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9476A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69476A CN101669476A CN200910167388A CN200910167388A CN101669476A CN 101669476 A CN101669476 A CN 101669476A CN 200910167388 A CN200910167388 A CN 200910167388A CN 200910167388 A CN200910167388 A CN 200910167388A CN 101669476 A CN101669476 A CN 1016694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ct amide
- multiple killing
- killing teichomycin
- azoles insect
- gra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农业上的鳞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唑虫酰胺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为了达到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药效,降低成本,扩大防治谱,减少施药次数等目的,往往将两个药剂进行混配使用。不同农药品种混配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而通常情况下农民桶混只是凭主观判断,没有科学依据,不合理的药剂混配不但不会产生优势互补,相反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唑虫酰胺:英文通用名称tolfenpyrad,化学名称4-氯-3-乙基-1-甲基-N-[4-(对-甲苯基氧基)苯基]吡唑-5-酰胺,属于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唑虫酰胺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二磷酸腺苷(ADP)不能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从而使其死亡。与常规药剂不存在交互抗性。
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英文通用名称spinosad,是一种从放线菌代谢物提取出来的生物源杀虫剂。多杀霉素杀虫谱广,对农业上的常见害虫均有效。其作用速度快,可使害虫迅速麻痹、瘫痪、死亡。作为一种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多杀霉素对有益虫和哺乳动物安全,最适合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增效杀虫组合物,能更好地发挥有效成分的杀虫性能、为作物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保护,同时有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发现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以一定比例复配,对小菜蛾、蓟马、跳甲均有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的质量比例为80∶1-1∶80,较好的比例为20∶1-1∶20;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按目前已知的方法加工制成合适剂型的制剂,合适的剂型包括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等,所述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1%-60%,优选为2.5%-45%,其余为农业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所述辅助成分包括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溶剂、填料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各类害虫,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缨翅目害虫如蓟马、双翅目害虫如斑潜蝇、鞘翅目害虫如跳甲、同翅目害虫如蚜虫等。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两种药剂复配后对小菜蛾、蓟马、跳甲有增效作用;(2)本发明组合物的防治谱宽,对鳞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害虫均有效,能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虫害保护;(3)由于两种药剂作用机理互不相同,组合物的应用有助于延缓药剂的抗性发展,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组合应用对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害虫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这从以下生物测定实施例可以清楚看出。
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复配的增效作用试验。试验测试对象为小菜蛾、西花蓟马和黄曲条跳甲,具体方法为:
(1)试验药剂:
98%唑虫酰胺原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90%多杀霉素原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
(2)试验对象:
小菜蛾:采自深圳玉律菜场的虫种,室内用萝卜苗饲养至第2代;
西花蓟马:采自深圳玉律菜场的虫种,室内用油豆角饲养至第2代;
黄曲条跳甲:采自深圳宝安区玉律菜场。
(3)试验方法:
小菜蛾:试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 1154.14-2008),采用浸叶法。将大小一致的甘蓝叶片在所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后阴干,放入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每处理3次重复,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三龄幼虫,放入培养皿中用浸过药液的叶片饲养,每个重复20头虫子。将所有培养皿放于白磁盘中,上盖两层湿纱布覆盖保湿。并放于26-27℃恒温室进行避光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
西花蓟马:试验采用浸花瓣法。取豇豆花旗瓣,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后阴干,放入试管中部;用小毛笔将生长一致的西花蓟马成虫轻轻挑入试管中。每管20头虫,每处理3次重复,清水对照;将试管管口朝下30°倾斜放置,并放于26-27℃恒温室进行避光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
跳甲:试验采用浸虫浸叶法。在试验地中用指形管收集活泼健康的跳甲(成虫),每管20头,用双层纱布封口,遮光放置4小时,待用;从市场上买回的新鲜的上海青叶片,用清水泡1-2小时,选取大小一致的展中部开叶片,晾干;将叶片在所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后阴干,用曲别针悬挂于锥形瓶中备用;将指形管换成用塑料纱布封口,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5秒钟,取出,用吸水纸吸干多余药液,再将试虫转移至放有用相同药液处理过的青菜叶片的锥形瓶中,用双层棉纱布封口;将三角瓶倒置在有孔的纸板上,放于26±1℃、L∶D(14h∶8h)光照的恒温养虫室内饲养。设置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48小时调查结果。结果以死亡率作为评价标准;以跳甲不能正常爬行作为死亡标准。
(4)统计分析
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杀虫活性。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升(mg/l);
M---混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升(mg/L)。
TTI=TIA*PA+TIB*PB
式中: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式中:
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当共毒系数(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80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
(5)结果分析: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对蓟马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3。
表1、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对小菜蛾的试验结果
药剂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唑虫酰胺 | 1.89 | 100.00 | / | / |
多杀霉素 | 20.13 | 9.39 | / | /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80∶1 | 1.54 | 122.73 | 98.88 | 124.12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40∶1 | 1.45 | 130.34 | 97.79 | 133.29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20∶1 | 1.01 | 187.13 | 95.69 | 195.57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0∶1 | 0.95 | 198.95 | 91.76 | 216.81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1 | 1.55 | 121.94 | 54.69 | 222.94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10 | 5.35 | 35.33 | 17.63 | 200.42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20 | 6.99 | 27.04 | 13.70 | 197.31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40 | 11.12 | 17.00 | 11.60 | 146.53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80 | 13.59 | 13.91 | 10.51 | 132.35 |
由表1可见: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的配比在80∶1-1∶80之间对小菜蛾表现有增效作用,其中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在20∶1-1∶20之间共毒系数较大,均在190以上,增效作用更为明显。
表2、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对西花蓟马的试验结果
药剂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唑虫酰胺 | 8.45 | 100.00 | / | / |
