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128B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128B
CN101674128B CN2008101198512A CN200810119851A CN101674128B CN 101674128 B CN101674128 B CN 101674128B CN 2008101198512 A CN2008101198512 A CN 2008101198512A CN 200810119851 A CN200810119851 A CN 200810119851A CN 101674128 B CN101674128 B CN 101674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ynchronous
uplink
unit
target terminal
unus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98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4128A (zh
Inventor
贾民丽
李晓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8101198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4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74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4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出目标终端处于上行失步状态且网络侧存在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发起上行同步过程;当确定该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先设置处理措施,以保证与该目的终端之间正常通信。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提供实现上述的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上行同步完成确认的接收设定一个时间期限,在到达该时间期限时,如果还没接收到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则可以认为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于是可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出现由于不了解上行同步情况而持续等待,进而影响网络侧和终端侧正常通信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上行同步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了两种技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其中:HSDPA技术是第三代合作伙伴第5版(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Release5,3GPP R5)提出一种增强方案,同时适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系统。HSDPA的主要目标是对分组数据业务提供高速支持,因此其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较高,而且需要获得较低的时间延迟和较高的系统吞吐量和有力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而HSUPA技术是第三代合作伙伴第7版(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Release7,3GPP R7)提出的一种上行增强方案。
HSDPA技术和HSUPA技术最初主要用于CELL_DCH状态下的下行和上行数据传输增强,然而,目前的HSPA+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提高CELL_FACH状态下的上行数据传输峰值速率,减低控制面和用户面延时以及降低到达CELL_DCH的迁移时间,提出在CELL_FACH状态使用HSDPA和HSUPA技术,并称具有这种特性的CELL_FACH状态为增强CELL_FACH状态。
在CELL_FACH下行增强中提出采用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FACH)代替前向接入信道(Forward AccessChannel,FACH)发送下行数据,以提高CELL_FACH状态下的下行数据峰值速率,而且,目前低码片速率时分双工(LCR TDD)就增强CELL_FACH状态下的特征已经能达成的一致意见为:对于增强CELL_FACH状态下具有专用终端标识信息即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HS-DSCH RadioNetwork TemporaryIdentity,H-RNTI)的终端,需要通过HS-DSCH的共享信息信道(Shared Information Channel for HS-DSCH,HS-SICH)发送信道质量测量和数据解码情况的反馈信息给基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CELL_FACH上行增强中提出引入增强专用通道(E-DCH)传输上行数据,以提高CELL_FACH状态的上行数据峰值速率。并且,为了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CELL_FACH增强状态允许不持续地保持上行同步,及允许在长时间无数据发送时上行失步,当有上行数据或上行反馈如E-DCH随机接入上行控制信道(E-DCH Random access Uplink Channel,E-RUCCH)、E-DCH物理上行信道(E-DCH Physical Uplink Channel,E-PUCH)和HS-SICH需要传输时,必须保证终端处于上行同步状态,否则基站可能无法正确收到终端的数据或反馈,从而导致由于不必要的重传而浪费系统资源。
目前在HSPA+的研究中,已经有人提出适用于增强CELL_FACH状态的一种Node B建立上行同步的方法,用于Node B在检测判断UE处于上行失步且Node B有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建立上行同步。在该方法中,Node B通过物理信道携带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命令通知终端建立上行同步,该物理信道可以为HS-DSCH的共享控制信道(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SCCH)或E-DCH绝对许可信道(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E-AGCH),该终端在收到该同步通知后发起上行同步,上行同步建立完成后通过上行随机接入信道(例如E-RUCCH)向Node B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令,完成整个上行同步的建立。然后,Node B恢复下行调度和发送下行数据,整个上行同步建立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Node B侧检测到终端处于上行失步状态,并且Node B有下行数据发送时,暂停对下行的调度,发起上行同步过程: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
步骤S102、UE接收建立上行同步的指示后触发上行同步建立过程,即:UE发送上行同步SYNC_UL码。
步骤S103、Node B通过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ast Physical AccessChannel,FPACH)发送响应信息。
步骤S104、UE接收该响应信息,并在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步骤S105、Node B接收到该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进行下行调度和数据传输。
然而,在上述上行同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异常情况,导致不能完成上行同步:
1、承载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下行控制信道丢失或者目标UE对其解码不正确;
2、上行同步过程不成功,例如由于多个UE所选择的SYNC_UL码发生碰撞,或者FPACH传输过程中丢失等导致目标UE接收不到FPACH应答;
3、承载上行同步完成确认的上行控制信道丢失或者Node B对其解码不正确等。
如果上述异常情况出现,则会导致Node B不能正确接收上行同步完成确认,进一步的导致长时间不能进行数据发送,甚至可能会在一定延时后该数据包被丢弃,影响Node B和UE之间的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上行同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而导致上行同步失败,从而导致长时间不能进行数据发送,进而影响数据的正常传输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出目标终端处于上行失步状态且网络侧存在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发起上行同步过程;
当确定该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先设置处理措施,以保证与该目的终端之间正常通信。
优选的,按照以下步骤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在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后的第一预定时间内未正确收到该目标终端发送的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
