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6109B -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6109B
CN101686109B CN200810211452A CN200810211452A CN101686109B CN 101686109 B CN101686109 B CN 101686109B CN 200810211452 A CN200810211452 A CN 200810211452A CN 200810211452 A CN200810211452 A CN 200810211452A CN 101686109 B CN101686109 B CN 101686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angle
feedback
signal
rotation
optim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1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6109A (zh
Inventor
张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1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86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86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6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6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6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方法为:接收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得到接收信号;根据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计算得到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所述发送方法为: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双空时传输分集DSTTD编码,得到编码信号,并接收所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按照所述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将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进行发送。以适应反馈系统具有多个发射端的传输场景。

Description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媒体业务、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未来移动通信对信号传输的速率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新的需求。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链路质量。DSTTD(Double space-time transmit diversity,双空时传输分集)技术能够同时获得MIMO技术的两类增益:空间分集和空分复用,同时,基于反馈信息的闭环传输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了DSTTD的系统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闭环DSTTD系统的反馈信息为一种天线混选矩阵,该天线混选矩阵是根据信道干扰最小化原则或者最小信噪比最大化原则来确定的。接收端根据信道干扰最小化原则或者最小信噪比最大化原则确定天线混选矩阵W,并将天线混选矩阵W反馈回发送端,发送端通过天线混选矩阵W来线性调整发射天线上的信号。例如,原本由发射天线1,2,3,4分别发送的四路信号,经过天线混选矩阵W线性调整后,转由发射天线1,3,2,4分别发送。
但是,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经过天线混选矩阵W线性调整后,当原本由发射天线2发送的信号转由发射天线3发送,而原本由发射天线3发送的信号转由发射天线2发送时,需要发射天线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然而,在发射天线由不同的发射端提供的传输场景中,现有技术中基于天线混选矩阵的反馈方法不能应用在反馈系统具有多个发射端的传输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适应反馈系统具有多个发射端的传输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得到接收信号;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获得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包括: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双空时传输分集DSTTD编码,得到编码信号;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按照所述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将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得到接收信号;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获得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反馈单元,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装置,包括:编码单元,用于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DSTTD编码,得到编码信号;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相位旋转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发送单元,用于将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装置和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装置。
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看出,接收端基于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优相角作为反馈系统的反馈,发送端只需对预先选择的天线上的信号按照最优相角进行预处理,发射天线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因此,也就不要求各个发射天线只能由同一个发射端提供。进而,可以适应反馈系统具有多个发射端的传输场景。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系统的反馈基于容量最大化原则确定,进一步提高了反馈系统的容量性能。接收端根据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计算得到反馈系统的反馈,复杂度大大降低,进而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闭环DSTTD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闭环DSTTD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闭环DSTTD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得到接收信号;根据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计算得到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所述发送端。发送端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双空时传输分集DSTTD编码,得到编码信号,并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按照所述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将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通过发送天线进行发送。以使得不同发射端的发射天线之间没有信息的交换,适应具有中继站或终端的传输场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种闭环DSTTD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该闭环DSTTD系统的发射端为基站,且假设该基站配置有四个发射天线,接收端配置有两个接收天线。
针对上述闭环DSTTD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
该步骤中,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以DSTTD码字矩阵的形式表示为:
C = c 1 c 2 - c 2 * c 1 * c 3 c 4 - c 4 * c 3 * , 其中,ci为码元,
Figure G2008102114529D00042
为码元ci的共轭复数,i=1,2,3,4。经过信道传输后,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的矩阵形式为: y = h 11 h 12 h 21 h 22 c 1 c 2 - c 2 * c 1 * + h 13 h 14 h 23 h 24 c 3 c 4 - c 4 * c 3 * + z , 其中,hji为发射天线i到接收天线j之间的信道增益系数,
Figure G2008102114529D00044
为hji的共轭复数,j=1,2,i=1,2,3,4,z为接收端的加性噪声矩阵,并信道满足准静态假设。
将接收信号y转化为向量形式为: y ′ = H c 1 c 2 * c 3 c 4 * + z ′ , 其中,y′为y的向量形式,z′为z的向量形式,H为描述信道特性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 H = h 11 - h 12 h 13 - h 14 h 12 * h 11 * h 14 * h 13 * h 21 - h 22 h 23 - h 24 h 22 * h 21 * h 24 * h 23 * .
