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527A - 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双重oss管理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双重oss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2527A
CN101682527A CN200880015974A CN200880015974A CN101682527A CN 101682527 A CN101682527 A CN 101682527A CN 200880015974 A CN200880015974 A CN 200880015974A CN 200880015974 A CN200880015974 A CN 200880015974A CN 101682527 A CN101682527 A CN 101682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dm
access network
head end
service
interfac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5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2527B (zh
Inventor
R·巴拉特
L·F·加尔巴纳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 Platfor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AS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682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2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2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stributed management centres cooperatively managing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26Mapping or translating multi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对于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管理。此处描述的以太网接入网络(102)包括具有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分组网络接口端口(204)的头端(122)、具有TDM服务接口端口(212)和分组服务接口端口(214)的客户端设备C1LF(124)以及连接头端(122)和客户端设备(124)的连接介质(126)。为提供对网络的管理,定义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CLE(124)的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关系。将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已定义关系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502)。接着TDM OSS(108)经由管理交叉连接系统(502)而管理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服务并且分组OSS(110)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分组服务。

Description

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双重OSS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并具体涉及对以太网接入网络的管理。更具体地,对于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以太网接入网络,一组操作支持系统(OSS)被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中的TDM服务,而另一组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中的分组服务。
背景技术
接入网络是将客户连接到其网络提供者的中央局的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商务客户典型地具有位于接入网络的一边缘的客户端设备(CLE)。中央局包括位于连接于核心网络的接入网络的另一边缘的网络单元。网络单元(也被称为头端或头端设备)可以包括交换机、数字交叉连接件、用于SONET网络的分插复用器、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等。连接介质将中央局中的网络单元连接到CLE。连接介质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另一类型的介质。
网络操作者当操作通信网络时提供许多类型的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对于用于控制、计划、分配、部署、协调、和监视通信网络的资源的一组功能的执行。这些操作功能由通常被称为操作支持系统(OSS)的系统所支持。OSS支持下述过程,诸如,维护网络资产、供应服务;配置网络组件;以及管理故障。
在提供时分复用(TDM)服务的接入网络中,通过单元管理系统(EMS)和OSS提供网络管理。EMS连接到接入网络的头端,并从头端接收管理数据。EMS还连接到OSS,并将管理数据传送到每个OSS,从而OSS可以提供网络管理。头端和EMS之间的接口以及EMS和OSS之间的接口典型地是用于TDM服务管理的事务处理语言1(TL1)接口。
受欢迎的另一类型的接入网络是以太网接入网络,其提供分组服务(或基于分组的服务)。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头端包括向客户提供分组服务的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通过EMS和不同OSS提供对以太网接入网络的网络管理。EMS连接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头端,并从头端接收管理数据。EMS还连接到OSS,并将管理数据传送到每个OSS,从而OSS可以提供网络管理。
除了分组服务之外,以太网接入网络还能够提供TDM服务。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可以包括网络接口TDM端口以及分组端口,以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不过,一个问题是,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当前OSS不能管理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入网络提供的TDM服务。网络操作者可以对OSS进行安排来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内的TDM服务,但是需要大量成本和时间消耗。需要另一种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通过用多个OSS套件(suite)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中的TDM服务和分组服务,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决了以上和其它相关问题。TDM OSS可被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中的TDM服务,诸如用于管理TDM接入网络的传统OSS。分组OSS可被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中的分组服务,诸如,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下一代OSS。网络操作者可以有利地能够使用现有的OSS工具操作具有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以太网接入网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管理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方法。以太网接入网络包括:具有多个TDM网络接口端口和多个分组网络接口端口的头端,具有多个TDM服务接口端口和多个分组服务接口端口的客户端设备(CLE),以及在所述头端和所述客户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介质。根据所述方法,定义头端的TDM网络接口端口和CLE的TDM服务接口端口之间的关系。接着TDM网络接口端口和TDM服务接口端口之间的已定义关系被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接着TDMOSS可以经由管理交叉连接系统来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TDM服务,并且分组OSS可以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分组服务。
