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3484B -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3484B
CN102273484B CN 201110162079 CN201110162079A CN102273484B CN 102273484 B CN102273484 B CN 102273484B CN 201110162079 CN201110162079 CN 201110162079 CN 201110162079 A CN201110162079 A CN 201110162079A CN 102273484 B CN102273484 B CN 102273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
tea
oil tree
oil
retention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620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3484A (zh
Inventor
袁德义
邹锋
袁军
廖婷
段伟华
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1620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73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73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3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其主要成分含有硼、钾、磷、镁等矿质元素和葡萄糖粉、维生素C、维生素B12、吲哚乙酸、赤霉素、萘乙酸等,可在油茶花期调控养分和激素平衡,保花保果,提高油茶座果率。在油茶盛花期将上述成分配制成水溶液喷洒2~3次,可提高座果率45.0%以上,具有使用方便,节省工时,使用范围大,不易产生药害,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油茶落花落果,提高油茶座果率和产量使用的调节剂,具体为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广泛分布于南方18个省(区),面积达4500多万亩。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菜油和花生油,比橄榄油高出近2个百分点,油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比橄榄油高出7个百分点和1倍,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我国油茶有近4000多万亩为低产林,占油茶面积的绝大部分,亩产茶油一般在5.8公斤左右,而高产油茶林亩产茶油可达70公斤左右,低产林巨大的增产潜力和效益没有得到发挥。在现有油茶低产林中,普遍存在花多果少、花而不实的现象,究其原因,除老残林比重大、栽培管理粗放外,油茶花果期营养和激素水平不足,导致授粉受精不良和部分合子不能正常发育是其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实际生产中在花和幼果期通过调节养分和激素平衡,促进其授粉受精完成进而提高座果率是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克服目前使用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所存在的缺点,我们根据油茶的植物学、生物学特征,经过多次田间试验,发明了一种油茶保果素,本剂在花期使用可有效减少油茶落花落果,提高油茶座果率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其落花落果率的制剂及其应用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油茶生产过程中座果率低的问题,提高油茶产量。施用后,能促进油茶花粉管生长、幼果发育,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落花落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茶保果素,是含有以下组分的水溶剂:尿素100~200mg/L、磷酸氢二钾50~150mg/L、硼酸50~150mg/L、维生素C10~20mg/L、葡萄糖粉50~100mg/L、维生素B1220~30mg/L、氯化镁20~100mg/L、赤霉素5~15mg/L、吲哚乙酸4~6mg/L、萘乙酸0.5~1.5mg/L、2,4-二氯苯氧乙酸0.5~1.5mg/L。
所述的油茶保果素施用于能正常开花的油茶树,能促进油茶花粉管生长、幼果发育,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落花落果。
所述的油茶保果素具体配制方法如下:按上述配比称取各组分,用少量酒精溶解后(酒精用量以能够完全溶解各组分混合物为止),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后喷施。喷施时应对油茶树膛内外花枝上的花均匀喷透,并喷洒至花瓣滴水止。
在油茶盛花期全树喷施2~3次,每次间隔3~4天。喷施时间为早晨9点或下午4点之后。生产上可用手动喷雾器或机动喷雾器进行喷洒。
与现有的单纯使用硼酸或赤霉素处理以提高油茶产量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但使用了包括硼、钾、磷、镁等元素,而且也使用了葡萄糖粉、维生素B12、吲哚乙酸、赤霉素、维生素C、萘乙酸等生长调节剂,并将这些成分进行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集营养与调节为一体,可以有效促进油茶花粉管生长,促进授粉受精,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落花落果,而且能显著地促进油茶幼果发育,能够弥补常用试剂的不足,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本发明生产过程无三废污染。
本发明中药品配比合理,能大大提高油茶座果率,有效的防止落花落果,在盛花期喷施对提高油茶座果率效果显著,比自然生长的油茶座果提高45.0%以上。本发明制剂还具有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省工省时,操作简便,使用浓度范围大,不易产生药害,无副作用,效果明显等优点。适用于南方各油茶主产区。