步骤202:对接收信号进行线性处理,得到y;
在该步骤中,将接收信号y′进行线性处理后,得到 y ‾ = H * y ′ = G H c 1 c 2 * c 3 c 4 * + H * z ,
其中, G H = H * H = Δ 1 0 α β 0 Δ 1 - β * α * α * - β Δ 2 0 β * α 0 Δ 2 , Δ 1 = | h 11 | 2 + | h 12 | 2 + | h 21 | 2 + | h 22 | 2 Δ 2 = | h 13 | 2 + | h 14 | 2 + | h 23 | 2 + | h 24 | 2 α = h 11 * h 13 + h 14 * h 12 + h 21 * h 23 + h 24 * h 22 β = - h 11 * h 14 + h 13 * h 12 - h 21 * h 24 + h 23 * h 22 , H*为H的共轭转置矩阵,α和β为干扰项,α*和β*分别为α和β的共轭复数。
步骤203:根据闭环DSTTD系统容量最大化原则,计算闭环DSTTD系统的反馈;
其中,DSTTD的容量为:Ca=log2det{I4+ρH*H},式中,Ca为DSTTD的容量,I4为一个4阶的单位阵,ρ为归一化接收信噪比。
在高信噪比区域,ρ>>1,因此,容量Ca可以近似为:Ca≈log2det{ρH*H}。当要获得容量Ca最大化时,即等价于获得det{H*H}的最大值。
已知det{H*H}=(Δ1Δ2-|α|2-|β|2)2,为了获得det{H*H}的最大值,需要获得|α|2+|β|2的最小值,即min(|α|2+|β|2)。
假设对发射天线1的信号进行相位旋转,旋转的相角为θ,则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增益系数变为eh11和eh21,此时,Δ1Δ2的值并不改变。
经过相位旋转后,α和β变为 α = e - jθ a + b β = e - jθ c + d , 其中, a = h 11 * h 13 + h 21 * h 23 b = h 14 * h 12 + h 24 * h 22 c = - h 11 * h 14 - h 21 * h 24 d = h 13 * h 12 + h 23 * h 22 .
因此,|α|2+|β|2=|e-a+b|2+|e-jθc+d|2,而min(|α|2+|β|2)=min(|e-jθa+b|2+|e-jθc+d|2)
由此可知,使闭环DSTTD系统容量达到最大的最优相角为:
θ opt = arg min θ ∈ [ 0,2 π ] ( | e - jθ a + b | 2 + | e - jθ c + d | 2 )
   = arg min θ ∈ [ 0,2 π ] { | a | 2 + | b | 2 + | c | 2 + | d | 2 + 2 Re { e jθ ( a * b + c * d ) } }
显然,当e(a*b+c*d)为负实数时,|a|2+|b|2+|c|2+|d|2+2Re{e(a*b+c*d)}达到最小。此时,最优相角θopt应满足条件∠{ejθopt(a*b+c*d)}=(2M+1)π,因此,θopt=(2M+1)π-∠{a*b+c*d},其中,M为整数, a = h 11 * h 13 + h 21 * h 23 b = h 14 * h 12 + h 24 * h 22 c = - h 11 * h 14 - h 21 * h 24 d = h 13 * h 12 + h 23 * h 22 , 当信道增益系数变化时,系统的最优相角θopt就会随之发生变化,∠(a*b+c*d)为求复数a*b+c*d的相角运算。
步骤204:将最优相角反馈给基站。
其中,在实际的反馈链路中,基站得不到准确的最优相角θopt,因此,接收端可以对最优相角进行量化,将量化后的最优相角反馈给基站。例如,将[0,2π]平分为2n个量化等级,基站和接收端按照量化等级分别构成量化相角集合 { 0 , 2 π 2 n , 2 πi 2 n , · · · ( 2 n - 1 ) 2 π 2 n } , 此时的量化误差为
Figure G2008102114529D00062
接收端将量化相角集合中与反馈相角最接近的量化相角所对应的顺序号i反馈给基站,基站从量化相角集合中选择与i值所对应的量化相角作为最优相角或者接收端将量化相角集合中与反馈相角最接近的量化相角反馈给基站,基站将接收到的量化相角作为最优相角。
与上述接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选择一个需要利用最优相角进行预先处理的发射天线,并将选择结果告知接收端;
该步骤中,也可以由接收端选择需要进行预先处理的发射天线,并将选择结果告知基站。
步骤302:将从调制器输出的码元信号进行串并转换;
其中,串并转换处理是将从调制解调器输出每四个码元信号分为两组双码元信号。
步骤303:将经过串并转换后的两组码元信号分别进行双空时传输分集编码;
步骤304:接收系统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
其中,当上述反馈为最优相角时,接收最优相角,将该最优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当上述反馈为一个顺序号时,接收所述顺序号,从预先构建的角度逐次递增的相角集合中选择与所述顺序号相对应的相角,将所选择的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得到所述旋转相角,其中所述相角集合与接收端的相角集合相同;当上述反馈为量化相角时,接收所述量化相角,将所述量化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步骤305:按照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码元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其中,发射天线上的信号按照最优相角进行相位旋转后,闭环DSTTD系统的容量达到了最大,提升了闭环DSTTD系统的性能。
步骤306:将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发送给接收端。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接收端基于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优相角作为反馈系统的反馈,发送端只需对预先选择的天线上的信号按照最优相角进行预处理,发射天线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系统的反馈基于容量最大化原则确定,进一步提高了反馈系统的容量性能。接收端根据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计算得到反馈系统的反馈,复杂度大大降低,进而减少能耗。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另一种闭环DSTTD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该闭环DSTTD系统的发射端为2个中继站,每个中继站配置有2个发射天线和2个接收天线,接收端配置有2个接收天线。
与上述闭环DSTTD系统所对应的信号接收方法和前面介绍的接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故这里不再赘述。
与接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从两个中继站的共4个天线中选择一个需要利用最优相角进行预先处理的发射天线,并将选择结果告知接收端;
