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7461B - 液体搬运装置及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搬运装置及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7461B
CN101617461B CN200880005745XA CN200880005745A CN101617461B CN 101617461 B CN101617461 B CN 101617461B CN 200880005745X A CN200880005745X A CN 200880005745XA CN 200880005745 A CN200880005745 A CN 200880005745A CN 101617461 B CN101617461 B CN 101617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vessel
hold
fe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57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7461A (zh
Inventor
增田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17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7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7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74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piezoelectr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6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搬运装置及空调装置。在该液体搬运装置中,喷嘴电极(44)连接在集水盘(30)上,该喷嘴电极(44)的另一端侧朝上方开口。设置有与喷嘴电极(44)相向的环状电极(45)。若在喷嘴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则在喷嘴电极(44)的顶端附近形成电场。其结果是冷凝水成为带正电荷的微细液滴并从喷嘴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已呈雾状喷出的液滴通过流入管道(51)及流出管道(53)被排到系统外。

Description

液体搬运装置及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搬运贮存容器内的液体的液体搬运装置及具有该液体搬运装置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用来搬运液体的液体搬运装置被应用在广泛的领域中。作为该种液体搬运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来将调节室内空气的空调装置中的冷凝水(drain water)排出的排水泵。
专利文献1中的空调装置包括所谓的天花板埋入型室内机组。在室内机组的机壳内,收纳有空气进行流通的室内热交换器、形成在该室内热交换器的下侧的集水盘(drain pan)(贮存容器)以及设置在集水盘内的排水泵(液体搬运装置)。
在该空调装置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内空气被吸入到机壳内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在室内热交换器中,流经该室内热交换器的内部的制冷剂从空气中吸热而蒸发,由此该空气得到冷却。冷却后的空气从多个吹出口供向室内空间。在此,若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中被冷却,则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而产生冷凝水。该冷凝水滴落到集水盘内,被回收起来。贮存在集水盘内的冷凝水通过驱动排水泵而被搬运到上方,并经由规定的管道排到机壳的系统外。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5-140452号公报-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排水泵一般以马达作为驱动源,所以其运转声往往较大。因此,有时排水泵的运转声就会成为影响室内人员的噪声。还有,在使用该排水泵时,伴随着马达的驱动,耗电量就会变得较大,所以从节能性方面考虑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声小且耗电量低的液体搬运装置及具有该液体搬运装置的空调装置。-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用来搬运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的液体搬运装置作为前提。并且,该液体搬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与所述贮存容器30相连接而另一端开口的管状第一电极44、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二电极45以及通过向所述第一电极44和第二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而使得在该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附近产生电场的电源60;利用该电场使液体呈雾状从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喷出,由此对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进行搬运。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用来贮存液体的贮存容器30和第一电极44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能被供到第一电极44的内部。