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3191B -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3191B
CN101673191B CN200910093748XA CN200910093748A CN101673191B CN 101673191 B CN101673191 B CN 101673191B CN 200910093748X A CN200910093748X A CN 200910093748XA CN 200910093748 A CN200910093748 A CN 200910093748A CN 101673191 B CN101673191 B CN 101673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k
storage unit
array system
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37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3191A (zh
Inventor
唐鲲
杜宇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37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3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73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3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3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3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所述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所述专用磁盘组在所述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将缓存的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通过上述处理,在持续稳定地保持了存储阵列系统的性能的情况下,进一步避免了在存储阵列系统增加额外的硬件装置,节省了成本;此外,还避免了增加存储阵列系统额外的功耗,并充分利用了磁盘资源。

Description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非活动磁盘阵列(Massive Arrays of Idle Disks;以下简称:MAID)系统中,MAID系统接收到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后,需要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目标磁盘组中,并在所有待写入数据全部写入到目标磁盘组后,MAID系统再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由于MAID系统会将长期不被主机访问的磁盘设置为休眠状态,在主机向目标磁盘组写数据时,MAID系统需要首先需要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磁盘,然后再向处于活动状态的磁盘组写数据,并在写完数据后,才能够向主机返回写入数据完成通知。由于磁盘从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需要1至2分钟的启动时间,从而导致MAID系统向主机返回写入数据完成通知的时延较大。
为了缩短MAID系统向主机返回写入数据完成通知的时延,现有技术中将MAID系统中一部分磁盘空间作为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缓存待写入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部分磁盘空间不作为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缓存数据,则在该部分磁盘空间所在的磁盘在不活动期间,将与MAID系统中的其他磁盘组一样进入休眠状态。当写入数据时,MAID系统首先将数据写进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待MAID系统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磁盘进入活动状态后,再将数据由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写入MAID系统中的磁盘组。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由于将MAID系统中的一部分磁盘空间作为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保存缓冲数据,从而造成用户可用磁盘空间减少,并且,由于作为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这一部分磁盘空间必须随时准备接收写往处于休眠状态的磁盘组的数据,组成这个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磁盘不能休眠,使设置有专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磁盘组必须一直供电并处于活动状态,因此容易造成电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在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设置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从而达到节省电能、不占用用户可用磁盘空间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包括:
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专用磁盘组在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所述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为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
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将缓存的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写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
缓存模块,用于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专用磁盘组在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所述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为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
发送模块,用于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写入模块,用于将缓存模块缓存的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包括上述数据写入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通过在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设置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占用用户可用的磁盘空间以及浪费电能的缺陷,充分利用了磁盘资源,避免了占用用户的可用磁盘空间,节省了电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险箱磁盘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险箱磁盘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保险箱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作为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缓存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RAID中建立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在RAID中建立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专用磁盘组在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
优选地,上述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可以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和/或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的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其中,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包括:与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对应的空闲区域、以及与保险箱空闲区域所对应的空闲区域。
步骤102,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步骤103,将缓存的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具体地,在步骤103中,需要将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后,再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上;或者,也可以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且唤醒目标磁盘后,再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从上述处理可以看出,通过在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设置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充分利用了磁盘资源,避免了占用用户的可用磁盘空间,由于该专用磁盘组在所述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节省了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存储阵列系统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1、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磁盘因长期没有主机访问,出于节能和延长磁盘寿命的目的,存储阵列系统将这些磁盘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的休眠状态;
