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3802A - 侧向修正带 - Google Patents

侧向修正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3802A
CN101683802A CN200910118719A CN200910118719A CN101683802A CN 101683802 A CN101683802 A CN 101683802A CN 200910118719 A CN200910118719 A CN 200910118719A CN 200910118719 A CN200910118719 A CN 200910118719A CN 101683802 A CN101683802 A CN 101683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eral correction
correction belt
housings
fixed mount
bel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3802B (zh
Inventor
吴建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DI Corp
Shund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d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187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83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83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3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8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侧向修正带,包含有两壳体包覆着一蕊带装置、一固定架以及一粘贴头组件,所述的固定架被限制在所述的两壳体内,所述的固定架一端具有一枢部以及一挡止部,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的枢部,使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产生转动关系,且所述的黏贴头组件与所述的固定架的转动关系受到所述的挡止部所限制,凭借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固定架上,使黏贴头具有足够负荷修正带划带的力量,且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的转动角度受到挡止部的限制,避免转动角度过大而影响划带质量。

Description

侧向修正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正带,尤指一种黏贴头可转动的侧向修正带。
背景技术
修正带渐渐取代了传统的修正液,轻巧的修正带属于文具消耗品,常常使用文具用品的人都知道,文具用品常会因为掉落地面而损坏,以修正带而言,当修正带掉落时,常会发生修正带内部的结构损坏,而影响操作便利性,甚至让修正带无法继续正常使用而必须丢弃,随着节能减碳意识高涨,这种产品结构脆弱的修正带日益不被接受。
参照美国专利号第7228882号「TAPE DISPENSER WITH A CUSHIONEDAPPLICATOR TIP」,揭示了一种侧向修正带,其黏贴头28固定在两壳体47、49之内,且黏贴头28的一端两侧分别突设有一连动部90,壳体49邻近开口端设有两支撑柱92,支撑柱92上设有凹弧,凭借将粘贴头28的连动部90抵靠在壳体49支撑柱92的凹弧,达到限制且定位黏贴头28的功效。
这种将支撑柱92结合于壳体49的设计,容易因为修正带掉落、碰撞而使得支撑柱92产生断裂,当具有限制与定位功效的支撑柱92断裂时,黏贴头28失去了支撑,将会在两壳体47、49内产生晃动,修正带在使用时会发生不易操控的现象,使得修正带成为损坏品。
除此之外,美国专利的修正带的黏贴头并未设有盖子,黏贴头容易沾染灰尘或脏污,常见的设计是在黏贴头设活动式的盖子,然而,活动式的盖子因为体积小容易遗失,依然存有缺失。
再者,美国专利的修正带的黏贴头为固定式,黏贴头并无法相对两壳体转动以及回正,使得黏贴头接触纸面时会有无法服贴的现象发生,使得操控不顺畅,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因此,申请人极力寻求一种可以确实解决上述问题的设计,增加修正带的耐用性与使用便利性,以求满足使用者的期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向修正带,解决现有的设计存有不耐用与使用不便利的缺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壳体,包括一容置空间与一容纳部;
一第二壳体,包括一容置空间与一容纳部;
一蕊带装置,设在所述的两壳体的容置空间内;
一固定架,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限制在所述的两壳体的容纳部内,第二端具有一枢部以及一挡止部;以及
一黏贴头组件,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的枢部,使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产生转动关系,且所述的黏贴头组件与所述的固定架的转动关系受到所述的挡止部所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固定架不会在两壳体内产生移位,且黏贴头也不会脱离固定架,确实达到结构稳固不会任意松动位移的目的。
2.本发明侧向修正带,黏贴头具有转动功效,令操作时具有弹性,更容易达到服帖于纸张的要求,且在转动后还可以自动回正,提供给使用者确实好用的设计。
3.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包括有套盖可以选择性遮蔽黏贴头或让黏贴头外露。
4.本发明侧向修正带,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固定架上,使黏贴头具有足够负荷修正带划带的力量。
