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9950B -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 Google Patents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9950B
CN101689950B CN200880023975.9A CN200880023975A CN101689950B CN 101689950 B CN101689950 B CN 101689950B CN 200880023975 A CN200880023975 A CN 200880023975A CN 101689950 B CN101689950 B CN 101689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timing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ymb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39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9950A (zh
Inventor
厉隽怿
X·吴
R·拉罗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89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9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9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9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在自组对等通信网络中,有助于实现两个或更多节点之间的定时同步。节点可以确定原始符号定时,从对等节点接收第一定时同步符号。可以部分地根据第一定时同步符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可以通过以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对第一符号定时进行调整,以便确定所调整的符号定时。可以向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传送所调整的符号定时,以便有助于实现这些节点之间的定时同步。

Description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下面描述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下面描述涉及自组对等网络中的同步。
背景技术
如今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便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通过这种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语音和/或数据。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共享资源的接入。例如,一种系统可以使用诸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等之类的多种多址接入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通常用于传输信息,而不论用户位于何处(在某种建筑之内或之外)且不论用户是静止的还是移动的(例如,在车辆中、步行)。通常,通过与基站或接入点进行通信的移动设备,来建立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覆盖某个地理范围或小区,随着移动设备受到操控,移动设备可以移入或移出这些地理小区。
有时,可以只使用对等通信而不使用接入点来构造网络,或者网络可以包括接入点(基础设施模式)和对等通信二者。这些类型的基础设施称为自组网或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自组网是自配置的,从而当移动设备(或接入点)从另一个移动设备接收到通信时,则将此另一个移动设备添加到网络中。当移动设备离开该区域时,动态地将它们从网络中删除。因此,该网络的拓扑是经常变化的。
为了有助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通信,从定时源接收允许这些设备执行特定功能(例如,对等体发现(peer discovery)、寻呼等等)的同步。但是,如果在两个或更多设备之间存在定时差异或定时偏移,那么就可能造成问题,故需要在这些设备之间进一步同步。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全部预期方面的泛泛概括,也不旨在标识任意或全部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任意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前奏。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及其相应公开内容,本申请描述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在对等通信网络中实现两个或更多节点之间的同步。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接收来自附近定时源的下行链路广播信号的网络定时。在专用时间间隔中,每一个节点发射具有其已知定时的宽带信号,在该时间间隔的剩余部分中监听来自邻近其它节点的宽带信号。每一个节点可以根据接收的其它邻近节点的定时以及网络定时,来调整其自身的定时。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涉及操作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原始符号定时;从至少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可以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可以通过以由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所确定的量来对所述原始符号定时进行调整,以便确定所调整的符号定时。发射具有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存储器和耦接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保存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保存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与执行以下操作相关:确定第一符号定时;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部分地根据所接收的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确定定时调整量。所述指令还与执行以下操作相关: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所述第一符号定时;使用第二定时同步信号来传送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在另一个相关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在对等通信网络中实现同步的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原始信号时间的模块;用于从对等体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的模块。此外,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至少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的模块。此外,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以所确定的调整量来对所述原始信号定时进行调整的模块;用于在第二定时同步信号中发射所调整的信号定时的模块。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用于:在第一设备处确定第一符号定时;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定时同步符号。可以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同步符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可以通过以由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所确定的量来对所述第一符号定时进行调整,以便确定所调整的符号定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包括:传送包括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第二定时同步符号。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处理器的装置,所述处理器用于:部分地根据从网络广播源接收的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原始符号定时。此外,所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从至少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可以通过以由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所确定的量来对所述原始符号定时进行调整,来确定所调整的符号定时;可以发射具有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
为了实现前述和有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下文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下面描述和附图详细描述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说明性示例。但是,这些示例仅仅说明可采用这些各种方面之基本原理的一些不同方法,并且所描述的示例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申请所示各个方面,描绘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
图2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方面,描绘了一种示例定时时间间隔。
图3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各个方面,描绘了定时偏移的示例说明。
图4根据一个方面,描述了基于定时源的同步的示例说明。
图5描绘了示例性的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
图6根据所公开的方面,描绘了定时间隔的另一示例。
图7描绘了一种操作无线通信终端的方法。
图8描绘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定时同步的方法。
图9描绘了一种操作无线设备以便在对等无线通信网络中对通信进行同步的方法。
图10描绘了一种示例性无线终端。
图11描绘了有助于在对等无线通信环境中实现同步的示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各个示例。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起见,为了对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理解,对众多特定细节进行了描述。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方面。在其它实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示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给出。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等是指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其可以是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软件或者运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存在于处理和/或执行线程中,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够从在其上具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可以通过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和/或以信号的方式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以本地和/或远程处理的方式进行通信。
