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7000A -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7000A CN101657000A CN200810118660A CN200810118660A CN101657000A CN 101657000 A CN101657000 A CN 101657000A CN 200810118660 A CN200810118660 A CN 200810118660A CN 200810118660 A CN200810118660 A CN 200810118660A CN 101657000 A CN101657000 A CN 1016570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business
- hierarchical
- sex factor
- gr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用于缩短接入过程的时延和减少网络侧负担。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根据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业务;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其它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第一网络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网络中的装置和网络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Mobile Station,MS)同时具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两个网络接口,能够在GSM网络和UMTS网络间进行切换。当移动终端移动到GSM网络和UMTS网络同时覆盖区域时,需要择一接入,此时通常由网络侧控制。
现有技术中的接入控制方案的基本实现过程如下,参见图1所示:
步骤101:终端周期性检测各个网络的链路质量。
步骤102:终端向驻留网发送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中包含有关于各个网络的链路质量信息。其中驻留网是指终端的归属(或称签约)网络。
步骤103:驻留网向它网转发该呼叫请求。其中它网是指除驻留网以外的其它网络,可能是一个网络,也可能是多个网络。
步骤104:驻留网和它网分别根据链路质量信息和本网络测得的网络负载信息计算各自的判决适性因子,并将各自的判决适性因子发送给联合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功能实体。其中,计算判决适性因子的方法有多种,只要获得的判决适性因子与链路质量成正比与网络负载成反比即可。
步骤105:联合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实体将获得的多个判决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确定数值最大的判决适性因子。
步骤106:联合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实体通知驻留网最大的判决适性因子所对应的网络。
步骤107:驻留网通知终端接入所述最大的判决适性因子所对应的网络网络。
通过上述流程可知,现有技术中各个网络是在获知呼叫请求后获得的链路质量信息,并且依据该链路质量信息计算判决适性因子。因此判决适性因子只能在获知呼叫请求后才能计算,并且每次获知呼叫请求后都要进行判决适性因子的计算,目前移动终端数量以亿计算,这给网络侧带来较大的负担。以及,由于该计算过程发生在获知呼叫请求和确定接入的网络之间,并且在此期间各网络之间及与联合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实体之间需要发生多次交互,因此不但增加网络侧负担,而且给接入过程带来一定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用于缩短接入过程的时延和减少网络侧负担。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络根据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业务;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其它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第一网络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一种网络中用于确定接入网络的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业务有关的本网和它网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
业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业务;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业务从存储模块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控制模块,用于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发送业务接入请求;
第一网络,用于承载业务;
第二网络,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终端请求的业务;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络和第一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在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后,各网络间不需要传递信息,减少了接入控制过程的时延。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是与业务有关的,当有多个用户请求相同的业务时,网络侧不需要重复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从而减轻了网络侧负担。以及,本发明实施例在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链路质量信息,并获得判决适性因子,根据判决适性因子确定应接纳请求的业务的网络,从而确定的目标网络更准确,更适宜接纳该业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接入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接入网络的主要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驻留网直接获得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时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驻留网直接获得它网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时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驻留网依据判决适性因子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驻留网中装置的主要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驻留网中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在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之前便获得各个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或者获得用于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参数的值,并根据获得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确定请求的业务所应接入的网络。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减少了在获得业务接入请求后与其它网络进行交互,缩短了接入时延。以及,当有多个用户请求相同的业务进行接入时,不需要重复计算,从而缓解了网络侧负担。其中,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数值大小用于表示网络对于该业务的适合接纳程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数值越大,表明其对应的网络越适合接纳该业务。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可以是任何网络,对于用户而言,第一网络是该用户的驻留网,为了清楚的体现网络与用户的关系,下面主要以驻留网为主体介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主要实现流程如下:
