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1603A -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 Google Patents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1603A
CN101661603A CN200810141998A CN200810141998A CN101661603A CN 101661603 A CN101661603 A CN 101661603A CN 200810141998 A CN200810141998 A CN 200810141998A CN 200810141998 A CN200810141998 A CN 200810141998A CN 101661603 A CN101661603 A CN 101661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monitoring
protection sci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1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子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 Baosheng
Original Assignee
丁子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丁子锦 filed Critical 丁子锦
Priority to CN200810141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1603A/zh
Priority to CN201510654698.3A priority patent/CN105405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1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1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平台,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平台包括现场监测管理系统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及经济理赔核算系统,所述现场监测管理系统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信号连接,将从现场获取的信号和数据传输给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及作为经济赔偿的依据。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平台,由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平台包括了现场管理系统,能够对保障(或保险)标的进行在线监测,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对保障(或保险)标的前期的监测与数据处理及风险控制,成为经济赔偿与重建的依据。

Description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具体体现为:通过客户端现场监控系统与后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与信号交换,为保障(或保险)、环保领域等提供远程监控、数据分析诊断、应急处理,及时避免与减少灾难的发生;通过对保障(或保险)对象的在线及时监测与数据处理为保障(或保险)机构及保障(或保险)人进行经济赔偿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由于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模式,有关部门及人员可以根据权限进行信息查询与保障(或保险)交易。
背景技术
现代保障或保险等机构由于缺乏前置性科技手段进行风险防范,对保障或保险对象的预测、监测、控制、统计分析、风险测算、应急处理等都是由政府承担着,保险机构不具有第一手预测、监测、分析评估等预期功能,无法获得及时可靠的灾难与事故数据,其防灾救灾的功能在不断弱化。无法及时准确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那么理赔自然不会全面而客观。在保险与被保险标的之间可预测、可控的、可反馈的、可参与治理与再生的关系缺少的情况下,在投资保证及选择权的估价评定认定更加关注风险/回报原理情况下保险机构可选择的风险防范措施就只能是降低赔款率及管理费和提高资产投资回报率两条道。由于缺乏前期的监测与抗灾手段人类社会最大的威胁是系统性的风险与事故(如煤矿透水、地层震动、粉尘危害、水质污染、森林火灾、洪水灾害、天然气井喷、放射性危害等),而这些系统性风险传统保险机构很多是作为拒赔范围的,并且太多的除外责任根本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解决目前保险公司等安全与环保机构对保障标的的现状及风险,缺乏前置性的监测与防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包括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还包括现场监测管理系统,所述现场监测管理系统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信号连接,将从现场获取的信号和数据传输给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现场监测管理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现场管理系统,所述监测单元安装于保障或保险对象现场,其与现场管理系统信号连接,将从保障或保险对象现场获取的数据传输给现场管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抗震、传感、监测、应急、探测等数据与信号采集终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再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与信号采集终端包括在线感应传感器、监测仪、采集器、记录仪、隔离器、阻尼器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通过屏蔽双绞线、UWB、PAN、BLUETOOTH、PLC、IEEE1394、MX13、GPIB图像监控等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与现场管理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总线、卫星通讯、微波通讯及IP网络等传输方式中的一种会多种与现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与交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和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所述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将从现场监测管理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之后,传输给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进行保障费核算和理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还包括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报警排污排险系统、行业管理软件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包括安全保险费核算软件与环保保险费核算软件。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还包括财务管理系统、WEB信息发布与电子商务系统、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管理系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包括了现场管理系统,能够对保险标的进行在线监测,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对保障标的前期的监测与风险控制。
