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1704A - 电位器以及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位器以及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1704A
CN101681704A CN200880008654A CN200880008654A CN101681704A CN 101681704 A CN101681704 A CN 101681704A CN 200880008654 A CN200880008654 A CN 200880008654A CN 200880008654 A CN200880008654 A CN 200880008654A CN 101681704 A CN101681704 A CN 101681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s
potentiometer
contact
voltage
joc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8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1704B (zh
Inventor
J·英施莱格
M·埃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to Bock Healthcare Product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Otto Bock Healthcare Product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to Bock Healthcare Products GmbH filed Critical Otto Bock Healthcare Product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681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1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1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1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01C10/30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01C10/30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 H01C10/32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the contact moving in an arcuate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位器,该电位器包括(a)至少两个导电节段(12),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节段(12)分别具有接触面(14),该接触面(14)被环绕的边缘(16)包围,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节段(12)分别利用它们的边缘(16)的一个区段(18,20)齐平地相互邻接,以及包括(b)连接装置(38),该连接装置(38)用于将第一节段中的第一接触点(P1)与不同于第一节段的第二节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P2、P3)进行电连接。此外,本发明涉及应用所述电位器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电位器以及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位器,该电位器包括(a)至少两个导电的节段,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节段分别具有由环绕的边缘包围的接触面并且分别利用它们的边缘的一个区段齐平地相互邻接,以及包括(b)用于将第一节段中的第一接触点与不同于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二节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电连接的连接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的情况下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位器经常被用于测量角位置,即用于测定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旋转。为了能够测量出所有的角位置,即不产生死角,需要进行相对于传统的电位器的改进。例如在韩国的公开文献KR 10 2001 099256 A中公开了一种无死角的电位器。在那里公开的电位器的缺点在于,难以对该电位器进行封装。因此,该电位器易于受到污染。一个另外的缺点在于,该电位器的两个部分是通电的,因此该电位器容易出错。
由DE 34 27 000 C2公开了一种所述类型的电位器,在该电位器中,两个滑动触头相互连接并且与一个末级放大器相连接。借助所述两个滑动触头外加到节段中的电流由通过所述两个滑动触头进行接触的节段传导到一个另外的节段并且从那里被输送到扬声器。在那里所描述的电位器的缺点在于,在旋转中心内的滑动触头必须与电流源相连接。在该点内发生变化的电阻导致系统的测量误差。此外,该电位器的缺点还在于,该电位器仅能在0至180°的角度范围内被操作。因此,该电位器不能应用在必须能够调节任意角度的场合中。
由DE 10 2005 021 890 A1公开了一种具有三个同心导体的电位器。每两个导体可以通过两个被可旋转地放置的臂相互连接。所述三个导体中的位于中间的导体具有更大的电阻,从而可以由外部电导体和内部电导体之间的电阻得出臂的旋转位置。该电位器的缺点在于其复杂的结构。
由DE 43 39 931 C1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的档位选择杆的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的缺点在于,其不适用于检测旋转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鲁棒的电位器,利用该电位器可以检测所有角度中的部件的角位置。
本发明通过所述类型的电位器解决所述任务,在该电位器中,在每两个节段之间均设置有电触点。
根据第二个方面,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解决所述任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部件与根据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的连接装置或者节段进行机械连接,(b)将一个电流源或者电压源与所述电位器连接,使得电流流过至少一个节段,(c)测定由于所述电流而在所述电位器的一部分上下降的至少一个第一电压,(d)由所述至少一个电压求得所述连接装置的旋转位置,以及(e)由所述连接装置的旋转位置求得所述部件的角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的优点是,不必量取被可旋转地放置的部件的电流以及电压。能够实现或者仅电接触节段或者仅电接触连接装置。由此电位器变得特别的鲁棒。一个另外的优点在于,可以容易地制造并因此成本有利地生产所述电位器。此外,还可以开放地构造所述电位器。
此外有利地,可以以平的结构类型制造所述电位器。一个另外的优点在于,可以如此封装所述电位器,使得在封装内不需要被可旋转地放置的元件。于是得到可在水下容易使用的、抗干扰的电位器。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连接装置可以——但不是必须地——恰好与两个接触点电连接。连接装置例如也可以恰好与三个接触点相互连接。此外,连接装置可以——但不是必须地——与接触点持久地相互连接。于是可以使用有时不与任何接触点接触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可以电跨接两个接触点,即与一个电阻连接并因此充当跨接装置,这个电阻与电位器的其他电阻相比较而言是小电阻。但连接装置还可以如此连接接触点,即连接装置可以与一个外部的电路连接,使得电流流过这两个接触点。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装置可被如此构造,使得如果连接装置没有与外部的电路连接,则两个接触点是相互电绝缘的。
节段的环形封闭的设置尤其应理解为,被如此设置的节段在数学意义上构成一个非单连通的区域。该区域例如可以是双连通的。此外,环形的设置可以——但不必须——在中心处具有一个孔。如果节段构成这样的环形设置,使得电流几乎不流过节段之间的中心,那么其实就足够了。
电流源尤其应理解为一个装置,借助该装置可以在两个触点上施加预给定电压的电流或者预给定电流的电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节段构成一个封闭的装置,尤其构成一个环形封闭的装置。以此方式得到可用于很好地测量角度的旋转电位器。然而,所述节段不一定必须构成封闭的装置。更确切地说,节段也可被相继地设置并因此构成一列。
