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4552A -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4552A
CN101644552A CN200910169884A CN200910169884A CN101644552A CN 101644552 A CN101644552 A CN 101644552A CN 200910169884 A CN200910169884 A CN 200910169884A CN 200910169884 A CN200910169884 A CN 200910169884A CN 101644552 A CN101644552 A CN 101644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onator
identification code
password
digital electric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9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4552B (zh
Inventor
李长军
李代万
王大志
赵玉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guisichuang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ishe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ishe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ishe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698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4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4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4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4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4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所述数码电子雷管的存储单元包含雷管芯片识别码区、雷管生产识别码区、保护区、用户区、起爆区、标志位区。通过采集雷管芯片识别码或者雷管生产识别码,可以唯一识别雷管,便于对雷管生产、流通、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和追溯。通过保护区的口令保护,限制外界对雷管内部数据的非法读取、篡改等操作,保护雷管内部数据的安全。通过起爆区存储的起爆口令,实现对雷管起爆操作的安全监管,防止非法起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工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雷管作为一种危险品,如果监管不够、非法流入社会,将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国民爆行业为了加强对雷管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雷管打码制度,没有打码的雷管一律不准出厂、销售和使用。雷管打码制度规范了雷管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但无法阻止雷管的非法使用。雷管一经爆炸便成碎片,其“编码”不复存在,无法追查雷管的来源,不利于规范雷管的使用方式,无法预防雷管被犯罪分子引爆或从业人员疏忽和违规操作造成的重大事故,危害了社会的安定。
传统的电子延期雷管只简单存储延时信息,出厂后不能更改,不能根据爆破设计要求进行在线修改,即使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所谓数码电子雷管,其存储结构非常简单,即使ORICA公司的数码电子雷管,也只有芯片的身份识别号和可读写的时间延时信息存储区,因为国外的雷管应用不像中国的应用环境,我国的雷管是需要对流通、使用进行监管的,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便于雷管生产、流通和爆破的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数码电子雷管缺乏安全追溯监管手段,雷管内部存储结构过于简单,而且没有对存储结构的数据信息赋予一定的规则,无法保证对雷管的生产、流通、爆破进行全程监管和安全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包含保护电路单元、电容、数码电子雷管芯片、桥丝药头、炸药、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数码电子雷管还包含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包含:
雷管识别码区,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识别码;
保护区,用于存储访问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的口令与访问起爆区的口令;
用户区,用于存储延时信息及应用信息;
起爆区,用于存储起爆口令;
标志位区,用于存储工作模式标志、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标志、起爆允许标志、雷管工作状态标志。
所述雷管识别码区分为:
雷管芯片识别码区,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的芯片识别码;
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的生产识别码。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区,只可读取,长度是96位;
所述雷管生产识别码区,可读写,长度是64位;
所述保护区,只可读取,长度是192位;
所述用户区,可读写,长度是128位;
所述起爆区,只可写入,长度是64位;
所述标志位区,可读写,长度是16位。
所述起爆区中存储的起爆口令不能读出,只能进行起爆口令验证。
所述保护区,由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定期分配,在雷管芯片出厂时,采用ROM掩膜写入,不可改写。
所述保护区,访问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的口令、访问起爆区的口令、保留位,各占64位。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在雷管芯片出厂时,采用ROM掩膜写入,不可改写,是雷管芯片的唯一识别码。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区,长度还可以是64位、128位或256位。
所述起爆区,长度还可以是32位或96位。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分为四个码段,其中,
第0-3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国家、地区识别码;
第4-7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管理主体识别码;
第8-23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芯片厂商识别码;
第24-95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芯片序列码。
所述雷管生产识别码,分为九个码段,其中,
第0-7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生产企业代码;
第8-11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生产年份代码;
第12-15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生产月份代码;
第16-23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生产日期代码;
第24-27位是第五码段,用于存储雷管特征号代码;
第28-31位是第六码段,用于存储生产班组代码;
第32-4 3位是第七码段,用于存储生产盒号代码;
第44-51位是第八码段,用于存储盒内流水号代码;
第52-63位是第九码段,作为保留位以备扩展使用。
所述标志位区,分为五个码段,其中,
第0-3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工作模式标志;
第4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标志;