由于现场监测管理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现场管理系统,其在获取数据信息之后,还能进行必要的现场管理。
由于监测单元可以包括多种数据与信号采集终端,可以获取多种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处理带来相当的便利。
由于监测单元可通过多种连接方式与现场管理系统连接,使得系统可以灵活的应用与多种场合,实现多种功能。
由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总线、卫星通讯、微波通讯及IP网络等传输方式与现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与交互,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信息与数据的传输,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更广泛平台建设与电子商务服务,形成与生态工业园、区域共生经济圈、企业自身回收等多层次的循环经济。
由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和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从而快速并准确地核算出理赔的金额数据,快速地为受害者提供经济保障,使被保障(或保险)人快速地获得经济赔偿重建家园。
由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还包括: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报警排污排险系统、行业管理软件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最快的获得讯息、最快最大范围的调度资源、最全面的分析灾害发生的因素,并最快的制定解决方案及最快的排除风险。
由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还包括财务管理系统、WEB信息发布与电子商务系统、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管理系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提供及时、全面、直接的监测、分析、应急、核算、理赔等数据管理服务,实现经济核算的折旧回收利用服务,并通过WEB网络使用户获得安全与环保信息,进行循环经济的交易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服务系统的总体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现场监测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只有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物理与化学统计分析,科学的工艺改进、潜在风险成分的排除、发生事故的成分因素数理统计与对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与环保。但是目前保险公司等安全与环保机构对保障标的的现状及风险,缺乏前置性的监测与防范系统,只能在安全与环境污染事故后被动进行赔偿,并且保险经济赔偿由于缺乏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不仅不利于降低保险机构的风险,也导致经济赔偿可能带来很大的纠纷。本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的建立,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最快的获得讯息、最快最大范围的调度资源、最全面的分析灾害发生的因素,并最快的制定解决方案及最快的排除风险。
本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现场监测管理系统和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服务平台两大部分。
现场监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监测单元和现场管理系统。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安装在在客户端(即保障或保险对象现场)的在线感应传感器、监测仪、采集器、记录仪、隔离器、阻尼器等抗震、传感、监测、应急、探测等各种数据与信号采集终端。现场管理系统包括连接在总线网上的现场电脑终端。所述总线网包括LONWORK、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 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GPIB、PXI等构成的网络。监测单元和现场管理系统通过屏蔽双绞线、UWB、PAN、BLUETOOTH、PLC(电力线载波)、IEEE1394、MX13、GPIB图像监控等与总线网连接。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报警、排污排险系统”、“行业管理软件系统”、“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其中“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包括:“安全保险费核算软件”与“环保保险费核算软件”及其计算公式为:安全保障服务费=防范风险的科技系统工程(设备等)市场价格×系数1/折旧年限+传统保险费×系数2;环境保障服务费=防范环境风险的科技系统工程(设备等)市场价格×系数1/折旧年限+系数2(承保金额×生态保障基准率×保额调整系数3×具体环境调整系数4)。赔偿金额=保险金额/被保障标的的实际现金价值×已交保障比例。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总线、卫星通讯、微波通讯及IP网络等传输方式与现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与交互,将从客户端采集的客户数据与控制信号传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平台,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客户风险情况。采集的数据与控制信号在“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进行进行分析处理与灾害确认,将诊断结果传到“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发出“报警、排污排险”指令进行抢险救灾活动并向政府部门报告,同时“保障费核算与理赔软件”核定保险理赔金额,“保障费核算与理赔软件”包括“安全保险费核算软件”与“环保保险费核算软件”及其计算公式为:安全保障服务费=防范风险的科技系统工程(设备等)市场价格×系数1/折旧年限+传统保险费×系数2;环境保障服务费=防范环境风险的科技系统工程(设备等)市场价格×系数1/折旧年限+系数2(承保金额×生态保障基准率×保额调整系数3×具体环境调整系数4)。赔偿金额=保险金额/被保障标的的实际现金价值×已交保障比例。“保障费核算与理赔软件”核算出理赔金额后通过财务结算系统支付给被保障(或保险)人,从而快速并准确地核算出理赔的金额数据,快速地为受害者提供经济保障,使被保障(或保险)人快速地获得经济赔偿重建家园。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现场监测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监测点的信号及数据被监测单元采集后,被反馈到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平台调度中心进行协调,如有必要则组织实施对检测点的风险控制。同时信息及数据还与“标准参数数据”进行比较,并且“定期评估”,然后结合“相关标准要求”“与被监测点交换信息”,同时“科技保障代表”和“监测点负责人”进行“每日数据分析”,并与“风险保障工程师”一起进行“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制定预防计划”,如有必要再经过“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平台调度中心协调”,最后组织实施对监测点的风险控制。
