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7204A -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7204A
CN101667204A CN200910171385A CN200910171385A CN101667204A CN 101667204 A CN101667204 A CN 101667204A CN 200910171385 A CN200910171385 A CN 200910171385A CN 200910171385 A CN200910171385 A CN 200910171385A CN 101667204 A CN101667204 A CN 101667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ent document
information
detection signal
content
qual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1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坤
张爱莲
张筱雯
朱慕道
张兆钦
余昱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0910171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72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7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2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此系统可包含一专利筛选单元与一专利监控单元。专利筛选单元根据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判断此专利案件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内容,或前述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并进行此专利案件的监控与分析;专利监控单元根据监控与分析后的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并且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

Description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尤指一种可加速分析专利的有效性及/或美国专利可执行性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程序涉及专利法令、司法判解的遵循。一个申请案在申请过程中一旦有所疏漏,或是专利申请范围有所删减或增加,相对应的发明人并未作对应的删除或增加;或是对应的国外申请案(Counterpart ForeignApplication)、或是此原申请案的国内延续申请案(Domestic ContinuingApplications)以及国内技术关连的申请案(Related DomesticCo-pending Applications)等,在申请过程中产生与可专利性实质相关的信息(Information Material To Patentability)且应向官方呈报,一旦有所疏漏而未提交官方,此等事件在程序上产生的瑕疵,若在专利权执行控告第三人侵权时,可能成为他人以主张专利无效(Invalid)或是专利不可执行(Unenforceable)来抗辩与支持其论点的事实证据之一。
所以,可系统化的程序控管或分析,不仅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申请程序合于法令规定,也可以精简人力使用并节省营运成本。当面对专利诉讼或即将面临诉讼威胁前,欲同时分析复杂或众多的专利时,也可以利用可系统化的程序控管、分析方式方式或特别设计的呈现方式,来分析标的专利(群)的权利要求的变化、界定专利权的最终范围以及放弃范围,并进一步分析是否有任何无效或不可执行的主张方向,作为攻防策略的参考,以节省诉讼成本与提升效率。
发明内容
依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范例中,可提供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在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此系统包含一专利筛选单元与一专利监控单元。专利筛选单元根据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判断此专利案件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内容,或前述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并进行此专利案件的监控与分析;专利监控单元根据监控与分析后的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并且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
在另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此系统包含一专利筛选单元与一专利监控单元。专利筛选单元是用以接收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包含有对应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时间、对应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申请状态、对应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资格或对应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并依据至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以产生一侦测信号,此侦测信号包含有一时间侦测信号、一资格侦测信号、一内容侦测信号或一图形侦测信号中的至少其一;此时间侦测信号、此资格侦测信号、此内容侦测信号及此图形侦测信号是用以分别表示此至少一专利文件间对应于时间、资格、内容及图形的一时间关联性、一资格关联性、一内容关联性及一图形关联性。专利监控单元是依据此侦测信号来设定此系统的触发条件,且当此系统的触发条件触发时,则产生与此至少一输入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此方法包含:根据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可能是单一或多个专利号),判断此专利案件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内容,或前述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将专利案件的程序控管规则设计成多种逻辑判断来进行此专利案件的监控与分析;以及根据此监控与分析后的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并且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此方法是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并用图形方式显示专利分析结果。此方法包含:通过一通讯媒介接收至少一专利文件及与此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信息,其中此信息包含有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依据至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以及依据此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此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此方法是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此方法包含:接收一第一专利文件及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信息,其中此信息包含有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依据此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此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依据此至少一判断规则来分析此信息,并产生一对应于此第一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的属性信息,其中此属性信息包含有一元件属性信息、一连结属性信息、一功能属性信息、一附随结果属性信息、一步骤属性信息、一范围属性信息或一其它属性信息中的至少其一;依据此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此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以及表列此属性信息或此状态信号中的至少其一于一表单。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是为应用于一硬件上的一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此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为储存于一储存装置中(如:存储器)的一程序代码,由在此硬件上执行此程序代码,可实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此硬件可为一计算机(computer)、一能执行多绪(thread)的装置、一执行单绪的装置,但不以此为限。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可使用一可上网的装置(如:计算机、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等),通过网络登入一服务器,此服务器可安装依据本发明而发展的系统或/及软件,并直接于此服务器上进行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运作。亦可使用一可上网的装置(如:计算机、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等),通过网络登入一服务器,并由此服务器与安装有依据本发明而发展的系统或/及软件的资料库系统,进行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运作。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界定关联专利文件的方法,此方法包含:撷取出一第一专利文件的一第一资料;撷取出一第二专利文件的一第二资料;以及当此第一资料与此第二资料满足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预设条件时,将此第一专利文件与此第二专利文件标记为关联专利文件。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界定关联专利文件的方法,此方法包含:将相对于一第一专利文件的一第一资料与相对于一第二专利文件的一第二资料进行比对;以及当此比对结果符合此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预设条件时,将此第一专利文件与此第二专利文件标记为关联专利文件。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判断专利文件相关性的方法,此方法包含:撷取出一第一专利文件的至少一第一特征资料;撷取出一第二专利文件的至少一第二特征资料;以及比较此第一特征数据与此第二特征数据,并产生一相对应的关联值。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呈现一专利文件的相关属性的方法,此方法包含:建立一实质上呈二维矩阵形式的图样介面;将一专利文件的一目标权利要求的版本标记,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一维度上;以及将此第一权利要求的至少一种属性信息于各版本中的状态或内容,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二维度上。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所揭露的是关于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呈现一专利文件的相关属性的方法,此方法包含:建立一实质上呈二维矩阵形式的图样介面;将一专利文件的一目标权利要求的一目标属性信息于该目标权利要求的各历史版本中的状态或内容,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一维度上;以及将此目标权利要求于一目标版本中的多个属性信息,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二维度上。