第5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起爆允许标志;
第6-11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雷管工作状态标志;
第12-15位是第五码段,作为保留位以备扩展使用。
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的步骤包括:
第一步,雷管芯片识别码上传,即雷管芯片厂商生产出芯片后,上传雷管芯片识别码给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
第二步,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即雷管生产厂商通过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获得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保护口令,写入雷管生产识别码;
第三步,起爆口令写入,即在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授权下,根据专门算法或者规则生成起爆口令写入雷管,并将所述起爆口令回传给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
第四步,起爆口令获得,即在雷管使用单位,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并且使用单位以此向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申请获得雷管起爆口令;
第五步,起爆口令验证,即在雷管爆破过程中,雷管将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下传的起爆口令与内部存储的起爆口令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才能起爆,实现了对雷管爆破过程的安全监管。
交易过程安全监管,即在雷管出厂交易过程中,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和交易信息,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运输过程安全监管,即在雷管运输过程中,通过在相关检查节点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对雷管合法性的鉴别和监管。
销售过程安全监管,即在雷管销售过程中,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和交易信息,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在雷管流通、使用的所有过程中,包括在仓储区、运输工具里,都可以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所述的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数据库,可以是本地信息数据库,或者是信息存储设备。
所述起爆口令写入步骤中,所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可以根据专门算法或者规则生成起爆口令。
由上述技术方案和方法可知,本发明通过对雷管的存储单元进行明确的分区,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保证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或设备,能够对存储于各个分区中的识别码、验证口令、起爆口令、保护口令、标志位、应用信息等,进行权限允许的操作,从而保证了数码电子雷管芯片及数码电子雷管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也保证了数码电子雷管在爆破过程中,需要得到合法的授权验证才能起爆。如果没有合法的授权验证,没有获得起爆口令,即使得到数码电子雷管和起爆器,也不能起爆数码电子雷管,这样也保证了社会的安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数码电子雷管存储结构的分区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追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追溯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数码电子雷管存储结构的分区模块图。所述数码电子雷管存储结构50包含雷管芯片识别码区51、雷管生产识别码区52、保护区53、用户区54、起爆区55、标志位区56。
如表1所示,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区51,采用ROM结构,优选长度是96位,还可以是64位、128位或256位,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芯片的识别码。
  雷管存储结构   雷管芯片识别码区   雷管生产识别码区 保护区 用户区 起爆区 标志位区
  存储介质   ROM   EEPROM   ROM   EEPROM   EEPROM   EEPROM
  优选长度   96bit   64bit   192bit   128bit   64bit   16bit
  可选长度   64bit128bit256bit   32bit96bit
用途 存储数码电子雷管芯片的识别码 存储数码电子雷管的生产识别码   存储访问雷管识别码区的口令、访问起爆区的口令 存储延时信息及应用信息 存储起爆口令、进行起爆口令验证   存储工作模式标志、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标志、起爆允许标志、雷管工作状态标志
表1雷管芯片存储结构
所述雷管生产识别码区52,采用EEPROM结构,长度是64位,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的生产识别码。
所述保护区53,采用EEPROM结构,长度是192位,用于存储访问雷管识别码区52、访问起爆区55的口令。
所述用户区54,采用EEPROM结构,长度是128位,用于存储延时信息及应用信息。
所述起爆区55,采用EEPROM结构,优选长度是64位,还可以是32位或96位,用于存储起爆口令、进行起爆口令验证,起爆口令不能读出。
所述标志位区56,采用EEPROM结构,长度是16位,用于存储工作模式标志、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标志、起爆允许标志、雷管工作状态标志。
针对雷管的识别码,可以是雷管芯片识别码,也可以是雷管生产识别码,还可以是两者的组合;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读取雷管识别码,对其生产、流通进行全程监管。
如表2所示,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分为四个码段,其中,第0-3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国家、地区识别码;第4-7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管理主体识别码;第8-23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芯片厂商识别码;第24-95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芯片序列码。
  码段   1   2   3   4
  分类   国家、地区识别码   管理主体识别码   芯片厂商识别码   产品序列码
  位数   0-3bit   4-7bit   8-23bit   24-95bit
  长度   4bit   4bit   16bit   72bit
表2雷管芯片识别码编码方法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在雷管芯片出厂时,采用ROM掩膜写入,不可改写,是雷管芯片的唯一识别码。
如表3所示,所述雷管生产识别码,分为九个码段,其中,第0-7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生产企业代码;第8-11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生产年份代码;第12-15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生产月份代码;第16-23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生产日期代码;第24-27位是第五码段,用于存储雷管特征号代码;第28-31位是第六码段,用于存储生产班组代码;第32-43位是第七码段,用于存储生产盒号代码;第44-51位是第八码段,用于存储盒内流水号代码;第52-63位是第九码段,作为保留位以备扩展使用。
  码段   1   2   3   4   5   6   7   8   9
分类   生产企业代码   生产年份代码   生产月份代码   生产日期代码   雷管特征号代码   生产班组代码   生产盒号代码   盒内流水号代码 保留位