多杀霉素 | 11.79 | 71.67 | / | /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80∶1 | 6.78 | 124.63 | 99.65 | 125.07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40∶1 | 6.23 | 135.63 | 99.31 | 136.58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20∶1 | 4.14 | 204.11 | 98.65 | 206.90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0∶1 | 4.02 | 210.20 | 97.42 | 215.76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1 | 4.15 | 203.61 | 85.84 | 237.21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10 | 5.25 | 160.95 | 74.25 | 216.78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20 | 5.78 | 146.19 | 73.02 | 200.21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40 | 7.58 | 111.48 | 72.36 | 154.06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80 | 8.15 | 103.68 | 72.02 | 143.96 |
由表2可见: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的配比在80∶1-1∶80之间对西花蓟马表现有增效作用,其中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在20∶1-1∶20之间共毒系数较大,均在200以上,增效作用更为明显。
表3、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对黄曲条跳甲的试验结果
药剂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唑虫酰胺 | 17.56 | 100.00 | / | / |
多杀霉素 | 24.64 | 71.27 | / | /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80∶1 | 13.12 | 133.84 | 99.65 | 134.32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40∶1 | 13.01 | 134.97 | 99.30 | 135.93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20∶1 | 9.89 | 177.55 | 98.63 | 180.02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0∶1 | 9.67 | 181.59 | 97.39 | 186.46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1 | 10.23 | 171.65 | 85.63 | 200.45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10 | 12.34 | 142.30 | 73.88 | 192.62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20 | 13.01 | 134.97 | 72.63 | 185.83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40 | 16.59 | 105.85 | 71.97 | 147.08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1∶80 | 17.63 | 99.60 | 71.62 | 139.07 |
由表2可见:唑虫酰胺与多杀霉素的配比在80∶1-1∶80之间对黄曲条跳甲表现有增效作用,其中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在20∶1-1∶20之间共毒系数较大,均在180以上,增效作用更为明显。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实施例1: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微乳剂(1∶1)
98%唑虫酰胺原药 2.55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2.78克
二甲苯(溶剂) 10克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乳化剂) 5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 5克
水 补足至100克。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混合,制得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微乳剂。
本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茄子蓟马。将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微乳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2天对茄子蓟马的防效为92.2%;15%唑虫酰胺乳油按有效成分用量9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2天的防效为70.4%;2.5%多杀霉素悬浮剂按照有效成分用量3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2天的防效为75.7%。可见,复配剂的防效明显高于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单剂,而有效成分用量是唑虫酰胺的一半。
实施例2:22%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10∶1)
98%唑虫酰胺原药 20.41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2.22克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润湿分散剂) 5克
黄原胶(增稠剂) 1克
膨润土(增稠剂) 1克
丙三醇(防冻剂) 4克
水 补足至100克。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得到22%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
本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萝卜苗跳甲用量及防效见表4,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见表5。由表4可见:复配剂对跳甲有很好的速效性,可以很快地控制跳甲为害;由表5可见:复配剂对小菜蛾的防效非常好,药后7天的防效能达到97.8%,明显好于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单剂。
表4、本实施例复配剂对跳甲的防治效果
药剂 | 有效成分用量(克/公顷) | 药后1天的防效% | 药后7天的防效% |
22%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 | 30 | 92.1 | 86.8 |
15%唑虫酰胺乳油 | 60 | 80.1 | 65.1 |
2.5%多杀霉素悬浮剂 | 30 | 60.3 | 64.3 |
表5、本实施例复配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药剂 | 有效成分用量(克/公顷) | 药后1天的防效% | 药后7天的防效% |
22%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 | 30 | 92.8 | 97.8 |
15%唑虫酰胺乳 | 60 | 80.1 | 85.1 |
油 | |||
2.5%多杀霉素悬浮剂 | 30 | 78.3 | 84.3 |
实施例3:31.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1∶20)
98%唑虫酰胺原药 1.53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33.33克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润湿分散剂) 5.5克
黄原胶(增稠剂) 1.5克
膨润土(增稠剂) 1.5克
丙三醇(防冻剂) 4.5克
水 补足至100克。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得到31.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
本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黄瓜斑潜蝇。将31.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3天的防效为96.2%;15%唑虫酰胺乳油按有效成分用量6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3天的防效为78.4%;2.5%多杀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3天的防效为87.8%。
实施例4:33%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可湿性粉剂(1∶10)
98%唑虫酰胺原药 3.06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33.33克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 2克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 5克
萘磺酸盐(分散剂) 3克
高岭土(载体) 补足至100克。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33%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可湿性粉剂。
本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将33%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用量25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1天的防效为91.2%;15%唑虫酰胺乳油按有效成分用量6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1天的防效为65.4%;2.5%多杀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用量25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1天的防效为80.8%。可见,复配剂有着非常好的速效性。
实施例5:10.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乳油(20∶1)
98%唑虫酰胺原药 10.20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0.56克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乳化剂) 5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 5克
二甲苯(溶剂) 补足至100克。
将活性成分、乳化剂和溶助剂按配方依次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制得10.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乳油。
