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8471B -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 Google Patents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8471B
CN101648471B CN2008102106912A CN200810210691A CN101648471B CN 101648471 B CN101648471 B CN 101648471B CN 2008102106912 A CN2008102106912 A CN 2008102106912A CN 200810210691 A CN200810210691 A CN 200810210691A CN 101648471 B CN101648471 B CN 101648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coordinate
page
word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06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8471A (zh
Inventor
杨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2106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8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8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8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8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84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1/00Books or other bound products
    • B42D1/009Books or other boun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rinted 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它在书口1横向设有供检索用的第一坐标标记2,在书口沿纵向设有供检索用的第二坐标标记3,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的相交处设有坐标点定位结构4。在右书页右边沿设有页边标记,在书页内沿正文排印方向随书页内容设有页内起查标记,在右书页右边沿设有该页内起查标记的导向图。此图书不需通过页码进行查阅,使用方便,检索定位精确、快速,大大提高了学习、工作效率。其书口处设有坐标,外观吸引人。其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是一种新颖的图书。

Description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书,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包括各语种的字典、词典、工具书、资料、文献等。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图书中,检索较为困难的是各种字词典。字词典为了实现检索,首先要设定字头或词条的排检规则,按规则对字头或词条进行编码,再按编码对字头或词条进行逐层的排序。如常用的英语词典,其词条是按字母顺序升序排列,组成单词的字母本身就是排序的编码,其排检规则的层次逐层依次为: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依次类推)。又如《新华字典》部首检字表,各汉字归列201个部首门下,各部首先按部首笔画数升序排列,再按部首笔形升序排列,同部首的汉字先按非部首部分笔画数升序排列,再按非部首部分笔形升序排列。其汉字的排检规则的层次逐层依次为:部首笔画数、部首首笔笔形、部首第二笔笔形、部首第三笔笔形......确定部首、非部首部分笔画数、非部首部分首笔笔形、非部首部分第二笔笔形、非部首部分第三笔笔形......(依次类推)。再如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字典》笔画检字法,其汉字的排检规则的层次逐层依次为:笔画数、第一笔笔形、第二笔笔形、第三笔笔形、第四笔笔形、第五笔笔形......(依次类推)。字词典的检字表或正文内容依此排列的顺序进行编印,检索时按此排检规则进行检索,通过前几个层次的定位来实现字或单词的查找。
目前汉语字词典排检法有音序检字法、字形类检字法两大类。字形类主要有四角号码检字法、笔画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太难学已很少使用。笔画检字法按汉字笔画数进行查找,通常以检字表的方式,作为一种辅助的检字法应用。由于同笔画数的汉字量很大,其检字表只标明前三层排列,确定此前三层排列后,仍要在大量的汉字中搜索扫描,使查找很不方便。该检字法应用得并不普遍。目前的部首检字法有以检字表的方式应用的,也有直接应用于正文排列的。以检字表的方式应用的要通过《部首检字表》分多步进行查找。如《新华字典》,首先确定所查汉字部首,并数出该部首的笔画数,再通过部首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表中查到部首的页码。按该部首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数出非部首部分的笔画数,按非部首部分的笔画数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在正文中的页码。最后翻开正文书页按此页码查找到目标汉字。直接应用于正文排列的部首检字法,先在《部首表》中查出所查字部首的页码,翻到此页再沿字典字头寻找所查汉字。由于许多部首的字量非常大,使查找比较困难。可见部首检字法虽应用广泛,但仍有许多重大缺陷。英语词典等西文词典,其查找方法虽简单,但由于页数多,词量大,词条布列于厚厚的书页内,“路线”过于漫长,查找麻烦,易使人疲劳。
上述原因,大大限制了图书的利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特别是能够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字词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这种图书包括各语种的字典、词典、工具书、资料、文献等,例如各种汉语字词典、日语字词典、韩文字词典、西文语种的字典等,也适用于其内容像字词典那样按特定规律分层或分类排列的各种书籍等。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书,该图书设置有如此的检索结构:在书口设置有一组供检索用的第一坐标标记,和/或在书口上或图书封面右边沿上设置有一组供检索用的第二坐标标记;同时在第一坐标标记和/或第二坐标标记相应的书页边沿设置有坐标点定位结构;其中,坐标点定位结构是坐标点凸标记、坐标点平标记或坐标点凹标记。
在本发明的图书中,字可以是简化汉字、繁体汉字、日语汉字或假名、朝语字或拼音、汉字拼音、汉字旧式拼音等;而单词可以是各种西语单词。
本发明的图书可以在其书页上进一步设置有书页标记;相对于上述第一坐标标记及第二坐标标记,该书页标记是所查字或单词中、同级的或更后面一级的或更后面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标记。其中,书页标记可以是页眉标记、页脚标记、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路标标记或其组合;而指示标记可以采用“导向图”的方式设计。
优选地,在本发明图书书页近书口处的边沿可以进一步设置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的浅底色,或在图书书口沿纵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坐标点定位结构一列一列相间地隔开,和/或在图书书口沿横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坐标点定位结构一行一行相间地隔开。优选地,前级坐标标记及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采用相同的颜色、相邻的前级坐标标记及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采用不同的颜色。
本发明图书的书口坐标系可以据具体情况,优选地,选择采用精简模式。
本发明中,第一坐标标记和/或第二坐标标记、坐标点定位结构与书页标记共同构成图书的排检层次标记,把图书排检规则中前面若干层可用于检索的排检层次的起排位置标示出来,从而达到检索的快速、方便的效果。不同的图书,或相同图书不同的层次,其排检层次标记也可能不相同。一般地,排检层次标记可以是字的笔形、字的笔形组合、字的部首、字整体笔画数目或部分笔画数目、字编码、字编码的组合、单词字母、单词字母的组合、拼音字母或拼音字母的组合等。其中,字编码(特别是汉字的编码)可以是笔形编码、数字编码(如四角号码)、字母编码(如五笔字形编码)等。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图书中,在其书口上(书籍三面切光的地方,分别为“上切口”、“下切口”和“翻口”。本发明所述的“书口”主要就是指“翻口”)设置有一组供检索用的第一坐标标记,和/或在其书口上或在图书封面右边沿上(“图书封面右边沿”的范围见图1的4的虚线框所示)设置有一组供检索用的第二坐标标记,同时在所述第一坐标标记和/或所述第二坐标标记相应的书页边沿设置有坐标点定位结构。
本发明中,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是由一组用以表示图书排检层次的文字或字符等构成的坐标标记。其排列形状一般呈“一”字形、有的也可以呈“V”字形、“W”字形或波浪形等形状。在本发明中,设置在书口上或图书封面右边沿上图书合紧时相对于书口左边线(书口是因切割而形成的四边形平面。在本发明图书中,该四边形的“上边”称为“书口上边线”,“左边”称为“书口左边线”)倾斜度为+20度至-20度“一”字形排列的坐标标记称为第二坐标标记。在书口上图书合紧时相对于书口上边线倾斜度为+70度至-70度“一”字形排列设置的一组坐标标记称为第一坐标标记,但如果设置的是两组而不只是一组,则其中排检层次靠前的一组称为第一坐标标记,排检层次靠后的一组称为第二坐标标记。另外,在书口上从左至右呈“V”字形、“W”字形或波浪形排列设置的一组坐标标记也称为第一坐标标记。