附图说明
请配合下列附图、实施范例的详细说明及申请专利范围,将上述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与优点详述于后,其中:
图1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的一个范例示意图,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2是专利筛选单元与专利监控单元的各模块实现的一范例示意图,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3以资格验证模块为例,说明其逻辑表与此逻辑表的具体运用的一个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4以内容处理模块为例,说明其逻辑表与此逻辑表的具体运用的一个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5是资格验证模块与内容处理模块的逻辑表运用在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一个范例流程图,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6以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具体运用为例,说明对策建议模块的逻辑表与此逻辑表可能提供的对应方式的一个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7说明如何通过资格验证模块、内容处理模块、以及对策建议模块来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具体运用的一个范例流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8说明如何通过资格验证模块、内容处理模块、以及对策建议模块来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具体运用的另一个范例流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9说明如何通过专利筛选单元与专利监控单元来控管增加且/或删除发明人的具体运用的一个范例流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0是内容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形成的一种表单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1是内容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形成的另一种表单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2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一个范例示意图,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3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另一个范例示意图,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并用图形方式显示专利分析结果,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4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又一个范例示意图,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本发明,本揭露的实施范例所提供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是根据判断专利文献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文献的内容等,来进行专利文献的监控或分析。通过此监控或分析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并提供给使用者或管理者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
在进行专利文献的监控或分析之前,可以拆解专利文献,将汇入该系统的原始专利资料(包含:申请日、公开日、公告日、优先权日、优先权号、摘要、附图、权利要求、发明内容、实施方式、分类号、所有权人、发明人或审查员...等等)转化,依其类别与定义分配给各对应模块来处理;各对应模块例如是资格验证模块(Qualification and ValidationModule)、时间验证模块(Time Validation Module)、内容检验模块(Content Validation Module)、图形验证模块(Schematic ValidationModule)、或是交互比对模块(Interactive Matching Validation Module)等。
时间验证模块用来判断及/或萃取专利文献(包含但不限于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审查历史)中与时间日期相关的部分,例如申请日、关键日、审查意见通知发出日、审定通知发出日、费用支付日、公告日等。于一实施范例中,时间验证模块可于判断及/或萃取各专利文献中与时间相关的部分,再就各专利之间相对应的信息进行比较后,以一时间侦测信号来代表所判断及/或萃取的结果,或可再进一步进行关联性比对与权重给分,例如申请日为同一天的5分、差距一周内的4分、差距一个月内的3分等,进而取得专利文献之间的关联性(亦可称的为时间关联性)。
资格验证模块可以检验一个专利文献或多个专利文献之间的背景资料(包含但不限于发明人,所有权人,延续案宣告,优先权宣告,权利要求的数量或该申请案的状态;甚至于可再包含相同或近似的权利要求在多个专利文献之间的情况,是否被修正或删除),例如:是否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发明人(Inventor)或所有权人(Assignee)、是否互有延续关系主张、是否其申请案处于公告、放弃状态(Abandoned)或属于非暂时申请案(Non-provisional Application)、是否有相同或近似的权利要求(通过萃取多个专利文献的公开(告)案权利要求或审查历史信息后进行比对其于公开(告)案及/或审查历史中曾出现过的权利要求内容,可设定例如差异在几个字以内设定为近似),检视这些权利要求是否曾被取消(Cancelled)或被撤回(Withdrawn)、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再检验权利要求的总项数是否超过设定值。
于一实施范例中,资格验证模块可于检验专利文献的背景资料后,或可进一步再进行关联性比对与权重给分,例如根据专利的发明人、所有权人进行比对,根据不同的比对相似度,给予不同的权重给分。例如两篇专利文献分别有两个与三个发明人,如果此两篇专利文献中,两个发明人完全相同,则为5分,一个发明人相同,则为3分,没有发明人相同,则为0分。因此根据不同的得分状况,以一资格侦测信号来代表所检验而得的结果。就可以得知专利文献之间的关联性(亦可称的为资格关联性)。
内容处理模块可以检验、撷取、分析或判断专利文献的内容信息(包含但不限于申请书内容、说明书内容、附图、权利要求及/或审查历史内容),例如:属于同一优先权日的国内外申请案件前案引证信息、涉讼案件的前案引证信息、共同申请案件(Co-pending)前案引证信息、比对出相同或类似标的(Subject Matter)案件的前案引证信息、用以质疑该案专利性的前案引证资料、针对同一篇专利或多篇专利之间的权利要求的新增或删除比对、权利要求属性的拆解、权利要求前后改变的注记与分析等。于一实施范例中,内容处理模块可于检验、撷取、分析或判断专利文献的内容信息后,以一内容侦测信号来包含所检验、撷取、分析或判断而得的结果。
前述的权利要求属性可包含一元件属性信息、一连结属性信息、一功能属性信息、一附随结果属性信息、一步骤属性信息、一范围属性信息或一其它属性信息中的至少其一。例如是权利要求的解析一前文、元件、依附关系、从属关系、功能、组成、成分比例、可以预见的结果、特定工作范围、步骤或方法等。内容处理模块可通过词性比对技术、人工智能(AI)的技术及/或搭配一个查阅表(Lookup table)针对权利要求的内容进行属性拆解及/或分析整理后,以内容侦测信号输出。
图形验证模块亦可分别分析多份专利文献中,是否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图形,通过图形辨识技术及/或结合人工智能的方法,判断其近似性,并依其近似的程度给予权重给分,后以一图片侦测信号输出。
内容处理模块或是图形验证模块亦可分别分析专利文献中与内容或图形相关的部分后,以一内容侦测信号或一图片侦测信号来包含前述所分析的结果输出,或可于再以内容处理模块或是图形验证模块分别根据专利文献内容或是图片部分的近似性进行比对与权重给分,而得知专利文献之间的关联性,以一内容侦测信号或一图片侦测信号输出。
内容处理模块在判断专利文献之间的近似性时,可设定具有相同前案引证资料的多篇专利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关联性;或者,针对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摘要内容、相同的分类码、相同或近似的发明说明、实施例说明或权利要求内容,通过关联词库的比对、查阅表、语义分析或人工智能技术进行。
不同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也可以通过交互比对模块来进行比对,此关联性的信息例如是时间验证模块比对资格验证模块的信息、或是资格验证模块比对内容处理模块的信息。例如:在时间验证模块中萃取而出的时间侦测信号需要和资格验证模块中的资格侦测信号合起来做判断,以呈现其优先权主张的基础。也就是说跨前述模块输出信号之间的交互比对关系皆属该交互比对模块的范畴。
计算每一模块的得分之后,也可以再运用不同的权重来加总,必要时辅以人工加权调整的辅助方式,来判断专利文献之间的相关性信息。
