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9852A -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9852A
CN101599852A CNA2008101093934A CN200810109393A CN101599852A CN 101599852 A CN101599852 A CN 101599852A CN A2008101093934 A CNA2008101093934 A CN A2008101093934A CN 200810109393 A CN200810109393 A CN 200810109393A CN 101599852 A CN101599852 A CN 101599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eer
message
address
software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93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9852B (zh
Inventor
魏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093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99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9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9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9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98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以及通讯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单板的通讯模块从应用层接收单板中的软件模块的模块号,并将接收的模块号作为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保存;单板的通讯模块将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广播单板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并学习由设备内其它单板广播的物理地址和相应的逻辑地址;本单板的软件模块利用其逻辑地址与其它单板的软件模块进行通信,而在本单板与其它单板之间,由通讯模块通过物理地址与其它单板的通讯模块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以及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讯设备内部,每块单板上都有一个软件模块通过一条物理链路进行通讯。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单板上有多个软件模块共享一条物理链路通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单板上的某个软件模块就可能不被其他单板上的某模块知晓,从而出现该软件模块不能通讯的问题。
在目前已经提出的技术中,能够在应用软件模块中将发送报文的目的地址写成对应的目的物理地址,从而将报文正确地发送至相应的单板。然而,这种处理方式的缺陷在于应用层需要预先知道硬件物理地址,然而该硬件物理地址并不是应用层软件必须知道的,有可能应用层软件根本就不知道通讯的硬件物理地址。并且,在对软件模块进行扩充或缩减等改变时,由于硬件物理地址的局限性,会导致软件模块动态扩展困难,降低了软件的可移植性。
然而,目前尚未提出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以及通讯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软件模块动态扩展困难、以及通常存在的无法通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包含多个单板且每个单板包含多个软件模块的设备。
该方法包括:单板的通讯模块从应用层接收单板中的软件模块的模块号,并将接收的模块号作为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保存;单板的通讯模块将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广播单板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并学习由设备内其它单板广播的物理地址和相应的逻辑地址;本单板的软件模块利用其逻辑地址与其它单板的软件模块进行通信,而在本单板与其它单板之间,由通讯模块通过物理地址与其它单板的通讯模块进行通信。
其中,在本单板与其它单板进行通信时,向其它单板发送报文的处理具体为:单板中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携带在报文中,并将报文发送至通讯模块,其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通信模块根据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并将报文发送至查找的物理地址对应的单板。
此时,在通信模块根据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失败的情况下,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本单板的通讯模块缓存报文,并向其它单板的通讯模块发送逻辑地址请求,其中,逻辑地址请求中携带目的地址;本单板的通讯模块接收来自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其中,逻辑地址请求响应用于表示其它单板是否具有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本单板的通讯模块向逻辑地址请求响应为具有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单板发送缓存的报文,如果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均表示不具有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则丢弃缓存的报文。
此外,在单板与其它单板进行通信时,接收来自其它单板的报文的处理具体为:本单板的通讯模块缓存报文,并根据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单板中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向查找的软件模块发送缓存的报文,其中,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并且,在未查找到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情况下,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本单板的通讯模块根据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向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所在的单板返回差错通告报文,并丢弃缓存的报文,其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此时,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响应于差错通告报文,发送报文的单板删除单板目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软件模块的单板。
该单板包括:通讯模块,用于将单板中的应用软件模块的模块号作为逻辑地址保存,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广播单板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并学习由其它单板广播的物理地址和相应的逻辑地址,以及利用单板的物理地址和其它单板的物理地址与其它单板进行通信;多个软件模块,用于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发送报文,并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携带在报文中,其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其中,通讯模块还可用于:在单板向其它单板发送报文时,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并将报文发送至查找的物理地址对应的单板;以及在单板接收来自其它单板的报文时,根据接收的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单板中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向查找的软件模块发送接收的报文。