图书中同时设置有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时,两者表示的排检层次是有先有后的。其中层次靠前的称为前级坐标标记,它通常是所查字或单词中第一层、前两层或前几层排检层次标记。其标记可以为单词的第一字母、拼音的第一字母、拼音的声母、字整体笔画数目或部分笔画数目、字的第一笔画的笔形、字笔形的组合、字的部首、字编码的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码和第二码的组合等;层次靠后的称为后级坐标标记,相对于前级坐标标记,该后级坐标标记是所查字或单词中、更后面一级的或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标记。其标记可以为单词的第二字母、拼音的第二字母、拼音的韵母、字的第一笔画的笔形、字的第二笔画的笔形、汉字部首第一笔画的笔形、汉字非部首部分第一笔画的笔形、字笔形的组合、字整体笔画数目或部分笔画数目、字编码的第二码、字编码的第三码、字编码的第二码和第三码的组合、字编码的第三码和第四码的组合等。图书中只设置有第一坐标标记或只设置有第二坐标标记的,该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也是所查字或单词中第一层、前两层或前几层排检层次标记,也称为前级坐标标记。
在本发明的图书中,处于打开状态的图书的左右两页合称为“页面”,例如图7所示的左侧108页及右侧109页合称为“页面”。图书排检层次中某一层次的字词在书页中排列的起始位置所在的“页面”称为该层次的字词的起排“页面”。本发明的第一坐标标记和/或第二坐标标记及坐标点定位结构所要定位的层次是相对于前级坐标标记更后面一级的或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通常是相对于前级坐标标记更后面一级的排检层次),在本发明中称之为目标层次。其通常是单词的第二字母、拼音的第二字母、拼音的韵母、字的第一笔画的笔形、字的第二笔画的笔形、汉字部首第一笔画的笔形、汉字非部首部分第一笔画的笔形、字笔形的组合、字整体笔画数目或部分笔画数目、字编码的第二码、字编码的第三码、字编码的第二码和第三码的组合、字编码的第三码和第四码的组合等。目标层次的字、词在书中的起排“页面”的右侧页纸张或左侧页纸张”在本发明中称为目标书页。按右手习惯,目标书页主要是指上述的“右侧页纸张”。为了实现目标书页的方便快速的定位,在目标书页的书页边沿或与目标书页毗邻的若干书页的书页边沿设置有坐标点定位结构。坐标点定位结构可以是坐标点凸标记、坐标点平标记或坐标点凹标记。具体地,坐标点凸标记是设在目标书页的书口侧的书页边沿上的标记,它比书页边沿稍稍凸出,用拇指按压它可以准确方便地打开书页。坐标点凸标记上可以不标注文字符号,它可以以小纸块等薄片状材料或一端为薄片状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以粘贴方式制作,也可以是与书页同质、并通过书页的剪裁而形成。优选地,该坐标点凸标记比书页更厚和/或更硬。坐标点凸标记也可以由“坐标点平标记”代替。坐标点平标记是涂印在目标书页的书口侧的书页边沿的一层有一定厚度和硬度的涂料,也可以是粘贴的一块的有一定厚度和硬度的薄片状材料,又可以是由印刷用的油墨或墨粉涂或印在目标书页上而形成的颜色标记。此处的厚度优选比书页更厚,硬度优选比书页更硬,例如可通过形成厚墨层来增加其厚度和硬度。坐标点平标记不凸出书页边沿,优选地,它尽可能地靠近书口,使其外侧边沿与书页边沿平齐。在书口侧可见其为一线状,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使用时,用手指小心按压坐标点平标记或其所在书页的边沿可以直接打开书页;也可以用手指按压它之前的书页边沿,使书口露出一缝隙,手指再向后稍抹动,使书页一页一页地往上弹翻至坐标点平标记所在书页。颜色标记可以是黑色、红色、蓝色等与书页纸张颜色(通常为白色)不同的颜色。优选地,颜色标记所在书页比其他书页稍稍凸出,或者纸质稍厚和/或稍硬。坐标点凹标记是在与目标书页相毗邻的书页的书口侧的书页边沿处设置的凹坑结构,其设计目的是把目标书页显露出来。该目标书页可以在凹坑的中间、下侧或上侧。坑的形状有多种,可以是长方体形、半球形、四分之一球形等。例如,图4为图书平放、书口朝向右侧时,其书口坐标点凹标记的从左至右的纵向剖面图。图4中,1为书口、5为书页,此坐标点凹标记为长方体,所述目标书页6设在凹坑的中间(也可以选择设在凹坑的下侧7或上侧8的位置)。坐标点凹标记设计更适于较大型的图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方式,单第一坐标标记的方式。所述的图书只设置有第一坐标标记。所述第一坐标标记设置在书口上从左至右呈“V”字形、“W”字形或波浪形排列,或设置在书口上图书合紧时相对于书口上边线倾斜度为+70度至-70度“一”字形排列。同时在相应书页边沿设置有用以显示目标书页的坐标点定位结构。每个第一坐标标记与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在位置上一一对齐。优选地,第一坐标标记相对于书口上边线平行地排列,坐标点定位结构设置在相应第一坐标标记之下依次纵向排列。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方式,单第二坐标标记的方式。所述的图书只设置有第二坐标标记。所述第二坐标标记设置在书口上或图书封面右边沿上图书合紧时相对于书口左边线倾斜度为+20度至-20度“一”字形排列,同时在书口上相应书页边沿设置有用以显示目标书页的坐标点定位结构。每个第二坐标标记与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一一对齐。优选地,第二坐标标记相对于书口左边线平行地排列,坐标点定位结构在相应第二坐标标记右侧平齐位置起依次排列。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具体方式,第一、第二坐标标记相互平行排列的方式。所述的图书同时设置有第一坐标标记和第二坐标标记,第一坐标标记设置在书口上图书合紧时相对于书口上边线倾斜度为+70度至-70度“一”字形排列,第二坐标标记设置在书口上并相对于第一坐标标记平行地排列。同时在书口相应书页边沿上设置有用以显示目标书页的坐标点定位结构。每个第一坐标标记及每个第二坐标标记分别与其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在位置上一一对齐。优选地,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相对于书口上边线平行地排列,坐标点定位结构设在相应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之下依次纵向排列。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具体方式,书口坐标系的方式,也是优选的方式。所述的图书同时设置有第一坐标标记和第二坐标标记,第一坐标标记设置在书口上图书合紧时相对于书口上边线倾斜度为+60度至-60度“一”字形排列,第二坐标标记设置在书口上或图书封面右边沿上图书合紧时相对于书口左边线倾斜度为+20度至-20度“一”字形排列。每个第一坐标标记与其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在位置上上下对齐,在第一坐标标记和第二坐标标记相应的书页边沿设置有用以显示目标书页的坐标点定位结构(即在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相交处的相应书页的书页边沿设置有坐标点定位结构)。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坐标标记相对于书口上边线平行地排列,第二坐标标记相对于书口左边线平行地排列,坐标点定位结构设在所述第一坐标标记与所述第二坐标标记的相交处相应书页的书页边沿上。通常选择第一坐标标记作为前级坐标标记,以第二坐标标记作为后级坐标标记;反之亦可,但以前者为优选。该书口坐标系方式有多种表现形式,列举几例如下:
作为本发明书口坐标系的一种具体方式,第一坐标标记可以为字的笔画数目,而第二坐标标记可以相应地为字的笔形;其中,所述的字的笔画数目可以是字的整体笔画数目、部首的笔画数目或非部首部分的笔画数目,所述的字的笔形可以是字整体的笔形、部首的笔形或非部首部分的笔形。例如,第一坐标标记为字的部首笔画数目,而第二坐标标记相应地为字的部首第一笔画的笔形,如图2所示。又例如,第一坐标标记为字的整体笔画数目,而第二坐标标记可以相应地为字的首笔笔形,如图13所示。
作为本发明书口坐标糸的另一种具体方式,第一坐标标记可以为字的部首和/或字的笔形,而第二坐标标记可以相应地为字的笔形。
作为本发明书口坐标糸的又一种具体方式,第一坐标标记为单词的第一字母、拼音的第一字母、拼音的声母、汉字三角号码或四角号码的第一码,而第二坐标标记相应地为单词的第二字母、拼音的第二字母、拼音的韵母、汉字三角号码或四角号码的第二码。
作为本发明书口坐标糸的再一种具体方式,第一坐标标记可以为字编码的第一码或第一第二码的组合,而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可以相应地为字编码的第二码、第二第三码的组合、第三码或第三第四码的组合。例如,选择由字的笔形编码的第一第二码的组合“一一”、“一丨”、“一丿”......“乙乙”等作为第一坐标标记;同时选择字的笔形编码的第三第四码的组合“一一”、“一丨”、“一丿”......“乙乙”等作为第二坐标标记。(上述的一、丨、丿、丶、乙分别为汉字的五种笔形横、竖、撇、点、折)
作为本发明书口坐标糸的再另一种具体方式,有的第一坐标标记为字编码的第一码,有的第一坐标标记为字编码的第一第二码的组合,相应地,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对应地为字编码的第二码、第二第三层码的组合、第三码或第三第四码的组合。例如,选择由字的笔形编码的第一码“乙”与字的笔形编码的第一第二码的组合“一一”、“一丨”、“一丿”、“一丶”、“一乙”、“丨一”、“丨丨”、“丨乙”、“丿一”、“丿丨”、“丿丶”、“丿乙”、“丶一”、“丶丿”、“丶丶”、“丶乙”、“乙乙”共同组成第一坐标标记;同时选择字的笔形编码“一”、“丨”、“丿”、“丶”、“乙”组成第二坐标标记;该第二坐标标记表示笔形编码的第二码或第三码,如图12所示。