根据专利文献经前述产生的结果后,可以预设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产生其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给使用者或管理者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预设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例如可以设计成多种逻辑表,也以可内建或排定于系统中的各模块;可根据此逻辑表的内容,来提供给使用者或管理者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或警示信息等
基于此,本揭露在撷取专利文献并对所撷取到的专利文献进行上述的处理后所产出的信息(如:权重给分),并非仅是种单纯的资料统整或是种单纯的信息揭示,而是一种具有功能性质的功能性资料(functionaldata)。易言之,即是将资料(如:专利文献)读入实现本发明的一资料处理装置内(如: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手机等),并由该资料处理装置进行一具功能性的处理,如:拆解专利文献,并依其类别与定义分配给各对应模块来处理;各模块依据与其主旨相关的部分来确认或萃取专利文献中相关的部分(如:时间验证模块可确认或萃取专利文献中与申请日、关键日、审查意见通知发出日、审定通知发出日、费用支付日、公告日等相关的部分;资格验证模块可检验专利文献中发明人、所有权人、案件申请状态、权利要求状态等);以及各模块进行关联性比对(如:对两篇专利文件中的发明人或所有权人进行比对等),接着,通过本发明所处理过后的资料(如:权重给分、警示响应、于使用者或管理者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等),能协助使用者充分且全盘了解所查询的技术资料间的关联性大小以及该如何处置及因应等功能性效果。本揭露主要为一技术资料处理程序通过资料处理装置执行来处理一种外部技术资料,并完成对该技术资料实施的一系列技术处理。
承上述,以下的实施范例说明根据本揭露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的建构。
图1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的一个范例示意图,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如图1的范例所示,多个客户端101、102、103通过连结,例如网际网络(Internet)140,利用此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100可系统化进行至少一个来源资料库150的专利案件信息150a的程序监控与资料分析,进而预设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给予有效地反应专利事件与应对的机制。此来源资料库可以是智能型专利监控与警示系统100的外部资料库或是内部资料库。
参考图1的范例,智能型专利监控与警示系统100可包含一专利筛选单元110与一专利监控单元120。专利筛选单元110根据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此信息例如可来自至少一个来源资料库150的专利文献,判断此专利案件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内容、附图,或前述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并进行此专利案件的监控、比对及/或分析。
于一范例中,专利筛选单元110可于接收并评估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后,产生至少一个侦测信号,用以对该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反应其状态(此状态包含但不限于相关的专利时间、内容、资格、图形信息或关联性的权重给分)。于另一范例中,专利筛选单元110可于接收并评估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后,分别产生一时间侦测信号、一资格侦测信号、一内容侦测信号,及一图形侦测信号,用以对该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反应出包含时间状态、资格状态、内容状态、图形状态及/或数篇专利之间依前述状态关系所产生的权重给分。
专利监控单元120根据监控与分析后的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并且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换句话说,专利筛选单元110可为一判断逻辑,判断专利案件的资格、申请状态、时间、专利内容,或这些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判断后的结果可以作为后续系统化的程序控管的依据;专利监控单元120可为一监控回馈机制,可以有效的反应专利事件与应对方法。于一范例中,专利筛选单元110与专利监控单元120皆可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如图2的范例所示,专利筛选单元110可还包括一资格验证模块210a、一时间验证模块210b、一内容处理模块210c、一图形验证模块210d、以及一交互比对模块210e或上述其中任一种组合。专利筛选单元110在进行专利案件的监控或分析之前,可以拆解该专利案件,依其类别与定义分别分配给资格验证模块210a、时间验证模块210b、内容处理模块210c、图形验证模块210d、以及交互比对模块210e来处理。换句话说,就是资格验证模块210a、时间验证模块210b、内容处理模块210c、图形验证模块210d、以及交互比对模块210e会分别接收与其相关的信息,并产生对应的侦测信号;
举例来说,时间验证模块210b接收、拆解并分析专利案件,撷取与其相关联的时间属性信息,且产生一时间侦测信号。同样地,资格验证模块210a接收、拆解并分析专利案件,撷取与其相关联资格属性信息,且产生一资格侦测信号。内容处理模块210c与图形验证模块210d则分别产生内容侦测信号与图形侦测信号。而专利监控单元120可还包括一响应警示模块(Alert and Response Module)220a与一对策建议模块(SuggestedCourse(s)of Action)220b。
专利监控单元120也可以根据专利筛选单元110中的各模块的各信号,经由预设的触发条件发生时,将设定好的对应动作指示给响应警示模块(Alert and Response Module)220a,以产生相对应的警示信息,用以提醒使用人员;或可将对应动作指示给对策建议模块(Suggested Course(s)of Action)220b,以产生相对应的建议或处理手段,用以提供使用人员进行决定的参考。于一范例中,本揭露的资格验证模块210a、时间验证模块210b、内容处理模块210c、图形验证模块210d、以及交互比对模块210e分别可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同样地,本揭露的响应警示模块220a与对策建议模块220b皆可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专利筛选单元110里的各个模块可分别通过一逻辑表来检验专利案件所对应的是属申请案(Pending Application)的专利事件的状态。图3与图4分别以资格验证模块210a与内容处理模块210c为例,来说明此逻辑表与其具体运用的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参考图3,资格验证模块210a可通过一逻辑表310来检验专利案件所对应的是属申请案(Pending Application)的专利事件的状态。此逻辑表310可运用在检验多种不同特定专利事件是否发生的范例。逻辑表310中可包括一或多个元件,例如元件312、314、316、318、320、322等,或前述元件的其中任一组合。这些元件可以设计成资格检核的逻辑判断式来实施,此逻辑判断式必须确保专利申请各项步骤合于法令规定。
例如,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2可以具体运用在先前技术呈报义务(Duty to Disclosure)的专利事件中,此元件312可以设计成一种资格检核的逻辑判断式来实施,此逻辑判断式也须确保专利申请步骤合于法令规定。因此,元件312可以设计成检验待申请案是否处于“非放弃状态(NotAbandoned)”以及检验权利要求各项的存在状态。前者的检验以专利申请案整体来考量,后者的检验则细分到权利要求各项的存在状态。元件312的逻辑判断式可设计为,惟有在专利申请案处于“非放弃状态”以及权利要求各项既“非被撤回(Not Withdrawn)”也“未被删除(Nor Cancelled)”,逻辑表312的逻辑判断式的检验结果才会通过(Pass)。
同样地,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4可以检验另一种不同的特定专利事件是否发生,此另一特定事件例如是否在专利申请领证费用的缴付之前(Before Payment of Issue Fee)、或是获准专利处于举发程序(Re-examination proceedings)中、或是后续因法令变革而尚未规范的新的特定事件(Situations Not Specified)。同样地,元件314也可以设计成资格检核的逻辑判断式来实施,来检验此另一特定事件是否发生。
承上述,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6、318、320、322等皆可以检验不同的特定专利事件是否发生。例如元件316可以检验向负责专利业务的官方单位或官方委办单位(后以专利局统称的)提出专利申请时,所列的发明人群体(Inventive Entity)是否完全符合真正的发明人群体,举例来说,提出专利申请时,发明人群体为甲、乙、丁,而对发明申请案的权利要求实际有所贡献者为甲、乙、丙,则元件316的逻辑判断式的检验结果,可以检验出此发明人群体与对发明申请案的权利要求实际有所贡献者非全部相同的重要事项。
又,例如元件318可以检验的特定专利事件为一专利申请案是否为一非暂时申请案(Non-provisional Application)。以美国专利法为例,申请案依其初始申请文件中是否权利要求必要存在于专利申请案与否,可区分为暂时案件(Provisional Application)与非暂时申请案。换句话说,暂时申请案只要具备专利说明书及必要附图时,即可取得专利申请案的申请日与申请号,权利要求存在于专利申请案非必要事项;而非暂时申请案除了需具备专利说明书及必要附图,其初始申请文件中也需至少包括一权利要求,才可以取得专利申请案的申请日与申请号。因此,通过元件318检核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Application Serial Number)前面是否为60、61、62...即可判断该申请案为暂时申请案案件或非暂时申请案。
元件320可以检验的特定专利事件例如是专利证书是否已发出;而元件322可以检验的特定专利事件例如是第一份的发明人全体宣誓书(Initial Oath or Declaration)是否已提交专利局。
参考图4,内容处理模块210c也可以通过另一逻辑表410来检验专利文献所对应的是属中的申请案(Pending Application)的专利事件的状态,并且可以运用在检验多种不同特定专利事件是否发生的范例。此逻辑表410例如可以包括元件412、414、416等,或前述元件的其中任一组合。
例如,逻辑表410的元件412与414可以组合运用在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专利事件中,此元件412可以设计成以具体事件的发生,来判断信息(Information)是否必须向专利局呈报。其中,对先前技术的来源定义为由技术相关连的国外申请案、国内是属中的申请案、以及专利涉讼案之中的审查意见、抗辩主张时所引用的信息。例如,在技术相关连的国外申请案或是国内同属是属中的申请案,其申请过程中,接获专利局的审查员所发出的审查意见通知(Office Action)中不予专利的理由,或其所引用的先前技术;或是在专利诉讼中就涉讼专利所提出的专利无效(Invalid)、不可执行(Unenforceable)、以及不正行为(Inequitable Conduct)抗辩,与前述抗辩相关的具体事证等。像这类的理由、先前技术、或是抗辩相关的具体事证等,其产生是出于定义事件的发生。