并且,通讯模块还可用于:在接收报文时未查找到与接收的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情况下,根据接收的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向发送该报文的软件模块所在的单板返回差错通告报文;以及在发送报文时未查找到与发送的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的情况下,缓存报文,向其它单板发送逻辑地址请求,并根据来自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进行后续处理,其中,逻辑地址请求中携带目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单板。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单板中由于软件模块扩充导致的软件模块间无法通信的问题,从而便利软件模块的动态扩展,提高了软件模块的可移植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中单板初始化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中报文发送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中报文接收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软件模块的单板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包含多个单板且每个单板包含多个软件模块的设备。该方法能够抽象出通讯层的处理方法,从而提供了一种通用的通讯方式,便于软件模块的分层移植和应用软件动态扩展,提高了板间通讯的灵活性。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该方法。
在下文中所述的逻辑地址是单板软件模块进行通讯的地址;下文中所述的物理地址是单板间通讯的物理通讯的实际地址。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可以是多对一或者一对一的关系。两块单板间进行通讯,必须填写物理地址。不同单板软件模块通讯填写逻辑地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02,单板的通讯模块从应用层接收单板中的软件模块的模块号,并将接收的模块号作为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保存;步骤S104,本单板的通讯模块将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广播单板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并学习由设备内其它单板广播的物理地址和相应的逻辑地址;步骤S106,单板的软件模块利用其逻辑地址与其它单板的软件模块进行通信,而在单板与其它单板之间,由通讯模块通过物理地址与其它单板的通讯模块进行通信。
其中,在单板与其它单板进行通信时,向其它单板发送报文的处理具体为:单板中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携带在报文中,并将报文发送至通讯模块,其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通信模块根据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并将报文发送至查找的物理地址对应的单板。
此时,在通信模块根据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失败的情况下,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本单板的通讯模块缓存报文,并向其它单板的通讯模块发送逻辑地址请求,其中,逻辑地址请求中携带目的地址;通讯模块接收来自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其中,逻辑地址请求响应用于表示其它单板是否具有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本单板的通讯模块向逻辑地址请求响应为具有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单板发送缓存的报文,如果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均表示不具有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则丢弃缓存的报文。
此外,在本单板与其它单板进行通信时,接收来自其它单板的报文的处理具体为:本单板的通讯模块缓存报文,并根据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单板中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向查找的软件模块发送缓存的报文,其中,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并且,在未查找到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情况下,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本单板的通讯模块根据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向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所在的单板返回差错通告报文,并丢弃缓存的报文,其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此时,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响应于差错通告报文,发送报文的单板删除单板目的地址。
在实际应用当中,具体的实现步骤如下:
(1)多模块通讯的初始化
如图2所示,初始化的过程如下:
(11)通讯模块初始化;
(12)本板逻辑地址注册:单板启动的时候,通讯模块接收应用程序注册(注册包括增加和删除,或者其他任何变更操作)的模块号(与软件模块一一对应),即,软件模块向通讯模块注册逻辑地址;
(13)通讯模块将对应的模块号登记到逻辑地址表的本站地址中;
(14)逻辑地址广播:在本板通讯模块收到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注册后,向设备内部其它单板广播本板当前所有的逻辑地址;
(15)逻辑地址广播接收处理:设备内部其他单板接收到该广播报文后,将该逻辑地址信息记录在逻辑地址表目的地址中,并建立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其中物理地址从接收广播报文获取。
通过这种初始化方式,能够在单板的软件模块的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证其它软件模块对变化的软件模块的地址的获知,解决了软件模块无法通信的问题。
(2)报文发送:通讯模块收到应用层的数据后,根据上层应用软件填写的逻辑目的地址,查找逻辑地址表中的目的地址,并查询其对应的物理地址。
(21)如果查询到,则根据物理目的地址,向目的单板发送报文;
(22)如果查询不到,则将数据缓存,向设备内部其它槽位发送广播报文。收到目的板地址的地址请求响应报文后,如果存在对应的模块,则再发送缓存的数据报文。如果不存在对应的软件模块,那么丢弃该报文,并通告上层应用软件。
(3)报文接收。
通讯模块接收到其他单板发来的报文后,根据报文中目的逻辑地址,查找本板逻辑地址表中是否存在对应的软件模块;
(31)如果存在,则将该报文转发给相应的软件模块。
(32)如果不存在,则丢弃该报文,同时向源地址单板发送一个本板不存在该软件模块的差错报文,报文发送源板收到该差错通告报文后,在逻辑地址表中删除对应的逻辑地址,并通告相关的软件模块。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描述本发明。
为了便于描述,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表示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S3.M1.表示5号单板,1号模块。
逻辑地址存储(学习)格式如表1所示,即,包含逻辑地址以及相应的物理地址:
  槽位号   模块号
表1
根据这种方式,图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含多个单板的通讯设备中逻辑地址分别为:
0x31:3号槽位,1号模块
0x32:3号槽位,2号模块
0x52:5号槽位,2号模块
0x53:5号槽位,3号模块
物理地址格式如表2所示,即,仅包含槽位号:
  槽位号
表2
这样,对于图6所示的通讯设备,其内部的物理地址如下:
0x3:3号单板;
0x5:5号单板;
如上所述,首先进行设备的通讯模块初始化。
加电后,三号槽位和五号槽位的单板分别启动。
在三号槽位的单板A中,当模块一启动后,向通讯模块注册地址为:S3.M1,模块二启动后,向通讯模块注册地址为:S3.M2。随后,三号槽位的通讯模块发送广播报文到网元其他单板。五号槽位的通讯模块接收到该广播后,将逻辑地址0x31和0x32添加到地址表中;五号槽位单板操作如同三号槽位(即,进行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学习)。
之后,就可以进行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下面将结合图6描述报文的发送过程。
假定现在模块S3.M1要向S5.M3发送报文,S3.M1填写的逻辑目的地址为0x53,源地址为0x31;在通讯模块接收到该报文后,根据逻辑地址查询物理地址,得到对应的目的物理地址为0x5;于是向五号单板发送报文;五号单板的通讯模块接收到该报文后,将根据目的逻辑地址0x53,将报文转发给本板三号软件模块,处理完毕(即,正常完成报文的发送)。
另一方面,假定现在模块S3.M1要向S5.M1模块发送报文,S3.M1发送报文时,填写逻辑目的地址为0x51,源地址为0x31;在通讯模块收到该报文后,根据逻辑地制查询物理地址,发现查询失败,则缓存该报文,同时向五号槽位发送逻辑地址请求。当接收到五号槽位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后,根据逻辑地址请求响应进行以下处理:
(1)根据五号单板的地址请求响应,发现没有该软件模块,则丢弃该缓存报文,然后通知一号软件模块:“五号单板没有一号软件模块”,处理完毕;或者
(2)根据五号单板的地址请求响应,发现现在五号单板有一号软件模块,那么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处理完毕。
报文的发送流程可如图3所示,其描述同上。
下面将结合图6描述报文的接收过程。
假定五号单板通讯模块接收到模块S3.M2发送目的地址为0x52的报文;五号单板通讯模块接收到三号单板的二号软件模块发送的报文后,查询逻辑地址表,发现本板存在二号软件模块,则将报文直接转交给二号软件模块。