本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将监测、预防与信息终端等进行价值确定并计算到保障(或保险)费中,通过保障(或保险费)核算软件系统进行核算与统计及理赔经济补偿;并且通过核算软件系统确定抗灾、监测、预防、控制、信息等终端的折旧期进行循环回收,避免浪费与二次污染。就拿这次512汶川大地震,如果我们在没有发生灾害的前期,根据地震气象部门对地震海啸等恶劣程度地区区分,保障或保险部门就在该地区根据房屋结构现场安装隔离传感器与报警系统或抗灾材料来降低地震风险,同时在这些地区给学生等配备ID识别热敏感应卡,在汽车内安装GPS等,在村庄安装COD在线等环境监测系统,这些在线系统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卫星通信、2.4G通讯等通讯手段,使得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第一时间获得地震资讯,向有关部门报送的同时,保障或保险机构紧急提出应急方案,通过传感系统更快速地获得学生车辆位置进行营救,同时快速核算出受损情况,快速提出理赔与重建计划,从而大大降低自然灾害的损失与人员伤亡,之后又可以通过在线环境监测系统控制环境污染。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还可以提供及时、全面、直接的监测、分析、应急、核算、理赔等数据管理服务,实现经济核算的折旧回收利用服务,并通过WEB网络使用户获得安全与环保信息,进行循环经济的交易活动。关键在于,可以根据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系统的指导思想,针对保障标的的环境、物性、结构成分特点,在保障标的现场安装配置所需要的客户终端,包括:敏感元件、传感器、变送器、信号转换器以及相应的智能仪器、虚拟仪器、人工仪器等进行数据采集、信号感应、环保监测、隔震防袭处理、应急报警等。再通过屏蔽双绞线/UWB/PAN/BLUETOOTH/PLC(电力线载波)等以及PIO/SIO/GPIB标准接口连接到LONWORK/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PROFIBUS与PC(personer computer个人电脑)及数据库,建立现场总线安全与环保保障监测点;现场总线安全与环保保障监测点再通过TCP/IP/WiMAX/xDSL/GPRS/CDMA1X/3G/PSTN等广域网将数据与信令等上传到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汇总、交换、分析、诊断、预警、应急处理、减灾防灾、财务统计、赔偿核算、重建拨备、培训计划、各方协调、信息发布与互动等,并向相关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对建筑物的保障(或保险),安装与连接隔离传感、阻尼器、烟雾传感器、火警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燃气感应器等、楼宇监测器等;对学生的保障(或保险),配带ID身份识别卡等;对煤矿的保障(或保险),安装与连接瓦斯监测器、CMOS监测器、ID识别器、烟雾监测器、路标标识器、通风监测器等;给井下矿工配带ID身份识别卡与LED灯照明等;对交通运输的保障(或保险),安装与连接GPS图像传感、酒精检测仪等;对工矿企业的保障(或保险),安装与连接CCD监测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隔离传感、阻尼器、烟雾传感器、火警探测器等进行现场监测数据采集与控制信号处理。
在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日益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综合防范与治理迫在眉睫。对不同的环境要求的保障(或保险),安装与连接(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PH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电导率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PM10采样器、紫外线自动监测仪在线、核辐射自动监测仪、自动连续大气采样器、定电位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等。在现场监测数据采集与控制信号处理。
通过双绞线、RF、微波、UWB、IP/TCP、WiMAX、GPRS/CDMA1X、卫星通信等进行网络连接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控制信号传输到安全与环境科技保障服务平台。安全与环境科技保障服务平台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控制信号进行分类到“安全预测监控管理系统平台”与“环境预测监控管理平台”。
“安全预测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再根据安全保障(或保险)的类别分别传输到“交通运输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筑物防震防风监控系统”、“人体安全预防系统”、“农作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工矿企业监测与预警系统”“机械安全监控系统”等,然后这些系统再分别通过“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进行分析判断,将诊断结果传到“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发出“报警、排污排险”指令进行抢险救灾活动并向政府部门报告,同时“保障费核算与理赔软件”核定保险理赔金额;
同时“环境预测监控管理平台”根据环境保障(或保险)的分门别类分别传输到水“质污染监测系统”、“有害气体监测控制系统”、“土质岩石监测系统”、“辐射监测控制系统”、“微生物传染监测系统”、“粉尘监测控制系统”等环境检测控制系统,然后这些系统再分别通过“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进行分析判断,将诊断结果传到“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对照“国际与国家标准系统依据”、发出“报警、排污排险”指令进行抢险救灾活动并向政府部门报告,同时“保障费核算与理赔软件”核定保险理赔金额。
为了使安全与环保信息资讯更加丰富、及时传播,为了客户可以进行网上安全与环保查询与交易,便于循环资源及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本平台采用内部系统C/S结构的(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与外部系统B/S结构的(Brower/Server)相结合,通过IP网络客户只要随意登录进行CA认证与行业授权就可以获得相应服务与交易等。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平台与现在技术服务相比有以下不同:
现有的保险、环境安全等机构只是事故后期的经济补偿活动。对事故发生前没有任何投入进行事故预测、防范、安全事故排除等行之有效的机制,而被保险标的最需要的是前期的风险意识教育、安全措施培训、标的的定时检查、安全防范设备安置、科技风险技术的应用、事故快速响应与反馈、事故排除的执行等前期与中期的保障。由于缺乏对保险标的前期系统化的跟踪监测与应急系统,保险机构只能规定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告知义务、危险增加时的通知义务、安全维护义务等风险规避;所有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策略与模型几乎皆为套期策略、财务杠杆管理和融资策略、报酬管理以及税收管理等,对于人类社会抵御自然风险与人类发展的科技进步几乎从不涉及,也从不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中。在保险与被保险标的之间可预测、可控的、可反馈的、可参与治理与再生的关系越来越淡薄的情况下,在投资保证及选择权的估价评定认定更加关注风险/回报原理情况下保险机构可选择的就只能是降低赔款率及管理费和提高资产投资回报率两条道。
而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平台可协助保险机构实现全过程的风险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风险控制与应急、后期的可核算的经济理赔等。通过在保险现场安装在线传感反应器、监测监测仪、数据采集器等对保险标的进行在线监测与分析控制,从而实现对标的前期的监测与风险控制,通过与被保险人共同安装在线安全与污染物控制、净化、脱硫、焚烧处理、回收综合利用等技术设施实现对保险标的的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的控制与减少;通过后台软件数据统计分析与保险费核算系统,实现后期的经济赔偿与重建,从而实现全过程的安全与环境保障。
