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9169B -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9169B
CN101609169B CN2009101315811A CN200910131581A CN101609169B CN 101609169 B CN101609169 B CN 101609169B CN 2009101315811 A CN2009101315811 A CN 2009101315811A CN 200910131581 A CN200910131581 A CN 200910131581A CN 101609169 B CN101609169 B CN 101609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ivity
electromotive force
antenna
sign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15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9169A (zh
Inventor
苏义脑
朱军
盛利民
邓乐
李会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15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9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9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9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范围的方法,其通过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之间互感电动势的计算、消除互感电动势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的计算和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和仪器电路零信号的测量,从实际测井电压信号中消除与地层电阻率无关的互感电动势、电路零信号、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并计算相位差、幅度衰减及对它们用消除了互感电动势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进行幅度衰减、相位差对地层电阻率转换。该方法能够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的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的动态范围,特别对于幅度衰减电阻率测量的效果更加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钻探领域的数据处理方法,涉及用于探测地层电阻率特性的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技术推出以来,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初,电磁波测量技术仅利用相位差来求取地层电阻率,通常使用的发射频率为2MHz。后来,由于相位差反映的地层电阻率探测深度较浅的原因,2MHz电磁波的幅度衰减也被同时用来求取地层电阻率,以获得更深的探测深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深度,400KHz等更低的工作频率也被逐渐采用,并同时测量获得2MHz、400KHz的相位差和幅度衰减电阻率、获得多种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测量结果。
幅度衰减和较低工作频率(如400、100KHz等)的使用大大地增加了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的探测深度,但是幅度衰减电阻率的测量精度较差,测量的地层电阻率动态范围很小。例如国外大多数公司给出的2MHz幅度衰减电阻率测量动态范围不超过100Ω·m,400KHz的测量动态范围更小;实际上,幅度衰减电阻率测量能达到高精度的电阻率测量范围往往在10Ω·m以内。如图2中所示,某三发双收天线系统EMWR-T3R2在2MHz、400KHz时的幅度衰减Att与地层电阻率Rt的变化曲线;从该图不难看出,当地层电阻率大于10Ω·m以后,幅度衰减随地层电阻率增大变化很小,幅度衰减-地层电阻率转换曲线几乎为一条水平直线。
另外,电磁波电阻率测量仪器的测量信号即电压信号VT,既包含由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又包括电路零信号VZ和天线系统基值信号VSE(或叫天线系统零信号或天线系统误差),其中接收天线中的感应电动势包括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互感电动势VM(或叫互感信号)和来自地层的感生电动势VF。互感电动势、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基值信号与地层电阻率无关,它们对幅度衰减-地层电阻率转换曲线和相位差-地层电阻率转换曲线有较大影响。也就是说,电磁波电阻率测量信号中包含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互感信号、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它们与地层电阻率无关,在求取地层电阻率时应予以消除。
现有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的补偿处理方法(参见美国专利文献No.5594343)能消除电路、天线系统的增益(含幅度和相位)变化,尤其是温度引起的漂移变化(包括发射电流的变化)。该补偿处理能消除这些漂移的原因,是基于这些变化与地层感生电动势是乘积关系的假设,但是互感信号、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与地层感生电动势不是乘积关系,因此该补偿处理不能消除互感信号、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因而导致幅度衰减电阻率和相位差电阻率等测量精度较低、动态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实际地质勘探中电磁波信号处理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动态范围的方法,该方法普遍用于测井领域,特别适合于随钻电阻率测井。