假定五号单板通讯模块接收到模块S3.M2发送目的地址为0x57的报文;五号单板通讯模块接收到三号单板的二号软件模块发送的报文后,查询逻辑地址表,发现本板不存在七号软件模块,则将报文丢弃,并且发送差错报文通告给三号单板,三号单板的通讯模块收到该差错通告报文后,在逻辑地址表中删除0x57。
报文的接收流程可如图4所示,其描述同上。
为了实现上述处理,需要提供一种多软件模块的单板。
具体地,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板包括:通讯模块502,用于将单板中的应用软件模块的模块号作为逻辑地址保存,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广播单板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并学习由所述其它单板广播的物理地址和相应的逻辑地址,以及利用所述单板的物理地址和所述其它单板的物理地址与所述其它单板进行通信;多个软件模块504,用于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发送报文,并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携带在报文中,其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其中,通讯模块502还可用于:在单板向其它单板发送报文时,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并将报文发送至查找的物理地址对应的单板;以及在单板接收来自其它单板的报文时,根据接收的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单板中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向查找的软件模块发送接收的报文。
并且,通讯模块502还可用于:在接收报文时未查找到与接收的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情况下,根据接收的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向发送该报文的软件模块所在的单板返回差错通告报文;以及在发送报文时未查找到与发送的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的情况下,缓存报文,向其它单板发送逻辑地址请求,并根据来自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进行后续处理,其中,逻辑地址请求中携带目的地址。
并且,图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通讯设备中的单板A和单板B均可以是图5所示的单板。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单板中由于软件模块扩充导致的软件模块间无法通信的问题,从而便利软件模块的动态扩展,提高了软件模块的可移植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包含多个单板且每个单板包含多个软件模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从应用层接收所述单板中的软件模块的模块号,并将接收的所述模块号作为所述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保存;
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将向所述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广播所述单板的物理地址与所述逻辑地址,并学习由所述设备内其它单板广播的物理地址和相应的逻辑地址;
所述单板的所述软件模块利用其逻辑地址与所述其它单板的软件模块进行通信,而在所述单板与所述其它单板之间,由所述通讯模块通过物理地址与所述其它单板的通讯模块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板与所述其它单板进行通信时,向所述其它单板发送报文的处理具体为:
所述单板中发送报文的软件模块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携带在所述报文中,并将所述报文发送至所述通讯模块,其中,所述源地址为发送所述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所述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所述通信模块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并将所述报文发送至查找的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失败的情况下,进一步包括:
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缓存所述报文,并向所述其它单板的通讯模块发送逻辑地址请求,其中,所述逻辑地址请求中携带所述目的地址;
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接收来自所述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其中,所述逻辑地址请求响应用于表示所述其它单板是否具有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
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向逻辑地址请求响应为具有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单板发送缓存的所述报文,如果所述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均表示不具有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则丢弃缓存的所述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板与所述其它单板进行通信时,接收来自所述其它单板的报文的处理具体为:
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缓存所述报文,并根据所述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所述单板中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向查找的所述软件模块发送缓存的所述报文,其中,所述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所述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未查找到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情况下,进一步包括:
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向发送所述报文的软件模块所在的单板返回差错通告报文,并丢弃缓存的所述报文,其中,所述源地址为发送所述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差错通告报文,发送所述报文的单板删除所述单板目的地址。
7.一种多软件模块的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单板中的应用软件模块的模块号作为逻辑地址保存,向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广播所述单板的物理地址与所述逻辑地址,并学习由所述其它单板广播的物理地址和相应的逻辑地址,以及利用所述单板的物理地址和所述其它单板的物理地址与所述其它单板进行通信;
多个所述软件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内的其它单板发送报文,并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携带在所述报文中,其中,所述源地址为发送所述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需要接收所述报文的软件模块的逻辑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单板向所述其它单板发送报文时,根据所述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查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并将所述报文发送至查找的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单板;以及在所述单板接收来自所述其它单板的报文时,根据接收的所述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所述单板中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向查找的所述软件模块发送接收的所述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报文时未查找到与接收的所述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软件模块的情况下,根据接收的所述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向发送该报文的软件模块所在的单板返回差错通告报文;以及在发送报文时未查找到与发送的所述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的情况下,缓存所述报文,向所述其它单板发送逻辑地址请求,并根据来自所述其它单板的逻辑地址请求响应进行后续处理,其中,所述逻辑地址请求中携带所述目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板的通讯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其它单板的差错通告报文,删除相应的逻辑地址。