优选地,电位器包括电触点,通过所述电触点可外加流过所有节段的电流。通过电触点外加的电流不一定总是流过所有的节段。例如连接装置可以在一个位置中跨过整个节段,使得电流不流过这个节段或者仅以极小的部分流过这个节段。尤其足够的是,存在连接装置的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中,通过电触点对可外加流过所有节段的电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接触面是平的并且位于一个共同的接触面平面中。换言之,这意味着节段相互邻接,从而构成一个连续的、平坦的、共同的平面。在此情况下,连接装置可以特别容易地在所述共同的接触面平面上滑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每个节段恰好与两个相邻的节段齐平地邻接。于是得到一个环形封闭的装置。在此特别的是,每个节段在一些位置上与两个相邻的节段电连接,在这些位置上所述节段齐平地相互邻接。然而,每个节段恰好与两个相邻的节段邻接并不是必需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节段构成圆环形节段。这些圆环形节段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该封闭的环具有等于外半径和内半径之间的差值的环宽。于是,每个圆形节段具有两个部分圆形地弯曲的边界以及两个直线地延伸的边界,其中所述直线地延伸的边界的延长线交于所述圆环的中心点。
特别优选地,所述节段的大小分别相同。由此获得尤其容易制造的结构。优选地,一个节段中的电阻率是恒定的。电阻率表明位于预给定间隔的节段的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电阻。特别优选地,两个相邻节段的电阻率是有区别的。在此,所述区别的大小例如大于10%,但优选大于100%。两个相邻节段的电阻率也可以相互相差数倍。
特别优选地,所有节段中的电阻率都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由测量各个节段之间的电压特别容易地求得连接装置的旋转位置。
特别优选地,连接装置恰好跨接两个接触点,使得在这两个接触点之间存在一个电阻,该电阻与电位器的其他电阻相比是小电阻。从而得到一个可被特别容易地分析处理的电压信号,以便求得连接装置的角位置。
特别优选地,连接装置被可旋转地放置在一个旋转中心处,其中,该旋转中心与圆环中心点重合。以此方式可以特别容易地将由电位器测定的电压结果换算为连接装置围绕旋转中心已执行的旋转角。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连接装置被如此构造,以便制造用于与节段的接触点电连接的接触点,其中,两个接触点分别关于旋转中心错开一个张角,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张角如此之大,以至于相应的接触点不能位于一个节段中。由此可以有利地避免不确定性,从而可由电位器上测得的电压始终明确地求得连接装置的旋转位置。
优选地,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的、可弯曲的导体,该导体被设置成导电的节段,使得该导体能够通过压力在接触点处与所述节段中的一个节段电接触。为此,例如可弯曲的电导体被设置为在空间上与节段的接触面间隔开来。该可弯曲的导体通过压力在接触点处发生变形并且与节段的接触面接触。如果在一个第二位置上同样在可弯曲的导体上施加压力,则该可弯曲的导体在两个位置处与节段接触并且在两者之间的产生电接触。可弯曲的导体优选具有小的电阻。例如,可弯曲的导体的电阻率比节段的电阻率小。
节段和连接装置的各部分,尤其是可弯曲的导体由可弯曲的外壳液密地包围。于是有利地获得一个液密的电位器,该电位器可用于制造液密的旋转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电位器包括一个耦合单元,该耦合单元用于在至少两个接触点处将压力施加到可弯曲的导体上。该耦合单元例如是连接装置的一部分。该耦合单元例如被可旋转地放置,使得该耦合装置的旋转导致可弯曲的导体在两个发生变化的接触点处将第一节段中的第一接触点与第二节段中的第二接触点连接。以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在液体环境中检测该耦合装置的旋转位置,在该液体环境中,节段被一个液密的外壳包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每两个节段之间总是设置一个电触点。通过该电触点可以量取在节段上下降的电压。
优选地,所述电位器包括一个电压测定装置和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构造用于每次将两个触点与一个电流源连接以及将两个触点与电压测定装置连接。在此,该控制装置被构造用于执行以下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触点可以是与节段相连接的触点或者是连接装置的触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连接装置将第一节段中的第一接触点与不同于第一节段的第二节段中的第二接触点以及恰好一个第三接触点连接。特别优选地,该第三接触点总是位于不同于第一和第二节段的第三节段中。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被用作例如假臂、假手等假肢中的转角传感器。由于可封装性,该假肢也可被用于水下。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电触点对上测定第一电压后,将电流施加到第二电触点对上。
由此,仅利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压测定装置便可以执行所述方法。特别地,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末级电接触对之间的终端电压,其中n>1,并且其中n对如此选择,使得连接装置的每个旋转位置恰好相应于一个终端电压的组合。由此可由所测得的电压以明确的方式对应于连接装置的旋转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可以具有一个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在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触点位置上与节段相接触。然而,对于特别简单的构造的实施形式来说,两个或三个触点位置就足够了。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示出:
图1a:第一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的示意图,该电位器具有三个节段以及位于第一位置的连接装置;
图1b:根据图1a的电位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2a:根据图1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另一位置中;
图2b:具有图2a中所示位置的电位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3a:根据图1a和2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三位置中;
图3b:属于图3a的等效电路图;
图4a: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的第二实施形式,该电位器具有六个节段,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一位置中;
图4b:属于图4a的等效电路图;
图5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二位置中;
图5b:属于图5a的等效电路图;
图6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三位置中;
图6b:属于图6a的等效电路图;
图7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四位置中;
图7b:属于图7a的等效电路图;
图8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五位置中;
图8b:属于图8a的等效电路图;
图9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六位置中;
图9b:属于图9a的等效电路图;
图10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七位置中;
图10b:属于图10a的等效电路图;
图11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八位置中;
图11b:属于图11a的等效电路图;
图12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九位置中;
图12b:属于图12a的等效电路图;
图13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十位置中;
图13b:属于图13a的等效电路图;
图14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十一位置中;
图14b:属于图14a的等效电路图;
图15a:根据图4a的电位器,其中,连接装置位于第十二位置中;
图15b:属于图15a的等效电路图;
图16a和16b示出了根据图1a和4a的沿直线A的横截面;
图17a、17b、18a、18b、19a、19b、20a、20b、21a、21b、22a和2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的第三实施形式以及分别附属的等效电路图;
图23a和23b示出了在根据图4a至16a的电位器的触点上下降的电压与连接装置的旋转角的相互关系;
