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8636A - 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8636A
CN101618636A CN200910158827A CN200910158827A CN101618636A CN 101618636 A CN101618636 A CN 101618636A CN 200910158827 A CN200910158827 A CN 200910158827A CN 200910158827 A CN200910158827 A CN 200910158827A CN 101618636 A CN101618636 A CN 101618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waste liquid
ink
container bod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8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谷利雄
小林淳
品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8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14)具有包括储存空间(13)的容器主体(29)和设置在容器主体(29)上的液体供应口(32)、液体注入口(33)。当将液体容器(14)安装在液体喷射单元上时,液体供应口(32)使储存空间(13)与液体喷射头可以连通。当液体喷射单元与定置单元一体化时,液体注入口(33)使容器主体(29)的储存空间(13)与定置单元的液体罐可以连通。由此,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液体喷射装置。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
本分案申请是申请号为200680009859.2、申请日为2006年3月10日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该发明专利申请的发明名称为“液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具有向对象物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可搬式的液体喷射单元中。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具有向对象物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中。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回收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吸引排出的废液的废液回收容器、从该容器排出废液的废液排出方法、以及具有该容器的墨盒。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代表示例,有具有图像记录用的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作为其他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可以列举出:具有在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制造中使用的颜料喷射头的装置、具有在有机EL显示器或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导电浆体)喷射头的装置、具有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喷射头的装置、以及具有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头的装置等。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代表示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在印刷时产生的噪音较小,并且能够以高密度形成小点(dot),因此一直被用于包括彩色印刷在内的多种印刷。
作为向以喷墨式记录装置为代表的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的液体供应方式,有从储存液体的液体容器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的方式。并且,在基于该液体容器的液体供应方式中,为了使用户能够在液体容器内的液体被耗尽的时点简单地更换液体容器,通常液体容器构成为可以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进行装卸的盒体。
喷墨式记录装置通常包括安装有喷出墨滴的记录头并沿记录介质(对象物)的记录面往复移动的托架。存在如下的从墨盒向记录头供应墨水的供应方式:在托架上安装墨盒,从与记录头一起往复移动的墨盒向记录头供应墨水(所谓的在架方式)。还存在如下的其他供应方式:将墨盒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壳体等中,并且经由由柔性管等形成的墨水流路从墨盒向记录头供应墨水(所谓的离架方式)。
关于喷墨式记录装置的使用方式的用户需求多种多样,既存在对可以连续地进行较大量的印刷处理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需求,同时也存在对便于搬运、小型、轻量的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需求。
因此,如果存在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话,会非常便利。
但是,在适于进行大量印刷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需要容量大的墨盒或用于从记录头吸引排出墨水的大容量的吸引泵等,因此记录装置整体会成为比较大型化、并且重量大的装置。因此,制造小型、轻量、并且适于进行大量印刷的喷墨式记录装置非常困难。
另外,对于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由于存在实现小型、轻量化以便于搬运的需要,因此需要使用小型的墨盒或吸引泵等,因而墨盒或吸引泵的容量必然变小。因此,制造适于进行大量印刷的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也非常困难。
另外,与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相比,定置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容易采用较大容量的墨盒,尤其是定置式、并且为离架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容易采用大容量的盒体。但即便如此,根据用户使用目的的不同,有时还是有可能发生无法确保足够墨水量的情况,因此优选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墨水补给。
另外,当向墨盒补给墨水时,希望在墨盒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上的状态下进行补给。另一方面,如果用于补给墨水的补给装置无论是否需要补给墨水均始终处于与墨盒相连接的状态的话,则会无益地占用设置空间,因此不希望采用这种方案。
因此,希望可以仅在需要使用补给墨水的补给装置时简单地与墨盒进行连接,并且希望在将用于补给墨水的补给装置从墨盒上拆下时能够简单地确保墨盒内的存储空间的密封性。