记录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发送次数;
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优选的,所述预先设置处理措施为以下几种措施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清空网络侧缓存器中该目标终端的数据;
释放该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启动Iub接口流量控制过程;
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上行同步失败指示和/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
优选的,所述启动Iub接口流量过程中,在进行流量控制的控制帧上携带有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
优选的,所述上行同步失败指示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承载在用户面的帧协议FP帧上,该FP帧上携带有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该FP帧为数据帧或控制帧。
优选的,所述终端身份标识包括增强专用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起上行同步过程而发送的上行同步建立通知;
在确定所述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时,执行预设异常处理措施,以保证与该目的终端之间正常通信。
优选的,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包括:
目标终端在发送上行同步码后如果未收到该上行同步码的响应信息,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码;
记录所述上行同步码的发送次数;
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优选的,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还包括:
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未能正确收到网络侧的下行调度命令时,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的发送次数;
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三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优选的,所述异常处理措施包括:
向高层汇报无线链路失败,触发小区重选过程;
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发送小区更新消息,该更新消息携带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信息。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交互单元,用于与终端侧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目标终端处于上行失步状态且网络侧存在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指示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发送发起上行同步过程;
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第一信息交互单元信息交互情况,确定上行同步过程是否出现异常;
第一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用于在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设的异常处理措施。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是否在向目标终端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后的第一预定时间内,正确收到该目标终端的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未能在该第一预定时间内正确收到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发送次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预设的异常处理措施为以下几种措施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清空网络侧缓存器中该目标终端的数据;
释放该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启动Iub接口流量控制过程;
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上行同步失败指示和/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启动Iub接口流量过程中,在进行流量控制的控制帧上携带由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上行同步失败指示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承载在用户面的帧协议FP帧上,该FP帧上携带有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该FP帧为数据帧或控制帧。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终端身份标识包括增强专用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基站设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信息交互单元,用于与网络侧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的信息交互情况,确定与网络侧进行的上行同步过程是否出现异常;
第二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设异常处理措施。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响应网络侧的上行同步建立通知而发送上行同步码后,是否收到针对该上行同步码的响应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未正确收到该响应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码;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码的发送次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响应网络侧的上行同步建
立通知而发送上行同步码后正确收到响应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
元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内,是否收到下行调度命令;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未收到该下行调度命令时,指示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第三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的发送次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三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异常处理措施为:向高层汇报无线链路失败,触发小区重选过程;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发送小区更新消息,该更新消息携带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信息。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用户设备。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上行同步完成确认的接收设定一个时间期限,在到达该时间期限时,如果还没接收到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则可以认为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于是可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由于不了解上行同步建立情况而持续等待,进而导致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无法及时发送甚至导致一定时间后该数据被丢弃的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上行同步过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对上行同步过程中进行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执行异常处理措施,避免数据时延过大或数据丢失的情况的出现。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维护UE级别的保护定时器T_protect和保护计数器N_protect,T_protect取值O-T1_max之间,T1_max为预先设置的最大时间值,N_protect为O-Nmax,N_max为预先设置的最大计数值。
当基站检测出目标UE处于上行失步状态且网络侧存在下行数据需要发送给该目标UE时,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S201、初始化N_protect,N_protect=0。