若由电源60向第一电极44和第二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则在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端附近形成电场。其结果是,第一电极44的开口端内部的液体被极化,一部分液体从气液界面挣脱开,成为微细的液滴。已如所述的那样微细化了的液体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第二电极45一侧,从而保持着微细的液滴状态呈雾状被喷出。其结果是,已微细化的液体边浮游边朝规定的方向被搬运过去。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44上由所述电源60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电极45电气接地。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由电源60向第一电极44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其结果是,带正电或负电且已被微细化的液滴从第一电极44的开口端被吸引并搬运到成为接地状态的第二电极45一侧。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二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已从所述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的液体进行引导的流入侧引导部件51。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已从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的液体一边沿着流入侧引导部件51进行浮游,一边朝着规定的方向被搬运过去。由此,能够利用流入侧引导部件51对呈雾状喷出后的液体的扩散进行抑制,从而液体确实地朝着所希望的方向被搬运过去。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三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入侧引导部件51上,施加与所述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流入侧引导部件51上施加有与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具体而言,例如第一电极44上被施加正电压的时候,在流入侧引导部件51上也被施加正电压。此时,若已带正电的液体从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则在该液体上作用着方向朝向远离流入侧引导部件51的壁面的库仑力。因此,该液体不会附着在流入侧引导部件51的壁面上,而是保持着微细的液滴状态被流入侧引导部件51引导并搬运。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出侧引导部件53,该流出侧引导部件53形成对已从所述流入侧引导部件51流出的液体进行引导的流路,并且电气接地。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已流出流入侧引导部件51的液体进而被流出侧引导部件53所引导。在此,在第一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并且该流出侧引导部件53成为接地状态。由此,若在第一电极44中例如带正电的液体呈雾状喷出且该液体流入流出侧引导部件53内的流路中,则该液体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流出侧引导部件53的内壁面上。这样一来,若微细的液滴接连不断地附着在流出侧引导部件53的内壁面上,则该液滴就会凝聚起来。因此,能够使已凝聚起来的液体由于自重而朝规定的方向流下来。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二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入管道51、流出管道53及排出侧连接管道52;已从所述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的液体在流入管道51中流动,并且在该流入管道51上施加与该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已从所述流入管道51流出的液体在流出管道53中流动,并且该流出管道53电气接地;排出侧连接管道52具有绝缘性,并且将流入管道51和流出管道53连结起来。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已从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的液体流经流入管道51。因为在流入管道51上施加与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所以能够避免已带正电或负电的微细液滴附着在流入管道51的内壁上。如上述的那样从流入管道51中流出的液体通过排出侧连接管道52后流经流出管道53。因为流出管道53为接地状态,所以已带正电或负电的微细液滴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被引导到流出管道53的内壁上。其结果是微细的液滴接连不断地附着在流出管道53的内壁上并凝聚起来。在此,在本发明中,所述流入管道51和流出管道53通过具有绝缘性的排出侧连接管道52连结起来。由此,即使在流入管道51上施加规定的正电压或负电压,也能够利用所述排出侧连接管道52防止电流从该流入管道51流向流出管道53。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六方面的发明中的任一项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将所述贮存容器30和所述第一电极44连结起来的具有绝缘性的容器侧连接管道43。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贮存容器30和第一电极44通过具有绝缘性的容器侧连接管道43而彼此连结在一起。