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1204B - 鼠标器 - Google Patents

鼠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1204B
CN101681204B CN200880010898.3A CN200880010898A CN101681204B CN 101681204 B CN101681204 B CN 101681204B CN 200880010898 A CN200880010898 A CN 200880010898A CN 101681204 B CN101681204 B CN 101681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genius mouse
button
groove floor
m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08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1204A (zh
Inventor
申金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800108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81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81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1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1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1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3Ergonomic shaped mouse for one hand

Abstract

提供一种鼠标器。包括一鼠标壳体,鼠标壳体由设置主按键区(3)的前部区域(7)和相对于前部区域(7)隆起的后部区域(8)组成。前部区域(7)相对于后部区域(8)形成一凹陷区。凹陷区包括一基本平坦的底表面(2)以及连接底表面(2)和后部区域(8)的过渡区域(6),并且包括左键位和右键位。设置在左键位和右键位之间的主按键区(3)设置在凹陷区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2)中。从基本平坦的底表面(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尺寸在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的长度至三个指节的长度之间选择。

Description

鼠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进步,电脑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人需要长时间的操作电脑。作为最主要的输入设备之一,对鼠标器长时间操作带来的手、腕、肩的疲劳疼痛也困扰着人们。疲劳的根源是长时间的压力和肌肉紧张,这其中一个现象导致一个重要的动作姿态:按键的手指(一般为食指和中指)需要保持在鼠标按键上方以便随时按键,但因为按键的动作只是一瞬,为了保证不在不需要的时候触发按键,两根手指一直虚悬在按键上方,整个手掌手势的保持也主要是为了保持按键手指虚悬的地位,这造成手背肌肉和前臂肌肉的长时间紧张。从鼠标的结构来看,一般的鼠标前段表面的走向都是成倾斜的直线或凸弧线下垂的,指尖相较指根处于一个更低的更接近桌面的位置,但是这一下垂的角度和弧度对手指的要求基本上需要手指是平直的,并且蜷曲手指时只能使手指实质上抬的更高,所以手指只能以基本伸直的姿态虚按在按键上方,要保持基本伸直的状态才相对省力。就是说按键的手指不仅要保持虚悬,还要保持伸直,但微微蜷曲的姿势才是手指自然的、轻松的姿势。现有的许多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鼠标,极好的追求了鼠标外形与手掌形状的贴合,使拿握鼠标的手感非常舒适,也减缓了手掌的部分疲劳,但是对于上述按键手指姿态的改善却无重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改善按键手指的姿态为目标,从而达到减缓手指虚悬和伸直的压力、缓解手掌和前臂肌肉紧张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鼠标器,包括一鼠标器壳体,所述鼠标器壳体由设置主按键区的前部区域和相对于所述前部区域隆起的后部区域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区域相对于后部区域凹陷形成一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包括一基本平坦的底表面以及连接该底表面和后部区域的过渡区域,包括左键位、右键位以及设置在左键位、右键位中间的中 间区段的所述主按键区设置在所述凹陷区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中,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前后方向的延伸尺寸在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的长度至三个指节的长度之间选择。
