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2278A -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2278A
CN101692278A CN200910210401A CN200910210401A CN101692278A CN 101692278 A CN101692278 A CN 101692278A CN 200910210401 A CN200910210401 A CN 200910210401A CN 200910210401 A CN200910210401 A CN 200910210401A CN 101692278 A CN101692278 A CN 101692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record
give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0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lin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lin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lin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lin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0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2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2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2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其中服务器通过网络和至少一个终端相连,所述服务器维持一个用户数据库,在用户数据库中有多个用户账号,至少一个账号包括赠送清单和/或受赠清单,其中所述赠送清单由赠送记录组成,所述受赠清单由受赠记录组成,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应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请求,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申请接受赠送列表中某一赠送记录的物品的请求和相应数据。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为物品的赠送提供网络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和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为物品网络赠送提供赠送信息和受赠信息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置物品的赠送越来越普遍,而传统的赠送方式无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观念,因为传统的物品赠送或二手货买卖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是结合在一起的,经常需要通过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来达成意向,这样就严重地降低了效率、延长了时间、增加了消耗,进而阻碍了闲置物品的循环利用。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传播与控制平台,搭建和维护一个赠送及受赠信息数据库,赠送人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布赠送信息并存入这个数据库,自主选择受赠人并控制流程,同时受赠人也可以从数据库中寻找适合的赠送品,使得赠送过程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了相互分离。另外,在基于网络的赠送及受赠信息传播与控制平台上,可以通过预设的赠送及受赠规则来控制、优化赠送流程,提高赠送匹配的成功率,而用户则不用再考虑其中具体规则,有效地降低了赠送过程的损耗、时延,提高了效率,基本上实现了零成本的物品赠送,使得很小的物品都可以通过赠送实现再利用,为节约型消费提供了技术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需求,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详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其中服务器通过网络和至少一个终端相连并维持一个用户数据库,在用户数据库中有多个用户账号,至少一个账号包括赠送清单和/或受赠清单,其中所述赠送清单由赠送记录组成,所述受赠清单由受赠记录组成,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将接收到的赠送记录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用户的赠送清单中;应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请求,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所述赠送列表包括与请求匹配的赠送记录;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申请接受赠送列表中某一赠送记录的物品的请求和相应数据,将接收到的受赠请求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第二用户的受赠清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物品赠送的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网络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相连;所述服务器中储存着一个用户数据库,其中有多个用户账号,至少一个用户账号包括由赠送记录组成的赠送清单和/或由受赠记录组成的受赠清单;其中赠送记录包括下面部分或者全部子项:赠送记录ID、标题、描述信息、物品类别、物品估计原价、物品估计现价、限定地区、限定身份、限定申请人数、交接方式与地点、联系方式、是否要亲自审核、发布日期、申请受赠用户名列表、完成日期、受赠者用户名、受赠者给的评价等级、受赠者给的评价信息、访问次数;其中受赠记录包括下面部分或者全部子项:赠送者用户名、赠送记录ID号、标题、物品估计现价、资格审核标志、完成日期、赠送者给的评价等级、赠送者给的评价信息;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基于请求数据,对所述用户数据库中的赠送记录和/或受赠记录进行维护操作,将操作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将接收到的赠送记录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用户的赠送清单中的子模块;应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请求,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的子模块;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申请接受赠送列表中某一赠送记录的物品的请求和相应数据,将接收到的受赠请求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第二用户的受赠清单的子模块。。
优选的,上述数据库构成分层分区网状结构,按照嵌套包含的关系将各个区域划分层次,其中下层区域可以同时属于几个与其邻接的上一层区域,也可以直接属于与其不相邻接的更上层区域;其中最底层区域的数据包括其区域头数据和属于该区域的所有用户账号数据;上层区域的数据包括其区域头数据和属于该区域的所有下层区域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接口和位于所述各个区域的多个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接口从所述格式转换模块接收数据请求,分解为至少一个数据操作命令,提交给对应区域处理机处理,从区域处理机接收数据操作结果并且将其组装,然后提供给用户终端;区域处理机从数据处理接口或者上层区域处理机接收数据操作命令,执行完成后将操作结果返还给所述数据处理接口或者上层区域处理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物品赠送的系统,其包括上述任一服务器和与服务器通过网络相连的用户终端,其中用户终端运行一个互动接口模块。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举例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流交换与传递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菜单、显示页面和输入页面纲要图;