步骤201:驻留网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
步骤202:驻留网根据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所请求的业务。
步骤203:驻留网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204:驻留网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驻留网进一步向确定的网络(或称目标网络)和用户发送消息,以便目标网络与用户之间建立连接。该目标网络可能是驻留网自身,则此步可省略。
本实施例中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与现有技术中的判决适性因子不同,是通过与业务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业务网络参数获得的,下面对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计算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与业务有关的业务网络参数包括参量因子λ、平均时延τ和拥塞概率γ中的一项或多项。将业务属性中的时延分为多个等级,该时延对应业务网络参数中的λ和τ,如表1所示:
表1、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等级划分表
等级i | 时延 | 参量因子λ | 平均时延τ |
1 | τ1<20ms | λ1 | τ1 |
2 | 20ms≤τ2<100ms | λ2 | τ2 |
3 | 100ms≤τ3<200ms | λ3 | τ3 |
4 | τ4≥200ms | λ4 | τ4 |
其中,λ与时延有关,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可对应较大的λ。不同系统中同等级的λ的取值可以不同,如LTE系统因其网络特性,在时延方面优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统,因此LTE系统中各等级的λ的取值都高于对应的WLAN系统中的λ。λ表征一个网络的固有特性,一般不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中为了区分LTE系统中的λ和WLAN系统中的λ,则用ω表示WLAN系统中的λ。本实施例中0<λ<1。
τi表示等级为i的所有业务的当前平均时延,该τi是通过对历史时延数据进行统计后获得的,随着业务的不断发生而变化着。
拥塞概率γ的等级划分是依据资源占用量。例如,某项业务在单位时间内占用(或请求)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个数为r(为业务属性的一种),则该业务对应的等级j为(表示向下取整)。计算等级j的方式不唯一,也可以采用将r的取值范围划分为多个等长度的区间,一个区间对应一个等级j等方式。本实施例中,由此得到的等级j,其值越大,即等级越高,越容易发生拥塞。容易发生拥塞的程度用拥塞概率γ来表示,则对于等级为j的拥塞概率 通常情况下0<γj<1,其中,r*表示归一化资源占用量,即为第j等级资源块数量范围内的中间值与总资源块个数的比,η表示归一化负载,即为在业务请求前已占用的资源块数量与总资源块个数的比。若不进行归一化处理,则γj为第j等级资源块数量范围内的中间值与当前可用资源块数量的比。由于如WLAN系统的资源无法用资源块表示,则关于WLAN系统γj无法通过第j等级资源块数量范围内的中间值与当前可用资源块数量的比得到,所以对r*和η进行归一化,可以使不同网络系统的表示方式统一,便于计算。
由于WLAN系统未采用传统的蜂窝网络结构,所以其拥塞概率γ的等级划分无法依据资源块,而可以依据相对占用带宽(即一个小区当前已占用带宽与该小区总带宽的比,带宽是资源量的一种表示形式)。WLAN系统中等级j的计算方式为ΔB为一个业务需要的相对占用带宽,即一个业务需要的资源占用量与小区总容量的比。则时延等级为i资源占用量等级为j的拥塞概率 相当于LTE系统中的γj,其中ΔBi,j表示等级为j的相对占用带宽的平均值,该业务对应的时延等级为i,Ble表示小区当前的相对剩余容量,获得Ble的方法为:Ble=Bth-Bn,Bth为WLAN小区(即一个AP)吞吐量达到最大时的相对占用带宽,可作为WLAN小区容量的相对表征,Bn为小区当前的相对占用带宽。
其中,LTE系统和WLAN系统的等级j均与资源占用量有关,而资源占用量的确定有多种方式。如根据经验规定各业务的资源占用量,即规定了各业务在各网络中对应的等级j,如规定短信业务每毫秒占10个资源块,对应的j为4;或者根据链路质量信息(如信噪比等)确定资源占用量,例如通过信噪比知目前网络状况较好,对于短信业务只需每毫秒占6个资源块,则在此情况下短信业务可能对应的j为3。根据信噪比和业务要求的数据速率确定该业务在单位时间内占用的资源量的具体过程是:对于LTE系统,在调制方式一定时信噪比与小区吞吐量有固定的对应关系,知道了信噪比便知道了小区吞吐量,信噪比可通过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得。在LTE系统中小区吞吐量以OFDM符号为单位,一个OFDM符号对应3个资源块,则r=(数据速率/小区吞吐量)×3。对于WLAN系统,在调制编码方式一定时信噪比与小区吞吐量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则ΔB=数据速率/小区吞吐量。
了解了各业务网络参数的获得方式,则可以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θ。当θ只与λ、τ和γ中的一项有关时,θi=λi,或者 或者θj=γj。其中max(μi)表示第i等级平均时延的上限,如第1等级平均时延的上限为20ms,但在表1所示的第4等级中未提供上限,通常时延在200ms以上的业务被认为对时延没有要求,此时设定一个较大的上限即可,如60000ms。若同时考虑λ、τ和γ,则 或者 或者 在特殊情况下,如γj≥1,或者某个业务对应的时延小于100ms而网络系统目前无法提供小于100ms的时延支持等,θ=0。由于本实施例中网络系统对时延的支持性越高λ的取值越大,所以在计算θ时,只要接纳业务的能力越强θ的取值越大即可,因此计算θ的方法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若网络系统对时延的支持性越高λ的取值越小,则计算θ的方法使得接纳业务的能力越强θ的取值越小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不同业务网络参数的重视程度不同,或者说不同业务网络参数影响接纳业务的能力不同,则可以通过策略因子α来调整各业务网络参数的权重,0≤α≤1,即策略因子α的取值大小表征对不同业务网络参数的重视程度,本实施例中α的取值越大,表明重视程度越高。计算θ的方法可以是 其中α2+α3=1;或者 其中α1+α2+α3=1。
在WLAN系统中计算θ的方法为:
在前述图2所示的步骤中,步骤201和步骤204都有多种具体实现方式,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来作详细介绍。
参见图3,驻留网直接获得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情况下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301:驻留网和它网分别计算各自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计算过程如前所述。
步骤302:它网向驻留网发送自身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即各网络之间相互发送自身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驻留网获得的是由等级i和j为横纵坐标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为元素的二维表。一个它网发送一张二维表。
步骤301和步骤302可周期性进行。
步骤303:驻留网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该业务接入请求携带有业务标识等。
步骤304:驻留网根据业务接入请求中的业务标识确定所请求的业务。
步骤305:驻留网确定该业务对应的各网络的等级i和j,从而确定该业务对应的在各网络中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其中,各网络预先获知所有网络对等级i和j的划分方法。每个业务可能在各网络中固定的对应有等级i和j,则驻留网可直接根据业务确定该业务对应的等级i和j。或者,驻留网根据业务所固有的业务属性(如时延和要求的单位时间内的资源量)确定该业务对应的等级i和j。或者,驻留网根据业务的业务属性之一数据速率和当前的链路质量信息确定该业务需要的单位时间内的资源量,从而确定该业务对应的等级j。各网络中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为最近一个周期获得的,也就是说是最新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306:驻留网将该业务对应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确定数值最大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307:驻留网确定数值最大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所对应的网络,该确定的网络即为应接纳该业务的网络,该确定的网络可能是驻留网也可能是它网。
