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7629A -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7629A
CN101697629A CN200810215344A CN200810215344A CN101697629A CN 101697629 A CN101697629 A CN 101697629A CN 200810215344 A CN200810215344 A CN 200810215344A CN 200810215344 A CN200810215344 A CN 200810215344A CN 101697629 A CN101697629 A CN 101697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path
base station
node
mobile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5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田哲生
横坂俊之
藤岛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5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7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7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76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在具有多个无线网控制装置和与各无线网控制装置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通过无线网控制装置和无线基站在上位网和移动机之间收发用户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与移动机进行无线信号收发的基站和上位网之间,设定经过1个或1个以上的无线网控制装置的多条传输路径,在使用从上位网通过无线网控制装置到达基站的1个传输路径来收发数据时,监视该传输路径中的业务量状况,当业务量增大时,使用户数据经由多条传输路径,从而分散用户数据。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3年4月11日,申请号为03825813.7,发明名称为“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特别涉及具有多个无线网控制装置(RNC)、与各无线网控制装置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Node B),在上位网(CN)和移动机(UE)之间通过所述无线网控制装置和无线基站收发用户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和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实用化得到快速推进。不仅用于作为当前的主要业务的语音和静止图像,还用于交换动画等大数据的宽带CDMA系统(W-CDAM:宽带-CDMA)的商用服务也已经开始。这些标准是由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组织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所制订的,其正在以能够实现比当前的质量更高的服务的系统为目标继续进行各种标准的研究和追加。
图18是当前的3GPP标准的W-CDMA系统的概要结构图。系统由上位网(CN:Core Network)100、无线网控制装置(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101_0~101_n、无线基站(Node B)102_0~102_n及移动机(UE:User Equipment)103这4种节点构成。各节点100、101_0~101_n、102_0~102_n通过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传输路径和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传输路径等物理地连接起来(有线区间)。无线基站102_0~102_n和移动机103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起来(无线区间)。Iu是无线网控制装置101_0~101_n和核心网络100间的接口,Iur是无线网控制装置101_0~101_n间的接口,Iub是无线网控制装置101_0~101_n和无线基站102_0~102_n间的接口,Uu是无线基站102_0~102_n和移动机103间的接口。
图19是表示通信时的用户数据流的说明图。用户数据从收容有交换机、服务器和数据库等的CN100经过Iu线路被发送给控制UE103_0、103_1的RNC(SRNC:Serving RNC)101_0。当UE位于SRNC101_0下属的小区104_1时(UE103_0的情况),用户数据从SRNC101_0经过Iub线路被发送给收容该小区的Node B102_1,并通过Uu接口被发送给UE103_0(图中的粗实线)。另一方面,当UE通过移动而位于SRNC101_0以外的RNC(DRNC:Drift RNC)101_1下属的小区1045时(UE103_1的情况),用户数据从SRNC 101_0经过Iur线路被发送给DRNC101_1,从DRNC101_1经过Iub线路被发送给收容该小区的Node B102_5,通过Uu接口被发送给UE103_1(图中的粗虚线)。并且,假设即使移动也对UE103_1进行控制的RNC是SRNC。
当前,在被广泛采纳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HSDPA(High Speed DataPacket Access:高速数据分组接入)等高速数据通信中,用户数据量大幅度增加。由此,在接口Iu、Iur、Iub等传输路径中所需要的带宽大幅度变宽,并且也需要大幅度提高各节点的收容能力和处理能力。
另外,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状况(业务量)随时间带和场所等发生变动而不均匀。在业务量不均匀的情况下,与没有不均匀的状态相比,在业务量集中的场所需要更大的带宽和处理能力。