图4a是用户账号结构说明图,它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用户账号记录数据;
图4b是赠送记录子项分类表,它说明图4a中用户账号中赠送记录子项的信息分类;
图4c是受赠记录子项分类表,它说明图4a中用户账号中受赠记录子项的信息分类;
图5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维护赠送信息的步骤流程图;
图5b是一个控制对策表,它说明图5a实施例中由前提控制信息确定赠送级别的对策表;
图5c是一个控制对策表,它说明图5a实施例中由赠送级别和用户基本信息确定受控流程部分受控控制信息选项的对策表;
图6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申请并完成受赠的步骤流程图;
图6b是一个控制对策表,它说明图6a实施例中根据赠送级别确定用户需要提供的审核信息;
图7a是一个结构与数据流框图,它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区域头的分层分区网状数据组织结构和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体系;
图7b是一个区域头的结构说明图,它说明图7a的实施例中的各个区域头中记录的数据;
图8a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中的数据处理系统接收终端或系统的数据请求,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
图8b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层区域处理机接收并执行数据操作命令的基本步骤;
图8c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非底层区域处理机接收并执行数据操作命令的基本步骤;
图9是一个屏显实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查找赠送信息的屏幕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公开的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系通过用户终端及服务器构成的网络传播赠送及受赠信息,并进行赠送信息的接收、发布和处理,为实现物品网络赠送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方法需要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解决赠送过程的基本问题,对此需要预设赠送规则和受赠规则,主要包括:保证赠送的私密性、效率、自主性,反对虚假和欺诈,赠送者意愿、受赠者意愿、公开性与透明度具有由高到低的优先级,控制系统设计要先满足优先级高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私人信息,原则上除了管理人员外任何人都看不到用户姓名、单位、住址等私密信息,同时只能在达成赠送意向后按照赠送者设定方式将其中一方联系信息提供给另一方;应该将赠送分成不同级别,将小额赠送限制在本地区、小范围内、采用简单快捷的方式进行,划分可以根据赠送者自己估计的物品价值,包括现价、原价或者二者的一种表达式;大额赠送可以提供多种赠送流程让赠送者自主选择;提供信誉评价机制,以便系统监管并给其它用户提供知情权;限制单个用户的受赠总量,包括总价值额和频率,以让更广泛的人们获得赠送,过滤恶意受赠者;由赠送者来选择和控制赠送对象以及交接和联系方式,使其能够按照希望的对象和方式进行赠送;赠送者可以通过设置要亲自审核来审核受赠者资格,但是应该限制其拒绝申请的次数;受赠者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赠送品,但是当然需要接受赠送者设置确定的赠送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系统10的基本结构中包括多种形式的用户终端22,例如计算机22a、移动电话22b、固定电话22c、互动电器22d等,还包括一个服务器40,它们通过网络12连接,网络12可以是宽带网、局域网、因特网、电信网等各种网络形式以及它们组成的混合体。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和服务器通过网络构成的系统结构是网络中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结构与方式,用户终端通过一个交互机制与用户交换信息,然后将信息请求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将处理结果数据反馈给终端,再提供给用户。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系统10与物品赠送者26a、受赠者26b、物流过程30之间的关系。传统物品赠送中一般由赠送者26a与受赠者26b的直接联系确定赠送意向,而且往往和物流过程30是一起进行的,特别是在二手货交易过程中,信息流和物流交织在一起,往往由赠送者26a与受赠者26b经过面对面联系达成交易意向并完成交接。而建立本发明的系统10后,赠送者26a可以自行发布赠送信息,而受赠者26b自行寻找需要的物品,匹配并达成赠送意向后,系统提供联系信息供其完成物品28的交接过程。这样就将赠送过程的信息流与物流30分离开来,在联系交接之前,赠送者26a与受赠者26b不必直接联系,提高了赠送的灵活性、便捷性和效率。
服务器40用来完成赠送信息和受赠信息的接收、查询、处理和返回的处理与控制,可以是一台单独的计算机、一个集中的计算机群或者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系统。实际上,用户终端和服务器甚至可以是通过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执行的不同程序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服务器40考虑了三种服务功能。第一种服务功能是用户账号管理服务,包括为赠送系统的用户、管理用户、广告赞助商用户提供登录服务,为鉴权通过的用户提供进行访问和操作的权利。第二种服务功能是一种赠送信息发布与维护服务。服务器40使得网络用户能够在其终端22上使用浏览器程序或者其它客户端程序,实时互动提交自己的赠送信息,服务器40将这些信息记入用户账号,需要的时候,用户还可以连接服务器40对已录入的赠送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第三种服务功能是申请受赠信息的服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终端22与服务器40连接,搜索并选择匹配的赠送信息,在受赠的不同阶段,服务器40实时维护赠送双方的记录,及时提供联系信息,保障赠送的高效顺利进行。而且,受赠者也可以通过服务器40维护自己的账号信息,查看受赠历史记录。
通过上述用户终端和服务器40,赠送者可以自行发布和维护赠送信息,设定受赠者的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用户才能申请接受相应赠送品。而希望受赠者可以基本上实时地浏览和搜索各种赠送信息,申请需要的赠送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中,用户终端22是具有一定输入输出能力、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且能够与网络基本上实时交换数据的处理装置。图中计算机22a显然是一种常用的终端设备,而移动电话22b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通信,广泛应用的固定电话22c也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另外,随着互动电器技术的发展,将来的互动电器22d也具有实时交换数据的能力,这些终端大大的扩展了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和便捷性。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流交换与传递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26通过在终端22中的互动接口模块24提交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互动接口模块24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12发送给服务器40。服务器40中包括格式转换模块44、数据处理模块46和数据库50,该数据库中存有系统的所有用户账号,每个账号都对应着不同的用户,各用户账号包括了该用户的赠送清单和/或受赠清单,其中赠送清单由赠送记录组成,受赠清单由受赠记录组成。格式转换模块44将服务器40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统一形式的请求数据,提交数据处理模块46处理。而数据处理模块46是唯一能够直接处理数据库50之中数据的功能模块,它根据用户26经过所述过程提交的请求对数据库50中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完成后,数据处理模块46将处理结果提交给格式转换模块44转换为与终端22匹配的形式,通过网络12发送给终端22输出给用户。