由此,即使在第一电极44上施加规定的电压,也能够利用容器侧连接管道43防止电流从第一电极44流向贮存容器30。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七方面的发明中的任一项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4的一端与所述贮存容器30的下部相连接,并且该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在贮存容器30的底面以下的高度位置上开口。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第一电极44的一端与贮存容器30的下部相连接。为此,利用贮存在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的水头(head)差,能够将液体送入第一电极44内。另一方面,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在贮存容器30的底面以下的高度位置上开口。由此,若液体从贮存容器30被送入到第一电极44内,则直到第一电极44的开口端为止都会充满该液体。因此,通过在第一电极44的开口端附近形成电场,从而能够快速地使开口端附近的液体呈雾状喷出,由此便能够对该液体进行搬运。
第九方面的发明以下述的空调装置为前提,该空调装置包括对空气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27、将从由该热变换器27冷却了的空气中产生的冷凝水贮存起来的贮存容器30以及用来搬运并排出该贮存容器30内的冷凝水的液体搬运装置40。并且,该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液体搬运装置40由第一至第八方面的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搬运装置构成。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当用热交换器27对空气进行了冷却时,从空气中产生的冷凝水就会被贮存在贮存容器30中。也就是说,该贮存容器30由将在热交换器27的附近产生的冷凝水回收起来的集水盘构成。在此,在本发明中,已在贮存容器30内贮存起来的液体由所述第一至第八方面的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搬运装置搬运并排到系统外。
第十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九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贮存容器30的内部,设有用来使铜离子游离到冷凝水中的铜材料。
在第十方面的发明中,在贮存容器30内设置有铜材料。若铜材料浸渍到冷凝水中,则铜离子从铜材料游离到冷凝水中。该铜离子发挥抑制冷凝水中的细菌繁殖的作用,所以能够抑制伴随上述细菌繁殖而出现的粘泥(slime)产生。其结果是能够避免下述问题于未然,该问题是上述由于细菌而产生的固体物质将第一电极44内堵塞住。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十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44上由所述电源60施加正电压,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电极45电气接地。
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由于在第一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因而带正电荷的液体呈雾状从第一电极44中喷出。在此,若如所述的那样在第一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则贮存容器30内的铜离子便很难被吸引到成为正极的第一电极44一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铜离子与液体一起呈雾状从第一电极44中喷出后被排到系统外。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能够使从铜材料上游离下来的铜离子停留在贮存容器30内。因此,能够长期地维持铜离子所发挥的杀菌效果。-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向第一电极44和第二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从而使微细的液体呈雾状从第一电极44中喷出,并且一边使该液体进行浮游一边来搬运该液体。若如所述的那样对液体进行搬运,则与将马达作为驱动源的情况相比,搬运液体时的运转声相对较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搬运装置,能够确实地防止在搬运液体时有噪声产生。还有,当如所述的那样利用库仑力来搬运液体时,几乎没有电流从电源60流出。由此,与以往的将马达作为驱动源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搬运液体所需要的耗电量抑制到极小,从而能够谋求该液体搬运装置的节能性的提高。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由电源60向第一电极44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并且使第二电极45电气接地。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带正电荷的液体呈雾状从第一电极44中喷出,从而能够对该液体进行搬运。另一方面,因为只要使第二电极45接地即可,所以能够简化该液体喷雾装置的结构。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因为用流入侧引导部件51对已从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的液体进行引导,所以能够确实地朝着所希望的方向搬运液体。
特别是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在流入侧引导部件51上施加与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流经流入侧引导部件51的流路的微细液滴附着在壁面上。其结果是,能够一边使液体保持着微细的状态进行浮游,一边朝规定的方向搬运该液体。