此处所描述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的含义包括完全平坦的底表面和略微带有一点凹弧或者极小凸弧的表面,也就是说,该基本平坦的底表面中的各点相对于鼠标器底表面的距离基本上是相等的。因为是供人手操作的器械,因为人体工程学的需要或者说为了手指的触感考虑,很难也基本上不应该把键面部分设计为完全平坦的。而“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前后方向的延伸尺寸在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的长度至三个指节的长度之间选择。”可以使得至少对应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可以在一个一定范围的、基本水平的底表面上滑动,而向后蜷曲时,也不会产生食指和/或中指的过分抬高。当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前后方向的延伸尺寸在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的长度至二个指节(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或三个指节的长度之间变化,可以使得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二指节也相应在这个平坦的底表面以上悬空进行活动,从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伸直在鼠标器壳体的表面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凹陷的程度、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延伸尺寸与所述过渡区的过渡轮廓相匹配,使得操纵主键区的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二和/或第三指节不支撑在鼠标器壳体的表面上。
相对于普通的鼠标器,本发明的方案在前部(鼠标体上表面)主要按键所在的区域产生一个整体较大大范围的凹陷,而后部高度相对没有变化,按键处于凹陷产生的凹槽的底面,从而处于一个远离指根的较低平面。此时观察鼠标左右两侧供夹持的侧壁,可分为后部相对隆起部分的侧壁、前部凹陷区的侧壁和连接凹陷区与隆起的后部的过渡部分的侧壁三部分。
在现有技术中,尤其是观察通过设置在左键位、右键位中间的中间区段和此时相应的后部区域中的最高点之间的前后向纵剖线看,鼠标的弧线通常都是正曲率的凸曲线,最低平的情况在这一段是一条零曲率的倾斜直线,而使用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案则不同,可以通过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凹陷的程度、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延伸尺寸与所述过渡区的过渡轮廓相匹配来实现不同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得操纵主键区的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二和第三指节不支撑在鼠标器壳体的表面上,而食指和/或中指的自由程度更大,从而进一步减轻了按键手指的紧张程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基 本平坦的底表面和过渡区域构成一个类凹弧下陷面。可以使得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平直延伸或者以小曲率凹弧延伸进而和凹弧形的过渡区域构成一个类凹弧下陷面。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在左键位、右键位中间的中间区段和此时相应的后部区域中的最高点的前后向纵剖线看此时是负曲率的弧线。或者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得本发明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延伸尺寸较长,而过渡区域构成一个较为陡峭的过渡曲面或者过渡斜面。
挑选左右按键间的中间位置到后部区域高点位置间的剖线轮廓来比较本发明方案和普通鼠标的不同是因为考虑到按键面积占前部鼠标体表面的绝大部分,不易区分哪部分弧线是鼠标外壳造成的哪部分弧线是按键盖板造成的,但左右键之间通常会保留有一小部分鼠标壳体的骨架,并且安置滚轮结构,而且是鼠标体左右方向的中心,应该能代表鼠标体外壳的形状和走势。相对于现有鼠标器在按键上作的凹坑范围小程度低,不能改变键面已凸弧倾斜上升的事实,本发明整体的键区的下陷可达到普通鼠标不能达到的效果。