显然,对于网络12、用户终端22不同形式的组合,需要提供不同的用户互动接口模块24,同时格式转换模块44与终端22之间也要进行相应的数据格式转换。这种转换和数据传递方法,已经有很多通用的协议和标准技术,即使是互动电器领域将来也会使用这样的技术。因此,在后面的介绍中将不一一列举这些条件下的各种实施例,而主要采用通过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终端及服务器这一种常见的体系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菜单、显示页面和输入页面纲要图。其中给出了提供给用户通过终端计算机22a访问服务器40的一种较优方案的主要菜单、显示页面和输入页面。当用户在终端22a中输入服务器40的URL时,将激活服务器40中的处理系统42,提供一个菜单120。用户可以通过菜单120访问多项功能,其中查看赠送政策140、查看赠送信息160可以不经登录直接访问,而账号管理150、客户服务130、我要赠送170和申请受赠180必须在完成账号登陆110之后才能访问。
图4a是用户账号结构说明图,说明了用户数据库中每个用户账号记录200中包括的信息类型;图4b是赠送记录子项分类表,说明了图4a中赠送记录子项的信息分类;图4c是受赠记录子项分类表,说明了图4a中受赠记录子项的信息分类。
在图4a中,首先用户账号记录200中包括一个用户名201和一个口令202。账号记录200还有子项基本信息206,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身份证号码、身份类别、所在地区、学历、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其中的信息可以用于让捐助者限定受赠对象资格。另外,在基本信息206中还设置匿名标志、赠送排行榜匿名标志,从而使用户可以选择在赠送信息和排行榜中不公开个人信息。账号记录200还包括状态标志字204、赠送清单208、受赠清单210、追踪查询清单212、事件通知信息214。赠送清单208由一条条的赠送记录220组成,其中包括多个子项。受赠清单210也是由一条条受赠记录270组成,其中包括多个子项。事件通知信息214用于发生相应事件时自动通知用户。
下面结合图4a和图4b一起来说明赠送记录220中的子项数据。每条赠送记录220包括多个子项数据,根据这些子项在本发明中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基本信息子项和控制信息子项。其中基本信息子项用于信息的记录,又可以分为记录赠送内容的内容信息子项和记录赠送完成情况的完成信息子项。而控制信息子项在记录一定信息的同时,还用于或者可以用于控制信息处理流程,其中又分为前提控制信息子项、受控控制信息子项和过程控制信息子项。前提控制信息是由用户输入的信息,其内容会影响受控控制信息子项的选项,而受控控制信息子项内容则进一步控制赠送及受赠信息传播与处理的过程,而且也是由用户输入的信息(在某些前提控制信息条件下为系统缺省选项,用户不能选择,参见图5a、图5b、图5c的说明),一般应该让用户先输入前提控制信息,后输入受控控制信息。而过程控制信息是系统在信息控制过程中自动生成的,也可以用于系统控制。图4b是各子项数据信息的分类,应该说明的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设计者可以根据系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图4b所示,内容信息子项包括:赠送记录ID号222、标题224、描述信息226,赠送记录ID号222是独一无二的记录号,用于区分各赠送记录。前提控制信息包括物品类别228、物品估计原价230、物品估计现价232、屏蔽标志262,其中屏蔽标志262用来标志在系统应受赠申请人的请求向其终端发送赠送列表时,是否屏蔽该赠送记录220,而赠送者需要的时候可以再取消屏蔽标志,可以使该记录或者其中的个人信息等部分子项不能被查询和浏览到。受控控制信息子项包括:限定地区234、限定身份236、限定申请人数238,用于限定受赠者的条件,这些限定条件构成了限制信息,只有满足赠送用户和/或系统设定的限定信息的用户才能申请接受该赠送记录提供的赠送,否则,系统将不向该用户发送该不匹配的赠送记录或者虽然发送但不提供申请选择;交接方式与地点240、联系方式242,用于赠送者设置交接和联系方式;是否要亲自审核244,赠送者设置后可以亲自审核受赠者的资格。限定地区234可以分级,例如分为任意选择地区、所在省级地区、所在的县市级地区和所在的镇街级地区,系统在接收用户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时,可以根据该用户所在地区和上述选择项确定具体的地区名称列表,再由用户选择确定。过程控制信息包括:发布日期246、拒绝申请次数250、访问次数260和申请受赠用户名列表248,在其他用户提出对所述赠送记录220的受赠申请后记录。完成信息包括:完成日期252、受赠者用户名254、受赠者给的评价等级256和受赠者给的评价信息258。赠送未完成时完成日期252记录为0,申请者资格审核通过后可将完成日期248记为1,赠送者和/或受赠者提交完成信息后记录完成日期248。受赠者给的评价等级256用于受赠者评价赠送者。
下面结合图4a和图4c说明受赠记录270中的子项数据。受赠者只有对不同赠品的选择权,而没有对赠送过程的控制权,因此在受赠记录270中只有由系统自行产生的过程控制信息子项,而没有需要用户参与确定前提控制信息子项和受控控制信息子项。图4c是受赠记录270各子项数据的信息分类,其中内容信息子项包括:赠送者用户名272、赠送记录ID号274和标题276,用来记录对应赠送者账号用户名201、所申请赠送记录220的赠送记录ID号222、标题224。在用户维护其受赠信息时,其中显示的标题276或者赠送记录ID号274可以带有一个超级链接,用户点击后通过赠送者用户名272链接赠送者账号200,再通过赠送记录ID号274确定其中的赠送记录220,取得需要的信息,这样就不需要在受赠者账号中存储全部赠送记录220的信息,从而减少数据总量。完成信息子项包括:完成日期282、赠送者给的评价等级284和赠送者给的评价信息286,赠送者给的评价等级284用于评价该受赠者的表现。过程控制信息子项包括:物品估计现价278,系由系统直接采用赠送记录220中的物品估计现价230,用于估计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受赠总额,该受赠总额将和受赠次数共同构成受赠总量,系统将对每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受赠总量设定限额。资格审核标志280用于受赠过程审核流程控制。
物品赠送存在合理的地区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失去了意义,故系统设置几种级别的限定范围,例如可以分为本镇街地区、本县市地区、本省地区和任意选择地区;限定小额物品只能在所在最小级别范围内赠送,随着物品价值提高增加相应级别的赠送选择范围。在上述规则下,很多用户账号200下虽然有多条赠送记录220,但是可能都是在所在最小级别地区内赠送的。这样,可以在每个账号200中设置一种跨区标志位,表示是否存在跨区域的赠送记录220。当某个地区的用户搜索赠送信息时,其它地区账号200中跨区标志位无效就说明其中没有用户需要的赠送信息,就不用搜索这些账户了,从而大大提高搜索速度。因为赠送范围分为几种级别,因此也相应设置几种级别的跨区标志位。这些标志位不仅仅可以用于提高搜索速度,还可以用于提高其它数据处理过程的速度,例如系统统计未完成赠送数量、总额等。因此,在账号200中设置一个由多个状态标志位组成的状态标志字204,包括但不限于未完成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跨省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跨市县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跨镇街赠标志位、未完成受赠标志位。
图5a、图5b、图5c是用户维护赠送信息的基本控制流程和控制对策表。图5a说明了用户维护赠送信息的基本步骤,包括发布新的赠送记录、修改已有赠送记录和删除已有赠送记录。用户通过步骤304点击进入赠送界面170后发布新的赠送记录,通过步骤306、步骤308让用户输入基本信息,通过步骤310、步骤312让用户输入前提控制信息。然后,在步骤314中根据图5b对策表和用户输入的前提控制信息实时确定赠送级别,在步骤316中读入用户基本信息,结合图5c对策表对后面的受控流程部分320进行控制。受控流程部分320包括步骤322根据图5c对策表生成受控控制信息输入界面,其中部分信息只有1个选项,用户不可以修改;另一些信息则具有多个选项,用户在步骤324中选择希望的可选信息选项后,在步骤326中提交全部受控控制信息。然后在步骤330、步骤332将基本信息、前提控制信息和受控控制信息组合成完整的赠送记录信息并记录在数据库中,并且在追踪审计清单中记录该维护事件。最后,系统通过步骤334显示操作成功,整个维护过程结束。还有,用户修改和删除赠送记录时步骤304通过点击相应的数据维护按钮提交维护请求。另外,在维护已有赠送记录时,还有一个对申请受赠者的审核步骤,用户可以查看申请者的历史记录情况和审核信息,以决定是拒绝还是接收该申请。