2、存储阵列系统中有一组专用磁盘,该专用磁盘组的目的在于在系统外部电源突然断电的情况下,MAID存储阵列系统可以将要写入磁盘组的数据写入该专用磁盘组,使数据不会由于系统的断电而无法保存,因此,在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该专用磁盘组始终不下电,并时刻处于活动状态;同时,该专用磁盘组具有一部分空闲区域。
下面,根据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MAI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全部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中;
具体地,在MAID系统中,具有专用磁盘组构建的保险箱,该保险箱磁盘组是单独供电的,且一直都处于上电状态,其作用主要是在系统外部电源突然断电的情况下,MAID存储阵列系统可以将要写入磁盘组的数据写入保险箱磁盘组,使数据不会由于系统的断电而无法保存。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险箱磁盘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斜线部分是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30,系统断电后写入的数据均会保存在该处,保险箱中的其他空间,即,无斜线部分是空闲区域32,从图3中可以看出,保险箱具有一部分空闲区域。由于保险箱的作用是保存系统的内存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在保险箱磁盘组中划分的保险箱的空间会比系统的内存要大一些,因此,保险箱余下的空间就成为了保险箱的空闲空间。在实际应用中,如果 系统设置的保险箱的空间和系统内存的大小一样,可以将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空间划分出一部分给保险箱,作为保险箱的空闲空间使用。
在MAID系统中,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由于频繁的读写,使保险箱磁盘组的寿命缩短。但是,保险箱中的空闲区域还没有使用,此时更换保险箱磁盘组会使其利用率降低,浪费了保险箱磁盘组的资源。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MAID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实现原理,发现了MAID系统的保险箱与缓冲空间在功能特征和运行时状态特征上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使用保险箱上的空闲区域作为缓冲逻辑存储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在保险箱的空闲区域中划分出一个逻辑存储单元,构建成一个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险箱磁盘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斜线部分是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40,无斜线部分是空闲区域44,竖条纹所示的部分即为缓冲逻辑存储单元42。当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42创建在保险箱上的空闲区域之后,由于保险箱的空闲区域得到了使用,可以提高保险箱磁盘组的利用率,且保险箱上空闲区域的大小完全满足大量突发数据需要写入的情况,不会出现使用物理内存作为缓冲空间时的缓冲空间不足问题。相对于使用磁盘作为缓冲空间的情况,减少了磁盘报废期到时需要更换的盘的个数,此外,由于保险箱磁盘组的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和缓冲逻辑存储单元没有重叠,因此不会加速保险箱磁盘组的报废速度,达到了充分利用磁盘资源,节约成本的目的。
由于缓冲逻辑存储单元需要不间断的供电并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它与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工作状态有极大的一致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保险箱来构造缓冲空间,可以减少额外的供电机制、并节约能耗。
步骤202,在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后,直接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具体地,对主机而言,在步骤202完成后,写操作就结束了,而对MAID系统磁盘组的实际写入还需要执行步骤203。
步骤203,将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具体地,在执行步骤203时包括下述两种情况:
1、首先将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等待磁盘被唤醒后,将数据直接写入MAID系统中目标磁盘;
2、如果写入的数据量较小,可以不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磁盘,而是将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后,再唤醒目标磁盘,并将数据写入MAID系统中目标磁盘。采用上述处理,由于节省了唤醒磁盘的次数,从而节省了能源。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保险箱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作为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缓存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保险箱磁盘组包括保险箱磁盘1、保险箱磁盘2、......、保险箱磁盘n,主机向MAID系统发送写数据的命令;MAID系统接收到命令后,为了达到快速响应主机写数据的目的,首先将数据写入保险箱磁盘组中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在数据写入保险箱磁盘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后,MAID系统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等待处于休眠状态的磁盘被唤醒并处于活动状态后,MAID系统将缓存在保险箱磁盘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写入目标磁盘组(磁盘1、磁盘2、......、磁盘n)。
通过上述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增加存储阵列系统的硬件造价成本的情况下,设置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并提高了部件在其寿命周期中的使用效率;由于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与保险箱共用供电系统,不需要对其进行单独的供电,达到了节能、节约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不会对系统的现有性能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不会使系统性能暂时性急剧下降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MAID存储阵列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方法包括:
步骤601,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将需要写入的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一部分设置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一空闲区域中,其中,该第一空闲区域为在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优选地,该空闲区域可以为与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以及保险箱空闲区域所对应的空闲区域。
具体地,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了提高保险箱中数据的安全性,保险箱磁盘组通常会和其他的磁盘组一起组成RAID来存储数据。当用户将保险箱磁盘组和其他的非保险箱磁盘组创建RAID时,在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在对应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的位置上,其他磁盘组的这段区域(即,图7中竖条纹所示的区域)也是空闲未使用的,称为空闲区域70。在保险箱磁盘组与其他磁盘组组成RAID时,组成RAID的所有磁盘组中有一部分空间72(即,图7中横条纹所示的区域)会用于存储关于RAID的相关信息。还有一部分均未使用的空间74,在上述情况下,可以将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的空闲区间也利用起来,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空间一起组成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RAID中建立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缓冲逻辑存储单元80的一部分设置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80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一空闲区域,其中,第一空闲区域为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的磁盘组中与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以及保险箱磁盘组上的保险箱空闲区域所对应的空闲区域中,即,图8的其他磁盘组中竖条纹所示的部分。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在RAID中建立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如图9所示,还可以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90的一部分设置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90的另 一部分设置于第二空闲区域,该第二空闲区域为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与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对应的空闲区域中。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90的一部分设置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90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三空闲区域,该第三空闲区域为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与保险箱空闲区域对应的空闲区域中。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90全部设置于上述第二空闲区域和/或第三空闲区域中。