另外,当向墨盒补给墨水时,希望在墨盒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上的状态下进行补给。另一方面,如果用于补给墨水的补给装置无论是否需要补给墨水均始终处于与墨盒相连接的状态的话,则会无益地占用设置空间,因此不希望采用这种方案。
因此,希望可以仅在需要使用补给墨水的补给装置时简单地与墨盒进行连接,并且希望在将用于补给墨水的补给装置从墨盒上拆下时能够简单地确保墨盒内的存储空间的密封性。
并且,即使可以制造出能够无障碍地进行墨水补给的墨盒,其制造成本与以往的墨盒相比也会大幅上升,从而导致产品的价值减半。另外,不仅要求尽量降低墨盒的制造成本,而且还要求尽量降低用于向墨盒补给墨水的补给装置的制造成本。
另外,对于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由于存在实现小型、轻量化以便于搬运的需要,因此需要使用小型的墨盒或吸引泵等,因而墨盒或吸引泵的容量必然变小。因此,制造适于进行大量印刷的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也非常困难。
并且,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在初期向记录头填充墨水时、或者在为了消除记录头的喷嘴的堵塞而进行清洁操作时,会从记录头吸引排出墨水,因此需要适当地回收被排出的废液。
但是,在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由于如上所述需要实现小型、轻量化,因此难以为了回收废液而配备大容量的回收容器,因此,在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在使用过程中废液可能会从回收容器溢出。
另外,不限于可搬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对于定置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来说,如果可以适当地排出通过回收容器回收的废液而使回收容器的回收能力恢复的话,也将会非常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第一特征的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用于实现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液体喷射装置。
基于第二特征的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以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根据需要适当地装卸用于补给液体的补给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用于实现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液体喷射装置。
基于第三特征的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以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根据需要适当地装卸用于补给液体的补给装置,并且不会导致制造成本比以往大幅升高,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用于实现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液体喷射装置。
基于第四特征的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用于回收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吸引排出的废液的废液回收容器中,可以适当地排出通过废液回收容器回收的废液而使废液回收容器的回收能力得以恢复。
基于第四特征的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液体喷射装置的废液回收容器、从该容器排出废液的废液排出方法、以及具有该容器的盒体,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期望的废液回收功能,从而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第一特征的本发明为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可搬式的液体喷射单元中,所述可搬式的液体喷射单元具有向对象物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可以单独向对象物喷射液体,并且安装在定置式的定置单元上而以可分离的方式与其一体化,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包括储存供应给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储存空间;液体供应口,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主体上,当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上时使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储存空间与所述液体喷射头可以连通;以及液体注入口,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上,当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与所述定置单元一体化时使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储存空间与所述定置单元的所述液体罐可以连通。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液体供应口如下构成:当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上时,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上的液体供应针插入到所述液体供应口中,所述液体注入口如下构成:当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与所述定置单元一体化时,设置在所述定置单元上的液体注入针插入到所述液体注入口中。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液体注入口配置在所述液体供应针插入所述液体供应口的插入方向的轴线上。
另外,优选的是,当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上时,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未与所述定置单元一体化的状态下,所述液体注入口使所述液体容器主体的所述储存空间与外部隔离,而当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与所述定置单元一体化时,设置在所述定置单元上的液体注入针插入到所述液体注入口中。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液体供应口和所述液体注入口分别配置在构成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的一对相对壁上。