本剂具有提高油茶座果率、促进幼果生长发育的双重作用,既避免了由于前期开花多,树体消耗营养过于集中,授粉受精不良,而造成的幼果大量脱落,又可促进幼果良好生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药剂配比:准确称取尿素1500mg、磷酸氢二钾750mg、硼酸750mg、氯化镁300mg、葡萄糖粉750mg、维生素B12300mg、维生素C150mg、赤霉素75mg、吲哚乙酸60mg、萘乙酸7.5mg,2,4-二氯苯氧乙酸7.5mg。
制备方法: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配方1)。
实施例2
药剂配比:准确称取尿素2000mg、磷酸氢二钾1500mg、硼酸1000mg、氯化镁600mg、葡萄糖粉750mg、维生素B12350mg、维生素C180mg、赤霉素100mg、吲哚乙酸70mg、萘乙酸10mg、2,4-二氯苯氧乙酸10mg。
制备方法: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配方2)。
实施例3
药剂配比:准确称取尿素2500mg、磷酸氢二钾2000mg、硼酸2000mg、氯化镁1200mg、葡萄糖粉1500mg、维生素B12400mg、维生素C200mg、赤霉素200mg、吲哚乙酸80mg、萘乙酸20mg、2,4-二氯苯氧乙酸20mg。
制备方法: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配方3)。
实施例4
药剂配比:准确称取尿素3000mg、磷酸氢二钾2250mg、硼酸2250mg、氯化镁1500mg、葡萄糖粉1500mg、维生素B12450mg、维生素C300mg、赤霉素225mg、吲哚乙酸90mg、萘乙酸22.5mg、2,4-二氯苯氧乙酸22.5mg。
制备方法: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配方4)。
试验试用实例:
(1)保果素与清水横向对比试验
2008年至2010年在望城县东城镇杨家坪村和浏阳县土桥镇油茶试验基地实施,选取与对照树树龄一致,常规管理相同,正常开花结果树进行试验,在油茶盛花期以喷清水为第一对照,喷施保果素(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制剂,进行试验,喷施药液2~3次,每次间隔3~4天。45天后调查平均座果率见表1。试验调查结果,喷施保果素比喷清水的处理,座果率提高了45.0%。
表1
Figure BDA0000068666530000041
Figure BDA0000068666530000051
(2)保果素与赤霉素横向对比试验
2008年至2010年在望城县东城镇杨家坪村和浏阳县土桥镇油茶试验基地实施,选取与对照树树龄一致,常规管理相同,正常开花结果树进行试验,在油茶盛花期以喷清水为第一对照,以赤霉素浓度为5.0mg/L、10mg/L、15mg/L为试验处理A、B、C,同时与喷施保果素(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制剂对应进行平行试验,喷施药液2~3次,每次间隔3~4天。45天后调查平均座果率见表2。试验调查结果,喷施保果素比喷清水的处理,座果率提高了45.0%,喷施保果素比赤霉素处理坐果率提高了40%左右。
表2
(3)保果素与硼酸横向对比试验
2008年至2010年在望城县东城镇杨家坪村和浏阳县土桥镇油茶试验基地实施,选取与对照树树龄一致,常规管理相同,正常开花结果树进行试验,在油茶盛花期以喷清水为第一对照,以硼酸浓度为0.05g/L、0.10g/L、0.15g/L为试验处理D、E、F,同时与喷施保果素(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制剂对应进行平行试验,喷施药液2~3次,每次间隔3~4天。45天后调查平均座果率见表3。试验调查结果,喷施保果素比喷清水的处理,座果率提高了45.0%左右,喷施保果素比硼酸处理座果率提高了30%左右。
表3
Figure BDA0000068666530000061
(4)保果素与2,4-D横向对比试验
2008年至2010年在望城县东城镇杨家坪村和浏阳县土桥镇油茶试验基地实施,选取与对照树树龄一致,常规管理相同,正常开花结果树进行试验,在油茶盛花期以喷清水为第一对照,以2,4-D浓度为0.5mg/L、1.0mg/L、1.5mg/L为试验处理G、H、I,同时与喷施保果素(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制剂对应进行平行试验,喷施药液2~3次,每次间隔3~4天。45天后调查平均座果率见表4。试验调查结果,喷施保果素比喷清水的处理,座果率提高了45.0%左右,喷施保果素比2,4-D处理座果率提高了24%左右。
表4
Figure BDA0000068666530000071
(5)保果素与硼酸、赤霉素及2,4-D横向对比试验
2008年至2010年在望城县东城镇杨家坪村和浏阳县土桥镇油茶试验基地实施,选取与对照树树龄一致,常规管理相同,正常开花结果树进行试验,在油茶盛花期以喷清水为第一对照,以硼酸浓度为0.10g/L、赤霉素为10mg/L为试验处理L,以硼酸浓度为0.10g/L、2,4-D为1.0mg/L为试验处理M,以赤霉素浓度为10mg/L、2,4-D为1.0mg/L为试验处理N,同时与喷施保果素(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制剂对应进行平行试验,喷施药液2~3次,每次间隔3~4天。45天后调查平均座果率见表5。试验调查结果,喷施保果素比喷清水的处理,座果率提高了45.0%左右,喷施保果素比试验处理G座果率提高了25%左右。
表5
Figure BDA0000068666530000081
(6)纵向对比试验
2008年至2010年在望城县东城镇杨家坪村和浏阳县土桥镇油茶试验基地实施,选取与对照树树龄一致,常规管理相同,正常开花结果树进行试验,在油茶盛花期以喷清水为第一对照,以硼酸浓度为0.10g/L,赤霉素为10mg/L,2,4-D浓度为1.0mg/L,硼酸(0.10g/L)+赤霉素(10mg/L)、硼酸(0.10g/L)+2,4-D(1.0mg/L)、2,4-D(1.0mg/L)+赤霉素(10mg/L)混合液为试验处理,喷施保果素(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制剂,进行试验,喷施药液2~3次,每次间隔3~4天。45天后调查平均座果率见表6。试验调查结果,喷施保果素效果最为明显,比喷清水的处理座果率提高了45.0%左右。
表6
Figure BDA0000068666530000091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从2008年至2010年在油茶树上连续使用油茶保果素,喷施本剂均能稳定坐果,并且能显著的减少幼果脱落,避免了树体营养的过多消耗,为油茶的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laims (5)