步骤S202、向目标UE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启动T_protect。
步骤S203、设置N_protect=N_protect+1。
步骤S204、判断在T1_max时间内是否接收到该目标UE反馈的上行同步完成确认,若是,进入步骤S205;否则,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5、停止T_protect和N_protect,进行下行调度和数据发送,结束。
步骤S206、判断是否N_protect=N_max,若是,进入步骤207;否则,返回步骤S202。
步骤S207、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执行预先设置处理措施,结束。
当N_protect等于N_max时,可以认为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即:承载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下行控制信息丢失,或者,该目标UE对该下行控制信息解码不正确,或者,由于多个UE所选择的SYNC_UL码发送冲突而导致目标UE接收不到FPACH应答,或者,承载上行同步完成确认的上行控制信道丢失或者Node B对其解码不正确等。
于是为了避免由于上述异常而导致网络侧长时间不能进行数据发送,甚至可能会在一定延时后该数据包被丢弃,从而影响Node B和UE之间的正常通信。
执行预先设置的处理措施,包括为以下几种措施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1、清空Node B缓存器中针对该目标UE的数据。
2、释放该目标UE的上下文信息(例如上行同步信息,非连续接收DRX信息等)。
3、启动Iub接口流量控制过程。在该过程中进行流量控制的相应控制帧上携带有目标UE的身份标识。
4、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发送上行同步失败指示和/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该上行同步失败指示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承载在用户面的帧协议(Frame ProtoCol,FP)上,该FP帧可以是数据帧,也可以是控制帧,另外,该FP帧需要携带目标UE的身份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UE的身份标识包括增强专用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E-DCH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E-RNTI),和/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C-RNTI),和/或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HS-DSCH Radio Network Temporary,H-RNTI)。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计数方式采用累加方式进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赋予N_protect在初始化后数值等于N_max,则上述步骤S203具体内容应为:设置N_protect=N_protect-1,步骤S206中的判断内容应为:判断是否N_proteCt=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上行同步完成确认的接收设定一个时间期限,在到达该时间期限时,如果还没接收到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则重发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并为该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发送次数设定次数门限,当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发送次数到达该次数门限,则可以认为上行同步建立失败,于是可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由于不了解上行同步建立情况而持续等待,进而导致网络侧和终端侧等待时间过长而影响通信过程的正常进行,例如网络侧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无法及时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T_protect可以固定配置,也可以通过高层协议配置,可以与现有协议标准中Discard Timer相关联,例如:可以采用Discard Timer作为T_protect的数值。假设T_protect最大值为T1_max,则可以设置T1_max取值和Discard Timer取值相同,也可以设置T1_max*N_max与Discard Timer的取值相同。
上述所有实施例均是从网络侧角度描述如何避免由于上行同步过程的异常情况而导致数据传输时延过大或者数据丢失的,下面再从UE角度描述实现同样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如何实现的。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另外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中,UE预先设置有一针对上行同步码发送次数的计数器L_sync,其取值为O-L_max。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初始化L_sync,L_sync=0。
步骤S302、发送上行同步码。
UE在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后,发起上行同步建立过程,即首先发送上行同步码。
步骤S303、设置L_sync=L_sync+1。
步骤S304、判断是否正确接收网络侧的FPACH响应,若是,进入步骤S305;否则,进入步骤S306。
步骤S305、停止L_sync计数,发送是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结束。
停止L_sync计数,并通过上行控制信道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步骤S306、判断是否L_sync=L_max,若是,进入步骤S307;否则,返回步骤S302。
步骤S307、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执行异常处理措施,结束。
当L_sync=L_max时,可以认为出现了异常情况,该异常情况可能是:由于多个UE所选择的SYNC_UL码发生碰撞,导致目标UE接收不到FPACH应答或/和FPACH信息丢失等。于是,为了避免由于上述异常而导致网络侧长时间不能进行数据发送,甚至可能会在一定延时后该数据包被丢弃,从而影响Node B和UE之间的正常通信,执行异常处理措施,如下:
该UE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触发小区重选过程,然后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发送小区更新消息,其中携带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从而使得网络侧可以及时了解到上行同步失败这一事件,并可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
上述L_sync可以固定配置,也可以按照高层协议配置,也可以和物理层发送上行同步码的计数器M相关联,也可以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上行同步尝试计数器Mmax相关联,也可以同时与上述计数器M和计数器Mmax相关联。例如,假设L_sync的最大值为L_max,则可以设置L_max等于M或Mmax或M*Mmax。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计数方式采用累加方式进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赋予L_sync在初始化后数值等L_max,则上述步骤S303具体内容应为:设置L_sync=L_sync-1,步骤S306中的判断内容应为:判断是否L_sync=0。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UE维护一个定时器T_E-RUCCH和计数器R_E-RUCCH,其中,T_E-RUCCH取值O-T2_max,R_E-RUCCH取值为O-R_max。在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在T2_max内如果没有收到网络侧发送的下行调度,则可认为网络侧未能正确接收该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于是,对该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进行多次重发后,若还是没有收到网络侧发送的下行调度,则可认为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这时,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则执行预设异常处理措施。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初始化R_E-RUCCH,R_E-RUCCH=0。
步骤S402、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在发送上行同步码后正确接收网络侧的FPACH响应时,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步骤S403、设置R_E-RUCCH=R_E-RUCCH+1。
步骤S404、判断在T2_max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调度信息,若是,进入步骤S405;否则,进入步骤S406。
步骤S405、按照该调度信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数据,结束。