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相互分离的多个所述储存空间,所述液体供应口和所述液体注入口设置在多个所述储存空间的每一个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第二特征的本发明为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具有向对象物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与所述液体喷射头相独立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内,经由柔性的配管部件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应液体,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包括在内部储存供应给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储存空间;液体供应口,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主体上,当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时使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储存空间与所述液体喷射头可以连通;以及液体注入口,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上,用于向所述容器主体内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针插入所述液体注入口,在所述液体注入针未插入的状态下,所述液体注入口使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储存空间与外部隔离。
另外,优选的是,当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时,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供应针插入到所述液体供应口中。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液体注入口配置在所述液体供应针插入所述液体供应口的插入方向的轴线上。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液体供应口和所述液体注入口分别配置在构成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的一对相对壁上。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相互分离的多个所述储存空间,所述液体供应口和所述液体注入口设置在多个所述储存空间的每一个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第三特征的本发明为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具有向对象物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包括在内部储存供应给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储存空间;以及一对液体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上,具有相同的构造和尺寸,在所述液体容器未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使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储存空间与外部隔离,并且当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供应针插入到所述一对液体流通口中的某一个内,使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储存空间与所述液体喷射头可以连通。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一对流通口分别配置在构成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的一对相对壁上。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液体注入口配置在所述液体供应针插入所述液体流通口的插入方向的轴线上。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相互分离的多个所述储存空间,一对所述液体流通口设置在多个所述储存空间的每一个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第四特征的本发明为废液回收容器,该废液回收容器用于回收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吸引排出的废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至少一部分由柔性的容器壁形成;柔性的液体吸收体,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废液注入口,用于将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吸引排出的废液注入到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以及废液排出口,用于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排出液体;随着从所述废液排出口排出液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变成负压,由此所述柔性的容器壁变形而使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容积减小,同时所述液体吸收体收缩。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废液排出口配置在废液注入针插入所述废液注入口的插入方向的轴线上。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废液回收容器构成为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盒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第四特征的本发明为废液排出方法,通过该废液排出方法使上述某种废液回收容器的内部的废液排出,其特征在于,在封闭了所述废液注入口侧的流路的状态下,经由所述废液排出口对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吸引,使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而使所述柔性的液体吸收体收缩,与此同时经由所述废液排出口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排出废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第四特征的本发明为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废液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容器,具有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与所述废液回收容器的所述容器主体一体化,在内部储存供应给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
根据基于第一特征的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用于实现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液体喷射装置。