作为本发明书口坐标糸的再再一种具体方式,书口坐标系为西语单词语种词典的精简模式。本发明的书口坐标系,尤其是英、法、德、俄、意、西班牙、葡萄牙等西语单词语种词典的书口坐标系,优选地,其采用精简模式。
精简模式是指将普通模式的书口坐标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后级坐标标记与其相邻前面(或相邻后面)的使用频率低的若干个后级坐标标记合并,形成一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相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也合并成一行(或一列)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使书口坐标系的坐标点定位结构行数(或列数)更少、所占空间更小。其坐标点定位结构排列更整齐紧凑、更易于对照查找、总体查找效率更高,更易于制造、制造成本更低。特别是因其所占空间小,而适用于64开本甚至128开本的小型、微型字词典。
例如,第一坐标标记为单词的第一字母(前级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为单词的第二字母(后级坐标标记)的西语单词语种词典的书口坐标系,可以将后级坐标标记中使用频率高的字母(主要是元音字母)与其相邻前面或相邻后面的使用频率低的若干个字母(主要是非元音字母)合并,相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也合并成一行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形成精简模式。具体地,如以拉丁字母构成的英、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文语种词典,可将后级坐标标记中使用频率较低的字母bcd、fgh、jklmn、pqrst、vwxyz等合并到最常用的5个字母a、e、i、o、u中。即bcd合并到a中,fgh合并到e中,jklmn合并到i中,pqrst合并到o中,vwxyz合并到u中,形成的5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同时形成5行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也可将后级坐标标记中使用频率较低的字母bcd、fgh、jk、mn、pq、st、vwxyz等分别合并到最常用的5个最常用字母a、e、i、o、u及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字母l、r中,形成7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同时形成7行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如图25所示。又如以斯拉夫字母构成的俄语等语种词典,可将后级坐标标记中使用频率较低的字母бвгд、жз、клмн、прст、фхцчшыэюя等分别合并到最常用的5个字母а、е、и、o、y中,形成的5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абвгд”、“ежз”、“иклмн”、“oпрст”、“уфхцчшыэюя”,同时形成5行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
以上列举的几例书口坐标糸都是以第一坐标标记为前级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为后级坐标标记的优选方式。也可以将其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位置互换,即以第二坐标标记为前级坐标标记,第一坐标标记为后级坐标标记,但效果不如上述优选方式。
在本发明的图书中,在书页近书口处的边沿,可以通过印刷或着色等方式涂印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的浅底色,使相应的第一坐标标记、坐标点定位结构一列一列相间地隔开,使用时第一坐标标记与坐标点定位结构更易于互相对照。也可以在书口沿纵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坐标点定位结构一列一列相间地隔开;还可以在书口沿横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坐标点定位结构一行一行相间地隔开。优选地,前级坐标标记及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采用相同的颜色、相邻的前级坐标标记及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查找时前级坐标标记与坐标点定位结构之间更易于对照找准,防止找错。
以上阐述的是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及坐标点定位结构的设计与作用。实现了排检规则前两层或前几层的一步定位。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在页内如页眉(或页脚)、书页边沿空白、分栏线两侧等处设置其他标记以实现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之后排检层次的更快速、更方便的查找。这些标记统称为书页标记。书页标记可以是页眉标记、页脚标记、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或路标标记,也可以是它们之间的组合。
其中,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是在页眉(或页脚)处设置的标记,它是排检规则首层、前两层或前几层的标记,其作用是标示出排检规则首层、前两层或前几层的起排页位置。本发明所述的页眉、页脚的位置分别为如图3的13、14的虚线框所示。
页边标记是设在书页边沿空白处(“书页边沿空白”是指普通图书书页上、下、左、右四边的无印刷内容的空白部分,如图3的9、10、11、12的虚线框所示)的标记,其通常设在右书页右边沿空白处或左书页左边沿空白处,可以表示排检规则层次的第一第二层、第二层、第二第三层、第三层、前三层、第三第四层、第四层、第四第五层......等层次;相对于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所对应的排检层次,该页边标记是所查字或单词中、同级的或更后一级的或更后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标记;相对于页内起查标记(关于“页内起查标记”,下有细述),该页边标记是所查字或单词中、更前一级的或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标记;相对于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该页边标记是所查字或单词中、同级的或更后一级的或更后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标记。其作用是标示出相应排检层次的起排页位置,并可引导进入指示标记(关于“指示标记”,下有细述),以便进入下一步的查找。它可以是字的笔形、字的笔形组合、字的部首、字整体笔画数目或部分笔画数目、字编码、字编码的组合、单词字母、单词字母的组合、拼音字母或拼音字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图书中,在其书页上,还可沿排印方向(图书的“排印方向”通常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三种方向)随着书页内容设置(如沿着词典页中的分栏线两侧并随着词条或字头由上而下地设置)有一级或多级供检索用的标记。这些标记在本发明中称为页内排检层次标记,其具体位置与书页内容的相应排检层次的起排位置一一对齐,设计目的是将相应排检层次的各个起排位置一一标示出来。并非每一排检层次都设置相应的页内排检层次标记,通常是从某一层起(或从某两层的组合起,或从某几层的组合起)开始设置,至少设一层。如普通的英语词典一般可以从第三层起(即从单词的第三个字母起)设置,共设2至4层为佳。各种字、词典正文书页中间通常都设有分栏线,书页内容由上至下分两栏排印。页内排检层次标记可以设在该分栏线的两侧并与相应排检层次的起排位置一一对齐。对于书页中没有分栏线,由上至下一栏排印的字词典(或其他书籍),页内排检层次标记可以设在装订线两侧或书页左边沿空白或书页右边沿空白处并与相应排检层次的起排位置一一对齐。
页内排检层次标记中的首层、前两层或前几层在书页边沿空白处设有相应的指示标记(关于“指示标记”后有细述),则该页内排检层次标记在本发明中称为页内起查标记。不设有相应的指示标记的页内排检层次标记在本发明中称为路标标记。
页内起查标记通常可以是单词的第三个字母或第四个字母、单词第一第二字母的组合、拼音的第三个字母或第四个字母、拼音声调、字整体笔画数目或部分笔画数目、字的笔形、字的笔形组合、字的编码、字编码的组合等。
在本发明的图书中,在其书页上,尤其是书页的显眼处如右页右边沿空白或左书页左边沿空白处,还设置有指示标记,用来指明书页内设置有哪些页内起查标记,从而可以做到只“看一眼”,就能知道此页中是否有我们要查找的信息,这是指示标记的初级设计方式。可以对指示标记的初级设计方式作进一步设计,使之不仅表达出书页内设置有哪些页内起查标记,还表达出它们所处的方向或位置,进而做到“看一眼”不仅能知道此页中是否有我们要查找的信息,而且能知道它在页中的方向或位置,而不需要在书页内上下搜索扫描。这是指示标记的高级设计方式,在本发明中称之为“导向图”的设计方式。“导向图”的具体设计方式有多种,一般而言,导向图可以以“缩略图”的方式设计,其定位原理就是把要搜索的书页当作一幅图像,对其进行缩略处理,略去所有非查找信息,保留要查找信息的内容和位置(可以改变其“颜色”、“字体”、“线条粗细”等格式),并缩小尺寸放置于书页中较易看得到的位置供检索时使用。经过这个处理所形成的图像在本发明中称之为缩略图。查找时只“看一眼”缩略图,就可知道书页中有无我们要查找的信息及其位置,而无需打开书页由头至尾地搜索扫描。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除了上述“缩略图”的设计方式,导向图还可有多种设计方式,例如可在初级设计方式基础上加设箭头、文字或符号等来表示页内起查标记的方向或位置,实现导向定位的功能。