此外,本申请结合无线终端来描述各个示例。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全球定位系统、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和/或用于通信的其它适当设备。
此外,本申请描述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EPROM、卡、棒、钥匙驱动器等)。此外,本申请所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以表示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以及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现在参见图1,该图根据本申请给出的各个方面,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100。网络100可以是自组(ad hoc)无线通信网络,并使用对等类型配置。对等配置是仅包括节点、设备、终端或站,而不包括接入点的网络。在该网络中,网络中的设备具有类似于基站的功能并将业务或通信中继到其它具有类似于基站功能的设备,直到该业务到达其最终目的为止。一些自组网可以包括终端和接入点(没有示出)。
网络1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处于无线通信中的移动设备或节点(其中图中示出了六个移动设备或节点)。例如,移动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设备。
图中将节点102、104、106、108、110和112示出为配置成对等自组拓扑。每一个节点都在一个或多个其它节点的范围之内,并可以与其它节点或通过使用其它节点来进行通信,例如在多跳拓扑中(例如,通信从一个节点跳到另一个节点,直到到达最终目的为止)。例如,发送者节点102希望与接收者节点112进行通信。为了使分组能够在发送者节点102和接收者节点112之间传输,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104、106、108和/或110。应当理解的是,任何节点102-112都可以是发送者节点和/或接收者节点,并可以在几乎相同时间执行发送或接收信息的功能(例如,可以在与接收信息基本相同时间广播或传输信息)。
每一个节点可以从诸如网络广播源之类的定时源(其可以是地面基站、地面电视或无线发射机、卫星发射机或其组合)接收定时基准信号。根据一些方面,该定时源可以是对等设备(例如,另一个无线终端)。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可以从相同的定时源或者从不同的定时源接收定时基准信号。例如,第一设备可以从定时源A接收定时,第二设备可以从b定时源B接收定时。应当理解的是,这些节点之间的定时(例如,与各个节点相关的定时基准)可能有轻微的偏移(例如,1微秒、.02微秒等等),而具有的问题很小,这是因为在通信时应当会有重叠。然而,如果这些节点不具有相似的定时(例如,超过最小的偏移量(如,6微秒)),则可能造成问题,从而应当执行同步以使得这些节点执行各种功能(例如,通信、对等体发现等等)。
可以在每一个节点发射宽带信号(例如,OFDM、PMCA或其它信号)期间,确定或选择特定的时间间隔。每一个节点可以在其各自选择的时间间隔(例如,时间信号的选定部分)期间进行发射,在其它时间间隔(例如,时间信号的未选定部分)期间进行监听。存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确定何时进行发射和何时进行监听(例如,通常不在同一时间进行发射和监听)。例如,节点可以在每一个信号期间进行发射,但仅在所选定的时间信号的很小部分或子集中进行发射。根据一些方面,节点可以在整个时间间隔期间进行发射,但并不是在每一个信号期间都进行发射(例如,在一个信号期间进行发射,在下一个信号期间进行监听)。总的来说,存在一些所确定的可能不连续的时间间隔,每一个节点可以在这些时间间隔的特定(例如,较小)部分(例如,其各自选定的部分)期间进行发射,而在剩余时间间隔(例如,未选定的部分)期间进行监听。
每一个节点都包括存储器和耦接到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保存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根据一些方面,存储器可以保存与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确定第一符号定时;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可以部分地根据接收的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确定定时调整量。存储器还可以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第一符号定时,用第二定时同步信号向其它设备传送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另外地或替代地,存储器还可以存储与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将第一符号定时改变为所调整的符号定时。存储器可以继续以重复以下步骤:接收第二定时同步信号;部分地根据接收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来确定定时调整量;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符号定时;并用后续定时同步信号传送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根据另一个方面,存储器可以用于保存与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接收定时基准;确定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确定符号定时。存储器可以选择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个定时时间间隔的一部分,来发射包括所述符号定时的第一信号。存储器还可以保存与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时间间隔的未选择部分期间接收第二信号;根据所述符号定时和第二定时基准来确定定时调整量;根据该定时调整量来改变所述符号定时。
另外地或替代地,存储器还可以保存与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之后的定时同步时间间隔期间,发射具有所调整的定时基准的下一个信号。根据一些方面,存储器还可以保存与执行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时间间隔的未选择部分期间接收多个信号。所述多个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都包括第二定时基准。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根据在所述多个信号中接收的定时基准,来确定复合定时基准值;根据第一定时基准和复合定时基准值来确定定时调整量。
根据另一个方面,存储器还可以保存与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从第一源接收第一定时基准;根据第一定时基准来确定符号定时;从第二源接收包括第二定时基准的第二信号。可以求出所述符号定时和第二定时基准之间的差,并使用该差值来确定定时调整量。存储器还可以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所述符号定时,发射具有所述符号定时的第三信号。
图2描绘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方面,示例性定时200的示例性定时时间间隔的示图。水平轴202表示“时间”,描绘了标记为A1、A2、A3、A4、A5和A6的六个时间间隔。第一节点可以随机地(或者以某种其它方式)选择一个时间(例如,A1),以便在该时间(例如,A1的整个时间间隔或者其子部分)期间发射包括定时基准的信号(例如,宽带信号)。在其它时间间隔(例如,A2、A3、A4、A5和A6),第一节点监听从其它节点广播的信号。第二节点可以选择时间间隔A2(或任意其它时间间隔),以便在时间间隔A2期间进行发射,并在其余的(例如,未选择的)时间间隔A1、A3、A4、A5和A6中进行监听。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间间隔A2期间,从第二设备监听到(例如,接收到)信号。其它节点可以在其它的时间间隔或其子部分(包括A1和/或A2的子部分)期间进行发射。应当注意到,当节点正在发射信号时,其不可以在基本同一时间从其它节点接收信号。
当从其它节点接收到信号时,可以确定与所接收的信号相关的定时以及相关的定时偏移量。接收到来自第二节点的信号的第一节点注意到第二节点的定时稍有不同或者偏移了一个值τ。第一节点可以计算其定时与从对等节点接收的定时之间的差或从定时源接收的定时与从对等节点接收的定时之间的差。该节点可以判断其是否应当使用来自第二节点的定时信息(例如,第二节点的时钟),来调整其自身时钟(例如,同步其定时)。因此,第一节点可以根据从(例如,对等设备、直接从定时源)接收的信号获得的定时,来调整其自身的定时。例如,如果第一节点的定时或时钟快于第二节点的时钟,那么作为执行定时同步的一种方式:第一节点可以调慢其时钟一点,而第二节点可以调快其时钟。
在这些节点修改它们各自的定时的时候,这些定时信息继续在所选择的适当时间间隔进行发送。当每一个节点接收到其它节点的定时信息之后,每一个节点的定时会随着接收到更多信息而改变(例如,每一个节点可以按照基本相同的时间进行同步)。以此方式,对等网络可以实现类似于本地开环网(local open loop network)的功能。当要建立通信(例如,进行寻呼、发送业务等等)时,每一个节点的修改后的定时(例如,定时同步)可以用于该通信。
图3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各个方面,定时偏移的示例性表示。应当理解的是,虽然该示例描述了CDMA信号,但其它信号(例如,宽带信号)也可以用于所公开的方面。第一节点可以发射诸如(在302示出的)0010100之类的信号。第二节点发送(304示出的)偏移了τ1的信号。另一节点可以发送(306示出的)偏移了τ2的信号。每一个偏移量都是较小的,定时解决方案的性能取决于信号(例如,信号的带宽越宽,性能越佳)。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本示例将这些定时信号的偏移示出为在时间上比期待的信号要晚(+),但一个或多个信号可以在时间上更早(-),或者与示出并描述的偏移量相比可以偏移更大的部分。
为了在对等通信网络中执行定时同步,存在调整定时的至少四种不同方式。这四种不同的情形包括:进行平均;当定时较早时进行平均;盲区(dead zone);定时源的考虑。下面更详细地讨论调整定时的这些不同方式中的每一种。
与“进行平均”相关的示例包括:第一节点的定时(T0)。第一节点接收信号T1,该信号包括偏移了(更晚(+)或更早(-))量τ3的定时。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其它信号(例如,信号T2),其包括偏移了(更晚(+)或更早(-))第二量τ4的定时。根据接收的信号T1和T2中包括的所接收定时信息,第一节点可以通过确定所接收信号的偏移量τ3和τ4的平均值,来确定新的定时T0A,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平均值来调整其定时。根据一些方面,该平均值是取决于相应信号的所接收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该平均值可以包括或者可以不包括第一节点的定时。
通过进行平均来调整定时的情形存在困难,这是因为接收的定时可能导致损失时间。例如,如果节点刚刚与至少第二节点取得同步,则时钟应当是相同的。但是,当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接收到信号时,由于从第二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播延迟,因此该信号是已经滞后了的。因此,如果使用所接收的信号中的定时信息的平均值来进行同步,那么该平均值在时间上是滞后的,且将该平均值发射到第二节点,以便第二节点相应地(根据此滞后的定时)调整其定时。从而,由于传播延迟(例如,从发送信号时到接收到信号时的时间延迟),因此这些时钟会继续损失时间。
