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9817A -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9817A
CN101699817A CN200910210479A CN200910210479A CN101699817A CN 101699817 A CN101699817 A CN 101699817A CN 200910210479 A CN200910210479 A CN 200910210479A CN 200910210479 A CN200910210479 A CN 200910210479A CN 101699817 A CN101699817 A CN 101699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pu
scheduler
agreement
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0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99817B (zh
Inventor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0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98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9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9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99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9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并为每种特性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队列;对于每一特性,将与其互斥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各种特性、和/或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各种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且一个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是所述调度器包括的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将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于上送CPU的队列端口,得到CPU控制策略;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通过使用本发明,优化了现有技术中协议报文上送CPU队列的方法,提高了上送CPU队列资源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大型城域网的汇聚层、小型城域网的核心层、大型企业网及园区网的网络骨干中,担当交换核心和汇聚中心的三层交换机或者高端路由器通常设计为都是采用分布式的框式设备。
分布式的框式设备一般由主控板和接口板组成,其结构一般包括:数据转发平面、协议控制平面、系统管理平面、系统服务平面、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平面、底层硬件管理平面等。
其中,协议控制平面用于形成一定的表项以控制各种协议报文的接收、处理和发送。这些协议报文从各个接口板上送到主控板CPU(Center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由主控板CPU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协议处理,计算和形成各种表项用于报文转发。
所有接口板将报文上送CPU时共享一个通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普遍采用FE(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GE(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链接。
从接口板的转发芯片接收到报文有很多种控制方式,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
InLIF表项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12
全局控制寄存器
IEEE保留组播寄存器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14
IPv6ICMP协议类型配置寄存器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15
UDP广播目的端口配置寄存器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21
IPv4本地链路组播配置寄存器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22
IPv6本地链路组播配置寄存器
IPv6邻居请求控制寄存器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24
MAC地址表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25
Next Hop/NHLFE
Figure G2009102104790D0000026
PCL/TTI
协议报文的上送和控制方式根据接口板转发芯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标识各种协议的报文。通过在报文中添加上CPU的标识,便于CPU在处理时识别报文类型,一般报文上CPU时的标识都通过CPU Code表示,通过CPU Code可以指定报文上CPU的TC(Traffic Class,流分类)、DP(Drop Precedence,丢弃优先级)、速率,还可以设置报文上CPU的字节数,如整个报文上CPU或取报文头128字节上CPU。
通过CPU Code,便于定位分析上CPU报文、控制上CPU报文的速率、并了解整机的CPU处理的报文情况。
由于CPU资源是各种协议报文的共享资源,不能被某种协议报文全部占用,特别是在网络攻击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每种类型的设备都需要根据自己所支持的特性,设计各种协议报文上送的队列带宽,给每种协议报文分配一定的带宽,从而保证了协议报文从各个接口板上送CPU通道时,每种协议报文不至于占据太多的带宽,从源头上保障CPU资源的合理应用。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在主控板CPU进行控制的方法。主控板CPU也可是被看作为一个端口,在其入接口进行控制。具体的,通过CoPP(ControlPlane Policy,控制平面策略)特性对数据平面到控制平面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保护主控板CPU资源不被攻击报文占用。
对于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结构,两种不同结构中将协议报文上送主控板CPU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别。对于集中式设备,其线卡上没有CPU,因此所有报文都送到一个集中处理器进行处理。对于分布式设备,线卡本身也具备CPU。因此,DP(Data Plane,数据平面)到CP(Control Plane,控制平面)的报文存在两个不同的路径:直接上送本板CPU或上送主控板CPU。其中,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模型如图2所示。
各个结构单元说明如下:
Control Plane(控制平面):运行大部分路由交互协议CPU进程的单元,是需要保护的对象。
Central Switch Engine(中央交换单元):进行快速路由交换处理的单元,是控制平面策略的执行单元。
Distributed Switch Engine(分布式交换单元):分布式线卡的进行快速包交换的单元。
Non-distributed Line Card(非分布式线卡):无交换功能,只具有报文收发功能的线卡。
CoPP特性将CP定义成具有输入和输出端口的功能单元,通过在这些输入和输出端口绑定QoS策略及相应的MQC(Module QoS Command,模块化QoS命令)策略对发送到CP的报文进行QoS处理。报文进入或流出CP时进行流分类及相应的流处理。产品实现时,在转发流程中,对报文作出了上送控制平面的决策后,即可进行控制平面策略的处理。
入方向控制平面策略实现可用图3所示。
图3中,Aggregate CP Service是对所有上送控制平面的报文进行QoS处理的单元,控制平面策略作用于所有的无交换路由功能的线卡收到的报文和分布式交换路由引擎决定上送CP的报文,包括:路由协议报文、链路层协议报文、目的地址为本地IP地址的报文以及管理类协议报文如SNMP(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Telnet、SSH(Secure ShellClient,安全外壳客户端)等。Distributed CP Service是对分布式线卡上对上送控制平面的报文进行QoS处理的单元,策略作用于接收到的上线卡自身CP或上送主控板CP的报文。
对于分布式和集式设备,对报文的策略处理存在差别,对于Aggregate CPService的处理如下:
线卡将接收到的报文送入Central Switch Engine处理;
Central Switch Engine在接口上对报文进行普通的QoS处理;
Central Switch Engine对报文进行路由或交换处理,决定是否将报文上送CPU处理;
Central Switch Engine对上送控制平面的报文进行QoS处理。
Distributed CP Service处理分布式线卡上收到的控制平面报文的流程如下:
线卡收到的报文送入Distributed Switch Engine;
Distributed Switch Engine对报文进行普通的QoS处理;
Distributed Switch Engine对报文进行路由或交换处理,决定是否将报文上送控制平面处理;
Distributed Switch Engine对上送控制平面的报文进行QoS策略处理;
