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1363B -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363B
CN101141363B CN2007101294977A CN200710129497A CN101141363B CN 101141363 B CN101141363 B CN 101141363B CN 2007101294977 A CN2007101294977 A CN 2007101294977A CN 200710129497 A CN200710129497 A CN 200710129497A CN 101141363 B CN101141363 B CN 101141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nit
address
single board
board communication
logical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94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1363A (zh
Inventor
邓华利
魏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294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1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单板启动时,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单板中每一个通信单元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与主控制板直接通信的单板通信单元向主控制板发送地址通知消息,其中包含本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信息,如果是代理式通信结构,还包括其代理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主控制板通信单元收到单板通信单元向其发送的地址通知消息后,将接收到的地址信息存储或更新于地址表中。采用本发明,在某单板通信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与主控制板可以直接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向主控制板发送携带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信息的广播消息,主控制板能够及时更新地址表,从而保证了板间的正常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系统中的主控制板与其他单板之间的通信方式,尤其涉及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嵌入式系统通常通过主控制板对其他单板的控制,来实现用户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因此,主控制板与其他单板的通信质量是保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有时为了适应应用的需要,单板的通信结构会经常发生改变。比如某块单板同时有两个处理器同时通过总线与主控板通信,此时改变单板的通信结构,让单板中的一个处理器通过总线与主控制板进行通信,并代理另一处理器与主控板通信。当单板结构发生变化时,传统的做法是需要同时修改单板和主控制板的程序,从而保证通信的正常。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智能,在维护和开发上耗费成本。专利号为CN200410102461的专利描述了一种板间通信通道的管理方法,该技术的缺点在于此管理方法不能适用于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保证主控制板不用升级程序且能够自动发现各单板通信结构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板间通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单板启动时,包括以下步骤:
(a)计算单板中每一个通信单元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b)与主控制板直接通信的单板通信单元向主控制板发送地址通知消息,其中包含本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信息,如果是代理式通信结构,还包括其代理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
(c)主控制板通信单元收到单板通信单元向其发送的地址通知消息后,将接收到的地址信息存储或更新于地址表中。
进一步地,步骤(a)中,单板根据单板通信单元所在的物理位置计算其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进一步地,当主控制板通信单元与单板中的一个单板通信单元进行通信时,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制板通信单元计算出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并根据它在其地址表中查询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在相应总线上发送消息,其中包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
接收到消息的单板通信单元比较消息中的逻辑地址和其逻辑地址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其即为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直接与主控制板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否则,将消息转发给其代理的逻辑地址和通信消息中的逻辑地址相等的目的单板通信单元。
进一步地,步骤(d)中,如果在地址表中查不到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向总线发送地址查询消息,其中包括要查询的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信息,并等待目的单板通信单元返回地址通知消息,其中包括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
进一步地,在等待过程中,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判断等待的时间是否超过了最大等待接收时间,如果是,则丢弃地址通知消息;如果否,则接收到的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作为要发送消息的目的地址,向其发送消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所描述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的方法,在某单板通信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如单板从独立式通信结构转换为代理式通信结构,或从代理式通信结构转换为独立式通信结构后,与主控制板可以直接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向主控制板发送携带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信息的广播消息,主控制板能够及时更新地址表,从而保证了板间的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板的独立式通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板的代理式通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板启动后通信单元的处理流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制板接收地址通知消息的处理流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制板向目的通信单元发送消息的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一种单板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单元,每个通信单元为一个需要与主控制板进行通信的处理器;其通信结构有以下两种:
独立式通信结构:单板的各通信单元为实现与主控制板的通信独享一个在总线上的通道,单板内各通信单元之间的通信是独立的;
代理式通信结构:单板的一个通信单元通过总线与主控制板通信,并代理其他通信单元通过总线与主控制板进行通信。
每个单板通信单元有其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表示单板通信单元在物理总线上的唯一标识,在主控制板与单板通信的过程中,消息的目的地址就是由物理地址来表示,在广播消息中目的地址使用特殊的物理地址,任何单板都能够接收从此物理地址发送过来的消息;
逻辑地址:描述的是在应用层上的单板通信单元地址,每个单板通信单元使用不同的逻辑地址进行区分。
