述已定义传输格式集合的传输格式的使用,以作为所述移动无线小区中之所述分别流通情况的一函数。
有关对于所述为了所述MAC-e协议次层之目的所使用之传输格式的选择将会于接下来的文章之中进行更详尽的解释。
所述方法是通过位在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层203之中的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而加以执行。
正如在图6中的所述流程图600所举例说明的,在起始步骤(步骤601)之后,所述方法即开始着手一第一步骤(步骤602),在此步骤中,于为了所述E-DCH传输信道而加以构造之传输格式的所述集合(传输格式集合)范围内之所述个别传输格式的一第一状态检查为了每一个HARQ程序而在一或多个已定义的时间点加以执行。
以所述第一状态检查作为基础,每一个传输格式501被分配以下列状态的其中之一,换言之,每一个传输格式501在所述方法的一开始时可以处于下列两种状态的其中之一(请参阅图5中的所述状态图500):
·处于一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或
·处于一第二状态503“受限状态”。
在此上下文之中,为了决定哪些传输格式501已经暂时地受限,一检查以所述节点B控制规划作为基础而加以执行,换言之,所述传输格式501执行一检查,以通过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而决定它们的可使用性是否已暂时地受到限制、或是是受到允许的。
暂时使用性未受到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之限制的所有所述传输格式50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而所有其它的传输格式501,也就是说,所述些使用性已暂时受到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之限制的传输格式501,则是会处于所述第二状态503“受限状态”。
接着,正如在图6中的步骤603所举例说明的,执行处于所述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之所有所述些传输格式的一第二状态检查。
所述第二状态检查是以当前的E-DCH传输信道传送功率以及最大允许E-DCH传输信道传送功率作为基础,并通过一功率评估而加以执行。
需要一少于来自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所述最大允许EDCH传输信道传送功率的传送功率、且处于所述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的所有所述传输格式被分配一第三状态504“允许状态”,在图6中的步骤604所代表者。
若是在步骤603中所检查的所述传输格式是一包括必须在任何状况下皆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而加以确保之传输格式的最小集合之中的一传输格式时,也就是说,依照UMTS,来自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的一传输格式,则此传输格式在任何状况下都会被分配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不管在所述步骤603中之所述第二状态检查的结果如何。
这是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些示范性实施例,在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之中的所述传输格式并不应所述受限于所述UMTS基站控制规划(UMTS-base-station-controlled scheduling)、或是在它们的使用之中,受限于所述步骤603之中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的所述第二状态检查。
因此,在测试步骤605之中,有关需要比所述最大允许E-DCH传输信道传送功率更大之传送功率的所述些传输格式的一检查清楚地加以执行,以决定所述传输格式是否是在所述最小集合,也就是说,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之中的一传输格式,而若是不是的话,则此传输格式就会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步骤606)。
然后,有关此传输格式的方法即结束(步骤607)。
在发现所述测试步骤605中之所述传输格式是处于所述最小集合之中的所述传输格式,也就是说,其为一处于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之中的传输格式,并且,系需要一大于所述最大允许E-DCH传输信道传送功率的传送功率的情况下,一“管理报告”信息通过“传输格式最小集合违反(Transport Format Minimum Set Violation)”的指示符而加以起始,并且,通过在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之中的一信息产生单元(未显示)而加以产生,然后,则是会被传送至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及/或传送至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在此方法中,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将有关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之所述E-DCH传输信道传送功率的超载情形发送信号至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而所述信号发送则是会在没有任何先前检查的情形下,以一测量报告信息作为基础、并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而发生,然后,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使用此信息来执行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任何适当的所需构造,举例而言,重新构造可能允许传输格式集合、或是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的所述专用物理信道,也就是说,若适当的话,限制、甚至执行与另一移动无线小区的一递交(步骤608)。
一旦已经执行所述步骤604、或是所述步骤608之后,一更进一步的测试步骤(步骤609)就会被用以检查一传输格式是否已经被分配以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或是处于此状态的所述传输格式集合是否为空集合。
换言之,此步骤是被用以检查是否有任何的可靠传输格式可用于数据传送的选择,特别地是,用于将来自至少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映像至一或多个传输信道。