优选所述凹陷区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的各点到所述鼠标体底表面的距离基本相等,推荐厚度基本在一指的宽度之下。这样按键表面、滚轮或它的同功能替代结构会显得更低和更接近桌面、更接近水平走向。
本发明中前部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鼠标器的前部区域具有整体的较大范围的以较大幅度下陷的凹陷区,使得设置在凹陷区中的按键处于一个远离指根的较低平面。因为按键手指的指尖所触及的键面处的变化,按键手指指尖所处位置会相对后移,此时由于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前后方向的延伸尺寸在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的长度至三个指节的长度之间选择,因此按键手指在凹陷区的底表面中可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更自由更大幅度的屈伸,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按键手指的紧张程度。而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鼠标器而言,鼠标器壳体的后部区域仍保持正常的形状和高度,供正常支撑手掌的按压和持握并提供鼠标器元器件的内部容纳空间。鼠标体后部较高的高度可以为薄的前端结构带来强度的支撑;也可以容纳尺寸较大的零件,减少零件微缩化会带来的成本提升;还可以为手掌提供不错的持握手感。
在现有技术中,以鼠标正置于操作者面前的桌面上时为例,在通常的鼠标器中的主要负责按键操作的食指和中指指尖距离桌面的距离一般会高于一指的厚度;与鼠标器壳体的轮廓走向相应的按键的走向一般是前端较低而在靠近鼠标体中部过程中升高,按键所在前部区域中的鼠标体上表面前后走向弧线为正曲率弧线或直线;左右侧夹持鼠标的大小拇指和无名指着力点在鼠 标体上表面向下弯折后的侧立壁上。由此,因为人手指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蜷曲动作,按键手指要蜷曲只能沿鼠标器表面向后、向上移动指尖达成,所以手指蜷曲时需要指根上仰的角度更大;夹持手指指尖所处的位置一定比按键手指的指尖低,因为那些位置是由按键平面在左右两侧边沿处下沉产生的。即负责从左右侧夹持鼠标的大小拇指和无名指的着力点所形成的平面远低于负责按键的手指指尖所在的平面,从而需要按键手指相对于其他手指在指根处抬起更高的角度,并且蜷曲手指会使这个状态更严重。相对于五指所构成的手掌整体来说,长时间维持一部分手指相对于另一部分手指高昂着的姿势造成了手掌的疲劳。
通过使按键所在的平面被降低(接近于低端/前端的高度),按键手指的指尖与夹持手指的力点平面更接近(在按键面向下移动贴近桌面时夹持手指因为首先触及桌面而不能继续向下了),减少手指间相对抬起的角度。整个按键所在段尽量是接近水平的,从而保证凹陷让出足够的空间范围,也使按键手指指尖向后移动手指蜷曲时指根相对其它手指的指根昂起的幅度需求减小,从而给予按键手指屈伸的自由和屈伸的空间。为了追求此处所述的两个优点而产生的两个设计原则是:一是按键位置的鼠标体段高度尽量低,从而降低按键手指相对于其它手指抬起的高度;二是在这个凹坑低端(前端)的接近水平的范围尽量大,并且容纳按键面积的全部或者大部分,从而给予按键手指尽量大的屈伸的自由和屈伸的空间。并且避免或尽量减少处于低端的按键区段之后的鼠标体较高区段对按键手指指尖之后关节和指节的阻挡,保证按键手指的屈伸自由。但在按键位置的鼠标体段高度降低,到它的厚度小于半指厚时,会给需要在它的侧面夹持的夹持手指造成困难。
在本发明中,为了夹持方便,尤其是为了在尽量减薄按键区段的鼠标体厚度后夹持的方便,在所述凹陷区基本平坦的底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超出所述底表面向上延伸出的相对于凹陷面明显凸起的侧壁,所述夹持手指可夹持在所述凸起的侧壁上而不必追逐已经接近桌面的、很难于夹持的原来的侧壁部分。此时夹持手指的力点已经相对于原来的按键面提高,从而在不牺牲对鼠标的控制力的情况下减低了按键手指相对于其他手指抬起的角度。此时的鼠标体前部形状是一个明显的簸箕状凹槽结构。使所述凹陷区的左右侧壁相对于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向上延伸的程度和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凹陷的程度相互匹配,可使得操纵主键区的食指和/或中指所处的所述凹陷区的底表面可与夹持手指在鼠标器壳体的左右侧壁上的着力点处于同一平面。从而进一步降低因按键手指相对于其它手指抬高而带来的疲劳。凹陷区凸起的左 右侧壁的形成可以确保在形成凹陷区的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的同时还能便于夹持该鼠标器,并不排除凸起侧壁的高度高于鼠标体后部隆起部分的高点的情况。在使用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案后,按键手指的指尖不仅高度会降低,左右两侧的侧壁所保留的部分会有助于推、拨和拿起鼠标并且不会影响键面的高度。