图24为由子运算得到的、关于根据图17a至22b的电位器在360°旋转角上的电压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具有三个节段12.1、12.2和12.3的电位器10,这三个节段分别具有一个接触面14.1、14.2和14.3。接触面14.1被边缘16.1包围,该边缘16.1围绕节段12.1一周。以相同的方式,接触面14.2被边缘16.2包围以及接触面14.3被边缘16.3包围。同类的物体分别注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附图标记必要时具有不同的、用于逐一编号的后缀。
边缘16.1具有第一区段18.1和第二区段20.1。以相同的方式,边缘16.2具有第一区段的18.1以及第二区段20.2,边缘16.3具有第一区段18.3和第二区段20.3。节段12.1、12.2和12.3在它们的第一区段18和第二区段20处齐平地彼此邻接,从而使得这些节段相互电接触。构造为圆环形节段的节段12.1至12.3通过邻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圆环,在该圆环中,每个节段与恰好两个相邻节段由于它们的齐平的接触而彼此电连接。
节段12.1、12.2和12.3分别大小相等并且具有一个均匀的,即与位置无关的电阻率。于是节段12.1具有电阻率r1,该电阻率r1不同于节段12.2的电阻率r2,也不同于节段12.3的电阻率r3。
在每两个节段之间存在一个电触点。于是在节段12.1和12.2之间存在电触点22.1。在节段12.2和12.3之间设置有电触点22.2,并且在节段12.3和12.1之间设置有电触点22.3。通过电触点22.1至22.3可以测定在各个节段上下降的电压。在一个替代的实施形式中,触点22也可被设置在节段的任意的其他位置上,例如被设置在各个节段的中间。
通过电触点22.1和22.3可外加预给定的电流I,该电流I可以由电流源24.1输出。替代地,存在电压源24.2,该电压源在电触点22.1和22.3上施加例如5V的预给定的电压U1
在图1中所示的节段12.1至12.3构成了电位器10的一种情况。图16a示出了沿直线A的截面。如可以看到的,电位器10包括一个支座26,在该支座上施加了节段12.1至12.3,其中,在图16a中仅示出了节段12.2。沿着外圆环半径K和内圆环半径K设置了内间隔环28和外间隔环30,所述内间隔环28和外间隔环30保持盖膜32到支座26的距离。在盖膜32上固定了一个银层形式的、可弯曲的导体34,该导体34具有圆环形的形状并且与节段12.1至12.3间隔开。
如图16b所示,利用耦合装置36施加到盖膜32上的压力导致可弯曲的导体34发生变形并且在接触点处与相应的节段接触,在此与节段12.2接触。由此在可弯曲的导体34和节段12.2之间产生电接触。盖膜32、可弯曲的导体34和耦合装置36是连接装置38的一部分。替代地,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被可旋转地放置的滑动触头。
图1a示出了耦合装置36,该耦合装置36被可旋转一个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41
地放置在中心点M。在耦合装置36的末端处,该耦合装置在两个接触点P1、P2处挤压盖膜32(图16b)并且使相应的节段——在图1a中为节段12.1和12.2——在接触点P1、P2处短路。由此,如下文详细说明的,在两个节段之间下降的电压发生改变。
所述两个接触点P1和P2关于中心点相互间隔一个张角α(图1a),该张角大于由一个节段跨越的角度范围,该角度范围在此情况下为120°。
图1b示出了电位器10的、属于旋转角的等效电路图。在此,每个节段12.1至12.3的电阻被划分为两个子电阻,这两个子电阻表示顺时针意义上位于接触点P1、P2之前或者位于接触点P1、P2之后的电阻。以后缀“a”或者“b”表示的子电阻的总和分别等于所述节段的总电阻r。只要两个接触点P1或者P2中的一个位于相关的节段中,则这些子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43
可以通过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由图1b中所示的等效电路图求得电压U1、U2和U3,电压U1、U2和U3是在预给定的电流I或者预给定的电压的情况下分别在节段12.1、12.2和12.3上下降的电压并且可以利用电触点22.1、22.2和22.3对其进行测量。如果施加一个预给定的电压U1,则可以相应地计算出电压U2和U3
图2a示出了电位器10,其中,耦合装置36位于一个另外的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51
从而使得接触点P1位于节段12.3中而接触点P2位于节段12.1中。由此得到图2b中所示的等效电路图。
图3a示出耦合装置36的第三个可能的位置,其中,第一接触点P1位于节段12.2中而第二接触点P2位于节段12.3中。由此得到图3b中所示的等效电路图。
对于每个所示的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52
可以在预给定的电流I或者预给定的电压U的情况下根据图1b、2b和3b中所示的等效电路图求得由第一电压U1和第二电压U2组成的、与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53
明确对应的电压对。因此,可以通过求得三个电压U1至U3中的两个电压明确地推断出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54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的第二实施形式,该电位器具有六个节段12.1、12.2、12.3、12.4、12.5和12.6。如以上对第一实施形式所描述的那样布置节段12.1至12.6。在各个节段之间设置了电触点22.1至22.6。触点22.1和22.4与一个未示出的电压源连接,该电压源在这两个电触点上施加例如5V的电压V,该电压产生流过所有节段12.1至12.6的电流I。当耦合装置36位于图4中所示的位置时,图4b示出电位器10的等效电路图。再次以ri表示电阻,其中i=1,2,3,4,5,6。
图5a、5b、6a、6b、7a、7b、8a、8b、9a、9b、10a、10b、11a、11b、12a、12b、13a、13b、14a、14b和15a或15b分别示出耦合装置36的其他可能的位置以及附属的等效电路图。结合图23a、23b的描述,以下推导:对于不同的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55
在各个电触点22.1至22.6之间可测得哪些电压。
图17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位器10的一个替代的实施形式,该电位器10具有两个节段12.1和12.2,它们具有边缘16.1和16.2。边缘16.1和16.2在一侧借助它们相应的第一区段18.1或18.2以及在另一侧借助它们的第二区段20.1和20.2齐平地彼此邻接,从而使得它们相互电接触。
两个节段12.1、12.2构成一个圆环形的装置,在该装置的中心点M放置了可围绕中心点M旋转的连接装置38。连接装置38具有第一臂40、第二臂42和第三臂44,这些臂在它们远离中心点M的末端上在第一接触点P1、第二接触点P2或者第三接触点P3处与各个节段电接触。以这种方式构成了滑动接头。
通过一个未示出的电流源,在第一馈电触点46和第二馈电触点48上外加电流I,该电流I从电流源开始经第一臂40通过接触点P1、通过节段12.1或者通过节段12.1和12.2、通过接触点P2以及第二臂42流回到电流源。第一臂40与第二臂42电绝缘,从而从第一馈电触点至第二馈电触点的电流流动仅通过这两个臂40、42是不可能的。替代地,取代电流I,也可以在两个馈电触点46、48上施加电压U。
由于上述电流,在接触点P3和P1以及接触点P3和P2之间形成电压,所述电压可由未示出的电压测量装置测得。为此测量测量触点50和第一馈电触点或者第二馈电触点48之间的电压。
图17b示出图17a中所示的电位器在那里所示的旋转角位置
Figure A20088000865400161
的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图。电阻的标记与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标记相同。
图18a示出在一个另外的角位置中的电位器,并且图18b示出附属的等效电路图。
图19a、19b、20a、20b、21a、21b以及22a和22b示出了连接装置38的其他可能的位置以及各个附属的等效电路图。
根据第二实施形式的旋转角计算所测量的电压
在预给定电流I的情况下,可以由图17b、18b、19b、20b、21b和22b中所示的等效电路图如下计算第一接触点P1和第三接触点P3或者第二接触点P2和第三接触点P3之间所测得的电压。
对于所述计算,假设两个操纵元件之间的张角α为90°。对于单位长度电阻,假设每度(°)为10Ω。每个节段12.1至12.6跨越60°,从而每个节段的电阻为600Ω。
如果根据图4a在端子22.1(U=+5V)和22.4(接地)之间施加一个电压并且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62
在0°和3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4b的等效电路。
图4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Figure A20088000865400163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1
r3=600Ω
r4=600Ω
r5=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2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3
r8=600Ω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4
中示出的触点22.2和地之间的电压U1的电压变化曲线、触点22.3和地之间的电压U2的电压变化曲线、触点22.5和地之间的电压U3的电压变化曲线以及触点22.6和地之间的电压U4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在端子22.1(+5V)和22.4(接地)之间施加电压U并且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5