当在T2_max时间内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调度信息,则可说明网络侧正确接收到该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UE可以继续后续通信。
步骤S406、判断是否R_E-RUCCH=R_max,若是,进入步骤S407;否则,返回步骤S402。
步骤S407、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执行异常处理措施,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对上行同步过程进行监控,并在确定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网络侧,以便网络侧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双方通信的正常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可以任意结合,例如图2和图3所示方法可以结合应用,图2和图4所示方法可以结合应用,图3和图4所示方法也可以结合应用,图2和图3以及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结合应用。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所述T_E-RUCCH可以固定配置或按照高层协议配置,其可以与现有协议标准中已有定时器T-RUCCH相关联,也可以与CELL_FACH增强方案中的非连续接收DRX中的定时器Inactivity Timer相关联。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计数方式采用累加方式进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赋予R_E-RUCCH在初始化后数值等R_max,则上述步骤S403具体内容应为:设置R_E-RUCCH=R_E-RUCCH-1,步骤S406中的判断内容应为:判断是否R_E-RUCCH=0。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同开了实现上述部分方法流程的装置。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第一处理单元52、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53和第一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54。
其中:
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用于与终端侧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单元52,用于在目标UE处于失步状态,且网络侧存在下行数据要发送该目标UE时,发起上行同步过程,即:指示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给该目标UE,指示该目标UE发起上行同步建立过程。
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5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与UE的信息交互情况,判断目标UE发起的上行同步过程是否出现异常。
第一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54,用于在该上行不同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设的异常处理措施。
所述异常处理措施具体内容在前文方法部分已经详细描述过,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为该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5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单元631、第一处理单元632、第一记录单元633和第一确定单元634。
其中:
第一判断单元63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是否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正确收到该目标UE发送的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632,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判断单元631的判断结果,当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未能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正确收到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时,指示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
第一记录单元633,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发送次数。
第一确定单元634,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可以由保护定时器T_protect提供,第一记录单元633可以为保护计数器N_protect,该T_protect和N_protect是UE级别的。T_protect的取值为O-T1_max,N_protect的取值为O-N_max。
在第一处理单元51发起上行同步过程前,第一记录单元633即N_protect进行初始化,即将其计数值设为0。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时,所述T_protect启动计时,第一判断单元631判断所述T_protect计时为所述T1_max时,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是否接收到UE发送的上行同步完成确认。第一处理单元632获取该判断结果,并在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未能在T1_max时间内正确收到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时,指示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第一信息交互单元51每发送一次上行同步建立通知,N_protect在原计数基础上增加1。第一确定单元634获取N_protect的计数值,当该计数值等于N_max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上述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设置于网络侧,主要完成网络侧在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异常处理措施。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提供了设置于UE侧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请参考图7,该装置包括: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72和第二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73。
其中:
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用于与网络侧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7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的信息交互情况,确定与网络侧进行的上行同步过程是否出现异常。
第二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73,用于在所述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设异常处理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异常处理措施用于在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让网络侧及时了解这一事件,以便网络侧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网络侧与UE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其具体内容在前文方法部分已经详细描述过,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72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前文方法部分的描述,在此仅作简单描述。针对这两种方式,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72可以存在不同的结构形式,其中一种可能的结构方式如图8所示,包括:第二判断单元831、第二处理单元832、第二记录单元833和第二确定单元834。
其中:
第二判断单元831,用于判断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在响应网络侧的上行同步建立通知而发送上行同步码后,是否收到针对该上行同步码的响应信息(FPACH响应)。
第二处理单元832,用于当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在发送该上行同步码后未正确收到FPACH响应时,指示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码。
第二记录单元833,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码的发送次数。