5.本发明侧向修正带,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的转动角度受到挡止部的限制,避免转动角度过大而影响划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套盖让黏贴头外露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套盖遮蔽黏贴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黏贴头转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黏贴头与固定环转动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黏贴头转动与回正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图7的延续,表粘贴头回复原位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图8的延续,表粘贴头与固定环回复原位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图9的延续,表回正器使粘贴头回复原位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个实施例的黏贴头相对固定环弹性摆动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5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图16沿17-17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二个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图17的延续,表黏贴头顺时钟转动;
图20是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图17的延续,表黏贴头逆时钟转动。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壳体;11-第一部位;12-第二部位;13-容置空间;14-抵柱;15-开口部;16-第一定位部;17-第二定位部;18-容纳部;19-挡部;20-第二壳体;21-第一部位;22-第二部位;23-容置空间;24-轴;25-开口部;26-第一定位部;27-第二定位部;28-容纳部;29-挡部;30-蕊带装置;31-穿孔;40-固定架;41-第一端;411-底部;412-顶部;413-凹缺;42-第二端;43-沟槽;45-枢部;451-限位部;;452-挡止部;50-黏贴头;51-端头;52-导正部;53-连动部;54-身部;60-固定环;61-挡部;62-结合部;70-回正器;71-固定端;711-固定部;72-回正端;721-弹臂;722-破槽;80-套盖;81-本体;811-通道;812-定位部;813-槽;82-夹持脚;83-穿槽;10a-第一壳体;11a-第一部位;12a-第二部位;13a-容置空间;14a-抵柱;15a-开口部;16a-第一定位部;17a-第二定位部;18a-容纳部;19a-挡部;101a-卡扣部;20a-第二壳体;21a-第一部位;22a-第二部位;23a-容置空间;24a-轴;25a-开口部;26a-第一定位部;27a-第二定位部;28a-容纳部;29a-挡部;201a-卡扣部;40a-固定架;41a-第一端;414a-侧壁;415a-端壁;416a-凸部;42a-第二端;44a-卡榫孔;441a-卡沟;442a-枢部;443a-挡止部;;50a-黏贴头;51a-端头;55a-枢轴;551a-卡部;56a-限位块;80a-套盖;81a-本体;811a通道;82a-夹持脚;821a-定位部;83a-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第一实施例的侧向修正带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0与一第二壳体20对接结合,两壳体10、20之间包覆一蕊带装置30、一固定架40、一黏贴头组件、一回正器70与一套盖80。
所述的两壳体10、20分别包括有一第一部位11、21与一第二部位12、22,所述的第一壳体10的第一部位11形成一容置空间13,且容置空间13内设有一抵柱14;所述的第二壳体20的第一部位21形成一容置空间23,且容置空间23内设有一轴24。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容置空间13、23容纳所述的蕊带装置30,所述的蕊带装置30中心设有一穿孔31,所述的蕊带装置30的穿孔31套置在所述的第一壳体10的抵柱14,所述的第二壳体20的轴24结合于所述的抵柱14。
所述的两壳体10、20第二部位12、22分别形成一开口部15、25,邻近开口部15、25的壁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定位部16、26与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17、27,所述的第二定位部17、27与所述的容置空间13、23之间形成一容纳部18、28,所述的容纳部18、28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挡部19、29。
所述的套盖80包括一本体81与两夹持脚82,所述的本体81呈环状且轴向设有一信道811,所述的信道811连通所述的本体81的两端,所述的本体81的外表面设有两定位部812,所述的两定位部812分别位于不同的表面,所述的定位部812的两旁分别设有一槽813,所述的槽813使所述的定位部812可以具有弹性。所述的本体81异于所述的两定位部812的两侧面朝向单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的两夹持脚82,所述的两夹持脚82的轴向分别形成有一穿槽83,凭借所述的穿槽83使所述的夹持脚82具有弹性。所述的套盖80套置所述的固定架40,所述的套盖80选择性在所述的两壳体10、20内移动,所述的套盖80遮蔽所述的黏贴头50时,所述的两夹持脚82抵住所述的两壳体10、20,避免所述的套盖80脱离所述的两壳体10、20,所述的套盖80的两定位部812并选择性分别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第一、第二定位部16、26、17、27。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为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与立体分解图。所述的固定架40包括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第一端41包括一封闭的底部411与两开放的顶部412,所述的底部411与所述的顶部412呈纵向延伸,使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形成有阶级落差,所述的两顶部412分别设有一凹缺413,所述的固定架40在第二端42处设一枢部45。所述的固定架40还设有一轴向的沟槽43,所述的沟槽43连通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所述的枢部45在所述的沟槽43内部近第二端42处设有两限位部451,所述的两限位部451位于同一横向位置且并未连通,两限位部451之间设有一挡止部452,且所述的限位部451形成弧沟状。所述的固定架40设在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容纳部18、28,且所述的固定架40第一端41挡止在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挡部19、29,进一步使所述的固定架40限制在所述的两壳体10、20。
