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2347A -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2347A
CN101662347A CN200910093683A CN200910093683A CN101662347A CN 101662347 A CN101662347 A CN 101662347A CN 200910093683 A CN200910093683 A CN 200910093683A CN 200910093683 A CN200910093683 A CN 200910093683A CN 101662347 A CN101662347 A CN 101662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r
timer duration
packet
reorder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3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2347B (zh
Inventor
杨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36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2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2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2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2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2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包括: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数据包处理装置,包括: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数据包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数据包处理装置,以及与上述数据包处理装置通信的数据发送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系统中,重排序功能是在上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以下简称:RLC)层完成,并且通过重排序定时器(T_Reordering定时器)加以控制,其中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设置是否合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很大。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定时器时长的设置由层3(Layer 3)固定配置,这种配置方式容易造成系统性能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实现系统性能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处理装置,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
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数据包处理装置,以及与所述装置通信的数据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进行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设置,并进而根据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由于重排序定时器的设置反映了网络的实际状况,所以避免了现有技术固定配置方案在系统性能上的浪费,提升在产生乱序包情况下的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数据包处理示意图一;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数据包处理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现有技术中,数据接收端在进行重排序时,重排序定时器采用固定长度的时长,数据接收端对该时长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排序,然后将重排序后的数据包进行发送。其中,在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时间段内,数据接收端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存储等处理,若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设置的过长,该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过多,数据接收端的负荷过大,对系统性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系统的性能降低。针对此现有技术带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数据包处理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的编号只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代表实施例之间相互之间的优劣之分。
图1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101、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
本步骤中提到的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可以是以前后两次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差值,也可以是多次获取上述的时间差值后取平均值,获取时间差值的平均值,或者是统计间隔N次的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差值,再除以N,获取时间差值的平均值;之后,以获取的时间差值或时间差值的平均值,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
步骤102、根据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处理方法,通过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即网络的实际传输状况进行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设置,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定时器时长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本实施例中定时器时长设置与实际的网络传输状况相适应,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以下是以前后两次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值差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本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时间值,以及前一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时间值;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需要通过确定的信息来得出乱序包的信息。而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是能够提取信息较多的数据包,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的正是该种数据包的信息。
本步骤中,获取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值。如图3示,例如在每次触发重排序定时器(T-reordering定时器)后,只有一个数据包未按正常序列号顺序接收到的情况(未接收到的数据包如斜线所示)。
其中,VR(X1)、VR(X2)表示触发重排序定时器时所对应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简称SN号),VR(R1)、VR(R2)分别为当前接收侧期望收到的数据包的SN号,VR(T1)、VR(T2)为VR(X)之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的第一个收到的数据包的SN号,即VR(T1)为VR(X1)之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的第一个收到的数据包的SN号,VR(T2)为VR(X2)之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的第一个收到的数据包的SN号。本实施例中的乱序包可以是指未按正常序列号接收到得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步骤中,可以获取接收到数据包VR(T1)或VR(T2)的时间值,分别用TTI_1和TTI_2表示,并且TTI_1和TTI_2可以用一确定的时刻表示。
步骤202、根据第一时间值和第二时间值,生成这两个时间值的时间差值;
在上述步骤201中,获得了本次接收到乱序包VR(R2)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VR(T2)的时间值为TTI_2,以及前一次接收到乱序包VR(R1)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VR(T1)的时间值为TTI_1,因此可以计算两者之间的时间差:Δt=TTI_2-TTI_1;
步骤203、对得到的时间差值与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进行比较,确定两者中的较小者为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即对Δt和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较小者作为新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以实现重排序定时器能够随数据传输的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
假设第一次出现乱序包的时刻是TTI_1,这时候T_reordering定时器的时长取初始默认的最大时长,设为T;对于TTI_2时刻出现的乱序包事件,需要计算此时的乱序包在缓存中等待的时间,即T等待=T-(TTI_2-TTI_1)。由此可以看出,若将定时器的时长为T-T等待,则TTI_2时刻之前接收到的乱序包就不需要在缓存中等待最大时长T了。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提高了系统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t设为:
t=T-T等待=T-[T-(TTI_2-TTI_1)]=TTI_2-TTI_1
所以,在Δt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选取Δt作为重排序定时器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述Δt的能够反应网络的实际传输状况,根据该值设置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