11.一种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板。
CN2008101093934A 2008-06-06 2008-06-06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9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93934A CN101599852B (zh) 2008-06-06 2008-06-06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93934A CN101599852B (zh) 2008-06-06 2008-06-06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9852A true CN101599852A (zh) 2009-12-09
CN101599852B CN101599852B (zh) 2011-08-24

Family

ID=4142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939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9852B (zh) 2008-06-06 2008-06-06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985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726A (zh) * 2010-05-25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接地址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487465A (zh) * 2010-12-02 2012-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住户单元的单板间同步通信的方法及多住户单元
WO2013107087A1 (zh) * 2012-01-19 2013-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互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591722A (zh) * 2015-08-2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81724B (en) * 1995-03-06 1996-07-21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uniquely identify similarly connected electrical devices
US6442640B1 (en) * 1998-11-23 2002-08-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ddress uniquely identifying a hardware component on a common bus
CN100395962C (zh) * 2004-07-13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设备的倒换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41363B (zh) * 2007-07-19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726A (zh) * 2010-05-25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接地址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877726B (zh) * 2010-05-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接地址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487465A (zh) * 2010-12-02 2012-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住户单元的单板间同步通信的方法及多住户单元
WO2012071860A1 (zh) * 2010-12-02 2012-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住户单元的单板间同步通信的方法及多住户单元
CN102487465B (zh) * 2010-12-02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住户单元的单板间同步通信的方法及多住户单元
WO2013107087A1 (zh) * 2012-01-19 2013-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互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591722A (zh) * 2015-08-2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591722B (zh) * 2015-08-28 2019-05-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9852B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65238B1 (ko) 이동통신단말의 dns 정보 획득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이동통신단말기
CN10412520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831612B2 (en) Primary node-standby nod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ontrol node, and database system
US20070066280A1 (en) Conn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196852B (zh) 分布式缓存方法及其系统、以及缓存设备和非缓存设备
CN104168140B (zh) Vtep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599852B (zh)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CN101741888A (zh) 推送认证页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727738B (zh) 基于数据分片的全局路由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4510B (zh) 惯导系统分布式测试中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5939355A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系统及客户端和服务器
US200701160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object transport protocols
CN103220331A (zh) 一种发送大量图片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1237405B (zh) 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WO2017045454A1 (zh) 一种实现终端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94941B (zh) 楼宇对讲系统中设备接入和设备通信的方法
CN102685732A (zh) 一种甩信终端连接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1201723A (zh) 虚拟磁盘路由器系统、虚拟磁盘访问系统及方法
CN102984697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ip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637088A (zh) 网络系统、网络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0231707B1 (ko) 통신 장비의 디엠에이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534049B (zh) 基于服务器的数据下发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US20050249136A1 (en) Dynamic assignment of station addresses transmitted over shared-communications channels
CN101741889B (zh) 一种网络服务集中管理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4338279A (zh) 一种终端访问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2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518057 Zhongxing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