依据本发明的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范围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在某些位置上设置至少一个发射天线以及在另一些位置处至少设置两个接收天线;
(2)依次向每个发射天线中通以交变电流,在地层中激发电磁波,使用接收天线测量电磁感应电动势;
(3)对接收天线所测量的电磁感应电动势进行处理,获得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并经过转换处理得到地层视电阻率。
其特征在于:
a.计算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之间互感电动势;
b.实施消除互感电动势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的计算方法;
c.确定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和仪器电路零信号的测量值;
d.从实际测井电压信号中消除与地层电阻率无关的互感电动势、电路零信号、天线系统基值信号;
e.计算相位差、幅度衰减及使用该相位差;
f.使用消除了互感电动势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对该相位差、幅度衰减进行地层电阻率转换,该转换结果提高了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范围。
进一步地,根据公式(1)的解析解或有限元数值解法来计算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之间互感电动势VM。当发射、接收天线绕制在绝缘棒上时,互感电动势VM有以下解析表达式:
V M = V M ( T K R L ) = - jω μn T K n R L S 2 I 2 π L T K R L 3 公式(1)
式中:j-虚数单位;ω-发射角频率;μ-磁导率;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32
-第K个发射天线TK的匝数;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33
-第L个接收天线RL的匝数;S-发射、接收天线的面积;I-发射电流强度;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34
-第K个发射天线TK与第L个接收天线RL之间的距离。
更进一步地,消除互感电动势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的计算方法为,首先按照公式(2)从总感应电动势中消除互感电动势,然后按照公式(3)和(4)计算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
VT=VM+VF                                   公式(2)
其中,VT为总感应电动势、VM为互感电动势,以及和VF为地层感生电动势;
Attenuation = 20 Lo g 10 | V T ( T 1 R 1 ) V T ( T 1 R 2 ) | ( dB ) 公式(3)
PhaseShift = φ V T ( T 1 R 2 ) - φ V T ( T 1 R 1 ) ( degrees ) 公式(4)
式中:VT(T1R1)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VT(T1R2)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2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37
是VT(T1R1)的相位,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38
是VT(T1R2)的相位,Attenuation和PhaseShift分别为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和R2中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其它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R1、R2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同样用公式(3)和公式(4),但应用其它发射天线替换T1。
进一步地,将天线系统吊离地面一定高度后通过测量确定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并还需在车间加温测试记录天线系统基值信号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进一步地,将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短路或接地或与天线系统断开,将测量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电路零信号,并进行加温测试记录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更进一步地,实际电磁波电阻率测井的电压信号中包含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与地层感生电动势VF,根据公式(5),从测井总的电压信号VT中消除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得到与地层电阻率有关的感生电动势VF
VT=VM+VZ+VSE+VF                公式(5)。
更进一步地,利用消除了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得到的感生电动势VF,并利用公式(3)、(4)计算幅度衰减和相位差;