为了减轻传播延迟,除了利用接收的信号的平均值之外,还可以使用另一因素。该因素包括所接收信号的平均值是早于还是晚于进行计算的节点(例如,接收到定时信息的节点)的定时。如果接收的定时信息的平均值产生的定时早于进行计算的设备的定时,那么进行计算的节点会使用该平均值,来调整其时钟以便进行定时同步。如果第一节点接收到比第一节点的时钟的定时(例如,该节点是定时前导(timing leader))慢或者晚的定时或定时的平均值,那么第一节点忽略接收的定时和/或计算出的平均值。
在上文描述的情形中,两个或更多个节点可以最大地偏移传播延迟。如果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节点的定时(而该定时偏移了传播延迟),那么第二节点的时钟较早,且其忽略第一节点的定时。因而,第二节点的时钟就偏移了所述传播延迟。应当注意的是,传播延迟的变化量并不大。
另一种执行定时同步的方法是使用盲区,其可以产生健壮的定时同步。在该情形中,如果第一节点确定从对等节点接收的定时是偏移了的,那么可以求出这些定时偏移量的平均值。如果该平均值早于第一节点的时钟,那么第一节点调整其定时,以便与该平均值同步。然而,如果该平均值晚于第一节点的时钟,那么第一节点会确定一个盲区,其中该盲区考虑了其它节点的位置且该盲区可以是与第一节点相关的距离,其中该距离是预先确定的距离。
当确定考虑盲区时,从该区之外的节点接收到的定时信息(例如,相距第一节点的时间太远)将被丢弃,从而这可以使得计算新的平均值。如果盲区中的节点的平均定时早于第一节点的时钟,那么第一节点调整其定时以消除其定时与平均定时之间的差值,以便与该平均值同步。如果盲区中的节点的平均定时晚于第一节点的时钟,那么第一节点会忽略该定时信息且不修改其自己的定时。或者,首先计算从所有节点接收的定时信息的平均定时。如果该平均定时在盲区中(例如,与第一节点的定时非常接近),那么第一节点会忽略该定时信息且不修改其自己的定时。根据一些方面,可以根据连同定时信息一起来接收的信息,来对盲区(例如,与节点的距离)进行修改(例如,较短的距离、较长的距离)。在下一个选定的时间间隔,向相邻节点发射节点的定时(例如,调整的或没有调整的定时)。
针对在节点之间对定时进行同步的另一情形考虑了提供定时基准信号的定时源。在该情形中,对等网络中的这些节点考虑基础设施(例如,基站)网络,以有助于实现对等节点的同步。在图4中描绘了根据一个方面,基于定时源来进行同步的示例图示。
在该图的示例中,两个节点402和404位于街道拐角处(虽然这些节点也可以位于各种其它地方),一个节点402在建筑物406的一侧,另一个节点404在建筑物406的相邻一侧。在该示例中,对节点402、404进行部署,使得它们可以彼此之间以对等方式来直接通信。但是,由于每一个节点402、404的位置(例如,建筑物406阻碍从单个定时源到这两个节点402、404的通信),所以每一个节点402、404分别从不同的定时源(例如,基站408和410)获得定时基准。从而,节点402从基站408接收定时,而节点404从基站410接收定时。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将基站示出为定时源,但是诸如GPS卫星之类的其它设备也可以用作为定时源。
如果来自两个源408、410的定时是相似的,那么节点402、404可以以对等方式进行通信,执行对等体发现、寻呼和其它功能。然而,如果该定时是不同的或者偏移了特定的量(例如,满足或超过门限偏移量等级,其中该门限偏移量等级是预定等级或预定量),那么节点402、404就应当执行定时同步。
为了继续该示例,现参见图5,该图描绘了示例性的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500。虽然将定时划分成了块(例如,块或区段(bin)502和504),但是也可以将定时划分成比所示出和描述的两个多的块。在时间块504期间,发送包括基站标识符和定时信息的基站408信息;在时间块502期间,发送包括基站标识符和定时信息的基站410信息。(按照上面的示例)节点402不能够直接从基站410接收信号,节点404不能够直接从基站408接收信号。
基站408向节点402提供定时信息,基站410向节点404提供定时信息。从而,节点402可以散列(hash)其定时信息,并在由区段504表示的时间间隔期间发射信号;节点404可以散列其定时信息,并在由区段506表示的时间间隔期间发射信号。用于每一个节点的区段或时间间隔是预先选定的。在节点402和404发射信息的下一个时间,经散列的信息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块或区段,这取决于定时源。
如果存在从基站408接收其定时的第三节点(例如,节点506),那么节点506可以如节点402在相同的区段504中散列其定时信息,而其也可以选择区段504的不同部分。节点402和节点506不能够接收到彼此发送的传输,这是因为这两个节点在相似的时间发射信号。此外,由于节点402和506从相同的定时源(例如,基站408)获得它们各自的定时基准,所以它们已经同步,并因此它们不需要从彼此接收定时信息。
节点404从不同的定时源(例如,基站410)接收其定时,从而其定时信息被散列到不同的区段(例如,块502)。节点402和506可以从节点404接收包括定时信息的信号,这是因为它们在由区段504表示的时间间隔期间进行发射,而在其它时间间隔期间进行监听。同样,节点404可以在未选择的区段或时间间隔(例如,在该示例中,不同于区段502的时间间隔)期间,从节点402和/或506接收包括定时信息的信号。这些节点可以确认它们具有不同的时钟,并根据包括定时偏移量、定时之间的关系(例如,较早或较晚)、盲区的各种因素,来判断是否调整或同步它们的定时。
例如,如果节点402和506具有较早的定时,那么节点404可以调整其定时;或者如果节点404较早,那么节点402和506可以调整它们各自的定时。但是,如果从其它节点接收的定时更晚,那么不应当调整或同步定时(例如,以便减小传播延迟误差)。
根据一些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判断:节点从定时源直接接收其定时或(例如,通过对等节点)间接地接收其定时。与根据(例如,间接地)从对等节点接收的定时基准来同步其定时的设备相比,直接从定时源接收其定时的设备具有更可靠的定时基准。
可以将间接(例如,一级间接、两级间接等等)接收的定时基准视为较不可靠,这是因为不知道该定时基准最初源自于哪里。因此,设备可以在其信号中包括具有与定时信息的源相关的数据的信息。根据一些方面,如果设备间接地(例如,从对等节点)接收其定时,那么可以配置该设备,使得不将此定时信息发射到对等设备,和/或如果该定时源是间接定时源时,接收设备可以用于判断其是否将依赖所接收的信息。对定时基准完整性的监控,可以减轻有缺陷的设备(或不利设备)通过网络而传播错误的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间接定时源限制为传播最大K跳,其中K是较小整数,例如,K=1、2或5。
因此,节点可以将其位置、波形或一些其它数据与定时信息一起进行发射。如果包括了定时源的指示(例如,基站标识符),那么该指示可以影响用于发射信号的区段、块或选定的时间间隔。
图6描绘了根据所公开的方面,定时时间间隔的另一个示例。虽然图中描绘了表示为区段或块602、604的两个定时时间间隔,但也可以将定时基准信号划分到任意数量的定时时间间隔。例如,可以保留块604的第一部分606(或其它部分),以用于对等体发现。还将块604的第二部分划分成区段或块(图中示出了四个),在这些区段或块期间可以发射用于定时的宽带信号。可以将定时源的标识以及其定时信息散列到要在信号中发射的四个区段中的一个区段中。从相同定时源接收定时的所有节点可以将它们各自的信息散列到该区段的另一部分(例如,这些节点可以在基本相同的时间发射定时信息)。特定节点用于发射信息的区段取决于特定节点标识符、定时源标识符、时间基准或其组合。可以将对等体或定时源标识符进行散列,使得不存在重复的冲突。
可以针对间接定时信号,来指定一个或多个区段或定时时间间隔或者它们的子集。用此方式,如果节点根据从间接定时源(例如,对等节点)接收的定时信息来同步其时间,那么选定的定时时间间隔取决于与该间接定时源相关的标识符。从而,接收定时信息的其它节点可以确定该定时信息是基于间接的且潜在不可靠的源,这使得这些节点能够选择性地确定是否使用所接收的定时信息。
为了示例而非限制,节点c1、c2和c3从相同的源接收定时。在此方案中,c1、c2和c3将散列到相同的区段,并由于它们散列到相同的区段且发射(或占用)整个区段(例如,这些节点不能够在与接收时基本上相同的时间进行接收),所以将观察不到它们之间的定时偏移。因为该定时来自于相同的源,并且该定时的偏移未超过门限量,所以这是可接受的。
参见图7-9,这些图描绘了与在本地对等区域中进行同步相关的方法。虽然为了使说明更简单,而将这些方法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这些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并明白,一个方法也可以替代地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如在状态图中。此外,如果要实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方法,并非示出的所有动作都是必需的。
现转到图7,该图描绘了操作无线通信终端的方法700。方法700可以有助于实现两个或更多终端之间的定时同步,方法700开始于702,确定原始符号定时。可以根据从网络广播源接收的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原始符号定时。网络广播源的示例包括:地面基站发射机、地面电视或无线发射机或卫星发射机、或者其组合。可以根据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用于从其它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定时同步信号的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这些其它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是在对等通信系统中被操作的对等设备。
在704,从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定时同步信号。可以在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其中将定时基准信号划分成多个定时同步时间间隔。在706,可以部分地根据接收到的一系列定时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应当注意的是,当前的无线终端可能与用于进行用户数据通信的那些无线终端中的任意一个都不具有活跃连接,而该当前的无线终端正在执行与那些无线终端的定时同步操作。
在708,通过以由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所确定的量来对原始符号定时进行调整,以便确定所调整的符号定时。在710,发射具有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可以在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一部分中发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其中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是从多个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选出的。根据一些方面,在发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之前,可以根据网络广播源的标识符、第一终端的标识符、随机数或伪随机数、或者其组合,来选择第二时间间隔的一部分。第二时间间隔的剩余部分可以是这样的部分:用于接收由其它无线通信终端发射的定时同步信号。
根据一些方面,方法700还可以包括:在从多个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选出的另一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一部分(或更多)中,发射具有原始符号定时的另一个信号。
方法700可以通过改变或设置原始(或先前)符号定时以等于在708确定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返回到702。通过以下步骤来重复方法700:在704,从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下一个定时同步信号;在706,部分地根据该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在708,根据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来确定新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在710,发射具有新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定时同步信号。应当理解的是,该动作是连续的,从而使得可以接收任意数量的定时同步信号,并计算和发射任意数量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图8描绘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定时同步的方法800。在802,从一个源接收定时基准,其中该源可以是地面基站发射机、地面电视或无线发射机或卫星发射机、或者其组合。在804,根据接收的定时基准,来确定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在806,确定符号定时。