所以,将这些信息输入于系统后,只要与申请专利案的卷史资料(FileHistory)的记录信息没有重复(Non-cumulative),也就是相同事实所引发的审查意见理由的信息、或是先前技术的信息、或是具体事证的信息,从未向专利局呈报且未记录于申请专利案的卷史资料当中,则元件412的逻辑判断式的内容处理结果,即判断为该信息须向专利局呈报。
逻辑表410的元件414检验的信息来源事件则没有限定,其可以和元件412定义的信息来源事件相同,亦可以不同于这些信息来源事件,例如可出于展览会、或商展呈报义务人得知与待申请的专利案可专利性相关的信息。因此,元件414着重在信息内容处理判断。申请人在专利案件申请历程中,或主张其申请案具有可专利性,或反驳审查委员对该申请案不予专利的审定或处分;只要与前述两者立场相反的任何信息,皆可能成为审查员在专利审查过程中考量的信息,并作为专利申请案审定或不予专利的审定或处分的参考。此时,该所述立场相反的信息就是与可专利性有实质相关(Information Material to Patentability)的信息。此元件414可以设计为检验信息是否与可专利性实质相关。一旦信息与可专利性实质相关,则元件414的逻辑判断式的内容处理结果即为该信息须向专利局呈报。
逻辑表410的元件416可以设计为检验正式申请案的权利要求在历程之中,是否曾有任何增加或删除的事件发生,如果有前述事件的产生,则元件416的逻辑判断式的内容处理结果即为通过(Pass)。
上述资格验证模块210a与内容处理模块210c的这些元件所检验的特定专利事件发生与否的结果将会影响对策建议模块220b可能提供的对应方式。图5至图7以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具体运用为一范例来说明。
至此,可以知悉,上述的实施范例呼应先前所声明的“将资料读入实现本发明的装置内,并由该装置进行一具功能性的处理以产生一能协助使用者的具功能性效果的资料”以及“通过计算机执行一技术资料处理程序来处理一种外部技术资料,并完成对该技术资料实施的一系列技术处理”,不过这几个实施范例为更深入且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举例来说,图4中所描述的内容处理模块210c,其可通过逻辑表410来检验不同的特定专利事件所对应的专利事件的状态,因为逻辑表410中的元件414可检验信息是否与可专利性实质相关,所以需使用到包含比对、分析、统整等技术上的手段来加以施行,因此,这里采用逻辑表410即为一包含技术特征,其中,逻辑表410的详细施行方式已说明于前,故不再赘述;再者,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所产生的结果(于此为一资料),通过专利监控单元120,能提供使用者一正确、迅速且实时的处理方式及建议,更提供了使用者一更友善及便利的使用介面。
图5是资格验证模块与内容处理模块的逻辑表运用在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一个范例流程图,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如前所述,资格验证模块210a可使用逻辑表310的元件312来检验待申请案是否处于“非放弃状态”以及检验权利要求各项的存在状态。于资格检验通过后,内容处理模块210c以具体事件的发生,可使用逻辑表410的元件412与414来判断信息是否必须向专利局呈报或信息与可专利性是否实质相关,如步骤515所示。逻辑表410的元件412与414的逻辑判断式的内容处理的范例如前所述。
当内容处理模块210c检核通过后,专利筛选单元110可以筛选出所需的事件,并将信息传递给专利监控单元120的响应警示模块220a,使其发出一状态输出(如:警示输出)来控管先前技术呈报,如步骤525所示。
为使警示信号有所区别,使得不同的警示输出可以引发后续对策建议模块220b中不同的应对方式,可再透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4,来检核特定事件是否发生。以美国专利法为例,检核后必须呈报前案信息的专利申请案件可分为尚未缴付领证费、处于举发程序进行(Re-examination Proceeding)中、以及处于已缴付领证费且无举发程序的三种情形。所以,对策建议模块220b可以通过一逻辑表来提供不同的对应方式。
图6是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逻辑表与此逻辑表可能提供的对应方式的一个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参考图6,对策建议模块220b可通过一逻辑表630来提供对应方式,例如逻辑表630可以包括元件632、634、636、638、640或642,或前述元件的其中任一组合。因为在前述逻辑表310的元件314的判断后,必须呈报前案信息的专利申请案件,可区分为尚未缴付领证费、处于举发程序进行中、以及领证费已缴付但无举发程序三种情形,此三种情形可分别对应到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逻辑表630的元件632、634和636所提供的应对方式。
所以,对于尚未缴付领证费之前的专利申请案件,元件632提供的应对方式为:指示须依照美国专利法37CFR 1.97及1.98(37Code of FederalRegulations 1.97&1.98)的规定的相关的时期区分及内容要件来满足揭露义务;对于处于举发程序进行中的专利申请案件,元件634提供的应对方式为:指示须依照美国专利法37CFR 1.555以及1.98规定的内容要件来满足揭露义务,换句话说,时期区分不同于1.97专利申请案是属状态的时期区分,而是依照1.555举发程序中特有的揭露时期区分,来满足揭露义务;对于领证费已缴付但未有举发程序的开启的专利申请案件,元件636提供的应对方式为:指示须依照美国专利法37CFR 1.501规定的内容要件来满足呈报人的揭露义务。
以图5的范例并通过图6的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逻辑表630的元件,图7说明如何通过资格验证模块、内容处理模块、以及对策建议模块来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具体运用的一个范例流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参考图7,当通过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检验步骤312时,也就是说,此专利申请案处于“非放弃状态”以及权利要求各项既“非被撤回(NotWithdrawn)”也“未被删除(Nor Cancelled)”。内容处理模块210c以具体事件的发生,继续进行步骤515的检验。当内容处理模块210c检验通过时,也就是说,此信息须向专利局呈报,并且此信息与可专利性是实质相关。继续进行步骤525,专利筛选单元110筛选出所需的事件,并将信息(如:侦测信号)传递给响应警示模块220a,使其发出警示输出。
专利筛选单元110将信息(如:侦测信号)传递给响应警示模块220a之后,再加入专利筛选单元110中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验证,亦即资格验证模块210a再通过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4,来检核此专利申请案是属于尚未缴付领证费、或是处于举发程序进行中、或是领证费已缴付但无举发程序的其中何种特定事件。此三种情形的特定事件的检核结果可以引发后续对策建议模块220b提供的三种不同的应对方式,也就是逻辑表630的元件632、634、以及636分别提供的应对方式,于此,一实施例中,对策建议模块220b可以一状态输出(如:处理指引输出)来提供使用者应对的方式。
所以,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可将专利案件的程序控管,例如先前技术呈报的控管。此外,也可将一般性原则设计成多种逻辑表,并内建或排定于系统中的各模块,因此,即可以根据此逻辑表的内容,来提供给使用者或管理者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或警示信息等。
继步骤515之后,除了通过专利筛选单元110筛选出所需的事件,并将信息(如:侦测信号)传递给响应警示模块220a,以发出状态输出(如:警示输出)之外,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先前技术呈报的控管流程,例如图8的控管先前技术呈报的另一种范例流程,此范例流程与本发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其中,专利筛选单元110的资格验证模块210a可先通过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4将状态输出(如:警示输出)区分为三种不同的状态输出(如:第一警示输出、第二警示输出、以及第三警示输出)。
依此,如图8的范例流程所示,继步骤515之后,专利筛选单元110无须再将信息(如:侦测信号)传递给响应警示模块220a,使其发出状态输出(如:警示输出)。而是直接选定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4,以检验出此专利申请案是属于尚未缴付领证费、或是处于举发程序进行中、或是领证费已缴付但无举发程序的其中何种特定事件。换句话说,直接选定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逻辑表310中的元件来进行检验。而逻辑表310的元件314的检验结果只要使此三种不同的警示状态输出(如:第一警示输出、第二警示输出,及第三警示输出),从而找到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应对方式即可,也就是分别对应至逻辑表630的元件632、634,以及636提供的应对方式。
本揭露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中,专利筛选单元110与专利监控单元120也可以具体运用在控管更新(例如增加且/或删除)发明人的范例上。例如,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逻辑表310中的元件316可以检验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时,所列的发明人群体(Inventive Entity)是否完全符合真正的发明人群体;元件318可以检验专利申请案是否为非暂时申请案;元件322可以检验的特定专利事件例如是第一份的发明人全体宣誓书(Initial Oath or Declaration)是否已提交专利局。经过专利筛选单元110判断、相关响应警示产生后,专利监控单元120也会产生对专利事件有效的响应方法。例如,在逻辑表310中元件320判断一个专利申请案的专利证书是否已发出后,会产生专利证书已发出以及专利证书未发出两种情形。对策建议模块220b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形,设计逻辑表630的元件638、640和642,来提供不同的应对方式。
以美国专利法为例,在专利证书已发出的情形下,由于专利申请案已获证,因此,可以设计逻辑表630的元件638提供的应对方式为:指示可依具体造成发明人群体与真正发明人群体不一致的情状,申请再发证(Reissue Application)或者证书更正(Certificate of Correction)处理;而在专利证书未发出的情形下,由于专利证书尚未发出,需再经由逻辑表310中元件322检验第一份的发明人全体宣誓书是否已提交专利局。若初始的全体发明人宣誓书尚未提交,可以设计逻辑表630的元件640提供的应对方式为:指示可以依照美国专利法CFR1.48(f)来提交初始全体发明人宣誓书取代增加或删减发明人申请;若初始的全体发明人宣誓书已提交,可以设计逻辑表630的元件642提供的应对方式为:指示可以依照具体造成发明人群体与真正发明人群体不一致的情状,选择依照美国专利法CFR1.48提出增加或删除发明人申请,或者依照美国专利法CFR1.53(b)提出延续申请,以修正不一致的状况。