位数   0-7bit   8-11bit   12-15bit   16-23bit   24-27bit   28-31bit   32-43bit   44-51bit   52-63bit
  长度   8bit   4bit   4bit   8bit   4bit   4bit   12bit   8bit   12bit
表3雷管生产识别码编码方法
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的写入是受保护的,只有获得针对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的保护口令时才能对该区进行数据写入操作,否则只能读取,一般只在雷管生产出厂时,获得保护口令,根据雷管生产情况写入雷管生产识别码,出厂后不可改写,只可读取。
所述保护区,只可读取,长度是192位,用于存储访问雷管生产识别码区、访问起爆区的口令,所述访问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的口令、所述访问起爆区的口令、保留位,各占64位。所述保护区,由监管部门定期指定、分配,在雷管芯片出厂时,采用ROM掩膜写入,不可改写。
所述用户区,可读写,长度是128位,用于存储延时信息及应用信息。
所述起爆区,可读写,优选长度是64位,还可以是32位或96位,用于存储起爆口令、进行起爆口令验证,而且为了数据安全,防止起爆口令泄密,只有在雷管出厂时,在监管系统控制下写入起爆口令;该起爆口令不能以命令形式或明码方式读出,只能根据起爆验证口令,对输入的起爆口令与存储的起爆口令进行验证,读出验证结果。
如表4所示,所述标志位区,分为五个码段,其中,第0-3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工作模式标志;第4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雷管识别码写入标志;第5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起爆允许标志;第6-11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雷管工作状态标志;第12-15位是第四码段,作为保留位以备扩展使用。其中,工作模式是指雷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要求,支持不同模式。
  码段   1   2   3   4   5
分类   工作模式标志   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标志 起爆允许标志 雷管工作状态标志 保留位
  位数   0-3bit   4bit   5bit   6-11bit   12-15bit
  长度   4bit   1bit   1bit   6bit   4bit
表4标识位区编码方法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追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第一步,雷管芯片识别码上传,即雷管芯片厂商生产出芯片后,上传雷管芯片识别码给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雷管芯片识别码是雷管芯片的唯一标识,不可改写,因此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可以根据雷管芯片识别码对雷管进行跟踪监管;第二步,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即监管部门根据生产厂商上传的雷管芯片识别码来给雷管生产厂商发送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保护口令雷管生产厂商通过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获得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保护口令,写入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保护口令好比一个密码,只有知道保护口令这个密码,数码电子雷管才能接受写入的雷管生产识别码,否则无法写入,而雷管生产识别码是根据雷管生产厂商实际生产过程实际情况产生的,如上面所述是包含了雷管厂商信息、生产时间信息、班组信息、流水号等信息,雷管生产识别码在流通过程中不允许改写,因此也可以雷管生产识别码对雷管进行跟踪监管;第三步,起爆口令写入,即在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授权下,根据专门算法或者规则生成起爆口令写入雷管,并将所述起爆口令回传给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其中专门算法或者规则是专门由国家安全相关部门来具体定,比如说可以根据雷管的芯片识别码或者生产识别码,因为这些识别码是唯一的采用一个多项式计算就可以产生一个起爆口令;
第四步,起爆口令获得,即在雷管使用单位,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并且使用单位以此向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申请获得雷管起爆口令;
第五步,起爆口令验证,即在雷管爆破过程中,雷管将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下传的起爆口令与内部存储的起爆口令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数码电子雷管内部置位其起爆标志位有效,这样数码电子雷管才能起爆,实现了对雷管爆破过程的安全监管。
在雷管流通、使用的所有过程中,包括在仓储区、运输工具里,都可以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所述的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数据库,可以是本地信息数据库,或者是信息存储设备。
所述起爆口令写入步骤中,所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可以根据专门算法或者规则生成起爆口令。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可在交易过程中利用雷管识别码来进行安全监管,即在雷管出厂交易过程中,通过雷管厂商采集雷管识别码和交易信息,并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可在运输过程中利用雷管识别码来进行安全监管,即在雷管运输过程中,通过在相关检查节点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对雷管合法性的鉴别和监管;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可在销售过程中利用雷管识别码来进行安全监管,即在雷管销售过程中,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和交易信息,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追溯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实际表现可以为公安部的总火工品监管系统和分支机构,雷管在出厂前已经把雷管识别码上传入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这作为监管的源头数据,雷管流通的每个环节都受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跟踪管理,在雷管的交易环节,比如在雷管厂出厂买给分销单位时,在交易过程中要求把交易信息和采集的雷管识别码一起绑定上传入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进行存储和比对,监管是否交易合法和符合管理要求;在雷管流通过程中,检查执法机关,可以在相关节点地方,比如说港口码头、车站、高速公里上等节点设卡检查采集雷管的识别码,并上传与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和比对,实现对雷管的流通合法性进行监管和跟踪;在雷管的爆破现场,雷管只有获得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授权的起爆口令,然后在起爆器的操作控制下才能进行起爆,否则起爆器无法起爆雷管。因此,在雷管具有本发明所提出的存储结构和规则规定而实现完成雷管,其在流通、使用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安全追溯控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对存储单元进行明确的分区,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保证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或设备,能够对存储于各个分区中的识别码、、起爆口令、保护口令、标志位、等信息进行权限允许的操作,从而保证了数码电子雷管芯片及数码电子雷管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监管,也保证了数码电子雷管在爆破过程中,需要得到合法的授权验证才能起爆。如果没有合法的授权验证,没有获得起爆口令,即使得到数码电子雷管和起爆器,也不能起爆数码电子雷管,这样也保证了社会的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包含保护电路单元、电容、数码电子雷管芯片、桥丝药头、炸药、脚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型数码电子雷管还包含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包含:
雷管识别码区,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识别码;
保护区,用于存储访问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的口令与访问起爆区的口令;
用户区,用于存储延时信息及应用信息;
起爆区,用于存储起爆口令;
标志位区,用于存储工作模式标志、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标志、起爆允许标志、雷管工作状态标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管识别码区分为:
雷管芯片识别码区,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的芯片识别码;
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用于存储数码电子雷管的生产识别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区,只可读取,长度是96位;
所述雷管生产识别码区,可读写,长度是64位;
所述保护区,只可读取,长度是192位;
所述用户区,可读写,长度是128位;
所述起爆区,只可写入,长度是64位;
所述标志位区,可读写,长度是16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爆区中存储的起爆口令不能读出,只能进行起爆口令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区,由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定期分配,在雷管芯片出厂时,采用ROM掩膜写入,不可改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区,访问雷管生产识别码区的口令、访问起爆区的口令、保留位,各占64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在雷管芯片出厂时,采用ROM掩膜写入,不可改写,是雷管芯片的唯一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区,长度还可以是64位、128位或256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爆区,长度还可以是32位或96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管芯片识别码,分为四个码段,其中,
第0-3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国家、地区识别码;
第4-7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管理主体识别码;
第8-23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芯片厂商识别码;
第24-95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芯片序列码。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管生产识别码,分为九个码段,其中,
第0-7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生产企业代码;
第8-11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生产年份代码;
第12-15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生产月份代码;
第16-23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生产日期代码;
第24-27位是第五码段,用于存储雷管特征号代码;
第28-31位是第六码段,用于存储生产班组代码;
第32-43位是第七码段,用于存储生产盒号代码;
第44-51位是第八码段,用于存储盒内流水号代码;
第52-63位是第九码段,作为保留位以备扩展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志位区,分为五个码段,其中,
第0-3位是第一码段,用于存储工作模式标志;
第4位是第二码段,用于存储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标志;
第5位是第三码段,用于存储起爆允许标志;
第6-11位是第四码段,用于存储雷管工作状态标志;
第12-15位是第五码段,作为保留位以备扩展使用。
13.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雷管芯片识别码上传,即雷管芯片厂商生产出芯片后,上传雷管芯片识别码给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
第二步,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即雷管生产厂商通过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获得雷管生产识别码写入保护口令,写入雷管生产识别码;
第三步,起爆口令写入,即在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授权下,根据专门算法或者规则生成起爆口令写入雷管,并将所述起爆口令回传给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
第四步,起爆口令获得,即在雷管使用单位,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并且使用单位以此向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申请获得雷管起爆口令;
第五步,起爆口令验证,即在雷管爆破过程中,雷管将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下传的起爆口令与内部存储的起爆口令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才能起爆,实现了对雷管爆破过程的安全监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交易过程安全监管,即在雷管出厂交易过程中,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和交易信息,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运输过程安全监管,即在雷管运输过程中,通过在相关检查节点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对雷管合法性的鉴别和监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销售过程安全监管,即在雷管销售过程中,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和交易信息,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雷管流通、使用的所有过程中,包括在仓储区、运输工具里,都可以通过采集雷管识别码,上传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存储或者比对,实现对雷管的跟踪追溯管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数据库,可以是本地信息数据库,或者是信息存储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安全追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爆口令写入步骤中,所述监管部门或者监管平台可以根据专门算法或者规则生成起爆口令。
CN2009101698842A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644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8842A CN101644552B (zh)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8842A CN101644552B (zh)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4552A true CN101644552A (zh) 2010-02-10