现在保障(或保险)费定价系统中及没有前期预防技术设备与风险控制科技手段,更没有将这些技术与手段纳入保障(或保险)费定价系统中。而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平台确立了新的定价核算软件系统,将前期预防与风险控制技术系统纳入保障(或保险)费定价体系中。
现在环境保护技术与设备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财政投资管理运营,环境保护设备运营如何?环境保护效果如何?经济效益如何?缺乏社会监督与经济效益核算。而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平台不仅将环境污染纳入保障(或保险)中,并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的系统及设备纳入保障(或保险)费定价体系中,既对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系统及设备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又保障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系统及设备的经济价值的体现,同时将赔偿体系结合从而真正实现谁污染、谁负责的环保要求。
现有生态工业园与区域共生经济圈以及回收服务还只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其对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完整的,也有很大缺陷。一来近年来,发达国家在将高污染企业向发展中国国家迁移的同时,在其国内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外,更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如富士施乐在日本的业务模式是以租赁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使用后的设备资产属于富士施乐。但我国的生产企业主要靠制造低价促销,没有象日本、美国、德国等技术发达国家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优势,我国以租赁回收模式将使企业吃不消。我国需要在附加新的经济杠杆保障才能推动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其二、在生态工业园以及区域共生经济圈内产业废物生产者并不一定具有对其全面进行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的“分解”的技术与支持者,即使可以达到很高比例的分解者;假设生态工业园以及区域共生经济圈有完整的“分解者”,但很难保证有对应的已分解出的废物物资源化与无害化的资源的“消费者”。生态工业园以及区域共生经济圈交易价格与供需是否能够达到时效性的平衡?而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平台是虚拟的循环生态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更广泛平台建设与电子商务服务,形成与生态工业园、区域共生经济圈、企业自身回收等多层次的循环经济。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平台要比其他系统工程集成度更高。虽然现在电力调度系统、公安三级网指挥调度系统及视频系统、水质COD在线监测系统,但大多属于内部封闭应用系统,数据很难进行权限确认后的相互信息数据共享,这些都是基于内部局域网服务的,并且大多是C/S结构的(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而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服务平台不仅是B/S结构的(Brower/Server)的,并且按行业特性集成了交通、建筑、水环境、电力等各类所需系统工程客户只要随意登录进行CA认证与行业授权就可以获得相应服务与交易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平台,包括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平台还包括现场监测管理系统,所述现场监测管理系统与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系统信息连接,将从现场获取的信号和数据传输给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监测管理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现场管理系统,所述监测单元安装于保障(或保险)对象现场,其与现场管理系统信号连接,将从保障(或保险)对象现场获取的数据传输给现场管理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抗震、传感、监测、应急、探测、控制等数据与信号采集终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与信号采集终端包括在线感应传感器、监测仪、采集器、记录仪、隔离器、阻尼器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通过屏蔽双绞线、UWB、PAN、BLUETOOTH、PLC、IEEE1394、MX13、IP网络、GPIB图像监控等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与现场管理系统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总线、卫星通讯、微波通讯、3G通讯及IP网络等传输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与交互。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和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所述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诊断系统将从现场监测管理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之后,传输给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进行保障费核算和理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还包括应急救灾与减灾调度系统、报警排污排险系统、行业管理软件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障费核算与理赔系统包括安全保险费核算软件与环保保险费核算软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还包括财务管理系统、WEB信息发布与电子商务系统、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管理系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CN200810141998A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Pending CN101661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1998A CN101661603A (zh)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CN201510654698.3A CN105405055A (zh)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1998A CN101661603A (zh)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4698.3A Division CN105405055A (zh)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1603A true CN101661603A (zh) 2010-03-03