考虑到五指的长度不同,其中中指最长,为了减小按键手指抬起的角度一是降低按键处的厚度,一是减小他们与负责从侧面夹持鼠标的手指的高度差。据此,在保证结构强度并且技术可实现的前提下,按键处的厚度越薄越好,但是当厚度小于半个指宽后就不利于手指在侧面将它拾起夹离桌面了,所以相对凹陷区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向上延伸的优选为薄片状的侧壁会有助于夹持鼠标的操作;当按键处的厚度高于半个指宽比较容易被夹起,没有侧壁会使无名指指尖所处的位置比按键平面低,中指指尖相对于无名指指尖至少要抬起半指的高度,所以向上的薄的侧壁会有助于提高夹持手指的着力点位置从而减少按键手指抬起的程度;因为五指的长短和所处位置不同,要拿起一个像是长方体盒子的鼠标需要各手指去配合它的外形,施力位置和施力方向都不一定完美、合适,在保持鼠标姿势的同时可能承受了倾斜和扭转的力,为了便于手指用力常在鼠标器上设计一些凸起和凹坑,被称为“人体工程学设计”,因为无名指和中指长度相近,施力点也在中指尖旁边,如果鼠标体这里厚度太薄,其上设计的凸起和凹坑相对指尖的尺寸显得过于细小,无疑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向上的侧壁会有助于对鼠标器作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侧壁处设置凸起和凹坑,使夹持更舒适、更省力。
优选所述薄片的厚度设计为仅需要满足其夹持功能,从而在凸起的侧壁限制的凹陷区范围内有尽量大的空间供手指活动,处在大拇指和食指及中指和无名指指缝间的侧壁结构尽量减少对手的不利影响。
因而,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凹陷区凹陷到尽可能接近鼠标器的底面,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距所述鼠标器的底表面的距离小到仅为设置按键所必须的距离。在该方案中,这种前端超薄设置和左右侧壁设置的结合能进一步实现使五指尖基本同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目的,并且感觉不到超薄的键面和侧壁的存在。一方面,食指和/或中指的指尖所在的平面进一步降低,而侧壁也能进一步提高夹持手指的着力点,从而实现五指尖接近于同处于桌面这一平面上的状态;另一方面侧壁的存在克服了超薄鼠标器不容易拿握的缺点,而薄片状的处在指缝间的侧壁会将对手的影响降到最低,在不需要动作时好像 不存在。但按键在用户需要的时候仍然是处在按键手指下方的,因为可以轻易的拨动、拿起鼠标到需要的位置而基本感觉不到鼠标器在指缝间、指尖下的存在。整个过程像是空手置在桌面上操作安置在桌面上的按键,在实现鼠标器功能的同时将它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另外,考虑了下述的另外情形:相对于五指的长短,大拇指的长度明显短于食指,在夹持时所持握的位置也比较靠后。因此,在不追求鼠标器同时适合于左右手使用并且按键区下陷的面积较小时,过渡段的侧壁可以满足大拇指的夹持需求。此时,可以出现在凹陷区一侧的侧壁向前方延伸的长度很短甚至没有而另一侧(无名指一侧)有较明显延伸的侧壁甚至较长侧壁的情况。即设置在凹陷区段的凸起侧壁的前后延伸长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会不同,可能会出现左右长度不对称的情况,其设计原则推荐其前后延伸长度仅满足夹持手指的需要(满足夹持的需要和作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需要),从而在远端为更长的按键手指保留更多的空间。另外,在按键段厚度仍然较大时,若凹陷段并不突出的侧壁结构已经能完成它的功用,可能出现两侧都没有明显侧壁的情况。即在鼠标器已经能满足夹持需要的情况下,凹陷区段的凸起侧壁可能是并不明显的或者是没有的,尤其是有较长、较缓和的过渡段侧壁供夹持的时候。此时的鼠标器前部的外形像前薄后高的铲状。
对于有些人习惯于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同时操作左键、滚轮和右键的情况,在凹陷区的左右侧壁明显突起的情况下,可能会感觉簸箕形的凹槽对三指同时操作在空间上有限制,显得紧凑。但若使用三指操作按键,夹持手指是大拇指和小拇指,它们本身更短小。以右手为例说明,小拇指替代无名指的夹持动作,它本身更短小在自然手势时的位置也更低,所以小拇指需要的右边沿的侧壁向前延伸的长度可以更短而高度也可以更低一些,这样前端敞开的空间就更大更多一些,三个手指也可以比较自由。或者凹陷区的厚度比较大,再配合过渡段的侧壁已经可以满足夹持的需求,那么凹陷区就不需要明显的凸起的侧壁了,这样在前端的凹陷区的空间也是敞开的。因此,鼠标器最前缘无侧壁的设计方案可很好的解决习惯于用三根手指操作鼠标器的用户的情况。
进一步地,以右手操作为例,考虑到中指比食指更长一些,为了使它们更舒适可以设计使它们有不同的键面高度,食指下的左键处更高更厚一些而中指下的右键处更低更薄一些,这样无疑会使手的姿势更舒服。为此可以采用的方案有:使下陷的键面区域呈左高右低的倾斜走势或者呈左高右低的阶 梯走势,使得基本平坦的底表面设计为一对应于食指和中指的不同长度的表面。但考虑到生产的工艺问题也可以使用左右走势平缓的键区结构而使用本身带有不同深度凹槽的按键盖板,左键盖板上有很浅的凹槽或者没有凹槽,右键盖板上有较深的对应手指的凹槽。当然,做所有这些设计时更薄一些的右键处面临的是生产工艺所能达到的最薄的结构极限,而左键处要比它厚一些。