在808,选择所述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或多个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一部分,来发射包括符号定时的信号。在810,在一个或多个时间信号的未选择部分期间,接收包括第二定时基准的第二信号。在812,根据符号定时和第二定时基准,来确定定时调整量。在814,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符号定时。在所述至少一个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之后的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一部分期间,发射具有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下一个(例如,第三)信号。
根据一些方面,方法800可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的未选择部分期间接收多个信号,其中所述多个信号可以包括第二信号。每一个时间间隔都可以包括定时基准,该定时基准可以包括第二定时基准。可以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的定时基准,来确定复合定时基准值。该复合定时基准值可以是所述多个信号的定时基准的平均值。根据一些方面,该定时基准值是所述多个信号的定时基准的加权平均值。用于计算此加权平均值的每一个定时基准的权重取决于相应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一些方面,该复合定时基准值可以是所述多个信号的定时基准中的最早定时基准。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第一定时基准和复合定时基准值,来确定定时调整量。
在确定该定时调整量之前,可以关于复合定时基准是否早于符号定时来进行判断。此外,方法800还可以包括:计算接受时间间隔;如果复合定时基准在所述接受时间间隔之外,则将定时调整量确定为零。所述接受时间间隔起始于比符号定时早第一量的时刻,结束于比符号定时晚第二量的另一个时刻。第一量和第二量是第二信号的符号持续时间的至多大约五分之一(1/5)。根据一些方面,第二量可以是零。
此外,方法800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如果与复合定时基准相比,符号定时较早,则确定所调整的定时,以使得将符号定时延迟第三量;如果与符号定时相比,复合定时基准较早,则确定定时调整量,以使得将符号定时提前第四量。第三量和第四量是第二信号的符号持续时间的至多五分之一(1/5)。
现在参见图9,该图描绘了对无线设备进行操作以便在对等无线通信网络中对通信进行同步的方法900。在902,在无线设备处从一个源接收定时基准,其中该源可以是地面基站发射机、地面电视或无线发射机或卫星发射机、或者其组合。根据一些方面,该源可以是另一无线设备。
在904,根据该定时基准来确定符号定时。在906,从第二无线设备接收包括定时基准的下一个信号。根据一些方面,第二无线设备与作为定时信息的源的无线设备不同。第二无线设备可以从一个源获得其相应的定时基准,其中该源与提供在902所接收的定时基准的源不同。
在908,关于所述符号定时和下一个定时基准是否不同进行判断。在910,如果这些定时基准是不同的,那么根据符号定时和下一个定时基准,来确定定时调整量。在912,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符号定时;在914,发射具有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下一个信号。
方法900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源来设置该无线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如果第一源是以下至少之一:地面基站发射机、地面TV或无线发射机或卫星发射机、或者其组合,那么该定时源标识符可以是非空值。根据一些方面,该源是另一无线设备,将定时源标识符设置为空值。可以根据第一时间基准,来确定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在接收第二信号之前,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一部分,以便在该部分中发射具有符号定时的第一信号,并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选定的时间间隔的未选择部分期间接收第二信号。
所选择的部分取决于第一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时间间隔中的用于接收第二信号的那部分来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根据一些方面,如果第二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为空,那么可以将定时调整量确定为零。
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二定时基准与符号定时进行比较;如果确定符号定时早于第二定时基准,则确定定时调整量是零。可以将第二定时基准与符号定时进行比较,并根据第二定时基准来确定定时调整量。如果确定第二定时基准早于符号定时且第二设备为非空,那么将第一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设置为空。
可以在后续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一部分中发送第三信号。该部分取决于第一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可以将该定时同步时间间隔划分成多个(N个)时隙,并根据第一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来在这多个(N个)时隙的一个时隙中发送第一信号。根据一些方面,N至少是3。如果第一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为非空,则在N个时隙的第一预定子集中的一个时隙中发送第一信号;如果第一设备的定时源标识符为空,那么在N个时隙的第二预定子集中的一个时隙中发送第一信号。第二子集可以包括一个时隙。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申请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进行关于以下的推论:使用哪个定时信号作为定时基准、在发射信息期间选择哪个时间间隔、应当为同步而对定时进行的调整等等。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推断”或“推论”通常是指从一组如经过事件和/或数据捕获的观察结果中推理或推断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例如,可以使用推论来识别特定的上下文或动作,或者推论可以生成状态的概率分布。推论可以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根据对数据和事件的考虑来计算目标状态的概率分布。推论还可以指用于从一组事件和/或数据中组成较高层事件的技术。无论一组观测的事件与时间接近是否紧密相关以及这些事件和存储的事件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几个事件和数据源,所述推论都导致从一组观测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中构造新事件或动作。
根据一个示例,上面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包括进行关于根据接收的信号来选择性地调整定时的推论。根据另一个示例,可以进行与以下相关的推断:判断定时源是直接定时源还是间接定时源,以及判断直接的定时源可靠还是间接的定时源可靠。根据另一个示例,可以进行与以下相关的推论:从多个时间间隔中选择一个时间间隔,其中在该时间间隔期间发射信号。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示例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旨在限制可以进行推断的数量或者结合本文描述的各个示例进行这种推断的方式。
图10描绘了可以用作为所公开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无线终端(例如,发射机节点、接收机节点等)的示例性无线终端1000。无线终端1000包括通过总线1010耦接在一起的具有解码器1012的接收机1002、具有编码器1014的发射机1004、处理器1006和存储器1008,其中各个单元1002、1004、1006和1008通过总线1010可以交换数据和信息。用于从基站和/或其它设备接收信号的天线1003耦接到接收机1002。用于(例如,向基站和/或其它无线终端)发射信号的天线1005耦接到发射机1004。
处理器1006(例如,CPU)控制无线终端1000的操作,并通过执行例程1020和使用存储器1008中的数据/信息1022来实现方法。数据/信息1022包括用户数据1034、用户信息1036和音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050。用户数据1034可以包括:发往对等节点的数据(其在由发射机1004向基站和/或其它设备发射之前先路由到编码器1014以便进行编码),和从基站和/或其它设备接收的数据(其已由接收机1002中的解码器1012进行处理)。用户信息1036包括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038、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040、终端ID信息1042、基站ID信息1044、扇区ID信息1046和模式信息1048。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038包括用于识别上行链路信道段的信息,其中上行链路信道段是由基站为无线终端1000分配的,以便当无线终端1000向基站进行发射时使用这些上行链路信道段。上行链路信道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业务信道、专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请求信道、功率控制信道和定时控制信道)。每一个上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音调,其中每一个逻辑音调在上行链路音调跳变序列之后。在小区的各种扇区类型之间以及在邻近的小区之间,上行链路跳变序列是不同的。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040包括用于识别由基站分配的下行链路信道段的信息,以便当基站向无线终端1000发送数据/信息时使用这些下行链路信道段。下行链路信道可以包括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和分配信道,其中每一个下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音调,每一个逻辑音调在下行链路跳变序列之后,其中下行链路跳变序列在小区的各个扇区之间是同步的。
用户信息1036还包括终端标识信息1042(其是基站分配的标识)、基站标识信息1044(其标识与无线终端1000已建立了通信的特定基站)和扇区标识信息1046(其标识无线终端1000当前所位于的小区的特定扇区)。基站标识1044提供小区斜率值,扇区标识信息1046提供扇区索引类型;小区斜率值和扇区索引类型可以用于获得音调跳变序列。用户信息1036还包括模式信息1048,后者用于识别无线终端1000是处于睡眠模式、保持模式还是启动模式。
音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050包括下行链路条带符号时间信息1052和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054。下行链路条带符号时间信息1052包括:帧同步结构信息(例如,大时隙、信标时隙和超大时隙结构信息),和用于指明给定的符号时段是否是条带符号时段的信息,如果是,则该信息指明条带符号时段的索引并指明条带符号是否是用于截断(truncate)由基站使用的音调子集分配序列的重置点。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054包括:以下信息和特定于其它小区和扇区的值(例如斜率、斜率索引和扇区类型),其中这些信息包括:分配给基站的载波频率、音调的频率和数量以及分配给条带符号时段的一组音调子集。
