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6494B -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6494B
CN101686494B CN2008102228500A CN200810222850A CN101686494B CN 101686494 B CN101686494 B CN 101686494B CN 2008102228500 A CN2008102228500 A CN 2008102228500A CN 200810222850 A CN200810222850 A CN 200810222850A CN 101686494 B CN101686494 B CN 101686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u
value
sequence number
pdcp
sd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28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6494A (zh
Inventor
刘佳敏
赵毅
李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8102228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86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86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6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6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6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接收端的PDCP层将接收到协议数据单元(PDU)后,将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下一个期望接收的PDU序列号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如果是乱序数据包,则保持接收端超帧号(RX_HFN)不变,丢弃PDU形成的服务数据单元(SDU);如果是正常数据包,则进一步判断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如果是,则将RX_HFN的值加1,并将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否则,保持RX_HFN的值不变,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从而维持接收端与发送端的RX_HFN同步,保证数据传输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中的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移动终端在基站间的切换过程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由PDCP层来实现。PDCP层对接收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接收端的状态变量进行维护,使得接收端记录的接收端超帧号(RX_HFN)与发送端超帧号(TX_HFN)保持一致以能够对接收到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正确解密,从而保证收发两端进行顺畅的数据传输,其中,该PDCP层维护的状态变量通常包括:下一个期望接收的PDU序列号(Next_PDCP_RX_SN)、接收端的RX_HFN以及最近一次向上层递交的SDU序列号(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
正常情况下PDCP层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执行以下操作:判断状态变量中Next_PDCP_RX_SN的值是否大于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Received_PDCP_SN),如果是,则将状态变量RX_HFN的值进行加1,也就是说,如果下一个期望接收到的PDU序列号比实际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大,例如,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为1101、1102,Next_PDCP_RX_SN的值为1103,而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5,则认为当前接收到的PDU为下一轮PDU序列号空间的数据包,即发生了翻转,将RX_HFN的值加1(每一轮PDU序列号空间对应一个RX_HFN值);否则,状态变量RX_HFN的值保持不变;利用当前的状态变量RX_HFN的值和PDU的SN值所构成的加密序列号(COUNT)对接收到的该PDU进行解密;更新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即进行加1处理;对该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其中进行头处理可以为解头压缩或者去包头等处理;将处理完成的SDU递交给上层,并更新状态变量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
当发生切换时,发送端需要将未被确认正确接收的已发送数据以及未发送的数据包前转给目标基站,再由目标基站发送给接收端。这就可能出现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包是乱序数据包或者重复数据包,由于在发生切换时,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无法向PDCP层提供按序排列的数据包,因此,PDCP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即PDU,会出现乱序或重复的情况。为了保证向上层按序递交服务数据单元(SDU),则PDCP层需要对接收到的PDU形成的SDU进行重排序和重复消除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SDU是PDCP层将PDU进行头处理形成的,其中进行头处理可以为解头压缩或者去包头等处理。
当前PDCP规范中,切换发生时接收端启动用于控制PDCP层进行重排序和重复消除操作终止时间的定时器(Flush timer)并采用重排序(reordering)窗口机制。在Flush timer的定时时长内,对reordering窗口内的PDU形成的SDU进行重排序和重复消除处理。如果新接收到的PDU形成的SDU与以前接收到的PDU形成的SDU进行重排序和重复消除处理后形成了连续的SDU,则将连续的SDU向上层提交,并更新变量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用于标识reordering窗口的下边界。该过程中,接收端的PDCP层仅在Flush timer的定时时长内对reordering窗口内的SDU进行重排序和重复消除的处理,然而,由于接收端不能够准确获知接收乱序的PDU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很难准确的设置Flush timer的定时时长,如果Flush timer超时而切换过程中产生的乱序数据还没有处理完成,那么由于正常情况下如果状态变量中Next_PDCP_RX_SN的值大于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时会将RX_HFN的值加1,因此,恢复正常的数据包处理方式后如果仍有乱序的数据包,则可能会造成两端的RX_HFN失去同步,接收端无法正确解密接收到的数据,从而造成数据传输不能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DCP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以便于在切换过程中维持接收端与发送端的RX_HFN同步,保证数据传输顺利进行。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的PDCP层将接收到协议数据单元PDU后,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下一个期望接收的PDU序列号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如果是乱序数据包,则保持接收端超帧号RX_HFN不变,丢弃该PDU形成的服务数据单元SDU;如果是正常数据包,则进一步判断所述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如果是,则将RX_HFN的值加1,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否则,保持RX_HFN的值不变,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
一种PDCP层处理数据包的装置,该装置设置于接收端的PDCP层,该装置包括:
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PDU;
状态变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变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获取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并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为乱序数据包时,保持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的RX_HFN不变,丢弃所述PDU形成的SDU;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时,进一步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时,将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的RX_HFN的值加1,并将所述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时,保持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的RX_HFN不变,并将所述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中,接收端的PDCP层将接收到PDU后,通过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对接收到的PDU进行了具体区分,确定该PDU是乱序数据包还是正常数据包,并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在正常数据包且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时,才将RX_HFN的值加1,其它情况下保持不变;并在PDU为正常数据包时将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在PDU为乱序数据包时,将PDU形成的SDU丢弃。从而维持接收端与发送端的RX_HFN同步,保证数据传输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主要包括:接收端的PDCP层接收到PDU后,将该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如果是乱序数据包,则保持RX_HFN不变;如果是正常数据包,则进一步判断该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如果是,则将RX_HFN的值加1;否则保持RX_HFN的值不变。