按照图5a在30°和6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5b的等效电路。图5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6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7
r3=600Ω
r4=600Ω
r5=600Ω
r6=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8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9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10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11
按照图6a在60°和9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6b的等效电路。图6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12
Figure A200880008654001713
r4=600Ω
r5=600Ω
r6=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2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3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按照图7a在90°和12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7b的等效电路。图7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5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7
r4=600Ω
r5=600Ω
r6=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8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9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10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11
按照图8a在120°和15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8b的等效电路。图8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12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13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14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15
r5=600Ω
r6=600Ω
r7=600Ω
r8=600Ω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1816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1
按照图9a在150°和18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9b的等效电路。图9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2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3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4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5
r6=600Ω
r7=600Ω
r8=600Ω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6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7
按照图10a在180°和21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0b的等效电路。图10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8
r4=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10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11
r7=600Ω
r8=600Ω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12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13
按照图11a在210°和24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1b的等效电路。图11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r2=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14
Figure A200880008654001915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1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2
r7=600Ω
r8=600Ω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3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根据图4a在端子22.1(+5V)和22.4(接地)之间施加一个电压并且角按照图12a在240°和27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2b的等效电路。图12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r2=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5
r5=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7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8
r8=600Ω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9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根据图4a在端子22.1(+5V)和22.4(接地)之间施加一个电压并且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10
按照图13a在270°和30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3b的等效电路。
图13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r2=600Ω
r3=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11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13
Figure A200880008654002014
r8=600Ω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1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2
按照图14a在300°和33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4b的等效电路。图14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r2=600Ω
r3=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3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4
r6=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6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7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8
安照图15a在330°和36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5b的等效电路。图8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600Ω
r2=600Ω
r3=600Ω
r4=6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9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10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11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12
