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9797A -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9797A
CN101669797A CN200810151304A CN200810151304A CN101669797A CN 101669797 A CN101669797 A CN 101669797A CN 200810151304 A CN200810151304 A CN 200810151304A CN 200810151304 A CN200810151304 A CN 200810151304A CN 101669797 A CN101669797 A CN 101669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rocapsid
dust collecting
collecting bucket
dust ca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5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51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9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9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9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的后盖20由互相平行的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组成,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上开有多个网孔,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体24和第二过滤体25。本发明对混杂有细微灰尘在内的空气从集尘桶排出之前,在集尘桶后盖上设置双层过滤体,有效地对细微灰尘颗粒进行过滤,提高了吸尘器集尘桶的集尘效率和集尘效果,使吸尘器达到较佳的吸尘效果。此外,本发明通过有效地对空气中的细微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可以延长吸尘器电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吸尘器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吸尘器是利用真空产生吸力吸入空气,使空气流过各种过滤器,对空气中的异物进行过滤,清扫室内的装置。
一般来说,真空吸尘器主要包括抽吸装置和吸入管路,以电动机和风机为主形成的抽吸装置设置在机体内,吸入管路包括吸头和吸气管,吸头有向下开口的吸气口并通过吸气管的伸缩管和软管与机体内风机的进风口相通。吸尘器运转时,电动机带动风机的叶轮高速旋转,将吸尘器内的空气排出去,在吸尘器内形成瞬时真空,与外界大气之间形成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在此负压差的作用下,吸头附近的灰尘连同空气一起通过吸气口吸入机体内的集尘桶内。含有灰尘的空气在机体集尘桶内经过滤后,再从出风口排回吸尘器外部。这样,就达到清除灰尘、洁净地面的效果。真空吸尘器的吸率分为多个可操作控制的档次,适应地面、床面、沙发、墙角等不同清洁对象的作业面,以便更好地抽吸各处的灰尘。
按真空吸尘器的使用用途以及移动方法,可以分为卧式、立式、便携式等,其中卧式主要用于家庭,比较容易地清扫灰尘等小异物:立式容易清扫毛毯等地面;便携式容易地清扫台阶、桌面等狭窄部位。
另外,真空吸尘器可以按其对灰尘、头发等异物过滤的方式分为滤芯式,漩流式。其中滤芯式使含有异物的空气流过一种布类集尘袋,对异物进行过滤需要周期地更换集尘袋,而漩流式使含有异物的吸入空气发生漩流,将吸入空气中的异物在旋转过程中的自重作用下坠落到底面,不需要集尘袋,其使用量正不断上升。
对于真空吸尘器来说,无论是立式吸尘器还是卧式吸尘器,真空吸尘器机体内都设置聚集灰尘和异物的集尘桶,且集尘桶内集聚的灰尘和异物需要定期倒除,以保障真空吸尘器的正常使用。
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集尘桶呈圆筒状,由筒状的桶体1和扣在桶体上的圆形桶盖2构成。桶体的一侧有上下设置的把手3,用于吸尘器机体内集尘桶的取放。桶体上把手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桶体上部,出风口位于桶体下部。桶体内腔由分割板4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设置过滤器5,下部分设置出风管道6。过滤器5为圆筒形的网状结构,与出风管道6内部相通。过滤器5和出风管道6设置在桶体内腔的中部,置于分割板4的上下两侧。出风管道6与桶体上的出风口连通。吸尘器运转时,吸头附近的灰尘连同空气一起通过吸气管并经进气口抽吸到集尘桶内,在桶体1的上部形成高速旋转的空气,在旋转空气的离心力作用下,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被甩到集尘桶体1的内圆周面(即桶壁)上,并且边旋转边下落,灰尘颗粒逐渐下通过分割板4的边沿缝隙积存到桶体1的下部,同时,吸进的空气经过滤器5过滤后从过滤器5的内部进入出风管道6,再经桶体1上的出风口排到吸尘器外部。
但是,上述吸尘器集尘桶中,实时吸入的空气量大,在吸尘器电机的作用下,混有灰尘的空气通过位于桶体1上部的进风口吸入到桶体1中,在桶体1的上部形成旋转的空气,鉴于空气中混杂的相对较重的灰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首先甩到桶体1的内圆周面上,然后边旋转边下落,并通过分割板4的边沿缝隙逐渐下落积存到桶体1的下部,而混有较轻的细微灰尘颗粒的空气在过滤器5周围旋转,然后借助吸尘器电机的吸力通过过滤器5进入出风管道,再经桶体1上的出风口排到吸尘器外部,鉴于现有的吸尘器集尘桶只对排放到吸尘器外部的空气进行一次过滤,难以有效避免细微的灰尘颗粒通过出风口被排到吸尘器集尘桶外部,因此现有的吸尘器无法实现对混杂有细微灰尘在内的空气进行及时有效地分离过滤,灰尘分离过滤效果不好,此外,由于集尘桶排出的空气流通常需要用于对吸尘器电机进行降温,因此细微灰尘容易沾到吸尘器电机表面,严重影响到吸尘器电机的使用寿命,并影响到吸尘器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可以在混杂有细微灰尘在内的空气排放到吸尘桶外部之前进行双重过滤,有效地提高集尘桶的集尘效率和集尘效果,避免细微灰尘通过出风管道沾到吸尘器电机表面,保证吸尘器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的后盖20由互相平行的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组成,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上开有多个网孔,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体24和第二过滤体25。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体24和第二过滤体25分别位于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相对应的内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21在正对着集尘桶排气口的上半部开有多个网孔。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21的左右两边内侧壁上设置有滑动肋条,所述后壳体2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形状大小与滑动肋条相应的滑轨21a。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体24为海绵,所述第二过滤体25为过滤纸。
优选地,所述后壳体22的内侧面四周设置有一个密封垫片23。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21前侧面的横向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壳体提手26。