本发明的该方法可以基于当前的PDCP规范,在Flush timer超时的时候开始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Flush timer超时之前则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对PDU形成的SDU进行重排序和重复消除的操作;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即只要接收到PDU时都对该PDU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端的PDCP层接收到PDU后,将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
步骤102:根据步骤101的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
本步骤中,步骤101的比较结果会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判决阈值≤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Next_PDCP_RX_SN的值。
在此,判决阈值是预先设置的一个用于进行乱序数据判定的阈值,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判断,较优地,可以设置PDU序列号空间长度的一半作为该判决阈值,例如,映射到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RLC AM)的PDU序列号的长度为12位时,其PDU序列号的空间长度为4096,在以下例子的描述中均以判决阈值设置为2048为例。
这种情况下说明该接收到的PDU为乱序数据包且序列号发生翻转,例如: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分别是5、6,而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4094,而Next_PDCP_RX_SN的值为7,则说明当前接收到的该PDU发生了乱序,且由于从4094与7之间越过了翻转边界4096,即不在一轮PDU序列号空间内,因此发生了翻转。
如果步骤102确定接收到的PDU为这种情况,则确定该PDU为乱序数据包,继续执行步骤103。
第二种情况:0<Next_PDCP_RX_SN的值-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判决阈值。
这种情况下说明该接收到的PDU为乱序数据包但PDU序列号不发生翻转,例如,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分别是13、14,而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7,可以看出当前接收到的该PDU发生了乱序,但PDU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
如果步骤102确定接收到的PDU为这种情况,则确定该PDU为乱序数据包,转至执行步骤104。
第三种情况:0≤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Next_PDCP_RX_SN的值<判决阈值。
这种情况下说明接收到的该PDU为正常数据包且该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例如,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分别是5、6,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8,说明当前接收到的该PDU没有发生乱序,并且,由于Next_PDCP_RX_SN的值为7,8与7的差值在判决阈值2048之内,因此,该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偏转。
如果步骤102确定接收到的PDU为这种情况,则确定该PDU为正常数据包,转至执行步骤106。
第四种情况:判决阈值≤Next_PDCP_RX_SN的值-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
这种情况下说明接收到的该PDU为正常数据包且该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例如,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为4091、4092,而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2,而Next_PDCP_RX_SN的值为4093,则说明当前接收到的该PDU没有发生乱序,即该PDU是正常的数据包,但由于4093与2之间越过了翻转边界4096,即不在同一轮PDU序列号空间内,说明当前接收到的序列号为2的PDU序列号发生了翻转。
如果步骤102确定接收到的PDU为这种情况,则确定该PDU为正常数据包,转至执行步骤107。
步骤103:使用RX_HFN的值减1后对应的COUNT值对该PDU进行解密,转至执行步骤105。
由于接收到的PDU发生了翻转,因此,该PDU应该是上一轮序列号空间中的数据包,仍以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分别是5、6,而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4094为例,该序列号为4094的PDU应该是上一轮序列号空间中的数据包,上一轮序列号空间对应的RX_HFN应该是这一轮的序列号空间对应的RX_HFN减1的值,因此,为了能够正确解密该PDU,应该使用当前HFD的值减1后对应的COUNT值对该PDU进行解密。
步骤104:使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该PDU进行解密,转至执行步骤105。
由于第二种情况下接收到的PDU仅仅是乱序,但不发生翻转,也就是说,该PDU仍是本轮序列号空间中的数据包,因此,使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便能够对该PDU进行解密。
步骤105:对该PDU解头压缩形成SDU,保持各状态变量不变并丢弃该SDU,转至执行步骤101。
在该实施例中以PDU解头压缩形成SDU为例进行描述,如果设置的方式不是解头压缩,则还可能通过去包头形成SDU。
由于接收到的PDU是乱序数据包,因此,为了保证上送的SDU的顺序正确,需要将该PDU对应的SDU丢弃,而下一个期望接收的PDU序列号以及最近一次向上层按序递交的SDU序列号保持不变。对于第一种情况,仍以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分别是5、6,而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4094为例,丢弃该序列号为4094的PDU对应的SDU,保持Next_PDCP_RX_SN不变,即下一个期望接收到的PDU序列号仍为7;由于没有上送新的SDU,因此也保持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不变。对于第二种情况,仍以最近接收到的PDU序列号分别是13、14,而当前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7为例,丢弃该序列号为7的PDU对应的SDU,保持Next_PDCP_RX_SN不变,即下一个期望接收到的PDU序列号仍为15;由于没有上送新的SDU,因此也保持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不变。
步骤106:保持当前RX_HFN的值不变,采用该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该PDU进行解密,执行步骤108。
该步骤对应第三种情况,接收到的PDU是正常数据包,且没有发生翻转,也就是说,该PDU的序列号仍为本轮PDU序列号空间内的值,因此,保持RX_HFN的值不变,采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对应的COUNT值便可以对该PDU进行解密。
步骤107:将状态变量RX_HFN的值加1后,基于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该PDU进行解密,对接收到的PDU解头压缩形成SDU后向上层提交,并将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将状态变量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该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转至执行步骤109。
该步骤对应第四种情况,接收到的PDU为正常数据包并发生了翻转,也就是说,接收到的PDU为下一轮PDU序列空间的数据,因此,需要将RX_HFN的值加1,并利用加1后的RX_HFN值对应的COUNT值才能够对该PDU进行正确解密。并且,将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即下一个期望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为当前接收到的PDU序列号的下一个序列号。
步骤108:对接收到的PDU解头压缩形成SDU后向上层提交,并将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加1,将状态变量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该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