此方法有利地允许网络操作者使用多个OSS来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TDM服务和分组服务。TDM OSS通过将TDM服务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来管理TDM服务。网络操作者可以有利地将传统OSS用作为TDMOSS,所述传统OSS传统上被用于管理TDM接入网络。网络操作者还可以有利地将下一代OSS用作为分组OSS,所述下一代OSS被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由此,因为可以使用现有的OSS工具,所以网络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时间和费用对新的、双重目的OSS进行安排,所述OSS可以同时管理TDM服务和分组服务。
本发明可以包括以下描述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单元或同类单元。
图1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以太网接入网络。
图3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定义头端的TDM网络接口端口和客户端设备的TDM服务接口端口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被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的以太网接入网络的TDM部分。
图6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分组部分的设备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以及以下描述说明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现和使用本发明。出于教导发明原理的目的,本发明的某些传统方面已被简化或忽略。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以下描述的特征可以用多种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本发明的多种变体。结果,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描述的特定实施例,而是仅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
图1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通信网络100。通信网络100包括以太网接入网络102、核心网络104、单元管理系统(EMS)106、TDM操作支持系统(OSS)108、以及分组OSS 110。以太网接入网络102(也被称为以太网边缘网络)包括任意适于通过以太网技术向客户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网络。以太网接入网络102可以包括具有以太网层2连网的接入链路,以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电路仿真。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传输层还可以包括IP、MPLS、或其它类型的更高层协议传输层。以太网的传输层可以得到多种物理介质和物理层协议支持,所述多种物理介质和物理层协议包括点对点光纤链路、点对多点光纤网络、GPON、EPON、G-EPON等等。核心网络104是形成承载网络的中枢或一部分中枢的网络。EMS 106包括适于管理网络单元的任意系统、服务器、或其它工具,所述网络单元诸如接入网络中的头端。EMS 106的一个示例是由Alcatel制造的5620EMS。TDM OSS 108包括适于管理接入网络中的TDM服务的任意系统、服务器、或其它工具。分组OSS 110包括适于管理接入网络中的分组服务的任意系统、服务器、或其它工具。
以太网接入网络102包括由连接介质连接的头端122和客户端设备(CLE)124。头端122包括位于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边缘的任意交换机、路由器、或其它系统,其适于使CLE 124与核心网络104通过接口连接。头端122的一个示例是由Alcatel制造的7710以太网交换机。CLE 124包括适于在客户端提供分界点的任意系统、终端或其它设备。CLE 124的一个示例是由Alcatel提供的7250服务接入设备。连接介质126包括适于将头端122连接于CLE 124的任意介质,诸如铜线、光纤等。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以太网接入网络102。本图示出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中的设备的端口。这仅是一个可能实施例的示例性图示,因为可以使用其它端口配置。在此实施例中,头端122包括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分组网络接口端口204、以及用户网络接口端口206。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分组网络接口端口204包括适于将头端122连接到核心网络104(图2中未示出)的任意端口,诸如TDM网络到网络接口(NNI)端口。用户网络接口端口206包括适于将头端122连接到连接介质126的任意端口,诸如TDM用户网络接口(UNI)端口。CLE 124包括TDM服务接口端口212和分组服务接口端口214,TDM服务接口端口212适于向客户提供基于TDM的连接,而分组服务接口端口214适于向客户提供基于分组的连接。
图3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将参考图1中的通信网络和图2中的以太网接入网络102描述方法300的步骤。图3中的流程图的步骤并非包括一切步骤,而是可以包括未示出的其它步骤。
方法300的步骤302包括:定义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CLE 124的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关系。方法300的此步骤可以由EMS 106、网络操作者、或二者的结合来执行。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TDM服务接口端口212可以是相同类型,诸如全部基于T1或T3,但是也可以是不同类型,诸如基于SONET OC-3的端口202和基于T1的端口212。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关系是用于提供TDM端口之间的固定映射。图4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定义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CLE 124的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关系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步骤402包括:定义位于头端122的固定数量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步骤404包括:为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TDM服务接口端口212的定义固定设备配置。作为示例,网络操作者或EMS 106(参见图1)可以在头端122和CLE 124中预先供应设备槽,从而当安装头端122和CLE 124时存在固定配置。如果设备槽被用于错误插件单元,或者如果头端122和CLE 124以与固定设备配置相反的其它方式进行连接,则EMS106可以生成警告。这确保了头端122和CLE 124根据预先供应的配置进行配置。方法400的步骤406包括:定义一组固定的对向(subtending)CLE 124以及用于TDM服务接口的固定配置。
图3的步骤304包括:将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已定义关系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方法300的此步骤可以由EMS 106、网络操作者、或二者的结合来执行。TDM OSS 108适于管理TDM类型的组件,诸如数字交叉连接件。由此,为了允许TDM OSS 108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中的TDM服务,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部分被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图5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被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502的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部分。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表示交叉连接系统502的一端,而CLE 124的TDM服务接口端口212表示交叉连接系统502的另一端。