另外,根据基于第二特征的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以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根据需要适当地连接用于补给液体的补给装置,尤其可以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用于实现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液体喷射装置。
根据基于第三特征的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可以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状态下根据需要适当地连接用于补给液体的补给装置,并且不会导致制造成本比以往大幅升高,尤其可以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用于实现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的液体喷射装置。
根据基于第四特征的本发明,在用于回收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吸引排出的废液的废液回收容器中,可以适当地排出通过废液回收容器回收的废液而使废液回收容器的回收能力得以恢复。
基于第四特征的本发明对于实现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非常有效,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期望的废液回收功能,从而可以同时满足能够进行大量印刷、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搬运这两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立体图,示出了从支架(cradle)单元上拆下喷墨单元的状态;
图2是图1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放大示出图1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示出图1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管泵的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喷墨单元的背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喷墨单元的底面图;
图7是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盒体的立体图,是从可以观察到墨水容器的注墨口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图;
图8是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盒体的立体图,是从可以观察到墨水容器的供墨口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图;
图9是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盒体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敞开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上表面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墨水储存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注墨口(供墨口)的截面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而构成为与废液回收容器相独立的盒体的墨水容器的立体图,是从可以观察到注墨口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图;
图14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而构成为与废液回收容器相独立的盒体的墨水容器的立体图,是从可以观察到供墨口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图;
图15是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废液回收容器的截面图;
图16是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废液回收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系统图;
图18是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变形例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的墨水容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废液回收容器和具有该容器的盒体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的废液回收容器和盒体。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废液排出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说明从安装在上述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的废液回收容器排出废液的废液排出方法。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包括小型、轻量、并且为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和定置式的支架单元(定置单元)100,该支架单元100装载该喷墨单元10,两者按照在物理和功能上可以分离的方式而一体化。喷墨单元10可以从支架单元100上分离而单独进行印刷处理,其自身具有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功能。
如图1至图3所示,喷墨单元10包括:喷墨式记录头12,安装在托架11上;墨水容器14,包括储存空间13,在储存空间13中储存供应给记录头12的墨水;以及电池15,向喷墨单元10提供动力。
记录头12在与托架11一体进行往复动作的同时以滴状向记录纸(对象物)喷射从墨水容器14供应的墨水。墨水容器14构成为可以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喷墨单元10的墨盒安装部中的墨盒。
记录头12可以使用各种现有的记录头,例如,可以使用以下现有形式的记录头: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动作使充满墨水的压力室内的压力改变,由此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开口喷出墨滴。
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还包括:墨水吸引单元16,用于从记录头12吸引排出墨水;以及废液回收容器17,回收通过墨水吸引单元16从记录头12吸引排出的墨水。
墨水吸引单元16包括:盖罩部件18,在进行吸引操作时可以密封记录头12的喷嘴形成面;以及管泵20,与连接盖罩部件18和废液回收容器17的管部件19连通。
如图3所示,墨水容器14与记录头12经由形成液体流路的柔性的配管部件26连通,墨水容器14固定设置在喷墨单元10内。即,在喷墨单元10中,墨水容器的配置可以采用所谓的离架方式。