Family

ID=4178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4698.3A Pending CN105405055A (zh)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系统
CN200810141998A Pending CN101661603A (zh)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4698.3A Pending CN105405055A (zh) 2008-08-27 2008-08-27 安全与环保科技综合性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4050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53A (zh) * 2010-06-25 2011-12-28 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 电能服务效果保障系统
CN104156845A (zh) * 2014-08-22 2014-11-19 重庆软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环保监督检查平台系统
WO2019161602A1 (zh) * 2018-02-26 2019-08-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单的注释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45714A (zh) * 2022-08-17 2022-09-13 北工建设有限公司 矿物开采预警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9191A (zh) * 2019-09-24 2020-01-14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保险赔偿额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8970A (zh) * 2005-10-10 2006-08-16 徐汇丰 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显性实时信息预警系统
CN100538759C (zh) * 2005-11-07 2009-09-09 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 架空送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53A (zh) * 2010-06-25 2011-12-28 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 电能服务效果保障系统
CN102299553B (zh) * 2010-06-25 2014-06-04 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 电能服务效果保障系统
CN104156845A (zh) * 2014-08-22 2014-11-19 重庆软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环保监督检查平台系统
WO2019161602A1 (zh) * 2018-02-26 2019-08-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单的注释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45714A (zh) * 2022-08-17 2022-09-13 北工建设有限公司 矿物开采预警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5055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6690B (zh)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和物联网的护线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08510248B (zh) 一种全面监控的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系统
CN108229777A (zh) 一种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CN101661603A (zh) 安全与环保科技保障综合性服务平台
CN101582192A (zh) 一种水体环境预警系统的建立方法
CN113298405A (zh)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智慧化工园区应急综合管理系统
CN111240256A (zh) 一种建筑工程现场监测管理系统
Tang et al. The Shanghai multi-hazard early warning system: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an urban megalopolis
CN102142115A (zh) 世界遗产监测的数字化集成方法
Song et al. Real‐Time Warning Model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N104809586A (zh) 一种安全监控尾矿库的信息化智能管理专家系统
Zhao et al. Sma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new pathwa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AVIS et al. SRS 2022 Annual Site Environmental Report (ASER)
Zhu et al. Research on Factors Affecting Employees Security Behavior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arga Rodriguez Concept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view Summary (ESRS)-EFE Santiago-Melipilla and Santiago-Batuco Rail Corridors-P177023
Wu Application of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major public health events on special work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Walther et al. Report on challenges for SCIs
Xu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tective Action Analysis System for the Public Based on Operation Intervention Level in Reactor Accident
Lagnaoui Apprais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view Summary (ESRS)-Africa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ollution Management Program-P167788
Waalewijn Apprais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view Summary (ESRS)-Fostering and Leveraging Opportunities for Water Security-P169150
Zhang et al. A study on the building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network platform
Akbar et al. Turkey-Support to Local Air Quality Management in Turkey: Diagnostic Analysis of Local Air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Pilot Case-Kayseri Province
Franco Salazar Concept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view Summary (ESRS)-Belarus Public Buildings 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P173192
Chee Resettlement Framework Egypt: Greater Cairo Air Pollution Manag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Project (P172548)
Suksi Methods and practices used in incident analysis in the Finnish nuclear power indus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Ding Zijin

Document name: Approval notice for cost mitig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Ding Ziji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ANG XIUMEI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26

Address after: 013750 No. 3, No. 11, post office, Lia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Applicant after: Ding Zijin

Co-applicant after: Zhang Xiumei

Address before: 013750 No. three, No. 11, post office, Lia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Applicant before: Ding Ziji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ING BAOSHE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ING ZIJIN

Effective date: 20110719

Owner name: DING ZIJIN ZHANG XIUME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NG XIUMEI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19

Address after: 013750 No. 3, No. 11, post office, Lia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Applicant after: Ding Baosheng

Co-applicant after: Ding Zijin

Co-applicant after: Zhang Xiumei

Address before: 013750 No. 3, No. 11, post office, Lia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Applicant before: Ding Zijin

Co-applicant before: Zhang Xiumei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