而且,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使流出侧引导部件53接地。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微细的液体吸引到流出侧引导部件53的内壁上并使该液体凝聚起来。因此,能够使已凝聚起来的液体由于自重而快速地流下并排到系统之外。
还有,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用具有绝缘性的排出侧连接管道52将流入管道51和流出管道53连结起来。由此,根据本发明,即使在流入管道51上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也能够确实地防止电流从流入管道51流向流出管道53。
同样地,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用具有绝缘性的容器侧连接管道43将贮存容器30和第一电极44连结起来。由此,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第一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也能够确实地防止电流从第一电极44流向贮存容器30。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使第一电极44的一端与贮存容器30的下部连接,并使该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在贮存容器30的底面以下的高度位置上开口。由此,能够利用自重将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送到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部,从而能够确实地使第一电极44的开口部内的液体呈雾状喷出。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将第一至第八方面的发明中的任一项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用于排出空调装置中的冷凝水。由此,与以往的排水泵相比,能够使运转声和耗电量降低,进而能够谋求空调装置的静音化、节能性的提高。
在第十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在贮存容器30的内部设置铜材料,而让铜离子游离到贮存容器30内的冷凝水中。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粘泥产生,从而能够避免在第一电极44内堵塞有固体物质的问题于未然。因此,能够长期而稳定地使用液体搬运装置40。还有,通过如上述的那样来防止粘泥的产生,从而还能够防止从贮存容器30内发出难闻的气味。
特别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在第一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由此,根据本发明,在贮存容器30内游离的铜离子难以向第一电极44一侧流出,所以能够使高浓度的铜离子停留在贮存容器30内。因此,能够长期地保持铜材料所发挥的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纵剖视图。图3是从上方看时得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装饰板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结构略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搬运装置的喷嘴附近的略图,图5(a)表示的是喷雾动作前的状态,图5(b)表示的是喷雾开始时的状态。-符号说明-
10    空调装置27    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30    集水盘(贮存容器)40    冷凝水排出装置(液体搬运装置)43    第一绝缘管道(容器侧连接管道)44    喷嘴电极(第一电极)45    环状电极(第二电极)51    流入管道(流入侧引导部件)52    第二绝缘管道(排出侧连接管道)53    流出管道(流出侧引导部件)60    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空调装置10是对室内进行制冷及制暖的装置。该空调装置10包括埋入室内天花板面中的室内机组20。此外,该室内机组20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未图示的室外机组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在空调装置10中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另外,在室外机组一侧的制冷剂回路中,设置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等各个要素设备。
如图1所示,室内机组20包括机壳主体21及装饰板22。机壳主体21形成为下侧开口的扁平的箱形。装饰板22覆盖着机壳主体21的下侧开口面而被安装上。在装饰板22的中央形成有吸入口23。还有,在装饰板22上,沿着吸入口23的外缘形成有四个细长的吹出口24。
如图2所示,在机壳主体21的内部,装有喇叭口(bellmouth)25、室内风扇26、室内热交换器27以及集水盘30。喇叭口25形成为该喇叭口25的下端连接在吸入口23上的筒状。喇叭口25的形状是越向下内径就越大。室内风扇26设置在喇叭口25的上方。室内风扇26由涡轮风扇构成。室内风扇26具有风扇马达26a和连结在该风扇马达26a的驱动轴上的叶轮26b。若运转室内风扇26,则室内空气通过吸入口23及喇叭口25被吸入到机壳主体21中。该室内空气在机壳主体21内由叶轮26b送到径向外侧。室内热交换器27由横向肋片(cross-fin)型热交换器构成。如图3所示,室内热交换器27在吸入口23的周围围绕着该吸入口23,并且直立地设置在装饰板22的上面侧。