图5b是一个控制对策表,用于图5a步骤314根据前提控制信息确定赠送级别,例如用物品价值来确定赠送级别,其中物品价值可以用物品估计原价230、物品估计现价232或者二者的一种表达式来代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单一条件物品估计现价232将赠送划分为小额赠送、增额赠送、大额赠送、特大额赠送四个级别。如图5b所示,如果令P1=100元,P2=200元,P3=1000元,就可以根据物品估计现价232进行所述划分。前面已经提到前提控制信息包括多个数据子项,赠送级别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数目,因此可以根据系统控制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控制对策表来进行更适宜的控制,设计者可以根据前面的基本思路很容易地实现。
图5c也是一个控制对策表,用于图5a步骤322中根据赠送级别确定受控流程部分受控控制信息的选项,其中每个受控控制信息有多个可能选项;其中第1项为默认选项,在用户界面中一般都在选项下拉菜单的首位,用户没有选择时使用所述默认选项作为该信息的内容;不同的赠送级别具有不同的选项,当有多个选项时用户可以选择,而只有一个选项时用户不能选择。下面举例说明该控制对策表的使用方法。如限定地区234是一个受控控制信息,有4个可能的选项,包括1.本镇地区,2.本县地区,3.本省地区,4.外省地区。如果在前面图5b对策表中确定所述赠送为中额赠送,限定地区就只有第1项这个唯一选项,这时候用户不能做修改,系统直接采用这个选项。如果所述赠送为特大额赠送,则有1、2、3三个选项,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与其它受控控制信息不同的是,限定地区的选项确定后,还要提供所选选项范围内的具体地区给用户进一步选择,例如用户选择2.本县地区,而该用户账户中的地址显示其是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街道,则将提供海淀区及其所有下一级的地区供其选择。其它受控控制信息的确定过程与限定地区的确定过程类似,不过用户只需要选择一次就确定了选项。显然,设计者可以根据上述思路提出其它形式的控制对策表,以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
另外,本发明还设置了统计功能,对用户赠送信息的维护包括产生排行榜,系统可以定时或者根据管理员的命令对各用户赠送清单进行统计,分区域、分时段产生赠送排行榜信息并储存起来,在终端界面适当位置实时显示。
图6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申请并完成受赠的步骤流程图,说明了用户申请受赠的具体步骤。用户通过输入搜索词、筛选条件可以搜索得到由匹配的赠送记录组成的赠送列表,在其中显示的每一条赠送记录中,都有申请受赠的超级链接,在步骤410用户点击该链接申请受赠,这时如果用户还没有经过鉴权,系统将提示其登录鉴权后继续下面的流程。在步骤412中,系统读取赠送记录中对受赠对象的限定条件,包括限定地区234、限定身份236,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赠送者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在步骤438中显示条件不符合信息,申请过程结束;如果符合条件,则继续下一步流程。在步骤414中,系统根据限制受赠量的控制规则确认用户是否可以申请受赠。受赠量限制规则对用户受赠总量进行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对一段时间内的估计受赠总额、受赠次数、同时申请受赠次数、跨镇街受赠次数、跨市县受赠次数、跨省受赠次数进行限制。如果用户受赠超过了这些限制,在步骤440中向用户显示相应超限情况信息,结束受赠申请过程;如果没有超过限制,则继续申请流程。然后,在步骤416中要求用户提供并接收资格审核信息,需要的资格审核信息由系统根据图6b所示一个对策表决定,用户提交后在步骤418中在用户账号200中记录一条新的受赠记录270;实际上也可以先在步骤418中记录受赠记录270,然后再在步骤416中要求用户提供并接收资格审核信息。然后,用户的申请受赠请求和审核信息被提交给系统审核,步骤420适当的管理用户审核通过后,如果赠送者要求亲自审核的,还要进行步骤424提交给赠送者审核。这时如果赠送者选择的限定申请人数238大于1时,就可能会同时有多个人申请受赠,而赠送人可以同意或者拒绝这些申请者。当这些审核都通过后,步骤424将审核标志记为“3”,然后在步骤426中按照赠送者设定的方式把一方的联系信息提交给另一方。然后在步骤428中,双方自行完成交接,这是实际的物流过程,不在本发明赠送/受赠信息传播与控制系统的范围之内,因此用虚线表示。在步骤430中,受赠者和/或赠送者提交赠送完成信息后,系统在步骤432中在双方账号记录中添加完成信息,检查并修改态标志字304,整个赠送过程结束。如果申请没有通过网站审核,步骤442修改审核标志为“4”;如果申请没有获得赠送者通过,步骤446修改审核标志为“5”;然后步骤448通知申请者未获通过信息,步骤450删除用户的该条受赠记录。
图6b是一个控制对策表,用于图6a步骤416根据赠送级别要求用户提供相应资格审核信息。如图所示,资格审核信息可以但不限于1.由用户注册信息代替,2.审核身份证电子版或传真件,3.审核户口簿、单位证明、居委会证明、派出所证明之一的电子版或传真件。对中小额赠送采用1.用户注册信息;大额赠送采用审核方式2;超大额赠送采用审核方式2和3。因为申请受赠的用户必须是注册的,而注册时通过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或其它信息进行了审核,所以实际上所有用户都通过了1.用注册信息的审核,中小额受赠就不需要另行提供审核信息了,这样可以简化赠送流程。
在本发明的系统实际运行后,将面临数据量巨大、数据维护请求量更加巨大的问题,但这个信息流处理系统最独具一格的特点是:大量数据流是在小范围内的用户之间双向对等传播,这是由于实际物品赠送绝大部分将是小范围内的小额物品赠送所导致的结果。这与现有的大型信息系统都不同。如搜索引擎,用户搜索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信息,而不会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新闻网站是点对面的系统,信息编辑好以后,只要发送给客户端的用户浏览即可。B2C型电子商务网站信息传递是点对面的方式,但是是需要互动进行。C2C型电子商务网站的交易也不会局限在特定的范围,网店和用户的身份是难以转换的,另外网店数量也远远小于用户数量。政府的身份证信息系统也是点对面的系统。
因为赠送及受赠信息传播与控制系统中大量数据传播和维护是在小区域内进行的,所以可以对图2中数据库50和数据处理模块46的进行一定的优化,以取得更高的数据处理效率。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区域头的分层分区网状数据库和相应的分层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模块,下面介绍其具体内容。
图7a是一个结构与数据流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分层分区网状数据库和相应的分层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与数据流。这个数据库分为多个区域,按从小到大的方式构成一个嵌套的分层结构。最小的区域是第1层区域,也叫底层区域,其数据由第1层区域头606、区域内的所有用户账号数据200、区域内其它非用户独立数据共同组成。数据库中,所有的用户账号数据200和非用户独立数据608都要属于某一个底层区域。第2层区域是较大的区域,包括1个以上的第1层区域,其数据由第2层区域头604和该区域下所有第1层区域数据组成。同样,第3层区域数据由第3层区域头602和该区域下所有第2层区域数据组成。这样,直到最上面的顶层区域,层数可以5层、6层甚至更高。图7a中只有3层区域,因此第3层区域也就是顶层区域。另外,一个下层区域可以同时属于几个相邻上层区域,还可以直接属于不相邻的上层区域。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分层分区网状结构的数据库。
举例来说,清华大学构成一个底层区域,清华大学的所有老师、学生和其他用户的账号数据200都被放在这个区域内,另外一些未经登录产生的信息,根据IP地址或者其它信息经系统判断后也被放置在清华大学区域,构成非用户独立数据608。清华大学区域同时属于海淀区和北京高校这两个第2层区域,而海淀区区域和北京高校区域都属于北京市这个第3层区域,而且清华大学区域还直接属于高校区域这个第3层区域。同时,北京市区域和高校区域同时属于全国这个顶层区域,而海淀区区域下面还有四季青区域、东升乡区域、北京大学区域等底层区域,北京高校区域下面也有北京大学区域等底层区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体的分层分区网状结构数据库。
