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6484A -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6484A
CN101606484A CNA2009100233689A CN200910023368A CN101606484A CN 101606484 A CN101606484 A CN 101606484A CN A2009100233689 A CNA2009100233689 A CN A2009100233689A CN 200910023368 A CN200910023368 A CN 200910023368A CN 101606484 A CN101606484 A CN 101606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seed selection
plant
outward appearance
w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233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9100233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64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6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携带R2 GS基因的天然彩色棉,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且为显性遗传特性的棕色棉絮原与优质白絮棉进行杂交,对其后代舍弃外观普通型植株育,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5~6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以普通白絮棉作为母本,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作为父本,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该方法选育的棉花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耐瘠薄、抗逆性强,而且省时、省工,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棉花杂交制种高优亲本材料的创建,利用特殊性状的显性遗传特征,作为指示性状创建杂优亲本材料,再用其生产杂交种。
背景技术
彩色棉原始种多来自美洲大陆和中美洲的短纤维野生彩色棉,在中美和南美已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史[1]。18世纪后期轧花机、飞梭、织布机相继发明,建立了大规模的纺织工业,从而推动了棉花生产的发展。陆地棉铃大,产量高,纤维较优,适合于机器纺织,扩展极为迅速。美国最先从墨西哥引入陆地棉,此后传播到全世界植棉区。
全球植棉领域当前杂优利用情况,以我国四川省和印度为代表,四川省—利用雄性不育制种(占该省植棉面积25~30%),受约因素不仅技术要求严格,而且当前仍未选配到高优势的组合材;印度—人工杂交制种(占该国植棉面积28%)受约因素是制种费用高,产种量有限[2]
我国当前采用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法”制种技术体系,即利用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在后代中出现1∶1的可育株和不育株,应及时拔除可育株,使不育株用组合的父本花粉授粉[3]。除此此外,还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利用雄性不育配制杂种,虽可节省去雄人工,但棉花开花授粉习性与禾本科作物不同,棉花系虫媒花,不是风媒花,这就难以有效地控制父本花粉来源。使之杂种率低,不育株率高[4]
第二,可育株与不育株的识别器官是花朵雌蕊部,此时棉株发棵已大,生育进程过半,拔除后制种田密度过低,致使制种田单位面积产种量严重降低。
第三,利用雄性不育配制杂种,虽可节省去雄人工,但是棉花花粉粘重,异花、异株授粉还必须依需靠虫媒或人工来完,辅助授粉环节不可缺少。
利用指示性状制种不仅简便易行,而且技术可靠(不取雄异交率平均为73、29%),当前因受杂交材料制约尚无生产实例[5]
参考文献:
[1]王力华 朱美霞《分子植物育种种》.2003.1(1)122~126;
[2]潘家驹《棉花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8 374~375。
[3]董合忠、李维江等《棉花种中学》科学出版社2004.4。
[4]许馥华等(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性状的应用)《作物学报》1983.12(9)。
[5]黄滋康《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5。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高产优质、耐瘠薄、抗逆性强杂交棉花的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杂交亲本的选育
选择天然彩色棉原始材料中携带R2 GS基因的类型棕色棉絮,其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并且具有显性遗传的特性,把其作为指示性状,与不同类型的白絮棉进行杂交,对其后代舍弃外观普通型植株育,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5~6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
2)杂交种的选育
以普通白絮棉作为母本,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作为父本,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
本发明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的理论依据