所述集水盘30设置在装饰板22的上面侧。集水盘30具有底板31、内侧隔板32、外侧隔板33和排出侧隔板34。底板31形成在装饰板22的上面侧且横跨室内热交换器27的下部。内侧隔板32形成在底板31的内周侧。内侧隔板32从径向外侧围绕着吸入口23,将室内热交换器27和吸入口23隔开。外侧隔板33形成在底板31的外周侧。外侧隔板33从径向外侧围绕着室内热交换器27,将各个吹出口24和室内热交换器27隔开。排出侧隔板34形成在装饰板22的规定位置(图3中的右下侧)的角部附近。排出侧隔板34沿着室内热交换器27延伸,在该排出侧隔板34的外侧形成排出空间S。
具有以上所示结构的集水盘30构成将从由室内热交换器27冷却了的空气中产生的冷凝水(drain water)贮存起来的贮存容器。还有,在集水盘30内,在其底板31及各个隔板32、33、34的内壁上涂敷有铜材料。也就是说,在集水盘30的内部,设置有用来使铜离子游离到所贮存起来的冷凝水中的铜部件。还有,集水盘30的底板31倾斜,使得在集水盘30中贮存起来的冷凝水朝着排出侧隔板34一侧流下来。
在所述排出空间S中设置有冷凝水排出装置40。冷凝水排出装置40构成用来搬运在集水盘30内贮存起来的冷凝水并将该冷凝水排到系统外的液体搬运装置。
如图4所示,冷凝水排出装置40包括喷雾部41和搬运部50。喷雾部41包括导入管42、第一绝缘管道43、喷嘴电极44及环状电极45。导入管42的一端贯通排出侧隔板34,并面向集水盘30的内部。还有,导入管42的一端的开口高度与集水盘30的底面所在的高度大致相同。导入管42的另一端与第一绝缘管道43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绝缘管道43由例如绝缘性树脂及绝缘子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该第一绝缘管道43构成将集水盘30和喷嘴电极44连结起来的容器侧连接管道。
第一绝缘管道43的另一端与喷嘴电极44的一端相连接。喷嘴电极44形成朝下方弯曲为“U”字形的形状。并且,喷嘴电极44的另一端朝上方开口。喷嘴电极44由例如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还有,喷嘴电极44的另一端在集水盘30的底面以下的高度位置上开口。环状电极45与喷嘴电极44的另一端侧相向并被设置在与喷嘴电极44相对应的位置上。环状电极45形成为环状,与喷嘴电极44的另一端部的轴心同轴。环状电极45由例如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如图5所示,冷凝水排出装置40包括电源60。所述喷嘴电极44经由电气布线连接在电源60的正极侧。也就是说,喷嘴电极44构成被施加正电压的第一电极。另一方面,所述环状电极45经由电气布线连接在电源60的接地侧。也就是说,环状电极45构成电气接地的第二电极。如上所述,在喷雾部41,由电源60向喷嘴电极44和环状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其结果是,在喷雾部41进行下述搬运动作,该搬运动作是使集水盘30内的冷凝水呈雾状从喷嘴电极44中喷出,由此对该冷凝水进行搬运。在下文中对上述冷凝水搬运动作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搬运部50具有流入管道51、第二绝缘管道52和流出管道53。流入管道51设置在喷嘴电极44的另一端侧的开口部的上方。流入管道51从其下端侧开始沿着铅垂方向向上延伸,其上端部弯曲后朝向斜下方。该流入管道51构成流入侧引导部件,该流入侧引导部件用以形成朝上方引导已呈雾状从喷嘴电极44中喷出的冷凝水的流路。还有,流入管道51经由电气布线连接在所述电源60的正极侧。也就是说,流入管道51被施加与喷嘴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
第二绝缘管道52的一端连接在流入管道51的上端部。第二绝缘管道52由例如绝缘性树脂及绝缘子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该第二绝缘管道52构成将流入管道51和流出管道53连结起来的具有绝缘性的排出侧连接管道。流出管道53连接在第二绝缘管道52的另一端上。流出管道53朝着斜下方延伸,构成将已流出流入管道51的液体朝下方引导的流出侧引导部件。还有,流出管道53经由电气布线连接在电源60的接地侧。也就是说,流出管道53电气接地。流出管道53的流出端面向机壳主体21的外侧,并与未图示的冷凝水排出流路相连接。
-空调机的运转动作-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在进行制冷运转时的运转动作加以说明。若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外机组的压缩机成为运转状态,则进行室外热交换器成为冷凝器而室内机组20的室内热交换器27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
若在该状态下运转室内风扇26,则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3被吸入到机壳主体21内。该空气流经喇叭口25内,并被室内风扇26送到径向外侧。其结果是该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7。在室内热交换器27中,流经该室内热交换器27的内部的制冷剂从空气中吸热而蒸发。其结果是空气被制冷剂冷却。已由室内热交换器27冷却的空气流经机壳主体21内部的外周侧,并从各个吹出口24被供到室内。其结果是由该供给空气来对室内进行制冷。
-冷凝水的搬运动作-若在上述的制冷运转下由室内热交换器27来冷却空气,则该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从而在室内热交换器27的附近产生冷凝水。该冷凝水滴落到集水盘30内而被回收起来。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所示的方法将这样在集水盘30内贮存起来的冷凝水排到系统外。
如图4所示,若冷凝水在集水盘30内贮存起来,则由于冷凝水的自重(水头差),而使得集水盘30内的冷凝水流到导入管42内。该冷凝水通过第一绝缘管道43流入喷嘴电极44内,并被送到喷嘴电极44的顶端(开口端)。其结果是,如图5(a)所示,位于喷嘴电极44的顶端的冷凝水由于表面张力而成为被保持在喷嘴电极44的顶端部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若在喷嘴电极44和环状电极45之间由电源60赋予数千伏的电位差,则在喷嘴电极44的顶端就会形成电场。若像以上所示的那样在喷嘴电极44的顶端形成电场,则喷嘴电极44的顶端的冷凝水被极化,正电荷就会聚集在冷凝水的气液界面上。其结果是,在喷嘴电极44的顶端,气液界面被拉长而成为圆锥状,一部分液体就会从已成为圆锥状的气液界面的顶部挣脱开而实现液滴化(参照图5(b))。因为已成为液滴的冷凝水带正电荷,所以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环状电极45一侧。其结果是已被微细化的冷凝水呈雾状从喷嘴电极44中朝上方喷出。