若是并非如此时,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三状态504之中有传输格式时,则通过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308之有关所述传输格式的所述选择方法(正如在图3中所举例说明,以及正如将于接下来的文章中进行更详尽之解释者)将仅会考虑处于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的所述些传输格式,换言之,在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增强上行链路单元中的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308自处于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的所述传输格式之中选择出一适当的传输格式,以作为下列准则的一函数:
·所述HARQ单元307之中之所述HARQ缓冲存储器里的所述填充位准;以及
·所述个别优先定队列缓冲存储器的所述优先权以及所述填充位准(步骤610)。
一旦所述传输格式已经在所述步骤610之中完成选择之后,则所述选择方法即结束(步骤611),然后,以所述所选择的传输格式作为基础,所述数据经由所述E-DCH传输信道303而被传送至所述物理层201。
若是用于所述相对应HARQ程序的所述HARQ缓冲存储器已满时,则原则上,所述重新传送将总是会比所述来自所述优先权队列306的数据传送具有更高的优先权,而此则是适用于所述完全同步HARQ方法以及所述部分异步HARQ重新传送方法。在所述完全同步HARQ重新传送方法的例子之中,所有所述HARQ缓冲存储器的所述HARQ缓冲存储器进行评估,并且,若是这些HARQ缓冲存储器的至少其中一已满时,则重新传送就会被赋予超过来自所述优先权队列306之所述数据的优先权。
依据所述所选择的传输格式,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308自所述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或是所述HARQ缓冲存储器取得相等量的数据(MAC-d协议数据单元,PDUs),并且,经由所述E-DCH传输信道而将它们递送至所述物理层201,然后,它们经由透过所述空中接口的专用物理信道而自此被传送至所述网络,特别是,传送至所述分别之负责UMTS基站108,109,110,111,并且,透过所述网络而到达所需的接收器。
若是在所述测试步骤609之中发现没有允许之传输格式是一可允许且因此可选择的传输格式时,也就是说,由于在一“传输格式最小集合”之中没有传输格式被定义在所述传输格式集合的范围之中,因此使得处于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之传输格式的集合是空集合的时候,则在一步骤612之中,所述信息产生单元(未显示)就会利用“传输格式有效集合违反(Transport Format Valid Set Violation)”而起始一测量报告信息,并且,会将此传送至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及/或传送至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因而指示它们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没有可允许的传输格式。
接着,所述方法结束在一步骤613。
接着,上述的所述方法再次地为了下一个HARQ程序而加以执行,其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程序直接从所述下一个HARQ程序的所述第二状态检查开始,也就是说,所述下一个HARQ程序不再执行所述步骤602,而此则是会相关于一相当大的计算时间节省。
若是所述UMTS基站控制规划改变了受限传输格式的集合时,则会继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程序,正如在图6中所举例说明者,再次地利用于所述步骤602之中的所述第一状态检查。
对一第一示范性实施例而言,其系假设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经由所述专用传输信道E-DCH而发送至所述移动无线存取网络UTRAN以及其中,特别地是,首先,到达负责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的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
以此示范性实施例作为基础,所述移动无线用户以及因此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会利用在所述上行线路数据传送方向中之三个于时间上平行的包服务的一传送方案采用用于网际网络上互动游戏的一包服务、用于上载文本文件的一包服务,以及用于视频数据流的一服务包。
当一沟通连结系加以建立在所述移动无线网络以及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间的时候,构造信息通过在所述RRC协议层中的所述单元而被发送至所述移动无线终端,并同时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以及在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RNC 106,107之中实施,而在此帮助之下,则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的所述RRC协议层就可以构造用于位于此下方之所述协议层的所述控制参数。
一正如在图4中所显示之具有三个优先权队列306的MAC-e协议次层300受到采用,据此,来自所述第一MAC-d流动301以及所述第二MAC-d流动302的所述MAC-d协议数据自所述MAC-d协议次层而被传送至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并且,暂时地被存储在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之中,以作为其于被分配至所述优先权队列306之所述分别优先权队列缓冲存储器中的优先权的函数。
再者,一E-DCH传输信道利用下列传输格式的集合而进行构造,据此,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传输格式选择)308必须为每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TI)以及为每一个HARQ程序而选择一适当的传输格式:
·TF0=0*1000位,
·TF1=1*1000位,
·TF2=2*1000位,
·TF3=3*1000位,
·TF4=4*1000位,
·TF5=6*1000位,
·TF6=8*1000位,以及
·TF7=10*1000位。
所构造之用于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之传输格式的集合被存储在一传输格式存储器(未显示)之中。
其系假设,所述节点B控制规划系已经暂时地受限了所述传输格式TF5,TF6,以及TF7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在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之中是不可允许的,并且,其亦假设,在此示范性实施例的基础之下,所述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106,107已经定义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通过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而确定其存在的一“传输格式之最小集合”,也就是说,其已经定义了包含所述传输格式TF0,TF1,以及TF2的一“传输格式最小集合”。