例程1020包括通信例程1024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026。通信例程1024控制无线终端1000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例如,通信例程1024可以通过广域网(例如,与基站)进行通信和/或通过局部区域对等网络(例如,直接与不同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另举一例,通信例程1024可以(例如,从基站)接收广播信号。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026控制无线终端1000的基本功能。
参照图11,该图描绘了有助于在对等无线通信环境中实现同步的示例系统1100。例如,系统11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移动设备中。应当明白的是,系统11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方框,而这些功能方框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
系统1100包括可以单独或协力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1102。例如,逻辑分组1102可以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原始信号定时的电组件1104。可以接收该定时基准信号。此外,还可以包括:用于从对等体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的电组件1106。该对等体可以是对等通信环境中的无线设备。此外,逻辑分组1102还可以包括:用于计算定时调整量的电组件1108。该定时调整量是基于至少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的。此外,逻辑分组1102还可以包括:用于以所确定的调整量来对原始信号定时进行调整的电组件1110;用于在第二定时同步信号中发射所调整的信号定时的电组件1112。
逻辑分组1102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定时基准信号的电组件;用于根据所接收的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和原始信号定时的电组件,其中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用于接收定时同步信号。
替代地或另外地,逻辑分组1102可以包括:用于将原始符号定时改变为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电组件;用于接收下一个定时同步信号的电组件。此外,逻辑分组还可以包括:用于根据至少下一个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的电组件;用于以所确定的调整量来对所改变的原始信号定时进行调整的电组件。此外,还可以包括:用于在下一个定时同步信号中发射所调整的信号定时的电组件。
此外,系统1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114,后者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104、1106、1108、1110和1112或其它组件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图中将电组件1104、1106、1108、1110和1112示为位于存储器1114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1104、1106、1108、1110和11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1114之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描述的这些示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这些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当这些方面使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实现时,可将它们存储于诸如存储组件之类的机器可读介质中。可以用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行程序、子例行程序、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意组合来表示代码段。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将代码段耦接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包括内存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和网络传输等,对信息、自变量、参数和数据等进行传递、转发或发射。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经由各种手段可通信地耦接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举例。当然,我们不可能为了描述前述的方面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的结合和变换。因此,本申请描述的方面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包含”一词而言,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包括”一词,就如同“包括”一词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无论在说明书还是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或”一词都意味“非排他性的或”。

Claims (19)

1.一种操作第一无线通信终端以有助于在对等通信网络中实现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原始符号定时;
从至少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
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
通过以由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所确定的量来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以便确定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发射具有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并且
其中,所述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包括:
根据从不同的无线终端接收到的定时同步信号来生成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是所述不同的无线终端中的一个;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早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确定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为用于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晚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根据从所述不同的无线终端中的、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相距预先确定的距离以内的无线终端接收到的定时同步信号,来生成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早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确定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为用于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晚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将用于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确定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原始符号定时之前,从网络广播源接收定时基准信号;
根据所述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所述原始符号定时;
根据所述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所要用于从其它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定时同步信号的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
其中,在所述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一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接收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广播源是以下至少之一:地面基站发射机、地面TV或无线发射机、或卫星发射机、或者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是在对等通信系统中被操作的对等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调整的符号定时来向第三无线通信终端发射业务信号,其中,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不同,所述业务信号包括旨在由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的数据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至少一部分中,发射所述第二定时同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剩余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中进行监听,以便接收由无线通信终端发射的定时同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所述部分中发射所述第二定时同步信号之前,根据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之一来选择所述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所述部分:所述网络广播源的标识符、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的标识符、随机数或伪随机数、或者其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三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至少一部分中,发射具有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第三信号,其中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三定时同步时间间隔在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之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原始符号定时设置为等于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重复以下步骤:
从至少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定时同步信号,
部分地根据所述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