Distributed Switch Engine将报文送往Central Switch Engine处理或在分布式线卡的控制平面进行处理。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将每一种协议划分成一种类型,并分配不同的上送CPU队列带宽,由于支持的协议种类繁多,但是总的入口带宽固定,因此分配给现在每个协议的队列带宽就相对较少,导致一些协议的处理性能低下。而在实际组网引用中不可能是每个协议都会运行,比如:常见的域内路由协议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选择协议)等协议,在实际组网应用中,一般都只会选择一种域内路由协议。使用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方法时,为OSPF分配1000pps(packet per second,包/秒)的队列带宽、为RIP分配500pps的队列带宽,为ISIS分配1000pps的队列带宽。这样OSPF协议报文处理能力最大就为1000pps,但是整机系统为域内路由协议预留了2500pps,导致实际应用中浪费了1500pps的队列带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用于优化现有技术中协议报文上送CPU队列的方法,提高上送CPU队列资源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并为每种特性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队列;
对于每一特性,将与其互斥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各种特性、和/或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各种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且一个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是所述调度器包括的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
将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于上送CPU的队列端口,得到CPU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包括: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小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包括: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但小于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根据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根据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其他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包括: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大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丢弃。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包括: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中超出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的部分进行丢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装置,包括:
调度器设置单元,用于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并为每种特性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队列;对于每一特性,将与其互斥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各种特性、和/或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各种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且一个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是所述调度器包括的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
策略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调度器设置单元得到的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于上送CPU的队列端口,得到CPU控制策略;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策略生成单元生成的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小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但小于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根据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某一协议的报文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时,具体用于: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大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丢弃。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中超出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的部分进行丢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优化了现有技术中协议报文上送CPU队列的方法,提高了上送CPU队列资源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接口板上送报文到主控板CPU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交换路由设备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模型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入方向控制平面策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提供的报文上送CPU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中将调度策略划分成分层次的树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提供的报文上送CPU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1、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并为每种特性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队列;
步骤s402、对于每一特性,将与其互斥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各种特性、和/或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各种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且一个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是该调度器包括的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
步骤s403、将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于上送CPU的队列端口,得到CPU控制策略;
步骤s404、根据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首先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之后对设备的实际组网应用和具体业务进行分析,以发现设备支持的特性之间的相似关系或互斥关系。具体的,某些特性彼此互斥,一般不会在一台设备上同时使用,使能了A特性就不能使能B特性,例如STP(Spanning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和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或者一些特性类似的特性比如域内路由协议如OSPF、RIP、ISIS等。与现有技术中将每种特性都规定好队列宽度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中在每种特性的基础上增加额外一级调度模型,将这些类似特性和互斥特性放在一起分配一定的带宽,然后在这个内部再细分带宽,形成二级的调度模型。该调度模型如图5所示,这样可以扩大上送CPU队列的报文宽度。调度方式可以划分为如物理级别、逻辑级别(应用业务级别)两个调度级别。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调度算法将调度策略划分成了分层次的树状结构。树状结构的节点类型共有三种:根节点、分支节点和叶子节点。根节点是上送CPU流量的汇聚点,与一个调度器(Scheduler)相对应;处于最底层的每个叶子节点都分别与一个调度队列(Queue)相对应,这里每一个调度队列和一个CPU Code相对应,表示了每种协议的保证带宽。处于中间层次的每个分支节点都分别与一个调度器(Scheduler)相对应,这些分支节点表示一些互斥特性或者相似特性共享的带宽。对于中间层次的调度器,其总带宽等于底层多个调度队列的带宽总和。使用该划分方法时,若在中间层次的调度器下的互斥特性或者相似特性中只有一个特性使能时,这个特性的带宽能够使用整个调度器的带宽;当同时有多个特性使能时,分别使用各自的带宽。
基于上述图5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中,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步骤可以具体包括:
(1)根据设备支持的特性,详细定义每种协议的特性,得到每种协议报文的CPU Code,并为其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调度队列,该分配的带宽是每个调度队列承诺的带宽;
(2)根据业务的使用情况,分析各个特性的互斥性和作用,将一些互斥特性和类似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调度器的队列带宽为调度器中各个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特性,可以将其单独成为一个调度器。经过该步骤后,所有的特性都将唯一属于一个调度器。
(3)将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在CPU的队列端口上,形成控制策略;并根据该控制策略对上送CPU的报文进行控制。
该根据控制策略进行的控制具体包括:
当某种协议报文的上送速度不超过为其分配的调度队列的队列带宽时,所有的该种协议报文都不会丢弃,全部上送到CPU。为了直观的反映报文上送的情况,对于该种调度队列中的报文,可以在管理设备中标记为绿色报文,
当某种协议报文上送速度超过为其分配的调度队列的队列带宽、但是不超过其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对能够保证其调度队列的队列带宽的报文全部上送到CPU(标记为绿色报文),超过其调度队列的队列带宽的报文可以在管理设备中标记为黄色报文,视同一调度队列其他协议的报文情况,参与调度。
当某种协议报文上送速度超过其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超过调度器的队列带宽的报文将被全部丢弃,对于该部分报文可以在管理设备中标记为红色报文。
对于报文丢弃处理而言,报文丢弃是防止流量拥塞的一种措施。设备在接收报文时为报文分配丢弃级别,也可以称为对报文着色,不同颜色的报文进入不同的队列。为不同颜色的报文队列配置丢弃参数(限制队列的长度),在报文队列达到某一队列长度阈值时,开始相应的丢弃动作。在按照队列对报文进行丢弃时综合考虑了丢弃级别。在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中,以一个调度器中包括三种协议报文A、B和C的调度队列为例,其对应的调度队列的队列带宽分别为BWA、BWB和BWC,调度器的队列带宽BW=BWA+BWB+BWC。假设BWA=500pps,BWB=500pps,BWC=500pps,合计BW=1500pps。假设某时刻上送CPU处理的协议报文A的流量为300pps,协议报文B的流量为600pps,协议报文C的流量为800pps。则协议报文A的流量为300pps<500pps,标记为绿色报文,可以全部转发;协议报文B的流量为600pps>500pps,则500pps内的流量标记为绿色报文,可以全部转发,之外的100pps内的流量标记为黄色报文;协议报文C的流量为800pps>500pps,则500pps内的流量标记为绿色报文,可以全部转发,之外的300pps内的流量标记为黄色报文。由于上送CPU处理的协议报文流量300pps+600pps+800pps=1700pps>BW(1500pps),因此对于协议报文B的流量为100pps的黄色报文、以及协议报文C的流量为300pps的黄色报文,进行轮流调度,丢弃部分协议报文(流量为200pps)以满足调度器的队列带宽BW(1500pps)。对于丢弃部分的协议报文标记为红色报文。对于丢弃部分的协议报文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或采用轮流调度的方式从待丢弃的多种协议报文中产生。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优化了现有技术中协议报文上送CPU队列的方法,提高了上送CPU队列资源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调度器设置单元10,用于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并为每种特性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队列;对于每一特性,将与其互斥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各种特性、和/或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各种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且一个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是该调度器包括的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
策略生成单元20,用于将调度器设置单元10得到的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于上送CPU的队列端口,得到CPU控制策略;
控制单元30,用于根据策略生成单元20生成的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具体的控制方法包括:
(1)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小于为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时,将协议的报文按照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2)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但小于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根据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对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具体的: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小于等于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协议的报文按照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大于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协议的上送的报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丢弃。
(3)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协议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将协议的上送的报文中超出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的部分进行丢弃。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装置,优化了现有技术中协议报文上送CPU队列的方法,提高了上送CPU队列资源的使用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单元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Claims (10)

1.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并为每种特性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队列;
对于每一特性,将与其互斥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各种特性、和/或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各种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且一个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是所述调度器包括的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
将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于上送CPU的队列端口,得到CPU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包括: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小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包括: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但小于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根据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其他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包括: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大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丢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包括: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中超出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的部分进行丢弃。
6.一种报文上送CPU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度器设置单元,用于根据设备支持的协议,定义每种协议对应的特性并为每种特性分配具有一定带宽的队列;对于每一特性,将与其互斥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各种特性、和/或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各种特性组成一个调度器;且一个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是所述调度器包括的特性的队列带宽的总和;
策略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调度器设置单元得到的所有调度器集合应用于上送CPU的队列端口,得到CPU控制策略;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策略生成单元生成的CPU控制策略对上送CPU处理的各种协议报文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小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分配的队列带宽、但小于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根据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某一协议的报文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对所述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进行控制时,具体用于: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报文按照所述上送速度上送到CPU进行处理;
