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0479A -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0479A
CN101690479A CN200910113925A CN200910113925A CN101690479A CN 101690479 A CN101690479 A CN 101690479A CN 200910113925 A CN200910113925 A CN 200910113925A CN 200910113925 A CN200910113925 A CN 200910113925A CN 101690479 A CN101690479 A CN 101690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fog
sugarcane
fog
therm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3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卫国
李耀秀
陈利标
黄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13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0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0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雾剂在甘蔗田的使用,具体为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杀虫农药配制的热雾剂应用于防治甘蔗病虫害。该热雾剂由原药、助剂、溶剂和助溶剂组成。施药方法采用热雾机喷雾的方式,用于防治甘蔗绵蚜等甘蔗害虫,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加水稀释;施药工效高;防效显著。相比较传统施药方法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热雾剂在甘蔗田防治甘蔗绵蚜及其他甘蔗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雾剂在国外研究较早,但是发展缓慢,其应用大多数在卫生防疫上。我国从1965年开始,也先后研制成敌敌畏热雾剂、敌敌畏-马拉硫磷热雾剂品种,用于林业上的虫害和室内蚊、蝇、臭虫等卫生害虫的防治。当时对剂型、药械和应用技术的要求认识还不足,也没有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应用试验研究,因而未使这一剂型大面积推广应用。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化学工业部的组织下,有南开大学元素所、安徽化工研究院、安徽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密切配合,相继开发出粉锈宁热雾剂和速灭灵热雾剂,成功用于橡胶树白粉病和马尾松毛虫的防治。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和安徽省森防总站又相继开发出灭蝗灵热雾剂、林清热雾剂、百病休和克百病热雾剂,为我国科学地研制热雾剂及其应用技术作出了良好的开端。2000年以后天津久日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也先后开发了毒死蜱热雾剂、阿维菌素热雾剂、氟硅唑热雾剂、波尔·锰锌热雾剂、灭幼脲热雾剂等几个品种的制剂。
甘蔗是重要的制糖原料之一,是两广一些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甘蔗绵蚜是甘蔗上的重要害虫。若虫和成虫都群集在叶背主脉两侧及叶鞘内侧为害,状如白絮,致叶片变黄、生长停滞、蔗株矮小,且含糖量下降,制糖时难于结晶。绵蚜分泌的蜜露,还能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从而对甘蔗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由于甘蔗生长周期中基本不需要灌溉,故甘蔗一般种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距离水源较远,且在7月以后甘蔗的生长高度基本都在1.5米以上。传统的施药方法,需要大量的水来稀释药液,要求达到每片叶子都能接触到药液,且高温高湿有利于甘蔗绵蚜的发生。这些因素造成传统的施药方法施药工作环境很差,工效很低,人均每天(按工作时间8h计算)施药3~5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施药方法的缺点,采用了新型的热雾施药方法,将传统的原药制备成新剂型,使用特殊的机械提高工效,并使防治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杀虫农药配制的热雾剂应用于防治甘蔗病虫害。热雾剂的施药方法是采用热雾机喷雾的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制剂由原药、溶剂、助溶剂、助剂组成。其中原药是氧乐果、敌敌畏、或毒死蜱中的一种;溶剂是三甲苯、DMF、或甲基萘中的一种;助溶剂是柴油、甲基萘、或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热雾剂的工作原理是:将农药原药溶解在具有适当闪点和黏度的溶剂中,再添加其他成分调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剂。在使用时,不用加水稀释,借助于热雾机,将此制剂定量地压送到烟花管内,与高温高速的热气流混合喷入大气中,形成微米级的雾或烟。在使用时由于小雾滴自己的扩散作用在田间弥散,与作物或害物接触后,迅速粘附在作物或害物表面。同时由于油剂的性质,使其不易被雨水从作物表面冲洗掉,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实验统计发现热雾剂雾滴在甘蔗田间有6~10米的扩散宽度,因此在施药时不需要象传统施药方法一样每株作物都喷到药液,从而大大提高施药速度。
采用本发明施药方法,防治甘蔗绵蚜试验。工效统计方法采用:喷施一定面积的田块,记录喷施所用时间,重复5次以上,计算平均值作为工效值。防效试验采用如下方法:绵蚜成蚜,每处理重复三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分别于处理后1h、24h调查棉蚜的数量。不喷药的区域做空白对照,按照下式计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1-Ta·Cb/Tb·Ca)*100
Ta:处理区施药后虫口数量
Tb:处理区施药前虫口数量
Ca:对照区施药后虫口数量
Cb:对照区施药前虫口数量
经试验证明,本发明采用农药热雾剂的方法用于防治甘蔗绵蚜等甘蔗害虫,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加水稀释;施药工效高;防效显著。相比较传统施药方法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成品热雾剂为重量100kg计算,将18kg氧乐果、乳化剂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kgDMF搅拌呈澄清透明溶液后,用甲基萘补足至100kg,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成品制剂。用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6HY系列烟雾机喷雾试验。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8%氧化乐果乳油为防治药剂,采用传统施药方法喷雾防治。经统计热雾机喷施法和常压喷雾法两种施药方法每亩平均用时分别为3.5min、152min。防效结果见表1。
表1 18%氧乐果热雾剂与18%氧乐果乳油防治甘蔗棉蚜田间试验结果
实施例2:
以成品热雾剂为重量100kg计算,将10kg敌敌畏、乳化剂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0kg三甲苯搅拌呈澄清透明溶液后,用柴油补足至100kg,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成品制剂。用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6HY系列烟雾机喷雾试验。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缉拿乳油(10%高渗敌敌畏乳油)为防治药剂,采用传统施药方法喷雾防治。经统计热雾机喷施法和常压喷雾法两种施药方法每亩平均用时分别为3.2min、145min。防效结果见表2。
表2 10%敌敌畏热雾剂与10%敌敌畏乳油防治甘蔗棉蚜田间试验结果
实施例3:
以成品热雾剂为重量100kg计算,将20kg毒死蜱、乳化剂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0kg三甲苯搅拌呈澄清透明溶液后,用柴油补足至100kg,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成品制剂。用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6HY系列烟雾机喷雾试验。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毒死蜱(480g/L高渗敌敌畏乳油)为防治药剂,采用传统施药方法喷雾防治。经统计热雾机喷施法和常压喷雾法两种施药方法每亩平均用时分别为4.1min;161min。防效结果见表3。
表3 20%毒死蜱热雾剂与480g/L毒死蜱乳油防治甘蔗棉蚜田间试验结果
Figure G2009101139256D0000042
实施例4:
以成品热雾剂为重量100kg计算,将18kg氧乐果、乳化剂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kg DMF搅拌呈澄清透明溶液后,用甲基萘补足至100kg,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成品制剂。用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6HY系列烟雾机喷雾试验。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8kg氧化乐果乳油为防治药剂,采用传统施药方法喷雾防治。经统计热雾机喷施法和常压喷雾法两种施药方法每亩平均用时分别为3.2min、143min。防效结果见表4。
表4 18%氧乐果热雾剂与18%氧乐果乳油防治甘蔗棉蚜田间试验结果
Figure G2009101139256D0000051
实施例5:
以成品热雾剂为重量100kg计算,将18kg氧乐果、乳化剂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kg DMF搅拌呈澄清透明溶液后,用甲基萘补足至100kg,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成品制剂。用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6HY系列烟雾机喷雾试验。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8%氧化乐果乳油为防治药剂,采用传统施药方法喷雾防治。经统计热雾机喷施法和常压喷雾法两种施药方法每亩平均用时分别为4.0min、165min。防效结果见表5。
表5 18%氧乐果热雾剂与18%氧乐果乳油防治甘蔗棉蚜田间试验结果
Figure G2009101139256D0000052