由于本实施例中驻留网是在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前获得各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较佳的,在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过程中,根据请求的业务直接确定等级j。
参见图4,驻留网直接获得它网的用于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各业务网络参数情况下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401:驻留网和它网分别获得各自网络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包括所有等级的取值。
步骤402:它网向驻留网发送自身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
步骤401和步骤402可周期性进行。驻留网可以在收到它网发送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后便可计算各等级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即在收到业务接入请求之前计算各等级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在收到业务接入请求后,直接使用已计算出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但为了节省计算量,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06进行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过程,即在收到业务接入请求之后计算各等级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403:驻留网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该业务接入请求携带有业务标识等。
步骤404:驻留网根据业务接入请求中的业务标识确定所请求的业务。
步骤405:驻留网确定该业务对应的各网络的等级i和j,从而确定该业务在各网络的等级i和j中对应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其中,各网络中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为最近一个周期获得的,也就是说是最新的值。
步骤406:驻留网根据该业务对应的等级i和j所对应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计算各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407:驻留网将该业务对应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确定数值最小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408:驻留网确定数值最小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所对应的网络,该确定的网络即为应接纳该业务的网络。
由于本实施例中驻留网是在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后获得各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对时延要求不高,所以较佳的,在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过程中,适合根据链路质量信息(如数据速率和信噪比)确定等级j,如此确定的等级j符合网络的实际情况,更加准确。驻留网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或业务接入请求获知各网络的链路质量信息。
本实施例中驻留网在一个周期内收到多个用户的对应同一等级的业务接入请求时,或收到一个用户对应同一等级的多次业务接入请求时,不需要重复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利用本周期内第一次获得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确定应接纳该业务的网络即可。
图3所示的流程中驻留网是直接获得的各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信息传输量相对于图4所示的传输量较少,比较适合应用于忙时;图4所示的流程比较适合应用于闲时,只在收到业务接入请求后才进行计算,虽然传输量相对较多,但计算量相对较少。图3所示的流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时延和信息传输量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图4所示的流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时延和计算量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
为了使选择的接入网络更准确,可以在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基础上考虑链路质量信息,即获得判决适性因子,根据判决适性因子确定应接入的网络。
参见图5,根据判决适性因子进行接入控制的主要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501:驻留网获得与业务有关的本网和它网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驻留网可以直接接收它网发送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也可以根据它网发送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自行计算各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502:驻留网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该业务接入请求携带有业务标识和链路质量信息。链路质量信息包括信噪比、数据速率和误码率等。其中,用户终端可以周期性测量各网络的链路质量。
步骤503:驻留网根据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业务及各网络的链路质量信息。
步骤504:驻留网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步骤505:驻留网根据各网的链路质量信息和与该业务对应的各网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获得多个判决适性因子。判决适性因子即为根据链路质量信息对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调整后得到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本实施例为了区分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所以将调整后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称为判决适性因子。
步骤506:驻留网将多个判决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其中,步骤505的具体实现方式为:预先将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可能的取值划分为多个等级,将链路质量信息对应的可能的取值也划分为多个等级,本实施例中网络支持业务的能力越强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取值越大,即对应的等级越高(等级的数值越大),链路质量越好链路质量对应的等级越高(等级的数值越大)。则针对各网络,将用户终端上报的该网络的链路质量对应的等级的取值与该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对应的等级的取值相加(或相乘),从而得到该网络对应的判决适性因子,针对多个网络将得到多个判决适性因子。
通过以上介绍,对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的实现过程有了清楚的了解,上述方法可由驻留网内的某个装置完成,则参见图6所示,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驻留网中的装置包括存储装置601、接口模块602、业务模块603、查找模块604、分级计算模块605和控制模块606。