这种使按键面倾斜的方案也是现有鼠标在作对应单手使用的设计时通常会采用的方案。此外还有使鼠标体扭转的设计等等。
进一步地,因为手指在凹陷区内的活动范围更大了更灵活了,在整个凹陷区内部可以安置更多的按键,手指在不同的屈伸位置可以按不同的键,比如,将左键和右键都分成前后纵列的两个或更多按键;将滚轮与中键的组合结构排列为前滚轮后中键的纵列;甚至在凹陷区的后沿的过渡区的倾斜表面上设置不常使用的按键。这是本发明的鼠标结构的多键方案,因为是用指尖点击并且可以灵活屈伸手指,凹陷区底面可以容纳的按键远多于左、中、右三个,并且按键盖板有足够指尖使用的面积可以方便点按而不互相影响。
为了降低按键平面的高度,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使用常规的零件可以减少成本开支,在减薄效果方面,按键、微动开关、电路板需要的高度并不很多,最主要的高度由滚轮和中键带来,滚轮的直径一般比较大,而中键的微动开关经常是安排在滚轮轴的下边,进一步提高了滚轮的高度。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将中键和滚轮分离,进一步下挖滚轮位置在电路板上的切口使滚轮轴接近电路板平面,适当减小滚轮直径;使用光学定位原理的小直径滚轮或轨迹球;或者采用更薄的替代结构比如“触摸式滚轮”技术来代替滚轮的作用。为进一步的减薄,可以使用便携电子设备所采用的薄型按键,用触摸结构代替滚轮,而其它的比如体积较大的电子元件和光学定位器件以及主电路板等等完全可以放在宽大的鼠标体后段而不用考虑会带来成本增加的变化。
在已有的鼠标产品中,薄结构的鼠标器按键部分的厚度不高于15毫米,而标准鼠标的按键尾端高度不低于30毫米,所以在鼠标体前端将按键面下陷形成低键面凹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是会有效果的。已有薄结构的鼠标多追求便携,整体都很薄很小,所以使用感受并不很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等轴测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与传统结构的效果比较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立体图。
图7a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的鼠标的抽象立体图,其中按键处于一个倾斜上升的面上;图7b是现有技术中的平板状的鼠标的抽象立体图。
图8a是本发明鼠标产品的抽象图,其中在凹陷的基本平坦的表面两侧没有设置明显凸起的侧壁,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鼠标产品的抽象图,其中,在凹陷的基本平坦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明显凸起的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轴测立体视图和俯视图。在图1和图2中可见:一鼠标器壳体,所述鼠标器壳体由设置主按键区的前部区域和相对于所述前部区域7隆起的后部区域8构成,所述前部区域7相对于后部区域8凹陷形成一凹陷区,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该凹陷区形成簸箕型凹陷结构。所述簸箕型凹陷结构包括一基本平坦的底表面2以及连接该底表面2和后部区域的过渡区域6以及侧壁1,包括左键位、右键位以及设置在左键位、右键位中间的设置滚轮4和中键5的中间区段的所述主按键区3设置在所述凹陷区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2中,所述基本平坦的底表面2前后方向的延伸尺寸在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的长度至三个指节的长度之间选择。在该实施例中,按键和滚轮布置在鼠标体前端下陷形成的簸箕型凹槽结构的底部,其左右两侧保留有部分相对基本平坦的底表面明显凸起的侧壁1以保证持握的方便,后部区域8仍保留正常的形状和厚度,来给予手掌支撑并安置鼠标器中大部分的电子元件。在前部凹槽结构由三部分薄片组成时,后部隆起部分对它们的连接使它们形成一个象槽钢的整体,从而有很好的强度。在按键平面上滚轮4和中键5被拆分以减低高度。在持握鼠标时,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夹持从后部区域8起到过渡段6到凹陷区域的鼠标侧壁的左 右外侧;手掌在后部隆起的上方,会因为隆起部的大小呈支撑或悬空状态;负责操作按键的食指和中指越过隆起部分在前部以指尖操作安置在底面的主要按键。因为凹槽的存在,手指在其中获得更大的空间,可以灵活运动和弯曲,指尖可以在前后方向触及更大的范围,所以操作安置在滚轮后面的中键时也不会觉得不方便。按键处的厚度越薄越好,但是当厚度小于半个指宽后就不利于手指在侧面将它拾起夹离桌面了,所以向上相对凹陷区的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延伸的优选为薄片状的侧壁会有助于夹持鼠标的操作