步骤109:判断Next_PDCP_RX_SN的值是否大于PDU序列号的空间长度,如果否,转至步骤101,如果是,执行步骤110。
步骤110:将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还原为初始值,并将状态变量RX_HFN的值加1,转至执行步骤101。
以上是对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进行的描述,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数据包接收单元201、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第一确定单元203、第一处理单元204、第二确定单元205和第二处理单元206。
数据包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PDU。
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用于存储接收端的状态变量。
第一确定单元203,用于从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获取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并将接收到的该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该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
第一处理单元204,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203确定该PDU为乱序数据包时,保持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的RX_HFN不变,丢弃该PDU形成的SDU。
第二确定单元205,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203确定该PDU为正常数据包时,进一步确定该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
第二处理单元206,用于在第二确定单元205确定该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时,将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的RX_HFN的值加1,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在第二确定单元确定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时,保持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的RX_HFN不变,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
更进一步地,第一确定单元203执行上述比较的操作后,如果该PDU的序列号减去Next_PDCP_RX_SN的值所得到的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判决阈值,则确定该PDU为乱序数据包,并向第一处理单元204发送第一处理通知;如果Next_PDCP_RX_SN的值减去该PDU的序列号所得到的值大于0且小于预设的判决阈值,则确定该PDU为乱序数据包,并向第一处理单元204发送第二处理通知。
第一处理单元204,还用于接收到第一处理通知后,使用当前RX_HFN的值减1后对应的COUNT值对该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保持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的各状态变量不变;接收到第二处理通知后,使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保持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各状态变量不变。
另外,第二确定单元205判断Next_PDCP_RX_SN的值减去PDU的序列号所得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判决阈值,如果是,则确定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否则,确定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
第二处理单元206,还用于在第二确定单元205确定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时,利用RX_HFN的值加1后对应的COUNT值对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将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将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该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在第二确定单元205确定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时,采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将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将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该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确定单元207和第三处理单元208。
第三确定单元207,用于在第二处理单元206将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之,判断Next_PDCP_RX_SN的值是否大于PDU序列号的空间长度。
第三处理单元208,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207确定Next_PDCP_RX_SN的值大于PDU序列号的空间长度时,将状态变量存储单元202中Next_PDCP_RX_SN的值还原为初始值,并将RX_HFN的值加1。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中,接收端的PDCP层将接收到PDU后,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如果是乱序数据包,则保持RX_HFN不变,丢弃该PDU形成的SDU;如果是正常数据包,则进一步判断所述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如果是,则将RX_HFN的值加1,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否则,保持RX_HFN的值不变,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即将接收到的PDU进行了具体区分,确定该PDU是乱序数据包还是正常数据包,并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在正常数据包且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时,才将RX_HFN的值加1,其它情况下保持不变;并在PDU为正常数据包时将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在PDU为乱序数据包时,将PDU形成的SDU丢弃。从而维持接收端与发送端的RX_HFN同步,保证数据传输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的PDCP层接收到协议数据单元PDU后,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下一个期望接收的PDU序列号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如果是乱序数据包,则保持接收端超帧号RX_HFN不变,丢弃该PDU形成的服务数据单元SDU;如果是正常数据包,则进一步判断所述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如果是,则将RX_HFN的值加1,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否则,保持RX_HFN的值不变,并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
其中,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还是乱序数据包具体包括:如果所述PDU的序列号减去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所得到的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判决阈值,或者,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减去所述PDU的序列号所得到的值大于0且小于预设的判决阈值,则确定所述PDU为乱序数据包;否则,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
判断所述PDU的序列号是否发生翻转具体为:如果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减去所述PDU的序列号所得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判决阈值,则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否则,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接收端中用于控制重排序和重消除操作终止时间的定时器Flush timer是否超时,如果是,则继续执行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PDU的序列号减去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所得到的值大于预设的判决阈值,则在丢弃该PDU形成的SDU之前还包括:使用当前超帧号RX_HFN的值减1后对应的加密序列号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保持各状态变量的值不变;