1.一种油茶保果素,其特征在于,准确称取尿素1500mg、磷酸氢二钾750mg、硼酸750mg、氯化镁300mg、葡萄糖粉750mg、维生素B12300mg、维生素C150mg、赤霉素75mg、吲哚乙酸60mg、萘乙酸7.5mg,2,4-二氯苯氧乙酸7.5mg;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
或者准确称取尿素2000mg、磷酸氢二钾1500mg、硼酸1000mg、氯化镁600mg、葡萄糖粉750mg、维生素B12350mg、维生素C180mg、赤霉素100mg、吲哚乙酸70mg、萘乙酸10mg、2,4-二氯苯氧乙酸10mg;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
或者准确称取尿素2500mg、磷酸氢二钾2000mg、硼酸2000mg、氯化镁1200mg、葡萄糖粉1500mg、维生素B12400mg、维生素C200mg、赤霉素200mg、吲哚乙酸80mg、萘乙酸20mg、2,4-二氯苯氧乙酸20mg;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
或者准确称取尿素3000mg、磷酸氢二钾2250mg、硼酸2250mg、氯化镁1500mg、葡萄糖粉1500mg、维生素B12450mg、维生素C300mg、赤霉素225mg、吲哚乙酸90mg、萘乙酸22.5mg、2,4-二氯苯氧乙酸22.5mg;将上述物质混合后,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5升,充分搅拌均匀,即为保果素。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保果素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用于油茶,促进油茶花粉管生长、幼果发育,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落花落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施时对油茶树膛内外花枝上的花均匀喷透,并喷洒至花瓣滴水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茶保果素在油茶盛花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3~4天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施时间为晴天早晨9点或下午4点之后。
CN 201110162079 2011-06-16 2011-06-16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Active CN102273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62079 CN102273484B (zh) 2011-06-16 2011-06-16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62079 CN102273484B (zh) 2011-06-16 2011-06-16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3484A CN102273484A (zh) 2011-12-14
CN102273484B true CN102273484B (zh) 2013-03-27