根据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来确定新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发射具有新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定时同步信号。
1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发射机;
接收机;
与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相耦接的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符号定时,经由所述接收机从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部分地根据所接收的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确定定时调整量,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所述第一符号定时,使用第二定时同步信号来经由所述发射机传送所调整的符号定时,其中,所述部分地根据所接收的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确定定时调整量包括:
根据经由所述接收机从不同的无线终端接收到的定时同步信号来生成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是所述不同的无线终端中的一个;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早于所述第一符号定时,则确定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为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晚于所述第一符号定时,则根据经由所述接收机从所述不同的无线终端中的、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距预先确定的距离以内的无线终端接收到的定时同步信号,来生成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早于所述第一符号定时,则确定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为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
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晚于所述第一符号定时,则将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确定为零;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相耦接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或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符号定时改变为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重复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定时同步信号,
部分地根据所接收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来确定定时调整量,
根据所确定的定时调整量,来调整所述符号定时,
使用后续定时同步信号来传送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使用所调整的符号定时来传送业务信号,其中所述业务信号包括旨在由另一设备接收的数据业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定时基准信号;
根据所接收的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所述第一符号定时和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至少一部分中,发射所述第二定时同步信号;
在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剩余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中监听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以下至少之一来选择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一部分:网络广播源的标识符、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标识符、随机数或伪随机数、或者其组合;
在所述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至少一部分中,发射所述第二定时同步信号。
17.一种操作第一无线通信终端以有助于在对等通信网络中实现同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原始符号定时的模块;
用于从至少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定时同步信号的模块;
用于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的模块;
用于通过以由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所确定的量来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以便确定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模块;
用于发射具有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第二定时同步信号的模块,并且
其中,所述用于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的模块包括:
用于根据从不同的无线终端接收到的定时同步信号来生成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的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是所述不同的无线终端中的一个;
用于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早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确定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为用于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的模块;
用于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一平均值晚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根据从所述不同的无线终端中的、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相距预先确定的距离以内的无线终端接收到的定时同步信号,来生成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的模块;
用于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早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确定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为用于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的模块;
用于如果所述定时偏移量的第二平均值晚于所述原始符号定时,则将用于调整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定时调整量确定为零的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确定所述原始符号定时之前,从网络广播源接收定时基准信号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所述原始符号定时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基准信号,来确定所要用于从其它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定时同步信号的一系列定时同步时间间隔的模块;并且
其中,在所述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的第一定时同步时间间隔中,接收所述第一定时同步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原始符号定时设置为等于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模块;
用于重复以下步骤的模块:
从至少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定时同步信号,
部分地根据所述定时同步信号,来计算定时调整量,
根据所计算出的定时调整量,来确定新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
发射具有新的所调整的符号定时的定时同步信号。
CN200880023975.9A 2007-07-09 2008-07-01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Active CN1016899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775,186 2007-07-09
US11/775,186 US7983702B2 (en) 2007-07-09 2007-07-09 Synchronization of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PCT/US2008/068897 WO2009009347A1 (en) 2007-07-09 2008-07-01 Synchronization of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9950A CN101689950A (zh) 2010-03-31
CN101689950B true CN101689950B (zh) 2014-05-07

Family

ID=4002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3975.9A Active CN101689950B (zh) 2007-07-09 2008-07-01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983702B2 (zh)
EP (1) EP2165441B1 (zh)
JP (1) JP5242682B2 (zh)
KR (1) KR101165142B1 (zh)
CN (1) CN101689950B (zh)
TW (1) TW200913546A (zh)
WO (1) WO20090093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0885B2 (en) * 2007-07-09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of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11372B2 (en) * 2007-07-09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of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389277B1 (ko) * 2007-10-16 2014-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 브로드캐스팅 제어 방법
JP5031633B2 (ja) * 2008-01-28 2012-09-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
US9014736B2 (en) * 2008-11-24 2015-04-21 Plantronics, Inc. Portable network device for the discovery of nearby devices and services
WO2010087188A1 (ja) * 2009-01-30 2010-08-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報知方法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装置、無線装置