承上述,图9说明如何通过专利筛选单元110与专利监控单元120来控管增加且/或删除发明人的具体运用的一个范例流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参考图9,资格验证模块210a根据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通过逻辑表310的元件316,检验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时,所列的发明人群体是否完全符合真正的发明人群体;如果非完全符合的话,则响应警示模块220a发出状态输出(如:警示输出),如步骤915所示。
状态输出(如:警示输出)发出后,通过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逻辑表310的元件318,检验此专利申请案是否为非暂时申请案;如果是暂时申请案,则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逻辑表630的元件642提供其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的内容如前所述;如果是正式申请案,则通过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逻辑表310的元件320来检验;逻辑表310的元件320检验的结果若为此专利申请案的专利证书已发出,则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逻辑表630的元件638提供其应对方式,具应对方式的内容如前所述;逻辑表310的元件320检验的结果若为此专利申请案的专利证书未发出,则再通过资格验证模块210a的逻辑表310的元件322来检验,检验内容如前所述;逻辑表310的元件322检验的结果若为此专利申请案已提交全体发明人宣誓书,则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逻辑表630的元件640提供其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的内容如前所述;逻辑表310的元件322检验的结果若为此专利申请案未提交全体发明人宣誓书,则对策建议模块220b的逻辑表630的元件642提供其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的内容如前所述。
所以,增加且/或删除发明人与先前技术呈报的控管都可以根据专利文献经监控或分析后的结果(如:侦测信号),来预设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产生其相对应的状态输出(如: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给使用者或管理者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预设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可以设计成多种逻辑表,也可以内建或排定于本发明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中的各模块;根据此逻辑表的内容也可以提供给使用者或管理者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或警示信息等。
回顾图4的内容处理模块210c的逻辑表410中元件416的设计,其为检验正式申请案的权利要求在历程之中,是否有任何增加或删除的事件发生,如果有发生前述事件,则元件416的逻辑判断式的内容处理结果即为通过。除了产生通过的处理结果外,还可以产生至少一种表单;从这些表单中,可以呈现出专利案件从申请直至最后审定时,其权利要求的变化。也可以随着权利要求变化,将内容处理模块210c分析后的权利要求内容的属性呈现出来。图10与图11是内容处理模块210c的分析结果形成的两种表单范例,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
图10的表单范例呈现出专利案件从申请直至最后审定时,其权利要求的变化。由于专利案件从申请直至最后审定,申请案的权利要求的变化次数可能大于一次以上,因此,图10的表单范例中,有一栏,例如第一栏1010,以原始文字文件(Original Text)作为比较基准,此栏记录专利案件初始申请时,其权利要求的范围。经由逻辑表410的元件416检验权利要求有变动后,分别反应在第二栏1020的第一次修正(Amendment 1)删除线删除的文字部分、第三栏1030的第二次修正(Amendment 2)底线文字来表达新增部分,并可视情况或依设定决定是否保留前一次变动记录(如b元件含删除线的部分可依设定是否在1030中呈现);又在第三栏1030之中,由原C元件的权利要求范围由C1转成C2时,一种呈现方式是将C1删除而将C2以底线文字方式呈现(如目前1030的表示方式),或将C1以加上删除线方式呈现并辅以C2的底线文字方式一起呈现。删除线或底线文字的用意仅用于表达“新增”和“删除”之间的区隔,或及于“修改”权利要求范围,其它类似可突显有关的变动方式,或者甚至只有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均为本专利欲均等的范围。如此,从第一次修正1020至第2+n次修正(Amendment 2+n)1040,每一次权利要求范围的变动都会由表单呈现其变化,直至最后权利要求获准文字文件(Issued Text)反应在以第五栏1050为例的字段当中,其中若有多次的修正,本系统可依设定是否在每栏中都显示出历次的删除或新增记录,或者是仅显示如(2+n)与(2+n-1)次之间的改变。目前通常的实施方式为在系统中输入一美国专利审查历史的PDF文件,先以文字辨识(OCR)的方式,将里面的文字内容进行解析,将其中历次修正的权利要求段落萃取而出,进行前述的方法,从而整理出图10的表单结果。
图11的表单范例为另一种权利要求的表单呈现方式或可称为“图样介面”,将原始专利资料或审查历史的资料,经内容处理模块分析(若资料源为PDF资料,以现有的商用技术而言,须先经文字辨识(OCR)转化为一般文字文件),可再结合语义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或查阅表后解析出的权利要求内容的属性,如:一属性信息。图11的表单范例列出权利要求内容的属性,包括元件(Element)1130、连结(Connection)1140、功能(Function)1150、附随结果(Consequential Effect)1160、步骤(Step)1170、范围(Scope)1180、以及其它(Others)1190,共七种属性,于此,此七种属性亦可分别采用元件属性信息(如:元件属性1130)、连结属性信息(如:连结属性1140)、功能属性信息(如:功能属性1150)、附随结果属性信息(如:附随结果属性1160)、步骤属性信息(如:步骤属性1170)、范围属性信息(如:范围属性1180),以及其它属性信息(如:其它属性1190)来表示,这里,此仅为例示,并不以此为限。
元件属性1130是标明权利要求内容中,文字具有组成份子特性或称为权利要求的构成基本要素(例如:元素element、元件device、组成component或模块module…等);连结属性1140是标明权利要求内容中,文字具有说明彼此间空间结构上相对关系(例如:1130的要素中,X元件和Y元件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功能属性1150是标明权利要求内容中,文字具有功能性说明;附随结果属性1160是标明权利要求内容中,文字说明仅表示随前揭说明所带来通常的结果;步骤属性1170是标明权利要求内容中,文字叙述乃表明处理过程中的动作或状态的表现;范围属性1180是标明权利要求内容中,文字中具有一定计量或数值的范围;以及随着分析、属性类别化的需求,得由使用者定义或非前述定义的其它属性1190。
原始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的项次(Claim Number)标明于字段1110。原始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的可依上述属性来分类,并反应至单一项数号码所对应到的历史记录(History)字段1120所记录的原始文字文件的该权利要求的内容变化当中。每一专利申请案,例如A1,随着权利要求内容的变化,每一次权利要求变化后的文字经由内容处理模块210c分析各属性后,依序记录在属于特定项次及特定修正次数的该列当中,并于有对应到的属性栏位中标记(如图11中,标记“o”),原则上将直到最终权利要求经官方专利商标局审定后,出现在专利证书中权利要求文字的属性也将加以分析。这些综合分析的结果形成了图11的表单范例1100,可以提供给研发人员或专利法务从业人员作诉讼攻防的分析。由此可知,表单范例1100并非一单纯的信息揭示,而是能提供上述功能的一功能性资料。
有时候,系争案的答辩者以权利要求全部或部份项次整项删除并于后面重新编号改写的情况,在另一实施例之中,亦可经由设定、语义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或查阅表的技术,将权利要求标的近似的部份视为同一个权利要求的项次1110。概主要目的的诉求为利用系统归纳出修正过程之中,所可能造成禁反言限制的方向有那些,使用者可不须完整浏览文件前,先掌握初步的方向。因此,若以其它近似的系统方式实现,均为本专利欲均等的范围。
所以,本揭露所揭露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可将专利案件的程序控管系统化,不仅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申请程序合于法令规定,也可以精简人力使用与节省营运成本。当面对专利诉讼而众多专利为受侵害标的时,也可以利用可系统化的程序控管,来分析受侵害标的的权利范围的变化、界定专利权的最终范围以及放弃范围,或进一步分析是否有任何无效或不可执行的事实产生,作为诉讼攻防策略,以节省诉讼成本。
承上述,本揭露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可用下列实施范例来说明。
图12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一个范例示意图,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在图12的范例中,根据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判断此专利案件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内容,或前述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如步骤1210所示。将专利案件的程序控管规则设计成多种逻辑判断来进行此专利案件的监控与分析,如步骤1220所示。根据此监控与分析后的结果,可设定触发条件(此设定亦可为系统的预设的设定)与应对状态(或系统已预设的对应状态),并且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如步骤1230所示。
在步骤1220中,多种逻辑判断的设计范例如图3与图4,于此不再重述;而专利案件的具体运用的程序控管范例如图6、图8的先前技术呈报控管,以及图9的增加且/或删除发明人的控管,于此不再重述。
在步骤1230中,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以及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的范例如前述逻辑表310、410的元件的内容,于此不再重述。而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的范例如前述逻辑表630的元件的内容,于此不再重述。
本揭露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可再提供一工作介面,使律师得以利用此工作介面进行法律工作上的确认,使得该分析的表单或资料成为循求法律意见的根据或为诉讼上的辅助。此工作介面主要目的是使被设定具有权限的人员或律师得以特定的帐号密码登入,进行资料或结果的检核,以及在工作上进行确认/交流或相关的互动行为,使相关的分析工作或结果具有机密性,并受到律师-当事人特权的保护。