当这样的数据通信的高速化引起的带宽/处理能力的大幅增加与业务量不均匀引起的带宽/处理能力的大幅增加重合时,系统的负载急剧变动,导致了系统的不稳定性,并且系统整体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性能变得非常差。图20是业务量变动对系统的影响的说明图,使用传输路径的粗细表示各传输路径的使用带宽。在该图中,业务量集中到SRNC101_0,该SRNC101_0中剩余的剩余带宽变少,处理能力变得不足,但在DRNC101_1中,业务量过少,剩余带宽较多,处理能力充足。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应对大的负载变动,虽然也考虑设计成使得带宽/处理能力都有余裕,但预想到线路规模、系统规模、开发费用等会变大庞大,成本性能变得非常差。因此,有如下的以往技术:在业务量集中的时候把该业务量分散(专利文献1~5)。在专利文献1中,在由多个无线基站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电话交换台根据全部无线基站的使用通话信道数和各无线基站的使用通话信道数,计算各无线基站的通话信道使用率,当预定的无线基站的通话信道使用率大于等于阈值时,通过降低该无线基站的无线发送输出来减少业务量。在专利文献2中,当越区切换时的移动目的地的无线基站的通话信道使用率大于等于阈值时,限制向该无线基站的越区切换。在专利文献3中,无线基站自身监视业务量集中状态,当检测出业务量集中时,通过降低控制信道信号电平、缩小通信区域来降低业务量。在专利文献4中,在通过1个交换台进行属于不同中继站的终端台间的通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业务量的负载分散,使得中继站和交换台间收发的控制信号不集中到特定的控制线路。在专利文献5中,把业务量密度低的区域(子区域)集合成1个无线区域,通过由1个基站装置进行各子区域的呼出呼入通信,提高与公众数字网间连接的线路的利用效率。
然而,以往的任何技术都不是考虑传输路径的业务量,把在核心网络和预定无线基站间收发的用户数据分散到所述核心网络和预定无线基站间的多条传输路径上的技术。并且,以往的任何技术都不是减轻业务量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的业务量,把所减轻的那部分业务量分配到业务量不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上而继续进行通信的技术。另外,以往的任何技术也不是把用户数据量当作业务量来实现业务量分散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636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644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634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20523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3079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核心网络和无线基站间的业务量增大时,通过使用多个传输路径分散用户数据来进行传输,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提高系统整体的利用效率,提高成本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减轻业务量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的业务量,把所减轻的那部分业务量分配到业务量不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上继续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即使在利用多条传输路径进行分散来传输用户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重发控制。
第1发明是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和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多个无线网控制装置和与各无线网控制装置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通过无线网控制装置和无线基站在上位网和移动机之间收发用户数据。在该第1发明中,在与移动机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的基站和上位网之间,设定经过1个或1个以上的无线网控制装置的多条传输路径,在使用从上位网通过无线网控制装置到达基站的1条传输路径收发数据时,监视该传输路径中的业务量状况,当业务量增大时,使用户数据经过多条传输路径从而使用户数据分散。这样,可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提高系统整体的利用效率,可以提高成本性能。另外,设置分离用户数据和呼叫控制信号的分离单元,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散处理。
在第2发明中,请求源节点在业务量增大而请求通过多条传输路径分散传输用户数据时,选择希望分散的呼叫,向控制该呼叫的无线网控制装置请求分散。这种情况下,请求源节点把希望分散的传输路径的带宽量包含在分散请求中而通知给无线网控制装置,无线网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所通知的带宽量的用户数据通过其它的传输路径分散传输。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减轻业务量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的业务量,把所减轻的部分分配到业务量不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继续进行通信。
在第3发明中,在使用多条传输路径分散传输用户数据时,各传输路径上的无线网控制装置按照传输路径利用重发控制协议来终结用户数据,另外,移动机针对每条传输路径按照重发控制协议来终结。这样,可以针对每条传输路径作为不同的数据流进行收发,进行重发控制。