步骤602,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具体地,对主机而言,在步骤602完成后,写操作就结束了,而对MAID系统磁盘组的实际写入还需要执行步骤603。
步骤603,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具体地,在执行步骤603时包括下述两种情况:
1、在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之后,首先将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在磁盘唤醒后,将数据直接写入MAID系统中的目标磁盘上;
2、如果写入的数据量较小,在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之后,可以不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磁盘,而是将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后,再唤醒目标磁盘,并将数据写入MAID系统中目标磁盘。采用上述处理,由于节省了唤醒磁盘的次数,从而节省了能源。
通过上述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增加存储阵列系统的硬件造价成本的情况下,设置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并提高了部件在其寿命周期中的使用效率;由于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与保险箱共用供电系统,不需要再增设单独的供电系统对其进行供电,达到了节能、节约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不会对系统的现有性能造成负面影响,例 如,不会使系统性能暂时性急剧下降等。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与保险箱的供电系统共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装置,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0、缓存模块120发送模块130,写入模块140。以下对上述数据存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地: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
缓存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110所接收的命令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该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上述专用磁盘组在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
发送模块130,用于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写入模块140,用于将缓存模块缓存的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在实际应用中,优选地,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可以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和/或与所述保险箱磁盘组组成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的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其中,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包括:与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对应的空闲区域、以及与保险箱空闲区域所对应的空闲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存储阵列系统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1、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磁盘因长期没有主机访问,出于节能和延长磁盘寿命的目的,存储阵列系统将这些磁盘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的休眠状态;
2、存储阵列系统中有一组专用磁盘,该专用磁盘组主要是在系统外部电源突然断电的情况下,MAID存储阵列系统可以将要写入磁盘组的数 据写入该专用磁盘组,使数据不会由于系统的断电而无法保存,因此,在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该专用磁盘组始终不下电,并时刻处于活动状态;同时,该专用磁盘组具有一部分空闲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包括以下方案:
方案1、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全部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中;具体地,在MAID系统中,具有专用磁盘组构建的保险箱,该保险箱磁盘组是单独供电的,且一直都处于上电状态,其作用主要是在系统外部电源突然断电的情况下,MAID存储阵列系统可以将要写入磁盘组的数据写入保险箱磁盘组,使数据不会由于系统的断电而无法保存。
方案2、冲逻辑存储单元的一部分设置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一空闲区域中,其中,该第一空闲区域为在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的空闲区域,优选地,该空闲区域可以为与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以及保险箱空闲区域所对应的空闲区域。
方案3、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一部分设置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空闲区域,该第二空闲区域为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与保险箱逻辑存储单元对应的空闲区域中。
方案4,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一部分设置于保险箱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三空闲区域,该第三空闲区域为与保险箱磁盘组组成RAID的磁盘组中与保险箱空闲区域对应的空闲区域中。
方案5,将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全部设置于上述第二空闲区域和/或第三空闲区域中。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写入装置还可以包括:
唤醒模块150,用于将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
具体的,在写入模块140将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上时,包括两种情况:
1、在发送模块130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之后,唤醒模块首先将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等待磁盘被唤醒模块150唤醒后,写入模块140将待写入数据直接写入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上;
2、如果写入的数据量较小,在发送模块130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之后,唤醒模块可以不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磁盘,而是由缓存模块120将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后,唤醒模块再唤醒目标磁盘,并由写入模块140将待写入数据写入MAID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上。采用上述处理,由于节省了唤醒磁盘的次数,从而节省了能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系统,该存储系统包括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数据写入装置以及存储设备,所述数据写入装置用于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存储设备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对数据写入装置进行了详细说明,相关内容可以参考上述装置是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 (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综上所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缓冲机制不需要存储阵列系统为此增加额外的硬件装置;并且在唤醒磁盘时不会造成系统的性能暂时性下降,对外显示出持续稳定的性能。由于缓冲逻辑存储单元的大小是充分的,从而避免了在磁盘造成唤醒之前缓冲空间已被用完而导致的缓冲起不到相应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冲逻辑存储单元充分利用现有的供电机制,避免了给系统增加额外的功耗,此外,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还充分利用了保险箱磁盘组的磁盘资源,节约了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所述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所述专用磁盘组在所述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所述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为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
向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将缓存的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缓存的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具体包括:
将所述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将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所述目标磁盘;或者,
在所述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且唤醒所述目标磁盘后,将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所述目标磁盘。
3.一种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写入命令;