在记录头12的上部设置有压力调整阀48,柔性的配管部件26的靠近喷射头侧的端部与该压力调整阀48连接。该压力调整阀48作为将喷射头侧的压力维持为恒定而使其与墨水容器侧的压力无关的压力调整单元而发挥作用。
如图4所示,管泵20包括在压扁柔性的管21的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的滑轮(pulley)22。滑轮22的旋转轴23可以滑动地插通在旋转板24上形成的弯曲的导向孔25。
当使旋转板24正转时,滑轮22被压向柔性的管21而使管21变形,从而变成阻断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继续使旋转板24正转而实现管泵20的泵功能。即使旋转板24停止正转,通过滑轮22而实现的管21的的阻断状态也会维持。另一方面,当使旋转板24逆转时,滑轮22沿导向孔25向远离柔性的管21的方向移动,由此管21变成连通状态。
如图2所示,支架单元100包括:墨罐101,储存供应给记录头12的墨水;以及废液回收罐102,用于回收从废液回收容器17排出的废墨。墨罐101与墨水容器14同样地构成为可以自由装卸的盒体,具有比墨水容器14大的容量。废液回收罐102具有比废液回收容器17大的容量。
墨罐101配置在比墨水容器14高的位置处,通过打开墨水补给泵126,墨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墨罐101流入墨水容器14。
如图1所示,支架单元100包括:支架侧电源103,当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时与喷墨单元10连接;以及充电电路104,在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之后开始对喷墨单元10的电池15进行充电。
通过充电状态指示器125来报告喷墨单元10的电池15的充电状态(正在充电/充电完成)。在包括充电状态指示器125的支架侧显示部中还设置有补给状态指示器123和回收状态指示器124。
在支架单元100中设置有多个注墨针105,该多个注墨针105构成为墨罐连接单元的一部分,该墨罐连接单元用于在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时使墨罐101与记录头12流体连通。
另外,在支架单元100中设置有废液排出针106,该废液排出针106构成为废液回收罐连接单元的一部分,该废液回收罐连接单元用于在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时使废液回收容器17与废液回收罐102流体连通。
并且,在支架单元100中包括:电源用连接器107,用于使支架侧电源103与喷墨单元10的电池15电连接;以及接口用连接器108,用于在支架单元100与喷墨单元10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当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时,电源用连接器107和接口用连接器108分别与设置在图5所示的喷墨单元10的背面的电源用连接部118和接口用连接部119连接。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单元100包括送纸机构109、供纸盘110、以及排纸接收127。在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喷墨单元10的送纸机构27和支架单元100的送纸机构109协作。这样,通过将喷墨单元10装载在支架单元100上而一体化,可以扩展记录纸的供排纸功能。
如图1所示,在装载喷墨单元10的支架单元100的装载面115上设置有一对突起部111。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喷墨单元10的底面上形成有与一对突起部111相嵌合的一对凹部28。通过使一对突起部111与一对凹部28相嵌合,相对于支架单元100对喷墨单元10进行定位而将喷墨单元10装载在支架单元100上。
上述注墨针105和废液排出针106设置在第一进退部件113上,该第一进退部件113根据设置在支架单元100的前表面上的操作杆112的摇动操作而向前后移动。另外,电源用连接器107和接口用连接器108设置在根据操作杆112的摇动操作而向前后移动的第二进退部件114上。
当将喷墨单元10装载在支架单元100的装载面115上而形成为一体时,首先操作操作杆112,使第一进退部件113和第二进退部件114处于退避状态。在该状态下,使喷墨单元10的凹部28与支架单元100的一对突起部111相嵌合,从而将喷墨单元10装载在支架单元100的装载面115上。
然后,操作操作杆112,使第一进退部件113和第二进退部件114前进,使注墨针105、废液排出针106、电源用连接器107、以及接口用连接器108与支架单元100的背面连接。由此,完成了使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一体化的操作。
另外,如图1所示,在支架单元100上设置有检测出喷墨单元10已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的一体化检测单元117。该一体化检测单元117由在通过操作操作杆112而使第一进退部件113前进并将其压向喷墨单元10的背面时动作的按钮型开关构成。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容器14和废液回收容器17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墨盒54,该墨盒54可以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喷墨单元10的盒体安装部中。
如图7至图9所示,墨水容器14具有内部包括储存空间13的容器主体29,在所述储存空间13中储存墨水。在构成该容器主体29的一部分的一对相对壁30、3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供墨口32和多个注墨口33。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构成了本发明的一对液体流通口。
如图5所示,注墨口33在喷墨单元10的背面露出。当将喷墨单元10装载在支架单元100上而形成为一体时,支架单元100的注墨针105插入注墨口33,由此容器主体29的储存空间13与记录头12流体连通。
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分别配置在相对的壁30、31上,与喷墨单元10的墨水容器14相对的连接面(壁30)和与支架单元100的墨水容器14相对的连接面(壁33)彼此位于相反的两侧。因此,可以使处于安装在喷墨单元10中的状态下的墨水容器14相对于支架单元100顺畅地连接。
由墨水容器14的注墨口33和支架单元100的注墨针105构成了上述墨罐连接单元。
容器主体29的内部优选为密闭空间,可以通过向该密闭空间内送入压缩流体(压缩空气等)来确保用于将墨水供应给记录头12的墨水压力。
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中,通过支架单元100的装载面115的突起部111、注墨针105等嵌入到喷墨单元10侧的凹部28、注墨口33等中,喷墨单元10成为相对于支架单元100被固定的状态。另外,可以设置连结喷墨单元10的主体壳体和支架单元100的主体壳体的追加的固定单元。
如图10所示,在墨水容器14的容器主体29的内部容纳有多个墨水储存部件34。如图11所示,各个墨水储存部件34具有柔性的墨水容纳袋35,在该墨水容纳袋35的内部形成有墨水的储存空间13。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分别安装在墨水容纳袋35的前后端。
根据图10可知,注墨口33配置在供墨针39插入供墨口32的插入方向的轴线上。这样,由于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因此当将注墨针105插入到注墨口33中时,不存在使容器主体29旋转的作用力。因此,不会有不合理的力作用在供墨口32和插入其中的供墨针39上,因此不会损害供墨口32的液密性。