另外,也可以如下面所述进行重发控制。无线基站复用全部路径的用户数据,按照一个重发控制协议来终结用户数据,移动机中也按照一个重发控制协议来终结,组合全部传输路径作为一个数据流进行通信。从移动机接收的用户数据在无线基站中利用重发控制协议来终结,分散到多条传输路径进行发送。这样,可以组合多条传输路径进行重发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呼叫控制信号流的说明图。
图2是多条传输路径的说明图。
图3是判断是否利用多条传输路径进行分散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第1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第1动作说明图。
图5是第1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第2动作说明图。
图6是第1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第3动作说明图。
图7是第1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第4动作说明图。
图8是另一分散传输路径的说明图。
图9是第1实施例的SRNC的分散处理流程。
图10是第1实施例的CN的分散处理流程。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各节点(CN、SRNC、DRNC)的结构框图。
图12是Node B的结构框图。
图13是在有线区间的节点间收发的ATM信元的AALtype2的格式说明图。
图14是第2实施例的SRNC以外的节点的处理流程。
图15是第2实施例的SRNC的处理流程。
图16是分散传输时的重发控制的第1方法的说明图。
图17是分散传输时的重发控制的第2方法的说明图。
图18是当前的3GPP标准的W-CDMA系统的概要结构图。
图19是表示通信时的用户数据流的说明图。
图20是业务量变动对系统的影响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本发明的概略
在CN和UE之间交换的信号分为呼叫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其中关于呼叫控制信号,因为由SRNC终结,所以作为传输路径,不得不与以往技术同样地成为经由该SRNC的传输路径。即,如图1所示,在通信开始时,在UE位于SRNC101_0下属的小区104_1内的情况下(UE103_0的情况),下行呼叫控制信号从SRNC101_0经过Iub线路被发送到收容该小区104_1的Node B102_1(参照粗实线),之后,通过Uu接口被发送到UE103_0。另外,上行呼叫控制信号正相反,通过Uu接口被发送到Node B102_1,并经由Iub线路被发送到SRNC101_0。
另外,当UE在通信中移动而位于SRNC101_0以外的RNC(DRNC:Drift RNC)101_1下属的小区1045内时(UE103_1的情况),如图1所示,下行呼叫控制信号从SRNC101_0经由Iur线路被发送到DRNC101_1,从DRNC101_1经由Iub线路被发送到收容该小区1045的NodeB102_5(参照粗虚线),通过Uu接口被发送到UE103_1。上行呼叫控制信号正相反,通过Uu接口被发送到Node B102_5,经由Iub线路被发送到DRNC101_1,从DRNC101_1经由Iur线路被发送到SRNC101_0。
然而,关于用户数据(尤其是分组),即使不由SRNC101_0终结,也存在SIP、TCP/IP等多个建立数据通信的协议。因此,关于用户数据,和呼叫控制信号不同,不限于以往技术那样的传输路径也能进行通信。因此,如图2所示,除了以往的传输路径PT1、PT2(图2的虚线)之外,通过实线表示的传输路径P1~P4来传输数据,由此可以利用多条传输路径来分散数据进行通信。即,当在CN100和UE103_0之间进行通信时,除了以往的传输路径PT1之外,还可以通过传输路径P1、P2进行数据的收发。其中,假设DRNC101_1和Node B102_1间物理地连接。并且,当在CN100和UE103_1间进行通信时,除了以往的传输路径PT2之外,还可以通过传输路径P3、P4进行数据的收发。其中,假设SRNC101_0和Node B102_5间物理地连接。
通过利用多条传输路径来分散数据,在高速数据通信中可以把每个节点所需要的带宽和处理能力分散到周边节点,可以把每个节点的带宽、处理能力抑制得较低。另外,在业务量集中引起的带宽、处理能力的急剧增加时也同样可以通过向周围节点分散从而把带宽、处理能力的变动幅度抑制得较小。因此,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也可以改善利用效率即成本性能。
图3是判断是否利用多条传输路径分散的方法的说明图,传输路径的使用带宽越大线就越粗。在进行了新的呼叫连接的情况下,或在变更了已有的呼叫设定的情况下,或在用户数据的通信量增加等情况下,当业务量变化时,在各节点中判断是否要分散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作为判断方法可以考虑以下的a)~d)。
a)SRNC101_0根据自身的业务量状况(用户数、资源使用状况、使用带宽的状况等)判断分散的必要性。
b)CN100根据传输路径的业务量状况(用户数、资源使用状况、使用带宽等)判断分散的必要性,请求SRNC101_0分散通过该传输路径传输的用户数据。或者,CN100向SRNC101_0报告业务量状况,由此,SRNC101_0判断分散的必要性。
c)DRNC101_1根据业务量状况(用户数、资源使用状况、使用带宽等)判断分散的必要性,请求SRNC101_0分散预定传输路径的用户数据。或者,DRNC101_1向SRNC101_0报告业务量状况,由此,SRNC101_0判断分散的必要性。
d)Node B102_5根据业务量状况(用户数、资源使用状况、使用带宽的状况等)判断分散的必要性,请求SRNC101_0或DRNC101_1进行分散。或者,Node B102_5向SRNC101_0报告业务量状况,由此,SRNC101_0判断分散的必要性。
作为CN100、DRNC101_1或Node B102_5的请求方法,考虑以下方法:①仅指示需要分散用户数据,由SRNC101_0来决定对于哪些呼叫利用多条传输路径来分散的方法;②从CN、DRNC或Node B向SRNC101_0指示想要分散的呼叫的方法;③从CN、DRNC或Node B向SRNC101_0指示想要分散的线路(ATM的话是VPI/VCI)的方法。在上述指示中也可以包含想要通过分散来减轻的带宽量。