图13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另一个范例示意图,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并用图形方式显示专利分析结果,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在图13的范例中,通过一通讯媒介接收至少一专利文件及与该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信息,其中此信息包含有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如步骤1310所示。依据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如步骤1320所示。依据此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此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与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如步骤1330所示。
在步骤1320中,此至少一判断规则可为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程序控管规则,或至少一时间判断规则、至少一资格判断规则、至少一内容判断规则与至少一图形判断规则、或前述项目中的任一种组合,且此侦测信号可为一时间侦测信号、一资格侦测信号、一内容侦测信号与一图形侦测信号或前述项目中的任一种组合。此时间侦测信号、此资格侦测信号、此内容侦测信号与该图形侦测信号是用以表示此至少一专利文件的对应相关连性。在步骤1330中,此状态信号可为一警示信号与一处理指引信号中的至少其一。
图14是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又一个范例示意图,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并且与所揭露的某些实施范例一致。在图14的范例中,接收一第一专利文件及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信息,其中此信息包含有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此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如步骤1410所示。依据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如步骤1420所示。依据此至少一判断规则来分析该信息,并产生一对应于此第一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的属性信息,其中此属性信息包含有一元件属性信息、一连结属性信息、一功能属性信息、一附随结果属性信息、一步骤属性信息、一范围属性信息或一其它属性信息中的至少其一,如步骤1430所示。依据该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此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此该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如步骤1440所示。表列此属性信息或此状态信号中的至少其一于一表单,如步骤1450所示。举例来说,此表单可为包含有用以标明此第一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的一完整申请历程信息,并以图形(如图11)为此属性信息。
在步骤1410中的产生此侦测信号时,更可包括下列步骤:接收一第二专利文件及与此第二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信息,其中此信息包含有与此第二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此第二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该第二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此第二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依据该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对应于此第二专利文件的信息,以产生对应此第二专利文件的信息的一第二侦测信号;例如,该第二侦测信号亦可如前所述的对应于此第一专利文件的侦测信号,还包含一第二时间侦测信号、一第二资格侦测信号、一第二内容侦测信号与一第二图形侦测信号或前述项目中的任一种组合;比对此第一侦测信号与此第二侦测信号,并依据此第一侦测信号与此第二侦测信号的相似度来决定一权重值;例如:比对此第一资格侦测信号与此第二资格侦测信号,并依据此第一资格侦测信号与此第二资格侦测信号的相似度来决定一资格权重值;以及依据此权重值来决定此第一专利文件与此第二专利文件间的一关联性;例如:依据此资格权重值来决定此第一专利文件与此第二专利文件间的一资格关联性。同样地,权重与关连性的决定也可针对时间侦测信号、内容侦测信号与图形侦测信号进行计算,不再赘述。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本揭露的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界定关联专利文件的方法,此方法包含:撷取出一第一专利文件的一第一资料;撷取出一第二专利文件的一第二资料;以及当此第一资料与此第二资料满足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预设条件时,将此第一专利文件与此第二专利文件标记为关联专利文件。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本揭露的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界定关联专利文件的方法,此方法包含:将相对于一第一专利文件的一第一资料与相对于一第二专利文件的一第二资料进行比对;以及当此比对结果符合此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预设条件时,将此第一专利文件与此第二专利文件标记为关联专利文件。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本揭露的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判断专利文件相关性的方法,此方法包含:撷取出一第一专利文件的至少一第一特征资料;撷取出一第二专利文件的至少一第二特征资料;以及比较此第一特征数据与此第二特征数据,并产生一相对应的关联值。此关联值,原则上可依前述系统中的权重给分机制来衍生。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本揭露的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呈现一专利文件的相关属性的方法,此方法包含:建立一实质上呈二维矩阵形式的图样介面;将一专利文件的一目标权利要求的版本标记,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一维度上;以及将此第一权利要求的至少一种属性信息于各版本中的状态或内容,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二维度上。
在又一实施范例中,本揭露的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呈现一专利文件的相关属性的方法,此方法包含:建立一实质上呈二维矩阵形式的图样介面;将一专利文件的一目标权利要求的一目标属性信息于该目标权利要求的各历史版本中的状态或内容,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一维度上;以及将此目标权利要求于一目标版本中的多个属性信息,排列显示于此图样介面的一第二维度上。
综合而言,本揭露为将从外部所撷取而得的外部技术资料(如:专利文献)或内部所取得的内部技术资料,经由一信息处理装置(于此一实施例中,为一计算机,亦可为一PDA或一手机)执行一种技术资料处理程序(如:专利筛选单元110与专利监控单元120等)而产生能提供使用者上述功能的一功能性资料(如:表单范例1100),亦可诠释为使用者会因该功能性资料而与该装置进行互动(如:依据相对应的建议或处理手段来输入使用者所要达成的目的)。此外,亦可通过本发明改进专利文献检索、比对、汇整、控管,以及专利诉讼等所需花费的时间及成本,更可由图11所提供的图样介面而减少开关档案所需消耗的系统资源,此与改善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性能有实质上的效果;此外,该图样介面亦提供使用者一友善及便利的介面。
在另一实施范例中,本揭露可为应用于一硬件上的一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此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为依据本发明精神所撰写能实现本揭露所有功能及/或步骤且储存于一储存装置中(如:存储器)的一程序代码。由在此硬件上执行该程序代码,可实现本揭露的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此硬件可为一计算机(computer)、一能执行多绪(thread)的装置、一执行单绪的装置,但不以此为限。
于另一实施范例中,可使用一可上网的装置(如:计算机、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等),通过网络登入一服务器,此服务器可安装依据本揭露而发展的系统或/及软件,并直接于此服务器上进行本揭露的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运作。于另一实施范例中,可使用一可上网的装置(如:计算机、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等),通过网络登入一服务器,并由该服务器与安装有依据本发明而发展的系统或/及软件的资料库系统,进行本揭露的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的运作。
惟,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揭露的实施范例,当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界定关联专利文件的方法,其包含有:
撷取出一第一专利文件的一第一资料;
撷取出一第二专利文件的一第二资料;以及
当该第一资料与该第二资料满足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预设条件时,将该第一专利文件与该第二专利文件标记为关联专利文件。
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界定关联专利文件的方法,其包含有:
将相对于一第一专利文件的一第一资料与相对于一第二专利文件的一第二资料进行比对;以及
当该比对结果符合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预设条件时,将该第一专利文件与该第二专利文件标记为关联专利文件。
3.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判断专利文件相关性的方法,其包含有:
撷取出一第一专利文件的至少一第一特征资料;
撷取出一第二专利文件的至少一第二特征资料;以及
比较该第一特征资料与该第二特征资料,并产生一相对应的关联值。
4.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呈现一专利文件的相关属性的方法,其包含有:
建立一呈二维矩阵形式的图样介面;
将一专利文件的一目标权利要求的版本标记,排列显示于该图样介面的一第一维度上;以及
将该第一权利要求的至少一种属性信息于各版本中的状态或内容,排列显示于该图样介面的一第二维度上。
