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5441B - 全光纤圆偏振器 - Google Patents

全光纤圆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5441B
CN101625441B CN2009101520163A CN200910152016A CN101625441B CN 101625441 B CN101625441 B CN 101625441B CN 2009101520163 A CN2009101520163 A CN 2009101520163A CN 200910152016 A CN200910152016 A CN 200910152016A CN 101625441 B CN101625441 B CN 101625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er
reversing
circuit polarizer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20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5441A (zh
Inventor
苏觉
李成
洪蕾
杨利
钱景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09101520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5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5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5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4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光纤圆偏振器,包括一段第一光纤和两段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在熔融状态下以一定的扭转率进行扭转,实现圆偏振。所述第二光纤,用于连接和传输。本发明使用一段第一光纤和两端第二光纤构成光纤圆偏振器,通过调节第一光纤的扭转率和光纤长度,可实现各种波长上的圆偏振;并且结构紧凑,尺寸仅在厘米量级,同时避免了使用线偏振器带来的精确对轴的问题。

Description

全光纤圆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技术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干光通信及许多光纤传感系统中,都需使用光的偏振特性。这种在光纤中产生、传输、保持、测量和应用光偏振的技术,统称为偏振技术。光纤偏振器是偏振技术中的关键器件。光纤偏振器是用于从任意偏振态的输入光中获取具有特定偏振态的光的光学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光纤测量、光纤传感及各种偏振控制系统中。
现有的圆偏振器通常由线偏振器和四分之一波片组成,用线偏振器起偏后转成圆偏振或由圆偏振转换为线偏振后检偏。这种圆偏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经过线偏振器的输入和输出光进行汇聚和准直,同时要保证线偏振器和四分之一波片相互连接时的精确对轴。由于整个系统是由多个分离元件组成,这样不仅使整个系统的损耗大大增加,而且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体积偏大。针对这些问题,已提出对光纤圆偏振器的改进方法,即采用光纤型线偏振器和光纤型四分之一波片,降低插入损耗或提高消光比,以及进一步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例如,在熔融状态下由慢到快扭转应力型保偏光纤制作偏振转换器的方法、使用四分之一拍波长的线保偏光纤作为四分之一波片的方法等。
现有的光纤圆偏振器的实现方法的缺点是,虽然可以实现光纤圆偏振器的全光纤化,但是仍然需要一个线偏振器,仍然存在精确对轴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解决使用线偏振器带来的精确对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光纤圆偏振器,包括一段第一光纤和两段第二光纤。其中,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在熔融状态下以一定的扭转率进行扭转,实现圆偏振;所述第二光纤用于连接和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光纤为已在熔融状态下进行均匀扭转的高线双折射光纤,扭转可导致芯层模与包层模的耦合,从而使得在某一特定的扭转周期和一定的光纤长度上,满足相位匹配的耦合模式间发生能量的全转换。并且,扭转后的第一光纤使得左旋或右旋的圆偏振光中只有一个能够无损的通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光纤包括熊猫光纤、蝴蝶光纤和椭圆芯光纤等双折射光纤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光纤包括单模通信光纤,两段第二光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连接方式包括熔接、机械接合和物理连接中的一种。
本发明使用一段第一光纤和两端第二光纤构成光纤圆偏振器,通过调节第一光纤的扭转率和光纤长度,可实现各种波长上的圆偏振,并且结构紧凑,尺寸仅在厘米量级,同时避免了使用线偏振器带来的精确对轴的问题。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光纤圆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光纤圆偏振的一个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芯层模和第一包层模发生耦合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光纤圆偏振器的输出光谱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光纤圆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全光纤圆偏振器包括一段第一光纤100,两段第二光纤110和120。其中,第一光纤110为已在熔融状态下进行均匀扭转的高线双折射光纤,扭转周期为亚毫米量级。第一光纤110的芯区存在折射率的各向异性,扭转后的第一光纤110将导致主模和包层模的耦合,从而使得在某一特定的扭转周期和一定的光纤长度上,满足相位匹配的耦合模式间发生能量的全转换。并且,扭转的第一光纤110是圆双折射光纤,左旋和右旋的圆偏振主模只有一个能够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只有一个左旋或右旋的圆偏振光可以无损的通过扭转后的第一光纤110。两段第二光纤100和120起连接和传输作用。