在图3中显示了使用本发明与传统鼠标结构时按键手指的活动空间和姿势对比。其中标号9所指示的虚线是穿过凹陷区中心的表面线,代表了手指可触摸的范围底限,手指在它所限定的范围内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可以屈伸操作滚轮并操作安置在滚轮后侧的中键,并且手指的第二、第三指节也不会在活动时受到阻挡;标号10所指示的虚线是传统鼠标会采用的表面线,手指在其上被其所承托,无法进一步自由弯曲,弯曲只能顺其表面拉高指尖,致使手指抬的更高;两者之间的实线是本方案的实体的在侧视图的投影,在此例中是凹陷段和过渡段的侧壁的弧顶高线,可以看到它们给大拇指的夹持提供了足够的操作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展示了采用新兴的“触摸式滚轮”技术时的产品外形。因为“触摸式滚轮”其实并没有“轮”的结构,本身是靠人体触摸造成的电容感应等原理定位的,仅是因为实现了滚轮的功能而被习惯性的称为“轮”,所以其结构更为扁平,按键平面的高度可以降的更低,并且不用分离滚动结构与中键。图中在鼠标左键2、右键3之间的是采用触摸感应定位技术的触摸式滚轮8,其上的方向图标表示它能同时提供前后和左右四个方向的“滚动”信号。
在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在凹陷区中的底表面中的键面使用了便携音乐播放设备所采用的一种“触控轮12”结构。图中五个图标处包括中间的圆形部分都可以被按下,因而包含有五个小按键。而在中心圆外的大环其实是一个触摸感应元件,可以感应出手指是在作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滑动,从而给出方向信号。因其以小巧的体积提供了五键加滚轮的功能,被许多便携设备包括音乐播放器和移动电话采用,而这些设备的厚度通常只有10mm左右。所以此处用以说明本发明适合支持多个小按键的特点和适合在按键外留置非按键的实体表面供操作手指临时支撑的特点。因为本发明的方案会给手指留下屈伸活动的空间,并且对按键的操作以指尖进行,所以较小的按键面积就 可以满足需要,而在相邻放置多个小面积按键时也不易产生误按现象。同理,在安置足够使用数量的按键之后,可以节省出一些非按键的空间供操作手指作临时支撑用。因为指尖可轻松控制的范围很大,尤其在有目的的设计中增加非按键的实体部分的比例后,指尖可以触及鼠标前部非按键的实体部分并停靠休息,在长时间的操作中可在操作间歇使按键手指得到支持,缓解虚悬手指的疲劳。
此例采用便携音乐设备的“触控轮”结构作按键区的全部内容仅为作说明,并不代表一定会以一样的按键外形和键面图案制作真实的鼠标产品。
在图6所示的第四实施例展示的是凹陷区没有明显的超出其底表面延伸的侧壁的情况。按键段厚度较大,过渡段与凹陷段的底表面的连接比较平缓,从而它们的侧壁可以被手指较方便的夹起。此时底表面2前后延伸的程度可以较小一些并且该底表面凹陷的程度也可以较第一实施例小一些。
凹陷段和过渡段也为手指的活动屈伸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考虑到人手各指长短的情况,除非无名指可触摸处的侧壁高度已经可供方便持握,否则此种设计更适合仅用大拇指和小拇指夹持鼠标器而用其余三根手指操作按键的情况。人的手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侧壁太薄不易夹持时会不自觉地选择较厚的可控制的地方拿握鼠标。所以若前段厚度不方便无名指持握,夹持手指会自然后移寻找可以持握的地方,从而使食指和中指可控制的范围后移,如果按键较远而较小,就会造成不方便。
图7、8是现有鼠标和本发明所说的鼠标抽象后的示意图,以凸显它们主要的不同。所有图都是将鼠标体抽象为直线和平板组成的立体图形,忽略了对应单手使用造成的扭转和倾斜等特征,也忽略了对应人体工程学为了触感的舒适造成的细部的弧线和凹坑、凸起。仅用示意的左、中、右三键的投影表示按键所处的位置。
图7所示的是现有鼠标产品的抽象图。其中图7a是大多数的鼠标的外形,按键处于一个倾斜上升的面上;图7b是一些追求便携性的样子接近平板状的鼠标的外形,整体厚度比较薄,也比较平,按键在一个基本水平的平面上。
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方案鼠标产品的抽象图。其中图8a是凹陷段没有明显凸起的侧壁的情况,供夹持的例壁主要依赖于凹陷段本身的厚度提供和 过渡段的侧壁提供。与图7a相比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下陷弯折使按键所在的表面更低更平,而过渡段也有大块的材料被挖除。图7b是本发明推荐的典型结构,凹陷段有明显凸起的侧壁、前部呈簸箕型凹槽状的鼠标器,在两侧凸起的侧壁的辅助下,按键段可以更低更平更薄,凹陷段可以有更多空间。因为抽象时忽略了左右手的设计,所以没有刻意提供凹陷段左右两侧凸起的侧壁延伸的长短不同的情况。
参考标号列表
1.凹槽侧壁        2.底表面
3.主按键区        4.鼠标滚轮
5.鼠标中键        6.过渡区域
7.前部区域        8.后部区域
9.本鼠标脊线      10.传统鼠标脊线
11.触摸式滚轮     12.触控轮