其中,同样也可以由接收端选择需要利用最优相角进行预先处理的发射天线,并将选择结果告知该所选发射天线所属的中继站。
步骤502:两个中继站分别接收基站发送的不同的双码元信号;
步骤503:两个中继站分别对双码元进行空时传输分集编码;
步骤504:按照接收端反馈的最优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码元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步骤505:将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发送给接收端。
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另一种闭环DSTTD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该闭环DSTTD系统的发射端为两个终端,且每个终端配置有两个发射天线。
与上述闭环DSTTD系统所对应的信号接收方法和前面介绍的接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故这里不再赘述。
与接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7,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从两个终端的共4个天线中选择一个需要利用最优相角进行预先处理的发射天线,并将选择结果告知接收端;
其中,同样也可以由接收端选择需要利用最优相角进行预先处理的发射天线,并将选择结果告知该所选发射天线所属的终端。
步骤702:将从两个调制器输出的码元信号分别进行空时传输分集编码;
步骤703:按照接收端反馈的最优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码元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步骤704:将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发送给接收端。
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801、计算单元802和反馈单元803。下面结合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介绍其内部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得到接收信号;
计算单元802,用于根据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计算得到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
反馈单元803,将所述最优相角最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其中,计算单元802包括:确定单元804,用于由反馈系统的容量公式Ca=log2det{I4+ρH*H},确定使反馈系统容量达到最大的条件为max{det{H*H}},其中,Ca为反馈系统的容量,I4为一个4阶的单位阵,ρ为归一化接收信噪比,H为信道增益系数矩阵,H*为H的共轭矩阵;
求解单元805,用于对max(Δ1Δ2-|α|2-|β|2)2进行求解,得到所述最优相角为θopt=(2M+1)π-∠{a*b+c*d},∠(a*b+c*d)为求复数a*b+c*d的相角,M为整数, a = h 11 * h 13 + h 21 * h 23 b = h 14 * h 12 + h 24 * h 22 c = - h 11 * h 14 - h 21 * h 24 d = h 13 * h 12 + h 23 * h 22 , hji为发射天线i到接收天线j之间的信道增益系数,为hji的共轭复数,j为接收天线的个数,i为发射天线的个数。
反馈单元803包括:获取单元806,用于从所述计算单元获取所述最优相角;第一发送子单元807,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此外,反馈单元803也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计算单元获取所述最优相角;量化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最优相角进行量化处理;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量化单元量化处理后的结果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该装置包括编码单元901、反馈接收单元902、相位旋转单元903和发送单元904。下面结合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介绍其内部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编码单元901,用于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DSTTD编码,得到编码信号;
反馈接收单元902,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反馈,根据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
相位旋转单元903,用于按照所述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发送单元904,用于将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进行发送。
其中,反馈接收单元902包括第一接收子单元905和第一获取子单元906,第一接收子单元905,用于接收最优相角;第一获取子单元906,用于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本实施例装置中的第一接收子单元905和第一获取子单元906还可以为分别第二接收子单元和第二获取子单元,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最优相角的量化处理结果;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量化处理结果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因前面已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里故不再赘述。
本发明并不对发射端配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与接收端配置的接收天线数目进行限定,当系统配置有多于四个发射天线和多于两个接收天线时,信号发送的方法和接收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系统不仅适用于DSTTD系统,还适用于双空频传输分集DSFTD系统。在实际的多载波系统中,为了减少反馈开销,可以以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为单位间隔,进行反馈,和单载波相位反馈不同的是,接收端需要根据一个RB内的载波间信道系数的变化,获得一个相位信息,并反馈给发射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得到接收信号;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获得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