第一光纤110可以是熊猫光纤、蝴蝶光纤、椭圆芯光纤等其他具有线双折射的光纤。第二光纤100和120可以是普通单模通信光纤和/或其他适合的任意光纤。第二光纤100和12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光纤110和两段第二光纤100、120的连接方式包括熔接、机械接合、物理连接、和/或其他适合的低连接损失的连接方式。
为了简单明了,下面仅以第一光纤为熊猫光纤、两段第二光纤均为普通单模通信光纤的情况为例,具体分析全光纤圆偏振器的工作原理。应理解,这仅是示意性的例子,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光纤圆偏振器的一个例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光纤210为熊猫光纤,第二光纤200和220为普通单模通信光纤。熊猫光纤在熔融状态下经过均匀扭转形成圆双折射光纤,扭转周期为亚毫米量级。由于扭转率很高,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芯层模和包层模的耦合。
当任意偏振态的光经过第二光纤200或220传输至双折射率为b、经扭转率τ扭转后的第一光纤210时,固定坐标下的耦合模方程为:
d dz A co x A co y A cl x A cl y + j β co 0 0 0 0 β co 0 0 0 0 β cl 0 0 0 0 β cl A co x A co y A cl x A cl y = - j c 11 c 12 c 13 c 14 c 21 c 22 c 23 c 24 c 31 c 32 c 33 c 34 c 41 c 42 c 43 c 44 A co x A co y A cl x A cl y ,
其中,Aco x、Aco y、Acl x、Acl y分别表示X、Y偏振的芯层模与包层模的幅度,βco、βcl分别表示芯层模与包层模的传播常数,cpq(p、q=1、2、3、4)表示芯层模与芯层模之间、芯层模与包层模之间、或包层模与包层模之间的耦合系数。
将上述耦合模方程进行模式变换,可得到以圆偏振模式表示的耦合模方程:
d dz W co r W co l W cl r W cl l = - j ( β 0 + b 2 + τ 2 ) 0 X 13 X 14 0 - j ( β 0 - b 2 + τ 2 ) X 23 X 24 X 31 X 32 - j ( β cl - τ ) 0 X 41 X 42 0 - j ( β cl + τ ) W co r W co l W cl r W cl l ,
其中,Wco r、Wco l、Wcl r、Wcl l分别表示右旋或左旋圆偏振的芯层模与包层模的幅度,与Aco x、Aco y、Acl x、Axl y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Xmn(m、n=1、2、3、4)表示W向量对应位置上的芯层圆偏振模与包层圆偏振模之间的耦合系数,β0是与βco有关的系数。
由上述圆偏振模式表示的耦合模方程可知,芯层圆偏振模Wco l的传播常数
Figure G2009101520163D00043
与包层圆偏振模Wcl l的传播常数βcl+τ在一定条件下可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即:
β 0 - b 2 + τ 2 - β cl - τ = 2 nπ / pitch , n = 0,1,2,3 , · · · .
因此,芯层圆偏振模Wco l和包层圆偏振模Wco l在某一特定的扭转率和一定的光纤长度上将发生能量全转换。而另一个与芯层圆偏振模Wco l正交的圆偏振模Wco r无法和包层模耦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偏振态的光都可以分解为两个正交的圆偏振态光,经过第一光纤后,在某一特定的扭转率和一定的光纤长度上只剩下某一圆偏振态。
下面在一定的参数参数下,理论计算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光纤圆偏振器的输出光谱。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和容易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参数为:第一光纤的波长为2.5mm,第一光纤的长度为3.32cm,扭转间距为0.374mm,扭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沿着光传输的方向观察)。
如图3所示,为芯层模与第一包层模之间发生耦合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光纤圆偏振器的输出光谱的计算结果示意图,纵坐标的单位为分贝。在图中,310为左旋圆偏振光的输出谱线,320为右旋圆偏振光的输出谱线。可以看出,右旋圆偏振光可无损的通过全光纤圆偏振器,而左旋圆偏振光在波长1.55mm处与第一包层模发生能量全转换后,在第二光纤200或220上的含有涂覆层230的部分被辐射损失掉。因此,在第一光纤210一端注入的自然光在特定波长1.55mm处输出光为右旋圆偏振光,然后经第二光纤200或220输出,由此实现圆偏振器的功能。类似地,如果要实现左旋圆偏振器,只需将第一光纤的扭转方向反向即可。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可以选择不同的扭转率和光纤长度实现圆偏振器的功能。以上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仅能够通过上述实施例实现,还可通过除上述实施例以外的其他方式实现。例如,调整扭转率可实现包层模在其他工作波长上与芯层模耦合,制成其他工作波长的光纤圆偏振器。
本发明使用一段第一光纤和两端第二光纤构成光纤圆偏振器,通过调节第一光纤的扭转率和光纤长度,可实现各种波长上的圆偏振,结构紧凑,尺寸仅在厘米量级,同时避免了使用线偏振器带来的精确对轴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9)