所述HARQ方法系假设为一完全同步重新传送方法,且每一个皆具有一HARQ缓冲存储器的四个HARQ程序是于所述HARQ单元之中进行构造,而由于接下来的所述传输格式选择程序则是以所述HARQ缓冲存储器为空的、以及所述数据传送是从所述第一HARQ程序开始的假设作为基础,所以,在此状况下,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308就会执行在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之中的下列步骤:
首先,所述个别传输格式的一第一状态检查在用于所述E-DCH传输信道之传输格式的集合的范围内执行(步骤602)。
以所述第一状态检查作为基础,下列的所述传输格式乃属于所述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TF0,TF1,TF2,TF3,TF4,以及下列的所述传输格式系属于所述第二状态503“受限状态”:TF5,TF6,TF7。
正如上述,接着,有关处于所述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之所有所述些传输格式的一第二状态检查于所述步骤603之中执行。
以此示范性实施例作为基础,其系假设,属于所述第一状态502“允许状态”的所有所述传输格式需要比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中之所述最大允许E-DCH传送功率更小的、用于数据传输的一传送功率,因此,所有这些传输格式TF0,TF1,TF2,TF3,TF4在所述步骤604之中被分配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
所述测试步骤609则是被用以检查属于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之所述传输格式的结合是否为空集合。
由于其如上述的并非如此,以及由于其亦假设用于所述第一HARQ程序的所述HARQ缓冲存储器是空的,因此,在此状况下,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308就会在所述步骤610之中,从处于所述第三状态504“有效状态”之传输格式的集合里选择出一适当的传输格式,以作为所述优先权以及所述三个优先权队列306之所述填充位准的一函数。
在此示范性实施例之中,其亦假设,仅有用于所述第一优先权队列A的所述缓冲存储器是满的,且所存储的量对应于所述传输格式TF4,因此,为了这个理由,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308就会选择所述传输格式TF4,自用于所述第一优先权队列A的所述缓冲存储器取得相等量的MAC-d协议数据单元,以及将这些单元经由所述E-DCH传输信道303而传递至所述物理层201,而在此,它们则是接着会经由专用物理信道,经由所述空中接口,而被传送至所述UMTS基站108,109,110,111。
就接下来的HARQ程序而言,所述传输格式选择程序直接接续所述步骤603之中的所述第二状态检查。
正如上述,本发明系特别地会产生下列的优点:
·一用于所述E-DCH传输信道之较具优势传输格式选择方法系加以揭示,其中,对于用于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中之传输格式选择的计算负担而言,由于所述方法乃加以执行为两步骤、以及由于通过所述UMTS基站而利用了所述可允许传输格式的暂时限制、或扩展,因此,系有显著地减少。
·用于所述移动无线终端118中之所述E-DCH传送功率的超载情况于所述RRC协议位准平面之中发送信号至所述网络,因此,所述移动无线网络可以在此信息的帮助之下执行有效的移动无线资源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示范性实施例,优先权队列乃准备有不同的定义。
正如在图3中所举例说明的,每一个优先权队列306可以永久地被分配至一个MAC-d流动301,302,以及每一个MAC-d流动的各种优先权具有N个优先权队列306,在此状况下,N对应于在所述分别之MAC-d流动上进行多任务操作之所述逻辑信道208之优先权的数量。
或者,二者择一地是,其亦有可能提供为,如图4中所举例说明的,每一个优先权队列306都能够自所有个所述MAC-d流动301,302接收数据,而在此状况下,所有的所述MAC-d流动则是会一起具有N个优先权队列306,因此,在此情形下,N对应于在所述分别之MAC-d流动上进行多任务操作之所述逻辑信道208之不同优先权的数量。
所述优先权队列306的一第三替代实施例则是会为每一个已定义的流通种类准备一个优先权队列,因此,所有的所述MAC-d流动301,302一起会具有N个优先权队列306,正如在图4中所举例说明的一样,因此,在此状况下,N对应于流通种类的数量,举例而言,对定义有四种流通种类“会话式(conversational)”、“流型(streaming)”、“交互式(interactive)”、“背景(background)”的情形来说,N=4。
在此例子中,所述MAC-d协议次层将有关在一MAC-d流动上进行多任务操作之所述逻辑信道208的所述优先权的信息发送信号至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接着,由此,在所述MAC-e协议次层300之中的所述优先权队列分配单元305就会细分在所述个别优先权队列306之间的数据。
下列的出版品系于此文件中作为引述:
[1]3GPP TS 25.301,Technical Specification,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Radio Access Network;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rchitecture;
[2]RP-040081,Proposed Work Item on FDD EnhancedUplink,TSG-RAN Meeting #23,Phoenix,USA,10-12March 2004;
[3]3GPP TS 25.331,Technical Specification,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Radio Access Network;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4]3GPP TS 25.321,Technical Specification,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Radio Access Network,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Specification;
[5]3GPP TS 25.133,Technical Specification,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Radio Access Network,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Resource Management(FDD);
[6]EP 1 341 318 A2;
[7]WO 2001/47146 A1;
[8]WO 2002/23936 A1;
[9]WO 99/43178 A1.