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获得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包括:
根据反馈系统的容量公式Ca=log2 det{I4+ρH* H},确定使反馈系统容量达到最大的条件为max{det{H* H},其中,Ca为反馈系统的容量,I4为一个4阶的单位阵,ρ为归一化接收信噪比,H为信道增益系数矩阵,H*为H的共轭转置矩阵;
根据max{det{H* H}进行求解,得到所述最优相角为θopt=(2M+1)π-∠{a*b+c*d},∠(a*b+c*d)为求复数a*b+c*d的相角,M为整数, a = h 11 * h 13 + h 21 * h 23 b = h 14 * h 12 + h 24 * h 22 c = - h 11 * h 14 - h 21 * h 24 d = h 13 * h 12 + h 23 * h 22 , hji为发射天线i到接收天线j之间的信道增益系数,
Figure FDA00001860228800012
为hji的共轭复数,j为接收天线的个数,i为发射天线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所述发送端包括:
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或者,
对所述最优相角进行量化处理,将量化处理后的结果作为反馈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最优相角进行量化处理,将量化处理后的结果作为反馈发送给所述发送端包括:
构建角度逐次递增的相角集合,从所述相角集合中选择与所述最优相角最接近的相角,将所选择的相角在所述相角集合中的顺序号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或者,
构建角度逐次递增的相角集合,从所述相角集合中选择与所述最优相角最接近的相角,将所选择的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4.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双空时传输分集DSTTD编码,得到编码信号;
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
按照所述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将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进行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包括:
所述反馈为最优相角,接收所述最优相角,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或者,
所述反馈为最优相角的量化处理结果,接收所述最优相角的量化处理结果,根据所述量化处理结果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量化处理结果得到所述旋转相角包括:
所述量化处理结果为角度逐次递增的相角集合中的相角的顺序号,接收所述顺序号,从预先构建的角度逐次递增的相角集合中选择与所述顺序号相对应的相角,将所选择的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得到所述旋转相角,其中所述相角集合与接收端的相角集合相同;
或者,
所述量化处理结果为角度逐次递增的相角集合中的相角,接收所述相角,将所述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包括:
预先选择发射天线,并将选择结果告知接收端;
对所述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或者,
获取接收端对发射天线进行预先选择的结果;
对所述选择结果中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8.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得到接收信号;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的信道增益系数矩阵,获得使反馈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相角;
反馈单元,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其中:
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由反馈系统的容量公式Ca=log2 det{I4+ρH* H},确定使反馈系统容量达到最大的条件为max{det{H* H}},其中,Ca为反馈系统的容量,I4为一个4阶的单位阵,ρ为归一化接收信噪比,H为信道增益系数矩阵,H*为H的共轭矩阵;
求解单元,用于根据max{det{H* H}}进行求解,得到所述最优相角为θopt=(2M+1)π-∠{a*b+c*d},∠(a*b+c*d)为求复数a*b+c*d的相角,M为整数,
Figure FDA00001860228800031
hji为发射天线i到接收天线j之间的信道增益系数,为hji的共轭复数,j为接收天线的个数,i为发射天线的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计算单元获取所述最优相角;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最优相角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或者,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计算单元获取所述最优相角;
量化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最优相角进行量化处理;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量化单元量化处理后的结果作为反馈发送给发送端。
10.一种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单元,用于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DSTTD编码,得到编码信号;
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反馈得到旋转相角;
相位旋转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旋转相角,对预先选择的发射天线上的编码信号进行相位旋转;