对应的分层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模块包括1个数据处理接口(DPI)610和若干区域处理机。每个区域处理机对应一个区域,因此相应的分为第1层区域处理机626、第2层区域处理机624、第3层区域处理机622。区域处理机是一种数据处理机制,根据系统情况不同可以是一个程序、子程序、线程以及一个程序组等多种形式,这个区域处理机负责完成本区域本层全部的数据处理工作。这样,整个数据处理模块就是一些在分层分区数据库中各个区域活动的区域处理机;底层区域处理机直接完成其区域内部的数据处理;上层区域处理机有两种任务,一是维护区域头数据,二是在需要对其区域范围内用户数据进行操作时,向下层区域处理机发出操作命令,完成后再汇总组装下层区域处理机操作的结果数据;上下层的区域处理机会进行联系,但是它们都完全负责各自数据的处理,这是一个让专业人员易于理解的技术图像概念。而数据处理接口(DPI)610则负责给所有区域处理机分配工作任务并实现和系统交换信息的接口工作。
上面的分层分区网状数据库和相应的分层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模块与方法具有适应前述赠送系统数据维护特点的优点:大量数据处理由底层区域处理机完成,效率高,区域间通信少;各层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工作量比较均衡;可以利用区域头维护区域公共信息,为用户提供区域排行榜、需求信息统计等服务;网状结构能够实现多种形式的管理;易于搭建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易于实现模块化编程。
虽然这一分区分层网状数据库和区域处理机技术体系是根据赠送系统的特点提出的。但是,当其它领域数据系统也具有类似特点而数据处理量很大时,也可以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系统数据处理效率。
图7b是一个区域头的结构说明图,它说明图7a的实施例中的各个区域头中记录的数据。区域头中包括一个区域ID662、一个上层区域ID列表664、一个下层区域ID列表666、一个基本统计信息668、一个赠送排行统计信息670、一个需求统计信息672、一个数据请求结果缓存674。其中区域ID662与所述的数据区域一一对应,在各种数据处理中用于指向该区域。而区域ID列表664和下层区域ID列表666表达了区域之间的分层与隶属关系,构筑了分层分区网状数据库的拓扑结构。还有顶层区域的上层区域ID列表664为0,底层区域的下层区域ID列表664也为0,表示没有相应的上层或下层连接区域。通过修改这些列表可以十分容易地得到需要的区域拓扑结构,为系统维护提供方便。在设定的时间点或者管理用户提交请求时,系统会触发全部或者部分区域处理机维护区域头数据,包括统计本区域的基本统计信息;统计区域各账号赠送清单,分类别得到赠送排行信息;统计区域需求信息,得到分类需求统计结果,上述处理结果分别被存储在区域头中的基本统计信息668、赠送排行统计信息670、需求统计信息672中。系统在给众多用户的大量请求回馈中都可能会提供赠送排行榜、需求统计信息这样地基本服务,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区域处理机直接从区域头中提取数据,而不用一次次进行大范围的统计。
图8a所示一个流程图说明了数据处理模块接收终端或系统的数据请求,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首先步骤804向数据处理接口(DPI)610提交数据请求,这种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终端22提交的,也可能是服务器40根据自身需要产生的;然后在步骤806,DPI将所述数据请求根据性质和内容按照一定规则分解成至少一个数据操作命令,每个命令对应一个区域处理机;步骤808将这些数据操作命令提交个相应区域处理机处理;步骤810所述各个区域处理机完成数据操作命令;步骤812所述各区域处理机将数据操作命令的执行结果返回给数据处理接口(DPI)610;步骤814数据处理接口(DPI)610将得到的多个处理结果组装成完整的数据请求结果;在步骤816,将进行一个判断,根据数据请求的来源决定下一步流程;如果数据请求是系统产生的,将执行步骤818,在系统日志中记录数据请求结果,整个数据请求过程结束;如果在步骤816判断数据请求是用户通过终端22产生的,将执行步骤820,将请求结果返回给终端,整个数据请求过程结束。
图8b所示流程图说明了底层区域处理机626接收并执行数据操作命令的基本步骤。在步骤864中,底层区域处理机(即第1层区域处理机)626接收到数据操作命令,可以是有数据处理接口610提交的,也可能是上层的第2区域处理机624提交的;步骤866,底层区域处理机执行数据操作命令;步骤868,底层区域处理机向命令提交方返回数据操作的结果。
图8c所示流程图说明了非底层区域处理机接收并执行数据操作命令的基本步骤。与图8b中底层区域处理机执行数据操作命令不同的是,在步骤886,需要判断是否是对本层区域头数据的处理命令;如果是,在步骤888中由所述区域处理机直接执行数据操作命令;然后在步骤898中返回数据命令结果,执行过程结束;如果在步骤886中判断数据操作命令不是对本层区域头数据的处理命令,就执行步骤890,将数据操作命令分解成至少一个下层数据操作子命令,提交给相应的下层区域处理机处理;然后在步骤892,接受各下层区域处理机返回的子命令操作结果;步骤894,组装成整体的数据操作命令结果;最后,在步骤896中返回数据操作命令结果,整个过程结束。
从图8a、图8b以及图8c给出的数据处理基本步骤可以看出,区域处理机处理数据的过程很简单,很容易实现模块化编程。而图7a中的数据处理接口610则具有很灵活的处理机制,与各层区域处理机配合可以完成多种功能和形式的数据操作。
例如,某个用户通过终端提交了一个发布赠送信息的请求和数据,这个数据请求被提交给数据处理接口610,根据请求特点,数据处理接口610产生一个底层区域的数据操作命令,提交给用户所在底层区域处理机处理,所述底层区域处理机将命令中携带的赠送信息记入该用户账号,返回一个表示发布完成的命令结果,数据处理接口610再将结果返回给在终端的用户。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某个高级管理人员通过终端提交一个数据请求,要求对各个区域的未完成的图书类的赠送记录数量进行统计,根据该请求特点,数据处理接口610产生一个顶层区域的数据操作命令,提交给顶层区域处理机处理,顶层区域处理机将任务分解到下一层,这样逐层分解,直到底层区域处理机接受命令统计本区域中各个账号中未完成的图书类的赠送记录数量,然后将这个统计结果逐层返回到顶层区域处理机汇总,顶层区域处理机再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数据处理接口610,最后通过终端反馈给用户。
由上面两个具体例子可以看出,这种分层分区网状数据库和区域处理机处理模块结合,通过数据处理接口610的控制,可以根据系统管理和用户需要实现非常丰富多样的数据处理功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高级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思路和方法,都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些变化。
图9说明本发明中一个实施方案中用户查找赠送信息的一个屏幕显示示例,其中显示的是在北京市地区查找“电脑”得到的赠送信息结果网页。如图中所示,赠送信息结果列表中象910a这样的条目包括标题930a,描述信息940a提供了赠送者对赠送的一个简短的文字描述,还有一个点击查看详细信息的超级链接950a,点击后可以查看更详细的信息并申请受赠,以及其它简要信息。此外,赠送信息条目910a中还可以包括限定地区、发布时间等基本信息。赠送信息条目910a-910h可以按照用户选择的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在网页中,还可以包括赞助商发布的广告信息980a。在网页的适当位置,还有赠送排行榜972、需求排行榜974,两个排行榜放在一起,用户可以点击选择观看排行榜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设有一个上下文专用帮助选项,用户可以在访问的任何过程请求获得帮助。另外,虽然前面主要以普通物品的免费捐赠为例来说明,但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系统也能够用于资金等特殊物品的捐赠,在赠送双方之间也可以适当付费。
显而易见,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可以有许多变化,这种变化不能认为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所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其中服务器通过网络和至少一个终端相连,所述服务器维持一个用户数据库,在用户数据库中有多个用户账号,至少一个账号包括赠送清单和/或受赠清单,其中所述赠送清单由赠送记录组成,所述受赠清单由受赠记录组成,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将接收到的赠送记录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用户的赠送清单中;