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呈现一专利文件的相关属性的方法,其包含有:
建立一呈二维矩阵形式的图样介面;
将一专利文件的一目标权利要求的一目标属性信息于该目标权利要求的各历史版本中的状态或内容,排列显示于该图样介面的一第一维度上;以及
将该目标权利要求于一目标版本中的多个属性信息,排列显示于该图样介面的一第二维度上。
6.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该系统包含:
一专利筛选单元,根据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判断该专利案件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内容,或前述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并进行该专利案件的监控与分析;以及
一专利监控单元,根据该监控与分析后的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并且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其中该专利筛选单元还包括一资格验证模块、一时间验证模块、一内容处理模块、一图形验证模块、以及一交互比对模块,或前述模块的其中任一种组合,且在进行该专利案件的监控或分析之前,拆解该专利案件,并依其类别与定义分别分配给该资格验证模块、该时间验证模块、该内容处理模块、该图形验证模块、以及该交互比对模块,或前述模块的其中任一种组合,来进行分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其中该专利监控单元还包括一响应警示模块、一对策建议模块或前述模块的其中任一种组合,且根据该专利筛选单元中的各该模块的分析结果,经由预设的触发条件发生时,将设定好的对应动作指示给该响应警示模块、该对策建议模块或前述模块的其中任一种组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该系统产生一第一表单,该第一表单是呈现出该专利案件从申请直至最后审定时,其权利要求的变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该系统产生一第二表单,该第二表单是呈现出该第一表单经分析后的权利要求内容的各属性的变化。
11.一种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该方法包含:
根据一输入的专利案件的信息,判断该专利案件的时间、申请状态、资格与专利内容,或前述项目的其中任一种组合;
将该专利案件的程序控管的规则设计成多种逻辑判断来进行该专利案件的监控与分析;以及
根据该监控与分析后的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应对状态,并且产生相对应的警示响应、或是提供相关的建议或处理方式。
12.一种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该系统包含:
一专利筛选单元,用以接收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并依据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以产生一侦测信号,其中,该侦测信号包含有一属性信息;以及
一专利监控单元,依据该侦测信号来设定该系统的触发条件,且当该系统的触发条件触发时,则产生与该至少一输入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
其中,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包含有对应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时间、对应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申请状态、对应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资格或对应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该侦测信号包含有一时间侦测信号、一资格侦测信号、一内容侦测信号或一图形侦测信号中的至少其一;该时间侦测信号、该资格侦测信号、该内容侦测信号及该图形侦测信号是用以分别表示该至少一专利文件间对应于时间、资格、内容及图形的一时间关联性、一资格关联性、一内容关联性及一图形关联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其中该专利筛选单元还包含:
一时间验证模块,用以接收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并依据至少一时间判断规则来侦测对应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时间,以产生对应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时间的该时间侦测信号,其中,该时间侦测信号包含有一申请日状态、一关键日状态、一审查意见通知发出日状态、一审定通知发出日状态、一费用支付日状态、一公开日状态或一公告日状态中的至少其一。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其中该专利筛选单元还包含:
一资格验证模块,用以接收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并依据至少一资格判断规则来侦测对应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资格,以产生对应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资格的该资格侦测信号,其中,该资格侦测信号包含有一发明人状态、一所有权人状态、一文件申请状态或一权利要求状态中的至少其一。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其中该专利筛选单元还包含:
一内容处理模块,用以接收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信息,并依据至少一内容判断规则来侦测对应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内容,以产生对应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的内容的该内容侦测信号,其中,该内容侦测信号包含有一前案的引证信息、一权利要求内容信息、或一权利要求变更状态中的至少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其中该权利要求内容信息还包含权利要求属性信息,且该权利要求属性信息还包含:
一元件属性信息、一连结属性信息、一功能属性信息、一附随结果属性信息、一步骤属性信息、一范围属性信息或一其它属性信息中的至少其一。
17.一种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并用图形方式显示专利分析结果,该方法包含:
通过一通讯媒介接收至少一专利文件及与该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信息,其中该信息包含有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
依据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以及
依据该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该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其中该侦测信号包含有一时间侦测信号、一资格侦测信号、一内容侦测信号或一图形侦测信号中的至少其一;该时间侦测信号、该资格侦测信号、该内容侦测信号及该图形侦测信号是用以分别表示该至少一专利文件间对应于时间、资格、内容及图形的一时间关联性、一资格关联性、一内容关联性及一图形关联性。
19.一种内储用于专利监控及警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可读取该程序的一装置加载该程序后,执行下列步骤:
通过一通讯媒介接收至少一专利文件及与该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信息,其中该信息包含有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
依据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以及
依据该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该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
20.一种内储程序的可读取纪录媒体,当可读取该程序的一装置加载该程序后,执行下列步骤:
通过一通讯媒介接收至少一专利文件及与该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信息,其中该信息包含有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
依据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以及
依据该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该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与该至少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
21.一种专利监控及警示方法,应用于一信息处理装置,该方法包含:
接收一第一专利文件及与该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信息,其中该信息包含有与该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时间、与该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申请状态、与该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资格或与该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专利内容中的至少其一;
依据至少一判断规则来侦测该信息,并产生一侦测信号;
依据该至少一判断规则来分析该信息,并产生一对应于该第一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的属性信息,其中该属性信息包含有一元件属性信息、一连结属性信息、一功能属性信息、一附随结果属性信息、一步骤属性信息、一范围属性信息或一其它属性信息中的至少其一;
依据该侦测信号来设定一触发条件,并在当该触发条件触发时,产生与该第一专利文件相对应的一状态信号;以及
表列该属性信息或该状态信号中的至少其一于一表单。
CN200910171385A 2008-09-02 2009-08-31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Pending CN1016672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1385A CN101667204A (zh) 2008-09-02 2009-08-31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3384 2008-09-02
CN200810213384.X 2008-09-02
CN200910171385A CN101667204A (zh) 2008-09-02 2009-08-31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204A true CN101667204A (zh) 2010-03-10