在独立式通信结构中,每一个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和其逻辑地址相同,且不同的单板通信单元具有不同的物理地址;在代理式通信结构中,单板通信单元和其代理的其他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相同。
单板的通信结构每变化一次,单板都要重新启动。单板启动时,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根据单板通信单元所在的物理位置等计算,但不限于此方法)计算单板中每一个通信单元地址信息;
(2)和主控制板直接通信的单板通信单元向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发送地址通知消息,其中包含本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如果是代理式通信结构,还包括其代理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
(3)主控制板通信单元收到单板通信单元向其发送的地址通知消息后,将接收到的地址信息存储或更新于地址表中。
当主控制板与单板中的一个通信单元进行通信时,包括以下步骤:
(1)主控制板通信单元计算出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并根据它在其地址表中查询目的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在相应总线上发送消息,其中包括目的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否则,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向总线发送地址查询消息,其中包括其查询的目的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信息,并等待目的通信单元返回地址通知消息,其中包括目的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在等待过程中,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判断等待的时间是否超过了最大等待接收时间,如果是则丢弃地址通知消息;否则把接收到的目的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作为要发送通信消息的目的地址,向其发送消息;
(2)接收到消息的单板通信单元比较消息中的逻辑地址和其逻辑地址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其即为目的通信单元,直接与主控制板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否则,将该消息转发给其代理的逻辑地址和消息中的逻辑地址相等的目的通信单元。
下面用本发明的一应用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确定单板通信结构信息。独立式通信结构和代理式通信结构分别如如图1和图2所示。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在独立式通信结构单板中,一个单板通信单元只有唯一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且地址值相等;在代理式通信结构单板中,多个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是相同的,逻辑地址不相同。
本发明以单板从独立式通信结构转变为代理式通信结构为例,说明各单板通信单元的处理过程:
假如在图1中独立式通信结构中单板通信单元1的物理地址为A,逻辑地址为A;单板通信单元2的物理地址为B,逻辑地址为B,此时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地址表中存储相应的地址结构。当单板转化为代理式通信结构后,单板通信单元1的物理地址为A,逻辑地址为A;单板通信单元2的物理地址为A,逻辑地址为B。
第一步:单板启动后单板通信单元1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广播。
其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
301、计算单板通信单元1的物理地址,逻辑地址和其代理的单板通信单元2的逻辑地址;
302、将单板通信单元1的物理地址A,逻辑地址A和其代理的单板通信单元2的物理地址A和逻辑地址B写入地址通知消息,并在总线上将其发送给主控制板,以让主控制板通信单元获得单板通信单元1和单板通信单元2的地址信息;
303、本次流程处理结束。
第二步:主控制板接收到地址通知信息后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其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
401、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对地址通知消息数据包进行解释,解释的内容包括消息头和消息实体;
402、读取消息中的内容(单板通信单元1物理地址为A,逻辑地址值为A,单板通信单元2物理地址为A,逻辑地址值为B),根据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值在地址表中进行更新;
403、本次流程处理结束。
第三步:主控制板通信单元需要和单板通信单元2通信时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主控制板在与其他通信单元通信时,必须知道与之通信的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这是保证板间正常通信的最基本要素,实现此功能的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
501、先计算单板通信单元2的逻辑地址,得到结果为B;
502、然后根据此逻辑地址B从地址表中查询相应的物理地址;
503、从地址表中取出查询到的物理地址为A,作为要发送消息的目的地址;
504、把消息从总线上发送给单板通信单元1;
505、单板通信单元1收到消息后转发给单板通信单元2;
506、本次流程处理结束。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在单板的通信结构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主控制板还能够自适应地与单板各通信单元通信的目的。
反之,当单板从代理式通信结构转变为独立式通信结构后,其处理情况类似。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板启动时,包括以下步骤:
(a)计算所述单板中每一个通信单元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b)与主控制板直接通信的单板通信单元向所述主控制板发送地址通知消息,其中包含本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信息,如果是代理式通信结构,还包括其代理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
(c)主控制板通信单元收到所述单板通信单元向其发送的所述地址通知消息后,将接收到的地址信息存储或更新于地址表中;
当所述主控制板通信单元与所述单板中的一个单板通信单元进行通信时,包括以下步骤:
(d)所述主控制板通信单元计算出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并根据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在所述主控制板通信单元的地址表中查询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在相应总线上发送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包括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
(e)接收到所述通信消息的单板通信单元比较所述通信消息中的逻辑地址和其逻辑地址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其即为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直接与所述主控制板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否则,将所述通信消息转发给其代理的逻辑地址和所述通信消息中的逻辑地址相等的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单板根据所述单板通信单元所在的物理位置计算其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如果在所述地址表中查不到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所述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向所述总线发送地址查询消息,其中包括要查询的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逻辑地址信息,并等待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返回地址通知消息,其中包括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等待过程中,所述主控制板通信单元判断等待的时间是否超过了最大等待接收时间,如果是,则丢弃所述地址通知消息;如果否,则接收到的所述目的单板通信单元的物理地址作为要发送所述通信消息的目的地址,向其发送所述通信消息。