其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中所有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之和大于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丢弃。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某一协议的报文上送速度大于为所述协议对应的特性所属的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时,将所述协议的上送的报文中超出所述调度器的队列带宽值的部分进行丢弃。
CN200910210479A 2009-11-04 2009-11-04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699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479A CN101699817B (zh) 2009-11-04 2009-11-04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479A CN101699817B (zh) 2009-11-04 2009-11-04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9817A true CN101699817A (zh) 2010-04-28
CN101699817B CN101699817B (zh) 2012-09-26

Family

ID=4214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0479A Active CN101699817B (zh) 2009-11-04 2009-11-04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981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592A (zh) * 2013-04-12 2014-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91473A (zh) * 2015-03-30 2016-10-05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254266A (zh) * 2016-08-17 2016-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508836A (zh) * 2017-09-27 2017-12-2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cl规则下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59638A (zh) * 2017-11-23 2018-04-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959278A (zh) * 2017-04-26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基于图路径的预分类的数据包批处理
CN112511527A (zh) * 2020-11-26 2021-03-16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745340A (zh) * 2022-03-23 2022-07-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43155A1 (en) * 2000-07-07 2002-01-21 Xybridge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softswitch-based network for voice and other real time applications
CN100459588C (zh) * 2006-11-21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设备的带宽预留方法及装置
CN101052043B (zh) * 2007-04-30 2013-03-20 北京策度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发送窗口与往返时间的tcp发送方法
CN101039282B (zh) * 2007-05-14 2010-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入cpu系统的报文的流量管理方法
CN101478408A (zh) * 2008-12-30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上送速率动态联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592A (zh) * 2013-04-12 2014-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04592B (zh) * 2013-04-12 201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91473A (zh) * 2015-03-30 2016-10-05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254266A (zh) * 2016-08-17 2016-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6254266B (zh) * 2016-08-17 2020-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959278A (zh) * 2017-04-26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基于图路径的预分类的数据包批处理
CN110959278B (zh) * 2017-04-26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基于图路径的预分类的数据包批处理
CN107508836A (zh) * 2017-09-27 2017-12-2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cl规则下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08836B (zh) * 2017-09-27 2019-11-1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cl规则下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59638A (zh) * 2017-11-23 2018-04-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511527A (zh) * 2020-11-26 2021-03-16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745340A (zh) * 2022-03-23 2022-07-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9817B (zh)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9817B (zh) 报文上送cpu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263889B2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CN100502335C (zh) 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基站控制装置和无线局域网基站装置
CN104246700B (zh) 用于基于胖树路由在不同无限带宽子网间路由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29468B (zh) 分组交换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EP270134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elastic network interface and interconnection
CN101488914B (zh) 服务质量QoS的实现方法和服务边缘提供商PE设备
CN104982006A (zh) 用于提供软件定义协议栈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27691A (zh) 一种在网络处理器上实现的基于流的策略路由的方法
CN102821036A (zh) 一种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WO2013059683A1 (en) Comprehensive multipath routing for congestion and quality-of-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841487A (zh) 聚合链路服务流的配置方法及包交换装置
CN100502329C (zh)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CN101789949B (zh) 一种实现负荷分担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10290069B (zh) 一种sdn场景下的可靠组播路由方法
WO2016095142A1 (zh) 软件定义网络sdn中数据转发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amboj et al. A QoS-aware routing based on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software-defined IoT network
Schlansker et al. Killer fabrics for scalable datacenters
Chen et al. Scalable and flexible traffic steering for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CN105830402B (zh) 分组转发系统、控制装置及中继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11245724A (zh) 基于虚拟交换机部署的sdn负载均衡路由方法
Cisco Introduction to Cisco MPLS VPN Technology
Meddeb Ngl01-3: Multiple spanning tree generation and mapping algorithms for carrier class ethernets
CN101594296B (zh) 基于公平算法的ip电信网边缘关口设备资源管理方法
Szymanski Maximum flow minimum energy routing for exascale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