1.一种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第一光纤和两段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在熔融状态下以一定的扭转率进行扭转,实现圆偏振;
所述第一光纤为已在熔融状态下进行了均匀扭转的高线双折射光纤;
所述扭转可导致芯层模和包层模的耦合,从而使得在一定的扭转周期和光纤长度上,满足相位匹配的耦合模式间发生能量的全转换;
所述第二光纤,用于连接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已去掉涂覆层,所述第二光纤包含涂覆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的周期为亚毫米量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左旋和右旋的圆偏振光中只有一个能够无损的通过所述扭转后的第一光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扭转的扭转率可实现不同波长上的圆偏振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包括熊猫光纤、蝴蝶光纤和椭圆芯光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包括单模通信光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第二光纤可相同或不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圆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两段第二光纤的连接方式包括熔接、物理连接和机械接合中的一种。
CN2009101520163A 2009-07-07 2009-07-07 全光纤圆偏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5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20163A CN101625441B (zh) 2009-07-07 2009-07-07 全光纤圆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20163A CN101625441B (zh) 2009-07-07 2009-07-07 全光纤圆偏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441A CN101625441A (zh) 2010-01-13
CN101625441B true CN101625441B (zh) 2011-08-10

Family

ID=4152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20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5441B (zh) 2009-07-07 2009-07-07 全光纤圆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5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2468B (zh) * 2015-09-23 2019-01-11 上海大学 多叶应力区圆单偏振光纤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89122A (zh) * 2015-12-24 2016-05-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圆偏器的Lyot滤波器
CN107544113A (zh) * 2017-10-20 2018-01-05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螺旋光纤的光开关装置
CN114563840B (zh) * 2022-01-27 2024-01-23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超宽带平坦的全光纤型圆起偏器及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8631A (en) * 1982-12-10 1985-10-22 Thomson-Csf Process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fiber keeping a circular polarization
CN1085665A (zh) * 1992-10-10 1994-04-20 黄宏嘉 保持圆偏振态的光纤和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8631A (en) * 1982-12-10 1985-10-22 Thomson-Csf Process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fiber keeping a circular polarization
CN1085665A (zh) * 1992-10-10 1994-04-20 黄宏嘉 保持圆偏振态的光纤和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8-120529A 1983.07.18
JP昭59-160101A 1984.09.10
钱景仁、王许旭.多叶应力区扭转光纤的耦合模理论.《光学学报》.2007,第27卷(第3期),550-5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441A (zh) 2010-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7558B2 (ja) コア間カップリングを備えたマルチコアフォトニックバンドギャップファイバ
CN103345022B (zh) 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非对称平面光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
CN102023337B (zh) 一种双偏振光保偏光纤消偏器
CN105928469B (zh) 一种高灵敏可判别弯曲方向的无温度交叉灵敏的光纤曲率传感器
CN101625441B (zh) 全光纤圆偏振器
CN106019475B (zh) 一种少模光纤器件
Lian et al. OAM beams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optical fiber: A review
CN103308082A (zh) 一种单环镶嵌谐振腔耦合m-z干涉仪的传感结构
CN101546014A (zh) 一种基于模式渐变原理的大带宽y分支功分器
Zhu et al. All-fiber circular polarization filter realized by using helical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s
CN106568580A (zh) 保偏光纤的轴向应变‑双折射系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和计算方法
CN104880768B (zh) 一种可调谐光功率分配器
CN104503028B (zh) 一种偏振相同的时分复用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3336324A (zh) 一种干涉型梳状滤波器
CN101943766B (zh) 可重构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耦合器
CN102162931A (zh) 位相型偏振控制器
CN105137692A (zh) 基于光栅的微环谐振腔的快慢光器件
Wang et al. A 90° optical fiber hybrid for optimal signal power utilization
CN111999806B (zh) 一种单模和多模光纤模式耦合的方法和功能器件
CN103091771B (zh) 一种光子晶体光纤定向耦合器
CN102621637B (zh) 晶体保偏光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056762U (zh) 单波长可调谐调q锁模脉冲激光器
CN101726799B (zh) 单一自由度光纤环退偏方法
CN102314002B (zh) 一种偏振控制器
CN206270542U (zh) 透射型保偏分光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