CN2007101294977A 2007-07-19 2007-07-19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Active CN101141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94977A CN101141363B (zh) 2007-07-19 2007-07-19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94977A CN101141363B (zh) 2007-07-19 2007-07-19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363A CN101141363A (zh) 2008-03-12
CN101141363B true CN101141363B (zh) 2010-06-09

Family

ID=3919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94977A Active CN101141363B (zh) 2007-07-19 2007-07-19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1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852B (zh) * 2008-06-06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板间多模块的通信方法、多软件模块的单板、通讯设备
CN103220373B (zh) * 2012-01-19 2018-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互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591722B (zh) * 2015-08-28 2019-05-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306770B (zh) * 2018-02-01 2021-04-1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间通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785A (en) * 1995-03-06 1998-11-1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uniquely identify similarly connected electrical devices
CN1255027A (zh) * 1998-11-23 2000-05-31 朗迅科技公司 用于确定唯一识别公共总线上硬件单元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CN1960261A (zh) * 2006-08-25 2007-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单板的物理槽位号和槽位类型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785A (en) * 1995-03-06 1998-11-1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uniquely identify similarly connected electrical devices
CN1255027A (zh) * 1998-11-23 2000-05-31 朗迅科技公司 用于确定唯一识别公共总线上硬件单元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CN1960261A (zh) * 2006-08-25 2007-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单板的物理槽位号和槽位类型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363A (zh)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0647B2 (en) Intelligent load balancing and failover of network traffic
EP2214383B1 (en) Automatically releasing resources reserved for subscriber devices within a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US8767737B2 (en) Data center network system and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thereof
US80464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ple stack environments
US7792018B2 (en) Intelligent load balancing and failover of network traffic
CN102315968B (zh) 虚拟机环境下的网络配置方法
US20080285448A1 (en) Intelligent load balancing and failover of network traffic
US7760619B2 (en) Intelligent failover in a load-balanced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N102025630A (zh) 负载均衡方法及负载均衡系统
US200702862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equests
CN101141363B (zh) 一种适应单板通信结构变化的板间通信方法
WO199702942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client node to a server node based on load levels
CA2525031A1 (en) Registr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16978B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报文分发方法、设备
CN101175000A (zh) 一种自动检测ip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US75060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ervice requests from a common database in a multiple DHCP server environment
CN102255804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WO20071438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equests
CN101809950A (zh) 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控制平面实施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CN106464745A (zh) Dns的服务器、客户端及数据同步方法
CN101009692A (zh) 硬件地址解析方法及通信处理设备及报文处理方法
US20150304271A1 (en)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buffer and buffering method thereof
WO200808617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one or more software applications running o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JP2000187632A (ja) クラスタシステム
US201302300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8

Address after: 430223 East Lake Wuhan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Hua Hua Road, Optics Valley Industrial Park, ZTE building, building No. 3,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WUHAN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legal departmen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