第二确定单元834,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所述第二记录单元833则相当于计数器L_sync,该L_sync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方法部分的描述。
图9示出了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73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包括:第三处理单元931、第三判断单元932、第四处理单元933、第三记录单元934和第三确定单元935。
其中:
第三处理单元931,用于当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在响应网络侧的上行同步建立通知而发送上行同步码后,正确收到该FPACH响应时,指示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第三判断单元932,用于判断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内,是否收到下行调度命令。
第四处理单元933,用于在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内未收到下行调度命令时,指示第二信息交互单元71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
第三记录单元934,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的发送次数。
第三确定单元935,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三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记录单元934可以为一个计数器R_E-RUCCH,R_E-RUCCH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方法部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73还可以同时包含与上述第二判断单元831、第二处理单元832、第二记录单元833、第二确定单元834、第三处理单元931、第三判断单元932、第四处理单元933、第三记录单元934和第三确定单元935功能相类似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新的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该基站设备包含如图5所示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该用户设备包含如图7所示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工艺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消息和信号。例如,上述说明中提到过的消息、信息都可以表示为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以上任意组合。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应能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在检测出目标终端处于上行失步状态且网络侧存在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发起上行同步过程;当确定该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先设置的处理措施,以保证与该目标终端之间正常通信,所述确定该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包括:基站在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后的第一预定时间内未正确收到该目标终端发送的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基站记录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发送次数,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处理措施为以下几种措施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清空基站缓存器中该目标终端的数据;
释放该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启动lub接口流量控制过程;
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上行同步失败指示和/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l ub接口流量过程中,在进行流量控制的控制帧上携带有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同步失败指示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承载在用户面的帧协议FP帧上,该FP帧上携带有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该FP帧为数据帧或控制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身份标识包括增强专用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6.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侧发起上行同步过程而发送的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在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时,执行预设异常处理措施,以保证与该网络侧之间正常通信,所述确定该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包括:终端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未能正确收到网络侧的下行调度命令时,终端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的发送次数,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三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处理措施包括:
向高层汇报无线链路失败,触发小区重选过程;
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发送小区更新消息,该更新消息携带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信息。
8.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息交互单元,用于与终端侧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目标终端处于上行失步状态且网络侧存在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指示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发送发起上行同步过程;
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第一信息交互单元信息交互情况,确定上行同步过程是否出现异常,所述第一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是否在向目标终端发送上行同步建立通知后的第一预定时间内,正确收到该目标终端的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未能在该第一预定时间内正确收到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一信息交互单元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建立通知的发送次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第一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用于在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设的异常处理措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异常处理措施为以下几种措施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清空基站缓存器中该目标终端的数据;
释放该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启动lub接口流量控制过程;
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上行同步失败指示和/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lub接口流量过程中,在进行流量控制的控制帧上携带由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同步失败指示或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承载在用户面的帧协议FP帧上,该FP帧上携带有该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该FP帧为数据帧或控制帧。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身份标识包括增强专用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13.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8-12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