[10]WO 2004/059869 A1
[11]US 2003/0193913 A1
[12]US 2003/0092382 A1
[13]2003/0153313 A1
[14]2004/0028078 A1
[15]WO 03/001681 A1
附图标记列表
100    移动无线系统
101    移动无线网络次系统
102    移动无线网络次系统
103    Iu接口
104    Iu接口
105    移动无线核心网络
106    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
107    移动无线网络监控单元
108    UMTS基站
109    UMTS基站
110    UMTS基站
111    UMTS基站
112    Iur接口
113    Iub接口
114    Iub接口
115    Iub接口
116    Iub接口
117    Uu接口
118    移动无线终端
200    协议层配置
201    物理层
202    数据连结层
203    MAC协议层
204    RLC协议层
205    PDCP协议层
206    BMC协议层
207    RRC协议层
208    逻辑信道
209    传输信道
210    无线承载
211    控制平面
212    使用者平面
213    信号发送无线承载
300    MAC-e协议次层
301    MAC-d流动
302    MAC-d流动
303    E-DCH传输信道
304    MAC控制服务存取点
305    优先权队列分配单元
306    优先权队列
307    HARQ单元
308    传输格式选择单元
500    状态图
501    传输格式
502    第一状态“允许状态”
503    第二状态“受限状态”
504    第三状态“有效状态”
600    流程图
601    开始
602    方法步骤
603    测试步骤
604    方法步骤
605    测试方法
606    方法步骤
607    终止
608    方法步骤
609    测试步骤
610    方法步骤
611    终止
612    方法步骤
613    终止
700    状态图
701    第一状态“支持状态”
702    第二状态“存取点状态”
703    第三状态“阻塞状态”
704    状态改变
705    状态改变
706    状态改变
800    信息流程图
801    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单元
802    测量控制请求信息
803    移动无线终端
804    测量报告信息

Claims (51)

1.一种用于一移动无线电装置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用于将经由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欲传送的数据自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到至少一传输信道,包括:
至少一传输格式存储器,用于储存多个传输格式,其中一传输格式包括控制参数,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即根据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传输格式而将所述数据自所述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以及
至少一传输格式选择单元,用于自己储存的所述多个传输格式中选择出一个对应的待使用传输格式,
其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是以下述方式加以设计,
a)已储存的传输格式执行检查,以决定它们是否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一选择准则与一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选择准则;以及
b)用于将所述数据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传输格式是选自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之所述选择准则与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选择准则的所述传输格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是设计为可对满足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选择准则的已储存的传输格式执行检查,以决定他们是否满足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选择准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设计为一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增强上行链路协议次层中的一媒体存取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预先决定的所述选择准则是在所述网络中允许的传输格式的一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预先决定的所述选择准则是一移动无线电基地台所预先决定的一选择准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预先决定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数据传送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传送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传输信道传送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增强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传送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是设计为,传输格式的一预先决定最小集合会与步骤b)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所选择用于传送所述数据的所述传输格式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是设计以执行一检查,以决定利用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的一传输格式的所述数据的传送是否需要比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中允许的传送功率更大的传送功率;以及
其具有一信息产生单元,所述信息产生单元是设计为在发现利用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的一传输格式的所述数据的传送需要比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中允许的传送功率更大的传送功率的情况下,会形成一电子第一信息,以传送至所述网络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信息产生单元是设计为所述电子第一信息具有一测量报告信息的形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具有一信息产生单元,并设计为在发现步骤b)中没有可选择的可用传输格式的情况下,会形成一电子第二信息以传送至所述网络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信息产生单元是设计为使所述电子第二信息形成为一测量报告信息。
15.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的移动无线电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每一个传输格式与两个状态的其中一个相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不选择使用与所述第一状态相关联的所述传输格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数据是从所述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至一MAC-d-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MAC-d-流被分配至少一优先权阵列储存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用於将所述数据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传输格式是针对多个传送时间间隔的每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而加以选择。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是一UTMS移动无线电装置,且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是一增强专用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输格式是於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CELL DCH状态中加以选择。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决定所述传输格式是否满足一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选择准则或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经由一功率估计而实施,所述功率估计是基於目前的增强专用信道传输功率与最大可用增强专用信道传输功率。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
其具有多个优先权阵列缓冲储存器,每一个所述优先权阵列储存器被分配一优先权值;
其中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是设计为可读取暂时储存在个别的优先权阵列缓冲储存器中的所述数据,并以所述优先权值的函数及/或所述优先权阵列缓冲储存器的填充等级来传送所述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具有一自动重复请求控制单元,其执行一或多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以传送已经暂时储存在所述优先权阵列缓冲储存器中的所述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自动重复请求控制单元是设计以执行一或多个组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以传送已经暂时储存在所述优先权阵列缓冲储存器中的所述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自动重复请求控制单元是设计以对每一个优先权阵列缓冲储存器仅执行一次自动重复请求程序。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其是设计以针对每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程序选择一传输格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媒体存取控制单元,