喷出后的冷凝水保持着微细的状态朝上方进行浮游,并在图4所示的流入管道51内流动。在此,在流入管道51上施加与喷嘴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即正电压。由此,流入管道51内的冷凝水与流入管道51的内壁相推斥并进一步朝上方浮游。也就是说,因为在流入管道51内的冷凝水上作用着方向朝向远离流入管道51的壁面的库仑力,所以冷凝水不会附着在流入管道51的壁面上,而是保持着微细的液滴状被送到上方。由此,在流入管道51中,已呈雾状喷出的冷凝水迅速地被引导到上方。
如以上所示的那样流出流入管道51的冷凝水通过第二绝缘管道52流入到流出管道53中。在此,流出管道53成为电气接地状态。由此,带正电荷的冷凝水接连不断地被吸引到流出管道53的内壁上。其结果是,在流出管道53的内壁上,已成为微细的液滴状的冷凝水就会凝聚起来。已凝聚的冷凝水由于自重而迅速地顺着流出管道53流下来,并流到机壳主体21的外部。该冷凝水通过规定的冷凝水排出流路被排到系统外(屋外等)。
此外,在集水盘30内,由于所残留的冷凝水中的细菌繁殖,有时在冷凝水中就会产生所谓的粘泥。若如以上所示的那样产生粘泥,则在喷嘴电极44内由于细菌而产生的固体物质便会堵住喷嘴电极44,因而有时便无法继续进行上述的冷凝水搬运动作。还有,伴随粘泥的产生,就会招致下述问题,即:在集水盘30内产生难闻的气味。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集水盘30内设有铜材料。
这样一来,在集水盘30内,铜离子从铜材料上朝着冷凝水中浮游。该铜离子发挥抑制冷凝水中的细菌繁殖的作用,因而能够抑制伴随所述细菌繁殖而产生粘泥。其结果是能够避免固体物质将喷嘴电极44内堵塞起来的问题于未然。同时,能够抑制由于产生粘泥而导致的难闻气味的产生。再有,因为在所述喷嘴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所以在已游离到冷凝水中的铜离子上作用着与成为正极的喷嘴电极44相推斥的库仑力。由此,能够避免铜离子与冷凝水一起从喷嘴电极44中流出去。其结果是,在集水盘30内的冷凝水中便保持有铜离子,从而能够长期地维持铜离子所发挥的杀菌效果。
-实施方式的效果-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电源60向喷嘴电极44和环状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从而使微细的冷凝水呈雾状从喷嘴电极44中喷出,并一边使该冷凝水进行浮游一边朝上方搬运该冷凝水。若如上述所示的那样对液体进行搬运,则与将马达作为驱动源的以往液体搬运装置相比,搬运液体时的运转声相对较小。因此,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确实地防止在搬运液体时有噪声产生。还有,当如上述所示的那样来搬运液体时,几乎没有电流从电源60流出。由此,与以往的将马达作为驱动源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搬运液体所需要的耗电量抑制到极小,从而能够谋求该液体搬运装置的节能性的提高。
还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用来将冷凝水引导到上方的流入管道51上施加与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正电压。由此,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微细的液滴附着在流入管道51的内壁上,从而能够一边确实地使该液滴进行浮游一边将该液滴搬运到上方。
另一方面,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流出管道53接地,而使微细状态的冷凝水附着在流出管道53的内壁面上并凝聚起来。由此,能够使已在流出管道53中凝聚起来的冷凝水由于自重而朝下方流下来,因而能够将冷凝水快速地排到系统外。
而且,因为用第二绝缘管道52将流入管道51和流出管道53连结起来,所以即使在流入管道51上施加正电压,也没有电流从流入管道51流向流出管道53一侧。同样地,因为用第一绝缘管道43将集水盘30和喷嘴电极44连结起来,所以即使在喷嘴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也没有电流从喷嘴电极44流向集水盘30。
还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集水盘30的内部设置铜材料,而使铜离子游离到集水盘30内的冷凝水中。由此,能够利用铜离子防止粘泥的产生,从而能够避免固体物质将喷嘴电极44内堵塞起来的问题于未然。因此,能够长期而稳定地使用冷凝水排出装置40。还有,通过这样来防止粘泥的产生,还能够防止从集水盘30内发出难闻的气味。还有,因为在集水盘30内游离的铜离子从成为正极的喷嘴电极44一侧弹回,所以能够抑制铜离子从喷嘴电极44中流出去。因此,能够使高浓度的铜离子停留在集水盘30内,从而能够长期地保持铜材料所发挥的杀菌效果。
(其它实施方式)还可以将所述实施方式设定成下述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喷嘴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并且使环状电极45接地。然而,也可以在喷嘴电极44上施加负电压,并使环状电极45接地。此时,带负电荷的冷凝水便呈雾状从喷嘴电极44中喷出。还有,此时由于在流入管道51上也被施加与喷嘴电极44相同的负电压,所以能够防止冷凝水附着在流入管道51的内壁上。还有,也可以例如通过在喷嘴电极44上施加正电压并在环状电极45上施加负电压,由此向喷嘴电极44和环状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还可以利用其它的构成来向两个电极44、45赋予电位差。