借助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图23a中在间隔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13
中示出的电压变化曲线。
于是在
Figure A200880008654002114
上得到在图23a中所示的电压变化曲线。对于大于360°的旋转角,可以始终以360°为模观察旋转角。
如果在触点22.2(图4a)上施加U=+5V的电压并且将触点22.5接地,并且测量22.3上的电压U1、22.4上的电压U2、22.6上的电压U3以及22.1上的电压U4,则得到将图23b中所示的电压变化曲线以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21
移动-60°的电压变化曲线。
由所测得的电压求出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22
首先在触点22.1和22.4之间施加电压U=5V。应当理解,这些触点中的任一个触点都不必接地;然后,测量相对于触点22.4的电势的上述电压。之后,检验是否满足条件U4=3.33±0.2V和U3=1.66±0.2V。如果满足,则如以下所述由电压U4和U3确定旋转角。如果不满足,则将电压U施加到按逆时针方向紧接着的触点22.2和22.5上。
在图4a中示出了一个转接角β,该转接角β表示触点22.1和在其上面施加电压U的触点之间关于中心点M的角。如果满足条件U4=3.33±0.2V和U3=1.66±0.2V,那么如果电压U在触点22.1和22.4上下降,则β=0°。如果满足所述条件,那么如果电压U在触点22.2和22.5上下降,则β=60°,以此类推。
每次将在其上面施加电压U的触点转接一个节段(β=60°),直到满足条件U4=3.33±0.2V和U3=1.66±0.2V为止。
可以如下方式由所测得的电压计算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23
如果U1>1/2U=2.5V,则
Figure A20088000865400224
如果U1≤1/2U=2.5V,则
Figure A20088000865400225
在此,mod 360是取模函数,对所有0°和360°之间的a和所有整数z有(a+z·360°)mod 360=a。
根据第三实施形式的旋转角计算所测得的电压
对于在图17a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以如下方式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即通过第一和第二点馈电触点46或48输送电流I。为此,或者施加电压U或者施加电流I。
对于以下计算,假设三个臂40、42和44之间的张角α为α=120°。对于单位长度电阻,假设对于节段12.2每度为10Ω而对于节段12.1每度为100Ω。
如果通过第一臂40的第一馈电触点46以及臂44的测量触点50(图17a)在接触点P1(+5V)和P3(接地)之间施加电压U=5V,并且角在0°和6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7b的等效电路。图17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没有影响
r2=12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2
r5=没有影响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4
——如图18a中所示——在60°和12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8b的等效电路。图18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1=没有影响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5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6
r4=1200
r5=没有影响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7
——如图19a中所示——在120°和18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19b的等效电路。图19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r2=没有影响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9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10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11
如果角——如图20a中所示——在180°和24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20b的等效电路。图20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Figure A200880008654002313
r2=没有影响
r3=没有影响
r4=12000Ω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1
如果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2
——如图21a中所示——在240°和30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21b的等效电路。图21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3
r2=1200
r3=没有影响
r4=没有影响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4
如果角——如图22a中所示——在300°和360°之间变化,则得到根据图22b的等效电路。图22b中的子电阻计算如下: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6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7
r3=没有影响
r4=没有影响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8
对于电压U=5V,由以上子计算得到图24中所示的、施加在接触点P2和接触点P3之间的电压Umess在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9
上的曲线变化。
如果在端子P2(+5V)和P1(接地)之间施加电压U并且在P3上测量电压Umess,2,则得到平移了转接角β=-120°的曲线变化。
如果在端子P3(+5V)和P2(接地)之间施加电压并且在P1上测量电压Umess,3,则得到平移了转接角β=+120°的曲线变化。
对于所述角的测量,首先在接触点P1和P3之间施加电压U,接着分别在接触点P2和P1之间以及随后在P3和P1之间施加电压U。分别测量上述电压Umess、Umess,2和Umess,3。这三个电压的每一种组合恰好相应于一个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10
该旋转角
Figure A200880008654002411
由存储在形式为微处理器的分析处理电路的数字存储器中的表插值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假肢包括两个可以以一个摆动角相对摆动的元件。如果所述假肢指的是膝假肢,则两个腿是大腿(柄部)和小腿。所述假肢的两个腿被相互连接,使得这两个腿的相互摆动以明确的方式导致连接装置相对于节段的旋转。
换言之,两个腿的相互摆动导致电位器的连接装置相对于节段的运动,反过来,仅当使两个腿相对运动时,才发生电位器的连接装置相对于电位器的节段的旋转运动。
如前所述,借助电位器可以确定角度,在该角度下例如相对于大腿定位小腿。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假肢例如指的是前臂假肢,那么两个腿为上臂(残肢)和前臂。如果假肢是一手指假肢,同样适用。
如果节段以及可弯曲的导体被一可弯曲的外壳液密地包围,则本发明是特别有利的。在此情况下,所述假肢可被浸入水中,而不用担心出现短路。电位器还可以包括电控制装置,该电控制装置被设置用于测定电位器的旋转位置。优选的是,该电控制装置同样被外壳包围。该控制装置可被构造用于将旋转位置编码地、无线或者有线地向外壳外发送。
附图标记列表
10                                    电位器
12.1、12.2、12.3、12.4、12.5、12.6    节段
14                                    接触面
16                                    边缘
18                                    第一区段
20                                    第二区段
22                                    电触点
24                                    电流源
26                                    支座
28                                    内间隔环
30                                    外间隔环
32                                    压膜
34                可弯曲的导体
36                耦合装置
38                连接装置