Attenuation = 20 Lo g 10 | V T ( T 1 R 1 ) V T ( T 1 R 2 ) | ( dB ) 公式(3)
PhaseShift = φ V T ( T 1 R 2 ) - φ V T ( T 1 R 1 ) ( degrees ) 公式(4)
式中:VT(T1R1)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VT(T1R2)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2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是VT(T1R1)的相位,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44
是VT(T1R2)的相位,Attenuation和PhaseShift分别为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和R2中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其它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R1、R2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同样用公式(3)和公式(4),但应用其它发射天线替换T1。
优选地,利用消除了互感信号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的计算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的计算图版进行幅度衰减对电阻率的转换和相位差对电阻率的转换。
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动态范围的方法,能够消除天线系统互感电动势、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利用消除这些信号后获得的相位差-地层电阻率转换图版和幅度衰减-地层电阻率转换图版,能够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的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的动态范围,特别对于幅度衰减电阻率测量的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幅度衰减电阻率测量的动态范围能扩展一个数量级,即从几十欧姆米扩展到几百欧姆米。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由三个发射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组成的天线系统EMWR-T3R2的示意图;
图2为含有互感信号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示意图形;
图3为含有互感信号的相位差-电阻率转换示意图形;
图4为消除互感信号后计算得到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示意图形;
图5为消除互感信号后计算得到的相位差-电阻率转换示意图形;
图6为未消除互感信号时的三层地层模型电阻率响应示意图形;
图7为电阻率响应转换采用了图4和图5所示图形的消除互感信号后的三层地层模型电阻率响应示意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固定式亚临界压力注汽锅炉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动态范围的方法及其中各个步骤。
在图1中,示出由三个发射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组成的天线系统EMWR-T3R2,其中T1、T2、T3为发射天线,R1和R2为接收天线,且T2、T3关于接收天线R1和R2之间的中点对称。在图2中,示出含有互感信号的幅度衰减对地层电阻率转换关系,其中Attenuation为幅度衰减,单位dB,Rt为地层电阻率,单位ohm.m,AttT1F0.4MHz为发射天线T1以工作频率0.4MHz(即400KHz)工作并在两个接收天线R1、R2中产生的幅度衰减-地层电阻率转换曲线,AttT1F2MHz为发射天线T1以工作频率2MHz工作并在两个接收天线R1、R2中产生的幅度衰减-地层电阻率曲线,AttT2F0.4MHz、AttT2F2MHz分别为发射天线T2产生的幅度衰减-地层电阻率曲线。在图3中,示出含有互感信号的相位差对地层电阻率的转换关系,其中PhaseShift为相位差,单位为度,PhiT1F0.4MHz为发射天线T1以工作频率0.4MHz(即400KHz)工作并在两个接收天线R1、R2中产生的相位差-地层电阻率转换曲线,PhiT1F2MHz为发射天线T1以工作频率2MHz工作并在两个接收天线R1、R2中产生的相位差-地层电阻率转换曲线,PhiT2F0.4MHz、PhiT2F2MHz分别为发射天线T2产生的相位差-地层电阻率转换曲线。在图4中,示出消除互感信号后计算得到的幅度衰减对地层电阻率的转换关系。在图5中,示出消除互感信号后计算得到的相位差对地层电阻率转换关系示意图形。在图6中,示出没有消除互感信号时的三层地层模型电阻率响应示意图形,其中纵坐标Resistivity为视电阻率或模型电阻率,单位ohm.m,横坐标Depth为深度,单位m,Rt为地层模型电阻率,Rm为泥浆电阻率。该图采用了EMWR-T3R2的远发射天线(T1)及另一个对称的发射天线T2并与两个接收天线R1、R2构成的对称双发双收系统T2R2,转换采用了图2和图3所示的图版。在图7中,示出消除互感信号后的三层地层模型电阻率响应示意图形,电阻率响应转换采用了图4和图5所示的关系,同样该响应曲线基于EMWR-T3R2的远发射天线(T1)及另一个对称的发射天线T2并与两个接收天线R1、R2构成的双发双收系统T2R2。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基于以下方面。
1)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的计算。
互感电动势,或叫互感信号,也叫直耦信号,是发射天线直接在接收天线中耦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它仅与各天线之间距离、工作频率、天线系统的结构和材料等参数有关,与地层电阻率无关。这些参数一旦确定,互感电动势保持不变,为恒定值。互感电动势实际上就是天线系统在空气或真空背景中的感应电动势。