如果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减去所述PDU的序列号所得到的值大于0且小于预设的判决阈值,则在丢弃该PDU形成的SDU之前还包括:使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保持各状态变量的值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且所述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则在所述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之前,还包括:利用RX_HFN的值加1后对应的加密序列号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后形成SDU,并将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将状态变量最近一次向上层递交的SDU序列号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所述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
如果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且所述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则在所述将该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之前还包括:采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将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将状态变量最近一次向上层按序递交的SDU序列号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所述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之后还包括:判断Next_PDCP_RX_SN的值是否大于PDU序列号的空间长度,如果是,则将Next_PDCP_RX_SN的值还原为初始值,并将RX_HFN的值加1。
6.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数据包的装置,该装置设置于接收端的PDCP层,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协议数据单元PDU;
状态变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变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获取状态变量下一个期望接收的PDU序列号Next_PDCP_RX_SN的值,并将所述PDU的序列号和状态变量Next_PDCP_RX_SN的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PDU的序列号减去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所得到的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判决阈值,则确定所述PDU为乱序数据包,并向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一处理通知;如果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减去所述PDU的序列号所得到的值大于0且小于预设的判决阈值,则确定所述PDU为乱序数据包,并向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二处理通知;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为乱序数据包时,保持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的接收端超帧号RX_HFN不变,丢弃所述PDU形成的服务数据单元SDU;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为正常数据包时,进一步判断所述Next_PDCP_RX_SN的值减去所述PDU的序列号所得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判决阈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否则,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时,将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的RX_HFN的值加1,并将所述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时,保持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的RX_HFN不变,并将所述PDU形成的SDU提交给上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到第一处理通知后,使用当前RX_HFN的值减1后对应的加密序列号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保持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各状态变量不变;接收到第二处理通知后,使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保持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各状态变量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发生翻转时,利用RX_HFN的值加1后对应的加密序列号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后形成SDU,并将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将状态变量最近一次向上层递交的SDU序列号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所述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PDU的序列号没有发生翻转时,采用当前RX_HFN的值对应的COUNT值对所述PDU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PDU进行头处理形成SDU,并将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将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所述PDU对应SDU序列号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将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Next_PDCP_RX_SN的值更新为接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加1后的值之后,判断Next_PDCP_RX_SN的值是否大于PDU序列号的空间长度;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确定Next_PDCP_RX_SN的值大于PDU序列号的空间长度时,将所述状态变量存储单元中Next_PDCP_RX_SN的值还原为初始值,并将RX_HFN的值加1。
CN2008102228500A 2008-09-22 2008-09-22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686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8500A CN101686494B (zh) 2008-09-22 2008-09-22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8500A CN101686494B (zh) 2008-09-22 2008-09-22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6494A CN101686494A (zh) 2010-03-31
CN101686494B true CN101686494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04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28500A Active CN101686494B (zh) 2008-09-22 2008-09-22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86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435B (zh) * 2010-10-21 2014-01-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69511A (zh) * 2010-11-15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57356A (zh) * 2011-06-27 2013-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包、超帧号更新和维护、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KR102202894B1 (ko) * 2014-08-28 2021-0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 손실 관리 방법
CN105577460A (zh) * 2014-10-08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检测系统
WO2017143504A1 (en) * 2016-02-23 2017-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d in user equipment and associated ues