40                第一臂
42                第二臂
44                第三臂
46                第一馈电触点
48                第二馈电触点
50                测量触点
I                 电流
K               外圆环半径
K               内圆环半径
M                 中心点
Figure A20088000865400261
                旋转角
α                张角
β                转接角
P1、P2、P3        点
r                 电阻
U                 电压

Claims (33)

1.电位器,包括:
(a)至少两个导电的节段(12),
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节段(12)分别具有一接触面(14),该接触面(14)被一环绕的边缘(16)包围,
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节段(12)分别利用它们的边缘(16)的一个区段(18,20)齐平地相互邻接,以及
(b)一连接装置(38),用于将一第一节段中的一第一接触点(P1)与一不同于该第一节段的第二节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P2,P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12)构成一封闭的,尤其是一环形封闭的装置。
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一些电触点(22),通过这些电触点可外加一流过所有节段的电流(I)。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14)是平的并且位于一共同的接触面平面中。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节段(12)齐平地邻接恰好两个相邻的节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节段(12)与所述两个相邻的节段在它们齐平地相互邻接的位置处具有电接触。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12)是圆环形节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12)分别大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在一个节段(12)中的电阻率是恒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节段(12)的电阻率是相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有节段(12)中的电阻率是相同的。
12.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8)连接恰好两个接触点(P1,P2)。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8)被可旋转地放置在一旋转中心(M)上并且该旋转中心(M)与圆环中心点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8)被如此构造,使得所述第一接触点(P1)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接触点(P2)错开一个张角(α),该张角这样大,使得这些接触点(P1,P2)不能处于一个节段(12)中。
1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8)包括一封闭的、可弯曲的导体(34),该导体(34)被如此设置到所述导电的节段(12)上,使得该导体(34)能够通过压力在一接触点(P1,P2)处与所述节段(12)中的一个节段电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这些节段和所述可弯曲的导体(34)由一可弯曲的外壳(26,28,30,32)液密地包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一耦合装置(36),该耦合装置(36)用于在至少两个接触点(P1,P2)处将一压力施加到所述可弯曲的导体(34)上。
1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节段(12)之间总是设置一电触点(22)。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一电压测定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一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构造用于每次将两个触点(22)与一电流源或者电压源电连接以及每次将至少一个、尤其是每次将两个触点(22)与所述电压测定装置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或者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8)被构造用于将所述第一节段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点(P1)与所述不同于该第一节段的第二节段中的所述第二接触点(P2)以及恰好一个第三接触点(P3)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有三个接触点(P1,P2,P3)始终位于不同的节段(12)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8)具有一第一臂(40)、一第二臂(42)和一第三臂(44),其中,所述第一臂(40)和所述第二臂(42)能够分别通过一馈电触点(46,48)与一电流源相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臂(44)能够通过一测量触点(50)与所述电压测定装置相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臂(40,42,44)是相互电绝缘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9或者1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节段(12),尤其是所有的节段(12)具有不同的电阻率。
26.假肢,尤其是假臂或假手,该假肢具有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10)。
27.用于测定一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部件与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位器(10)的一连接装置(38)或者所述电位器(10)的节段(12)机械地连接,
(b)将一电流源或者一电压源与所述电位器(10)相连接,使得电流(I)流过至少一个节段(12),
(c)测定至少一个第一电压(U1,Umess),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是由于所述电流(I)在所述电位器(10)的一部分上产生的电压降,
(d)由所述至少一个电压求得所述连接装置(38)的旋转位置,以及
(e)由所述连接装置(38)的旋转位置(
Figure A2008800086540005C1
)求得所述部件的角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电流源这样地与所述电位器(10)相连接,使得所述电流(I)流过所有节段(12)。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至少一个第一电压包括测定n对电触点(22)之间的n个电压,其中n≥1,尤其是n>1,并且其中,所述n对被如此选择,使得所述连接装置(38)的每个旋转位置()恰好相应于n个电压的一种组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为在恰好一个节段(12)上下降的电压。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相同的电压测定装置测量所有的电压。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与所述连接装置(38)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电流从所述电流源开始经过所述连接装置(38)的一第一臂(40)、经过一节段(1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经过所述连接装置(38)的一第二臂(42)流回到所述电流源。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在所述连接装置(38)的一第三臂(44)为一方与所述第一臂(40)和/或所述第二臂(42)为另一方之间下降的电压。
CN2008800086541A 2007-01-24 2008-01-21 电位器以及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Active CN101681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04536 2007-01-24
DE102007004536.2 2007-01-24
DE102007014751.3 2007-03-28