步骤204、根据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步骤204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重排序处理,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上述的定时器时长门限可以根据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以下简称:HARQ)机制获取,即将重排序定时器的定时器时长门限T设置为:T=HARQ_TTI×n-(HARQ_TTI/2),其中HARQ_TTI为混合自动重传的时间,n为混合自动重传次数。
当初始启动并接收数据包时,可以将上述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设置为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初始值;然后获取前后两次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的接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差值Δt,并判断Δt与上述定时器时长门限T的关系,以其中的较小者作为新的定时器时长,即设置定时器时长TIMET-reordering为:
TIME T - reordering = &Delta; t ( &Delta; t < T ) T ( &Delta; t &GreaterEqual; T )
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在启动重排序定时器时只有一个数据包未按正常序列号接收到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存在多个连续数据包未按正常序列号顺序接收到的情况同样适用,如图4所示,在前一次启动重排序定时器前有三个未按正常序列号顺序接收到的数据包(即乱序包,如斜线所示),后一次启动重排序定时器前也有三个乱序包。VR(T3)为VR(X3)之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的第一个收到的数据包的SN号,VR(T4)为VR(X4)之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的第一个收到的数据包的SN号。其中,接收到VR(T3)的时间值为TTI_3,接收到VR(T4)的时间值为TTI_4,进而可以根据上述两个时间值的时间差值:Δt=TTI_4-TTI_3;然后可以对上述的Δt与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T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小者作为定时器时长。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实时的获取两个乱序包之间的时间差值,根据上述的时间差值与定时器时长门限进行比较,并确定其中的较小者作为新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尽量使用较小的定时器时长,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定时器时长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数据接收端在重排序过程中因接收过多的数据包而引起的负荷过重,根据接收乱序包的实际情况,即实际的网络传输状况进行数据包传输,能够有效避免固定设置定时器时长的方式引起的技术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能够应用于长期演进系统,具体可以是由数据接收端的无线链路控制器RLC实体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与上述数据包处理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处理装置,该数据包处理装置能够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数据包处理方法。
图5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调整单元11和处理单元12,该调整单元11用于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处理单元12根据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其中,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可以是以前后两次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差值,也可以是多次获取上述的时间差值后取平均值,获取时间差值的平均值,或者是统计间隔N次的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差值,再除以N,获取时间差值的平均值;之后,以获取的时间差值或时间差值的平均值,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处理装置,通过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即网络的实际传输状况进行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设置,使得定时器时长设置与实际的网络传输状况相适应,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图6为本发明数据包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调整单元21和处理单元22,其中调整单元21分为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和第三子单元213,其中第一子单元211用于获取本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时间值,以及前一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时间值;第二子单元212用于计算第一时间值和第二时间值的时间差值;第三子单元213用于将上述时间差值与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进行比较,确定两者中的较小者为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上述处理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值,并根据前后两次获取的时间值计算得到时间差值,并根据该时间差值与定时器时长门限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较小者作为新的定时器时长,即网络的实际传输状况进行定时器时长调整,能够使得数据接收端以较短的时间为周期进行重排序,从而降低接收端进行数据包处理的负荷,提高系统性能。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包处理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单元23,该设置单元23用于将所述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设置为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初始值。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包处理装置设置于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数据接收端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等其他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处理系统,该数据包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包处理装置,以及与上述数据包处理装置通信的数据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处理系统,通过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即根据网络的实际传输状况进行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设置,使得定时器时长设置与实际的网络传输状况相适应,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即根据实际的网络传输状况进行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设置,并进一步的可以选择前后两次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接收到最后一个乱序包的时间差值与定时器时长门限中的较小者作为定时器时长,能够有效降低数据接收端在进行数据包重排序处理时的负荷,提高系统的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包括:
获取本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时间值,以及前一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时间值;
得到所述第一时间值和第二时间值的时间差值;
将所述时间差值与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进行比较,确定两者中的较小者为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为:
T=HARQ_TTI×n-(HARQ_TTI/2),其中HARQ_TTI为混合自动重传的时间,n为混合自动重传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为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初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长期演进系统中,由数据接收端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6、一种数据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乱序包的实际接收情况,对重排序定时器时长进行调整;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对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子单元,用于获取本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时间值,以及前一次数据接收端在触发重排序定时器前最后一个乱序包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时间值;
第二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值和第二时间值的时间差值;
第三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差值与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进行比较,确定两者中的较小者为重排序定时器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的定时器时长门限设置为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初始值。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数据接收端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