还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一个喷嘴电极44连接到集水盘30上,使冷凝水呈雾状从该喷嘴电极44中喷出,由此来进行冷凝水的搬运。然而,也可以在集水盘30上连接多个喷嘴电极44,使冷凝水呈雾状同时从各个喷嘴电极44中喷出。此时,可以对应各个喷嘴电极44来分别设置所述搬运部50;也可以例如以横跨各个喷嘴电极44的形态形成对已呈雾状喷出的冷凝水进行引导的流路。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从导入管42的流入端到喷嘴电极44的流入端之间的冷凝水流路上设置用来捕捉固体物质的过滤器。通过这样将冷凝水中的固体物质捕捉到过滤器上,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喷嘴电极44被堵塞住。
还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液体搬运装置40用作空调装置10的冷凝水排出装置。不过,当然还可以将该液体搬运装置40应用于除此以外的其它用途,只要该用途是用该液体搬运装置40来搬运液体即可。
此外,以上的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但是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它的应用对象或者它的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搬运贮存容器内的液体的液体搬运装置及具有该液体搬运装置的空调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7)

1.一种液体搬运装置,用来搬运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电极(44),呈管状,一端与所述贮存容器(30)相连接,而另一端开口,
第二电极(45),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及
电源(60),通过向所述第一电极(44)和所述第二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使得在该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附近产生电场;
利用所述电场使液体呈雾状从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喷出,由此对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进行搬运,
在所述第一电极(44)上由所述电源(60)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电极(45)电气接地,
该液体搬运装置还包括流入侧引导部件(51),该流入侧引导部件(51)形成对已从所述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的液体进行引导的流路,
在所述流入侧引导部件(51)上,施加与所述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流出侧引导部件(53),该流出侧引导部件(53)形成对已从所述流入侧引导部件(51)流出的液体进行引导的流路,并且电气接地。
3.一种液体搬运装置,用来搬运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电极(44),呈管状,一端与所述贮存容器(30)相连接,而另一端开口,
第二电极(45),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及
电源(60),通过向所述第一电极(44)和所述第二电极(45)之间赋予电位差,使得在该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附近产生电场;
利用所述电场使液体呈雾状从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喷出,由此对贮存容器(30)内的液体进行搬运,
在所述第一电极(44)上由所述电源(60)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电极(45)电气接地,
该液体搬运装置还包括:
流入管道(51),已从所述第一电极(44)中呈雾状喷出的液体在该流入管道(51)中流动,并且在该流入管道(51)上施加与该第一电极(44)同电位的电压,
流出管道(53),已从所述流入管道(51)流出的液体在该流出管道(53)中流动,并且该流出管道(53)电气接地,以及
排出侧连接管道(52),具有绝缘性,用来将所述流入管道(51)和所述流出管道(53)连结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来将所述贮存容器(30)和所述第一电极(44)连结起来的具有绝缘性的容器侧连接管道(4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44)的一端与所述贮存容器(30)的下部相连接,并且该第一电极(44)的另一端在贮存容器(30)的底面以下的高度位置上开口。
6.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对空气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27)、将从由该热交换器(27)冷却了的空气中产生的冷凝水贮存起来的贮存容器(30)以及用来搬运并排出该贮存容器(30)内的冷凝水的液体搬运装置(40),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搬运装置(40)由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搬运装置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贮存容器(30)的内部,设有用来使铜离子游离到冷凝水中的铜材料。
CN200880005745XA 2007-02-21 2008-02-19 液体搬运装置及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7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0878/2007 2007-02-21