US8577378B2 (en) * 2009-02-10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 beacon-assisted handover to a home Node-B for users on an active call
WO2010143884A2 (ko) * 2009-06-09 2010-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타이밍 조절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260814B2 (en) * 2009-09-17 2012-09-04 Erkki Heilakka Method and an arrangement for concurrency control of temporal data
JP5338590B2 (ja) * 2009-09-17 2013-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120003985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Ntt Docomo Inc. Co-channe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femtocell networks
US8767669B2 (en) 2010-10-04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to enhance discovery of identifiers multiplexed in a peer-to-peer channel
GB2491336B (en) * 2011-03-24 2015-12-16 Nvidia Corp Mobile radio network, relay node and method
JP5644689B2 (ja) * 2011-06-15 2014-1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790299B2 (ja) * 2011-08-17 2015-10-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携帯電話機及び無線通信装置制御方法
US8902877B2 (en) * 2011-08-22 2014-12-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y adjusting communication intervals
US9320069B2 (en) 2011-09-08 2016-04-19 Lg Electronic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U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87401B (zh) * 2011-10-17 2014-08-27 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音视频信息的播放时间点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473574B2 (en) 2011-11-18 2016-10-18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of device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271293B2 (en) 2011-11-18 2019-04-23 Apple Inc. Group formation within a synchronized hierarchy of peer-to-peer devices
US9516615B2 (en) * 2011-11-18 2016-12-06 Apple Inc. Sel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tation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environment
US8942623B2 (en) * 2011-12-02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NFC peer mode connection times
US9344954B2 (en) * 2011-12-05 2016-05-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a signal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U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4003430A1 (ko) * 2012-06-26 2014-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방법 및 장치
US9173190B2 (en) 2012-06-29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aging delay
US10791451B2 (en) 2012-07-27 2020-09-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ximity service discovery using a 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TWI500543B (zh) * 2012-09-14 2015-09-21 Univ Nat Cheng Kung 基於時間同步之行車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KR101468274B1 (ko) 2012-10-31 2014-12-03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애드 혹 네트워크에서 시간 정보 동기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923464B2 (en) * 2012-11-1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US9137763B2 (en) 2012-11-16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US9730108B2 (en) 2012-12-14 2017-08-08 Plantronics, Inc. Network architecture using Wi-Fi devices
CN104871614B (zh) * 2012-12-21 2019-04-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EP2763475B1 (en) * 2013-02-01 2019-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on time re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061650B1 (ko) * 2013-04-30 2020-0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승인 대역들에서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63492B1 (ko) * 2013-07-15 2020-10-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간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방법 및 장치
US10666315B2 (en) * 2013-08-22 2020-05-26 Fujitsu Limited Synchronization for terminal-to-terminal communication
CN104812058A (zh) * 2014-01-24 2015-07-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d2d终端之间实现同步的方法和d2d终端设备
WO2015115836A1 (ko) * 2014-01-29 2015-08-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동기화 신호 전송 상태 리포팅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WO2015115823A1 (ko) * 2014-01-29 2015-08-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KR102236094B1 (ko) 2014-04-09 2021-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탐색 채널 구간을 정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AU2014396908B2 (en) * 2014-06-09 2017-08-10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225810B2 (en) 2014-08-06 2019-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60017627A (ko) 2014-08-06 2016-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2d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024825A1 (ko) * 2014-08-13 2016-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048067A2 (en) 2014-09-25 2016-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procedure and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d2d system
EP3198955B1 (en) * 2014-09-28 2021-0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facilitating synchronization in network
US9374796B2 (en) * 2014-10-10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 for a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US10033577B2 (en) 2014-10-27 2018-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radio air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ng over a mesh network and a wide area network
CN106162597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340269B1 (ko) * 2015-07-13 2021-12-15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단말 및 이의 동기 신호 생성 방법
WO2017204702A1 (en) * 2016-05-24 2017-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first network node for maintain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GB2553762A (en) * 2016-09-06 2018-03-21 Cambrid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td A node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638250B2 (en) * 2018-06-01 2023-04-25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ied Method and device in communication node used for NR NTN communications