其具有一或多个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储存器,其中每一个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储存器与一自动重复请求程序相关联;
其中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是设计为可以所述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储存器的填充等级的函数来选择所述传输格式。
30.一种映像数据的方法,以在一移动无线电装置的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层中,将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欲传送的数据自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到至少一传输信道,
a)其中,对已储存的传输格式执行检查,以决定它们是否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一选择准则与一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预先决定的一选择准则,且其中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单元会根据包含控制参数的一传输格式而将所述数据自所述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以及
b)用于将所述数据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传输格式是选自满足所述个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与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所述选择准则的传输格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对满足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选择准则的已储存的传输格式执行检查,以决定他们是否满足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选择准则。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於一媒体存取控制单元增强上行链路协议次层中执行。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选择准则是在所述网络中允许的传输格式的一集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预先决定的所述选择准则是一移动无线电基地台所预先决定的一选择准则。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预先决定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数据传送速率。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传送功率。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传输信道传送功率。
3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最大允许增强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传送功率。
3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传输格式的一预先决定最小集合会与步骤b)中所述传输格式选择单元所选择用于传送所述数据的所述传输格式相关。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
其中执行一检查,以决定利用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的一传输格式的所述数据的传送是否需要比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中允许的传送功率更大的传送功率;以及
在发现利用所述传输格式最小集合的一传输格式的所述数据的传送需要比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中允许的传送功率更大的传送功率的情况下,产生一电子第一信息以传送至所述网络单元。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子第一信息具有一测量报告信息的形式。
4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在发现步骤b)中没有可选择的可用传输格式的情况下,产生一电子第二信息以传送至所述网络单元。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产生单元是设计为使所述电子第二信息形成为一测量报告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每一个传输格式与两个状态的其中一个相关联。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不选择使用与所述第一状态相关联的所述传输格式。
4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是从所述至少一逻辑信道映像至一MAC-d-流。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MAC-d-流被分配至少一优先权阵列储存器。
4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用於将所述数据映像至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的所述传输格式是针对多个传送时间间隔的每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而加以选择。
4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是一UTMS移动无线电装置,且所述至少一传输信道是一增强专用信道。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格式是於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CELL DCH状态中加以选择。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映像数据的方法,其中决定所述传输格式是否满足一移动无线电网络单元所预先决定的选择准则或所述移动无线电装置所特有的所述选择准则是经由一功率估计而实施,所述功率估计是基於目前的增强专用信道传输功率与最大可用增强专用信道传输功率。
CN200910211560.0A 2004-09-16 2005-09-16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2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44957A DE102004044957B4 (de) 2004-09-16 2004-09-16 Medium-Zugriffs-Steuerungs-Einheit, Mobilfunk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bbilden mittels einer Mobilfunkeinrichtung zu übertragender Daten
DE102004044957.0 2004-09-1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4150.8A Division CN1770663A (zh) 2004-09-16 2005-09-16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2630A true CN101702630A (zh) 2010-05-05
CN101702630B CN101702630B (zh) 2014-10-29

Family

ID=3524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5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2630B (zh) 2004-09-16 2005-09-16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CN200510104150.8A Pending CN1770663A (zh) 2004-09-16 2005-09-16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4150.8A Pending CN1770663A (zh) 2004-09-16 2005-09-16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10938B2 (zh)
CN (2) CN101702630B (zh)
DE (1) DE102004044957B4 (zh)
GB (1) GB24185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17261B1 (ko) * 1999-07-02 2001-12-22 서평원 능동적 무선 접속 베어러 제어 방법
KR100876730B1 (ko) * 2002-07-08 2008-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의 효율적인 초기전송 포맷 결합 인자 설정 방법
FI20055370A0 (fi) * 2005-06-30 2005-06-30 Nokia Corp Resurssien allokointimenetelmä, viestintäjärjestelmä, verkkoelementti, moduuli, tietokoneohjelmatuote ja tietokoneohjelman jakeluväline
RU2420040C2 (ru) * 2005-07-21 2011-05-27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Улучшение srb по hs-dsch во время смены ячейки