如图12所示,墨水容器14的注墨口33包括:环形的密封部件36,由弹性部件构成;阀盘37,将该环形密封部件36的平的后端面作为阀座;以及弹簧部件38,对该阀盘37向环形密封部件36侧施压。
如上构成的注墨口33在支架单元100的注墨针105未插入的状态下使墨水容器14内的储存空间13与外部隔离。因此,在喷墨单元10未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墨水容器14内的储存空间13维持为与外部隔离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注墨针105插入到注墨口33中时,由于阀盘37被押入而使流路开放,墨水容器14与墨罐101成为可以经由注墨针105而流体连通的状态。因此,在喷墨单元10和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墨水容器14内的储存空间13与墨罐101维持为可以连通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容器14的供墨口32具有与图12所示的注墨口33相同的构造和尺寸。因此,可以通过相同的部件来形成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容器14和废液回收容器17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盒体54,但是墨水容器14和废液回收容器17也可以分别构成为独立的盒体。
如图13和图14所示,通过在容器主体29的一对相对壁30、31上以相同的配置设置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而可以以前后通用的方式来使用构成为与废液回收容器17相独立的盒体的墨水容器14。即,由于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具有相同的构造和尺寸,因此当将墨水容器14插入到喷墨单元10中时,不必区分墨水容器14插入时的前后的朝向。此时,供墨口32与注墨口33没有区别。
如图15和图16所示,废液回收容器17的容器主体40包括:平板状的封盖部件41,由刚性部件构成;以及锅状部件42,由柔性部件构成。在通过由封盖部件41密封锅状部件42的上表面开口而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容纳有由海绵等构成的柔性的墨水吸收体43。
在封盖部件41上设置有:废液注入口44,用于将从记录头12排出的废液注入到容器主体40的内部;以及废液排出口45,用于从容器主体40的内部排出废液。废液注入口44和废液排出口45在与容器主体40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相邻的区域内配置在相对的位置上。更具体地说,废液排出口45配置在废液注入针49插入废液注入口44的插入方向的轴线上。
由废液回收容器17的废液排出口45和支架单元100的废液排出针106构成了上述废液回收罐连接单元。喷墨单元10的废液注入针49插入废液回收容器17的废液注入口44。此时,由于废液注入口44和废液排出口45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因此当废液排出针106插入到废液排出口45中时,不存在使容器主体40旋转的作用力。因此,不会有不合理的力作用在废液注入口44和插入其中的废液注入针49上,因此不会损害废液注入口44的液密性。
在柔性的墨水吸收体43上,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长度方向的狭长切口46。该狭长切口46的靠近废液注入口44和废液排出口45侧的端部敞开,相反一侧的端部在墨水吸收体43的中途结束。在墨水吸收体43的与废液排出口4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穿孔47。
如图17所示,在支架单元100中,在连通废液回收容器17和废液回收罐102的流路的中途设置有废液回收泵116。该废液回收泵116具有比设置在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中的管泵20高的能力(容量)。
在通过废液回收罐连接单元使废液回收容器17与废液回收罐102流体连通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废液回收泵116来吸引废液回收容器17内的废液而强制性地排出到废液回收罐102中。
如图17所示,喷墨单元10具有印刷控制单元50,通过该印刷控制单元50来控制托架11的往复动作、从记录头12喷出墨滴的喷出动作、墨水吸引单元16从记录头12吸引排出墨水的动作等。
另外,印刷控制单元50包括:消耗量存储单元51,存储墨水容器14内的液体的消耗量;以及排出量存储单元52,存储向废液回收容器17排出的废液的排出量。
支架单元100具有支架侧控制单元120,该支架侧控制单元120包括:墨水补给控制单元121,控制从墨罐101向墨水容器14补给墨水的补给动作;以及废液回收控制单元122,控制从废液回收容器17向废液回收罐102回收废液的回收动作。
在支架侧控制单元120上连接有:补给状态指示器123,报告向墨水容器14补给墨水已经完成的情况;以及回收状态指示器124,报告通过废液回收罐102回收了废液回收容器17内的废液的情况。
在墨水容器14中设置有对其储存空间13内的墨水量进行检测的墨水量检测单元53。该墨水量检测单元53至少可以检测墨水容器14的储存空间13内的墨水量已变成充满量的情况。
在通过墨水量检测单元53检测出墨水容器14的储存空间13内的墨水量已变成充满量的时点,墨水补给控制单元121关闭墨水补给阀126以停止从墨罐101向墨水容器14补给墨水,同时通过补给状态指示器123报告向墨水容器14补给墨水已经完成。
废液回收控制单元122在废液回收泵116起动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点停止废液回收泵116,同时通过回收状态指示器124报告来自废液回收容器17的废液已经完成回收。或者,可以设置检测废液回收容器17内的液体量的单元,根据来自该检测单元的信号停止废液回收泵116,并且使回收状态指示器124动作。
接着,说明使处于可搬状态的喷墨单元10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时所进行的墨水补给动作和废液回收动作。
当通过上述一体化检测单元117检测出喷墨单元10已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时,该检测信号被发送给支架侧控制单元120。
接收到一体化检测信号的支架侧控制单元120通过墨水补给控制单元121和废液回收控制单元122而开始墨水补给动作和废液回收动作。
即,墨水补给控制单元121接收到一体化检测信号后打开经常处于关闭状态的墨水补给阀126。于是,墨罐101内的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墨水容器14内。
并且,当由墨水量检测单元53检测出墨水容器14内的墨水量已变成充满量时,墨水补给控制单元121关闭墨水补给阀126,并且通过补给状态指示器123报告墨水补给已经完成。此时,印刷控制单元50的消耗量存储单元51的存储器被重置。
废液回收控制单元122接收到一体化检测信号而使废液回收泵116动作。这里,在废液回收泵116动作的时点,通过喷墨单元10的印刷控制单元50使管泵20成为非连通状态。即,柔性管21被管泵20的滑轮22压扁,从而使流路维持为闭塞状态。
这样,当在管泵20维持为非连通状态的状态下使废液回收泵116动作时,废液回收容器17的容器主体40的内部成为负压,随着从废液回收容器17排出墨水,柔性的锅状部件42变形,容器主体40的内部容积减小,墨水吸收体43收缩。由此,由墨水吸收体43吸收保持的墨水被绞出,从而能够可靠地排出废液回收容器17内的废液。
当废液回收泵116的动作开始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解除通过管泵20的滑轮22而实现的柔性管21的压扁状态,从而使管泵20成为连通状态。