缓存模块,用于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在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其中,所述缓冲逻辑存储单元设置于存储阵列系统的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中,所述专用磁盘组在所述存储阵列系统运行期间始终上电,并始终处于活动状态;所述专用磁盘组的空闲区域为保险箱磁盘组中保险箱的空闲区域;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主机发送写入数据完成通知;
写入模块,用于将缓存模块缓存的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目标磁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装置还包括:
唤醒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
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唤醒模块将所述目标磁盘由休眠状态唤醒到活动状态后,将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所述目标磁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缓冲逻辑存储单元中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且所述唤醒模块唤醒所述目标磁盘后,将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存储阵列系统中的所述目标磁盘。
6.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写入装置。
CN200910093748XA 2009-09-28 2009-09-28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Active CN101673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748XA CN101673191B (zh) 2009-09-28 2009-09-28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748XA CN101673191B (zh) 2009-09-28 2009-09-28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3191A CN101673191A (zh) 2010-03-17
CN101673191B true CN101673191B (zh) 2011-09-07

Family

ID=4202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3748XA Active CN101673191B (zh) 2009-09-28 2009-09-28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73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4310B (zh) * 2015-08-31 2020-01-10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阵列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5320246B (zh) * 2015-09-29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426127A (zh) * 2015-11-13 2016-03-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集群系统的文件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5260146A (zh) * 2015-11-24 2016-01-20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节能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9857239B (zh) * 2017-11-29 2022-04-08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41538A (zh) * 2017-12-28 2018-07-03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中raid资源的管理方法及固态硬盘
CN108268219B (zh) * 2018-02-01 2021-02-09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io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1110A (zh) * 2018-08-24 2019-01-18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362273A (zh) * 2019-06-05 2019-10-22 黄疆 基于硬件智能降速的降噪方法和系统
CN111476672B (zh) * 2020-04-16 2023-07-14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20341B (zh) * 2021-06-11 2023-08-25 联芸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数据保护设备及计算机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159A (zh) * 2006-12-14 200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阵列系统和电源保护装置
CN101325610A (zh) * 2008-07-30 2008-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磁带库备份系统以及磁盘电源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159A (zh) * 2006-12-14 200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阵列系统和电源保护装置
CN101325610A (zh) * 2008-07-30 2008-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磁带库备份系统以及磁盘电源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3191A (zh) 201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3191B (zh) 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US75163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the power mode of storage disks based on redundancy and system load
US6732241B2 (en) Technique for migrating data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for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CN102955549B (zh) 一种多核cpu的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及cpu
CN101520689B (zh) 一种计算机存储设备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存储设备
CN102662459A (zh) 利用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混合存储减少服务器能源消耗的方法
CN101770385B (zh) 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设备及其应用启动的方法
CN102681791B (zh) 一种集群存储系统的节能存储方法
CN102203746A (zh) 具有共享存储器架构的组合的移动设备和固态盘
CN103076868B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系统
CN102541458A (zh) 一种提高电子硬盘数据写入速度的方法
US9564202B2 (en) Increased refresh interval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a DRAM
US2012010227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dle-Prioritized Memory Ranks
CN102360273A (zh) 控制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协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
CN102411543B (zh) 缓存地址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0404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CN102768571A (zh) 基于pcm的数据中心的节能方法
Zong et al. An energy-efficient framework for large-scale parallel storage systems
CN103500147A (zh) 一种嵌入分层存储的pb级集群存储系统的方法
CN109814804A (zh) 一种降低分布式存储系统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60146A (zh) 一种磁盘节能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9032843A (zh) 一种基于stt-mram加速固态存储器件启动的方法
CN103218031A (zh) 电子装置以及休眠方法
CN101655774A (zh) 一种磁盘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2262511B (zh) 用于raid的缓存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 DU)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8

Address after: No. 1899 Xiyu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West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atentee after: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Qingshui River District, Chengdu hi tech Zone, Sichu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 D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