CN101644552B CN101644552B (zh) 2012-06-27

Family

ID=4165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98842A Active CN101644552B (zh)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455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248A (zh) * 2010-12-31 2012-07-11 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雷管的加密方法
CN109631697A (zh) * 2018-11-02 2019-04-16 北京伊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雷管起爆监管服务器、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14626770A (zh) * 2022-05-16 2022-06-14 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用信息监控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144A (zh) * 2007-02-13 2007-09-19 朱俊英 自动识别受控雷管起爆器
CN101114161A (zh) * 2007-08-28 2008-01-30 朱俊英 安全型智能电子雷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221926Y (zh) * 2008-02-02 2009-04-15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射频识别功能的数码雷管
CN201203388Y (zh) * 2008-03-28 2009-03-04 朱俊英 电雷管用地址码写入器
CN201476720U (zh) * 2009-09-08 2010-05-19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安全雷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248A (zh) * 2010-12-31 2012-07-11 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雷管的加密方法
CN102564248B (zh) * 2010-12-31 2014-03-12 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雷管的加密方法
CN109631697A (zh) * 2018-11-02 2019-04-16 北京伊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雷管起爆监管服务器、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14626770A (zh) * 2022-05-16 2022-06-14 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用信息监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4552B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7039B2 (e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item verification
CN100437632C (zh) 射频标识标记及其相关确定装置
CN102902992B (zh) 基于rfid的贵重物品运输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1666599B (zh)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监管系统及其监管方法
CN108881428B (zh) 一种具有监管机制的区块链系统
CN112036901A (zh) 区块链中保护供应链数据的方法和记录供应链信息的系统
DE102007003514B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älschungssicherung von Produkten
CN101644552B (zh)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及安全追溯控制方法
CN201476720U (zh)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安全雷管
CN11117726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货物物联网与系统
CN112199446B (zh) 一种物品流通记录的存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160533A (zh) 基于统一控制的药品追踪防伪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17522263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物资专业仓控制方法
CN201926380U (zh) 一种具有二维条码的数码电子雷管
CN107657381A (zh) 民爆物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CN201697574U (zh)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监管系统
CN105224851A (zh) 一种基于usbkey的税务稽查方法
CN105096128A (zh) 一种身份码辅以验证口令的商品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369086A (zh) 用于多种应用的便携式数据载体及其方法
CN103345647B (zh) 一种数据在rfid电子标签的备份存取方法
CN103136552B (zh) 一种保护射频识别标签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JP4126703B2 (ja) 製品情報保護方法および製品情報保護システム
CN11223279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海关智能锁租赁结算系统及方法
Sheu et 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 k-out-of-n systems with minimal repair
CN105374075B (zh) Psam、管理器、管理方法及系统、车辆收费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4,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Hing Street, No. 30, building 6, 6 floor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eishe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Mylight No. 35 building, 100040 Beijing City, Shijingshan District Lugu Road (formerly Dianke building West Tower) 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eishe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ONGGUI SI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WEISHE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19

Address after: 100044,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Hing Street, No. 30, building 6, 6 floor

Patentee after: Rongguisichuang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4,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Hing Street, No. 30, building 6, 6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eishe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