当天线绕制在绝缘棒上时,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VM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V M ( T 1 R 1 ) = - jωμ n T 1 n R 1 S 2 I 2 π L T 1 R 1 3 - - - ( 1 )
式中:j-虚数单位;ω-发射角频率;μ-磁导率;nT1-发射天线T1的匝数;nR1-接收天线R1的匝数;S-发射、接收天线的面积;I-发射电流强度;LT1R1-发射天线T1与接收天线R1之间的距离。其它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R1和R2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与公式(1)相同,但相关字母符号应被替换。
当天线绕制在金属棒(如钻铤)或金属棒开有槽时,互感电动势就不会有式(1)那样的解析表达式。此时互感电动势需要用数值方法求解Maxell方程组获得,求解的数值方法有很多种,如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积分方程法等。表1是用有限元方法求得的三发双收天线系统EMWR-T3R2各发射-接收天线之间的互感电动势幅度,其中|VM(T1R1)|表示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幅度,表中其它表达式的含义依次类推。
表1EMWR-T3R2各发射-接收天线的互感电动势幅度
F(频率) |VM(T1R1)|(V) |VM(T1R2)|(V)   |VM(T2R2)|或|VM(T3R1)|(V)   |VM(T2R1)|或|VM(T3R2)|(V)
 400KHz   4.8429e-005   2.4967e-005   7.0771e-004   1.7165e-004
 2MHz   2.3984e-004   1.2368e-004   3.5022e-003   8.4955e-004
2)相位差-电阻率和幅度衰减-电阻率的转换图版计算
在理论上,接收天线中总感应电动势VT包括互感电动势VM和地层感生电动势VF
VT=VM+VF                     (2)
表2是三发双收天线系统EMWR-T3R2的各发射-接收天线之间总感应电动势幅度|VT|。
表2EMWR-T3R2各发射-接收天线在不同电阻率地层中的总电动势幅度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71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81
在实际测量中,互感电动势和地层感生电动势是混合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因此在以前的电磁波电阻率仪器中,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对地层电阻率转换图版的计算均采用接收天线中的总感应电动势VT。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和R2中产生的幅度衰减Attenuation和相位差PhaseShift的计算公式为:
Attenuation = 20 Lo g 10 | V T ( T 1 R 1 ) V T ( T 1 R 2 ) | ( dB ) - - - ( 3 )
PhaseShift = φ V T ( T 1 R 2 ) - φ V T ( T 1 R 1 ) ( degrees ) - - - ( 4 )
式中:VT(T1R1)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VT(T1R2)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2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84
是VT(T1R1)的相位,
Figure G2009101315811D00085
是VT(T1R2)的相位。其它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R1、R2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同样用公式(3)和公式(4),但应用其它发射天线替换T1。
图2和图3分别是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并采用总感应电动势VT计算得到的幅度衰减-电阻率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
从图2可以看出,当地层电阻率Rt大于10ohm.m(对于400KHz)或地层电阻率大于30ohm.m(对于2MHz),幅度衰减对地层电阻率转换关系曲线几乎成为一条水平直线,这是电磁波电阻率仪器幅度衰减电阻率测量动态范围小、测量精度低的主要原因。从图3可以看出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的相位差对地层电阻率变化远比幅度衰减对地层电阻率灵敏,因此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相位差电阻率测量动态范围大、测量精度较高。
从表2的数值模拟数据可以看出,总感应电动势的幅度随地层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大,如果不考虑电磁波的传播效应,这与电磁感应原理不符,因为在理论上地层导电性越好(电阻率越低),在地层中产生涡流就越强,从而在接收天线中产生的电动势幅度就越大。从表2还可以看出,当电阻率较高(如Rt=100和1000ohm.m)时,随着电阻率增大,电动势幅度基本保持不变。对比表1可以看出,这个不变电动势几乎就是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互感电动势。
表3是三发双收天线系统EMWR-T3R2的各发射-接收天线在消除互感电动势后的地层感生电动势幅度|VF|。
表3EMWR-T3R2各发射-接收天线的电动势幅度(消除互感信号后)
从表3可以看出,在消除互感信号后,感应电动势幅度随着地层电阻率的增加而减小,这就与电磁感应原理相吻合了。
为什么会出现幅度衰减对地层电阻率转换关系曲线几乎成为一条水平直线?
