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在LTE-A系统中对上行方向进行空间复用时采用的传输性能不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预编码码本的方案,该方案的处理原则如下:设置预编码码本,其中,预编码码本由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和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构成,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包含X个4行3列的矩阵,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包含Y个4行3列的矩阵,X+Y=N,N是预编码码本包含的矩阵的总数,N的取值范围为6到40,X的取值范围为0到N,Y的取值范围为0到N。使用该预编码矩阵进行空间复用预编码时,能获得良好的传输性能。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采用单用户的空间复用(SU-MIMO,single user MIMO)技术时配置预编码码本的方法,具体地是为LTE-Advanced系统上行4天线预编码的秩为3的情况下分类保存预编码码本,该码本进一步包括两类预编码矩阵集,分别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和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从而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系统整体的传输性能得到了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预编码码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预编码码本,其中,预编码码本由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和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构成,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包含X个4行3列的矩阵,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包含Y个4行3列的矩阵,X+Y=N,N是预编码码本包含的矩阵的总数,N的取值范围为6到40。X的取值范围为0到N,Y的取值范围为0到N。
其中,该预编码码本,为上行方向秩等于3时的预编码码本。
使用该预编码矩阵进行空间复用预编码时,能获得良好的传输性能。
其中,N为整数,是4天线预编码的秩为3时的预编码码本所包含矩阵的总数,N的最佳值为20或22或32
当N为20时,X取10,Y取10;当N为22时,X取10,Y取12;当N为32时,X取16,Y取16。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编码码本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以下方式设置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和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方式一
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只有一个非零元素,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3列中只有一列有两个非零元素,其它两列各有一个非零元素,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的模相等和/或每一列的模相等;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有三个非零元素,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的模相等和/或每一列的模相等。
其中,从如下48个矩阵中选择X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x为集合{1,-1,j,-j}中的任一个数, 或者
从如下16个矩阵中选择Y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方式二
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有两个非零元素,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3列中只有一列有四个非零元素,其它两列各有两个非零元素,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的模相等和/或每一列的模相等;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有三个非零元素,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的模相等和/或每一列的模相等。
其中,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X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或者
从如下16个矩阵中选择Y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方式三
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有两个非零元素,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3列中只有一列有四个非零元素,其它两列各有两个非零元素,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的模相等且每一列的模相等;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有两个非零元素,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3列中只有一列有四个非零元素,其它两列各有两个非零元素,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中每个矩阵的每一行的模相等且每一列的模不相等。
其中,
相当于第一层的功率∶第二层的功率∶第三层的功率=1∶2∶2。
其中,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X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Y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传输性能。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实例一至实例三说明方式一的实现过程。
实例一
从如下48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x为集合{1,-1,j,-j}中的某一个数, 或者
选出的10个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为:
从如下16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选出的10个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为: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实例二
从如下48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x为集合{1,-1,j,-j}中的某一个数, 或者
选出的10个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为:
从如下16个矩阵中选择12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选出的12个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为:
实例三:
从如下48个矩阵中选择16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x为集合{1,-1,j,-j}中的某一个数, 或者
选出的16个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为:
如下16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实例四至实例六说明了方式二的实现过程。
实例四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或者
选出的10个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为:
从如下16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选出的10个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为: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实例五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或者
选出的10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从如下16个矩阵中选择12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选出的12个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为: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实例六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6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或者
选出的16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如下16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实例七到实例九说明了方式三的实现过程。
实例七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选出的10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选出的10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实例八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0个矩阵作为所述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选出的10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2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选出的12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实例九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6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选出的16个矩阵作为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从如下24个矩阵中选择16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
其中,
选出的16个矩阵作为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的矩阵:
在预编码码本设置成功之后,将该预编码码本设置到基站、移动终端等通讯设备中,以便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预编码码本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预编码码本,其中,预编码码本由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和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构成,第一类预编码矩阵集包含X个4行3列的矩阵,第二类预编码矩阵集包含Y个4行3列的矩阵,X+Y=N,N是预编码码本包含的矩阵的总数,N的取值范围为6到40,X的取值范围为0到N,Y的取值范围为0到N。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中描述的设置预编码码本的装置对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其具体的实现方法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基站能根据信道状况和用户设备所处的场景来合理选择预编码矩阵,提高了系统整体的传输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