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之后的排检层次的定位可以由上述书页标记之一独立实现,也可以由它们之间的组合实现,通常组合的效果更佳。其主要的组合方式有:1.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路标标记。2.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3.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路标标记。4.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5.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路标标记。6.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页边标记。7.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页边标记+路标标记。8.页边标记+路标标记。9.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路标标记。10.页眉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11.页眉标记(或页脚标记)+路标标记。
本发明提供的图书设置有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等一系列检索标记,把图书排检规则的层次结构标示了出来,形成一个立体的层次分明的“结构树网络”,整个网络“镶嵌”在图书书页中,从而大幅提高了书页检索的多方面性能。这种图书可以不设页码查找和检字表,有查找速度快、定位精度高、视线搜索扫描范围小、使用方便轻松、不易出错的特点。对于按字形排检的汉语字词典,本发明的图书可以实现正文直检,不需设检字表,一次性打开字典,就可定位到书页内某一行查找到所查字,一步到位,大幅度提高了查找速度,感觉轻松顺畅。例如,采用下面实施例2的编码方案后,其速度可以达到几秒钟查一个汉字,不用数笔画,不用判别部首,简单易学,难检字极少。对于传统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或音序检字的字词典,明显提高了它们的查找速度,使查找更方便,实现了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的正文直检。对于西文单词语种词典,一次性打开词典就可定位到第三个字母,而且定位精确到书页某角落的某行。从此行起又可快速实现第四、第五、第六字母的定位查找,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单词查找的速度,而且眼睛视线只需要在很小范围的词条中搜索扫描,不易使人疲劳,使查找轻松顺畅。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只受权利要求所界定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书口”、“封面右边沿”、“书口上边线”、“书口左边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页眉(页脚)”、“书页边沿空白”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坐标点凹标记设计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另一种设计方式。
图6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又一种设计方式。
图7-8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正文字头排检规则表。
图10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再一种设计方式。
图11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再另一种设计方式。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示意图。
图14-15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示意图。
图16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另一种设计方式。
图17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再再一种设计方式。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示意图。
图20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坐标点平标记时书口侧的视图。
图21-22是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再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再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示意图。
图25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又再再一种设计方式。
图26是本发明再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再再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书口设计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再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再再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页内设计的示意图。
图30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缩略图的另一种设计方式及坐标点平标记的设计方式。
图31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图的另一种设计方式。
图32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图的又一种设计方式。
图33显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图的再一种设计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按部首排检的汉字字典、汉字词典或以汉字为检索入口的图书。
1.书口坐标设计。
本实施例的书口设计采用书口坐标系的方式,以第一坐标标记为前级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为后级坐标标记,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分别与书口上边线2、书口左边线3平行。后面几个实施例均采用这种优选的方式。如图2,在字词典书口1上边沿横向设有第一坐标标记15,由部首笔画数目标记“2”、“3”、“4”、“5”、“6”、“7”、“8”组成,分别设置在相应书页的书口处。笔画数为1的归在“2”之内,汉字排序时其笔画数当作为“2”进行编码排序。笔画数超过8的归在“8”之内,汉字排序时其笔画数当作为“8”进行编码排序。在书口左边沿纵向设有第二坐标标记16,由部首的第一笔画的笔形横、竖、撇、点、折组成,分别以“一”、“丨”、“丿”、“丶”、“乙”表示。第二坐标标记也可以设在字词典封面右边沿4上。第二坐标标记表示排检规则的第二层,即表示部首第一笔画的笔形。
在第一坐标标记和第二坐标标记相应的书页边沿处(即在在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相交处的相应目标书页的书页边沿)设置有坐标点凸标记。例如,图2,在第一坐标标记“3”与第二坐标标记“一”相交处的目标书页18的书页边沿处设置有坐标点凸标记(3,一)17。按坐标点凸标记(3,一)17压开字典就是部首笔画数为“3”、部首第一笔画的笔形为“一”(横)的汉字的起排页面,即部首为“干、工、土、士、扌、艹、寸、廾、大、兀、弋”的汉字的起排页面,如图2和图7所示。所以部首为“干”的字通过坐标点凸标记(3,一)查找,部首为“土”的字也通过坐标点凸标记(3,一)查找,部首为“山”的字通过坐标点凸标记(3,丨)查找,“笔”字(部首为,6画,起笔“丿”)通过坐标点凸标记(6,丿)查找,“海”字(部首为氵,3画,起笔“丶”)通过坐标点凸标记(3,丶)查找......依次类推。
为了方便坐标点凸标记与第一坐标标记的互相对照,在近书口处的边沿可以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的浅底色,通过印刷或着色等方式实施,坐标点凸标记也可以采用相应的颜色,使第一坐标标记、坐标点凸标记一列一列相间地隔开。如图2所示。
2.书页标记的设置及其作用。
本实施例书页标记采用“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路标标记”的组合。
①部首页边标记。
在右书页右边沿设有一个或多个部首页边标记。如图2和图7,在右书页右边沿设有部首页边标记“干”、“工”19等,其作用是表示此处是具体的部首“干”、“工”的起排“页面”。部首页边标记还有另一种格式,如图8所示的右书页右边沿设有标记“工”20,它也是部首页边标记,其格式与前页的“工”不同,它不带框而下设有一条短横线,表示此处的“页面”续前页仍排印有部首为“工”的字头,但不是起排“页面”。
②页内起查标记(在此实施例中又称非部首部分笔画数目标记)。
如图8,在分栏线的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非部首部分笔画数目标记)“0”21,其后在分栏线的两侧随着字典字头由上而下还设有“2”、“3”、“4”......等一系列页内起查标记,分别表示非部首部分笔画数的起排位置。如页内起查标记“2”22在分栏线的左侧,表示此处左侧字头“去”就是非部首部分笔画数为2的起排位置,连同后面的“玍”和“圣”共三个汉字的非部首部分笔画数均为2。又如页内起查标记“3”23,它在分栏线的右侧,表示此处右侧字头“圩”就是该非部首部分笔画数为3的起排位置,后面的“圬”、“圭”、“在”、“寺”......等的非部首部分笔画数均为3。其余的依此类推。
页内起查标记的格式设计要求突出显眼,如图8中采用了较大的字号,黑底白字。其是帮助确定非部首部分笔画数的起排位置。
③路标标记(在此实施例中又称非部首部分的首笔笔形标记)。