(B)第1实施例
(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整体动作
图4~图7是第1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整体动作说明图。
在第1实施例中,SRNC101_0(图4)根据业务量状况(用户数、资源使用状况、使用带宽的状况等)判断是否进行分散。即,当因进行了新的呼叫连接的情况,或变更了已有的呼叫的设定的情况,或用户数据的通信量增加等情况而引起业务量发生变化时,SRNC101_0的控制部判断是否要利用多条传输路径来分散用户数据。
如果根据上述判断,需要分散传输路径,则向与分散有关系的节点(CN100、DRNC101_1、收容UE103所在的小区的Node B102_5)发送传输路径确保请求。在向不是SRNC下属的Node B102_5发送传输路径确保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向收容相应Node B的DRNC101_1发送传输路径确保请求,DRNC根据该请求指示向属下的Node B102_5转送传输路径确保请求,由此来进行。作为传输路径确保请求的例子,有希望分散的呼叫和线路(例如VPI/VCI)、传输路径指定信息(路径信息和所需带宽等)。
接收到传输路径确保请求的各节点根据来自SRNC101_0的请求内容和本节点的资源状况确保要分散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在和该传输路径上的相邻节点之间进行新的连接程序。并且,在需要变更已有的传输路径的的情况下,在和相邻节点之间执行设定内容的变更过程(参照图5)。
如果分散传输路径的确保和设定变更过程或新的连接过程已经结束,则各节点向SRNC101_0返回传输路径分散响应(参照图6)。并且,对于来自不在SRNC属下的Node B102_5的响应,通过向收容该Node B102_5的DRNC101_1返回响应,并且DRNC101_1向SRNC101_0返回响应,由此来进行。
如果SRNC101_0通过来自其它节点的传输路径分散响应,确认了传输路径的确保以及设定变更过程或新的连接过程已经结束,则向UE103进行传输路径已经被分散的通知(传输状态变更通知),并且指示CN100开始用户数据的分散传输。
以上,相对于以往的传输路径PT1设定了新传输路径P1,所指定的用户数据从CN100被分散到传输路径PT1、P1并发送到Node B102_5,Node B102_5通过无线方式把用户数据发送到UE103。
在以上的第1实施例中,由CN100分散到2个传输路径PT1、P1,但考虑到SRNC101_0和DRNC101_5间的业务量,如图8所示,也可以同时分散这些节点间的用户数据。作为图8的分散路径的例子,有从CN100经由DRNC101_1的路径P1和从SRNC101_0直接连接到DRNC101_5下属的Node B102_5的路径P2等。为了使用户数据分散到路径P2,SRNC101_0和Node B102_5之间必须物理连接。
(b)SRNC101_0的分散处理
图9是第1实施例的SRNC101_0的分散处理流程。
SRNC101_0监视业务量是否发生了变化(步骤101),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判定是否要通过多条传输路径分散用户数据(步骤102)。
如果需要通过多条传输路径来进行分散,则决定分散的线路(例如VPI/VCI)或呼叫(用户),并且计算要分散的带宽(步骤103)。接着,向与分散有关系的节点(CN100、DRNC101_1、收容UE103所在的小区的Node B102_5)发送传输路径确保请求(步骤104)。传输路径确保请求包含有希望分散的呼叫或线路(VPI/VCI)、传输路径指定信息(路径信息和所需带宽等)。
接着,如果需要设立新的传输路径,则SRNC101_0在和传输路径上的相邻节点之间进行新的连接过程,另外,如果需要变更已有的传输路径,则在和相邻的节点之间执行设定内容的变更过程(步骤105)。
之后,检查是否从各节点接收到传输路径分散响应(步骤106)。如果从全部节点接收到传输路径分散响应,则向UE103通知传输路径已经被分散(传输状态变更通知)(步骤107),并且指示CN100开始用户数据的分散传输(步骤108)。然后,最后,更新带宽、用户数(呼叫数)、资源使用状况等(步骤109),进行分散传输(步骤110)。
(c)CN100的分散处理
图10是CN100的分散处理流程。
CN100监视是否从SRNC101_0接收到传输路径确保请求(步骤201)。如果接收到传输路径确保请求,则参照该传输路径确保请求中包含的信息,在需要设立新的传输路径的情况下,在和传输路径上的相邻节点之间进行新的连接程序,另外,在需要变更已有的传输路径的情况下,在和相邻节点之间执行设定内容的变更过程(步骤202)。
然后,如果新的连接过程或设定内容的变更过程已结束,则向SRNC101_0发送传输路径分散响应(步骤203),等待来自SRNC101_0的分散传输开始指示(步骤204)。如果接收到分散传输开始指示,则更新带宽、用户数、资源使用状况等(步骤205),之后,开始分散传输(步骤206)。
并且,其它的节点(DRNC、Node B)的分散处理可以和图10的处理流程同样地来进行。但是,步骤204并不是一定需要的。
(d)各节点的结构
图11是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各节点(CN、SRNC、DRNC)的结构框图,图12是Node B的结构框图。
在图11中,各节点(CN、SRNC、DRNC)中的线路终结部11进行线路终结处理,并且把接收信号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并且,具有复用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功能。信令终结部12终结从其它节点接收的控制信号,并把其通知给控制部13,并且把从控制部13接收的给其它节点的控制信号输入到线路终结部11。
数据终结部14终结来自其它节点的用户数据和给其它节点的用户数据,并且根据来自控制部13的指示,将用户数据转送到各传输路径。另外,数据终结部14具有测定部21、ARQ部22、业务量状况管理部23等。测定部21测定用户数据的业务量/带宽等并报告给控制部13。ARQ部22针对各不同路径按照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重发控制)协议来终结数据流。业务量状况管理部23管理现状的本节点的业务量状况(使用带宽、呼叫数即用户数、资源使用状况等)。