图3的步骤306包括:经由TDM OSS 108,通过管理交叉连接系统502而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服务。为了管理交叉连接系统502,EMS 106从TDM OSS 108接收管理指令,其随后在以太网接入网络102上执行。EMS 106还将警告通知转发到TDM OSS 108。诸如以类似于管理传统TDM接入网络中的数字交叉连接件的方式,TDM OSS 108接着可以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服务。
图3的步骤308包括:通过分组OSS 110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分组服务。为了管理分组服务,EMS 106从头端122收集管理数据。EMS106接着将管理数据转发到分组OSS 110。诸如以类似于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方式,分组OSS 110接着可以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分组服务。
图6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分组部分的设备模型。当TDM OSS 108通过交叉连接建模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服务时,由分组OSS 110管理其余的分组端口(即,以太网层2)和完整的以太网接入网络建模。因为基于TDM端口的可替换单元已经被预先供应,以便为TDM服务分配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带宽的一部分,所以防止了分组OSS 110通过EMS 106对TDM槽或端口的错误使用。此外,头端122的其余带宽(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总带宽减去分配给TDM服务的带宽)被分组OSS 110用于表征总体系统转发能力。头端122被设计为具有转发能力,所述能力足以处理其余的以太网端口。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详细管理方面由分组OSS 110支持,同时,取决于通过EMS 106的警告转发过滤器的承载性能,与ODN的物理连通性的断开对于TDM OSS 108和分组OSS 108的警告监视系统中的任一者或二者是可用的。
图3的方法300有利地允许网络操作者使用多个OSS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的TDM服务和分组服务。TDM OSS 108通过将服务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来管理TDM服务。网络操作者可以有利地将传统OSS用作为TDMOSS 108,所述传统OSS传统上被用于管理TDM接入网络。网络操作者还可以有利地将下一代OSS用作为分组OSS 110,所述下一代OSS用于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由此,因为可以使用现有的OSS工具,网络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时间和费用对新的、双重目的OSS进行安排,所述OSS可以同时管理TDM服务和分组服务。
以下内容描述了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部分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的一种特定方式。通过电路仿真服务(CES)协议支持的T1或T3电路的端点以下述方式被唯一地识别,所述方式是通过由连字符指示的拼接。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可以被识别为:头端122的完整区分名称-用于首要TDM网络接口端口的槽的设备固定器(holder)数量(如果迷你槽(minislot)存在,则该指示重复两次)-“P”及首要TDM网络接口端口的端口号-电路的时槽数量。TDM服务接口端口212可以被识别为:头端122的完整区分名称-用于首要TDM用户接口端口的槽的设备固定器数量(如果迷你槽存在,则该指示重复两次)-“P”及首要TDM用户接口端口的端口号-(如果分路器存在,则分路器分布端口号存在)-“C”-(TDM网络接口端口的槽数量,如果存在的话)-“P”及服务接口的端口号-电路的时槽数量(如果服务接口是复用净荷)。CLE 124也可以按如下所示通过拼接被识别:头端122的完整区分名称-用于首要TDM用户接口端口的槽的设备固定器数量(如果迷你槽存在,则该指示重复两次)-“P”及首要TDM用户接口端口的端口号-(如果分路器存在,则分路器分布端口号存在)-“C”。
这样的识别通常限于用于传统OSS的存储器管理标识符的字符数限制内。所得到的具有TDM电路端点标识符的交叉连接系统模型表示由传统库存和分配系统、警告监视系统、以及TDM服务供应系统易于管理的一类设备。
在图1中,为允许EMS 106将管理数据传送到TDM OSS 108,EMS106可以用装备有事务处理语言-1(TL1)接口。TL1接口适于将TL1消息传送到TDM OSS 108,以允许TDM OSS 108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服务。TL1接口改编EMS 106的北向接口(NBI)的正常API机制,以支持在TDM OSS服务供应中使用的端对端的TDM电路供应。此外,TL1接口支持对TDM OSS 108的有影响的警告通知的发布和检索,从而利用在EMS 106上可用的典型的警告通知过滤能力。分组OSS 110通过正常的EMS NBI机制管理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其余方面。
尽管此处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特定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任意等价物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管理包括头端和客户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方法,其中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适于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所述方法特征在于:
定义所述头端的TDM网络接口端口和所述客户端设备的TDM服务接口端口之间的关系;
将所述TDM网络接口端口和所述TDM服务接口端口之间的已定义关系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
经由TDM操作支持系统,OSS,通过管理所述交叉连接系统而管理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TDM服务;以及
经由分组OSS管理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分组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义所述头端的TDM网络接口端口和所述客户端设备的TDM服务接口端口之间的关系包括:
定义位于所述头端的固定数量的TDM网络接口端口;
为所述头端的TDM网络接口端口和所述客户端设备的TDM服务接口端口定义固定设备配置;以及
定义一组固定的对向客户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头端的TDM网络接口端口和所述客户端设备的TDM服务接口端口定义固定设备配置包括:
在所述头端和所述客户端设备中预先供应TDM设备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头端和所述客户端设备与所述固定设备配置相反地进行连接,则生成警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管理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TDM服务包括:管理被分配给所述TDM服务的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第一带宽;以及
管理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分组服务包括:管理被分配给所述分组服务的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第二带宽,其中所述第二带宽包括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总带宽减去分配给所述TDM服务的第一带宽。
6.一种用于管理适于提供TDM服务和分组服务的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系统,其中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102)包括头端(122)、客户端设备(124)以及连接介质(126),所述头端(122)具有多个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多个分组网络接口端口(204),所述客户端设备(124)具有多个TDM服务接口端口(212)和多个分组服务接口端口(214),所述连接介质(126)连接所述头端(122)和所述客户端设备(124),所述系统特征在于:
连接于所述头端(122)的单元管理系统(106),其适于定义位于所述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位于所述客户端设备(124)的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关系;
所述单元管理系统(106)还适于将所述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所述TDM服务接口端口(212)之间的已定义关系建模为交叉连接系统(502);
TDM操作支持系统,OSS,(108),适于经由管理由所述单元管理系统(106)建模的所述交叉连接系统(502)而管理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TDM服务;以及
分组OSS(110),适于管理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分组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单元管理系统(106)还适于定义位于所述头端(122)的固定数量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
所述单元管理系统(106)还适于为所述头端(122)的TDM网络接口端口(202)和所述客户端设备(124)的TDM服务接口端口(212)定义固定设备配置;以及
所述单元管理系统(106)还适于定义一组固定的对向客户端设备(1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单元管理系统(106)还适于在所述头端(122)和所述客户端设备(124)中预先供应TDM设备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单元管理系统(106)还适于:如果所述头端(122)和所述客户端设备(124)与所述固定设备配置相反地进行连接,则生成警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TDM OSS(108)还适于管理被分配给所述TDM服务的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第一带宽;以及
所述分组OSS(110)还适于管理被分配给所述分组服务的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第二带宽,其中所述第二带宽包括所述以太网接入网络(102)的总带宽减去分配给所述TDM服务的第一带宽。
CN200880015974.XA 2007-05-14 2008-05-14 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682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748,358 2007-05-14
US11/748,358 US7860085B2 (en) 2007-05-14 2007-05-14 Dual OSS management of an Ethernet access network
PCT/US2008/063579 WO2008141328A2 (en) 2007-05-14 2008-05-14 Dual oss management of an ethernet access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2527A true CN101682527A (zh) 2010-03-24
CN101682527B CN101682527B (zh) 2016-04-06

Family

ID=3983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5974.XA Active CN101682527B (zh) 2007-05-14 2008-05-14 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60085B2 (zh)
EP (1) EP2149225B1 (zh)
JP (1) JP5142233B2 (zh)
KR (1) KR101160402B1 (zh)
CN (1) CN101682527B (zh)
WO (1) WO2008141328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9040A (zh) * 2010-06-21 2013-04-10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有效地初始化电信网络的方法以及该电信网络
CN103222237A (zh) * 2012-12-05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通信单板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3915B1 (en) * 2000-04-25 2009-08-1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681015B1 (en) * 2010-06-25 2014-03-25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data from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for smart power gri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4465A (en) * 1998-10-06 2000-11-28 Vertical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mode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using intelligenty bridged TDM and packet buse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elephony and data functions using the same
US6718139B1 (en) * 1999-09-13 2004-04-06 Ciena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r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74750B1 (en) * 1999-09-24 2004-01-06 Paradyn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ed data and packet data on a shared bus
US6963561B1 (en) * 2000-12-15 2005-11-08 Atrica Israel Ltd. Facility for transporting TDM streams over an asynchronous ethernet network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US20030152075A1 (en) * 2002-02-14 2003-08-14 Hawthorne Austin J.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entifier translation in a packet-based network
US7447228B1 (en) * 2002-03-15 2008-11-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echnique for delivering bursted native media data flows over an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EP1552411A2 (en) * 2002-10-08 2005-07-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data
JP3766654B2 (ja) * 2002-10-30 2006-04-12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Atm−ponを用いたデータフレーム転送システム
US7304988B2 (en) * 2003-03-28 2007-12-04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building a large single-stage cross-connect using multiple devices without interleaving
US7599373B1 (en) * 2003-07-17 2009-10-06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provision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 transport equipment