优选地,所述后壳体22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一个环片29,所述环片29内设置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滑钮27,所述前壳体21底部设置有一个卡槽28,所述滑钮27与所述卡槽28卡接。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21的前侧面上横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的进风口50,所述前壳体21的内侧面对应着所述进风口50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槽60,所述进风口50的位置宽度对应着所述导风槽60的位置宽度。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对混杂有细微灰尘在内的空气从集尘桶排出之前,在集尘桶后盖上设置双层过滤体,有效地对细微灰尘颗粒进行过滤,提高了吸尘器集尘桶的集尘效率和集尘效果,使吸尘器达到较佳的吸尘效果。此外,鉴于集尘桶排出的空气流通常需要用于对吸尘器电机进行降温,细微灰尘容易沾到吸尘器电机表面,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对细微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因此可以延长吸尘器电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吸尘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在移开后盖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合上后盖时的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后盖的前壳体与后壳体的滑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的后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吸尘器集尘桶倒置后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吸尘器集尘桶后盖的前壳体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包括一个桶体1,所述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进气口2和一个提手3,在图2中,所述进气口2位于提手3的正前方,所述进气口2与吸尘器外部相连通,通过设置所述提手3,可以实现方便地将本发明的集尘桶从吸尘器中装卸。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桶体1具有上下分布的灰尘分离腔30和集尘腔40两个腔室,所述灰尘分离腔30连通所述进气口2,在所述桶体1上部的灰尘分离腔30内设置有一个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位于所述进气口2下方,在所述过滤器4上设置有一个分流板7,所述分流板7位于所述进气口2正下方,如图2所示,所述分流板7顶部向后倾斜设置,且其宽面对应所述进气口2设置,通过所述分流板7将从进气口吸入的混有灰尘的空气流分成两个风路,使得混有灰尘的空气流以双风路的形式通过所述过滤器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集尘桶中将吸入的空气分成两个风路的组件不限于图2所示的分流板7,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可将吸入的空气分成两部分的分流组件。
当本发明的过滤器4为横向放置的圆筒形网状结构的过滤器时,所述分流板7设置于过滤器4筒壁的切线方向上,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器的前筒壁上。
当然,本发明的过滤器4不限于圆筒形网状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用于过滤混有灰尘空气的过滤器。
参见图3,本发明在过滤器4的后方设置有一个第一隔离面11和第二隔离面12,通过第一隔离面11和第二隔离面12上下连接在一起,将本发明的集尘桶分为相互连通的灰尘分离腔30和集尘腔40两部分空间,所述第一隔离面11的横向尺寸大于第二隔离面12的横向尺寸。
所述第一隔离面1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排气口5,所述排气口5连通所述过滤器4的内腔体,从而经滤器4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口5向集尘桶后方排出。所述第二隔离面12的左右两边分别具有一个排尘口6,所述排尘口连通所述过滤器4的外壁,通过所述排尘口6将灰尘分离腔30处分离出来的灰尘颗粒排到集尘桶桶体1的底部。
从本发明的排气口5排出的空气经过集尘桶桶体1后盖20(如图4所示)排出到集尘桶外部,为了进一步对从排气口5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吸尘器集尘桶桶体1的后盖20包括有后壳体21和前壳体22,所述后壳体21和前壳体2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后壳体21上开有多个网孔,所述前壳体21的前侧面(即朝向集尘腔40的一面)开有多个网孔,优选为如图5所示,只在正对着排气口5的前壳体21上半部开有多个网孔,以防止后盖20的前壳体21与集尘腔40中积存的灰尘发生接触。
所述前壳体21的左右两边内侧壁上设置有凸出的滑动肋条,所述后壳体2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形状大小与滑动肋条相应的内凹的滑轨21a,通过所述滑动肋条和滑轨21a,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之间实现滑动连接。
当然,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通过滑轨活动连接,还可以是其他活动式连接方式,如卡入式连接。
本发明还在所述后壳体22和前壳体21相对应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体25和第一过滤体24,用于对从排气口5排出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过滤体25为过滤纸,所述第一过滤体24为海绵。
需要说明的是,海绵中网孔的孔径大于过滤纸中的网孔孔径,因此,本发明集尘桶后盖的上述过滤结构设置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较大灰尘颗粒,然后再过滤较小的细微颗粒,分层二次过滤,实现较佳的过滤效果。
本发明还在后壳体22的内侧面四周设置有一个密封垫片23,该密封垫片23提高了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之间的紧密接触程度,可以使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之间实现紧密密封。该密封垫片23可以为橡胶以及其他的弹性材料制作,以对后盖20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防止灰尘从后壳体22四周的缝隙处泄漏。
此外,本发明还在前壳体1前侧面的横向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壳体提手26,以方便用户握住该壳体提手26,快捷方便地将前壳体21从后壳体22的滑轨21a处滑开以及移动本发明的后盖20,从而方便用户对所述后壳体22和前壳体21之间放置的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进行清洗。