Family

ID=45099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62079 Active CN102273484B (zh) 2011-06-16 2011-06-16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73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284A (zh) * 2013-11-11 2014-03-12 贵州省紫云县映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栽培方法
CN104072307A (zh) * 2014-07-25 2014-10-01 谢晓亮 一种提高连翘座果率的营养液
CN104355826A (zh) * 2014-11-05 2015-02-18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赣系油茶专用叶面肥
CN104355878A (zh) * 2014-11-15 2015-02-18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州油茶专用叶面肥
CN104355897A (zh) * 2014-11-21 2015-02-18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湘林系列油茶专用叶面肥
CN104446950A (zh) * 2014-11-21 2015-03-25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长林系列油茶专用叶面肥
CN104355896A (zh) * 2014-11-21 2015-02-18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普通油茶专用叶面肥
CN106212158A (zh) * 2016-07-27 2016-12-14 普定县顺和水果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恐龙蛋李的种植技术
CN106689221A (zh) * 2017-03-09 2017-05-24 管天球 一种油茶保果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08007A (zh) * 2018-02-06 2018-06-29 金华市艾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维生素b12的助剂的用途
CN113880662A (zh) * 2021-11-04 2022-01-04 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维生素C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谭晓风等;《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1215;第27卷(第6期);第941页摘要,最后一段,第942页第1段 *
袁德义等.不同营养元素及配比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第39卷(第5期),第471页摘要. *
谭晓风等.维生素C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第27卷(第6期),第941页摘要,最后一段,第942页第1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3484A (zh) 201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3484B (zh) 一种油茶保果素及其应用方法
CN105519527A (zh) 一种含三十烷醇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3755476A (zh) 一种环保型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48165A (zh) 一种含腐植酸的液体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705345A (zh) 一种用于促进小麦分蘖的壳寡糖复配制剂及其应用
CN109265232A (zh) 一种可专用于油茶树的液体配方肥及其应用
CN102701867B (zh) 一种提高西红柿坐果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048A (zh) 一种适于小麦的品质提升专用叶面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84818A (zh) 一种含氯化胆碱的组合物
CN105110820A (zh) 一种钙肥的制备方法
CN105309447A (zh) 一种含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2627488B (zh) 一种催花肥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45782A (zh) 一种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4236A (zh) 一种含四甲基戊二酸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8863555A (zh) 一种液态型叶面肥增效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08299077A (zh) 一种葡萄专用增花保果富硒叶面吸收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4546A (zh) 一种复合水溶肥的制备方法
CN103951506B (zh) 一种含菇类蛋白多糖的水溶肥料
CN105309435A (zh) 一种含氯化胆碱和赤霉酸的组合物
CN105347879A (zh) 一种蓝莓种植施肥方法
CN105230620A (zh) 一种含s-诱抗素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5325412A (zh) 一种含四甲基戊二酸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5325430A (zh) 一种含四甲基戊二酸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2265838B (zh) 促进植物生根的农药组合物
CN110178844A (zh) 一种柑橘专用保花保果壮根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an Deyi

Inventor after: Zou Feng

Inventor after: Yuan Jun

Inventor after: Liao Ting

Inventor after: Duan Weihua

Inventor after: Gao Chao

Inventor after: Han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Yuan Deyi

Inventor before: Zou Feng

Inventor before: Yuan Jun

Inventor before: Liao Ting

Inventor before: Duan Weihua

Inventor before: Gao Ch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UAN DEYI ZOU FENG YUAN JUN LIAO TING DUAN WEIHUA GAO CHAO TO: YUAN DEYI ZOU FENG YUAN JUN LIAO TING DUAN WEIHUA GAO CHAO HAN ZH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