当某个页内起查标记下的字头排列较多时,需要在其下设置一级或一级以上的路标标记。如图8,页内起查标记“3”23之下,设有路标标记“一”“丿”“丶”“乙”等,表示相应非部首部分首笔笔形的起排位置。路标标记的格式设计必须与页内起查标记明显不同,如图8所示其字号明显更小、白底黑字,易于区别。
路标标记可以设一级或多级,此实施例中只设了一级。对于大型的汉语字词典,收录汉字较多,可设置更多一级的路标标记表示非部首部分第二笔笔形的起排位置,以进一步缩小查找范围,加快查找速度。其格式也要求与上述几层标记明显不同,易于区分。
④指示标记。
本实施例中,书口坐标糸及部首页边标记已经实现了部首的定位查找,指示标记的设计目的是实现下一层即非部首部分笔画数(页内起查标记)的定位查找。本实施例的指示标记采用导向图方式中的“缩略图”方式设计。
下面以第110、第111页为例,详细说明缩略图定位原理在此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法。
如图8所示的左右两页的页内起查标记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部首为“工”的,只有“9”一个。第二类是部首为“土”的,有“0”、“2”、“3”三个。先对第一类进行缩略图处理。把呈打开状态的左右两书页(第110、第111页)当作一幅图像,略去其它文字、线条信息,只保留页内起查标记“9”及图书的外形轮廓,将页内起查标记“黑底白字”格式改为普通的“白底黑字”格式,将图像缩小,放置于部首页边标记“工”20之下,如图8所示。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对部首为“土”的页内起查标记“0”、“2”、“3”等进行缩略图处理,缩略图置于页边标记“土”之下,如图8所示。
查找时,看一眼“工”或“土”下的缩略图中的指示标记就可知其相应的页内起查标记在此左右两页中的设置情况及具体位置。
⑤页眉标记
如图7,在页眉处设有页眉标记“3一,干工”,它表示此处“页面”是笔画数为3,首笔形为“一”的部首“干”、“工”的起排“页面”。此页眉标记有助于初学者学习、理解本发明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其也可以代替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和坐标点凸标记,用于部首的起排页位置的定位,但不如后者方便、快速。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之图书的使用方法:
以查“圪”字为例(其部首“土”的笔画数为3,起笔形为“一”;非部首部分“乞”的笔画数为3,起笔笔形为“丿”。“圪”字的查找标记依次为:3一土3丿)。
①用拇指按压书口坐标点凸标记(3,一)17,使书口露出一缝隙;
②在下一页缝隙中的“土”下导向图中找到指示标记“3”,定位到左书页中部的页内起查标记(即非部首部分笔画数)“3”23;
③沿分栏线向下找到路标标记“丿”24。即可查到汉字“圪”了。
书口坐标系还有多种可选设计方式。如图2所示的书口坐标系可以采用如图25所示的方式。如图25,其第一坐标标记相对于书口上边线有一个倾斜的角度。坐标点定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相交点处相应目标书页的书页边沿处。如图2所示的书口坐标系也可以将其第二坐标标记“隐形”不标示出来,形成单第一坐标标记的方式,如图5所示。这样设计也不影响查找,只要使用者知道坐标点凸标记由上到下分别与“一”、“丨”、“丿”、“丶”、“乙”对应即可。单第一坐标标记也可以采用“V”字形排列,如图10所示。还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单第二坐标标记方式。第二坐标标记也可以与第一坐标标记平行地排列,如图17所示,此方式适用于较厚的字词典。也可以以第二坐标标记为前级坐标标记,以第一坐标标记为后级坐标标记进行设计,如图1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汉字字典、汉字词典或以汉字为检索入口的图书,但其采用新的编码方案,几秒钟可查一个汉字。本实施例已编辑制成字典样本《极速字典》(小型字典,收录汉字近10000,字数65万),可提供样本试查以验证效果。
1.汉字“字母”的定义。
实施例1中的检字速度虽大大快于传统部首检字法,查阅也方便得多,但仍未能达到几秒钟查一个字的程度,因为许多字仅数笔画数就要耗去几秒时间,且要掌握200多个部首也不是简单的事,所以也不算简单易学。为了实现几秒钟查一个汉字,而且要求方法简单易学,首先要对汉字采用简单规律进行排列,就象英语词典词条那样:按其字母顺序abcde......yz逐层升序排列。那么,汉字的“字母”是什呢?可以这样定义,汉字的“字母”就是它的最简单的构件:五个笔形——横、竖、撇、点、折。如“曲”字的“字母”的就是“丨乙一丨丨一”。我们每字选取五个笔形组成编码进行排序。为了降低重码率、提高检字速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五个笔形按如下方案选取:
2.笔形编码方案。
Figure G2008102106912D00131
取码补充说明
(1)为了降低重码率,少数几个字形结构的取码作了特殊规定:
“土、士”取码只取第一、第三笔“一一”,不再取其他笔形。
“目、日”取码只取第一、第三笔“丨一”,不再取其他笔形。
如:地(一一乙丨乙),声(一一乙丨一)
眼(丨一乙一一),旨(丿乙丨一0)。
“艹”取码规定为“一丶”,不再取其他笔形。如:满(丶丶一、一)
“口”取码规定为“丨丨”,不再取其他笔形。如:扣(一乙丨丨0)
口诀:土士目日,取一三。口竖竖,草一点
(2)多层并列结构的拆分规定:
Figure G2008102106912D00132
Figure G2008102106912D00133
(3)笔画、笔顺的规定按国家标准执行。“提”属于横类,“捺”归为点类,凡弯曲或带钩的均为折,如“扌”为横折横,“八”为撇点。
本实施例字典样本《极速字典》,其字头的收录规模与《新华字典》相当。其字头排检规则是:先按其笔形编码按从0 0 0 0 0、一0 0 0 0、一一0 0 0......到乙乙乙乙丶、乙乙乙乙乙进行升序排列,同编码的先排简体字、其次排繁体字、最后排异体字,编码及(简、繁、异)字体都相同的再按字头笔画数升序排列。其排检规则的层次逐层依次为:笔形编码的第一码(按横、竖、撇、点、折升序排列,以下四层同)、笔形编码的第二码、笔形编码的第三码、笔形编码的第四码、笔形编码的第五码、字体升序排列(先简体后繁体再异体)、汉字笔画数升序排列,如图9附表所示。在该表中,共有2200多个不同笔形编码,平均每码对应4.4个汉字。由图9附表可知,要查找一个字,只要定位到该字笔形编码的起排位置,再在同笔形编码的几个汉字中查找即可。那么本字典是如何实现笔形编码起排位置的定位的呢?以下详细说明。
字典书口坐标及页内设计:
(1)书口坐标设计。
如图12,书口上边沿设有第一坐标标记25,由“一一”“一丨”“一丿”“一丶”“一乙”“丨一”“丨丨”“丨乙”“丿一”“丿丨”“丿丶”“丿乙”“丶一”“丶丿”“丶丶”“丶乙”“乙”“乙乙”等组成,表示编码的前两码。其中倒数第二个第一坐标标记“乙”只表示编码第一码。因为“丨丿”、“丨丶”和“丶丨”为前两码的汉字太少,第一坐标标记中省略了这三个设置,其查找可由附近坐标点凸标记实现。书口左边沿设有第二坐标标记26,由“一”“丨”“丿”“丶”“乙”组成,一般表示笔形编码的第三码,当与倒数第二个第一坐标标记“乙”相对应时则表示笔形编码的第二码。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相交处的相应目标书页的书页边沿设有坐标点凸标记27,如第一坐标标记“一乙”与第二坐标标记“丶”相交处相应书页边沿设有坐标点凸标记(一乙,丶)27,用于确定前三码为“一乙丶”的汉字的起排页。倒数第二列坐标点凸标记分别为(乙,一)、(乙,丨)、(乙,丿)、(乙,丶),分别用于确定前两码为“乙一”、“乙丨”、“乙丿”、“乙丶”的汉字的起排页。最后一行单个坐标点凸标记(丿,丿)28用于确定前两码为“丿丿”的汉字的起排页。
(2)书页标记设计
本实施例的书页标记的设计包含两种不同的方式,下面以样本第196、197页及第608、609页为例分别说明。
如图14,在右书页右边沿设有第三第四码页边标记29。分栏线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即第五码标记)30,在第三第四码页边标记29下设有该页内起查标记的指示标记。
前两码为“乙一”、“乙丨”、“乙丿”、“乙丶”、“丿丿”的汉字数量较少,不必设第五码标记,而是直接以第三四码标记为页内起查标记进行查找,其页内设计如图15所示。如图15,在分栏线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31(即第三第四码标记),在右书页右边沿设有该页内起查标记的指示标记。
下面以查“攘”、“陬”两字为例分别介绍本实施例两种页内设计的查找方法。
先查“攘”字(其笔形编码为:一乙丶一丨)。按坐标点凸标记(一乙,丶)27压开字典,以第三第四码页边标记“丶一”29下的指示标记“丨”定位到页内起查标记(第五码标记)“丨”30,往下即可查到“攘”字。整个过程,只需5秒(样本实查测速)。
再查“陬”字(其编码为:乙丨一丨丨)。
按坐标点凸标记(乙,丨)32压开字典,以导向图中的指示标记“一丨”定位到页内起查标记“一丨”31,往下即可查到“陬”字。
整个过程,也只需5秒(样本实查测速)。其他汉字的查找速度与此两例相当,据样本测算,平均3至10秒即可查到一个汉字。
本实施例的图14所示的页内设计也可以采用如图16所示的方式设计:分栏线两侧是页内起查标记(即第四第五码标记)33,右页右边沿设有前三码页边标记“一乙丶”34,其下设有页内起查标记的指示标记。查找时,按坐标点凸标记压开字典后,以导向图直接定位到页内起查标记(第四、第五码标记)即可查到所查汉字。
应用于大型汉语辞书时,可以直接采用本实施例方案,也可再作调整如下:汉字编码选六个笔形组成(如“曲”字编码为丨乙一丨丨一,如“组”字编码为乙乙丨乙一一),按第一个笔形编码将整套辞典分成横、竖、撇、点、折5本分册,每本分册的设计与上述实施2相仿,即以第二、第三笔形编码为第一坐标标记(由于已按第一笔形编码分成5本分册,故第一坐标标记不需再用到第一笔形编码)、第四笔形编码为第二坐标标记、第四第五笔形编码为页边标记、第六笔形编码为页内起查标记。这样设计的大型的汉语辞书也可以像上述实施2(小型字典)一样实现快速、方便、轻松的查找。还可以不分册设计,而采用大型的坐标系设计:即以第一第二笔形编码的组合为第一坐标标记、第三第四笔形编码的组合为第二坐标标记、第四第五笔形编码为页边标记、第六笔形编码为页内起查标记。这样设计的书口坐标系比较大型,按坐标点凸标记打开书页可以一步实现排检规则前四层的定位,可有效地提高大型辞书的检索效率。