然后,停止废液回收泵116,停止从废液回收容器17吸引排出废液的动作。同时,通过回收状态指示器124报告从废液回收容器17向废液回收罐102回收废液已经完成。此时,印刷控制单元50的排出量存储单元52的存储器被重置。
如上所述,在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13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可以在从支架单元100分离的状态下单独使用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并且也可以在与支架单元100形成为一体的状态下使用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
通过将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而形成为一体,可以进行大量的印刷处理,因此对于喷墨单元10自身来说,可以成为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规格而实现小型、轻量化。
另外,由于在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时向喷墨单元10的墨水容器14内补给墨水,因此在下一次将喷墨单元10从支架单元100上拆下来使用时,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墨水容器14内的墨水用尽。
同样,由于在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时从废液回收容器17回收废液,因此在下一次将喷墨单元10从支架单元100上拆下来使用时,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从废液回收容器17溢出废液。
另外,对于喷墨单元10的电池15来说也一样,由于在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时对电池15进行充电,因此可以防止在下一次单独使用喷墨单元的过程中电池15没电。
当在将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的状态下进行印刷时,墨水补给控制单元121根据来自墨水量检测单元53的信号来控制墨水补给阀126,从而从墨罐101向墨水容器14适当地补给墨水。
此时,由于通过设置在记录头12的上部的压力调整阀48将喷射头侧的压力维持为恒定而使其与墨水容器侧的压力无关,因此即使在印刷过程中向墨水容器14补给墨水,也不会从记录头12溢出墨水。
并且,当在将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的状态下进行印刷时,由于墨水容器14发挥所谓的副罐的作用,因此即使在高负荷(duty)的印刷过程中也可以顺畅地填充墨水。即,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14在单独使用喷墨单元10时会作为主墨罐而发挥作用,并且在将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使用时会作为副罐而发挥作用。
另外,即使在喷墨单元10对支架单元100的装卸动作进行了多次、构成墨水容器14的注墨口33的环形密封部件(弹性部件)36等劣化而导致耐泄漏性发生了劣化时,由于注墨口33设置在构成为可以替换的墨盒的墨水容器14上,因此可以通过替换墨水容器14而容易地进行应对。
在将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废液回收控制单元122来控制废液回收泵116,代替管泵20(使管泵20成为连通状态)而使用废液回收泵116从记录头12吸引排出墨水。
在向记录头12初期填充墨水时、或者在长时间不使用之后进行必须的清洁操作时,可以将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上并通过废液回收泵116来吸引排出墨水。
因此,在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侧不需要大容量的泵,因此可以实现小型、轻量化的喷墨单元10。另外,由于当使用大容量的泵时电池的消耗非常快,因此从这一点出发也希望减小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的泵的容量。
另外,在记录头12的弯月面由于振动等而被破坏了等情况下,可以通过如管泵20那样的低流速的泵来吸引墨水。
如上所述,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墨盒54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可以取得如下优良的效果:可以在喷墨单元10中实现对于可搬式装置来说为重要因素的小型化、轻量化,并且通过将该喷墨单元10安装在支架单元100中,不仅可以进行大量的印刷,而且还可以始终确保在下一次单独使用喷墨单元10时具有充足的墨水量、废液处理容量、以及电池充电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14中,供墨口32具有与注墨口33相同的构造和尺寸,由于具有一对供墨口32,因此可以通过相同的部件来形成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由此制造成本比使用不同种类的部件时低。
并且,由于可以通过相同的部件来形成插入供墨口32的供墨针39和插入注墨口33的注墨针105,因此可以降低喷墨式记录装置1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中,由于采用离架方式来安装喷墨单元10的墨水容器14,因此即使在墨水容器14的注墨口33上连接有注墨针105时,也不会妨碍托架11的往复动作。即,当采用在架方式而不是离架方式时,由于在装载于托架上的墨水容器上连接有用于注入墨水的配管,因此可能会由于连接的配管的重量或刚性而阻碍托架的往复动作,而在采用离架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中,不会出现该问题。
另外,作为上述喷墨式记录装置1的一个变形例,也可以如图18所示那样,按照可以安装多个可搬式的喷墨单元10的方式来构成支架单元100。
另外,供墨针39和构成墨罐连接单元的一部分的注墨针105为通过与供墨口32和注墨口33连接而可以使墨水流通的形状即可,不限于针的形状。
同样,废液注入针49和构成废液回收罐连接单元的一部分的废液排出针106为通过与废液注入口44和废液排出口45连接而可以使废液流通的形状即可,不限于针的形状。
以上在某种程度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特定的说明,勿庸置疑,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因此,应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通过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定方式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Claims (5)

1.一种废液回收容器,用于回收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吸引排出的废液,其特征在于,
包括:
容器主体,至少一部分由柔性的容器壁形成;
柔性的液体吸收体,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
废液注入口,用于将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吸引排出的废液注入到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以及
废液排出口,用于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排出液体;