DE102007014751A DE102007014751A1 (de) 2007-01-24 2007-03-28 Potentiometer
PCT/IB2008/001100 WO2008090478A2 (de) 2007-01-24 2008-01-21 Potentiometer und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einer winkellage eines bautei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1704A true CN101681704A (zh) 2010-03-24
CN101681704B CN101681704B (zh) 2012-07-25

Family

ID=3958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86541A Active CN101681704B (zh) 2007-01-24 2008-01-21 电位器以及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188835B2 (zh)
EP (1) EP2115752B1 (zh)
JP (1) JP5389667B2 (zh)
KR (1) KR101509264B1 (zh)
CN (1) CN101681704B (zh)
CA (1) CA2676196C (zh)
DE (1) DE102007014751A1 (zh)
ES (1) ES2403035T3 (zh)
RU (1) RU2469429C2 (zh)
TW (1) TWI421884B (zh)
WO (1) WO2008090478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4396A (zh) * 2014-01-08 2015-07-0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角检测装置
CN105318833A (zh) * 2015-12-05 2016-02-10 重庆镭宝激光智能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机器人旋转角度检测电流反馈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4314B2 (en) 2014-08-13 2017-07-11 August Home, Inc. BLE/WiFi bridge that detects signal strength of Bluetooth LE devices at an exterior of a dwelling
US9326094B2 (en) 2013-03-15 2016-04-26 August Home, Inc. BLE/WiFi bridge with audio sensor
US9382739B1 (en) 2013-03-15 2016-07-05 August Home, Inc. Determining right or left hand side door installation
US10443266B2 (en) 2013-03-15 2019-10-15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manual operation and push notification
US11421445B2 (en) 2013-03-15 2022-08-23 August Home, Inc. Smart lock devic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US9359794B2 (en) 2014-03-12 2016-06-07 August Home,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lligent door knob
US10388094B2 (en) 2013-03-15 2019-08-20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notification to user regarding battery status
US10691953B2 (en) 2013-03-15 2020-06-23 August Home, Inc. Door lock system with one or more virtual fences
US10140828B2 (en) 2015-06-04 2018-11-27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camera and motion detector
US11043055B2 (en) 2013-03-15 2021-06-22 August Home, Inc. Door lock system with contact sensor
US11802422B2 (en) 2013-03-15 2023-10-31 August Home, Inc. Video recording triggered by a smart lock device
US9706365B2 (en) 2013-03-15 2017-07-11 August Home, Inc. BLE/WiFi bridge that detects signal strength of bluetooth LE devices at an interior of a dwelling
US11441332B2 (en) 2013-03-15 2022-09-13 August Home, Inc. Mesh of cameras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o follow a delivery agent within a dwelling
US9916746B2 (en) 2013-03-15 2018-03-13 August Home, Inc. Security system coupled to a door lock system
US9528294B2 (en) 2013-03-15 2016-12-27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a torque limitor
US9624695B1 (en) 2013-03-15 2017-04-18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WiFi bridge
US9695616B2 (en) 2013-03-15 2017-07-04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and vibration/tapping sensing device to lock or unlock a door
US11352812B2 (en) 2013-03-15 2022-06-07 August Home, Inc. Door lock system coupled to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US9818247B2 (en) 2015-06-05 2017-11-14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keypad
US9574372B2 (en) 2013-03-15 2017-02-21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that minimizes inertia applied to components
US11527121B2 (en) 2013-03-15 2022-12-13 August Home, Inc. Door lock system with contact sensor
US9447609B2 (en) 2013-03-15 2016-09-20 August Home, Inc. Mobile device that detects tappings/vibrations which are used to lock or unlock a door
US9725927B1 (en) 2014-03-12 2017-08-08 August Home, Inc. System for intelligent door knob (handle)
US11072945B2 (en) 2013-03-15 2021-07-27 August Home, Inc. Video recording triggered by a smart lock device
US10181232B2 (en) 2013-03-15 2019-01-15 August Home, Inc.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US9922481B2 (en) 2014-03-12 2018-03-20 August Home, Inc.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third party secured access to a dwelling
KR101490952B1 (ko) * 2013-12-23 2015-02-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회전체의 위치를 파악하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와이퍼 작동 장치
WO2020046914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Gentex Corporation Pulse-width modulation for clearing electro-optic device
KR20230087449A (ko) 2020-09-17 2023-06-16 아싸 아블로이 인코퍼레이티드 로크 위치를 위한 자기 센서