控制部13根据来自测定部21的测定结果,判断是否要指示/请求其它节点进行传输路径的分散,向信令终结部12指示控制信号的发送。相反从信令终结部12接收来自其它节点的控制信号,按照内容实施传输路径的确保/分散控制。在SRNC101_0的情况下,通知CN100和UE103随着传输路径的分散而变更用户数据的发送方式。
如图12所示,Node B除了具有无线收发部15这一点外,其它方面具有和图11相同的结构。无线收发部15具有:发送部31,其利用预定的扩频码对发送数据进行扩频,之后,进行正交调制、频率转换、高频放大来发送;接收部32,其对接收无线信号进行频率转换、正交检波来转换成基带信号,接着,利用解扩码进行解扩并解调数据。
(e)ATM信元的AALtype2的格式
图13是在有线区间的节点间收发的ATM信元的AALtype2的格式说明图。AALtype2形式的53字节的信元由标准信元头(ATM信元头)1和标准信元有效载荷2构成,在标准信元有效载荷2中映射了1字节的开始字段STF和1个以上的短信元CPS1、CPS2。
开始字段STF由以下部分构成:(1)存储有表示最开始的短信元开头位置的指针(偏移值)的偏移字段OFS;(2)存储1位序号的字段SN;(3)奇偶校验字段P。
短信元CPS1、2由固定长度的短信元头和可变长度的短信元有效载荷构成,在短信元头中,写入有:(1)用于识别短信元连接的CID(短信元连接标识符);(2)表示短信元的有效载荷长度的长度指示(LI:LengthIndicator);(3)上位侧用户/用户标识符UUI(2位);(4)下位侧的用户/用户标识符UUI(3位);(5)头错误控制数据。另外,在短信元有效载荷中写入有1个呼叫信息(控制信息及用户数据)。因此,通过使用1个AALtype2信元来映射多个短信元可以传输多个呼叫(信道)信息。
(f)变形例
在第1实施例中,说明了包含2个RNC的移动通信系统,但当然本发明也适用于包含更多个RNC的系统。
另外,在按照第1实施例通过多条传输路径分散用户数据进行通信的状态下,也可以构成为:监视业务量状况,根据业务量状况进行分散传输路径的追加和删除。
另外,当判断为按照第1实施例进行多条传输路径的用户数据分散的分散效果不够令人满意时,SRNC101_0也可以选择其它的呼叫和线路,再次通过同样的顺序重复实施传输路径的分散。关于是否要再次进行传输路径分散的判断,可以考虑如下方法:在SRNC101_0内,通过比较从对方侧节点指示的要删减的带宽量和实际所分散的带宽量来进行判断的方法;在SRNC101_0内,在传输路径分散后,请求各节点进行业务量状况的测定,根据来自对方侧节点的报告值进行判断等方法。
(c)第2实施例
第2实施例是判断SRNC以外的节点(收容CN、DRNC、UE所在的小区的Node B)是否要分散,在要分散的情况下向SRNC发出请求的实施例。
图14是第2实施例的SRNC101_0以外的节点的处理流程。
在图14中,SRNC101_0以外的其它节点(CN100、DRNC101_1、Node B102_5)监视业务量是否发生变化(步骤301),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判断是否要分散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步骤302)。
如果需要分散传输路径,则判断是否指示应分散的路径(例如VPI/VCI)或呼叫(步骤303)。在指示应分散的路径或呼叫的情况下,决定应分散的路径或呼叫(步骤304),向SRNC101_0发送请求分散的控制信号(传输路径分散请求)(步骤305)。在该传输路径分散请求中包含有希望分散的线路或呼叫。另外,也可以根据本节点所测定的业务量状况和本节点的资源来计算希望分散的带宽量,把该带宽包含在传输路径分散请求中。
在步骤303中,如果不需要指示应分散的线路或呼叫,则立即向SRNC101_0发送传输路径分散请求(步骤305)。
图15是第2实施例中的SRNC101_0的处理流程。
SRNC101_0监视是否从其它节点接收到传输路径分散请求(步骤401),如果接收到了,则检查是否指示了要分散的线路或呼叫(步骤402),如果指示了,则进行图9的步骤104及后面的处理,针对所指示的线路或呼叫进行多条传输路径的分散(步骤40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402中没有指示要分散的线路或呼叫,则进行图9的步骤103及后面的处理,决定要分散的线路或呼叫并且决定要分散的带宽量,针对该所决定的线路或呼叫进行多条传输路径的分散(步骤404)。
也可以构成为,当判断为按照第2实施例进行多条传输路径的用户数据分散的分散效果不够令人满意时,其它节点向SRNC101_0再次请求用户数据的分散。
(D)重发控制
来自CN100的用户数据被分散到多条传输路径PT1、P1、P2(参照图8),被分别传输并到达Node B102_5,从该Node B102_5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到UE103。为了解决无线区间上的数据的损失,使用公知的重发控制协议来进行收发。
第3实施例是分散用户数据进行传输的情况下的重发控制方法。
在分散传输的情况下,作为利用重发控制协议对用户数据进行终结的方法,提出以下的(a)、(b)2种方法。
(a)如图16所示,第1方法是各路径PT1、P1、P2作为不同的数据流来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在路径上的各RNC(SRNC101_0、DRNC101_1)中,针对各数据流分别具有重发控制协议ARQ1~ARQ3,UE103中具有全部数据流的协议ARQ1~ARQ3,在和UE103之间针对各数据流进行重发控制的同时进行通信。
(b)如图17所示,第2方法是组合全部路径PT1、P1、P2作为1个数据流来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各路径上的RNC101_0、101_1只进行向对方节点的数据的转送。并且,在Node B102_5和UE103中具有1个重发控制协议。
Node B102_5把分别从各路径PT1、P1、P2接收到的以同一用户为目的地的数据复用到1个数据流中,按照重发控制协议发送到UE103。相反,Node B102_5按照重发控制协议从UE103接收数据作为1个数据流,之后,分散到各路径PT1、P1、P2进行发送。这种情况下,如果从UE103来看,因为与用户数据被分散到多条传输路径之前同样地只对应1个协议,所以不需要进行用户数据分散引起的设定变更。