本发明的天然彩色棉原始材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承担农业部948项目“天然彩色棉种质资源引进和利用”时,于1999年从美国引进的自然生长,未经过人工转育的自然种质,现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棉花所。它和当地白絮棉杂交,双亲原产地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差异大,谓之地缘关系远;彩棉和白絮棉虽同时起源,工业革命化后,人们对适用于大工业生产所需的白絮陆地棉在生产和科研领域,长期不懈的坚持利用当代先进科学不断加以选择、改造和提高,使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而天彩棉亦然处原生态型,二者进化代数悬殊,用它们杂交亲本进化代数差距大;当代大田生产种植棉花,虽高产优质,但抗逆性差,彩棉属原生态种质,耐瘠薄、抗逆性强,二者杂交可使优良性状叠加、优缺互补。血缘、地缘、代差加一补,使本发明为探索杂优利用育种具备有基本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用该方法选育的棉花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耐瘠薄、抗逆性强。
2)该方法制种对母本棉花采取不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省时、省工制种成本低。
3)制种田种植方式同大田,无需特殊要求,只需每间隔6行(母本)种植1行(本发明培制的指示性状父本材料),产种量大,便于实施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一个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杂交亲本的选育
选择携带R2 GS基因的天然彩色棉,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且为显性遗传特性的棕色棉絮原与优质白絮棉进行杂交,对其后代舍弃外观普通型植株育,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5~6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
2)杂交种的选育
以普通白絮棉作为母本,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作为父本,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
实施例2
选择携带R2 GS基因的天然彩色棉MD2-5(生育期135d、紧凑大株、卵圆铃),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且为显性遗传特性的棕色棉絮原与中棉所41(高产优质)进行杂交,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5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再利用带有R2 GS基因型和表现性的白絮棉材料做为父本和中科院植物遗传所2号作为母本杂交,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
实施例3
选择携带R2 GS基因的天然彩色棉YJ10-10(株高适中、枝叶清秀),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且为显性遗传特性的棕色棉絮原与秦远4号(远杂高产)进行杂交,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5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再利用带有R2 GS基因型和表现性的白絮棉材料作为父本和国欣棉3号作为母本杂交,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
实施例4
选择携带R2 GS基因的天然彩色棉ED4-10(生育期125d、矮杆早熟型),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且为显性遗传特性的棕色棉絮原与陕7859系(综合性状好)进行杂交,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6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再利用带有R2 GS基因型和表现性的白絮棉材料作为父本和鲁棉研28号作为母本杂交,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
实施例5
选择携带R2 GS基因的天然彩色棉ED4-10(生育期125d、矮杆早熟型),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且为显性遗传特性的棕色棉絮原与陕089(生育期124d、矮杆早熟)进行杂交,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5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再利用带有R2 GS基因型和表现性的白絮棉材料作为父本和中棉所41号作为母本杂交,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
真假杂种鉴别上述制种程序虽简便易行,但因母本植株没有去雄,其花粉仍有授粉机会,这样使当年收获的种子里杂交种子和自花种子混一起。但棉花栽培技术有间苗措施,F1幼苗长出后,在间苗时根据所选用R2 GS基因的表现特征作为指示性状,可以很方便地选留杂种,带红褐色苗为真杂种予以选留,其它植株为假杂种,应予拔除伪杂种,以保证田间的棉株是杂种一代。
这几年我国棉区绝大部分已发展或改进为多熟制(棉麦、棉菜、棉瓜等)种植,棉花广泛采取育苗移栽作为配套技术。这样就可以把真假杂种区分放在育苗阶段,不仅可以节省种子,而且可确保大田植棉纯度。
将上述实施例2~4的4个品种作田间试验示范种植,初步研究说明,R2 GS基因为本研究引入的天然彩棉原始材料中的特殊性状,用它的转育后代作为育种材料,配制的杂交种表现:
R2 GS基因具有明显的显性遗传特性,作为杂交亲本材料,为杂种后代识别提供的指示性状目标明显可靠。我们制种时不去雄,人工授粉,其F1田间播后到出苗时调查,其杂交种可达55.6%-72.4%,定苗拔除假杂种后,真杂交种可达到86.7%-91.2%。
其代F1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在6000hm-2株密度的情况下单株成铃增加1.95-16.6个,增产幅度7.03%~62.7%,其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单株成铃增加。纤维品质与母本相当,显著好于父本。
利用R2 GS显性遗传基因,制种时不去雄,有利简化制种程序;极大的降低了制种成本,为大面积开展杂优利用提供方便快捷的可行条件。
具备R2 GS显性基因的杂种后代,不仅外观特殊,经我们田间调查其棉蚜、棉铃虫发生量较常规陆地棉品种少,发生时间也较迟,具有形态抗虫的特性,有利降低生产成本。
杂交转育后带有R2 GS基因的育种材料,带有天然彩棉血缘,于当代高产优质白絮棉进行杂交制种,种性差异大,优缺互补,抗病、抗逆能力明显增强,植株发育健壮,无早衰现象。
杂交转育后带有R2 GS基因的育种材料,需要扩大繁殖时,其种植方法与大田生产棉花管理相一致,无需特别专业要求,只要和大田保持一定隔离区,以防窜花即可,有利于大面积留种、制种的方便展开。