随着从所述废液排出口排出液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变成负压,由此所述柔性的容器壁变形而使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容积减小,同时所述液体吸收体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液排出口配置在废液注入针插入所述废液注入口的插入方向的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液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液回收容器构成为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盒体。
4.一种废液排出方法,使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液回收容器的内部的废液排出,其特征在于,
在封闭了所述废液注入口侧的流路的状态下,经由所述废液排出口对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吸引,使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而使所述柔性的液体吸收体收缩,与此同时经由所述废液排出口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排出废液。
5.一种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回收容器;以及
液体容器,其具有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与所述废液回收容器的所述容器主体一体化,在内部储存供应给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
CN200910158827A 2005-03-30 2006-03-10 液体容器 Pending CN1016186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98704 2005-03-30
JP2005098816 2005-03-30
JP2005098787 2005-03-30
JP2005098704 2005-03-30
JP2005098931 2005-03-30
JP2006048694 2006-02-24
JP2006048711 2006-02-2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98592A Division CN101151161A (zh) 2005-03-30 2006-03-10 液体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636A true CN101618636A (zh) 2010-01-06

Family

ID=3925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98592A Pending CN101151161A (zh) 2005-03-30 2006-03-10 液体容器
CN200910158827A Pending CN101618636A (zh) 2005-03-30 2006-03-10 液体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98592A Pending CN101151161A (zh) 2005-03-30 2006-03-10 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1511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8765A (zh) * 2012-09-26 2015-07-08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微流体供应物的可扩展废弃油墨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8765A (zh) * 2012-09-26 2015-07-08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微流体供应物的可扩展废弃油墨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1161A (zh) 200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4930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114732B (zh)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JP4272837B2 (ja) 圧力調整室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4028817A1 (en) Liquid supply system,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jet recording head utilizing the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CN101087690A (zh) 废液回收装置、中继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481795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934792B2 (en) Liquid container
EP3059089A2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60031225A1 (en) Liquid supply system,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supply method
CN101151158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7097527B (zh) 记录装置
EP2679390B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200630604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93772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4125250B2 (ja)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該容器を用いる記録装置
JP2006306042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おける廃液回収方法
CN101618636A (zh) 液体容器
JP20042436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322683B2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n-axis separate ink and silicon ink delivery
JP4711175B2 (ja) 廃液回収容器及び同容器からの廃液排出方法並びに同容器を備えたカートリッジ
JP2006306040A (ja) 液体容器
JP2006272869A (ja) 液体容器
JP2006306039A (ja) 液体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