本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大豆斜纹夜蛾。将10.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乳油按有效成分用量9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3天的防效为90.9%;15%唑虫酰胺乳油按有效成分用量9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3天的防效为65.4%;2.5%多杀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用量45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3天的防效为84.8%。
实施例6:12%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水乳剂(5∶1)
98%唑虫酰胺原药 10.20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2.22克
二甲苯(溶剂) 10克
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乳化剂) 4克
丙二醇(防冻剂) 4克
聚二甲基硅氧烷(消泡剂) 0.3克
水 至100克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防冻剂和消泡剂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12%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水乳剂。
本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豇豆豆荚螟。将12%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水乳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0.9%;15%唑虫酰胺乳油按有效成分用量6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65.4%;2.5%多杀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0克/公顷稀释喷雾,药后3天的防效为74.8%。可见,复配剂的持效期明显长于单剂。
实施例7:40.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1∶80)
98%唑虫酰胺原药 0.51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44.44克
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 5克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 7克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 2克
硫酸铵(崩解剂) 5克
轻质碳酸钙(填料) 补足至100克。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40.5%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8:56.7%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80∶1)
98%唑虫酰胺原药 57.16克
90%多杀霉素原药 0.78克
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 5.5克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 7.5克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 2.5克
硫酸铵(崩解剂) 5.5克
轻质碳酸钙(填料) 补足至100克。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56.7%唑虫酰胺·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
Claims (6)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比例为80∶1-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比例为20∶1-1∶2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含有1%-60%质量比的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余量为农业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含有2.5%-45%质量比的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余量为农业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是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388A CN101669476A (zh) | 2009-08-23 | 2009-08-23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388A CN101669476A (zh) | 2009-08-23 | 2009-08-23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69476A true CN101669476A (zh) | 2010-03-17 |
Family
ID=42017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7388A Pending CN101669476A (zh) | 2009-08-23 | 2009-08-23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6947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6480A (zh) * | 2011-11-17 | 2012-04-04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氰氟虫腙与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4304257A (zh) * | 2014-11-11 | 2015-01-28 | 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棉花上的水分散粒剂 |
CN104663669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4375956A (zh) * | 2022-01-04 | 2022-04-22 |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及其应用 |
-
2009
- 2009-08-23 CN CN200910167388A patent/CN10166947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6480A (zh) * | 2011-11-17 | 2012-04-04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氰氟虫腙与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4663669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4304257A (zh) * | 2014-11-11 | 2015-01-28 | 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棉花上的水分散粒剂 |
CN104304257B (zh) * | 2014-11-11 | 2016-08-17 | 青岛青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棉花上的水分散粒剂 |
CN114375956A (zh) * | 2022-01-04 | 2022-04-22 |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58178A (zh) | 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 | |
CN101690494A (zh) | 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653123A (zh) | 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554170A (zh) | 氯虫苯甲酰胺与甲维盐杀虫组合物 | |
CN101692819A (zh) | 一种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669500A (zh)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 | |
CN101836641A (zh) | 含多杀霉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油悬浮剂杀虫组合物 | |
CN101669476A (zh)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 | |
CN101617680A (zh)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855394B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
CN101669473B (zh) | 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 | |
CN101755756A (zh) | 一种啶虫丙醚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485329B (zh) |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484994A (zh) | 苦参碱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组合物 | |
CN101653129A (zh) | 农药组合物 | |
CN103858920A (zh) |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653124A (zh)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642127A (zh) | 农药组合物 | |
CN101690493B (zh) | 一种噻虫嗪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755817B (zh) | 一种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664032A (zh) | 农药组合物 | |
CN102217623B (zh) | 一种含有灭幼脲与氟虫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814031B (zh)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444215A (zh) | 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939984B (zh) | 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Shandong Zhaofengn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Wang Zanchang Document name: the First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