以上,根据本发明,当核心网络和无线基站间的业务量增大时,通过使用多条传输路径分散用户数据来进行传输,可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系统整体的利用效率,提高成本性能。另外,根据本发明,分离用户数据和呼叫控制信号,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散处理,而对呼叫控制信号则由SRNC进行终结,因此可以进行分散处理,同时可以进行正确的呼叫控制。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减轻业务量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的业务量,把所减轻的部分分配到业务量没有集中的传输路径或节点来继续通信。
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通过多条传输路径进行分散来传输用户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重发控制,能够进行正确的数据收发。

Claims (10)

1.一种基站,该基站设置于移动通信网络中,与下属的某一个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
接收部,其通过第1路径和第2路径接收与该下属的某一个移动站相关的用户数据;以及
发送部,其对该某一个移动站发送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经由该第1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和经由该第2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双方,
在所述第1路径和所述第2路径中,从上位装置到该基站经由的节点的段数不同。
2.一种基站中的发送方法,该基站设置于移动通信网络中,与下属的某一个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该基站中的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第1路径和第2路径接收与该下属的移动站相关的用户数据,
对该某一个移动站发送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经由该第1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和经由该第2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双方,
在所述第1路径和所述第2路径中,从上位装置到该基站经由的节点的段数不同。
3.一种基站,该基站设置于移动通信网络中,与下属的某一个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
接收部,其通过第1路径和第2路径接收与该下属的移动站相关的用户数据;以及
发送部,其对该某一个移动站发送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经由该第1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和经由该第2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双方,
至少所述第1路径包括相同阶层的不同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层的不同装置与在越区切换前已经处理了用户数据的第1节点和通过越区切换重新处理了用户数据的第2节点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节点是SRNC,所述第2节点是DRNC。
6.一种基站中的发送方法,该基站设置于移动通信网络中,与下属的某一个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该基站中的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第1路径和第2路径接收与该下属的移动站相关的用户数据,
对该某一个移动站发送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经由该第1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和经由该第2路径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双方,
至少所述第1路径包括相同阶层的不同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中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层的不同装置与在越区切换前已经处理了用户数据的第1节点和通过越区切换重新处理了用户数据的第2节点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中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节点是SRNC,所述第2节点是DRNC。
9.一种基站,该基站设置于移动通信网络中,与下属的某一个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
接收部,其通过第1路径和第2路径接收与该某一个移动站相关的用户数据;
发送部,其对该某一个移动站发送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经由该第1路径所接收的第1用户数据和经由该第2路径所接收的第2用户数据双方;以及
重发控制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发送部发送到所述某一个移动站的所述第1用户数据和所述第2用户数据的双方进行重发控制。
10.一种基站中的发送方法,该基站设置于移动通信网络中,与下属的某一个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该基站中的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第1路径和第2路径接收与该某一个移动站相关的用户数据,
对该某一个移动站发送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经由该第1路径所接收的第1用户数据和经由该第2路径所接收的第2用户数据双方,
在该基站中对由所述发送部发送到所述某一个移动站的所述第1用户数据和所述第2用户数据的双方进行重发控制处理。