Family

ID=41803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1385A Pending CN101667204A (zh) 2008-09-02 2009-08-31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720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964A (zh) * 2013-09-05 2013-12-18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案件信息的案件线索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4885116A (zh) * 2012-10-10 2015-09-02 Ubic股份有限公司 法庭用系统,法庭用方法,以及法庭用程序
CN105205751A (zh) * 2015-08-25 2015-12-30 长沙市麓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监控系统
CN106227755A (zh) * 2016-07-14 2016-12-14 上海超橙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状态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7463565A (zh) * 2016-06-02 2017-12-12 索意互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献数据处理、检索、分析方法以及对应的装置
WO2019051762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苏州大成有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利案件分配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597985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云拓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归纳结论的专利分析装置
CN110377885A (zh) * 2019-06-14 2019-10-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转换pdf文件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37027A (zh) * 2018-03-30 2020-11-13 株式会社艾飒木兰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5116B (zh) * 2012-10-10 2017-07-11 Ubic股份有限公司 法庭用系统,法庭用方法,以及法庭用程序
CN104885116A (zh) * 2012-10-10 2015-09-02 Ubic股份有限公司 法庭用系统,法庭用方法,以及法庭用程序
CN103455964B (zh) * 2013-09-05 2016-02-03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案件信息的案件线索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3455964A (zh) * 2013-09-05 2013-12-18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案件信息的案件线索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5205751A (zh) * 2015-08-25 2015-12-30 长沙市麓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监控系统
CN107463565A (zh) * 2016-06-02 2017-12-12 索意互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献数据处理、检索、分析方法以及对应的装置
CN107463565B (zh) * 2016-06-02 2020-05-15 索意互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献数据处理、检索、分析方法以及对应的装置
CN106227755A (zh) * 2016-07-14 2016-12-14 上海超橙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状态监控系统及方法
WO2019051762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苏州大成有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利案件分配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597985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云拓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归纳结论的专利分析装置
CN111937027A (zh) * 2018-03-30 2020-11-13 株式会社艾飒木兰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CN110377885A (zh) * 2019-06-14 2019-10-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转换pdf文件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77885B (zh) * 2019-06-14 2023-09-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转换pdf文件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7204A (zh) 智能型专利监控及警示系统与方法
Bauer et al.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credit risk
Chiu et al. Process mining of event logs: A case study evaluating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TWI476689B (zh) 智慧型專利監控及警示系統與方法
Losiewicz-Dniestrzanska Monitoring of compliance risk in the bank
Islam et al. Moral versus pragmatic legitimacy and corporate anti-bribery disclosure: evidence from Australia
Liu et al. How does mandator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ffect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Cornwell et al. The role of data analytics within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nergy sectors
Lowande et al. Where Is Presidential Power? Measuring Presidential Discretion Using Experts
Li et al. Achieving Sarbanes-Oxley compliance with XBRL-based ERP and continuous auditing
Narines Whistleblowers and Rogues: An Urgent Call for an Affirmative Defense to Corporate Criminal Liability
Das Forensic accounting in India
Dombrovskaya Risk-Base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ormation of Financial Reporting
Li Does Law Matter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f a Limiting Case
Sadiq et al.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aligning business processes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Kim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disclosur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business risk disclosures in Japanese firms
Margono et al. The urgency of asset confiscation sanction in tax crimes
Haney Calculating Corporate Compliance & The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Liu Applications of New Technologies to Recogni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Bak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ontology-based and rule-based model to selected economic crimes: fraudulent disbursement and money laundering
El Toby et al. Activating the role of judicial oversight in Iraq to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tax evasion Field research in the Federal Offic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Uno et al. Internal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of Selected Thrift and Credit Cooperative Societies in Nigeria
Hulstijn Evidence-based Compliance Engineering
Boczko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Bak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ontology-based model to a selected fraudulent disbursement economic cri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