Claims (8)

1.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杀虫农药配制的热雾剂应用于防治甘蔗病虫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雾剂,其特征在于:该热雾剂由原药、助剂、溶剂和助溶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雾剂,其特征在于:原药是氧乐果、敌敌畏、或毒死蜱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雾剂,其特征在于:溶剂是三甲苯、DMF、或甲基萘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雾剂,其特征在于:助溶剂是柴油、甲基萘、或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雾剂,其特征在于:助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雾剂,其特征在于:热雾剂的施药方法是采用热雾机喷雾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雾剂,其特征在于:将杀虫农药配制的热雾剂应用于甘蔗田,喷雾时不用加水稀释。
CN200910113925A 2009-03-18 2009-03-18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1690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3925A CN101690479A (zh) 2009-03-18 2009-03-18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3925A CN101690479A (zh) 2009-03-18 2009-03-18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0479A true CN101690479A (zh) 2010-04-07

Family

ID=42079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3925A Pending CN101690479A (zh) 2009-03-18 2009-03-18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04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357A (zh) * 2010-08-25 2010-12-29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甲维盐与毒死蜱二元组合物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7843A (zh) * 2011-03-03 2011-06-01 安徽农业大学 含戊唑醇和三唑磷的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0762A (zh) * 2012-04-12 2012-08-22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啶虫脒的热雾剂
CN110419366A (zh) * 2019-08-19 2019-11-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一种甘蔗绵蚜的绿色防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357A (zh) * 2010-08-25 2010-12-29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甲维盐与毒死蜱二元组合物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7843A (zh) * 2011-03-03 2011-06-01 安徽农业大学 含戊唑醇和三唑磷的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7843B (zh) * 2011-03-03 2013-02-13 安徽农业大学 含戊唑醇和三唑磷的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0762A (zh) * 2012-04-12 2012-08-22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啶虫脒的热雾剂
CN110419366A (zh) * 2019-08-19 2019-11-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一种甘蔗绵蚜的绿色防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3721B (zh) 一种噻苯隆·乙烯利复配棉花生长调节剂
CN105076132B (zh) 一种油基型农药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0698A (zh) 含氯氰菊酯的热雾剂
CN102273484B (zh)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CN102640762A (zh) 含啶虫脒的热雾剂
CN101690479A (zh)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CN103120172A (zh) 一种用于防除水稻田杂草的漂浮颗粒剂
CN102342291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菊酯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29782B (zh) 杀虫组合物
CN102224825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与沙蚕毒素类化合物的农药组合物
CN103858920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3918659B (zh)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98203B (zh) 一种用于针对桑螟和野桑蚕二种桑树害虫防治的选择性复配农药
CN103478158B (zh) 一种含有唑螨氰和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5454238A (zh) 含有氟吡呋喃酮和氟吡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2210320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93218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814944A (zh) 一种含毒死蜱和噻虫嗪的甘蔗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50581A (zh) 一种含有氟啶脲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077833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3766361B (zh)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2967A (zh) 一种杀线虫组合物微囊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1816303A (zh) 一种螺螨酯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7949A (zh) 一种含烯啶虫胺和醚菊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538528B (zh) 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引诱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