WO2007043455A1 (ja) * 2005-10-07 2007-04-19 Nec Corporation 信号送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局、移動局、並びに基地局
US20070149132A1 (en) 2005-12-22 2007-06-28 Junyl Li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selecting control channel reporting formats
US7844277B2 (en) * 2006-03-21 2010-11-30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coordinated control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
US7961655B2 (en) * 2006-09-29 2011-06-14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dio bearer map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8053316A2 (en) * 2006-10-30 2008-05-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esting user equipment functionality
CN103957587A (zh) * 2006-11-02 2014-07-30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由ue选择e-tfc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TW201251496A (en) * 2006-12-28 2012-12-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Efficient uplink operation with high instantaneous data rates
EP2854322A1 (en) 2007-03-15 2015-04-0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ordering data in an evolved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system
ES2734122T3 (es) * 2007-05-01 2019-12-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lección de formato de transporte de enlace ascendente
EP2218190B1 (en) * 2007-11-09 2014-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transport formats
TWM355510U (en) * 2008-01-04 2009-04-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in a CELL_FACH state
CN103840986B (zh) * 2008-01-31 2018-09-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确定与cell_fach状态关联的测量动作的方法及wtru
WO2010016669A2 (en) * 2008-08-04 201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734762C (en) 2008-08-19 2015-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rq process continuation after cqi-only report
US8681679B2 (en) 2009-12-21 2014-03-25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WO2011145557A1 (ja) * 2010-05-19 2011-1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再送制御装置とパケット再送制御方法
US8917636B2 (en) 2011-06-30 2014-12-23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Transmitter circuit and method
US9008047B2 (en) * 2012-01-18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RAB minimum TFC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JP6374945B2 (ja) * 2013-03-14 2018-08-15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ウィストロン テレコム エービー 限定されたharqプロセスを伴う分散型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におけるより多くの伝送機会を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5160291A1 (en) 2014-04-14 2015-10-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transmission and decod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383036B2 (en) * 2015-11-06 2019-08-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control
DE102016206912B4 (de) * 2016-04-22 2020-09-10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Kochgerätes und Kochgerät
US10530539B2 (en) * 2016-05-13 2020-01-07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variable RTT in HARQ oper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833A (zh) * 2000-11-14 2002-07-03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选择传输格式组合的无线网络
CN1423435A (zh) * 2001-12-05 2003-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系统对不同服务质量业务的支持方法
CN1479986A (zh) * 2000-10-09 2004-03-03 经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无线电接口传输数据分组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96864A (en) * 1983-06-10 1985-11-19 Mattheus F.A. Goosen Controlled release of injectable and implantable insulin compositions
FI106285B (fi) * 1998-02-17 2000-12-29 Nokia Networks Oy Mittausraportointi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US6111919A (en) * 1999-01-20 2000-08-29 Intellon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OFDM signals
US6269132B1 (en) * 1999-04-26 2001-07-31 Intellon Corporation Windowing function for maintaining orthogonality of channels in the reception of OFDM symbols
US6074086A (en) * 1999-04-26 2000-06-13 Intellon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OFDM signals with improved windowing
US6278685B1 (en) * 1999-08-19 2001-08-21 Intellon Corporation Robust transmission mode
US6683866B1 (en) * 1999-10-29 2004-01-27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port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MAC and physical lay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104216A1 (en) * 1999-11-23 2001-05-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TE400930T1 (de) * 1999-12-20 2008-07-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unknetzsteuerung unter verwendung von mobile sendeleistung auf der aufwärtsverbindung
TW512639B (en) * 2000-01-14 2002-12-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electively sized data transport blocks
DE50103757D1 (de) * 2000-03-06 2004-10-2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intersystem-verbindungsweiterschaltung
US6690939B1 (en) * 2000-09-18 2004-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creased radio communication capacity using transmit power balancing