CN114953700A (zh) * 2021-12-06 2022-08-30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工业摄影测量的超高精度合作目标的制作方法
CN116735930B (zh) * 2023-08-15 2023-10-24 江苏华鹏智能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器辅助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84846A1 (ru) * 1976-08-03 1977-12-2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8759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положений отдельных сегментов тела человека 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JPS617003U (ja) * 1984-06-19 1986-01-16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メンブレンスイツチ構造の可変抵抗器
DE3427000A1 (de) * 1984-07-21 1986-01-30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Ueberblend-schaltungseinrichtung an elektrischen wiedergabegeraeten und ueberblendregler fuer eine derartige schaltungseinrichtung
JPH05107016A (ja) * 1991-05-17 1993-04-27 Iwatsu Electric Co Ltd 角度信号発生装置
DE4339931C1 (de) * 1993-11-24 1995-03-30 Daimler Benz Ag Positionsgeber, insbesondere für den Gangwählhebel eines Fahrzeuggetriebes
DE19649906C2 (de) * 1996-12-02 1999-05-12 Kostal Leopold Gmbh & Co Kg Sensor zur Erfassung von Drehwinkeln
DE29812976U1 (de) * 1997-07-23 1998-10-01 Steinbock Boss Gmbh Foerdertec Einrichtung zur potentiometrischen Messung der Relativstellung zweier relativ zueinander beweglicher Komponenten
DE19737063A1 (de) * 1997-08-26 1999-03-04 Bosch Gmbh Robert Drehwinkelgeber
DE19816683A1 (de) * 1998-04-15 1999-10-21 Linde Ag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der Drehstellung eines Lenkrads
DE60003329T2 (de) 1999-11-12 2004-04-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Wilmington Trommelstöcke aus flüssigkristallinem polymer
KR100810543B1 (ko) * 2000-03-29 2008-03-18 메사추세츠 인스티튜트 오브 테크놀로지 속도-적응성 및 환자-적응성 무릎 보철기
KR100403855B1 (ko) * 2001-09-15 2003-11-03 정헌술 불감대가 없는 무한 회전 전위차계
KR100431251B1 (ko) 2001-09-17 2004-05-12 정구명 건어멸치 선별장치
JP2003254115A (ja) 2002-02-26 2003-09-10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ロットル開度センサ
DE102005005752A1 (de) * 2005-02-07 2006-08-31 Bourns, Inc., Riverside Potentiometer
DE102005021890A1 (de) * 2005-05-04 2006-11-09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Bedi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swertung einer Bedienvorricht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4396A (zh) * 2014-01-08 2015-07-0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角检测装置
CN104764396B (zh) * 2014-01-08 2017-06-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角检测装置
CN105318833A (zh) * 2015-12-05 2016-02-10 重庆镭宝激光智能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机器人旋转角度检测电流反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517033A (ja) 2010-05-20
EP2115752B1 (de) 2013-02-27
WO2008090478A3 (de) 2009-02-19
US8188835B2 (en) 2012-05-29
CA2676196C (en) 2015-02-17
WO2008090478A2 (de) 2008-07-31
TW200845052A (en) 2008-11-16
KR101509264B1 (ko) 2015-04-06
CA2676196A1 (en) 2008-07-31
RU2009131701A (ru) 2011-02-27
DE102007014751A1 (de) 2008-08-07
US20090322465A1 (en) 2009-12-31
RU2469429C2 (ru) 2012-12-10
KR20090104110A (ko) 2009-10-05
JP5389667B2 (ja) 2014-01-15
ES2403035T3 (es) 2013-05-13
EP2115752A2 (de) 2009-11-11
CN101681704B (zh) 2012-07-25
TWI421884B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1704B (zh) 电位器以及用于测定部件的角位置的方法
US11346729B2 (en) High resolution pressure sensing
EP2000813A1 (en) Magnetic field sensor for measuring a direc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in a plane
Jung et al. Wearable piezoresistive strain sensor based on graphene-coated three-dimensional micro-porous PDMS sponge
CN105606019A (zh) 编码器及旋转角度位置计算方法
CN107429984A (zh) 旋转角度传感器、线性位移传感器、门装机构、及电刷
ITUB20154066A1 (it) Encoder assoluto capacitivo.
CN208751477U (zh) 一种带方向开关的精密角位移传感器
JP3941603B2 (ja) 回転型エンコーダ
CN107430954B (zh) 旋转式电子部件以及旋转编码器
TW504721B (en) Encoder with embedded signal circuitry
CN204575678U (zh) 简易室内用风向仪
CN104620087A (zh) 用于检测有故障的与温度有关的电阻传感器的多导体测量设备
CN107913066A (zh) 基于flex弯曲传感技术的人体姿态智能监测服及方法
JP2015133277A (ja) 配線構造体、電子部品ユニットおよび電気的計測デバイス
CN104764396B (zh) 旋转角检测装置
CN107430953A (zh) 旋转式电子部件以及旋转编码器
Nevrela et al. Body temperature sensor based on PEDOT: PSS
CN205070970U (zh) 一种非接触式绝对位置旋钮
JP2007071612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CN215573244U (zh) 用于油位传感器的双圆环形本体式角位移电位器
US1271221A (en) Electric switch.
Nguyen et al. Design, Fabr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Flexible Tactile Sensor for a Hand Prosthesis
TW201106238A (en) Rotation sensing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6095505U (zh) 一种转换电路及基于转换电路的压力变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