CN105743815B (zh) * 2016-04-06 2021-09-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抖动缓冲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45747B (zh) * 2016-07-22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86506A (zh) * 2016-08-26 2018-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无线网络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CN107920036B (zh) * 2016-10-09 2020-06-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排序窗口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8024295B (zh) * 2016-11-03 2022-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9863769A (zh) * 2016-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27497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46063B (zh) * 2017-07-11 2020-07-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sb回绕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19028826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CONTROL REASSEMBLY TECHNIQUES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9028889A1 (en) 2017-08-11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E RECEIVING TECHNIQUES WITHOUT ACCUSED RECEIVING RADIO LINK CONTROL RECEPTION
CN109803277B (zh) * 2017-11-16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KR102625142B1 (ko) * 2018-09-14 2024-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77377B (zh) * 2019-05-07 2023-04-11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lc状态变量同步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1818630A (zh) * 2019-07-12 2020-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状态变量维护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WO2021142764A1 (en) * 2020-01-17 2021-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ing erroneous discardment of downlink data in an unacknowledged mode (um)
CN111510278B (zh) * 2020-04-26 2023-0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超帧号hfn同步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2469080B (zh) * 2020-11-27 2022-08-02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822048B (zh) * 2021-01-04 2022-05-1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保护倒换实现方法与系统
WO2022205062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15174491A (zh) * 2021-04-02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124840B (zh) * 2021-11-26 2023-09-15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pdcp包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3184479A1 (en) * 2022-04-01 2023-10-0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upporting mobility
CN115277608B (zh) * 2022-07-22 2023-10-24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5885B2 (en) * 2001-02-09 2004-07-20 Asustek Computer Inc. Determination of acceptable sequence number ranges in 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CN1812306A (zh) * 2005-01-26 2006-08-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超出循环冗赘核对机制检测范围的传输错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5885B2 (en) * 2001-02-09 2004-07-20 Asustek Computer Inc. Determination of acceptable sequence number ranges in 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CN1812306A (zh) * 2005-01-26 2006-08-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超出循环冗赘核对机制检测范围的传输错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 TS 36.323 V8.2.1》.《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20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6494A (zh) 201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6494B (zh)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04535B (zh) 一种pdcp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282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848661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KR10090797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의 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수신장치
KR101113125B1 (ko) 윈도우 제어 및 재송제어방법, 및, 송신측장치
US20170085492A1 (en)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entity and method performed by the same
US6925298B2 (en) Initialization for hyper frame number of signaling radio bearers
EP364125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11159981B2 (en) Conges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33329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39993A (zh) 使用多个载波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8654795B2 (en) Packet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service domain
KR100954925B1 (ko) 상위로 PDCP 데이터 유닛(data unit)을 전달하는 방법
CN109392198B (zh) 处理承载类型改变的装置及方法
CN109076475A (zh) 一种用于保持无连接传输中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57522A (zh) 一种rlc am状态报告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47070A (zh) 一种数据包类型的判断方法及其装置
CN106341368A (zh) 一种实现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200801375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ata deli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2968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027136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45B (zh) 处理交递的装置及方法
CN111801962B (zh) 响应于切换条件被触发选择基站单元
CN10633076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7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14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9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