本检索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汉字编码方案。对于不同的编码方案,各标记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可以是数字、字母或笔形等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一种按笔画数排检的汉语字典、汉语词典或以汉字为检索入口的图书。
(1)书口坐标设计
如图13,以汉字笔画数: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为第一坐标标记35(笔画数为1、2、3、4、5的归在“6”之内,汉字排序时,其笔画数当作“6”进行排序。笔画数超过21的归在“21”之内,汉字排序时,其笔画数当作“21”进行排序),以起笔笔形为第二坐标标记36,第二坐标标记与第一坐标标记相交处设有坐标点凸标记37。坐标点凸标记的作用是实现前两层的定位。在书口沿纵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坐标点凸标记一列一列相间地隔开,和/或在图书书口沿横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坐标点凸标记一行一行相间地隔开,如图13所示。
(2)书页标记设计
如图18,右书页右边沿设有第一、第二笔笔形页边标记38。分栏线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即第三笔笔形标记)39,在页边标记38下设有该页内起查标记的指示标记。当某一页内起查标记下的字头排列较多时,其下可以设置第四笔笔形路标标记。如图18,页内起查标记“一”39之下,设有第四笔笔形路标标记“一”、“丨”、“丿”、“乙”等。
下面以查“牧”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牧”字笔画数为8,前四笔笔形为丿一丨一,其查找标记依次为:8丿一丨一)。
按坐标点凸标记(8,丿)37压开字典,以右书页右边沿的第一、第二笔笔形页边标记“丿一”38下指示标记“丨”定位到的页内起查标记(第三笔笔形标记)“丨”,往下找到第四笔笔形路标标记“一”,往后即可查到“牧”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部首和笔形组合进行排检的新型汉语字典、汉字词典或以汉字为检索入口的图书。
(一)其汉字分两类编排,分别采用不同的排检规则。
首先是部首为“木、艹、石、扌、目、口、山、、虫、、钅、亻、月、鱼、疒、忄、火、氵、讠、衤、女、纟”的汉字的排序规则是:先按上述部首的顺序升序排列,同部首的字按非部首部分笔形升序排列。其排检规则的层次逐层依次为:按上述二十二个部首升序排列、非部首部分第一笔笔形、非部首部分第二笔笔形、非部首部分第三笔笔形、非部首部分第四笔笔形、非部首部分第五笔笔形......(依次类推)。
其次是除上述二十二个部首之外的汉字直接按汉字笔形顺序排列,其排检规则的层次逐层依次为:第一笔笔形、第二笔笔形、第三笔笔形、第四笔笔形、第五笔笔形......。
(二)书口坐标系设计及页内设计
1.书口坐标系的设计
如图19,书口上边沿设有第一坐标标记40,由占字较多、易于掌握的二十二个部首“木、艹、石、扌、目、口、山、、虫、、钅、亻、月、鱼、疒、忄、火、氵、讠、衤、女、纟”等,及汉字笔形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组成。排在前面的二十二个部首坐标用于查找相应部首的汉字,后面的五个笔形坐标用于查找除上述二十二个部首之外的首笔分别为横、竖、撇、点、折的汉字。
如图19,沿书口左边沿设有第二坐标标记41,由汉字笔形横(一)、竖(丨)、(丿)、点(丶)、折(乙)组成。当其与横坐标中二十二个部首标记相对应时,表示汉字非部首部分第一笔笔形;当其与横坐标中五个笔形标记相对应时,表示汉字的第二笔笔形。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相交处设有坐标点凸标记42。
2.书页标记设计
其相应的页内设计也有两种方式。
首先是第一坐标标记为上述二十二个部首的书页。如图21所示,右书页右边沿设有非部首部分第一、第二笔笔形页边标记43。分栏线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44(即非部首部分第三笔笔形标记),在页边标记43下设有该页内起查标记的导向图。
其次是第一坐标标记为上述五个笔形的书页。如图22所示,右书页右边沿设有第三、第四笔笔形页边标记45。分栏线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46(即第五笔笔形标记),在第三、第四笔笔形页边标记45下设有该页内起查标记的导向图。
下面以查“扶”和“剁”两字为例分别介绍这两设计的使用方法。
先查“扶”字(部首为“扌”,非部首部分前三笔笔形为“一一丿”,其查找标记依次为“扌一一丿”)。按坐标点凸标记(扌,一)42压开字典,以非部首部分第一、第二笔笔形页边标记“一一”43下的指示标记“丿”定位到页内起查标记44(非部首部分第三笔笔形标记)“丿”,即可查到“扶”字。
再查“剁”字(不属上述二十二个部首之列,直接按笔形查,其查找标记为前5笔笔形“丿乙一丨丿”)。按坐标点凸标记(丿,乙)47压开字典,以第三、第四笔笔形页边标记“一丨”45下的指示标记“丿”定位到页内起查标记“丿”46(第五笔笔形标记),即可查到“剁”字。采用本实施方案设计的汉语字典、汉字词典有速度快、不用数笔画、难检字极少、简单易学,使用者不需学习新的汉字编码规则就可使用的特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一种英语词典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已编辑制成词典样本《极速英汉词典》,并可随时提供样本,供验证实际效果。
下面以该样本的第276、第277、第278、第279页为例来说明其具体设计方法。
(1)书口坐标系设计
如图24,在词典书口上边沿横向设有一组第一坐标标记48,由a、b、c、d、e、f、g、h、i、l、m、n、o、p、r、s、t、u、v、w等20个字母组成。每个字母的横向位置分别与词典内单词第一个字母的起排页位置一一对应。字母j、k、x、y、z因其单词数量太少而不予设置,字母q的前两字母组合只有qu一个,亦不必设置。它们的查找可由相邻的字母帮助实现。
在书口左边沿纵向设有一组第二坐标标记49,由a、b、c、d、e、f、g、h、i、l、m、n、o、p、q、r、s、t、u、v、w、y等22个字母组成。第二坐标标记也可以设在词典封面右边边沿上。由于次字母为j、k、z的单词数量太少,次字母为x的组合只有ex一个,所以第二坐标标记中不设置j、k、x、z四个字母,它们的查找可由相邻的字母帮助实现。第二坐标标记中最常用的是a、e、i、o、r、u六个字母,其字体设计要大些。
第一坐标标记与第二坐标标记相交处设有坐标点凸标记50,如第一坐标标记l与第二坐标标记i相交处设有坐标点凸标记(l,i)。
(二)书页标记设计
其书页标记采用“页边标记+页内起查标记及指示标记+路标标记”的组合。
如图23所示,右书页右边沿设有第一、第二字母页边标记51。分栏线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52(即第三字母标记),在页边标记51下设有该页内起查标记的指示标记。必要时还可以在起查标记之下设有第四字母路标标记53、第五字母路标标记54,还可以在第五字母路标标记之下设有第六字母突出标记55(可以直接在词条的第六个字母上设置,只要使单词第六个字母的格式与其他字母明显不同,且更显眼即可)。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之图书的使用方法(以查lichen为例):
1.用拇指按压书口坐标点凸标记(l,i)50,使书口露出一缝隙;
2.在缝隙中的第一、第二字母页边标记“li”51下缩略图中找到指示标记“c”,定位到右书页上部的页内起查标记(即第三字母标记)“c”;
 3.沿分栏线向下找到第四字母路标标记“h”,即查到单词lichen了。
整个查找过程只需8秒(样本测速)。其它单词的查找速度与此相当,据样本《极速英汉词典》测速5至18秒即可查到一个单词。
本实施例设计方式可应用于英、法、德、俄、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各种西语语种词典。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一种英语词典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书口坐标系采用了精简模式。
(1)书口坐标系设计
其书口坐标系设计实际是实施例5书口坐标系方式(普通模式)的精简模式。将普通模式的后级坐标标记中使用频率较低的b、c、d、f、g、h、j、k、m、n、p、q、s、t、v、w、x、y、z等16个字母合并到最常用的五个字母a、e、i、o、u及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字母l、r中。具体地,b、c、d合并到a中,f、g、h合并到e中,j、k合并到i中,m、n合并到l中,p、q合并到o中,s、t合并到r中,v、w、x、y、z合并到u中,形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等7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56,同时形成7行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57,如图26所示。多元后级坐标标记中的高频字母标记a、e、i、l、o、r、u设置在书口右边沿上相对书口右边线平行地排列,并采用较大字号;“bcd”、“fgh”、“jk”、“mn”、“pq”、“st”、“vwxyz”等低频字母标记采用较小字号设置在词典封面右边沿上相对书口右边线平行地排列,并分别与右侧书口上的a、e、i、l、o、r、u等高频字母标记相邻并平齐,如图26所示。
(二)书页标记设计与查找方法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的书页标记设计与实施例5的一样,单词的查找方法也一样。下面以查chain为例说明:按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c,efgh)57打开书页,可见右书页右边沿上紧接页边标记“ce”之后设有页边标记“ch”,通过“ch”下的指示标记a,定位到页内起查标记a、再到路标标记i即查到chain了。