应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请求,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所述赠送列表包括与请求匹配的赠送记录;
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申请接受赠送列表中某一赠送记录的物品的请求和相应数据,将接收到的受赠请求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第二用户的受赠清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赠送记录包括下面部分或者全部子项:赠送记录ID、标题、描述信息、物品类别、物品估计原价、物品估计现价、限定地区、限定身份、限定申请人数、交接方式与地点、联系方式、是否要亲自审核、发布日期、申请受赠用户名列表、完成日期、受赠者用户名、受赠者给的评价等级、受赠者给的评价信息、访问次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赠送记录包括屏蔽标志,用于在所述应第二用户的请求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的步骤中不发送或者不显示所述屏蔽标志有效的赠送记录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第一用户的终端接收维护赠送信息的请求;基于该请求,向第一用户的终端提供该用户账号的赠送清单和维护界面;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关于要维护的赠送记录的选择,以及第一用户输入并提交的所维护赠送记录的各项信息;基于所述选择和所述各项信息,对用户数据库中属于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的赠送记录进行维护;向第一用户的终端返回维护操作结果;其中所述维护包括增加赠送记录、修改赠送记录、删除赠送记录、查询赠送记录中的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账号包括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类别、所在地区中的一个或多个。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赠送记录包括至少一个前提控制信息和多个受控控制信息,所述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的步骤包括所述服务器和/或用户终端根据前提控制信息实时地为受控控制信息子项提供不同的选择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前提控制信息包括下面的部分或者全部子项:物品类别、物品估计原价、物品估计现价,其中的受控控制信息包括下面的部分或者全部子项:限定地区、限定对象、限定申请人数、交接方式与地点、联系方式、是否要亲自审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定地区子项的选择项包括任意选择地区、赠送者所在省级地区、赠送者所在的县市级地区和赠送者所在的镇街级地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所在地区和上述选择项确定具体的地区名称列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赠送记录包括至少一个限制信息,所述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的步骤包括基本实时地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账号信息是否与限制信息匹配;如果不匹配,不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该赠送记录或者虽然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该赠送记录但不提供申请受赠的选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限制信息包括限定地区和/或限定身份。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申请接受赠送列表中某一赠送记录的物品的请求和相应数据的步骤包括确定申请受赠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受赠总量不能超过限定值,其中受赠总量包括受赠总额、受赠次数、同时申请受赠次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用户账号包括由标志位组成的状态标志字,每个标志位记录所述账号中是否存在特定种类的信息,所述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的步骤中在搜索和/或提供所述种类信息时不搜索和/或提供对应状态标志位无效的用户账号中的数据。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标志位包括未完成跨省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跨市县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跨镇街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赠送标志位中的一个或多个。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按照地区和/或赠送类别定期对用户赠送情况进行统计,形成排行榜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接收到的受赠请求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第二用户的受赠清单的步骤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用户资格审核信息并将受赠请求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第二用户的受赠清单;
对所述用户资格审核信息进行审核;
如果经审核申请没有通过,向该第二用户提供申请未通过的信息;如果经审核申请通过,按照所述赠送记录中的设定向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提供联系信息;
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对对方的评价等级和/或评价信息后,在双方账号中记录赠送完成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用户资格审核信息进行审核的步骤包括如果第一用户设定要亲自审核申请者资格信息,将申请按照设定方式提交第一用户审核。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受赠记录包括下面部分或者全部子项:赠送者用户名、赠送记录ID号、标题、物品估计现价、资格审核标志、完成日期、赠送者给的评价等级、赠送者给的评价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题或赠送记录ID号包括超级链接,该超级链接指向相应的赠送记录。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处理接口和分层的多个区域处理机;所述方法包括:数据处理接口接收与赠送和/或受赠有关的数据请求,分解为至少一个数据操作命令,提交给对应区域处理机处理;从区域处理机接收数据操作结果,并且加以组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多个区域处理机中的非底层区域处理机接收数据操作命令;如果是对本层区域头数据的处理命令,直接执行数据操作命令,然后返回命令执行结果;如果需要对下层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就将数据操作命令分解成至少一个下层数据操作子命令,提交给相应的下层区域处理机处理并接收返回的子命令操作结果,组装成整体的数据操作命令结果返回给所述数据操作命令提交方。
21.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底层区域处理机接收数据操作命令,执行数据操作命令,向命令提交方返回数据操作的结果。