从公式(2)、(3)并对比表1和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互感电动势的幅度很大,在地层电阻率0.1~1000Ω·m范围内,它占接收总电动势的绝大部分贡献。与互感电动势信号相比,绝大部分地层产生的感生信号为一个小信号,在求幅度衰减时,由两个接收天线中很大的互感信号各自加上一个小信号后再求比值的对数,该值对小信号(与地层电阻率相对应)就不敏感了,即电阻率较高时转换曲线几乎为一条水平直线。因此,这样求得幅度衰减难以准确获得高地层电阻率的准确测量值。
同样互感信号的存在也降低了相位差对地层电阻率的灵敏度。
虽然互感电动势和地层感生电动势是混合在一起的,在实际测量中无法分开,但由于互感信号与地层电阻率无关,并且在理论上也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可事先计算出该信号(计算方法见前一部分),再从总的感应电动势中去除,然后建立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对电阻率的转换图版。
图4是消除互感信号后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对比图2和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消除互感信号后,幅度衰减对地层电阻率的灵敏度大大地提高了,从而可大大地提高电阻率的测量精度和扩展动态范围。从图中看,地层电阻率的范围从几十欧姆米到几百欧姆米,幅度衰减均有明显反映。图5是消除互感信号后的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比较图3和图5可以看出:在去除互感信号前,不同频率、不同天线距的相位差,随着电阻率的增加,四条曲线是分离的,且两种频率引起的分离程度大于两种天线距引起的分离,但在低阻时两种天线距的相位差相差很小(基本重合);在去除互感信号后,不同频率、不同天线距的相位差,随着电阻率的增加,两种频率的相位差仍保持分离,但两种天线距的相位差相差很小(基本重合),这与前一种情况相反;无论是否去除互感信号,相位差对电阻率的反映都很灵敏,但消除互感信号后,相位差对电阻率变化反映更灵敏一些,也就是测量精度和动态范围都会有改进。
在电磁波电阻率测井或随钻测量时,用消除互感信号后的图版将测量得到的相位差和幅度衰减转换成地层视电阻率。
3)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基值的测量确定
电路零信号是指测量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测量得到的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信号。天线系统基值信号是指空气或真空背景中因天线系统及其机械结构材料为非理想状况时产生的天线系统误差(注意它与互感信号不同),又叫天线系统误差。
电路零信号既可在测井时通过电路实时测量并记录,也可在车间测试并记录,测量方法是将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短路或接地(与天线系统断开),测量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可以通过吊空测试(注意需要吊空一定高度以消除大地的影响),并减去互感信号后确定。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基值的测量确定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确定,如在美国专利文献No.4800496和No.7027923中所披露的方法。
另外,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基值信号还会随仪器测量电路和天线系统内部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在车间通过加温测试确定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在测井或随钻测量时用于校正。
4)总测量信号和电阻率转换
在理想情况下或在理论上,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不存在或可以忽略,但是实际上电路元件和天线系统的材料并非是理想情况,电路零信号和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电阻率较高时,来自地层的感生电动势很小,因而产生很大影响,给电阻率测量带来较大误差。因此在实际仪器中,电路测量获得的总的电压信号VT包括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与地层感生电动势VF,即:
VT=VM+VZ+VSE+VF               (5)
由于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均地层电阻率无关,因此在将测量信号转换成地层电阻率前应该消除这三种信号(VM通过计算得到、VZ和VSE通过测量得到,见1)和3)部分),得到仅与地层电阻率有关的地层感生电动势VF,这样以便提高电阻率的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的测量范围。
在从测量信号中消除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后,按照公式(3)、(4)计算相位差和幅度衰减,最后应用图4、图5将幅度衰减和相位差转换为地层视电阻率。
下面用一个数值模拟实例来验证本发明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动态范围方法的效果。由于数值模拟中,测量信号中不包含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基值信号VSE,因此下面例子中不必考虑消除这两个信号,但这不影响本发明方法的效果验证。
为了减少曲线数量以便显示更清晰,采用EMWR-T3R2的远发射天线(T1)及另一个对称的发射天线T2并与接收天线R1、R2构成的双发双收系统T2R2。计算模型为三层无侵模型,目的层电阻率为500ohm·m,厚度为4m,围岩电阻率为0.5ohm·m,井眼直径为20cm,泥浆电阻率Rm为1ohm·m。
图6是采用以前的方法即采用图2和图3转换图版计算获得的电阻率响应(没有去除互感信号),图7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即采用图4和图5转换图版计算获得的电阻率响应(去除了互感信号)。从图6的目的层中点读出AttT1F0.4MHz、AttT1F2MHz、PhiT1F0.4MHz、PhiT1F2MHz电阻率响应值大约为:28ohm·m、69ohm·m、110ohm·m、205ohm·m,而从图7的目的层中点读出相应电阻率响应值为480ohm·m、500ohm·m、520ohm·m、490ohm·m。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方法消除互感信号后,大大地改进了幅度衰减电阻率的测量精度。同样,采用本发明方法消除互感信号后,相位差电阻率的测量精度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另外,尽管在上面已经清楚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但是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中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因此,所有参考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做出的各种各样的修改,均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范围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在某些位置上设置至少一个发射天线以及在另一些位置处至少设置两个接收天线;
(2)依次向每个发射天线中通以交变电流,在地层中激发电磁波,使用接收天线测量电磁感应电动势;
(3)对接收天线所测量的电磁感应电动势进行处理,获得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并经过转换处理得到地层视电阻率;
其特征在于:
a.计算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之间互感电动势,计算方法为:根据公式(1)的解析解或有限元数值解法来计算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之间互感电动势VM;当发射、接收天线绕制在绝缘棒上时,互感电动势VM有以下解析表达式:
V M = V M ( T K R L ) = - jωμ n T K n R L S 2 I 2 π L T K R L 3 公式(1)
式中:j-虚数单位;ω-发射角频率;μ-磁导率;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12
-第K个发射天线TK的匝数;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13
-第L个接收天线RL的匝数;S-发射、接收天线的面积;I-发射电流强度;-第K个发射天线TK与第L个接收天线RL之间的距离;
当天线绕制在金属棒或金属棒开有槽时,此时互感电动势用数值方法求解Maxell方程组获得,求解的数值方法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法或积分方程法;
b.实施消除互感电动势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的计算,计算方法为:首先按照公式(2)从总感应电动势中消除互感电动势,然后按照公式(3)和(4)计算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
VT=VM+VF    公式(2)
其中,VT为总感应电动势、VM为互感电动势,VF为地层感生电动势;
对于一个发射天线T1,两个接收天线R1、R2,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分别为: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1
公式(3)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2
公式(4)
式中:VT(T1R1)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VT(T1R2)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2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3
是VT(T1R1)的相位,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4
是VT(T1R2)的相位,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分别为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和R2中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其它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R1、R2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同样用公式(3)和公式(4),但应用其它发射天线替换发射天线T1;
c.确定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和仪器电路零信号的测量值;
d.从实际测井电压信号中消除与地层电阻率无关的互感电动势、电路零信号、天线系统基值信号;
e.计算相位差、幅度衰减:利用公式(3)、(4)计算幅度衰减和相位差,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5
单位为dB    公式(3)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6
单位为度    公式(4)
式中:VT(T1R1)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VT(T1R2)是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2中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7
是VT(T1R1)的相位,
Figure FSB00000415951800028
是VT(T1R2)的相位,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分别为发射天线T1在接收天线R1和R2中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其它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R1、R2产生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差同样用公式(3)和公式(4),但需用其它发射天线替换发射天线T1;
f.使用消除了互感电动势的幅度衰减-电阻率转换图版和相位差-电阻率转换图版对该相位差、幅度衰减进行地层电阻率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范围的方法,特征在于将天线系统吊离地面一定高度后通过测量确定天线系统基值信号,另外还需在车间加温测试记录天线系统基值信号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范围的方法,特征在于将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短路或接地或与天线系统断开,将测量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电路零信号,并进行加温测试记录电路零信号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之任一所述的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电阻率测量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电磁波电阻率测井的电压信号中包含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与地层感生电动势VF,根据公式(5),从测井总的电压信号VT中消除互感信号VM、电路零信号VZ、天线系统的基值信号VSE,得到与地层电阻率有关的感生电动势VF
VT=VM+VZ+VSE+VF    公式(5)。
CN2009101315811A 2009-04-08 2009-04-08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Active CN101609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15811A CN101609169B (zh) 2009-04-08 2009-04-08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15811A CN101609169B (zh) 2009-04-08 2009-04-08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9169A CN101609169A (zh) 2009-12-23
CN101609169B true CN101609169B (zh) 2011-08-31

Family

ID=41482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15811A Active CN101609169B (zh) 2009-04-08 2009-04-08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91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36837B (en) 2010-12-23 2017-02-08 China Petroleum & Chem Corp An apparatus for well logging capable of forward investigation
CN102121374B (zh) * 2011-02-17 2012-07-11 长江大学 一种探测金属套管外地层电阻率的井中时域脉冲电磁法
CN102678106B (zh) * 2012-05-02 2015-04-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4020366B (zh) * 2013-03-01 2017-07-28 北京斯奎德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接收机天线灵敏度的方法