64开本、128开本的小型、微型词典,其书口纵向高度较小,不太适宜采用如实施例5所示的书口坐标系设计方式(该坐标系需要较大的书口面积),而适宜采用本实施例的精简模式。本实施例书口坐标系的精简模式也可以采用纯元音字母方式,即把上述的包括l、r的所有非元音字母都合并到5个元音字母中,形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等5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同时形成5行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精简模式的设计方式尤其适用于英、法、德、俄、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各种西语语种词典。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音序排检的汉语字典(本实施例也已编辑制成词典样本《极速音序字典》,可提供样本试查以验证效果)。
汉字的音序检字法,其字头排检规则的层次逐层依次为:汉字拼音第一个字母、汉字拼音第二个字母、汉字拼音第三个字母......确定整个拼音字母、拼音四个声调。
按音序排检的汉语字词典,可把拼音当作英语单词逐个字母(拼音的四个声调可视作最后一个字母,分别用“一”、“/”、“∨”、“\”表示)查找,其设计就如同实施例5的英语词典一样,此不细述。也可以把整个拼音字母作为页边标记,以四个声调为页内起查标记进行设计,其方案细述如下:
(1)书口坐标系的设计。
如图27,书口上边沿设有第一坐标标记58,由拼音第一个字母b、c、d、f、g、h、j、k、l、m、n、p、q、r、s、t、w、x、y、z等组成。由于首字母为e、o的字数太少,第一坐标标记中不予设置,其查找可由相邻字母帮助实现。书口左边沿设有第二坐标标记59,由拼音第二个字母a、e、i、o、u、h组成。第一坐标标记、第二坐标标记交点处设有坐标点凸标记60,用于确定前两个拼音字母的起排页位置。
(2)书页标记设计。
如图29,右书页右边沿设有拼音页边标记61。页内分栏线两侧设有页内起查标记(声调标记)62,四个声调分别用“一”、“/”、“∨”、“\”表示,在拼音页边标记下设有它们的指示标记。下面以查“菲”(fěi)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
按坐标点凸标记(f,e)60压开字典,以拼音页边标记“fei”61下的指示标记“∨”定位到页内起查标记(声调标记)“∨”,再往后找即可查到“菲”字。整个过程,只需4秒钟(样本实查)。
上述几个实施例的导向图都是采用“缩略图”的方式设计。其缩略处理时还可以更彻底些,不保留书的外边轮廓,只保留页内起查标记和装订线63,如图30所示。导向图除了采用“缩略图”的方式设计,还可有多种设计方式。如图8所示的导向图可以采用图31、图32或图33(图33中的箭头的颜色为与书页印刷颜色不相同的浅色)所示的方式设计,这两种设计的优点是导向图内的指示标记可按顺序排列。
上述几个实施例的坐标点凸标记,也可在相同位置由“坐标点平标记”代替。如图30所示的小方块64就是坐标点平标记,它设置在右书页右边沿,其外侧边沿与目标书页的书页边沿平齐。合闭书页后坐标点平标记在书口处呈一线状(如图20所示),用手指按压它就可打开书页实现与坐标点凸标记同样的定位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书页检索的基本检索法,广泛适用于各种单词语种词典、汉语字词典及一些书籍、资料、文献等。尤其在汉语字形检索方面,这本来是一个千年难题,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方案设计的字典样本《极速字典》,它使汉字字形检索不仅如同查英语单词一样简单,而且快得多。以下是它的几点突出的优点:
①大幅度提高了汉字字形检索的速度,3至10秒就可查找到一个汉字;
②按书口坐标点定位结构一次性打开字典,即刻就可定位到书页内某一角落的某一行起找到所查字;
③简单易学,便于普及。只要懂得汉字横、竖、撇、点、折五种笔形,和上下、左右等结构即可;
④不需数笔画、不需辩别部首,难检字极少;
⑤笔画多、笔形复杂的字与笔画少、笔形简单的字一样那么易查,同样快。
⑥实现了汉字的“模糊查找”。如“晨曦”的“曦”字,许多人记不清右下部分的笔形,使用本字典只要记得左边是“日”、右上边是“
Figure G2008102106912D00201
”就可实现查找;
⑦本方法适用于所有汉字,可应用于各种汉语辞书领域;
⑧特别适用于地方音字典。如传统《广州音字典》、《客家音字典》等都是按部首等传统方法查找,速度太慢,不能适应语言学习的快节奏要求。若用此法,几秒钟就可查到某字、词的广州话读法,将为广大粤语等地方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大便利;
⑨以下特别值得说的是它在汉语教学上的重要意义:
(1)本字典有自动纠错功能。常使用能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汉字的笔形、笔顺、结构等基本知识。如查“九”字,如果错用“乙丿000”来查,必查不到。再以“丿乙000”试查,查到了。这就是自动纠错功能。又如“美”字,许多学生误以为是独体字,书写时错写成8画“美”(丶丿一一一一丿丶),以错误的笔形编码“丶丿一一一”查,查不到,问同学或老师后再以正确的笔形编码“丶丿一丿丶”查到了。通过查字典的纠错过程,学生就认识到“美”字是上下结构“羊”+“大”(古人以羊大为美),正确写法是9画丶丿一一丨一一丿丶。纠错的过程会帮助学生纠正对笔画、笔顺、结构等汉字基本知识的错误认识,助其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2)几秒钟就可轻松地查到一个汉字,对于学生(或语言工作者)而言,它大大提高了学生查字典的积极性,这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例如学生上语文课时,可以做到查字典、听课两不误;又如可以用此字典辅助阅读《三国演义》等名著,几秒钟就可查到的疑难字的释义,解除阅读障碍,使阅读顺畅地进行。

Claims (11)

1.一种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书在其书口上设置有一组供检索用的第一坐标标记,和/或在其书口上或在图书封面右边沿上设置有一组供检索用的第二坐标标记,同时在所述第一坐标标记和/或所述第二坐标标记相应的书页边沿设置有坐标点定位结构;在所述的图书的书页上,根据该书页内容设置有页内起查标记;同时在该书页边沿空白处,设置有针对所述页内起查标记的指示标记;所述的坐标点定位结构是坐标点凸标记、坐标点平标记或坐标点凹标记;所述的坐标点凸标记是设置在目标书页的书页边沿并比所述书页边沿稍稍凸出的薄片状材料或一端为薄片状的材料;所述的坐标点平标记是设置在目标书页的书页边沿的涂料、薄片状材料或颜色标记,但并不凸出所述书页边沿;所述的坐标点凹标记是在所述书页边沿处设置的能把目标书页显露出来凹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为西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汉语拼音的声母、汉字三角号码或四角号码的第一码;相应地,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或第一坐标标记为西文单词的第二个字母、汉语拼音的第二个字母、汉语拼音的韵母、汉字三角号码或四角号码的第二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书是指除了西文单词语种词典、汉语拼音字词典、三角号码或四角号码字词典之外的图书,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是下列三者之一:(1)图书排检规则的第一层标记;(2)图书排检规则的第一和第二层标记的组合;(3)有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为图书排检规则的第一层标记,有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为第一和第二层标记的组合;相应地,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或第一坐标标记分别是相对应的下列三者之一:(1)图书排检规则的第二层标记或第二和第三层标记的组合;(2)图书排检规则的第三层标记或第三和第四层标记的组合;(3)图书排检规则的第二层标记、第二和第三层标记的组合、第三层标记或第三和第四层标记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为字的笔画数目,相应地,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或第一坐标标记为字的笔形;其中,所述的字的笔画数目是字的整体笔画数目、部首的笔画数目或非部首部分的笔画数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为字编码的第一码或第一和第二码的组合;相应地,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或第一坐标标记为字编码的第二码、第二和第三码的组合、第三码或第三和第四码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为字的部首和/或字的笔形;相应地,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或第一坐标标记为字的笔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或第二坐标标记为汉字笔形编码“一一”、“一丨”、“一丿”、“一丶”、“一乙”、“丨一”、“丨丨”、“丨乙”、“丿一”、“丿丨”、“丿丶”、“丿乙”、“丶一”、“丶丿”、“丶丶”、“丶乙”、“乙”、“乙乙”;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或第一坐标标记为汉字笔形编码“一”、“丨”、“丿”、“丶”、“乙”。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书为法、德、俄、意、西班牙、葡萄牙语语种词典,所述的第一坐标标记、所述的第二坐标标记及所述的坐标点定位结构组成的书口坐标系采用精简模式;即对于以拉丁字母构成的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语词典,其后级坐标标记由5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组成或由7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组成;对于以斯拉夫字母构成的俄语词典,其后级坐标标记由5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абвгд”、“ежз”、“иклмн”、“опрст”、“уфхцчшыэюя”组成;所述的精简模式是指将书口坐标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后级坐标标记与其相邻前面或相邻后面的使用频率低的若干个后级坐标标记合并,形成一个多元后级坐标标记,相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也合并成一行或一列多元坐标点定位结构。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书在书页近书口处的边沿进一步设置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的浅底色,或在图书书口沿纵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坐标点定位结构一列一列相间地隔开;和/或在图书书口沿横向设置有多条直线,把所述的坐标点定位结构一行一行相间地隔开;和/或前级坐标标记及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采用相同的颜色、相邻的前级坐标标记及其所对应的坐标点定位结构采用不同的颜色。 