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所述后壳体22和前壳体21之间出现意外的滑动,本发明还在后壳体22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一个环片29,在所述环片29内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滑钮27,所述滑钮27可在后壳体22的底部沿着所述环片29进行左右滑动,前壳体21底部设置有一个卡槽28,滑钮27通过左右滑动,可以实现与前壳体21底部的卡槽28卡接或者分离,从而实现将后壳体22与前壳体21牢牢地卡接在一起。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在前壳体21的前侧面上横向设置有六个进风口50,所述进风口50的开口向上,所述前壳体21的内侧面对应着所述六个进风口50设置有六个导风槽60,所述进风口50的位置宽度对应着所述导风槽60的位置宽度,通过设置所述进风口50,使得灰尘分离腔30进行灰尘分离后所排出的气流通过这六个进风口50快速进入到前壳体21内,并沿着六个导风槽60在前壳体21的内侧面流动,使得气流在前壳体21的内侧面得到均匀的大面积分布,有效地增大了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之间的第一过滤体24和第二过滤体25中与气流进行接触的、用于气流过滤的过滤体面积,在经过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之间的第一过滤体24和第二过滤体25二次过滤后,气流通过后壳体22上分布的多个网孔排放到集尘桶外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的后盖(20)由互相平行的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组成,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上开有多个网孔,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体(24)和第二过滤体(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体(24)和第二过滤体(25)分别位于所述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相对应的内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1)在正对着集尘桶排气口的上半部开有多个网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之间为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1)的左右两边内侧壁上设置有凸出的滑动肋条,所述后壳体(2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形状大小与滑动肋条相应的滑轨(21a)。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体(24)为海绵,所述第二过滤体(25)为过滤纸。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22)的内侧面四周设置有一个密封垫片(23)。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1)前侧面的横向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壳体提手(26)。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22)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一个环片(29),所述环片(29)内设置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滑钮(27),所述前壳体(21)底部设置有一个卡槽(28),所述滑钮(27)与所述卡槽(28)卡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集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1)的前侧面上横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的进风口(50),所述前壳体(21)的内侧面对应着所述进风口(50)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槽(60),所述进风口(50)的位置宽度对应着所述导风槽(60)的位置宽度。
CN200810151304A 2008-09-11 2008-09-11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Pending CN101669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1304A CN101669797A (zh) 2008-09-11 2008-09-11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1304A CN101669797A (zh) 2008-09-11 2008-09-11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9797A true CN101669797A (zh) 2010-03-17

Family

ID=42017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51304A Pending CN101669797A (zh) 2008-09-11 2008-09-11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97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5142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尘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5142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尘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4658A (zh) 集尘筒内中央型旋风分离结构
CN102660931A (zh) 一种适合各种路面和作业场地的道路吸扫车
CN204950802U (zh) 一种吸尘器用手动清灰的过滤组件
CN102755140A (zh) 吸尘器的自动清洁过滤装置
CN107205603B (zh) 具有旋风分离器的吸尘器
CN101675871A (zh)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CN101732004A (zh)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CN109803568A (zh) 过滤器改进的杆式真空吸尘器
CN203861135U (zh) 一种具有海帕过滤结构的吸尘器
CN101669797A (zh)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CN103142191A (zh) 排风口设有旋风过滤装置的卧式吸尘器
CN101843463A (zh) 一种新型吸尘器集尘桶
CN101242768A (zh) 真空清洁器的排放结构
CN101181150A (zh) 吸尘器集尘桶双重气旋集尘结构
WO2016165612A1 (zh) 一种吸尘器
CN101669800A (zh)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的过滤器
CN206700112U (zh) 一种家用小型吸尘器
CN102100506A (zh) 一种高效清理格栅的吸尘器刷头
CN101874721A (zh) 防缠绕的吸尘器刷头
CN206897043U (zh) 一种家具用防潮防尘装置
CN102273982A (zh) 吸尘器集尘装置
CN101999867A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
CN111317397A (zh) 手持式吸尘设备及尘筒组件
CN101732001A (zh) 一种吸尘器集尘桶
CN101904717A (zh)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