发送单元,用于将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进行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最优相角;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相角作为旋转相角,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或者,
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最优相角的量化处理结果;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量化处理结果得到所述旋转相角。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装置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装置。
CN200810211452A 2008-09-22 2008-09-22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1686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1452A CN101686109B (zh) 2008-09-22 2008-09-22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1452A CN101686109B (zh) 2008-09-22 2008-09-22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6109A CN101686109A (zh) 2010-03-31
CN101686109B true CN101686109B (zh) 2012-10-03

Family

ID=42049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1452A Active CN101686109B (zh) 2008-09-22 2008-09-22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8610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496A (zh) * 2006-09-08 2007-02-21 清华大学 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插入恒定导频的精频偏估计方法
CN1973471A (zh) * 2004-04-01 2007-05-30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空时块编码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3471A (zh) * 2004-04-01 2007-05-30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空时块编码系统和方法
CN1917496A (zh) * 2006-09-08 2007-02-21 清华大学 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插入恒定导频的精频偏估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6109A (zh) 201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21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CSI reporting based on non-uniform space-frequency compression
KR102476580B1 (ko) 진보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공분산 매트릭스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22201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码本子集限制位图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10135B (zh) 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中心控制器
US8290539B2 (en) Beam selection in open loop MU-MIMO
CN101999210B (zh) 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2017451B (zh) 用于上行单用户mimo(ul mimo)的下载控制信号的级别和pmi
US841227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31090B2 (en) Compressed feedback format for WLAN
CN101635608B (zh) 一种mcs选择方法、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1183890B (zh) 一种基于码本的多用户预编码系统的cqi反馈方法
CN102122983A (zh) 一种码本的生成、信息的发送、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1662322A (zh) 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系统
CN103380586A (zh) 一种用于实现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32478A (zh) 选择配对数据流及对应预编码向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1227249B (zh) 一种信道编码和空时编码级联发射方法
US118885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rt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964218A (zh) 一种无线信号的多天线发送系统、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2546123A (zh) 一种上行预编码方法及基站
CN101453258B (zh) Svd预编码方法、预解码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系统
CN101924613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和用户调度方法
CN101626283B (zh) 垂直分层空时编码通信系统的均匀信道分解方法
CN101686109B (zh) 反馈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286754A (zh) 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通信设备
CN107306148B (zh) 数字模拟域混合架构下的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