所述的黏贴头组件包括有一黏贴头50以及一固定环60,所述的黏贴头50具有一端头51,所述的黏贴头50相反于所述的端头51的一端为一导正部52,所述的导正部52的断面为多边形,所述的端头51与所述的导正部52之间横向凸设两连动部53,所述的连动部53与所述的导正部52之间为狭长的身部54。
所述的固定环60的一端形成一挡部61,所述的挡部61可为封闭的平面状,也可以是缺口状,本实施例为缺口状,缺口状使所述的固定环60形成非密闭的开放状,所述的固定环60径向设有两孔状的结合部62,所述的两结合部62并形成破孔状。所述的固定环60套置着所述的黏贴头50,且所述的固定环60的两结合部62同时套置着所述的两连动部53,并使所述的黏贴头50收藏于所述的固定架40的沟槽43,且所述的黏贴头50的端头51突露在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开口部15、25,所述的固定环60容置在所述的固定架40的限位部451,且所述的固定环60限制在所述的限位部451原位转动,所述的固定环60并辅助所述的黏贴头50左右转动与上下摆动,进一步使所述的黏贴头50具有适当摆动空间。
所述的回正器70包括一固定端71与一回正端72,所述的固定端71设有两固定部711,所述的固定端71设在所述的固定架40第一端41顶部412,并使所述的固定部711固定在所述的凹缺413,令所述的回正器70与所述的固定架40不分离。所述的回正端72形成两弹臂721伸入所述的固定架40的沟槽43,所述的两弹臂721之间形成一破槽722,所述的破槽722恰吻合的套置所述的黏贴头50的导正部52,所述的回正器70固定在固定架40,两弹臂721夹住所述的黏贴头50的导正部52,凭借所述的导正部52多边形的设计,令所述的两弹臂721夹住所述的导正部52后可以转动所述的导正部52并使所述的黏贴头50回正,同时凭借所述的固定环60挡止在所述的挡止部452达到令所述的黏贴头50回正在正确位置。
本发明的黏贴头50凭借固定环60而限制在固定架40内,且黏贴头50的导正部52设在回正器70的回正端72,令所述的黏贴头50可以稳固的设在固定架40内,且固定架40被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容纳部18、28,令固定架40不会任意产生移位,黏贴头50并稳固的位于固定架40内,达到结构稳固的功效。
参照图5与图6,为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的套盖80使用的示意图。本发明的侧向修正带的套盖80本体81突露在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开口部15、25,且所述的套盖80套置着所述的黏贴头50,操作者握持着所述的套盖80的本体81,选择性移动所述的套盖80,当所述的套盖80的定位部812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第一定位部16、26时,所述的套盖80完全遮蔽所述的黏贴头50,使所述的黏贴头50不外露且不沾染脏污。当所述的套盖80的定位部812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10、20的第二定位部17、27时,所述的套盖80局部伸入所述的两壳体10、20,并使所述的黏贴头50外露,达到操作黏贴头50的目的。
参照图7至图9,为本发明侧向修正带操作时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固定架40被固定限制在两壳体10、20内图中未示,当操作者使用本发明的侧向修正带时,为了使黏贴头50的端头51可以平贴在纸面上,允许黏贴头50相对所述的固定架40转动,使黏贴头50具有弹性,使用时有缓冲力量,进一步让端头51服帖于纸面。黏贴头50因为连动部53设在所述的固定环60的结合部62,使所述的黏贴头50被限制在所述的固定环60,而所述的固定环60又被限制在所述的固定架40的两限位部451内,且所述的固定环60沿着所述的限位部451左右转动时被限制在所述的挡止部452,进一步控制所述的固定环60与所述的黏贴头50转动的角度。同时所述的黏贴头50转动时,所述的黏贴头50的导正部52也在所述的回正器70两弹臂721之间的破槽722内转动,所述的导正部52迫使所述的两弹臂721舒张。
参照图10至图12,为本发明侧向修正带自动回正的示意图。回正器70凭借固定部711固定在固定架40的凹缺413,令回正器70与固定架40结合后,两者无法相对移动与转动。当黏贴头50的导正部52迫使所述的两弹臂721舒张时,所述的两弹臂721凭借弹性回复进一步回正所述的粘贴头50的导正部52,使所述的黏贴头50与所述的固定环60回复到置中的位置。
参照图13,为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的粘贴头50相对固定环60弹性摆动的示意图。本发明黏贴头50的连动部53枢设在所述的固定环60的结合部62,所述的黏贴头50的端头51相对所述的固定环60与所述的固定架40形成上下摆动,而可以使所述的黏贴头50的端头51更加服帖于纸面,并使所述的黏贴头50富有弹性,使用时黏贴头50有缓冲作用。
参照图14与图15,为本发明侧向修正带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第二实施例的侧向修正带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0a与一第二壳体20a对接结合,两壳体10a、20a之间包覆一蕊带装置30、一固定架40a、一黏贴头组件与一套盖80a。
所述的两壳体10a、20a分别包括有一第一部位11a、21a与一第二部位12a、22a,所述的第一壳体10a的第一部位11a形成一容置空间13a,且容置空间13a内设有一抵柱14a;所述的第二壳体20a的第一部位21a形成一容置空间23a,且容置空间23a内设有一轴24a。所述的两壳体10a、20a的容置空间13a、23a容纳所述的蕊带装置30,所述的蕊带装置30中心设有一穿孔31,所述的蕊带装置30的穿孔31套置在所述的第一壳体10a的抵柱14a,所述的第二壳体20a的轴24a结合于所述的抵柱14a。