22.一种实现物品赠送的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网络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相连;所述服务器中储存着一个用户数据库,其中有多个用户账号,至少一个用户账号包括由赠送记录组成的赠送清单和/或由受赠记录组成的受赠清单;其中赠送记录包括下面部分或者全部子项:赠送记录ID、标题、描述信息、物品类别、物品估计原价、物品估计现价、限定地区、限定身份、限定申请人数、交接方式与地点、联系方式、是否要亲自审核、发布日期、申请受赠用户名列表、完成日期、受赠者用户名、受赠者给的评价等级、受赠者给的评价信息、访问次数;其中受赠记录包括下面部分或者全部子项:赠送者用户名、赠送记录ID号、标题、物品估计现价、资格审核标志、完成日期、赠送者给的评价等级、赠送者给的评价信息;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基于请求数据,对所述用户数据库中的赠送记录和/或受赠记录进行维护操作,将操作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录入赠送记录的请求和数据,将接收到的赠送记录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用户的赠送清单中的子模块;
应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出的请求,向第二用户的终端发送赠送列表的子模块;
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通过终端提供的申请接受赠送列表中某一赠送记录的物品的请求和相应数据,将接收到的受赠请求数据存入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属于该第二用户的受赠清单的子模块。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器,包括格式转换模块,所述格式转换模块将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请求数据形式,提交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同时将数据处理模块提交的数据转换为与用户终端匹配的形式,通过网络发送给用户终端。
24.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器,其中网络包括宽带网、局域网、因特网、电信网或其混合网络。
25.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赠送记录包括至少一个前提控制信息和多个受控控制信息,所述服务器和/或用户终端根据前提控制信息实时地为受控控制信息子项提供不同的选择项,其中所述前提控制信息包括下面的部分或者全部子项:物品类别、物品估计原价、物品估计现价;所述受控控制信息包括下面的部分或者全部子项:限定地区、限定对象、限定申请人数、交接方式与地点、联系方式、是否要亲自审核。
26.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用户账号包括由标志位组成的状态标志字,每个标志位记录所述账号中是否存在特定种类的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搜索和/或提供所述种类信息时不搜索和/或提供对应状态标志位无效的用户账号数据,其中所述状态标志位包括未完成跨省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跨市县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跨镇街赠送标志位、未完成赠送标志位中的一个或多个。
27.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数据库构成分层分区网状结构,按照嵌套包含的关系将各个区域划分层次,其中下层区域可以同时属于几个与其邻接的上一层区域,也可以直接属于与其不相邻接的更上层区域;其中最底层区域的数据包括其区域头数据和属于该区域的所有用户账号数据;上层区域的数据包括其区域头数据和属于该区域的所有下层区域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接口和位于所述各个区域的多个区域处理机,数据处理接口和多个区域处理机通过网络相连;数据处理接口从所述格式转换模块接收数据请求,分解为至少一个数据操作命令,提交给对应区域处理机处理,从区域处理机接收数据操作结果并且将其组装,然后提供给用户终端;区域处理机从数据处理接口或者上层区域处理机接收数据操作命令,执行完成后将操作结果返还给所述数据处理接口或者上层区域处理机。
28.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服务器,其中的区域头数据包括区域ID、上层区域I D列表、下层区域ID列表,表达了所述数据库分层分区网状结构的拓扑关系。
29.一种实现物品赠送的系统,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22-28之一所述的服务器和与服务器通过网络相连的用户终端,其中用户终端运行一个互动接口模块。
30.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互动接口模块包括互动操作界面;赠送记录包括至少一个前提控制信息和多个受控控制信息;所述互动操作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并接收至少一个前提控制信息,所述互动接口模块根据前提控制信息为多个受控控制信息基本实时地提供选择项供用户选择输入。
31.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用户终端包括计算机、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互动电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CN200910210401A 2009-10-30 2009-10-30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1692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401A CN101692278A (zh) 2009-10-30 2009-10-30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401A CN101692278A (zh) 2009-10-30 2009-10-30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2278A true CN101692278A (zh) 2010-04-07

Family

ID=4208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0401A Pending CN101692278A (zh) 2009-10-30 2009-10-30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2278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8316A (zh) * 2011-01-27 2013-10-09 瓦欧尼斯系统有限公司 访问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700342A (zh) * 2015-03-31 2015-06-10 薛关炜 一种基于c2c模式的社会救助系统
CN104715334A (zh) * 2015-03-17 2015-06-17 北京在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app的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CN105477861A (zh) * 2015-11-26 2016-04-13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兑换方法和装置
CN105809509A (zh) * 2016-03-04 2016-07-27 罗向东 基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线上实物礼品收发的虚拟礼包系统
CN106296251A (zh) * 2015-05-29 2017-01-04 福州百益百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物品捐出系统
CN106485446A (zh) * 2016-09-30 2017-03-08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物品捐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07354A (zh) * 2017-08-23 2017-12-22 合肥龙图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小区资源共享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7818637A (zh) * 2017-10-27 2018-03-20 郭春林 一种用于递送物品的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物品容器