14.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信息交互单元,用于与网络侧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上行同步异常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的信息交互情况,确定与网络侧进行的上行同步过程是否出现异常,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响应网络侧的上行同步建立通知而发送上行同步码后正确收到响应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发送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内,是否收到下行调度命令,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未收到该下行调度命令时,指示所述第二信息交互单元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上行同步完成确认信息的发送次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该发送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
第二异常处理措施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行同步过程出现异常时,执行预设异常处理措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处理措施为:向高层汇报无线链路失败,触发小区重选过程;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发送小区更新消息,该更新消息携带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信息。
1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
CN2008101198512A 2008-09-12 2008-09-12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674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98512A CN101674128B (zh) 2008-09-12 2008-09-12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98512A CN101674128B (zh) 2008-09-12 2008-09-12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128A CN101674128A (zh) 2010-03-17
CN101674128B true CN101674128B (zh) 2013-04-24

Family

ID=42021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98512A Active CN101674128B (zh) 2008-09-12 2008-09-12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741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353A (zh) * 2012-06-20 2014-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5138906B (zh) * 2015-08-31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05271B (zh) * 2016-03-16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失步状态处理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656999B (zh) * 2018-10-11 2024-03-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大数据量的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2532309B (zh) * 2020-12-21 2022-07-22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适用于简易卫星物联网终端的物理层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8018100A (zh) * 2021-07-29 2024-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3102928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622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18148A (zh) * 2006-02-09 2007-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之间数据的增量同步方法
CN101064728A (zh) * 2006-04-30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的随机接入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622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18148A (zh) * 2006-02-09 2007-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之间数据的增量同步方法
CN101064728A (zh) * 2006-04-30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的随机接入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128A (zh) 201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4078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74128B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5121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 bas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US8897276B2 (en) Collision detection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197336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52352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request
KR100980919B1 (ko) 랜덤 액세스 절차의 실패를 검출하는 방법
US20160192247A1 (en) Link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EP197336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6048870A1 (en) Latency reduction for mode switch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EP2210447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radio link failure for transmission over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in a cell_fach state
CN101998469A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无线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448313A (zh) 一种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20200260A1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3098975B1 (en) Preamble sending method, power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device
US9320056B2 (en)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for “always-on” method
CN101895996B (zh) 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1076106A1 (zh) 调度信息上报的触发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25692A (zh) 用户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层复位方法及系统
CN101835269A (zh) 一种共享信道上行rrc信令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420756A (zh) 一种失步判决方法及装置
CN101478817B (zh) 在非小区_专用信道状态下建立快速上行同步的方法
CN101568176B (zh) 上行同步实现方法
CN101400151B (zh) 在非小区_专用信道状态下建立快速上行同步的方法
CN113645648B (zh) 一种异常终端设备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1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