所述的两壳体10a、20a第二部位12a、22a分别形成一开口部15a、25a,两壳体10a、20a邻近开口部15a、25a的邻边形成分别形成一相对应的第一定位部16a、26a与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17a、27a,所述的开口部15a、25a与所述的容置空间13a、23a之间形成一容纳部18a、28a,所述的容纳部18a、28a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挡部19a、29a;换言之,所述的两壳体10a、20a邻近所述的容纳部18a、28a分别形成所述的第一与第二定位部16a、26a、17a、27a。所述的两壳体10a、20a对接的部位分别设有数个卡扣部101a、201a,让两壳体10a、20a卡扣结合于一起。
所述的套盖80a包括一本体81a与两夹持脚82a,所述的本体81a呈环状且轴向设有一信道811a,所述的信道811a连通所述的本体81a的两端,所述的本体81a的两侧面朝向单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的两夹持脚82a,所述的两夹持脚82a的轴向分别形成有一穿槽83a,凭借所述的穿槽83a使所述的夹持脚82a具有弹性。所述的夹持脚82a的末端设有两定位部821a。两定位部821a选择性定位于两壳体10a、20a的第一、第二定位部16a、26a、17a、27a。
所述的套盖80a套置所述的固定架40a,所述的套盖80a选择性在所述的两壳体10a、20a内移动,所述的套盖80a遮蔽所述的黏贴头50a时,所述的两夹持脚82a抵住所述的两壳体10a、20a,避免所述的套盖80a脱离所述的两壳体10a、20a,所述的套盖80a能够在两壳体10a、20a内移动,且所述的套盖80a的两定位部821a能够嵌设定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部16a、26a、17a、27a,使套盖80a能够在两个位置间移动,以选择性的遮敝或外露所述的黏贴头50a。
同时参照图16以及图17,所述的固定架40a包括第一端41a与第二端42a,所述的固定架40a为长条状而具有弹性,第一端41a包括两侧壁414a以及一端壁415a,所述的侧壁414a与所述的端壁415a与所述的固定架40a第一端垂直相交,且所述的侧壁414a以及所述的端壁415a不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架40a两侧各设有一凸部416a,所述的凸部416a邻近所述的侧壁414a,所述的凸部416a穿置在套盖80a的穿槽83a。所述的固定架40a第二端42a轴向设有一卡榫孔44a,所述的卡榫孔44a内部具有一卡沟441a,所述的卡榫孔44a的开口端具有一枢部442a以及一挡止部443a,所述的枢部442a为圆形孔,所述的挡止部443a为由所述的枢部442延伸的槽孔。所述的固定架40a第一端41a设在所述的两壳体10a、20a的容纳部18a、28a,且挡止在所述的两壳体10a、20a的挡部19a、29a,进一步使所述的固定架40a限制在所述的两壳体10a、20a。
所述的黏贴头组件包括有一黏贴头50a,所述的黏贴头50a具有一端头51a,所述的黏贴头50a相反于所述的端头51a的一端为一枢轴55a,所述的枢轴55a末端设一卡部551a,所述的卡部551a卡扣在所述的卡榫孔44a的卡沟441a,所述的枢轴55a横向凸设一限位块56a,所述的枢轴55a以及所述的限位块56a穿设于所述的固定架40a的卡榫孔44a,所述的枢轴55a穿设枢接于所述的枢部442a,使所述的黏贴头50a能够在所述的卡榫孔44a内转动,所述的限位块56a设在所述的挡止部443a,以限制所述的黏贴头50a与所述的固定架40a的转动关系,故所述的黏贴头50a的转动角度受到挡止部443a的限制,避免黏贴头50a转动角度过大而影响划带质量。
如图18至图20所示,所述的黏贴头50a能够左右转动一预定角度,使所述的黏贴头50a的端头51a接触纸面时,能够立即调整并平贴在纸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黏贴头50a能够左右各转动十五度。
本发明的侧向修正带,包含有两壳体包覆着一蕊带装置、一固定架以及一粘贴头组件,所述的固定架被限制在所述的两壳体内,所述的固定架一端具有一枢部以及一挡止部,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的枢部,使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产生转动关系,且所述的黏贴头组件与所述的固定架的转动关系受到所述的挡止部所限制。且本发明的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固定架上,使黏贴头具有足够负荷修正带划带的力量,且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的转动角度受到挡止部的限制,避免转动角度过大而影响划带质量。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固定架不会在两壳体内产生移位,且黏贴头也不会脱离固定架,确实达到结构稳固不会任意松动位移的目的。
2.本发明侧向修正带,黏贴头具有转动功效,令操作时具有弹性,更容易达到服帖于纸张的要求,且在转动后还可以自动回正,提供给使用者确实好用的设计。
3.本发明侧向修正带,包括有套盖可以选择性遮蔽黏贴头或让黏贴头外露。
4.本发明侧向修正带,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固定架上,使黏贴头具有足够负荷修正带划带的力量。
5.本发明侧向修正带,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的转动角度受到挡止部的限制,避免转动角度过大而影响划带质量。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壳体,包括一容置空间与一容纳部;
一第二壳体,包括一容置空间与一容纳部;
一蕊带装置,设在所述的两壳体的容置空间内;
一固定架,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限制在所述的两壳体的容纳部内,第二端具有一枢部以及一挡止部;以及