Claims (12)

1.一种鼠标器,包括一鼠标器壳体,所述鼠标器壳体由设置主按键区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区域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一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包括一凹槽底面以及连接该底面和后部区域的过渡区域,主按键区前端部分或全部主按键区处于凹陷产生的所述凹槽底面,处于前部的凹陷区的凹槽的左右两侧中之一侧或者两侧均设置有超出所述凹槽底面向上延伸出的侧壁,夹持手指可夹持在所述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的所述凹槽底面与所述过渡区域构成一个类凹弧下陷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所述凹陷产生的所述凹槽底面应设计得尽量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所述凹槽底面凹陷的程度和所述凹陷区的左右侧壁相对于所述凹槽底面向上延伸的程度相互匹配,使得操纵主键区的食指和/或中指所处的所述凹陷区的所述凹槽底面可与夹持手指在鼠标器壳体的左右侧壁上的着力点处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所述凹槽底面为完全平坦的底表面或者为小凸弧或者小凹弧的底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前后方向的延伸尺寸在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一指节的长度至三个指节的长度之间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凹陷的程度、所述凹槽底面在前后方向上的延伸尺寸与所述过渡区的过渡轮廓相匹配,使得操纵主键区的食指和/或中指的第二和/或第三指节不支撑在鼠标器壳体的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各点到所述鼠标器的底表面的距离相等,在一根手指宽度之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壁设计为薄片状,所述薄片的厚度设计为仅需要满足其夹持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设计为一对应于食指和中指的不同长度的而在左右方向倾斜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距所述鼠标器的底表面的距离小到仅为设置按键所必须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主按键区的左键位和右键位中间的中间区段中可设置一中键和/或滚轮或仅保留为一空白区。
CN200880010898.3A 2007-03-29 2008-03-11 鼠标器 Active CN101681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80010898.3A CN101681204B (zh) 2007-03-29 2008-03-11 鼠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20141227 CN201035539Y (zh) 2007-03-29 2007-03-29 簸箕型鼠标结构
CN200720141227.3 2007-03-29
PCT/CN2008/000485 WO2008119236A1 (fr) 2007-03-29 2008-03-11 Dispositif du type souris
CN200880010898.3A CN101681204B (zh) 2007-03-29 2008-03-11 鼠标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1204A CN101681204A (zh) 2010-03-24
CN101681204B true CN101681204B (zh) 2011-06-22