Claims (3)

1.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杂交亲本的选育
选择天然彩色棉原始材料中携带R2 GS基因类型的棕色棉絮,与不同类型的白絮棉进行杂交,对其后代舍弃外观普通型植株育,保留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特征的植株,连续定向选育5~6代,转育后代各种性状稳定,育成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
2)杂交种的选育
以普通白絮棉作为母本,带有R2 GS基因型白絮棉作为父本,到开花时人工采集父本花粉授于母本花朵,产生杂交种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携带R2 GS基因类型的棕色棉絮其棉株地上部所有器官外观表现具有红褐色,而花瓣为淡红色,并且具有显性遗传的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携带R2 GS基因类型的棕色棉絮具有显性遗传的特性。
CNA2009100233689A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Pending CN1016064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233689A CN101606484A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233689A CN101606484A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6484A true CN101606484A (zh) 2009-12-23

Family

ID=4148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233689A Pending CN101606484A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648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5897A (zh) * 2010-12-06 2012-06-06 华中农业大学 利用棉花基因GbF3H改变花瓣颜色
CN106069723A (zh) * 2016-06-26 2016-11-09 合肥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棉花的高产杂交制种方法
CN107810849A (zh) * 2016-09-14 2018-03-20 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棕色长绒棉品种的选育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5897A (zh) * 2010-12-06 2012-06-06 华中农业大学 利用棉花基因GbF3H改变花瓣颜色
CN102485897B (zh) * 2010-12-06 2014-12-10 华中农业大学 利用棉花基因GbF3H改变花瓣颜色
CN106069723A (zh) * 2016-06-26 2016-11-09 合肥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棉花的高产杂交制种方法
CN107810849A (zh) * 2016-09-14 2018-03-20 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棕色长绒棉品种的选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0129B (zh) 早熟陆地棉新种质选育方法
CN101379948B (zh) 一种抗逆性大葱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4488695A (zh) 一种培育特早熟、高衣分新品系中213的方法
CN103004583B (zh) 一种黄瓜雌性系快速纯化方法
CN103299896A (zh) 一种广适性耐抽苔春白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方法
CN105104168A (zh) 亲本播始历期相近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CN105145334A (zh) 一种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4221848B (zh) 一种适宜机采的短果枝、低酚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1124886B (zh) 利用棉花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宿根再生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01606484A (zh) 一种利用彩色棉特殊性状选育杂交棉花的方法
CN103190336A (zh) 一种甘蓝转育苤蓝雄性不育系及选育杂交种的方法
CN104351000A (zh) 一种柚类杂种的培育方法
CN101810136A (zh)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及其不育系的应用
CN102100175A (zh) 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杂交制种方法
CN108633660B (zh) 一种丹参新品种制种育苗方法
CN103461091A (zh) 一种高粱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3098700A (zh) 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
CN102668977A (zh) 一种培育无籽茄子品种的方法
CN105794509A (zh) 一种提高温敏核不育小麦bns结实率的snp化学调控方法
CN102668975A (zh) 一种应用具有紫色叶标记杂交稻三系不育系制种的方法
CN112616651B (zh) 一种抗草甘膦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
CN102210264B (zh) 甜瓜属异源三倍体黄瓜的选育方法
CN114946643A (zh) 一种短季棉连续春夏轮播聚合育种方法
CN112753565A (zh) 一种基于单基因显性核不育的陆地棉的轮回选择育种方法
CN101889548A (zh) 菜心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