CN107833091A (zh) * 2017-10-27 2018-03-23 郭春林 一种用于递送物品的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US10102389B2 (en) 2011-01-27 2018-10-16 Varonis Systems, Inc. Access permissio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0163627A (zh) * 2019-04-01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捐赠食品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02389B2 (en) 2011-01-27 2018-10-16 Varonis Systems, Inc. Access permissio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3348316A (zh) * 2011-01-27 2013-10-09 瓦欧尼斯系统有限公司 访问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
US10476878B2 (en) 2011-01-27 2019-11-12 Varonis Systems, Inc. Access permissio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3348316B (zh) * 2011-01-27 2016-08-24 瓦欧尼斯系统有限公司 访问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715334A (zh) * 2015-03-17 2015-06-17 北京在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app的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CN104700342A (zh) * 2015-03-31 2015-06-10 薛关炜 一种基于c2c模式的社会救助系统
CN106296251A (zh) * 2015-05-29 2017-01-04 福州百益百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物品捐出系统
CN105477861A (zh) * 2015-11-26 2016-04-13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兑换方法和装置
CN105809509A (zh) * 2016-03-04 2016-07-27 罗向东 基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线上实物礼品收发的虚拟礼包系统
CN106485446A (zh) * 2016-09-30 2017-03-08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物品捐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07354A (zh) * 2017-08-23 2017-12-22 合肥龙图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小区资源共享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7507354B (zh) * 2017-08-23 2020-01-07 宁夏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小区资源共享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7818637A (zh) * 2017-10-27 2018-03-20 郭春林 一种用于递送物品的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物品容器
CN107833091A (zh) * 2017-10-27 2018-03-23 郭春林 一种用于递送物品的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CN110163627A (zh) * 2019-04-01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捐赠食品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2278A (zh) 由服务器实现物品赠送信息或受赠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US1069931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rge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message content in a reply
Chuang et al. The main paths of eTourism: Trends of managing tourism through Internet
KR100815928B1 (ko) 컴퓨터간 통신에 의해 원격의 유저에게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08018927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relevant web-based product information with relevant network conversations
CN103747022A (zh)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US200801407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ercializing ideas or inventions
US20110153628A1 (en) Process and workflow for enterprise data matching
Katzan Foundations of service science concepts and facilities
WO2023045176A1 (zh) 电商多种市场供需高效精准融合智能化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2640143A (zh) 用于搜索、选择和显示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93049A (zh) 用于声誉与知识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
CN104299152A (zh) 一种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US8725742B2 (en) Enterprise data matching
US20010034622A1 (en) Hub based service delivery method and system
Xue et al.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based evaluation on context-aware O2O service recommendation
CN101799904A (zh) C2c网络旅游中介服务方法及平台
US20100268582A1 (en) Affiliate system on social networking
Brugali Mediating the internet
Xurramov Actuality of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ourism
KR20050050986A (ko) 다중 멀티트리구조 회원관리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시스템 및 서비스 제공방법
Shi et al. Architectural issues of Web-enabled electronic business
KR20160040339A (ko) 글로벌 b2b에서의 검색엔진 마케팅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서버 및 방법
KR20170026413A (ko) 국제특허출원에서 각국 특허사무소 간에 교환출원을 이루게 하는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Magoutas et al. Adaptivity and Personalization Application Scenarios in eParticip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