CN200810215344A 2003-04-11 2003-04-11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Pending CN101697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5344A CN101697629A (zh) 2003-04-11 2003-04-11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5344A CN101697629A (zh) 2003-04-11 2003-04-11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258137A Division CN1729657B (zh) 2003-04-11 2003-04-11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7629A true CN101697629A (zh) 2010-04-21

Family

ID=4214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344A Pending CN101697629A (zh) 2003-04-11 2003-04-11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76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9657B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JP4408496B2 (ja) 複数のサブネットワーク間でデータを伝送するためのブリッジ端末を有する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
US9949175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1437299B (zh) 在utran中实时相关用于呼叫的aal2和aal5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US200300311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ser data in an HSDP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004132828A (ru) Способ обновл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а линии радио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EP13031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5208678A (zh) 终端与网络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97132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US7869414B2 (en)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data streams onto a transport bearer between an originating network node and a receiving network node
CN1965547B (zh) 帧传输间隔
CN1954563A (zh) 使用配置消息对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控制
EP1926257A1 (en) Method for decoupling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cascade of network elements of an UMTS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1697629A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散方法
KR100510642B1 (ko) 드리프트 제어국의 무선 인터페이스 방법
KR100418877B1 (ko) 무선 이동 통신망에서 무선 패킷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KR100444819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액세스망 부하 측정 장치 및그 방법
CN101273555A (zh) 移动电信中的改进方案
JP2008502245A (ja) 送信制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要素、基地局、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EP2157807A1 (en) Method of network controller reporting on the cycle period ability of the maxima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 cell
US20040174838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resour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Lin et al. Module count-based overflow-control scheme for UMTS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KR100860042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데이터 분산방법
KR20050091784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데이터 분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