CN105422087A (zh) * 2014-09-15 2016-03-23 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频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
CN104895561A (zh) * 2015-04-28 2015-09-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基于并行计算技术的随钻电阻率测井联合反演方法
CN105332697B (zh) * 2015-12-02 2018-07-27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测量地层垂直电导率的阵列共面线圈系
WO2018052820A1 (en) * 2016-09-15 2018-03-22 Shanjun Li System and methodology of cross casing resistivity tool
CN107765319B (zh) * 2017-10-09 2019-04-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矿井瞬变电磁法电阻率校正方法
CN108019206B (zh) * 2017-11-16 2018-10-12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介电常数下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量程扩展方法
CN109838229B (zh) * 2017-11-27 2022-10-28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波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
CN109209354B (zh) * 2018-10-15 2019-11-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时间域瞬变电磁波测井边界远探测方法
CN109737612B (zh) * 2019-01-24 2021-08-20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红外辐射空调器
CN110018351B (zh) * 2019-05-09 2020-01-07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非接触式天线阻抗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系统
CN112012725B (zh) * 2019-05-30 2024-03-01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一种瞬变电磁浅层全波勘探高分辨率仪器
CN115292771B (zh) * 2022-09-30 2023-01-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响应伪2.5d模拟方法
CN116856920B (zh) * 2023-07-06 2024-04-0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仪器使用方法及仪器
CN117967288A (zh) * 2024-04-01 2024-05-03 上海达坦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一种用于油气田的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9169A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9169B (zh) 一种提高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扩展其测量范围的方法
CN102565875B (zh) 一种电阻率测井仪的刻度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5589108B (zh) 基于不同约束条件的瞬变电磁快速三维反演方法
CN102042009B (zh) 一种测量地层电阻率的阵列感应测井线圈系
EP3039460B1 (en) Mapping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earth
CN101382599B (zh) 一种确定储层孔隙各向异性的瞬变电磁方法
CN101191838B (zh) 确定用于感应测井井眼校正的有效地层电导率的方法
CN110348135B (zh) 一种随钻声波测井评价地层渗透率的方法
CN103069304A (zh) 增益校正式测量值
Danielsen et al. Numerical modelling of resolution and sensitivity of ERT in horizontal boreholes
CN101680964A (zh) 用于勘测地质构造的电磁探头的天线
NL9200626A (nl) Werkwijze voor het genereren van gecorrigeerde logs met betrekking tot de soortelijke weerstand van een bodemformatie.
CN103869371A (zh) 人工场源频率域全梯度电磁测量方法
CN106405250B (zh) 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高密度地电阻率测量系统及方法
MXPA04012094A (es) Aparato y metodo para diagrafia por induccion de sfl.
CN104656157A (zh) 一种识别页岩气甜点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53847A (zh) 一种井下双层介质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4360401A (zh) 一种瞬变电磁b场确定地下目标体地质信息方法
EP047455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zimuthal as well as longitudinal waves in a formation traversed by a borehole
Hou et al. A new multi-frequency triaxial array induction tool for enhancing evaluation of anisotropic formations and its field testing
CN105891892A (zh) 全区测量电流源频率域磁场垂直分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09577965B (zh) 一种井壁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的分段刻度方法
CN202000994U (zh) 双远场电磁聚焦测厚仪
CN109915120A (zh) 一种基于环境因素的随钻电阻率测井系统校正方法
CN104343443A (zh) 三维阵列感应测井仪器中消除直接耦合信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9

Address after: 100120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six laying Kang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2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8

Address after: 100120 Xicheng District six paw Kang in Beijing City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 & D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20 Xicheng District six paw Kang in Beijing City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before: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 & 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