US7440408B1 (en) * 2003-09-10 2008-10-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ventorying a network
US8340102B2 (en) * 2004-04-05 2012-12-25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network termination point
US20060023750A1 (en) * 2004-07-29 2006-02-02 Kim Hyong S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nd switching traffic data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JP2006067354A (ja) * 2004-08-27 2006-03-09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onシステム及びtdm信号の伝送方法
JP2005341614A (ja) * 2005-07-22 2005-12-08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と、この通信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ユーザ装置およびセンタ装置
JP2007074234A (ja) * 2005-09-06 2007-03-22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伝送装置
US7675945B2 (en) * 2006-09-25 2010-03-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component compatible data architecture
JP4639175B2 (ja) * 2006-10-12 2011-02-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伝送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9040A (zh) * 2010-06-21 2013-04-10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有效地初始化电信网络的方法以及该电信网络
CN103039040B (zh) * 2010-06-21 2017-03-15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有效地初始化电信网络的方法以及该电信网络
CN103222237A (zh) * 2012-12-05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通信单板及设备
WO2014086007A1 (zh) * 2012-12-05 2014-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通信单板及设备
CN103222237B (zh) * 2012-12-05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通信单板及设备
US9681208B2 (en) 2012-12-05 2017-06-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s board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41328A3 (en) 2009-01-08
EP2149225A2 (en) 2010-02-03
US20080285550A1 (en) 2008-11-20
WO2008141328A2 (en) 2008-11-20
CN101682527B (zh) 2016-04-06
KR20100021411A (ko) 2010-02-24
KR101160402B1 (ko) 2012-06-26
US7860085B2 (en) 2010-12-28
EP2149225B1 (en) 2015-03-11
JP2010527564A (ja) 2010-08-12
JP5142233B2 (ja)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5466B2 (en)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with topology autodiscovery
CN101317377B (zh) 在无源光网络中配置以太网业务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Ramamurthy et al. Capacity performance of dynamic provisioning in optical networks
ES2670357T3 (es) Método, dispositivo y sistema de distribución de servicio
US8665888B2 (en) Optical line termin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80505A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12638B2 (en) OSS support for control plane technology
JP2004289827A (ja) イーサネット受動光加入者網システムの論理的mac具現方法
CN101322334A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主控制设备获得从属设备能力的方法
US20090279551A1 (en)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for ethernet and the optical transport
CN101682527B (zh) 以太网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US20030035411A1 (en) Service discovery using a user device interface to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CN101534155A (zh) 一种业务发放方法及系统
EP1313241B1 (en) SONET/SDH data link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US20030158925A1 (en)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JP2002529018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端末管理
US7617302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100118891A1 (en) Packet assembl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pporting virtual networks
WO2007084597A2 (en) System,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optical circuits in a multi-network, multi vendor environment
Interface S tandards S tandar
CA24510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a communication path
CA2390586A1 (en)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with topology autodiscovery
CN101741703A (zh) 多业务传送网传输通道实现方法及系统
Cha et al. Network management services in GSMP open interface
Grammel et al. Integrated Control of G. 709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Origin Asse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Paris France

Patentee before: ALCATEL LUCE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Yuan platform Co.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Facebook,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Facebook, Inc.

Address before: New York, United States

Patentee before: Origin Asset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