BRPI0210557B1 (pt) * 2001-06-25 2018-12-04 Nokia Corp método para usar um enlace de rádio em uma modulação adaptativa no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método para selecionar um esquema de codificação e de modulação para uso no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e, método para uso no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possuindo um canal de rádio com uma qualidade do canal de rádio variante-tempo
WO2003021976A1 (en) * 2001-09-04 2003-03-13 Nokia 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 values of an uplink transport channel
US6747958B2 (en) * 2001-11-13 2004-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lection for compressed mode in a W-CDMA system
KR100832117B1 (ko) * 2002-02-17 2008-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오프셋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0810281B1 (ko) * 2002-03-30 2008-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전송 포맷 선택을위한 검색시간 최소화 방법
JP4005400B2 (ja) * 2002-04-10 2007-11-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フォーマット組み合わせ情報選択方法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BR0305016A (pt) * 2002-06-06 2004-11-09 Thomson Licensing Sa Função de interação (iwf) como controlador de rede de rádio lógico (rnc) para acoplamento hìbrido em uma interação entre wlan e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KR100524737B1 (ko) 2002-11-22 2005-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계층 레이어 상의 데이터 전송방법
KR20100018053A (ko) * 2002-12-20 2010-02-16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모바일 네트워크의 mac 계층에 의한 데이터 전송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GB2401760B (en) * 2003-05-15 2005-09-14 Nec Technologies Transport format selection
US20040228313A1 (en) * 2003-05-16 2004-11-18 Fang-Chen Cheng Method of mapping data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630169B1 (ko) * 2003-08-16 2006-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광대역 부호분할 다중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전용 채널을 이용한 역방향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 방법 및장치
US7715425B2 (en) * 2004-02-26 2010-05-1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Channel adaptation synchronized to periodically varying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9986A (zh) * 2000-10-09 2004-03-03 经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无线电接口传输数据分组的方法
CN1356833A (zh) * 2000-11-14 2002-07-03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选择传输格式组合的无线网络
CN1423435A (zh) * 2001-12-05 2003-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系统对不同服务质量业务的支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2630B (zh) 2014-10-29
DE102004044957B4 (de) 2007-04-19
GB2418569A (en) 2006-03-29
US7710938B2 (en) 2010-05-04
US20060062193A1 (en) 2006-03-23
CN1770663A (zh) 2006-05-10
GB2418569B (en) 2007-01-31
DE102004044957A1 (de) 2006-04-06
GB0518797D0 (en) 2005-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2630B (zh)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RU2263415C2 (ru)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передачи пакетов по сети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й системы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8102772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guaranteed QO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34456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CN101517984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相关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CA2517500C (en) Transfer format selecting method for optimizing data transfer in w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29826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request a data rate increase based on ability to transmit at least one more selected data unit
EP2017972B1 (en) Method for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TFC) selection and power control and corresponding user equipment
US8542688B2 (en) Data link layer protocol unit, mobile radio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pping data which are to be transmitted using a mobile radio device from at least one logical channel, and control data which are to be transmitted, onto at least one transport channel
US200300993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ling a protocol data unit of a transmission buffer
KR20030005064A (ko)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시스템에서고속 매체 접속 제어 계층 엔터티 리셋 방법
CN101094432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CN101682400A (zh) 提供用于广播和寻呼服务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96360C (zh) 提高无线链路控制层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
Andreadis et al. RRM in UTRA-TD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FINEON TECHNOLOGIES DELTA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FENNIAN TECHNOLOGIES AG

Effective date: 201201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112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fineon Technology Delta GmbH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fennian Technologies A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FINEON TECHNOLOGY DELTA AG

Effective date: 201205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518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y Delta GmbH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5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