JP2007040878A JP2008206341A (ja) 2007-02-21 2007-02-21 液体搬送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CT/JP2008/000271 WO2008102549A1 (ja) 2007-02-21 2008-02-19 液体搬送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7461A CN101617461A (zh) 2009-12-30
CN101617461B true CN101617461B (zh) 2011-09-28

Family

ID=3970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574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7461B (zh) 2007-02-21 2008-02-19 液体搬运装置及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39684A1 (zh)
EP (1) EP2117105A1 (zh)
JP (1) JP2008206341A (zh)
CN (1) CN101617461B (zh)
WO (1) WO2008102549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8615A (zh) * 2003-06-04 2006-07-0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气净化机
CN1802219A (zh) * 2003-06-04 2006-07-12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加湿器
CN1895682A (zh) * 2005-07-15 2007-01-1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5136B2 (ja) 2003-11-07 2009-07-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4462090B2 (ja) * 2005-03-28 2010-05-1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JP2007283231A (ja) * 2006-04-18 2007-11-01 Akira Tomono 静電式霧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8615A (zh) * 2003-06-04 2006-07-0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气净化机
CN1802219A (zh) * 2003-06-04 2006-07-12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加湿器
CN1895682A (zh) * 2005-07-15 2007-01-1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72093A 2006.10.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39684A1 (en) 2011-10-06
EP2117105A1 (en) 2009-11-11
JP2008206341A (ja) 2008-09-04
WO2008102549A1 (ja) 2008-08-28
CN101617461A (zh) 2009-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2854B (zh) 降膜式蒸发器
US8944152B2 (en) Compact evaporator for chillers
US6606882B1 (en)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with a two-phase flow distributor
KR20190005842A (ko) 물이 제거되는 공조기
JP2011510250A (ja) 熱交換器
US20190063801A1 (en) Evaporator and centrifugal chill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SG192618A1 (en) Seawater desalination device
JP2013066837A (ja) 冷却集塵装置
US7263852B2 (en)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vaporative cooling refrigeration unit
JP2022515614A (ja) 熱交換器
JP2022517728A (ja) 熱交換器
US4918943A (en) Condenser
CN101617461B (zh) 液体搬运装置及空调装置
KR102414576B1 (ko) 응축수 제거 기능을 갖는 실내 및 실외기 일체형 에어컨
US6539742B2 (en) Ice maker with magnetic water conditioner
JP2005214578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4022904B2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装置、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システム及び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方法
KR20150140461A (ko) 유로구조를 갖는 직냉방식 제빙장치
KR20030002379A (ko) 냉방을 겸할 수 있는 청정가습장치
JP3544836B2 (ja) エアワッシャ
KR200350184Y1 (ko) 냉방을 겸할 수 있는 청정 가습장치
JP2007163094A (ja) 冷凍装置
JP2012137265A (ja) 冷却装置
CN101639305A (zh) 冷凝器
JP7231998B2 (ja) 湯気抑制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