10.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书在其书页内进一步设置有如下书页标记:页眉标记、页脚标记、页边标记、路标标记或其组合;相对于所述第一坐标标记及第二坐标标记,该书页标记是所查字或单词中、同级的或更后面一级的或更后面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标记,其中,所述的同级的或更后面一级的或更后面一级以上的排检层次标记是字的笔形、字的笔形组合、字的部首、字整体笔画数目或部分笔画数目、字编码、字编码的组合、单词字母、单词字母的组合、拼音字母或拼音字母的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示标记采用“缩略图”的方式设计。 
CN2008102106912A 2008-08-12 2008-08-12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8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06912A CN101648471B (zh) 2008-08-12 2008-08-12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06912A CN101648471B (zh) 2008-08-12 2008-08-12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8471A CN101648471A (zh) 2010-02-17
CN101648471B true CN101648471B (zh) 2013-09-11

Family

ID=41670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06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8471B (zh) 2008-08-12 2008-08-12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84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5973A (zh) * 2010-08-09 2011-07-27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知识搜索地图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知识搜索地图
CN104118233A (zh) * 2013-04-27 2014-10-29 王静娴 方便查的词典
CN113147209A (zh) * 2021-04-25 2021-07-23 盖鸿道 一种书本印刷页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824A (en) * 1986-12-11 1991-10-15 Olson Craig W Publication reference-aid system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8192A (zh) * 1990-03-27 1991-01-02 吕燕林 书籍资料坐标检索法
CN1104589A (zh) * 1993-12-30 1995-07-05 杨春华 坐标法速查字、词典
US6543379B2 (en) * 1998-12-17 2003-04-08 Productive Environments Inc Classification file folder marker tabs
JP2000355180A (ja) * 1999-06-14 2000-12-26 Toyo Consultant Kk 事務用シート
CN1611373A (zh) * 2004-03-20 2005-05-04 常占岭 书口序列索引的编排方法
CN101041312A (zh) * 2006-01-24 2007-09-26 谭全福 准确速查工具书
CN101377712A (zh) * 2007-08-31 2009-03-04 杨春华 一种汉字输入法和检字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8471A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ganay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New Testament textual criticism
US4951202A (en) Oriental language processing system
Okell A Guide to the Romanization of Burmese
US20080232689A1 (en) Coding systems for Chinese characters and uses thereof
CN201264430Y (zh)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Ruokkeinen et al. Material approaches to exploring the borders of paratext
CN101648471B (zh) 可通过标记系统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van Schaik Towards a Tibetan palaeography: Developing a typology of writing styles in early Tibet
Andrews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OF THE NEW TESTAMENT: From The Authors and Scribe to the Modern Critical Text
US4565459A (en) Phonetic Chinese printing apparatus
RU2470354C2 (ru) Способ изучения системы письма китайскими иероглифами и основанных на китайских иероглифах систем письма других языков
CN101417566A (zh) 可多路检索及速查的图书
Conidi Arabic types in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1514-1924: challenges in the adaptation of the Arabic script from written to printed form
DeFrancis How efficient is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Haslam The physical media: tablet, scroll, codex
CN104731362A (zh) 中文炎码快录
Bishop et al. Suggestions to authors of the re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JP3055471U (ja) ローマ字ドリルノート
JPS6111735Y2 (zh)
JPS62270392A (ja) 検索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辞典
Hanna A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of the writing elem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KR0163103B1 (ko) 한자자소사전의 구성 및 그 배열방법
Ofer Masoretic Summaries of the Weekly Portions in P. Vindob. H 133 from the Rainer Collection in Vienna
CN2471544Y (zh) 一种速查词典与字典
Pandey Proposal to Encode the Kaithi Script in ISO/IEC 10646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ang Chun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ang Chun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ang Chun 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Decision on Request for Restoration of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