一黏贴头组件,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的枢部,使所述的黏贴头组件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产生转动关系,且所述的黏贴头组件与所述的固定架的转动关系受到所述的挡止部所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还设有一轴向的沟槽,所述的沟槽连通所述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的枢部在所述的沟槽内部设有两限位部,所述的两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的挡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黏贴头组件包括有一固定环以及一黏贴头,所述的固定环一端形成一挡部,且所述的固定环径向设有两结合部,所述的固定环设在所述的固定架的两限位部,且所述的固定环在所述的限位部内转动,且所述的挡部受所述的挡止部所限制,所述的黏贴头具有一端头,且相对于所述的固定环设有一连动部,所述的固定环套置着所述的黏贴头,且所述的固定环的两结合部结合于所述的黏贴头的连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一回正器,所述的回正器包括一固定端与一回正端,所述的黏贴头相反于所述的端头的一端为一导正部,所述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架第一端,所述的黏贴头的导正部设在所述的回正端,所述的回正端使转动的黏贴头回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正器的回正端设有两弹臂,所述的两弹臂之间形成一破槽,所述的黏贴头的导正部设在所述的破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正部的断面为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第一端与第二端形成有阶级落差,所述的两壳体容纳部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挡部,所述的两壳体的挡部挡止在所述的固定架第一端,限制所述的固定架位于所述的壳体而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第一端设有两凹缺,所述的回正器的固定端设有两固定部,所述的回正器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架的凹缺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壳体之间还设有一套盖,所述的套盖套置所述的固定架并包覆着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所述的套盖选择性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而遮蔽所述的黏贴头组件或让所述的黏贴头组件外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壳体邻近所述的容纳部分别设有一第一与一第二定位部,所述的套盖两相对的表面分别设有一定位部,所述的套盖的定位部选择性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的第一与第二定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盖包括一本体与两夹持脚,所述的两夹持脚抵住所述的两壳体,避免所述的套盖脱离所述的两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夹持脚的轴向分别形成有一穿槽,凭借所述的穿槽使所述的夹持脚具有弹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盖的定位部的两旁分别设有一槽,所述的槽使所述的定位部具有弹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抵柱,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轴,所述的蕊带装置中心设有一穿孔,所述的蕊带装置的穿孔套置在所述的第一壳体的抵柱,所述的第二壳体的轴结合于所述的抵柱。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的两限位部并未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15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部呈弧沟状。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的挡部为封闭的平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的挡部为缺口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第二端轴向设有一卡榫孔,所述的卡榫孔的开口端形成所述的枢部以及所述的挡止部,所述的黏贴头组件包括有一黏贴头,所述的黏贴头一端具有一枢轴,所述的枢轴穿设于所述的卡榫孔,所述的枢轴横向凸设一限位块,所述的枢轴能够在所述的枢部内转动,所述的限位块受到所述的挡止部所限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包括至少一侧壁以及一端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所述的端壁与所述的固定架第一端垂直相交,且所述的侧壁与所述的端壁不相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为长条状而具有弹性。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壳体对接的部位分别设有数个卡扣部,让两壳体卡扣结合于一起。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壳体容纳部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挡部,所述的两壳体的挡部挡止在所述的固定架第一端,限制所述的固定架位于所述的壳体而不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壳体之间还设有一套盖,所述的套盖套置所述的固定架并包覆着所述的粘贴头,所述的套盖选择性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而遮蔽黏贴头或让黏贴头外露。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壳体邻近所述的容纳部分别设有一第一与一第二定位部,所述的套盖两相对的表面分别设有一定位部,所述的套盖的定位部选择性定位于所述的两壳体的第一与第二定位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盖包括一本体与两夹持脚,所述的两夹持脚抵住所述的两壳体,避免所述的套盖脱离所述的两壳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夹持脚的轴向分别形成有一穿槽,凭借所述的穿槽使所述的夹持脚具有弹性。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侧向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盖的定位部的两旁分别设有一槽,所述的槽使所述的定位部具有弹性。