10、一种数据包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包处理装置,以及与所述数据包处理装置通信的数据发送端。
CN2009100936839A 2009-09-27 2009-09-27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1662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6839A CN101662347B (zh) 2009-09-27 2009-09-27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6839A CN101662347B (zh) 2009-09-27 2009-09-27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2347A true CN101662347A (zh) 2010-03-03
CN101662347B CN101662347B (zh) 2012-11-21

Family

ID=41790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36839A Active CN101662347B (zh) 2009-09-27 2009-09-27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234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631A (zh) * 2009-10-28 2010-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序数据包的乱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717043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启动重排定时器时长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12000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00519A (zh) * 2017-11-20 2018-03-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重传方法和重传系统
CN108123990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11369794A (zh) * 2020-02-28 2020-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通参与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5979A (zh) * 2021-03-22 2021-07-0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荷报表改善与自检方法
CN113595929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21243492A1 (zh) * 2020-05-30 2021-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826496A (zh) * 2021-01-21 2022-07-29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乱序分组处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0386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实体及其数据块的上报方法
CN101483506A (zh) * 2008-01-0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重传请求状态报告抑制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631B (zh) * 2009-10-28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序数据包的乱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697631A (zh) * 2009-10-28 2010-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序数据包的乱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717043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启动重排定时器时长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085938A1 (zh) * 2013-12-13 2015-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启动重排定时器时长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12000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23990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08123990B (zh) * 2016-11-30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07800519B (zh) * 2017-11-20 2020-12-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重传方法和重传系统
CN107800519A (zh) * 2017-11-20 2018-03-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重传方法和重传系统
CN111369794A (zh) * 2020-02-28 2020-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通参与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69794B (zh) * 2020-02-28 2022-01-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通参与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5929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21218456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595929B (zh) * 2020-04-30 2022-07-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21243492A1 (zh) * 2020-05-30 2021-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073026A (zh) * 2020-05-30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073026B (zh) * 2020-05-30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826496A (zh) * 2021-01-21 2022-07-29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乱序分组处理
CN113065979A (zh) * 2021-03-22 2021-07-0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荷报表改善与自检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2347B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2347B (zh)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80068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EP3410623B1 (en) Method for sending status inform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ceiv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EP2809103B1 (en) Method for requesting radio resour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331088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702993B (zh) 无线通信设备
CN100446621C (zh)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EP1630981A2 (en) Transmission tim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682488A (zh) 通过发送时间间隔集束处理来增强上行链路传输
CN102868504A (zh) 一种发送状态报告的方法和rlc接收实体
CN101924620A (zh) 报文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01990236A (zh) 上报参数的方法、移动终端及随机接入参数优化的方法
CN101202608B (zh) 一种确认方式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009536A (zh) 自动重传请求的状态报告方法
CN109155951A (zh) 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EP3753358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improved prioritized random access
CN101771517A (zh) 一种时间调整定时器超时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EP3651400B1 (en) Delay tolerant node
CN100571107C (zh) 一种数据包丢失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4283656A (zh) 一种维护am模式rlc接收窗口及数据接收的方法
CN100388660C (zh) Nack协议的方法与设备
CN101378308B (zh) 一种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自动重传请求的优化方法
CN101902314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3634847A (zh) Hsdpa多流的基站间分流的数据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1217804A (zh) 宽带无线系统非实时业务带宽请求的轮询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