Family

ID=391964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201412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5539Y (zh) 2007-03-29 2007-03-29 簸箕型鼠标结构
CN200880010898.3A Active CN101681204B (zh) 2007-03-29 2008-03-11 鼠标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201412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5539Y (zh) 2007-03-29 2007-03-29 簸箕型鼠标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1035539Y (zh)
WO (1) WO2008119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5539Y (zh) * 2007-03-29 2008-03-12 申金坡 簸箕型鼠标结构
CN102432865B (zh) * 2011-08-09 2013-05-22 苏州大学 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
CN104978053A (zh) * 2014-12-02 2015-10-14 肖哲西 一种防鼠标手的鼠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609Y (zh) * 1999-02-10 2000-05-10 杨朝杰 具有后置式按键的微型鼠标器
CN2422678Y (zh) * 2000-04-26 2001-03-07 江明珞 一种鼠标
CN2746448Y (zh) * 2004-11-05 2005-12-14 艾芮克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鼠标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5539Y (zh) * 2007-03-29 2008-03-12 申金坡 簸箕型鼠标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609Y (zh) * 1999-02-10 2000-05-10 杨朝杰 具有后置式按键的微型鼠标器
CN2422678Y (zh) * 2000-04-26 2001-03-07 江明珞 一种鼠标
CN2746448Y (zh) * 2004-11-05 2005-12-14 艾芮克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鼠标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1-65758A 1999.03.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19236A1 (fr) 2008-10-09
CN101681204A (zh) 2010-03-24
CN201035539Y (zh)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1817B (zh) 电脑鼠标周边装置
CN107479775A (zh) 电容式手指导航模组
KR20080008369A (ko) 인간 공학적 키보드 장치
CN101952791A (zh) 附多功能程控按钮的人体工学鼠标
KR20080038247A (ko) 유저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1681204B (zh) 鼠标器
CN201383127Y (zh) 右键触摸两用鼠标
US20190317619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CN100368972C (zh) 支持双面操作的触控板
JP3808000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ノートパソコン
CN201319221Y (zh) 一种电子阅读器
CN201788482U (zh) Fpc触摸鼠标
CN108334207A (zh) 一种摇杆键盘
CN207337355U (zh) 便于游戏的手机或手持移动设备
CN103297023A (zh) 一种多方向触控按键
CN107479722A (zh) 一种鼠标键盘及鼠标键盘控制方法
CN204155221U (zh) 一种电容触控式指点杆
US20040008184A1 (en) Ergonomic electronic input device
CN211123975U (zh) 一种电脑键盘按键及电脑键盘
CN107291264A (zh) 便于游戏的手机或手持移动设备
US20110095981A1 (en) Miniature input apparatus
CN202502487U (zh) 用于计算机的多功能触控装置
CN201655601U (zh) 低噪音按键及键盘
KR101194930B1 (ko) 인체공학적 키보드 또는 노트북
CN213365477U (zh) 一种智能数位绘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7201412273 20070329 CN

Number: 12

Volume: 26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7201412273 20070329 CN

Number: 12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6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FROM: NONE TO: 2007201412273;20070329;C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96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Xisanqi Xiang District East Building 7, unit 2, room 101

Patentee after: Shen Jinpo

Address before: 073007 North Pang village, Hebei, Dingzhou

Patentee before: Shen Jinpo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