CN2009101187194A 2008-09-26 2009-02-24 侧向修正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3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87194A CN101683802B (zh) 2008-09-26 2009-02-24 侧向修正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68344 2008-09-26
CN200810168344.8 2008-09-26
CN2009101187194A CN101683802B (zh) 2008-09-26 2009-02-24 侧向修正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3802A true CN101683802A (zh) 2010-03-31
CN101683802B CN101683802B (zh) 2011-09-07

Family

ID=4204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871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3802B (zh) 2008-09-26 2009-02-24 侧向修正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8380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7980A (zh) * 2017-06-28 2017-10-27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文具
CN107416580A (zh) * 2017-04-24 2017-12-01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装置
CN108501591A (zh) * 2018-04-18 2018-09-07 泉州市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修正带及其旋转咀
CN110809522A (zh) * 2017-07-04 2020-02-18 株式会社蜻蜓铅笔 涂膜转印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7831Y (zh) * 2001-09-20 2002-08-28 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带传动装置
US7228882B2 (en) * 2003-09-15 2007-06-12 Sanford, L.P. Tape dispenser with a cushioned applicator tip
CN2752073Y (zh) * 2004-11-26 2006-01-18 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式收纳修正带
CN2820565Y (zh) * 2005-07-07 2006-09-27 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替换带匣的修正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6580A (zh) * 2017-04-24 2017-12-01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装置
CN107297980A (zh) * 2017-06-28 2017-10-27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文具
CN110809522A (zh) * 2017-07-04 2020-02-18 株式会社蜻蜓铅笔 涂膜转印具
CN108501591A (zh) * 2018-04-18 2018-09-07 泉州市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修正带及其旋转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3802B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3802B (zh) 侧向修正带
CN104883998B (zh) 眼内透镜用注射器
JP4755997B2 (ja) 眼鏡フレーム
CN205720878U (zh) 一种头戴结构及头戴装置
WO2009064088A4 (en) Jeans
CN101336008A (zh) 一种旋转折叠式耳机
CN103777371A (zh) 一种翻转式前挂眼镜的连接件及前挂眼镜
CN108292051A (zh) 用于不戴眼镜的人的护目镜
WO2005111695A3 (en) Multiple piece eyeglasses temple tip
CN214623322U (zh) 一种机械表的装饰结构
US20170031176A1 (en) Structure of eyeglass frame
KR200364464Y1 (ko) 헤드폰의 헤드밴드
CN208421439U (zh) 一种防滑脱眼镜架
US6224207B1 (en) Clip-on sunglass assembly
CN205492767U (zh) 一种弯折不变形的鞋底
CN205320126U (zh) 一种硅胶防滑指环
CN205921644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205866133U (zh) 一种用于鞋底跟部的缓震垫
CN201514516U (zh) 抗震眼镜
CN220894675U (zh) 一种可调节镜腿
CN220308593U (zh) 一种新型折叠眼镜收纳盒
CN214317037U (zh) 一种便于置换吊带的连衣裙
CN201120088Y (zh) 泳镜
CN202707839U (zh) 骨架式密封结构的防尘罩万向节
CN205214375U (zh) 一种带有提取装置的橡胶鞋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