存储装置601用于存储与业务有关的驻留网和它网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以及存储驻留网和它网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存储装置601包括缓存、硬盘、闪存等存储介质。
接口模块602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以及接收它网发送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或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接口模块602还用于向它网发送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或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以及在确定应接入的网络时向用户终端发送消息,以通知用户终端其应接入的网络。
业务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业务。
查找模块604用于根据确定的业务从存储装置601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或者根据确定的业务从存储装置601获得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等级为i和j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
分级计算模块605用于根据针对每个等级(或特定的等级)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不仅可以计算驻留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还可以根据它网的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计算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控制模块606用于将查找模块604查找到的或分级计算模块605计算出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当收到的业务请求中携带有链路质量信息时,则所述装置还需要包括提取模块607和判决计算模块608,参见图7所示。
提取模块607用于通过业务接入请求获得本网和它网的链路质量信息,即从业务接入请求中提取出关于各网的链路质量信息。
判决计算模块608用于根据多个链路质量信息和与该业务对应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获得多个判决适性因子。
控制模块606还用于将多个判决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的网络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它网、驻留网。
用户终端用于发送业务接入请求。
它网用于承载业务。
驻留网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终端请求的业务;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或者,驻留网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终端请求的业务;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通过业务接入请求获得本网和它网的链路质量信息,并根据各网的链路质量信息和与该业务对应的各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获得多个判决适性因子;将多个判决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可以存储于软盘、硬盘、光盘和闪存等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在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后,各网络间不需要传递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减少了接入控制过程的时延。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是与业务有关的,当有多个用户请求相同的业务时,网络侧不需要重复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从而减轻了网络侧负担。本发明实施例还为忙时和闲时提供不同的技术方案,忙时的技术方案由于各网络间直接传输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时延并且减少了信息传输量;闲时的技术方案根据业务接入请求只对特定的等级计算各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网络侧的计算量,减轻了网络侧负担。以及,本发明实施例在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链路质量信息,并获得判决适性因子,根据判决适性因子确定应接纳请求的业务的网络,从而确定的目标网络更准确,更适宜接纳该业务。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络根据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业务;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其它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第一网络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在收到业务接入请求前,获得其它网络周期性发送的与业务有关的所有等级所对应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或者,第一网络在收到业务接入请求前,获得其它网络周期性发送的与业务有关的所有等级所对应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并根据业务网络参数的值针对每个网的每个等级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其它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过程包括步骤: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业务确定该业务分别在本网和其它网络中对应的等级;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在本网和其它网络中的等级从本网获得与确定的等级对应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它网络在忙时阶段将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发送给第一网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在收到业务接入请求前,获得其它网络周期性发送的与业务有关的所有等级所对应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其它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过程包括步骤: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业务确定该业务分别在本网和其它网络中对应的等级;
第一网络根据确定的在本网和其它网络中的等级所对应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计算本网和其它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它网络在闲时阶段将所有等级所对应的业务网络参数的值发送给第一网络。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网络参数包括参量因子、平均时延和拥塞概率中的一项或多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业务网络参数包括参量因子、平均时延和拥塞概率时,对一个网中的一个等级计算分级网络适性因子的方式为:
在上述公式中,λi表示第i等级的参量因子,τi表示业务的当前平均时延,且该平均时延对应第i等级,max(μi)表示第i等级平均时延的上限,γj表示第j等级的拥塞概率,θi,j表示第i、j等级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用策略因子来调整各业务网络参数的权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在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之前,根据获得的本网和其它网络的链路质量信息对获得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调整;
第一网络将调整后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