CN110557782B (zh) * 2018-06-01 2021-03-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50288A (ko) 2018-11-01 2020-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87017A (ko) 2019-01-10 2020-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85679B (zh) * 2019-02-15 2021-08-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网络中时间自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JP6614687B1 (ja) * 2019-02-26 2019-12-04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34393B2 (ja) * 2019-11-29 2022-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ノード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回路、記憶媒体および同期方法
FR3107126B1 (fr) 2020-02-11 2022-01-07 Renault Sas Procédé de commande d’un calculateur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e horloge esclave
US11824925B1 (en) 2022-09-29 2023-11-21 Caterpillar Inc. Node-to-node network time synchroniz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8859A (zh) * 2004-02-06 2007-02-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组网的设置信标协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9656B1 (en) * 1999-10-20 2006-05-02 Yodlee.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data records between a remote device and a data server over a data-packet-network
US6934723B2 (en) * 1999-12-23 2005-08-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ile system replication with broadcasting and XDSM
DE60120110T2 (de) * 2000-01-14 2007-01-04 Addvalue Technologies Ltd.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S20040024910A1 (en) * 2001-06-01 2004-02-05 Marl Coyle B.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of service data
US7305011B2 (en) * 2001-06-14 2007-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iodic broadcast and location of evolving media content with application to seminar and stroke media
US7577129B2 (en) 2002-10-17 2009-08-18 Broadcom Corporation Supporting multiple logical channels in a physical interface
US7320010B2 (en) * 2002-11-18 2008-01-15 Innopath Software, Inc. Controlling updates of electronic files
US7403789B2 (en) * 2003-04-16 2008-07-22 Nec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establishment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ed for them
US7472254B2 (en) * 2003-10-10 2008-12-30 Iora,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difying a set of data objects
US7433697B2 (en) 2003-10-24 2008-10-0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nchronized UWB piconets for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Piconet performance
WO2005050463A1 (en) * 2003-11-19 2005-06-02 Nimcat Networks Inc. Time and data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JP4442338B2 (ja) * 2004-02-06 2010-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684381B2 (en) 2004-05-04 2010-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fset beacon for distribut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wireless networks
JP4506282B2 (ja) * 2004-05-26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形式プログラム
US7653018B2 (en) * 2004-07-27 2010-01-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update for data broadcasting
EP1815650B1 (de) 2004-11-25 2009-03-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synchronisation und datenuebertragung
FI118291B (fi) 2004-12-22 2007-09-14 Timo D Haemaelaeinen Energiatehokas langaton anturiverkko, solmulaitteita sitä varten sekä menetelmä tietoliikenteen järjestämiseksi langattomassa anturiverkossa
JP4671749B2 (ja) * 2005-04-26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受信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受信方法
JP4763334B2 (ja) 2005-04-28 2011-08-31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アドホック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アドホック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端末の同期化方法
KR100643300B1 (ko) 2005-08-08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무선 네트워크간의 채널 할당 방법 및 상기 채널 할당방법을 제공하는 무선 네트워크 장치
US20080298329A1 (en) 2005-09-14 2008-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Beacon Management For Merging Piconets
US7272129B2 (en) 2005-10-13 2007-09-1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a node within an ad-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33842B2 (en) 2005-12-15 2010-06-08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beaconing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DE102006012743A1 (de) 2006-03-17 2007-09-27 Nec Europe Lt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obilen Knote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8859A (zh) * 2004-02-06 2007-02-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组网的设置信标协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533425A (ja) 2010-10-21
WO2009009347A1 (en) 2009-01-15
EP2165441A1 (en) 2010-03-24
TW200913546A (en) 2009-03-16
US7983702B2 (en) 2011-07-19
KR101165142B1 (ko) 2012-07-12
EP2165441B1 (en) 2016-08-17
JP5242682B2 (ja) 2013-07-24
KR20100038441A (ko) 2010-04-14
US20090017851A1 (en) 2009-01-15
CN101689950A (zh) 201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9950B (zh)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CN101690355B (zh)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CN101690354B (zh) 对等通信网络的同步
CN101371503B (zh) 用于在广域网与局域对等网络之间共享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75302A (zh) 用于邻域知悉网络内的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US20070014269A1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synchronization and beaconing in a wlan mesh network
CN101790872A (zh) 对等通信网络中对等点的多跳寻呼
CN104969587A (zh) 用于格式化邻域知悉网络中的帧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50577A (zh) 用于低开销无线信标定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50575A (zh) 用于具有经压缩网络标识符的低开销无线信标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50576A (zh) 用于具有下一完整信标指示的低开销无线信标的系统和方法
WO2014137160A1 (ko) 슬롯 기반의 d2d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GB2507367A (en) Beacon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16595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of small cell
CN112822771B (zh) 一种同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