10、一种网络中用于确定接入网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业务有关的本网和它网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
业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业务;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业务从存储模块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和它网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
控制模块,用于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11、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发送业务接入请求;
第一网络,用于承载业务;
第二网络,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接入请求确定用户终端请求的业务;根据确定的业务从本网获得与该业务对应的本网络和第一网络的分级网络适性因子;将获得的多个分级网络适性因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业务应接入的网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186604A CN101657000B (zh) | 2008-08-21 | 2008-08-21 |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186604A CN101657000B (zh) | 2008-08-21 | 2008-08-21 |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7000A true CN101657000A (zh) | 2010-02-24 |
CN101657000B CN101657000B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171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186604A Active CN101657000B (zh) | 2008-08-21 | 2008-08-21 |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5700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9564A (zh) * | 2012-09-14 | 2013-05-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基站控制器 |
CN103906185A (zh) * | 2012-12-31 | 2014-07-0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005569A (zh) * | 2018-07-10 | 2018-12-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路由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5174B (zh) * | 2004-09-06 | 2013-01-02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 |
CN101137243B (zh) * | 2007-10-15 | 2011-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用户设备在叠加网络中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2008
- 2008-08-21 CN CN2008101186604A patent/CN101657000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9564A (zh) * | 2012-09-14 | 2013-05-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基站控制器 |
WO2014040283A1 (zh) * | 2012-09-14 | 2014-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基站控制器 |
CN103109564B (zh) * | 2012-09-14 | 2016-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基站控制器 |
CN103906185A (zh) * | 2012-12-31 | 2014-07-0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005569A (zh) * | 2018-07-10 | 2018-12-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路由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7000B (zh) | 201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13389B (zh) | 动态IoT设置点和干扰控制的方法 、装置及处理器 | |
CN100464606C (zh) | 一种无线网络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 |
CN102377494B (zh) | 频谱感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1760966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5953990B2 (ja)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
RU2005125201A (ru) | Выбор точки доступ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
CN114244710B (zh) | 网元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225392A (zh) | 小区负荷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3002495A (zh) | 无线网络结构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
US20090156221A1 (en) |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network | |
US988848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communication modes | |
CN101657000B (zh) |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118396B (zh) | 一种管理小小区网络的方法及基站 | |
CN103686895A (zh) |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接入节点 | |
CN104796949A (zh) | 异构网络业务并行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2857305B (zh) | 一种多节点联合的频谱感知方法和系统 | |
CN101370250B (zh) | 终端接入认知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212771A (zh) | 一种负载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517295B (zh) |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确定、辅助确定备用频点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480758B (zh) | 具有多通信连接能力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小区选择方法 | |
CN105208126B (zh) | 一种基于用户端存储的干扰管理方法 | |
CN114154765B (zh) | 小区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040941B (zh) | 一种高低频融合无线接入方法 | |
CN111385821B (zh) | 一种lte载波需求数量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249068A (zh) | 基于群组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检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